八年级下册政治教学案.docx
《八年级下册政治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政治教学案.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下册政治教学案
(1)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和公民的区别;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二)、能力目标:
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分辨公民和人民的能力;认清公民可以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能力;提高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自觉遵纪守法,学会寻求法律保护。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我们是中国公民的自豪感。
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我行我素,要重视他人的权利,要维护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要遵循法定程序和法律规定。
教学重点:
国家的性质;人民和公民的区别
教学难点:
国家的性质;人民和公民的区别
教学方法:
1、讲述法2、情景创设法3、讨论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flash《灰色的震撼》,可能在新年,新的学期看了这样的片子,心情会比较伤感,但这就是社会的现实,会这样有很多的原因,从自身来看,无论是孩子还是民工、农民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权利,所以没有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举例:
比如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利,它可以得到国家社会的帮助;而民工他有劳动义务,也有获得报酬的权利等等。
我们未成年人的权利问题已是当代一个世界性问题。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青少年作为中国公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
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一)大家了解我们的国家吗?
我们先来谈谈我们的国徽。
1、大家看见哪些地方悬挂国徽的?
2、所有的公共和私人场合都能悬挂吗?
为什么?
(国家的象征和标志)
3、请大家观察国徽的图案是怎样的?
你知道每个图案和整个图案体现了什么吗?
(多媒体出示或请同学准备一个一元的硬币)
(二)国家的性质
1、国徽的图案正是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谁是我们国家的主人?
(人民)
3、人民包括哪些人?
P4
4、哪些人不属于人民的范畴?
(少数敌对分子)
说明:
人民当家的地位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真正实现。
二、法律确认、保障权利
(一)大家属于人民吗?
你们觉得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吗?
在我国,作为人民,宪法赋予了人民管理国家的权力。
作为国家的公民,宪法和法律赋予了公民各项权利。
1、阅读P5材料,举一些选举人大代表的例子。
提问:
上述情景表明了什么?
(我国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其具体途径是人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即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代会,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
2、公民权利的含义(举例:
受教育的权利、人身自由权利、隐私权、名誉权)
3、什么是公民基本权利?
(举例:
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
4、看漫画,思考问题
(1)人民和公民是一回事吗?
是不是年满18周岁才成为公民?
(人民——政治概念,与其相对应是敌人;公民——法律概念,与国籍密不可分;公民的范围大于人民;)
(2)在押犯人是不是公民?
他们是否享有公民权利?
(是,比如同样享有隐私权但不享有全部权利如选举权、被选举权,不能履行服兵役义务)
(二)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
1、案例分析
(1)阅读案例(小品表演)
(2)小寒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
(抚养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
(3)小寒作为公民理应享有各项权利,可她的权利为什么未能实现?
(没有得到家庭的保障)
小结:
我们享有的权利,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他人来保障。
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
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母法)、以立法保障(制定各部法律)和司法保障(公、检、法)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2、法律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关系是怎样的?
(P7写一写、说一说)
3、案例分析
(1)阅读案例
(2)讨论:
傅某把6名同学带到治安室强行搜身是否侵犯了学生的权利?
什么权利?
(人身自由权利——公民的人身(包括肉体和精神)由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害的权利。
)
(3)6名同学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得到司法保障)
4、司法保障的含义
小结:
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法宝,有了法律,我们就有了维权的利剑。
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
教学反思:
(2)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二)、能力目标:
2、认清公民可以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能力;提高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我行我素,要重视他人的权利,要维护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要遵循法定程序和法律规定。
教学重点:
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教学方法:
1、讲述法2、情景创设法3、讨论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活动一:
畅所欲言话权利
阅读田甜的故事,思考并填写:
田甜享受到了哪些权利。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公民一生中享有的权利十分广泛。
学生讨论并完成书本的填空。
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请回忆什么是公民基本权利。
新课讲授:
阅读书本,找出我国宪法规定了哪几类公民基本权利。
活动二:
公民权利大搜索
看图片,思考其对应的公民基本权利
总结:
从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公民权利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我们已经知道公民的权利是广泛的,但是要注意,权利多并不意味着可以滥用权利,我们要正确行使权利,不正确行使,可能就会作出违法的事情。
先让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活动三:
合作探究话行权
片段一:
午休时间,同学们都在教室里休息,张亮却匆匆忙忙地赶作业,并把书本翻得哗哗作响,值日班长上前阻止,张亮大声嚷道:
“我有学习的权利,你管得着吗?
”
你能不能用法律知识劝说张亮?
结论1: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
简要解释:
每个公民都同样拥有权利。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必须尊重他人的权利,否则,既侵害了他人权利,也是对自身权利的侵害。
片段二:
下午体育课上,张亮在教学区玩足球,飞起一脚,足球砸到了一楼的某班教室窗户上,玻璃应声而碎,体育老师批评张亮,他无所谓的说:
“体育课嘛,想怎么运动就怎么运动,这纯属意外!
”
张亮的言行对吗?
为什么?
结论2: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简要解释: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因此,公民在行使权利自由时,要维护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片段三:
回到教室,张亮发现自己夹在书里的50块钱不见了,他一把抓住同学小原:
“上体育课的时候,就你回过教室,小偷肯定就是你!
我要搜身!
”小原大声叫冤,坚决不同意被搜。
张亮有权搜身吗?
为什么?
:
结论3:
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简要解释:
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僭越法律规定的范围,否则,就会侵犯他人或公共利益,也不利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片段四:
有同学发现了飘落在桌底下的钱,及时化解了这场矛盾,张亮为自己的鲁莽而羞愧。
他对小原说:
“刚刚是我错了。
元宵节快到了,今天我刚和几个同学约好去夫子庙游行欢庆节日,我邀请你一起去吧!
”小原表示疑问:
我们可以随便游行吗?
你的看法呢?
结论4:
公民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知识拓展:
行使游行示威权利的注意事项
总结:
作为现代人,公民应该增强法律素养,学会正确行使权利和自由,做到尊重他人权利,不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权益,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活动四:
新闻连连看(知识巩固)
新闻一:
2月10日,响水县居民刘某、殷某散布谣言称附近化工园区某化工厂要发生爆炸,引发周围村镇的万余群众产生恐慌并连夜转移,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新闻二:
春节期间,昆明部分市民违规燃放燃放烟花爆竹,打扰了市民休息、污染了环境、引发了多起火灾,甚至还引起了爆炸,引燃了越野车、炸毁了报刊亭……
结束阶段:
总结课堂内容,布置作业。
下课。
教学反思:
(3)
公民的义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2.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3.道德义务的涵义;4.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5.履行道德义务的意义;6.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7.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
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2.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3.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教学难点:
1.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
2.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教学方法:
1、讲述法2、情景创设法3、讨论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测评:
1.我国公民权利具有什么特点
2.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3.我国公民的言论自由受那些方面的限制
二、情景导入:
三、阅读思考,自主探究:
(一)学习任务一
1.阅读教材14页虚框材料并回答问题
2.作为公民我们履行的义务涉及那些方面
3.什么是法定义务
4.什么是基本法定义务
5.什么义务是必须履行的
6.我们是未成年人就不能履行义务的说法对吗
7.公民应该履行的基本法定义务有那些
8.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二)学习任务二
1.什么是道德义务
2.履行道德义务的意义
3.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
4.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有那些
四、思考讨论
为什么公民不能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享有权利属于获得,履行义务属于付出,只有付出才能获得,因而必须履行应尽的义务。
2.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
每个公民既是享有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3.自觉履行义务是我们的“天职”,也是爱国的重要表现
4.完成教材16到17页的虚框材料中的问题
五、课堂测评
1.法定义务是指()。
A.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B.老师的说教
C.纪律和章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D.家长的嘱咐
2.道德义务是指()。
A.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B.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
C.外部强加给人的责任
D.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3.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______。
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
A.不可重复性B.一致性C.重合性D.完美性
4.在社会生活中,你有享受公共交通便利的权利,同时也有遵守交通规则和社会公德的义务。
在家庭生活中,当你是未成年人时,你有权利要求父母抚养你到成年,你的父母也有义务抚养你到成年;你成年后,则有赡养父母的义务,父母也有权利要求你赡养。
这表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A.可以替换B.具有一致性C.互相等同D.毫无关系
5.据媒体报道,内蒙古赤峰市有位老人,因子女6人都不赡养他,老人愤然走进法院,起诉了自己的子女。
成都有一对老夫妻,因为4个子女都不孝顺,绝望的老人在遗嘱中将一生积攒的40万元全部捐赠给当地福利院。
这些消息读来令人感慨。
请问,赡养老人属于子女的什么义务?
()
A.法定义务B.道德义务
C.既是法定义务,又是道德义务D.可尽可不尽的义务
(三)填空题
材料一今年3月12日正好是星期日,中学生李铭和爸爸妈妈一起高高兴兴去北京某森林公园植了三棵树;某校初二11班同学在教室后部放置了一个纸箱,收集废旧电池。
他们履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义务。
材料二某校初二学生杨帆在值周期间,在食堂门口组织大家排队就餐。
杨帆履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义务。
材料三中学生王立在校园内捡到一张饭卡,他积极到食堂管理人员那里查询卡的主人,得知饭卡是初三田某的,内有52元钱,他通过学校政教处迅速把饭卡归还了田某。
田某履行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义务。
材料四某校国旗被大风吹降了几米,中学生林华看见后赶快向政教处老师报告,并和政教处老师一起把国旗升到了旗杆上部。
林华和政教处老师履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义务。
六、总结课堂
总结本堂课所学知识,布置作业,宣布下课。
教学反思:
(4)
忠实履行义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三个要求,了解法律鼓励、要求和禁止做的事情。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以法律为准绳对公民行为的是非判断能力,提高践行义务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能忠实履行义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确忠实履行应尽义务的要求,提升学生的义务观念,增强对国家、社会、集体及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教学重点:
忠实履行义务的三个要求。
教学难点:
如何真正提升学生的义务观念,并落实到行动中去。
教学方法:
1、讲述法2、情景创设法3、讨论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1、出示古训: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设问:
两句古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做什么与不做什么必须以法律为准绳,导入新课。
2.警钟长鸣慎言行
出示《阿强日记一》(见大屏幕)
设问:
在金钱的诱惑和在朋友的游说之下,假如你是阿强,你会怎么做?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出示《阿强日记二》(见大屏幕)
设问:
阿强为什么会触犯法律,我们从中受到什么警示?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
阿强做了法禁止做的事情,触犯了法律,因而受到法律的制裁。
从中告诉我们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应坚决不做。
教师组织课堂活动:
看谁说得多。
请学生分组抢答所知道的法律禁止做的行为。
教师小结。
3.身体力行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9页“地理环保小组”事例材料。
教师设问:
地理环保小组同学践行法律的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法律要求做的是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不做就是违反法律的行为,所以我们必须去做。
组织课堂活动:
看谁答得多
学生结合教材20页图片分组抢答我国法律要求公民必须做的行为还有哪些?
教师小结。
4.道义在我心
教师:
勿以善小而不为。
在我们生活中,有些行为法律没有禁止性要求,也没有强制性要求去做,但法律却倡导我们积极去做。
出示材料——“农民献血大王”杨顺德(见大屏幕)
设问:
杨顺德的行为是否是法律要求必须要做的?
杨顺德的行为有什么意义?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
法律鼓励我们做的道德义务,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应积极去做。
这也是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体现。
学生分组抢答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做的行为还有哪些?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总结。
5.夸夸我们自己
组织课堂活动:
夸夸我们自己。
请学生列举班级同学中积极做法律鼓励做的事情的相关事例及行为的意义。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对同学中这些行为给予赞扬和鼓励
6.总结升华
教师请学生总结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三个具体要求。
教师小结: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公民忠实履行义务,就应心中常有红绿灯,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的做的,我们坚决不做,只有做到正确行使权利,忠实履行义务,才是一个具有高度法制观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
教学反思:
(5)
复习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复习,学生加深对第一单元的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把第一单元的知识系统化、体系化,并查遗补露。
(二)、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对第一单元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注重复习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复习第一单元的知识,把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教学难点:
复习第一单元的知识,把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教学方法:
复习法、讲述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1、我国的国家性质:
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现阶段,我国人民的构成:
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
3、为什么依然要专政?
因为现阶段,我国依然存在着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二、法律确认、保障权利
4、什么是公民权利?
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其中,宪法规定的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称之为公民基本权利。
5、人民和公民的差别:
人民是与敌人相对的政治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
6、法律怎样保护公民权利:
立法保障、司法保障。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一、公民权利的广泛性
1、怎样理解公民权利的广泛性?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
2、公民的九项基本权利:
(识记P9)
二、正确行使权利
1、怎样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公民权利;
必须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公民的义务
一、我们的法定义务
1、什么是法定义务?
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其中宪法规定的是基本义务。
2、公民的法定基本义务:
(识记P16)
3、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具有一致性。
二、我们的道德义务
1、道德义务的含义:
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2、基本道德责任: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忠实履行义务
1、怎样忠实履行义务?
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法律禁止的,我们坚决不做。
3、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教学反思:
(6-9)
测验第一单元并讲解测验试卷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测验,了解学生对第一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对第一单元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二)、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考试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应考的态度和做题的态度。
教学重点:
出试卷的效度和学生做题的信度。
教学难点:
讲解试卷
教学方法:
测验法,讲解法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二课时
教学过程:
测验第一单元的试卷。
第三、四课时
教学过程:
讲解第一单元的测验试卷。
(注:
附测验试卷)
教学反思:
(10)
生命和健康的权利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认识人格权的内涵和特点;
引导学生明白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不容侵犯,受法律保护;
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
(二)、能力目标:
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区分哪些行为是侵害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行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关注自己的健康。
教学重点:
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
教学难点:
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特殊保护及怎样用法律捍卫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教学方法:
提问、启发、讨论和归纳式教学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
同学们好,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学习!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五个小故事,希望大家一边欣赏故事,一边参与我们的讨论!
大家都知道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但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发生随意践踏他人生命的行为,下面我们就来欣赏第一个故事。
(今日说法片段)
教师:
村民为什么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大屏幕展示)
学生回答:
教师:
(他们侵害了小偷的生命)。
从法律上讲,小偷的生命健康的权利受到了侵害!
生命健康权指什么?
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有什么意义?
我国法律是如何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的?
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三课——生命与健康的权利的内容。
第一框生命与健康的权利(板书框题)
首先我们来看和第二个故事:
投票选“小偷”(大屏幕展示)
一天,某市服装技校的一女生寝室丢了东西,学校查了半天也没查出谁是小偷。
于是校长、老师和几个班长一合计,决定采取投票选举的办法,把小偷给选出来。
该校校长说:
“我们就来一个无记名投票选举,看看到底谁是大家公认的小偷?
”选举结果显示,共有6位同学榜上有名,根据选举结果,“票数最多的处罚最重,票数少的处罚最轻。
”
一、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
学生长时间思考讨论:
(1)你如何看待该校的这种做法?
(大屏幕展示)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侮辱人格,伤自尊
(2)被评为“小偷”的同学可能会怎么想,会怎么做?
为什么?
(大屏幕展示)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会觉得委屈,觉得有失颜面,痛恨学校校长、老师。
可能会出现辍学、报复、自杀等过激行为。
之所以会这么做,是要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3)在上述两个故事中,你认为被损害的行为有哪些不同点?
有哪些相同点?
(大屏幕展示)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第一个故事中的小偷是生命受害,被评为“小偷”的同学是精神受损害。
相同点是都是人身受到侵害。
(4)结合故事和教材,你能说出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什么吗?
它的含义是什么?
包括哪些内容?
(大屏幕展示)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我们每个人要想真正作为一个人存在,并同他人协调地共存,就必须具有人格权。
人格权作为人权的一部分,他与生命相伴,由每个人单独享有,更不可与我们的人身相分离。
人格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它是指做人的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等物质性人格权和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精神性人格权两类。
(大屏幕展示)
1、人格权(板书)
教师提问:
人格权对我们来说为什么如此重要?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如果不享有人权,就不可能具有独立的人格,人的尊严和价值也就不复存在,现代社会生活也就无法正常进行。
2、生命健康权(板书)(大屏幕展示)
接下来我们看第三个故事(3·15晚会中的片断)
(1)评价故事中的行为(大屏幕展示)
(2)请你出主意,作为消费者该怎么办?
(大屏幕展示)
(3)我国有哪些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大屏幕展示)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1)侵害消费者生命健康的行为
(2)他们应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四个故事
由于怀疑工厂女工偷窃假发,一家由韩国人在深圳开办的假发厂竟对其人发车间的56名女工强行搜身,并喝令女工们双手抱头站立长达1个多小时之久。
议一议:
该厂是否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
请说出你的理由。
(大屏幕展示)
3.人身自由权(板书)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侵犯了
(1)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
(2)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类似非法搜身、非法禁闭、非法拘禁等剥夺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都是法律所禁止的。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我们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但我们未成年人生理、心理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生命健康权最易受到伤害。
第五个故事欣赏歌曲《天堂里有没有车来车往》
(1)是什么夺去了女孩的生命健康权?
(大屏幕展示)
(2)你知道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威胁、侵害我们生命健康的因素?
(大屏幕展示)
(3)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