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试题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54699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半年试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下半年试题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下半年试题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下半年试题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下半年试题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半年试题解析.docx

《下半年试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半年试题解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半年试题解析.docx

下半年试题解析

2007年下半年试题分析

上午试题分析

●试题答案

(1)C

(2)D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对Word软件的基本操作。

【解析】在Word中,系统会自动在汉字或英文单词下面加注下划线,其中红色下划线表示可能存在拼写问题,绿色下划线表示可能存在语法问题,但是这些下划线只是用来提醒使用者在文档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在打印时是不会显示出来的。

所以选项C的说法是错误的。

在Word中完成对当前编辑文档保存功能的按键是Ctrl+S;Ctrl+A完成对当前编辑文档内容的全选;Ctrl+C完成对所选文档内容的复制;Ctrl+V完成对已复制或剪切内容的粘贴。

●试题答案(3)D(4)A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对Excel软件的基本操作。

【解析】如本题示意图所示,在Excel软件中,①表示工作标签,每张工作表都有一个标签,单击标签,可以在不同的工作表之间切换。

②表示Excel的水平拆分框。

③表示Excel的垂直拆分框。

拆分框主要的功能是完成对单元格的拆分。

例如,双击垂直拆分框,就可以将单元格在用户指定位置对其完成左右分割。

故题(3)的选项D是正确的。

对于第(4)题,移动鼠标,当鼠标形状变成如选项A所示的形状时,将该框拖到所示位置,就可完成滚动工作表时始终保持对部分数据的可见。

选项C时表示鼠标对指定窗口或单元格大小的调整形状。

选项D的两个形状,第一个表示Excel准备执行新任务是鼠标的形状,第二个表示移动窗口活单元格是鼠标的形状。

●试题答案(5)B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Intennet域名地址。

【解析】www.ceisec.org是典型的万维网地址域名。

可以首先排除选项A和选项C,电子邮件地址标准格式是:

“电子邮箱名@邮箱服务器”,所以选项D也可以排除。

故选项B是正确的。

●试题答案(6)D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计算机的中断操作。

【解析】中断是指在计算机执行期间,系统内发生任何非寻常的或非预期的急需处理事件,使得CPU暂时中断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而转去执行相应的处理程序,待处理完毕后又返回原来被中断处,继续执行或调度新的进程执行过程。

从中断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中断的一些特点:

①实行分时操作,提高CPU的效率,只有当服务对象向CPU发出中断申请时才去为它服务,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中断功能同时为多个对象服务,从而大大提高了CPU的工作效率。

②实现实时处理,利用中断技术各个服务对象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向CPU发出中断申请,并及时发现和处理中断请求。

有这些特点,我们不难看出中端可以完成I/O与CPU并行操作,完成I/O的并行操作,实时反映突发事件等,但并不能完成对数据的批量传输,所以选项D不是中断的优点。

●试题答案(7)C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计算机的逻辑运算。

【解析】根据题意叙述,通过与00000100的运算来检验b2是否为1,若运算后该位结果不为0,则此位必为1。

与运算只有在输入全为1时,输出才是1。

而或运算,只要输入有一个是1,那么输出就为1。

故选项C是正确答案。

●试题答案(8)C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光驱与主机的接口总线。

【解析】EIDE(EnhancedIDE,增强型IDE)是Pentium以上主板必备的标准接口,它是一个计算机和大容量存储设备之间的标准电子接口。

EIDE接口习题上也称为ATA接口,它是在IDE接口上的扩展。

EIDE接口是光存储产品最佳性价比的接口,在市场上应用广泛,绝大多数光驱都是通过EIDE接口连接在主机上的。

故选项C是正确答案。

●试题答案(9)A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十六进制的加法。

【解析】题中已经给出了国际码计算机内码的公式,所以可以直接代入计算,即3456H+8080H=B4D6H。

●试题答案(10)C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系统的可靠性计算。

【解析】由题意得,该系统只有在两个子系统都正常工作的条件下才能正常运转,而两个子系统的可靠性都是0.9,只要他们都正常工作,该系统的可靠性为:

0.9×0.9=0.81。

●试题答案(11)B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衡量计算机系统的MIPS。

【解析】MIPS是MillionInstructionPerSecond的缩写,即每秒钟处理的百万级机器语言的指令条数。

是衡量CPU运算速度的一个指标。

如一个Intel80386电脑可以每秒处理300万~500万机器语言指令,即我们可以说Intel80386是3~5MIPS的CPU。

所以选项B是正确的。

●试题答案(12)D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图像格式。

【解析】BMP是Bitmap的简称,其图像格式非常简单,几乎不用压缩,仅具有最基本的图像数据存储功能,能存储每个像素1位、4位、8位和24位的位图,支持透明控制信息。

GIF是GraphicsInterchangeFormat的简称,该位图格式主要是为了通过网络传输图像而设计的,其主要特点是压缩比高,磁盘占用空间较少,支持1和0的透明控制信息。

PNG是PortableNetworkGraphics的简称,是一种可携式网络图像格式,其主要特点是兼有GIF和JPG的彩色模式,技能把图像文件压缩到极限以利于网络传输,又能保留所有与图像品质有关的信息,支持图像透明显示,支持0~255的透明控制信息。

JPEG:

JointPhotographicExpertsGroup的简称,它是由联合照片专家组开发的,JPEG文件的扩展名为.jpg和.jpeg,其压缩技术十分先进,采用有损压缩方式去除冗余的图像和彩色数据,以在获取的极高的压缩率的同时能展现十分丰富生动的图像,换句话说,就可以用最少的磁盘空间得到较好的图像质量。

但其不支持透明控制信息。

综上所述,本题的答案为选项D。

●试题答案(13)D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音频音乐格式。

【解析】MIDI是MusicalInstrumentDigitalInterface的缩写,意思是音乐设备数字接口。

这种接口技术的作用就是使用电子乐器与电子乐器、电子乐器与电脑之间一种通用的通信协议进行通信。

MIDI文件存储的不是波形而是指令序列。

其最大的特点是占用空间小、编辑灵活,可以自由的修改曲调、音色等属性,但无法记录人声。

WAV为微软公司(Microsoft)开发的一种声音文件格式,它符合RIFF(ResourceInterchangeFileFormat)文件规范,用于保存Windows平台的音频信息资源,被Windows平台及其应用程序广泛支持,该格式也支持MSADPCM、CCITTALAW等多种压缩运算法,支持多种音频数字、取样频率和声道。

标准格式化的WAV文件和CD格式一样,也是44.1K的取样频率,16位量化数字,因此声音文件质量和CD相差无几。

简而言之,WAV记录声音波形,可以达到专业级标准,但缺点是文件太大,不利于长时间录音。

综上所述,选项A、B、C的描述都是正确的,但MIDI是不能记录音乐波形信息的,所以本题说法错误的是选项D。

●试题答案(14)A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声卡的性能指标。

【解析】声音的数字化通常要经过采样、量化、编码三个阶段。

采样时以不同的采样频率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化为离散的数字信号的过程,以不同的采样频率,可以得到不同质量的数字音频信息,常见的采样频率有11kHz、22kHz、44kHz等,一般采样频率越高,采样得到的音频信号越好。

采样结束后,需要对信号进行量化,量化的主要作用是:

通过变长分段的方式,放大低频区(大部分的音频信号都集中在这个频段),降低高频区,对原有信号进行数字化编码,一般量化的位数越高,量化编码后的音频信息越好,常见的量化位数有8位、16位、32位等。

声卡通常就是按这种量化位数进行分类的。

故选项A是正确的。

●试题答案(15)B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JavaScript脚本语言。

【解析】JavaScript是一种基于对象和事件驱动、并具有安全性能的脚本语言。

使用它的目的是与HTML超文本标识语言、JAVA脚本语言一起实现在一个网页中链接多个对象,与网络客户交互,从而可以开发客户端的应用程序。

它是通过嵌入或调入到标准的HTML语言中实现的。

由于本身是一种脚本语言,所以要想停止使用,只需禁止脚本即可。

●试题答案(16)D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网络安全。

【解析】防火墙是用来抵御外来人侵入威胁的安全软件,不适用于抵御内部入侵。

电磁泄密是指电子设备在工作时会不同程度的辐射电磁波,从而这些电磁波很有可能会泄露保密信息。

很明显电磁泄密的防护系统是无法抵御内部入侵的。

邮件过滤系统只能抵御由可疑邮件导致的安全问题,也与本体叙述无关。

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Detectionsyetem,IDS),即对入侵行为的检测。

它通过收集和分析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中若干个关键点的信息,检查网络或系统中是否存在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

进行入侵检测的软件与硬件的组合便是DNS。

简单来说,入侵检测是一套监控计算机系统或网络系统中发生的事件,根据规则进行安全审计的软件或硬件系统。

很明显,该系统可用来抵御公司内部攻击,所以选项D是正确的。

●试题答案(17)C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商标法》。

【解析】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向商标局递交商标转让申请的人应该是商标注册人。

●试题答案(18)B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标准简称。

【解析】GJB表示的是国家军用行业标准。

IEC(InternationalElectroTechnicalCommission,国际电工委员会),属于成立较早的国际化标准组织。

GB/T表示的是国家推荐性标准。

ANSI是美国国家标准协会,他只是国家标准。

所以选项B是正确的。

●试题答案(19)B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补码的十进制转化。

【解析】要将一个以补码形式表示的二进制数化为十进制数,关键是求其原码。

由于该补码的最高位为1,所以该补码表示的是负数,一个负数的补码是按原码最高位不变,其余按位取反,末位加1得来的。

所以按照逆过程,首先末位减1,得11011111,然后最高位不变,按位取反得其原码10100000,最后求其十进制数,即-25=-32。

故选项B是正确的。

●试题答案(20)D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验的是偶校验码。

【解析】偶校验是指:

添加1位校验位,根据信息码中1的个数决定校验位的取值,如果信息码中1的个数为0;如果信息码中1的个数为奇数,那么校验位为1。

将42H用二进制可以表示为:

1000010,其中1的个数是偶数,故校验位为0,即01000010。

选项D是正确答案。

●试题答案(21)B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CPU的组成。

【解析】在CPU中,运算单位ALU主要完成对二进制信息的定点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各种移位操作。

控制单位CPU用语翻译程序中的指令代码及协调控制各部门依指令执行。

寄存器主要用于暂存待处理信息和指令。

时序电路主要完成CPU的输入输出。

故本题的答案为B。

●试题答案(22)A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溢出问题。

【解析】对8位二进制数、原码、反码、补码所能表示的范围为:

原码11111111B~01111111B(-127~+127)

反码10000000B~01111111B(-127~+127)

补码10000000B~01111111B(-128~+127)

两个有符号数进行加减运算时,如果运算结果超出上述可表示的有效范围。

就会发生溢出,是计算机结果出错。

显然,一处只能出现在两个同符号数想嫁祸两个不同符号数相间的情况下。

综上所述,本体的答案书选项A。

●试题答案(23)B(24)C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计算机的主板组成。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计算机主板组成的常识问题,①是PCI插槽②是内存插槽。

●试题答案(25)A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计算机启动的引导问题。

【解析】计算机启动时最先引导的肯定是操作系统,Office软件属于应用程序,在没有操作系统平台的支持下是无法适用的;编译程序时将高级语言转化为机器语言的工具。

与本体描述无关。

故选项A是正确答案。

●试题答案(26)D(27)C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

【解析】因为同时最多可允许6个进程进入互斥阶段,也就意味着信号量中整型值的初值为6,表示可以允许多少个进程进入,当该值小于0时,其绝对指标是等待使用的进程数。

当一个进程从临界区出来时。

就会将整型值加1.,如果等待中还有进程就会调入一个新的进程进入。

由于互斥段可一次进入6个进程,这是等待的进程数为4,即S的最小值为-4,然后每移出一个进程,S的值会加1,共10个进程,全部处理完后,得S的最大值为-4+10=6

●试题答案(28)D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程序语言的翻译。

【解析】编译程序是将高级语言转化为计算机可直接执行的目标语言或机器语言。

解析程序是高级语言翻译程序的一种,他将源语言(如BASIC)书写的源程序作为输入,解析一句后就提交计算机执行一句,不产生全文的翻译文本。

汇编语言是为特定计算机或计算机系列设计的一种面向机器的语言,由汇编执行指令和汇编伪指令组成。

汇编执行指令经汇编程序翻译为机器指令,两者之间基本上保持一一对应关系。

而汇编程序是用来为程序员提供的程序编写的一个工具,他不属于程序语言的翻译范畴。

所以答案选D.

●试题答案(29)B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程序编译连接的问题。

【解析】程序经过编译链接后,可以检查出源程序的词法错误和语法错误,但无法检测出逻辑错误,所以通过编译链接后的源程序并不代表就是正确的,指示表示没有词法和语法错误,故选项B是正确的。

●试题答案(30)D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解析】局部变量只能在定义它的过程或函数中使用,其他地方都不能使用,相互之间也互不干扰,没有任何联系。

局部变量只是当其所在的过程或函数被调用时,计算机才为他在内存中分配存储单元,当这个函数或过程执行完返回主程序时,局部变量所占的内存单元就被释放,从而变得无定义。

全局变量,就是主程序中定义的变量,因此他在程序的任何地方都可以被调用。

因为有同名的可能,所以全局变量的使用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当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不同名时,这个全局变量的作用域是整个程序。

二是当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同名时,则定义了同名变量的那个子程序中就不能使用主程序的同名变量,而且这个子程序的子程序也不能用,但其他没有定义的子程序照样可以用。

故综上所述,选项D是正确的。

●试题答案(31)A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编程风格的问题。

【解析】程序代码采用缩进格式可增强程序的可读性,是程序显得简洁、明了。

为变量赋初值和对程序进行相应的注释,都是良好的编程风格。

单变量名采用单字母符号或单字母加字符串的方式,容易引起歧义,在编译过程中可能导致编译程序在识别变量名是耗费较长时间。

故选项A是正确的。

●试题答案(32)B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函数调用。

【解析】函数的调用分为传值调用和引用调用两种。

宏调用和内部调用不属于函数调用范畴,可首先排除。

传值调用是指把实参的值传递给相应的形参,子程序不能通过这种方式传回任何结果。

引用调用是指把实参的地址传给相应的形参,此时子程序对形参的再一次引用或赋值都是对形参的间接访问。

综上所述,选项B是正确答案。

●试题答案(33)D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变量的赋值问题。

【解析】定义变量时,应该给变量赋初始值,在将变量用于其它用途时会覆盖这个初值。

如果不能保证读取变量之前重置变量,否则在调试时结果是正确的,但程序运行时,可能由于未对变量初始化,导致内存溢出而是运行结果出错。

●试题答案(34)A(35)B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UML建模语言。

【解析】用例图(UseCaseDiagram)就是由主角、用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构成的图。

它说明了用例模型中的关系,描述了本系统与外部系统及用户之间交互的关系。

序列图(SequenceDiagram)是按时间顺序描述了对象间的交互模式,他利用对象的“生命线”和他们之间传递的消息来显示对象如何参与交互。

由此可见,题(34)(35)的正确答案分别为A和B。

【总结与扩展】状态图(StatechartDiagram)是描述一个实体基于事件反应的动态行为,显示了该实体如何根据当前状态对不同的事件作出反应。

状态图用于显示状态机、使对象到达这些状态的事件和条件,以及到达这些状态时发生的操作。

对象图(ObjectDiagram)显示了一组对象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使用对象图来说明数据结构、类图中的类和组件等实例的静态快照。

对象图和类图一样反应系统的静态过程,但对像图是从实际的或原型化的情景来表达的。

部署图(DeploymentDiagram)也称配置图,用来显示系统中软件和硬件的物理构架。

从部署图中可以了解到软件和硬件组件之间的物理关系,以及处理节点的组建分布情况。

使用部署图可以显示运行时系统的构架,同时还传达构成应用程序的硬件和软件元素的配置和部署方式。

类图(ClassDiagram)显示了模型的静态结构,特别是模型中存在的类、以及与其他类的关系等。

类图不显示暂时性信息。

●试题答案(36)B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堆栈和队操作。

【解析】假设栈S有a、b、c、d四个元素,依次入栈,则入栈顺序为abcd,其中a为站底元素,d为栈顶元素。

然后出栈,根据“后进先出”的原则,出栈顺序为dcba。

由此可看出,元素的出队次序和进栈顺序相反,出栈顺序和出队次序相同,由此可以看出,选项B正确。

●试题答案(37)C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入栈操作。

【解析】有题中所示,栈长为n,栈顶指针top-1,然后将元素x入栈,操作为V[top]=x。

所以选项C是正确答案。

●试题答案(38)A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图的广度优先遍历算法。

【解析】广度优先遍历的思想是:

从图中某个顶点出发,依次访问该顶点未被访问的邻接点,分别从这些邻接点出发依次访问它们的邻接点,且“先被访问顶点的邻接点”优先于“后被访问的顶点的邻接点”,这就类似树的按层次遍历,题中先访问结点1,然后访问结点1的邻接点2和6,再访问结点2的邻接点3和4,最后访问6的邻接点5,就相当于先访问图的第一层,再访问图的第二层,最后访问图的第三层,因此,选项A是正确答案。

●试题答案(39)B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折半查找算法(求mid的值的操作为去整操作)。

【解析】对于有序表,可采用折半查找算法。

该算法的思想是:

对给定值k,逐步确定待查记录所在区间,每次将搜索空间减少一半(折半),直到查找成功或失败为止。

设low=1,high=11,mid=[(low+high)/2],每一次mid=[(1+11)/2]=6,元素5小于mid中的值,high=mid-1=5,第二次mid=[(1+5)/2]=3,元素5大于mid中的值,此时low=mid+1=5,第四次mid=[(5+5)/2]=5,此时元素5等于mid中的值,查找成功。

因此,选项B为正确答案。

●试题答案(40)B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数据结构中表的概念。

【解析】链表用一组地址任意的存储单元存放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

链表结点中的逻辑次序和物理次序不一定相同。

为了能正确表示结点间的逻辑关系,在存储每个结点值的目的,还必须存储指示其后继结点的地址信息。

双向链表也叫双链表,是链表的一种,它的每个数据结点中都有两个指针,分别指向直接后继和直接前驱。

所以,从双向链表中的任意一个结点开始,都可以很方便地访问它的前去结点和后继结点。

所以与单链表相比遍历元素需要的时间较短。

故选项B是正确的。

●试题答案(41)A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排序方法。

【解析】冒泡排序(Bubblesort)是基于交换排序的一种算法。

它依次两两比较待排序元素,若为逆序(递增或递减)则进行交换,将待排序元素从左至右比较一遍称为一趟冒泡。

每趟冒泡都将待排序列中的最大关键字交换到最后(或最前)位置,直到全部元素有序为止。

它是稳定的排序方法,因为这种排序方法在对象磷元素进行比较时,在值相等的情况下不进行交换。

【总结与扩展】希尔排序属于插入类排序,是将整个无序列分割成若干个子序列分别进行插入排序。

其排序过程:

先取一个正整数d1

快速排序(quicksort)是分治法的典型例子,它的主要思想是将一个待排序的数组以数组的某一个元素X为轴,使这个轴的左侧元素都比X大,而右侧元素都比X小(从大到小排序)。

然后以X所在位置分为左右两者子数组,在分别进行快速排序,直到子数组中只有一个元素为止。

简单选择排序的过程是:

首先找到数据清单中的最小数据,将这个数据同第一个数据交换位置;接下来找第二小的数据,再将其同第二个数据交换位置,以此类推。

●试题答案(42)D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二叉树中序遍历算法。

【解析】二叉树的非递归遍历算法有前序、中序、后序和按层次遍历。

中序遍历二叉树的操作定义为若二叉树为空,则空操作;否则中序遍历左子树,访问根结点,中序遍历右子树。

本题中,先中序遍历结点5的左子树2,在访问根结点5,最后中序遍历根结点的右子树3.中序遍历结点2时,先访问根结点2,再遍历右子树4,遍历右子树4的时候,先访问4的左子树6,在访问根结点4.这样遍历了根节点5的左子树,在访问根结点5,此时访问顺序是2,6,4,5已经可以确定答案是D了。

我们再看一下遍历根结点的右子树3的情况,对于结点3,因为只有右子树1,所以遍历顺序为3,1,这样,遍历整可二叉树的顺序为2,6,4,5,3,1。

●试题答案(43)D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矩阵的压缩存储。

【解析】对于对称矩阵,因为A[i][j]=A[j][i],故可以只存储矩阵中包括主对角线的下三角(或上三角)元素。

元素A[i][j]存入S[k]中,则k与i、j的关系为k=i(i-1)/2+j,k实际上是矩阵下三角元素A[i][j]按行排列的序号,因此选项D是正确答案。

●试题答案(44)D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类和对象的基本知识。

【解析】对象成员变量的值相同,无法推出两个对象是否为同一对象。

事实上,同一对象是指具有相同成员变量、成员函数以及所带的参数,与成员变量的值是否相同无关。

故选项A不正确。

在编写程序时,可以使用匿名类,不过要注意其使用的特殊性。

Java中的匿名类相当于C#中的静态类。

故选项B不正确。

统一各类可以实例化产生不同的对象,因此不同的对象可能是统一个类。

故选项C不正确。

类中每一个对象都应有唯一的标识以被区分。

所以答案选D。

●试题答案(45)C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对象之间的关系。

【解析】聚合关系描述了一个对象是由其他对象组成的依赖、一般化和具体化很明显是不符合题意的。

●试题答案(46)B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面向对象中的封装性。

【解析】封装就是将抽象类得到的数据和行为(或功能)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也就是将数据与操作数据的源代码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类”,其中数据和函数都是类的成员。

封装的目的是增强安全性和简化编程。

使用者不必了解具体的实现细节,而要通过外部接口和特定的访问权限来使用类的成员。

封装性可以隐藏类对象内部实现的复杂细节,有效的保护内部数据不受外部破坏。

此外封装的对象状态是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