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规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04618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一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十一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十一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十一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十一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一五规划.docx

《十一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一五规划.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一五规划.docx

十一五规划

o赣榆的十一五规划

信息来源:

信息中心|作者:

系统管理员|2008年12月16日|访问次数:

996次

“十一五”期间,是赣榆县全面融入“两个率先”大局,实现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十分重要。

  《赣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根据《中共赣榆县委关于制定赣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基本思路》编制,主要阐明“十一五”期间赣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集中体现了中央、省、市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意图和施政方针,是各镇、各部门依法履行工作职责、编制实施年度计划和制定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是赣榆县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是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背景和发展阶段

  一、“十五”发展基础和现状

  “十五”期间,赣榆县牢牢锁定新兴工业经济强县、新兴开放经济强县、新兴海洋经济强县、新兴农业强县、新兴私营个体经济强县和新兴建筑业强县“六新六强县”奋斗目标,大力弘扬“万众一心、负重俱进、海纳百川、敢写第一”的赣榆精神,按照县域经济市场化、公有资产资本化、中小**民营化、社会事业产业化、上级政策赣榆化、权力运行规范化“六化”思路,创新务实,团结奋斗,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全县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迈上新的台阶,为“十一五”期间实现跨越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2005年,预计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30.8:

36.1:

33.1,二、三产业比重为69.2%。

实现财政总收入4.8亿元,年均递增19.5%,高于“十五”计划年均递增10-11%的目标。

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达到6.42%,较“九五”末提高了3.28个百分点。

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4.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47亿美元,引进内联资金68亿元。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落实农业税减免、取消和水稻直补、良种补贴政策,粮食生产能力提高,设施蔬菜发展到8万亩,畜牧业小区达265个。

科技创新力度加大,农业产业化进程步伐加快。

全县年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农业龙头**达到8家,农村经纪人队伍达1500余人。

农村劳务输出有序推进,2005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9.5万人。

预计2005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180元,较“九五”末增加了1387元。

海洋经济蓬勃发展,海珍品工厂化养殖面积突破30万平方米,潮间带开发稳步提升,浅海域开发和生态渔业建设日呈高潮。

全省首个“人工鱼礁”工程和“省级海水养殖示范园”项目顺利实施。

渔港建设进展顺利,沿海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青口港获准建设国家中心渔港并争取资金5000多万元,海头港按国家一级渔港建设。

  工业主体地位逐步提升,重大项目支撑作用显现。

全县上下牢固树立“工业立县”战略思想,狠抓工业投入和工业运行,工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特色化工、新型建材、生物制药、海洋食品、服装玩具等产业板快初具规模。

2005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22.04亿元,实现工业入库税金1.42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工业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稳步提升。

全部工业用电量较“九五”末增长1.4倍。

纳税超千万元**达到3家。

规模以上**比“九五”末净增85家。

协鑫热电、聚脂薄膜、榆嘉药业、易达酒业、舜天服装、福榆氯碱、中大海藻、东成酒业等一批重大、重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促使工业结构调整升级,整体实力明显增强。

  社会事业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全县新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82项,累计投入6.83亿元,“科技兴县”战略促进了产业结构和科技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教育事业飞速发展。

赣榆高级中学转为“四星级”高中,6所重点中学转为“三星级”高中,高考成绩连年攀升,本科达线连续7年居全市之首。

民办教育快速发展,新上民办学校8所;职业教育规模化,实现“十校联动”。

卫生事业成绩显著,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县医院门诊大楼建成投用,新办民营医疗机构5家,全县医疗服务人员达5100人。

完成农村改水受益人口63.5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九五”末的32.4%提高到现在的8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90%以上,以村为单位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

城乡居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民建身运动蓬勃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迅速。

成功举办国家级、省级全民健身运动会拔河比赛等有影响的赛事,赣榆农村拔河队获全国拔河锦标赛冠军,恢复性举办了两届徐福节。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

新型流通业快速崛起,各类市场、商业中心交易活跃,200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9亿元,为“九五”末的1.6倍,年均递增9.4%。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金融保险、房地产业、新型社会服务业等蓬勃发展。

信息化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基本建成了以光纤传输方式为主的骨干综合通信网和有线电视网;政府上网、**上网、家庭上网全面推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率稳步提高。

抗日山被列为全国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宋口村、厉庄谢湖茶果基地、门河中药村基地先后成功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旅游业已形成“东西南北中,山海祠城园”的发展格局,“观黄海风光,探秦山神路,访徐福故里,游红色胜地”的旅游品牌日益在省内外唱响。

2005年共接待各类游客11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4.4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乡面貌明显改善。

同三高速公路赣榆段建成通车,欢林、石林、青班、青抗、青沙等公路相继竣工,新修农村公路1117公里。

总投资3.8亿元的农电网、城电网改造完成。

海堤达标完成19.4公里。

率先启动市“一体两翼”战略,开工建设柘汪临港产业区并完成基础设施投资8000万元,总投资57亿元的海头深水港“十五”末启动前期工作。

经济开发区、海洋开发区、西关工业园全面启动,各类园区累计投入6.2亿元用于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成为产业集聚区和拉动赣榆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时代广场、万隆步行街、深港商贸总汇等商业步行街的开发,锦绣江南、东大花园、青河丽景等综合型居住小区的建设,城市高层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以及一大批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的实施,提升了城市品位,改善了消费环境,拉动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就业。

  “十五”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全县上下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主动适应宏观环境变化,立足县情确定目标,分类指导区域发展,及时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区域发展对策,形成符合赣榆实际的发展思路,并紧盯目标扎实苦干狠抓落实。

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

经济总量规模偏小,工业主体地位不够明显;产业布局区域分工不清晰;沿海综合开发利用程度低,港口、码头带动功能薄弱,县域经济发展与连云港港功能分离,重大基础设施欠缺;城市化水平不够高,中心城镇集中度差;财政收支压力继续存在,群众生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对比周边地区发展仍显缓慢。

以上问题将在“十一五”期间作出部署,在发展和改革中逐步加以解决。

  二、“十一五”发展阶段简析

  “十一五”是赣榆实现“富民强县、快速崛起”的关键时期。

全省沿东陇海产业带和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的确立,生产力布局调整和统筹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全市新一轮发展规划的出台,都为全县加快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性机遇。

就赣榆本身而言,“十一五”期间实现跨越发展的有利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1、新规划的战略要素。

无论是省沿海经济带开发,还是全市“一体两翼”发展战略,赣榆都是前沿阵地和重要节点,是发展的突破口;全市新一轮发展规划重大战略性调整,更是把赣榆北部作为临港工业布点的重要区域,把县城作为打造连云港国际性海滨城市的一个重要组团,市县一体发展的规划更加有利于快速集聚发展要素。

  2、沿海港口资源要素。

日趋发展壮大的连云港港、岚山港,加上赣榆沿海连云港港柘汪港区、海头港区建设的大力推进,尤其是海头深水码头的建设,同时借助岚山港,为临港工业发展提供了龙头平台;沿海滩涂、盐田、环境,以及海堤大道、242省道、沿海铁路等“沿海大通道”建设,为发展沿海大工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3、项目承接载体要素。

柘汪临港产业区、海头港区、马来西亚工业园、赣榆经济开发区、赣榆海洋经济开发区、西关民营工业园等沿海一体化平台的不断膨大和功能的日臻完善,将为赣榆全面融入全市沿海生产力统一布局提供强力依托。

第二章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

  “十一五”期间,赣榆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省委十届九次和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跨越发展这个主题,以建设全面小康的和谐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目标,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融入市“一体两翼”发展格局,主动策应全市“快速突破东区、着力提升新海、积极发展赣榆”的工作重点,牢牢锁定“以港兴工,以工强县,融入港城,以城带农”发展方针,深度实施“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三大战略,做到“四个坚持”,实现“四个突破”,即坚持发展要务,实现临港工业大突破;坚持科学统筹,实现产业板块大突破;坚持全民创业,实现富民增收大突破;坚持全面进步,实现平安和谐大突破。

坚持的主要原则是:

  1、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

遵循市场发展的规律,突出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强化政府对政策的把握与调控,切实加强宏观引导,有效配置公共资源。

  2、扩大总量、提升质量原则。

坚持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并举,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扩大外延,挖掘内涵,实现有市场、有效益的较快发展速度。

  3、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原则。

充分发挥境内良好的区位条件、海港优势以及丰富的旅游、矿产资源、农副产品等方面的优势,重点区域重点发展、优势区域优先发展。

  4、产业联动、协调发展原则。

顺应产业融合的趋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坚持加快工业化进程与发展现代服务业并举,增强产业渗透力,提升综合竞争力。

  5、空间集聚、合理布局原则。

根据现实基础和未来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形成配置合理、功能清晰、相对集中的业态空间组织形态。

  6、外向带动、对外开放原则。

适应我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全面接轨资本市场、要素市场,打造信息、人才、资本等要素集聚的重要区域。

  二、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位是:

建设江苏沿海临港工业一流县,力夺海洋经济全国头牌,建设国际性海滨工业城,成为连云港国际性海滨城市的重要组团;全面打造“实力赣榆”、“和谐赣榆”、“平安赣榆”、“法治赣榆”、“人文赣榆”、“诚信赣榆”。

三年再造新赣榆,五年冲刺百强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建设“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经济民营化、就业多元化、乡村城镇化、生活现代化”的“六化”新农村。

到2013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赣榆。

到2020年左右,把赣榆建设成为东部沿海临港工业、中部平原高效农业、西部山区生态林牧业三大经济板块产业地。

主要目标为:

  ——经济总量发展目标。

GDP年均递增30%,2010年达到300亿元,比“十五”末翻两番,人均GDP超过3300美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2:

50:

38;财政总收入达到40亿元,年均递增5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500亿元,其中工业投入不少于350亿元。

  ——人民生活发展目标。

到2010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00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20000元,年均递增12%以上;城市人均居住面积达30平方米,农村居住条件显著改善。

  ——城市发展目标。

城市化水平达到4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0%,人均公共绿地2010年达到30平方米以上,森林绿化覆盖率达到36%。

  ——和谐社会发展目标。

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以上;每万人拥有医生数和病床数达到30人和26张;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改革开放目标。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65%,注册外资实际到账额年均增长70%,形成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格局。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目标。

循环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万元GDP综合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1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切实防止水污染。

第三章 “十一五”时期重点工作和重点任务

第一节 坚持以港兴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坚持工业第一方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和产业集群,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提升优势产业,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优化产业布局,以沿海港口开发带动产业园区发展,重点建设东部沿海岸线各类产业板块,辐射带动内地,形成特色鲜明的制造业基地和临港产业基地。

到2010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6%。

  一、积极突破重点产业

  主动对接省沿海经济带开发,深度落实市“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以港口为依托,大招商、招大商,大上项目、上大项目,重力打造“凤凰北翼”,围绕产业联动,集中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较大优势的产业,构建临港化工、新型能源、钢铁建材、机械制造、生物医药、海洋食品、服装玩具、船舶修造八大基地。

重点突破以下产业:

  1、石油化工。

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基本化工原料、有机化工原料等项目,拉长产业链,发展其下游产品,打造巨型石化工业产业集群,实现连云港地区石化工业零的突破。

  2、钢铁工业。

重点发展不锈钢、特种钢及钢铁制品。

积极引进国内大型钢铁**和外资**,接受国内外大型钢铁**的产业转移,到2010年形成50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构建钢铁产业集群。

  3、硅材料工业。

充分发挥硅资源优势,深度开发硅产业,重点推进鑫润二期工程项目、硼硅玻璃项目,到2010年形成“硅微粉”、“石英玻璃原料”、“石英玻璃管”三大硅材料工业基地。

  4、船舶修造业。

重点发展现代造船业,积极引进外资,接受韩国造船业的辐射转移,近期由5—10万吨级旧船翻新发展至5—10万吨级的船舶建造,填补产业空白。

  5、海洋产业。

重点发展海洋食品、海洋化工、海洋医药等海洋产业,建成重要的海洋产业集聚区、良好的生态功能区。

  6、医药产业。

以扩大产业规模和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为核心,提高产业集中度,构建以药品制造为重点,以新品研发为支撑,以化学合成药、现代中成药、生物及海洋医药、新型医疗器械和医药包装材料等为特色的医药产业发展格局。

  7、食品产业。

依托农副产品资源的比较优势,加快食品产业发展,积极发展酿造业、奶制品业、果蔬深加工业、粮油加工业、海产品加工业和肉类加工业等,努力提高加工能力和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产品。

  8、建材产业。

在着力提升传统建材产业的同时,注重新型建材开发,重点发展新型化学建材、新型墙体材料、新型建筑装修材料;依托西部山区石材资源,大力发展石材产业,开发石材装饰和工艺产业,建设石材产业基地。

  9、劳动密集型产业。

重点发展服装、玩具、食品、建材、电子、机械等劳动密集型、科技型和环保型产业,提供广泛就业岗位,推动劳动力就地转移。

  二、一体规划工业布局

  坚持以布局挖潜生产力,以规划催生板块经济;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强力推进沿海铁路、沿海公路、242省道、连云港港柘汪港区和海头港区、青口河内河航运等重点交通工程项目。

重力突破连云港港北翼柘汪、海头功能区建设。

突破制约发展的硬件瓶颈,全力构筑沿海三大板块:

构筑30平方公里柘汪临港产业区,以石化、钢铁、造船产业为主体,以超亿元项目为支撑,依托总投资90亿元万海石化、总投资60亿元帝华特钢、总投资30亿元海洋石化等已落户重大项目,将其打造成全省一档、全市一流的产业区。

构筑40平方公里海头临港工业区,以总投资57亿元的海头深水港建设为龙头,以总投资90亿元的马来西亚工业园建设为突破,全面推进海头临港工业区建设;重兵压阵,重力推进,海头、石桥、柘汪组团递进,建设以钢铁、石油、橡胶、棕榈油为主的临港化工业集中地。

构筑100平方公里环城都市经济圈,打造以环保工业、新科技工业为主体,以现代服务业为配套的循环经济。

三大板块外延相接,内涵相补,形成海州湾百里工业长廊。

到2010年,沿海产业规模占全县工业经济总量达到80%以上,规模**超过300家,发展纳税过5亿元“航母型**”3家,过亿元**10家,创国家级、省级名牌40个,国际认证产品50个。

  三、壮大镇村工业实力

  以全民创业为主抓手,开辟集体创收新渠道,系统推进“百村万户农民增收”、“富民增知”等富民工程,形成人人有项目、村村有实体的发展局面。

立足区域,分类指导,东部以青口新庄社区和柘汪西棘荡村、中部以赣马古河套村和门河东苘湖村、西部以班庄古城村和欢墩姚朱范村为典型,推广金山民营创业园模式,扩大典型铺路效应,批量建设工业强镇、工业强村。

坚持集群带动,辐射发展,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拉长产业链,打造极富集聚力、辐射力的产业群,通过产业集群来弥补镇村**竞争力相对弱小的劣势。

在中部平原培育收入过500万元的创业典型村20个以上,在西部山区培育收入过200万元的创业典型村20个以上,在全县打造工业税收过5000万元和过3000万元的工业强村各10个。

“十一五”期间培育柘汪、海头、青口等财政过5亿元的工业强镇3个,培育新庄、狮子口、响石、小口等收入过亿元的工业强村10个,培育西林子、海后、宋口等收入过千万元的工业强村20个,培育收入过百万元的工业强村100个。

  四、集团发展民营**

  深入落实发展民营经济“六放”要求,继续推进干部带头创业、全民竞相创业。

扶优扶强,坚持以优势**为核心,组建行业集团,重点扶持中大海藻、神仙紫菜、榆城集团等传统龙头**,打造产业规模优势,创建食品加工园、玩具城、化工园、建材区、中药材现代化加工和生物制药基地等产业集聚区,形成特色工业板块经济。

以资产为纽带,引导条件成熟的**通过资本运作做大做强,逐步发展为上市公司。

到2010年,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县GDP比重达60%,培育纳税过亿元的民营**5家、纳税过千万元的民营**100家、纳税过500万元的民营**400家。

第二节  坚持统筹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坚持统筹发展,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服务化的理念抓“三农”,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经济民营化、就业多元化、乡村城镇化、生活现代化的“六化”新农村,强力推进出门有公交、居住有楼房、干活有工厂、家家有存款、上学有学校、就医有保险、人老有供养、休闲有地方、困难有人帮、办事有规章的“十有”标庄建设。

  一、立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现代化

  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快推进工业反哺农业的进程,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不断完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推进农民生活现代化。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题,加强次主题建设,确保每年一个次主题。

2006年为“‘村村通’工程年”,建设新设施,继续巩固农村道路,实现村村通公交车;加强广播电视设施建设,村村通有线电视,确保到2010年数字电视城乡联网率达到100%。

2007年为“特色建设年”,发展“一镇一品”,发展新农业,形成规模效应、品牌效应。

2008年为“农家观光年”,在“特色竞赛”的基础上,完善生态村的建设,实现“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建设目标。

2009年为“弘扬民俗年”,充分挖掘赣榆的民俗文化,以活动为载体,以竞赛为促进,弘扬“赣榆古韵”,倡导新风尚。

2010年为“百强竞赛年”,围绕发展搞比拼,围绕经济社会事业等指标搞竞赛,评出全县百强村。

科学制订生态农业标准,开拓农业标准化领域,发展无公害食品,建立健全农产品、水产品、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体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二、立足构建“三大”农业圈,推进农业产业化

  面向国际现代农业,整合区位和资源优势,全力打造三大农业圈。

沿海海洋公司农业圈,发展外向型、科技型龙头集团公司,“十一五”期间,海洋工厂化养殖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

平原腹地庄园农业圈,重点加快专业经济小区、现代农庄建设,发展观光休闲农业。

山区绿色生态农业圈,深入推进山区开发和退耕还林,打造科技示范型的绿色植被,建设绿色生态赣榆。

围绕三大农业圈,继续巩固发展墩尚泥鳅、沙河蔬菜、欢墩芦笋、黑林板栗、塔山杞柳、班庄茶叶、门河中药材、海头特种毛皮动物、罗阳淡水养殖、宋庄对虾、石桥海头梭子蟹、柘汪贝类、厉庄樱桃、金山鹌鹑等18个特色产业基地,扩大特色品种,形成一镇一品发展格局。

围绕市场建立和完善多种形式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到“十一五”末,力争培育国家级龙头**3家,省级龙头**5家;创建3到5个国家级品牌,6到10个省级品牌。

  三、立足培育“四有”新农民,推进农民素质化

  完善农村教育体系,重视“四有”农民的培训。

加快农村扫盲步伐,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大胆发掘、使用农民人才,激励农民自我汲取科普知识,自我提高创业本领,自我增强发展经济能力。

大力培养农民经纪人队伍。

强化专业培训和技能培训,加大科普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能力,推进“农民大转移、劳务大输出”工程。

完善建筑业市场管理和规范,做大做强三兴品牌,鼓励其他建筑**提高资质等级,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巩固重点区域,突破潜力地区,提升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使建筑业继续成为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县镇村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四联”责任岗:

即产业建设联系责任岗、维护稳定联防责任岗、扶贫帮困联户责任岗、社会事业联点责任岗,责任对口、信息对口、帮扶对口,快速推进农民提升素质、发家致富。

第三节  坚持融入港城,打造国际性海滨工业城

  坚持以科学规划引导城市发展,以国际先进的科学理念,拓展规划编谋度,提高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推进城乡规划的全面覆盖。

主动融入全市新一轮城市规划,按照市“快速突破东区、着力提升新海、积极发展赣榆”推进重点,突出沿海特色,大手笔规划,快速度推进,全力打造国际性海滨城市连云港的重要组团。

  一、对接市区,做大城市板块

以全市“三大地区”的城市建设规划为指导,市场运作与行政推动相结合,主动融入港城,重点推进新城区建设,加快城市东进步伐,实现新城区、老城区、开发区、青口港区、都市工业区联动,城市与园区互动,做大青口板块,连接东部市区,实现“融入港城”的战略目标。

从国际性高度出发,完善新城区的建设规划、旧城改造规划和“十里秦淮河”开发规划,以海岸为东沿,以青口河、朱稽河、黄海路为横轴,以华中路、青龙大沟为纵轴,以内外环为襟连,全面拉开城市布局大框架。

到“十一五”末,县城成为“一岸揽海、二城呼应、三河分区、四片发展”的布局结构。

  二、科学经营,提升城市功能

  围绕城市发展内涵和品质,整合资源,用活资源,经营资源,加大投入,完善城市供水、供电、供热、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配套能力,促进城市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调整的有机结合,合理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新城区突出海滨特色,彰显行政、旅游、高端商务功能;老城区突出“十大名品街”特色,彰显人居、商业功能;“十里秦淮河”彰显餐饮、娱乐、民俗功能。

5年内城市整体投入突破100亿元以上,中心城区面积突破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