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市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58076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一五市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十一五市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十一五市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十一五市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十一五市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一五市场.docx

《十一五市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一五市场.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一五市场.docx

十一五市场

 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市发展改革委制定的《无锡市“十一五”市场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六年十月八日

无锡市“十一五”市场体系建设专项规划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和推进新一轮市场取向改革的攻坚时期,为适应我市建设特大型城市的需要,根据市委、市政府建设大市场、发展大流通的总体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为2006-2010年。

  一、“十五”期间我市市场体系建设的进展与现状

  

(一)主要成效

  “十五”以来,我市市场体系建设工作以无锡建设现代化特大型城市为契机,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初步形成了现代市场体系框架,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各类市场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1.市场交易规模日益扩大,资源配置量逐年刷新

  到2005年,全市共有商品市场495家,市场年成交额1420亿元,市场建设累计投入145亿元,市场营业总面积超62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28.5万人。

全市共有要素市场37家,年交流各类人力资源7万多名;年成交商品房、存量房超640万平方米,成交总额220亿元;建设工程招投标交易122亿元;技术市场技贸交易总额近40亿元;产权市场交易超60亿元。

全市拥有证券经纪公司1家,营业部21家,年证券交易量近1000亿元;拥有期货经纪公司2家,营业部3家,年期货代理交易量超1000亿元。

  

  2.市场结构调整加快,专业大市场纷纷崛起

  各市场通过投资体制、交易方式和内部管理三项机制创新,全面提升了市场的档次和品位,增强了市场的竞争力和辐射力。

一批上规模、上档次,在省内乃至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重点专业市场纷纷崛起。

  

市场名称

  

在全国同类市场中的位次

  

江苏无锡生产资料交易市场

  

年成交额居全国金属市场第三

  

江阴长江港口物流园区交易中心

  

年成交额居全国金属市场第九

  

江阴市金属材料市场

  

年成交额居全国金属市场第十

  

无锡不锈钢大市场

  

成交额、成交量居全国同类市场首位

  

江苏华东石材市场

  

全国规模最大的石材市场

  

  

  3.市场档次水平提升,流通形式和业态不断创新

  连锁经营和具有区域性代理权的总经总代等现代交易方式得到了普遍推广,商品物资质押交易试点逐步推开。

各要素市场普遍建立了区域性的管理中心和信息处理中心。

网上人才市场、职介计算机联网、网上产权市场等发展迅速,成交活跃。

“人才素质评价体系”、“劳动力市场价格定期公布制度”,以及建设工程招投标机制、产权竞价交易机制等要素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

  4.市场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初步形成了现代市场体系的框架

  根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各类市场普遍建立了公司法人制度,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体制、机制运行,已初步形成了辐射省内外、区域性、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生产资料、机电五金、不锈钢、建材、装潢、电子、通信、文化、农副产品等十五个特色专业市场片区;初步形成了以重点生产要素市场为主体,城乡联网、资源共享的生产要素市场网络;全市已建立经济鉴证、咨询、技贸等中介组织5000多家,各类行业协会130多家,其服务、沟通、鉴证等作用日趋显现,初步形成了遍布城乡的市场中介组织体系;市场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和政府调控组织市场建设的机制进一步完善,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现代市场体系框架。

  

(二)主要问题

  1.市场运作机制相对滞后。

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发展不平衡,市场专业业务人才缺乏,市场内部的制度建设、管理水平、现代化交易方式相对滞后。

  2.市场培育发展模式急需改变。

长期粗放型的市场发展、建设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不足,必须转变市场建设的传统模式,走集约化经营之路,增强市场的后续发展能力。

  3.市场布局结构不够合理。

中小型市场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还未完全克服,需按规划布局要求,强化新建市场调研和可行性分析研究,正确定位,同时加快市场兼并、重组工作,优化市场结构。

  二、“十一五”期间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及总体目标

  

(一)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十一五”时期无锡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优化市场布局,调整市场结构。

以健全市场体系、增强市场功能、完善市场机制、协调市场关系为主题,以开放为市场建设的灵魂,以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动依托上海,接轨上海,承接上海的经济辐射;努力提高市场组织化程度和国际化、法制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市场运行的效益和效率,降低商务成本。

在省内率先形成以大市场集群(集团)、重点要素市场为主体,规范的中介服务机构、完善的市场监督机制相配套的现代市场体系,为促进无锡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构建特大型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十一五”时期无锡市场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

按照统筹协调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发展提升商品市场,重点推进要素市场建设。

加快市场政策法规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保护公平竞争、与国际接轨的市场法规体系;加快市场结构优化和资源合理整合重组,不断提高市场组织功能、层次、质效和区域市场运行质量。

推进各类市场和市场体系运作机制向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信息化、区域化、国际化方向发展,辐射全国走向世界。

到2007年,全市各类市场成交总额突破2200亿元;到2010年,全市各类市场成交总额突破3000亿元,在省内率先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高效运行的现代市场体系和协调顺畅的市场关系。

  

(二)市场体系建设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1.科学规划。

市场建设必须服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兼顾城市建设的近期和远期规划,与区域功能定位相配套,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与生产、消费需求相适应;同时,在制定和完善城市规划时,必须考虑市场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防止因规划不合理而导致市场建设资源的浪费。

  2.统筹协调。

市场建设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市场的定位、规模和选址应充分考虑城市发展远景、本地产业基础、市场潜在需求和周边市场布局等因素,城乡统筹,部类兼顾,促进全市各类市场和谐、协调、有序发展。

  3.开放有序。

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在区域内外自由流动和有序竞争,废止妨碍公平竞争的行政壁垒和排斥外地产品与服务的各种不合理规定,同时鼓励本地各类主体积极参与市场的开发、建设与运营。

  4.集约发展。

鼓励和扶持大型专业市场集群(集团)和重点专业市场做大做强,提高市场组织化、集约化、外向化、现代化程度,充分发挥市场的集聚功能和规模效应。

  5.以人为本。

市场布局和规模的大小必须以人为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社会购买力和社会需求总量科学界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服务于企业法人的生产性需求,方便生产、方便生活。

  6.适度调控。

加强各类市场经济走势分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根据不同时期市场发展的不同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保持市场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三)市场培育发展的重点方向

  根据“十一五”期间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市场培育发展的重点方向是:

  1.按照城市功能定位,大力发展化工机电、有色金属等原材料市场,为我市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市场组织支持。

积极培育旅游产品、餐饮、娱乐、文化产品等市场,合力打造山水名城、文化名城。

加强省际贸易、现代物流和批发中心建设,增强城市向外辐射功能。

  2.按照“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方针,发挥市场对产业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三农”服务类、农产品市场,特别是建立棉、麻、毛、丝、茶等市场,为培育都市农业、发展农业龙头型企业服务。

着力培育地产品一级批发市场,促进地产品升级换代,提高地产品的辐射力和市场占有率。

积极探索以市场为载体,与配套的专业商品加工、生产相连结,形成二、三产同步发展的产业链。

  3.按照要素资源全国性自由流动和要素价格市场形成的总体要求,坚持“科技兴市”、“人才强市”的主体战略,重点发展资本、人力资源、产权、技术、房地产、建设工程等要素市场。

  4.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快农贸市场的发展与改造,适度发展跳蚤、旧货等便利型市场。

  三、市场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及重点措施

  

(一)商品市场建设

  1.主要目标

  “十一五”时期,全市商品市场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重点建设农产品、纺织、粮油市场等“三市”和金属材料、建材、日用工业品、不锈钢、农副产品及现代商贸型等六大市场集群(集团),进一步优化市场布局,形成城乡市场统筹发展,以全国性市场为龙头,区域性市场为骨干,地方性市场为补充的层次分明、布局合理、流通高效的商品市场体系。

  到2007年,全市商品市场成交总额达1800亿元,其中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突破1100亿元;到2010年,全市商品市场成交总额超2000亿元,其中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突破1400亿元。

建成一批功能现代化、管理科学化、交易规范化、竞争公平化的区域性专业化大型市场集群(集团),形成全国最大的纺织品、不锈钢、石材、金属材料集散中心,华东地区有影响力的建材、IT产品、汽车、日用工业品交易中心,全国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型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全国三绿食品批发中心。

“十一五”期间,在商品市场中,形成年成交额超200亿元的商品市场4家,超100亿元市场4家,超50亿元市场10家,并在重点商品市场中探索建立起2家与我国期货市场相匹配的中远期合约交易中心。

  2.总体布局

  以适应产业布局和满足市场需求为前提,将市场布局调整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环境因素和培育新的增长点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市场培育发展的规律性和中长期发展的需要,与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交通条件改善和现代服务业结构调整变化相适应,形成以中心城为核心,向外辐射的规划布局。

保证成熟的大型市场向外拓展或迁移的用地,兼顾中小型市场的整合和适度发展,强化区域统筹发展,形成二市七区一体两翼的规划布局。

  无锡市区:

                                          

  中心城区:

不再新建市场。

  城市内环范围(青祁路—金城路—江海路):

以资源整合、改造提升为主。

  城市外环范围(金桥路—北环路—西环路):

科学规划,培育和发展具有较强集散功能的现代化市场。

  市内重点建设六大市场集群(集团):

  

(1)东亭道口大市场集群—除原有的红星美凯龙、百安居、麦德龙、金光纸业等现代商贸型市场板块之外,在“十一五”期间,建成纺织品、建材、金属、汽车和其他日用工业品的集散中心、商务中心,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市场集群。

  

(2)国际招商城市场集群—以无锡新招商城为主体,进一步加快市场三期工程规划建设,形成占地500亩,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的市场规模,倾力打造华东地区最大的日用工业品的商务中心、集散中心。

  (3)不锈钢大市场集群(集团)—在现有无锡不锈钢大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市场布局,建设集交易、商务、信息、展示、物流、金融、综合服务于一体的高层次、国际化、现代化、专业化的全国最大的不锈钢集散中心。

  (4)金属材料大市场集群(集团)—以位于锡沪路的江苏无锡生产资料交易市场总部为中心,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集专业生产资料商务流、资金流、信息流交汇的电子商务处理平台,积极探索大宗生产资料中远期合约交易,并联结金属现货分市场、南长物流配载公司、朝阳钢材市场等,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和完善市场交易、配送配载、金融服务等功能,发展成为全国性的金属材料大市场。

远期按城市建设规划作相应调整,并按照交通和方便供求的要求重新整合。

  (5)建材大市场集群—以锡沪装饰材料市场、华东装饰城、好艺家灯饰城、金三角国际家居博览城和新天地装饰材料市场为主体,组建“中国广益装饰城集团型市场”,并以集团型市场为核心,东联赛维拉商业广场,西联金事达装饰材料市场,北接五洲国际装饰城,南联无锡金泰国际广场,形成营业面积达150万平方米、年成交额达200亿元,辐射全国乃至国际的建材大市场集群,引领长三角建材家居业发展方向。

  (6)农副产品大市场集群—以锡澄路原有的果菜、肉类、冻品市场为基础,进一步扩大规模,改善设施,建设集蔬菜、水果、花卉、家禽、肉类、冻品等交易及物流配送、后勤配套于一体,服务于苏锡常都市圈,并辐射全国的现代化大型农产品大市场。

  江阴市:

从江阴的产业基础和集散功能出发,统筹规划,整合资源,依托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江阴港,做大做强江阴市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交易中心、江阴金属材料市场、华东石化交易市场等10家重点商品市场。

通过政策调控和市场手段,引导同类型市场和相关经营企业向重点专业市场集中,向园区集聚,融入港口经济、园区经济,作为实施沿江大开发的重要抓手,发展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最重要的金属材料、石化等产品集散枢纽物流中心。

加快培育一批大型专业商品市场,形成超百亿元市场2家,超50亿元市场2-3家。

  宜兴市:

利用全国著名陶都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区位条件、规模效应,进一步凸现工业用陶瓷的特色,精心组建以新华东石材市场、巷头建材市场群和即将建设的中国陶都陶瓷商贸城为核心的“建材集聚区”;结合工业品、山地货、农副产品、绿色食品等资源,加快规划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工业消费品综合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水产品交易批发市场和旧货交易市场,形成一个辐射浙江、安徽等周边省市的区域性商贸综合服务中心。

  3.主要措施

  一是改造提升传统市场,提高现有市场可持续发展能力。

突出创新对市场改革发展的驱动作用,加快市场主体的改革步伐,进一步理顺市场投资主体与管理主体的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引导市场创新经营机制。

着力培育民营经济,鼓励吸纳民营资本、外地及境外资本参与市场建设,开辟多元投入的渠道,鼓励和推进同类市场强强联合、收购兼并,促进市场资源向优势市场集聚,组建市场集团有限公司,提高市场组织化、规模化程度。

引导市场创新经营理念。

引进、吸收、嫁接国际先进的商品流通模式、营销方式和管理技术,集聚国内外知名品牌,走品牌经营、专业化经营和规模化经营之路,提高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和对外辐射力。

引导市场创新交易方式。

发挥现代金融在流通中的重要作用,在有条件的大型批发市场积极推广质押交易、竞价交易、票据交易、电子商务等新型交易方式,在有条件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探索拍卖式、竞价式和对手交易相结合的交易方式,逐步实现电子统一结算。

对面广量大的农贸市场,因地制宜地进行“农改商”转型,鼓励争创星级文明市场,提升其文明经营的水平。

  二是培育发展市场集团(集群),拓展市场发展新空间。

科学规划,以重点项目为支撑,进一步优化大市场集群的整体架构和空间布局,发展成为以市场为主体,融现代商贸、现代物流、采购分销和相关配套设施为一体的大市场集群。

引导大市场集群规划区内的各类市场不断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流通发展的要求,加快多种新型商业模式的应用,开拓市场发展的新空间;加快物流配送网络的发展,减少流通环节,加快流通速度,形成高效便捷的流通网络。

促进各市场在采用新型交易方式的基础上,延伸服务功能,与上、下游企业形成更为紧密的联合和合作。

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吸引国内大型流通企业、大型生产制造企业和跨国公司进驻市场,在大市场集群内设立采购和销售机构,成为国内区域性采购中心和分销中心。

通过5年的努力,建成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纺织品、建材、金属材料、不锈钢、农产品及其他日用工业品的集散中心、商务中心,形成1-2个位居国内同类市场之首的大市场集群(集团)。

  

(二)要素市场建设

  1.主要目标

  “十一五”期间,要以推进要素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快要素市场公益性服务与要素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相分离,加大要素市场产权制度改革的力度,按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大力发展地方资本市场,构建全市统一的人力资源、产权、房地产、技术、建设工程交易市场,统一政策、规范管理,提高要素资源配置效率,最大程度地避免恶性竞争,优化要素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深入推进区域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健全接轨上海、加强长三角区域合作的组织协调机制,建立统一网络平台,积极推动区域间要素市场的规范统一,通过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实现要素资源在区域内外的自由流动。

深入推进各要素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继续加强科技、产权、人才等领域的互动,促进要素资源共享。

  2.主要措施

  

(1)大力发展地方资本市场。

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探索建立与地方商业银行、证券机构、期货代理机构相联结,与上市公司相关联的资本市场主体,并注意培育融资性、经营性租赁市场,构建地方性资本市场。

创造和培育良好的投资环境,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促进资本形成、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的作用。

引进外资银行,培育完善地方商业银行和合作金融机构职能,引导民间金融组织有序发展。

注重上市公司后备资源的培育,提高无锡企业利用证券市场筹集资金的能力,探索建设无锡地方柜台交易市场的可能性;积极稳妥发展债券市场,做好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市政债券)的调研与前期准备,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筹集资金,丰富债券市场品种,改变债券融资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积极稳妥地发展期货市场,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稳步参与国际、国内期货市场的运作;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品种创新机制,推进企业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研究开发与股票和债券相关的新品种及其衍生产品,加大风险较低的固定收益类证券产品的开发力度。

  

(2)加快发展产权交易市场。

完善市场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产股权跨区域流动。

着力推进区域合作,加快构建统一的产权市场网络。

探索以无锡市产权交易市场为龙头,与江阴、宜兴两地产权交易市场构成一体两翼式的市场网络组织。

建立、完善产权交易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的监管,有效避免企业产权交易中的场外交易和私下交易,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经济结构调整。

创新服务产品,拓延产权交易内涵,在现有资产置换、股权托管的基础上探索企业评估诊断、资产整合、投资价值分析、购并策划等新型业务;创新服务方式,推广公开招投标、竞价拍卖等方式,探索产权交易的会员制形式以及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的方式和途径,努力提高产权交易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加快机制创新,积极探索股权流动的方式,开展非上市公司股权托管试点,积极筹建产股权电子竞价交易系统,提高股权流动区域化、现代化的交易水平,努力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区域性资本市场。

  (3)构建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

“十一五”期间要彻底消除人才与劳动力分割的二元现象,将人力资源的市场化运作与公益性服务部分彻底分开,按照市场运行规律,构建全市统一、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大市场。

进一步拓展人力资源市场服务领域和范围,提高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重点发展和建设企业经营者人才市场、技工市场、农村和外来劳动力市场、高新技术及国际人才市场。

加快网上市场建设,完善市场信息化服务体系。

构建统一的市场政策平台、统一的信息互通平台、统一的服务价格平台、统一的监控督察平台。

建立政府部门组织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行业协会严格自律、中介组织优质服务的人力资源市场运行模式。

积极探索跨区域、跨行业的参股、重组、兼并等合作方式,建立多种体制、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充分利用我市现有市场在长三角地区的比较优势,积极拓展新的市场服务领域,强化服务能力,增加人力资源服务的高端衍生服务产品,满足社会各层次的不同需求,努力形成布局合理、机制健全、种类齐全、网络快捷、服务规范、规模经营、指导监督有力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格局,在长三角地区率先建成具有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特性的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

  (4)稳步发展房地产市场。

全面推行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制度,采取公开、透明的方式出让非经营性用地,对土地开发进度进行有效监管;改革土地权益分配体制,强化国有土地所有权的约束力,进一步加强土地市场的调节管理。

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七部委《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及《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无锡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精神,保持我市房产市场稳定、健康、理性的发展态势。

坚持强化市场管理职能,通过商品房、存量房及房产租赁的网上合同联机备案,推行统一的商品房买卖合同文本,制定二手房交易合同示范文本,规范市场销售行为,完善市场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锡房指数”的专业化程度,加强指数的专题研究;进一步加大《无锡楼市》及“无锡房地产市场网”对外影响的广度与深度,提升房地产有形市场的信息化水平与程度,实现房地产有形市场向无形市场的转换,完善房地产信息网络。

构建房地产信息服务平台。

公开市场交易信息,阳光操作,引导市民理性消费。

不断完善市场监测和预警机制,提高市场监管水平,准确、客观地反映和预测我市房地产走势。

  (5)优先发展技术市场。

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技术要素的自由流动,提高技术进步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技术市场的发展要与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同步,与其它要素市场的发展相协调,并适度超前,通过技术的开发与扩散激活资本、人力、信息、产权等要素市场,并为其它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加强技术市场的自身建设,进一步培育技术市场主体,促进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加强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其它技术市场主体的联合协作,促进产、学、研联合;加快技术市场中介组织建设,使之成为技术市场中最活跃的因子,大力培养高素质的技术经纪人队伍,造就一支懂技术、懂法律、懂管理、懂经营的复合型高素质的技术经纪人队伍。

  (6)规范建设工程交易市场。

强化建设工程交易市场管理,健全招投标监管部门,理顺全市统一的建设工程招投标组织网络、监管网络、服务网络,并与上海及长三角联网。

修订完善《无锡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招投标管理的科学性、公开性、透明度,通过公开招标投标、平等竞争,择优选择施工单位,提高工程质量,节约建设资金,建设全市城乡统一的信息畅通、资源共享、优质高效、公平、公开、公正的建设工程交易市场。

  (三)中介机构的改革和发展

  1.主要目标

  按照“依法、公平、平等、竞争”原则,推进中介组织市场化进程。

以“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为方向,鼓励发展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与经纪人队伍,提高市场中介行业的竞争力。

重点发展生产型、知识密集型、生活急需型、旅游商贸类、招商引资类、经济鉴证类、法律服务类等中介服务业。

加强行业协会建设,优化行业协会布局结构,通过政府转移职能,充分发挥协会组织“桥梁、纽带”和自律作用,发挥市场中介组织“服务、沟通、鉴证”的作用。

  2.主要措施

  

(1)按自治自律原则发展行业协会。

完善行业协会合理的生存和成长机制,建立科学的行业协会职能规范,优化行业协会的布局和结构,构建有利于行业协会发展的行政管理机制。

鼓励在信息业、新兴制造业、金融业、现代流通服务业、现代农业、文化产业以及相关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等行业发展行业协会。

  

(2)进一步开放市场中介的国内市场。

推进中介服务机构的开放式发展,加快市场中介机构的公司化改造和中介机构合伙人等规范化改制,使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企业。

  (3)做强一批专业化的市场中介机构。

加强专业服务深度,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鼓励行业准入要求高、具有专业技术的市场中介机构走专业化道路,提升专业中介的实力,形成种类齐全、分布广泛、运作规范、与国际接轨的中介服务体系。

  (4)树立市场中介机构品牌。

实施以特色服务、规模经营、诚实信用为品牌的品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