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服务中心关于对中小企业招引扶持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44275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招商服务中心关于对中小企业招引扶持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招商服务中心关于对中小企业招引扶持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招商服务中心关于对中小企业招引扶持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招商服务中心关于对中小企业招引扶持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招商服务中心关于对中小企业招引扶持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招商服务中心关于对中小企业招引扶持分析.docx

《招商服务中心关于对中小企业招引扶持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商服务中心关于对中小企业招引扶持分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招商服务中心关于对中小企业招引扶持分析.docx

招商服务中心关于对中小企业招引扶持分析

从德国中小企业发展看

大江东“行业小巨人”招引发展工作

一、引言

今年7月3日,中心考察了太仓中德工业园,该园入驻企业均为纯德资企业,主要从事汽车配件制造、精密机械加工等行业,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普遍较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瞭望智库》于7月23日发表《揭秘德资中小“百年老店”》的文章,一句“螺丝虽小,但产品不低端”让人印象深刻。

今年以来,我们引进了法国佛吉亚汽车零部件、西子航空坚固件、俩湖科技、意大利莎朗、意大利Novacart、中勇医疗、百迈生物、伺服电机等小而精项目。

其中,俩湖科技还受到金投资本青睐,成为大江东体制调整以来首个国资投资项目。

8月27日,管委会杨军主任在机关党委党员大会上讲到,今天的小微企业,也许就是明天的阿里巴巴。

一语中的,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鉴于上述情况,笔者对发展中小企业必要性、德国中小企业的成功奥秘等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对大江东招引和扶持中小企业工作进行了探讨。

二、发展中小企业的必要性

根据《中国中小企业景气指数研究报告2014》显示,截至2013年末,我国中小企业注册数量超过42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九成以上,它们创造中国近60%的经济总量,占据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

根据《2015年上半年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市场主体生存情况报告》,大江东现有内外资企业4222家;根据《大江东统计月报(六月)》显示,大江东有规上工业和服务业共计308家(其中规上工业243、规上服务业65家),只占所有企业的7.3%,规下工业和服务业约占比达92.7%。

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

根据《2015年中国中小企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2015年,广东、江苏、浙江蝉联中国中小企业省际综合景气指数前三甲,苏州、杭州和广州3市排名全国主要16城市前三位。

(一)中小企业的作用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支重要支撑力量,在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缓解就业压力、拉动民间投资、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市场竞争、推进技术创新、促进市场繁荣、方便群众生活、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1.中小企业缓解劳动力就业压力。

中小企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无论在就业容量还是在就业投资弹性上均大于大企业。

中小企业大多数技术起点较低,投资费用需要较少,创办相对比较容易。

与此同时,可以吸纳大批量的农村就业劳动力,有利于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

2、中小企业是大企业发展之根本。

大企业都是由中小企业发展而来的,今天的中小企业很可能成为明天的大企业。

同时,大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中小企业的支撑。

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大企业进行合理的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改变“大而全”的生产结构,使大企业更好的发挥优势,专门从事规模较大的生产。

中小企业则是“小而精”的生产结构,将自己最专业的业务做出来,发挥自身优势,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3.中小企业的成长壮大可以最大程度激发企业家精神和创业精神。

今天的大公司比如麦当劳、微软等等,并非一开始就是大企业,而是从小推车、小车库这样的小微企业发展而来。

阿里巴巴、娃哈哈、西子联合等等在杭州发展壮大的大企业也是从小工作室、小作坊起家。

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多数全球知名私营企业,都是发端于一个好的主意。

这些现实版的小微企业发展成长的故事会激励无数颗创业之心,焕发整个民族的创业精神,这是一个社会的无形资产。

4.中小企业是推动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

中小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市场化方面比大企业做得好,平均周期仅为1—2年,而大企业则需4—5年。

5.中小企业对地区经济发展有“稳压器”作用。

银行界有句话叫“无大不强,无小不稳”。

在地区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受到宏观因素影响而走弱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因数量多、行业分布广,会分散和吸收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提高地区经济抗风险能力。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车市不断下滑,上市整车公司净利润现大幅跳水,但是中报业绩预告的50余家零部企业当中,有39家公司预告净利润增长,占比达七成。

据分析,一是因互联网大潮席卷而来,汽车后市场电商不断涌现,带给零部件厂商更多空间;二是车企通常会提前备货,所以这轮车市寒冬对于零部件企业的影响会滞后,零部件企业的备战时间充足。

(三)大江东中小企业发展存在问题

根据《2015年中国中小企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的景气状况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劳动成本上升,产品出口增长乏力;二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依然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三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普遍存在;四是中小企业高端人才的缺乏,阻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五是在政策层面阻碍中小企业创新的体制机制因素依然未能得到根本上的解决。

这些问题成为当前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稳健发展的关键。

据8月25日《杭州日报》刊登的近期杭州小微企业调查显示,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10大困难排名分别是:

资金19.6%、市场销路15.63%、经营成本14.87%、劳动用工12.66%、技术人才10.62%、负税9.91%、各类优惠政策享受7.61%、土地3.24%、政府部门办理各类手续3.22%、行政许可2.37%。

就大江东而言,中小企业发展除上述共性问题外,还存在一些其它方面的问题:

1.尚未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俗话说“百花齐放才是春”。

当前发展形势较好的中小企业,主要是龙头企业的产业链配套企业,以制造业为主,行业和产品都比较单一。

缺乏科技型、文创型、互联网型、服务型、研发型的高精尖中小企业。

2.缺乏创业创新意识。

普遍存在“小富即安”思想,缺乏创业创新意识。

截止今年上半年,大江东有国家高新企业约62家,占规上工业和服务业308家的20%,占全部企业4222家的1.5%,国家高新企业基本在规上工业企业范围内。

在粗放型发展模式下,中小企业在利益驱动下,多数宁愿选择扩张式经营,而不愿在技术、产品的创新上多下工夫。

如在大江东开发之初引进的一些中小企业项目,因缺乏创业创新精神,被市场所淘汰,有的沦为“二房东”,有的濒临破产。

3.转型升级较为困难。

尽管不少产能落后的企业想到了彻底转型这条路,但由于多年来一直从事老行业,对其他行业领域不熟悉,想转型苦于找不到方向,而且将现有的机器设备和工人处理掉重新再来,本身就要冒很大的风险,因此成功实现彻底转型的企业并不多。

这部分企业十分需要政府能提供转型产业导向和技术合作信息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和政策支持。

4.运作体制落后。

大多数中小企业属于家族制企业,由血缘关系、亲缘关系、地缘关系而产生的宗法性和封闭性特征,极大地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三、德国中小企业的成功奥秘

据《求是》2014年第二期,德国目前约有360万家注册中小企业,占德国企业总数的99.7%。

在抵御欧债危机的过程中,这些平均员工人数不足500人的中小企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解决了将近2100万人的就业问题,占就业人口总数的79.6%,并贡献了51.3%的净附加值。

德国中型制造业企业创造的价值占整个欧盟制造业总产值的26%。

德国中小企业虽然名声不太大,却构成了德国经济的基础,因此被喻为德国企业的“隐形冠军”。

为此,德国政府将中小企业视为“市场经济的心脏和增长与就业的发动机”,把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作为“最优先的任务之一”。

目前,在华投资的德国企业超过2500家,其中超过3/4为中小企业。

根据江苏外事办2013年12月11日提供数据,2013年太仓新增20家德企,全市累计德企总数已达到200家,德企投资总额超过15亿美元,累计用地2000亩(合133万平方米),亩均产值825万元,亩均税收46万元,人均税收5.4万元,万元产值能耗比为0.021吨标煤。

太仓从1993年第一家德资企业投资太仓,到100家德企集聚,期间经历了14年;但从2008年到2013年,第二个100家德企落户,仅用了5年时间。

(一)德国中小企业的特点

1.专著于做精、做深、做透

为避免与大企业发生正面冲突,德国中小企业通常将自己的全部资源集中于一个非常狭窄的市场缝隙中,从事专业化生产,力争在特定的市场缝隙中坐上头把交椅。

从生产的角度讲,他们从不分散自己的力量。

最早到太仓的德资公司克恩·里伯斯公司,在德国于1888年成立,至今已有127年历史,为全球著名弹簧生产企业。

1993年到太仓时,投资50万马克(合196万元人民币),租用厂房,试着投资了两台机器开始生产。

发展至今,该集团在中国创建了8家公司。

围绕一个小小的弹簧件,公司在弹簧件细分市场上位居前列:

汽车安全带卷簧全球市场占有率达70%;发动机弹簧等成为博世、舍弗勒等跨国公司核心供应商,公司在华销售年均增速30%以上。

太仓开发区管委会的相关领导这样评价德资企业:

“和德资企业打交道10多年,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不贪大。

市场再火爆,也不盲目扩规模或跨界,而是守住一个细小领域做精、做深、做透,成就一批‘隐形冠军’。

2.追求“质量过剩”

视质量为生命,追求“质量过剩”,是德国制造企业的核心理念。

长期以来,高企的劳动力、要素成本倒逼德国企业必须以质取胜。

以克恩·里伯斯公司汽车安全卷簧为例,欧盟标准为5万次拉放弹力不衰减,而该公司的产品能做到10万次。

严密的质量控制体系,使他们在任何一个工厂生产的产品质量都能高度一致,瑕疵产品绝不会流向市场。

“德国制造”之所以成为质量可靠的代名词,就在于其健康市场环境下形成的“工匠精神”和科学细密的质量体系。

3.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国际化

在销售方面,德国中小企业四面出击,开展国际化的营销和销售,那些成功的中小企业平均每家拥有9.6个国外分支机构。

在国外市场上建立自己的分支机构(一般是销售和服务机构),是德国中小企业的特色。

德国成功的中小企业中,90%以上在美国市场上有自己的分支机构,一半以上在日本建立了自己的全国性服务网络。

这种现场在其他国家的中小企业中是没有的。

4.敢于创业

德国中小企业多为家庭式经营,一向具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和良好声望,其企业在历史上富有传统的自强、自立、冒险和奋进精神,使德国获得“创业之国”的美称。

中小企业是德国这个创业者之国的天之骄子,这些不声不响的获胜者,诀窍就是“敢于创业”。

和来公司(MATT)生产的口琴和手风琴,占世界市场份额的85%;阿诺尔德和里希特公司生产的35毫米电影摄影机,占世界市场份额的70%;梅尔克林公司生产的模型火车,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5%;而只有10名职工的卡尔·耶格尔公司,生产的香柱、香棒占世界市场份额的70%。

这些公司以灵活的经营策略和见缝插针的竞争力克服经济萧条的压力,这是有活力的中小企业的标志。

这些企业家有一句口号叫“不是大的打败小的,而是快的打败慢的。

”当别人在经济萧条中坐等良机时,中小企业已经做出了投资决策。

据统计,德国每年建立的新企业大约有45万家,关闭大约34万家,有11万余家企业在竞争中扎下了根,其中大部分是中小企业。

(二)德国政府是中小企业的强大后盾

1.制定政策法规和成立管理机构

在“限大促小”思想的指导下,德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立法支持侧重于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帮助中小企业在与大公司的竞争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德国实行反限制竞争的经济政策,制定的政策法规有《民法典》、《商法典》、《反限制竞争法》、《标准化法》、《中小企业促进法》、《关于提高中小企业效率的行动计划》等,给予中小企业专门的法律保护。

此外,联邦政府经济部、财政部、研技部都下设专门负责中小企业的机构,各州政府、德工业协会、工商会设有专门负责中小企业的促进部门,一些指定银行(如复兴银行和清算银行)设专门负责中小企业的机构,在国外也设有中小企业促进机构。

法律明确了中小企业的地位作用和支持的要求后,社会各个方面都以服务中小企业为己任,尽一切所能,全力支持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2.提供持续有利的融资担保

德国政府将每年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列入年初的财政预算。

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全部资金中,政府的财政预算资金占70%。

政府通常不直接向中小企业提供财政补贴,而是通过各类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和融资服务来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一般由联邦政府出资或与各州政府合股创办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或融资服务的政策性银行(如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和德国平衡银行分别直属于联邦经济部和财政部),向中小企业贷款的银行提供利息补贴,幅度一般在2%~3%之间。

同时,政府还出资在不少地方建立了信用保证协会。

为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提供信用担保,以解决中小企业的贷款困难。

政府还针对中小企业发展建立了创业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等不同阶段的多层次、全方位的融资体系。

3.实行科技兴业战略

一是设立专项基金。

为增强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准,德国教科研技部设立“小型企业参与基金”,每年提供约6亿马克(约占科研促进总额的36%)促进中小企业实施技术革新计划,特别鼓励中小企业在加工技术、信息技术、材料研究、激光技术、生物技术和环保技术等领域进行研究和开发新产品,并为此提供优惠贷款。

如螺丝件生产需要电镀,传统的电镀作业往往带来水污染,德国毅结特公司通过创新运用绿色技术,有效解决了污染问题,德国政府不仅授予绿色发展奖,还给予30%的资金补贴。

但是在我国,一般政府更多是对传统制造企业的污染进行罚款,很少协助其创新升级、解决问题。

二是鼓励技术合作。

鼓励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进行科研合作和技术转让。

如向中小企业提供科研人员或企业派人到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并为此提供科研津贴。

三是注重方向引导。

德国政府对企业的评价标准注重引导制造企业向专业、精密、高技术的方向发展。

如,德国的行业协会等在制定各类企业排行榜时,不像中国评定百强企业是按营业额大小排名,而是依据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准、细分市场占有率等进行评判,排名靠前以及获奖者往往不是规模最大的企业,而是技术创新最活跃的企业。

在这种氛围下,企业就不会追求简单做大规模,而是坚守“工匠精神”,竞相在技术上积累、创新。

4.“双元制”培养技术蓝领

所谓“双元制”,也叫“双轨制”技术培训,就是强制要求中小企业业主、企业管理人员和初创业者、各类技术工人和青年人,在从事某种专业技术工作时,必须先经过2-3年的培训,其中一半时间为理论学习,另一半时间为企业岗位培训。

如果就业者未接受专门的职业教育培训,将很难找到就业岗位。

在太仓,由太仓经济开发区、德国巴符州政府(江苏友好省州)、德资企业、当地职业学校一起,已经建立了德资企业专业技术工人培训中心、德国巴代利亚技术工人培训中心,以及AHK-上海、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技术工人培训中心等多个“双元制”教育培训中心。

同时,为鼓励中小企业参加职业培训,以适应迅速变化的经济形势,提高企业竞争力,德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特别是新成立的中小企业的领导参加职业培训和各种讲座提供补贴。

5.充分发挥各类商会协会作用

德国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了以政府部门为龙头,半官方服务机构为骨架,各类商会、协会为桥梁,社会服务中介为依托的全方位构架,为中小企业在法律事务、评估、会计、审计、公证、招标、人才市场、人员培训、企业咨询等方面提供全面的服务。

全德国有150多个不同的商会、协会,围绕中小企业的需求,开展各类业务活动。

商会和协会作为中小企业的最重要的服务机构,为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发挥了实质作用,使中小企业以年净增7万户的速度增长,给社会提供了绝大多数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

四、大江东中小企业招引发展对策建议

根据《2015年中国中小企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全国中小企业发展形势较好:

1、景气状况探底回升。

2015年全国综合景气平均指数为87.65,达到近三年来的最高指数水准。

分析主要原因,一是中小板、创业板及新三板市值大涨,带来了企业家特别是创业者的信心提升;二是基于国家顶层设计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中小微企业减税等政策红利激发了创业创新高潮,带来了中小企业综合景气明显回升。

2、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爬坡过坎”效果逐渐显现。

特别是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取得长足进展,绿色制造大大提升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信心与投入。

3、“互联网+”推动了中小企业智能制造,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和中小企业物联网的发展正在打造中小企业新生态。

4、“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拓展了中小企业国际成长空间。

5、中小企业发展进入“新常态”。

表现为高速成长、外延式发展已过,劳动力成本上升、内涵式发展及创新驱动发展成为新常态。

大江东要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笔者建议从招商引资和扶持现有两方面双管齐下开展工作。

(一)招商引资对策建议

1.注重招大引强。

“招大引强”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招商理念。

一要招“大”,指大企业、大项目、大产业的项目,龙头大项目引进了,产业链配套小项目自然也就跟进了。

二要引“强”,包括“行业小巨人”和“单打冠军”等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精尖项目。

三要引“名”,重点紧盯“三个500强”、行业领军企业或旗下投资的中小项目。

2.注重招新引优与招才引智相结合。

招新引优和招才引智是打造大江东经济“升级版”的必由之路。

一要注重招引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如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制造业项目,因为制造业是产业基础,是各行业发展的基础和土壤。

二要注重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如国千、省千、521人才等专业领域专家、权威、高学历人才,人才是转型升级的“发动机”。

三要注重引进科研院所和大院名校,为孵化和培育“行业小巨人”提供科研支撑。

四要注重引进职业技工学校,与企业、政府一起,为中小企业培养专业技工人才。

3.注重以商引商。

中小企业由于抗风险能力差,在投资决策时,一般会注重听取同行业、同地区、已入园企业的意见。

像太仓德资企业的招引,很多后来的德国企业都是听了先入区企业的经历后,才决定投资太仓。

中小企业的“跟风”特点比较突出,需要我们采取以商引商、以企引企的方式开展招商工作。

(二)扶持对策建议

1.成立机构,专注中小企业发展。

今年7月,工信部自成立以来第一次就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出台了相关指导意见,中央编办将工信部中小企业司更名为中小企业局,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小企业工作的关心和重视。

为加强和规范大江东中小企业管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建议专门设立中小企业管理服务机构,包括政府机构和社会服务机构等,让中小企业找到“娘家”。

同时,出台专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办法。

2.搭建平台,服务中小企业成长。

一是集聚区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采取多种形式建立大江东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等。

二是培育建设一批产业、产品协同研发平台,推动大江东共性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引导创新资源集聚。

三要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支持大企业建立开放性研发平台向中小配套企业开放,推动协同制造和协同创新。

四是建立创业创新项目库,提供技术应用、融资支持、商务和政务代理等服务。

五是与银行、风投、国资基金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立中小企业融资平台。

六是建设迎合市场需求的孵化器、加速器和标准厂房,可以参照以色列模式建设孵化器(以色列是全球孵化器建设最为成功的国家),增强内生动力。

3.提升层次,引导中小企业做精做优。

注重对中小企业的引导,朝着“小事大做,小企大业”的方向努力发展。

一要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间联合组建产业联盟或研发联盟等新型合作模式,强化产业链整合和供应链管理。

二要引导企业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推进可靠性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工艺、质量、节能、环保、卫生等标准化管理;推进产品国际标准认证,支持企业参与行业、国家的标准制订和修订。

三要引导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区域、走出国门的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

四要引导企业实行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科学、规范开展生产经营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