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离合词的离析动因与语用功能简析毕业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47200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离合词的离析动因与语用功能简析毕业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汉语离合词的离析动因与语用功能简析毕业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汉语离合词的离析动因与语用功能简析毕业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汉语离合词的离析动因与语用功能简析毕业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汉语离合词的离析动因与语用功能简析毕业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离合词的离析动因与语用功能简析毕业设计.docx

《汉语离合词的离析动因与语用功能简析毕业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离合词的离析动因与语用功能简析毕业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语离合词的离析动因与语用功能简析毕业设计.docx

汉语离合词的离析动因与语用功能简析毕业设计

青岛农业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汉语离合词的离析动因与语用功能简析

姓名:

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

汉语言文学

班级:

2010级1班

指导教师:

李杰

2014年6月6日

目录

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2

前言……………………………………………………………………………1

一、离合词的界定……………………………………………………………2

二、离析动因简析……………………………………………………………6

三、离合词的语用功能分析…………………………………………………10

结语……………………………………………………………………………16

参考文献………………………………………………………………………18

致谢……………………………………………………………………………19

 

 

Contents

ChineseAbstract..............................................1

EnglishAbstract..............................................2

Preface.....................................................1

1.DemarcationabouttheSeparatedWords.........................2

2.Analysisoftheseparatedmotivation............................6

3.AnalysisoftheSeparatedWords’pragmaticfunction..............10

Conclusion..................................................16

References..................................................18

Withregards................................................19

汉语离合词的离析动因与语用功能简析

专业班级:

汉语言文学2010级1班

指导老师:

【摘要】离合词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的语法单位,既有词的性质,也有短语的性质。

语言内部词和短语的共通性以及语义关系的相对松散是导致离合词产生的重要原因;语言外部的有关认知心理、交际中的语用策略以及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也是推动离合词产生的重要原因。

也正因如此,离合词具备一定的语用价值,离合词的离析用法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通过插入动态助词可以表达一定的时态,插入定语、补语等则能够强调宾语,使表达更具体。

从动因和语用功能方面分析离合词,对于实际教学中的讲解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学生的偏误分析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离合词离析动因语用功能

TheAnalysisofSeparablewords’separatedMotivationandpragmaticFunctionofMandarinChinese

Class1,Grade2010,Majorin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

Yueyanyan

Supervisor:

LiJie

【Abstract】TheSeparatedWords,whichhasthenatureofbothwordsandphrases,isaspecialkindofwordsinMandarinChinese.Similaritybetweenwordsandphrases,andloosesemanticrelationaresignificantcauseofSeparatedWords.Factorsoutsidelanguage,suchascognitivepsychology,pragmaticstrategiesincommunicationandeconomicprinciplesoflanguagealsoaccountforSeparatedWords’comeintobeing.Justso,theSeparatedWordshavetheircertainpragmaticvalue.Separatedusageishelpfulinexpressingsentimentalcolor.Byinsertingdifferentdynamicauxiliary,itcanexpressdifferenttense.Byinsertingattributeandcomplement,itcanemphasizeobject,andexpressinamorespecificway.AnalyzingSeparatedWords’separatedmotivationandpragmaticfunctionarehelpfulforteachingandanalyzingstudents’mistakesinteachingChineseastheSecondLanguage.

【Keywords】TheSeparatedWordsMotivationofseparatingPragmaticfunction

前言

“离合词”,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一种语言单位。

比如:

“见面”、“鞠躬”、“洗澡”等词,都有这样的用法:

“好不容易见了他一面”、“鞠了个九十度的躬”、“洗了个冷水澡”等,这些词就属于离合词。

早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就有人对离合词现象进行了研究。

陈望道是国内最早注意到这一类词的学者,在《语文运动的回顾和展望》一文中他曾经提到:

“‘捣乱’、‘生气’、‘随便’等词语在使用时,中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

”但陈先生只是指出了汉语词语中的这一特殊现象,并未进行深入探讨。

国内最先提出离合词概念的是陆志伟。

他在《汉语构词法》中提到“能扩展的结构呐,在不扩展的场合也整个词连写,同样收入词典,已经扩展了,其实不能分写,这样的动宾格的词是离合词。

”虽然对于离合词的判定及性质,还存在较多争议,但“离合词”这一名称被大部分人接受并沿用至今。

朱德熙(1984)主要研究了动宾式离合词的特点,并将其区别于述宾式短语;赵金铭(1984)提出了界定离合词的四个标准,此外,还有吕叔湘、张焘、王海峰等许多学者专家对离合词进行了或专门或综合的分析与研究。

纵观前辈们对于离合词的研究,多集中在对离合词的界定、分类以及离析形式的讨论,他们的研究成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人们初步认识离合词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但是,作为一种交际的工具,任何语言现象的产生都有着各个方面的推力。

对于离合词来说,“离析现象产生的动因是什么?

”“为什么要把离合词分开使用?

”“离合词拆开来使用时对话语的表达起着怎样的作用?

”对于这些问题,从以往的研究中还找不到明确的答案。

近年来,随着解释语言学的兴起,从各个层面研究语言现象产生的动因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对于离合词这种还存在着比较多争议的语言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动因和语用功能,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离合词。

本文主要通过《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具体用例,同时结合《四世同堂》、《呐喊》等小说中的具体语料,并借助前人研究的成果,从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相结合的角度来分析离合词的离析动因和语用功能。

一、离合词的界定

离合词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也会经常用到的一类词,它通常出现在口语语体中。

在学术上对于它的定义及归属目前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当前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对于离合词做出了自己的界定,并根据界定对离合词的性质特点、判定方法和分类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一)离合词的归属

由于离合词在合起来使用时有词的特点,而在离析使用时,又非常像短语,所以这类词在界定方面还存在较大争议,主要表现在其归属问题上,存在三种观点:

第一种,属于词。

刘泽先、赵元任、赵金铭等人认为离合词不是短语,而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词。

第二种,属于短语。

王力认为像“打仗”、“睡觉”等可以扩展使用的都是仂语;钟锓也认为像“打仗”之类的词,“可以把它们叫做两个词,只要说明它们常常结合用在一起的这一特点便行了。

第三种,离时短语合时词。

陆志韦、朱德熙等人认为,像“吃惊”一类的词分开使用时是短语,合起来使用时是词。

第一种观点主要是着眼于词语内部之间的语法、语义关系,把离合词界定为一类特殊的词。

第二种主要考虑了这类词中间可以插入别的成分,将其界定为短语,但是这类词并不能向短语那样可以无限制的扩展,而且,在合起来使用时,显然与短语有明显的区别。

第三种观点则比较综合的考虑了不同的情况,对合起来使用以及离析用法进行了分开界定,认为离合词在合起来使用时,具有词的性质,离析使用时又具有短语的特性。

通过比较以上三种观点,同时结合这类词常含有黏着语素、述语和宾语往往不能分离的而又可以分开使用的特点,我们比较倾向于第三种观点,认为在离析使用时,离合词属于短语,在合起来使用时,离合词属于词。

(二)离合词的性质

根据对离合词归属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离合词既有词的特点,同时也具备短语的特点,兼具词和短语的性质。

1.意义上的整体性

离合词与词相比,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

一方面,离合词与词从意义上来讲都具有整体性,它们的意义不是构成成分意义的机械叠加,如“茉莉”,不是“茉”和“莉”意思的叠加,而是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

另一方面,离合词同词也有明显的区别,即离合词是可扩展的,它可以插入其他成分,而词却不可以。

如离合词“见面”可以说成“见了他一面”,而词“见识”却不能说“见了一次识”。

因此,我们只能说离合词在意义的整体性方面具备词的特点。

2.结构上的可扩展性

通过比较离合词和短语的异同,可以更清楚地认识离合词的扩展性。

二者也是既有相同,也存在不同。

一方面,从结构关系上来看,二者都有主谓、动宾、联合等结构类型,两个语素之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而词义基本不变;另一方面,离合词与短语作为不同的语言单位,也存在着差别。

离合词不能像短语那样可以无限制的扩展,其扩展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中间插入的成分也不都是随意的。

比如,短语“吃饭”可以扩展为“吃了一顿可口的饭”、“吃了邻居家做的饭”、“吃了昨天晚上剩下的饭”等等,而离合词“吃惊”却只能可以扩展为“吃了一惊”。

所以离合词具有可扩展性,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扩展。

(三)离合词的判定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离合词既有词的性质,也有短语的性质,既有意义上的整体性,又有结构上的有限扩展性。

所以,在判定一个词是不是离合词时,我们大致可以综合采用以下几条标准:

第一,有统一、专门的词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第二,可以扩展,扩展之后其组成成分的语法性质保持不变。

第三,一般情况下,不可以带宾语,因为它本身常是动宾式的结构,包含了宾语。

第四,离合词中非动宾式的结构常用作动宾式,如“睡觉”,“觉”临时用作“睡”的宾语,而实际上,不成词语素“觉”是不能单独作宾语的。

(四)离合词的类型

离合词同一般的词或短语一样,其内部构成成分之间,同样存在动宾、主谓等关系。

根据构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进行分类,常见的离合词主要有主谓的、动宾的、动补的三种。

第一种,主谓式离合词。

如:

“心烦”、“眼红”、“嘴硬”、“命苦”等。

第二种,动宾式离合词。

数目最多,结构也最为复杂,如:

“放一百个心”、“听一节都教授讲的课”、“鞠了个深深的躬”、“毕不了的业”、“服人民大众的务”等。

第三种,动补式离合词。

在离合词中,这类离合词数量也不多。

常见的有:

“这个结论可以驳得倒”、“他的家是回不去了”、“把课本吃得很透”等。

离合词这类特殊的语言单位,既有着词的特点,又有着短语的特点,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对其进行界定,在合起来使用时可以作为一种词,当离析使用时,则可以作为一种短语。

根据词语内部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离合词通常是主谓、动宾或动补式的。

众所周知,一般词汇的内部除了主谓、动宾、动补三种关系外,还有偏正、联合关系,那么为什么离合词的内部没有这两种关系?

离合词离析用法的产生同词汇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有没有关联?

除了语言内部的原因,离合词的离析用法有没有来自于语言外部的推力?

以下我们便对离合词的离析动因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离析动因简析

每种语言现象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离合词也是这样。

作为一种“离时短语合时词”的特殊语言单位,离合词离析用法的产生,既有来自语言内部的影响,又有来自语言外部的诸如交际等因素的影响。

(一)语言内部机制的推力

所谓语言内部机制,即语言内部不同层次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

语言从下到上可以分成语素、词、短语、句子等不同层级的语言单位,各语言单位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比如:

句子是由词或短语加上语调构成的等等。

在我们看来,离合词的产生与现代汉语中词、短语的特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词和短语的共通性

现代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词、短语、句子的结构原则大体相同,即都有陈述、动宾、述补、定中/状中、联合等结构方式,如词“地震”,短语“地面在剧烈地震动”、句子“地面剧烈地震动了。

”,都是主谓结构。

离合词之所以有离析的用法,同现代汉语语法的这一特点是分不开的。

王海峰(2002)在分析离合词产生动因时曾说:

“词和短语的共通性是离合词产生离析现象的基础”。

汉语的语素、词、短语之间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存在着相互交叠的现象,构词法与造句法也有一定的一致性,所以离合词会参照句法标准,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离析和扩展。

另一方面,语言是由松散模式到紧凑模式不断发展的。

所以,对于汉语来说,某些短语演变为双音词,正是由于语言的紧凑化倾向,这些演变过来的双音词保留了短语的特点,因此,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这种离析现象。

2.语言单位之间相对松散的句法、语义关系

离合词主要是主谓、动宾、动补式的,而偏正、并列式的离合词几乎不存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语言内部结构成的紧密关系不同。

通过对比发现,偏正、并列式复合词成分间的结构和语义关系比较紧密,动宾、主谓、述补式复合词的结构和语义关系则相对松散,所以可以插入别的成分离析。

偏正式的词,如“腾飞”,偏的成分“腾”修饰说明动作“飞”,二者属于同一个动作进程,结构成分间的关系比较紧密;对于联合式的词,如“国家”,二者所表示的概念属于同一个范畴,只是范围大小不同,可以看出,联合式的双音词在语义关系是很紧密的。

而动宾结构的,如“理发”,“理”是施事者发出的动作,这个动作只与施事者相关,与“发”没有直接关系,“发”只是这个动作的受事,所以,其结构相对于偏正结构的词来说,显然比较松散,可以有“理了一次发”、“理了一次让我后悔的发”等不同形式的扩展;主谓结构的,如“心服”,“服”本身表示一个动作,“心”只是动作的发出者,二者之间可以插入修饰动作的状语,如“心彻底服了”。

所以,动宾、主谓、动补式结构的词,在句法结构和语义关系上的相对松散是导致这些词离析的原因之一。

(二)语言外部因素的推力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同人们的认知、言谈交际息息相关,作为一种工具,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以适应人们交际的需要,如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不同,就是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变更而不断变革的表现。

因此,言谈交际等外部环境势必会影响到语言系统,现代汉语语言系统中,离合词现象的产生,也有着人们的交际、认知心理的等方面的深层次动因。

1.认知心理的推动

语言同人的认知是密不可分的,人类对世界的认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并反映在语言当中,所以,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现象,能够扩宽研究视野。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认知在语言形成的过程中起着本源性质的作用。

语言形成的过程是客观事物为人的大脑所反映,通过认知加工,形成概念,最后由语言符号表达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认知作为联结客观事物和语言的桥梁,对语言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样,在汉语中,离合词现象的产生与人们的认知心理也是密切相关的。

现代汉语中,离合词之所以可以插入助词、代词等成分,同人们的认知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人的意识中,存在着一定的“中心—边缘”图示,这种图示,决定了语言中,各个成分的排列顺序。

离合词中,动宾式离合词占绝大多数,这是因为,在人们的意识中,事物是密切联系的,动词是中心,联结了整个结构,其他成分按照与动词的亲疏程度排列在动词的周围。

如“睡了一个美美的好觉”,动态助词“了”与动词“睡”关系密切,所以“了”紧挨着动词,而修饰词“一个”、“美美的”、“好”,与“觉”的联系密切,因此放在名词性词语的前面,体现了这样一种按“中心—边缘”排列的图示。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们的这种认知心理对离合词的产生起着促进作用,是离析现象产生的最初动力,也是适应汉语表达习惯的需要。

2.言谈交际中的语用策略

离合词在离析时,插入的成分通常会在原有意义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附加意义,可以使表达更丰富、具体,如“帮我下忙”,相对于“帮我忙”来说,可以表达说话人请求、客气的语气;“吃了一个大亏”相对于“吃亏”来说,显然意义有所加重。

因此,在言谈交际中,这种可以更清楚地表达交际态度和意图的语用策略,是离合词离析用法得以存在、发展的重要原因。

另外,经过统计发现,离合词离析形式多出现在小说、剧本以及口语语体中,而在法律条文、科研论文之类的正式语体中出现的情况则非常少,这是因为在口语中,出于表达的需要,人们多使用更加灵活的句式,往往会突破规则的限制,用最简单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图。

由此来看,人们在交际时的语用策略,以及离合词在语用方面的价值,是离合词离析现象产生的重要推动因素。

3.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在进行言语交际活动时,总是下意识地对言语作符合省力的安排,尽可能的“节省力量的消耗”。

在语音中如此,在语法上也是这样。

汉语在语言表达上重意义,轻形式,正如黎锦熙曾经说过的,汉语“偏重心理,略于形式”,这是对汉语经济型特点的合理总结。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提出了四条“会话合作原则”,一是“质的准则”,即要说真实的而不是虚假或者无根据的话;二是“量的准则”,即要说出能提供回话所需的足够的信息量,不能过少,也不能过多;三是“关联准则”,要求双方的话要有关联;四是“方式准则”,要求说话说得清楚、简练、有条理,避免晦涩、啰嗦、混乱。

其中,“量的准则”就体现了语言的经济型原则。

在汉语中,离合词的扩展用法,符合人们对语言的经济性要求,满足人们交际时省力的需要,如:

①千颂正在唱一首现在很流行的歌。

如果不用离合词的离析用法,这句话就只能这样说:

千颂正在唱歌,这首歌现在很流行。

通过对比,显然离析用法更简明的表达了语句的意思。

又如:

②“好汉不吃眼前亏。

如果这句话不用离合词的离析用法,而说:

“好汉不吃亏,这种亏是眼前亏”,恐怕很难成为经久流传的俗语。

所以,离合词通过插入一些词汇,可以使表达更精练,这种表达方式符合人们对语言表达经济性的要求,是离合词产生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

实际上,离合词离析现象的产生并不是某个单方面的因素促成的,而是各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有来自语言内部的推力,其产生与汉语自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汉语词和短语的共通性,语言单位之间的模糊性,以及语言成分之间的松散性等,都为离合词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离合词的形成同汉语使用者的认知心理是分不开的,离析用法所具有的使表达更鲜明、简洁这一特点,是离合词离析现象形成的原始动力。

三、离合词的语用功能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的工具。

所以,离合词这种较集中产生的、服务于语言运用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在语言中选择“离”还是“合”,主要取决于语用的需要。

因此,离合词离析的用法,必然有着其特定的语用功能。

也正是具备了这些语用价值,它才能为人们在交际中所青睐。

(一)增加感情色彩,表达一定的语气

有些离合词拆开来使用时,可以表达说话者的某种感情色彩,具体表达什么样的感情色彩因插入成分而异。

1.插入“什么”

在离合词中间插入“什么”,可以使语意增加表示不屑、不满、不耐烦的感情色彩或者否定的语气,如:

③都什么年代了,还鞠什么躬?

④“时间还早,着什么急?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第1721页)

不过应当注意的是,在表达上述感情色彩或语气时,重音应在“什么”上。

2.插入量词。

当插入一定的量词时,可以使语义表达更加自然,同时表示对听话者某种程度上的关心,如:

⑤“他想起来了:

‘冠先生!

东阳先生还没结过婚!

你不是嘱托过我,给大小姐留点心?

’”(《四世同堂》)

如果用“留心”的话就会显得比较生硬,“留点心”可以更好的表达提醒、关切的语气。

⑥“赶紧回家睡个觉去,等铺子开了门,再好好的去拉车!

”(《四世同堂》)

如果用“睡觉”则会使语气显得严肃,有逼迫、催促的意味,而用“睡个觉”则更加自然、有感情。

3.插入副词

当插入的成分是程度副词时,可以加强表达时的语气。

如:

⑦“你总是心太软!

⑧“玲花的性子很急。

“心太软”、“性子很急”比“心软”、“性急”在表达时的语气要重一些。

当插入的成分是否定副词时,则可以表达否定的语气,比一般的否定具有更强烈的色彩。

如:

⑨“他的学习成绩太差,毕不了业。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74页)

⑩这里成了我们回不去的家。

“毕不了业”、“回不去的家”比“不能毕业”、“不能回去的家”更能鲜明、强烈地达否定的语气。

4.插入“了”

可以通过插入了,构成“动词+了+宾语+了”结构,如“发了疯了”,表示夸张或不可思议的语气。

如:

⑪“‘阿义可怜——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

’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的说。

”(《呐喊·药》)

其中“发了疯了”表达对于事情的发生而感动的不可思议。

⑫“阿三已经向这位官员鞠了躬了,可所有的人都装作看不见。

“鞠了躬了”强调事情已经实实在在的发生了,表达肯定的语气。

此外,也可以插入别的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如“革哪门子的命”,表达出不屑的感情色彩;“幽他一默”,体现出诙谐俏皮的感情色彩;“帮下忙”,则体现出请求的语气。

(二)表达一定的时态

离合词在离析时,如果插入的成分是动态助词“了、着、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达动作行为的时态。

1.插入“了”

一般表示实际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情的完成,如:

⑬“而阿Q总觉得自己太失意:

既然革了命,不应该只是这样的。

”(《呐喊•阿Q正传》)

“革了命”表示实际已经发生过的事情。

⑭“她的装三磅水的大暖水瓶老装着鸡汤,随时的呷两口,免得因勤劳公事而身体受了伤。

”(《四世同堂》)

“受了伤”是表达将要发生的事情的完成。

另外,若离合词后面没有其它动作,“了”既可以用在离合词的中间,也可以放在离合词之后,如“他俩见了一面”,“他俩终于见面了”,都可以说,但是当离合词后面还有其它动作时,“了”只能放在离合词之间,如只能说”他俩刚见了一面,就一起去看电影“,而不能说“他俩见一面了,就一起去看电影”。

2.插入“着”

如果插入的是“着”,则表示正在进行中的动作或者正在持续中的状态,如“睡着觉”,也可以将“着”放在离合词后面,如“担心着你”,这种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