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工股份企业员工内部环保意识培训电子浏览版.docx
《精工股份企业员工内部环保意识培训电子浏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工股份企业员工内部环保意识培训电子浏览版.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工股份企业员工内部环保意识培训电子浏览版
精工股份企业员工内部环保意识培训教材
一、几个基本概念:
3
1、什么叫做环境?
3
2、生么叫环保?
环保究竟保护的是什么?
3
3、什么是环境污染?
4
4、什么是环境的自净作用及其被破坏?
4
二、环境污染会带来哪些危害?
4
1、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5
2、臭氧层遭破坏5
3、酸雨的出现6
4、水污染6
5、固体废物污染7
三、环境污染危害的后果具体有哪些表现?
7
1、土壤遭到破坏。
7
2、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造成的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全人类。
9
3、空气污染。
10
4、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11
5、化学污染威胁到动植物的健康12
6、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12
7、森林面积的减少。
13
8、混乱的城市化带来了严重的局部环境污染13
9、海洋的过度开发、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特别是海洋生物构成巨大威胁14
10、极地臭氧层空洞15
四、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
15
五、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刻不容缓17
六、保护环境我们能做什么?
18
(一)节约资源能源19
1.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别让水空流。
19
2.一水多用——让水重复使用20
3.阻止滴漏20
4.随手关灯21
5、让“节能灯”走进我家22
6.减用空调——22
7.珍惜纸张23
8.节约粮食23
9.少用一次性制品24
10.旧物巧利用25
11.低碳办公25
(二)减少排污、减少污染26
1.不要向水体直接排污26
2.不要向土壤直接排污27
3.慎用清洁剂——尽量用肥皂,减少水污染28
4.以乘坐公共交通车为荣28
5.出行选择自行车,减少空气污染28
6.控制噪声污染28
7.用无氟制品——保护臭氧层28
8.选无磷洗衣粉——保护江河湖泊29
9.自备购物袋——少用塑料袋29
(三)垃圾分类回收,以便循环利用。
29
不可回收类废弃物30
危险类废弃物30
可回收类废弃物30
七、我公司环保问题ABC31
(一)“节能”31
(二)“限排”31
1.废水31
3、粉尘31
4、噪声控制32
5、固废排放32
1)一般不可回收类:
32
2)一般可回收利用类:
32
3)有害废物:
32
(三)危险化学品的管理33
一)我公司可能涉及到的危险化学品33
二)对危险化学品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33
三)如果发生天然气泄漏33
四)我公司不存在重大危险源34
附一:
白色污染34
附二:
水污染及危害37
1)死亡有机质:
37
2)有机和无机化学药品:
37
3)磷:
38
4)石油化工洗涤剂39
5)重金属(汞,铅,镉,镍,硒,砷,铬,铊,铋,钒,金,铂,银等):
39
6)酸类:
(比如,硫酸)40
7)悬浮物:
40
8)油类物质:
40
附三:
废电池回收对与错41
附四:
认识危险废弃物43
一)什么是危险废弃物?
43
二)我公司存在的危险废弃物主要有哪些?
43
三)对危险废弃物法律中有哪些规定?
43
附五:
环境性疾病44
附六、世界著名公害事件45
1、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年45
2、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43年46
3、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8年48
4、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49
5、水俣病事件 19531956年50
6、日本骨痛病事件195550
7、日本米糠油事件196851
8.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196152
9、印度博帕尔事件 1984年52
10、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1986年53
11、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 1986年55
附七:
环保纪念日的意义、由来及起始年份55
国际湿地日2月2日55
世界水日3月22日55
世界气象日3月23日56
地球日4月22日56
世界无烟日5月31日56
世界环境日6月5日56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7日57
世界人口日7月11日57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9月16日57
世界动物日10月4日57
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57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22日58
附八:
环保历程和污染管理方式变革58
一、几个基本概念:
1、什么叫做环境?
是人类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必需的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
它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乡村等。
2、生么叫环保?
环保究竟保护的是什么?
环保是环境保护的简称;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环境保护包含三个层面的意思:
第一:
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防止自然环境的恶化。
包括:
对青山、绿水、蓝天、大海的保护。
第二:
对人类居住、生活环境的保护,使之更适合人类工作和劳动的需要。
第三:
对地球生物的保护。
3、什么是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
具体包括:
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4、什么是环境的自净作用及其被破坏?
由于大气、水、土壤等具有扩散、稀释、氧化还原还有生物降解等作用,所以人类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的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的自净作用。
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的容量,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使得环境的自净作用遭到了破坏,发生了环境污染。
二、环境污染会带来哪些危害?
我们知道,在几十年以前,肿瘤和癌症都只是极个别的现象,那为什么以前没有的肿瘤和癌症现在变得很常见?
为什么会频繁出现疯牛病、SARS(非典)、禽流感、猪流感等怪病呢?
这就是因为环境恶化导致的人体细胞变异加速以至于发生了癌变,环境污染造成大量的病毒变异产生了变种。
世界各地为什么会出现气候异常的大旱大涝、大寒大热?
这些都和环境污染有直接关系!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断地把废气、废水、废渣、垃圾、各种有害化学物质以及放射性污染物等,排放到环境中,破坏了环境的生态平衡,使环境发生了对人类不利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危害到人体健康甚至是生存。
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工业“三废”,即工业生产排放出的废水、废气、废渣;②农业使用农药的残留物;③生活排放的污水、粪便、垃圾;④放射性污染物,如核能工业、核武器生产和试验排放的废弃物和飘尘等。
有害的污染物质进入大气,就会造成大气污染;进入河湖,造成水污染;进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等。
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
1、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指由于人类活动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与日俱增,导致出现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
是人类活动使大气严重污染的结果。
由于工厂、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等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加上森林大量被砍伐(树木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与日俱增。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差,却能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温度增高。
二氧化碳的增温作用,很像温室的玻璃顶棚和四周玻璃窗。
玻璃温室的玻璃能够透进阳光,这样热量就被保留在温室内,从而使温室里的温度比室外要高出许多。
为此,人们把二氧化碳气体类似温室的增温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2、臭氧层遭破坏
臭氧层遭破坏是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是人类活动使大气严重污染的结果。
近些年来,工业生产和家庭广泛使用冰柜和电冰箱等制冷装置,排放出大量的氯氟烃(氟里昂)等气体进入大气。
这些化学物质在低空极易分解,可以上升到高空的平流层(又叫臭氧层),在那里受到阳光照射,氯氟烃分解出自由氯离子,参与一系列破坏臭氧层中臭氧的反应。
反应的结果使臭氧(O3)变成了氧分子(O2),使臭氧遭到破坏。
80年代,科学家观测到南极上空的臭氧在每年的9~10月急剧减少。
1985年公布的测量结果表明,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浓度大大减少,臭氧层“空洞”已扩大。
1987年,科学家们又发现北极上空也出现了臭氧层“空洞”。
1994年,人们在南极观测到了至今为止最大的臭氧屋空洞,它的面积有用2400平方千米。
据报道,位于南极臭氧层边缘的智利南部已经出现了农作物受损和牧场的动物失明的情况。
北极上空的臭氧层也在变薄。
每年春天,在地球的两个极地的上空仍再次形成臭氧层空洞,北极的臭氧层损失20%到30%,南极的臭氧层损失50%以上。
3、酸雨的出现
酸雨,顾名思义,就是显酸性的雨。
目前,一般PH值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
分析表明,酸雨的酸度主要是由硫酸和硝酸造成的,它们占总酸度的90%以上。
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工厂、汽车、飞机等燃烧和石油、天然气,不断地向大气中排放硫和氮的百分比物,进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氧化氮这些气体在局部地区富集,在水的凝结过程中溶解于水,再经氧化作用等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过程,形成硫酸或硝酸,这两类强酸随雨、雪、雹、雾等降落地面,便形成酸雨、酸雪、酸雹、酸雾等,统称酸雨。
由此可见,酸雨也是人类活动造成严重大气污染的结果,是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
4、水污染
水污染指人类活动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超过水体的自净作用而引起水质恶化,破坏了水体原有用途的过程。
水污染主要是由于任意排放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造成的。
主要的水污染物有以下几种:
①酸、碱、盐等无机污染物。
冶金、金属加工、人造纤维等工业废水是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
造纸、制碱、制革、炼油等工业废水是造成水体碱污染的来源。
电镀、采矿中的氰化物也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②重金属污染。
汞、镉、铬、钒、钴、铜等会造成水体的重金属污染。
③耗氧有机物污染。
城市生活污水、食品和造纸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它们进入水体后,在水中被分解时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所以人们称这些有机物为耗氧有机物。
耗氧有机物使水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有机物又被厌氧微生物分解,发生腐败,产生甲烷、硫化氢、氨等恶臭物质,使水变质。
④植物营养物质污染。
富含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的污水进入水体,使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从而使水体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导致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水体富营养化)。
⑤难降解有机物污染。
含有机氯农药(DDT)、多氯联苯(PCB)和有机磷农药等的污水进入水体,它们都难被微生物分解,通过食物链逐步浓缩造成危害。
⑥热污染。
火力发电厂、某些工厂的冷却水,是水体热污染的主要来源。
热污染使水温升高,不仅可直接导致某些水生物死亡,而且会降低水体中的溶解氧,严重影响水中生物的生长。
据《199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表明,据中国七大水系和内陆河流的110个重点河段统计,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一、二类的占32%,三类的占29%,四、五类的占39%。
淮河、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
5、固体废物污染
固体废物污染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对生存环境的污染。
固体废物主要包括采矿业的废石、煤矸石;工业生产中的高炉渣、钢渣等;农业生产中的秸杆、人畜粪便;核工业及某些医疗单位的放射性废料;城市垃圾等。
固体废物的堆放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主要有:
①占用土地,损伤地表。
越来越多的城市垃圾、矿业尾矿、煤矸石、工业废渣等侵占了大量土地,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妨碍了城市环境卫生,并且埋掉了绿色植物,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②污染土壤、水体、大气。
堆放在地面的固体废物以及渗出物会改变土壤的成分和结构,有毒的废物还会杀伤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动物,降低土壤肥力。
固体废物进入水体,一方面减小了水体面积,容易引起洪涝灾害;另一方面污染了水体,影响到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
③危害人体健康。
固体废物中所含的有毒物质和病原体,除了以大气、水体、土壤为媒介进行传播外,还会通过多种有害生物为媒介传播疾病,如传播鼠疫等。
三、环境污染危害的后果具体有哪些表现?
1、土壤遭到破坏。
化肥和农药过多使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的随意倾倒、填埋,与空气污染有关的有毒尘埃降落,泥浆到处喷洒,危险废料到处抛弃,所有这些都在对土地构成一般来是不可逆转的污染。
同时由于人口过量增长,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和强度增加,过度放牧以及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地贫瘠化及土地盐碱化。
世界每年流失土壤达250亿吨,高出世界土壤再造速度数倍。
全世界每年损失土地600~700万公顷,受土壤侵蚀影响的人口80%在发展中国家。
我国的荒漠化也很严重,全国约1.7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危害和威胁,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0~30亿美圆。
亚洲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遭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阿富汗、蒙古、巴基斯坦和印度。
土地沙漠化
肆孽的沙尘暴
2、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造成的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全人类。
据估算,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含量增加1倍,全球的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5~4.5℃。
科学家预测,随着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大量增加,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上升2~5℃。
随着温室效应的不断增强,将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影响。
有的科学家认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雪会部分融化,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使沿海的一些国家和城市被海水淹没。
据权威性的科研机构预计,海平面将持续升高,许多人口稠密的地区(如孟加拉国、中国沿海地带以及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多数岛屿)都将首先被水淹没。
气温的升高也将对农业和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影响,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也会发生变化。
现在温带的耕作业发达地区,由于气温升高,蒸发加强,气候变得干旱,会退化成为草原;现在干旱地区将变得更加干旱;而现在的寒带某些不适耕作的地区,则因气温升高变得适宜农作物生长,从而导致世界各地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
此外,气候变化还会引起一些疾病蔓延,危害人体健康等。
因温室效应引起的海平面上升,2001年11月15日,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屿小国图瓦卢(Tuvalu)政府总理向世界各国庄严宣布,这个国家的全体人民将于2002年举国迁往新西兰。
3、空气污染。
多数大城市里的空气含有许多取暖、运输和工厂生产带来的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威胁着数千万市民的健康,导致许多人失去了生命。
有毒气体主要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
另外空气污染造成了酸雨的频繁降落。
酸雨降落河湖,会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和繁殖乃至大量死亡;酸雨降落土壤,会使土壤酸化,危害农作物或森林生长并进而危害人体健康;酸雨还会腐蚀建筑物、桥梁、铁轨等。
就连保存了多少个世纪的文物古迹、碑刻石雕等也会被酸雨腐蚀得斑驳脱落、满目疮痍。
酸雨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巨大危害,被人们称为“空中死神”。
4、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全球总储水量估计为13.9亿立方千米,其中淡水总量仅为0.36亿立方千米,可利用的不足世界总储水量1%的淡水。
水资源的大量消耗及水质的污染造成了水资源危机。
我国农业每年受旱面积约2000万公顷,8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城市缺水问题日益严重,缺水城市约占总城市的60%--70%,我国的第二大河黄河近10年来,由于上游水量的过度利用已出现断流现象,断流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据统计,世界上将有四分之一的地方长期缺水。
我们不能造水,我们只能设法保护水。
5、化学污染威胁到动植物的健康
工业带来的数百万种化合物存在于空气、土壤、水、植物、动物和人体中。
即使作为地球上最后的大型天然生态系统的冰盖也受到污染。
那些有机化合物、那些重金属、那些有毒产品,都集中存在于整个食物链中,并最终将威胁到动植物的健康,引起癌症,导致土壤肥力减弱。
例如杀虫剂DDT,其发明者曾经荣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但在被疯狂的使用了三十年以后,终于1972年被世界范围禁止使用。
主要是人们发现不仅在人奶里都检查出DDT含量,甚至在遥远的南极,动物体内也有发现,这说明DDT已进入全球性的生物地化循环。
DDT是一种不易分解并能长期残留的农药,脂溶性很强,而水溶性很小。
一旦进入机体,只有极少量能缓慢地分解,其余都在脂肪组织中积存和浓缩。
DDT污染环境后可通过食物链从上个营养级传递到下个营养级,浓度不断增加,以至含量可增到中毒水平。
据统计,如果散在大气里DDT的浓度是0.000003ppm,降落海水后被浮游生物吞食,它们体内富集的浓度增到0.04ppm,是大气浓度的1.3万倍。
当小鱼吞食浮游生物后,在鱼体里的浓度增到0.5ppm,是大气的17万倍。
大鱼吃小鱼又增到2.0ppm,是大气67万倍。
水鸟食大鱼,浓缩到25ppm,是大气830万倍。
最后到达人体浓度可高到1000万倍
6、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由于城市化、农业发展、森林减少和环境污染,自然区域变得越来越小了,这就导致了数以千计物种的灭绝。
因为一些物种的绝迹会导致许多可被用于制造新药品的分子归于消失,还会导致许多能有助于农作物战胜恶劣气候的基因归于消失,甚至会引起瘟疫。
生物多样化是大自然留给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
地球物种保守的估计是1000万种。
但随着自然界的演变,据科学家估计:
到目前,已有52%的海洋类物种、78%的两栖类和81%的爬行类物种消失了。
特別是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为造成生物物种灭绝的速度大大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期。
7、森林面积的减少。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支柱,自1950年以来,全世界的森林已损失过半,而且毁林规模越来越大。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80年代初全世界毁坏热带雨林1130万公顷,且逐年增加,每年森林减少的速度从10年前的0.6%上升到1.2%左右。
相反,重新造林进展缓慢,每年造林面积仅为砍伐面积的1/10左右。
我国1991年森林面积为12863万公顷,覆盖率为15%,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平均面积的10%。
按照目前这种森林面积减少的速度,40年以后,许多亚洲国家就再也见不到一棵树了。
世界森林面积减少已导致洪、旱灾害增加,物种消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日益减少的森林
8、混乱的城市化带来了严重的局部环境污染
城市环境问题是由于人口大量聚集,工业大量集中的结果。
它主要表现在水污染严重,特别是工业城市大量将污染物排向水体,人类生活用水也是水污染的重要原因。
城市空气质量下降,NOX、CO、SO2等浓度增高,能见度降低。
噪音污染,工业噪声、建筑噪声、交通噪声、娱乐噪声构成了城市的喧闹和噪杂。
工业与民用垃圾量巨大,城市人均年产生活垃圾44kg,年增长率为8%~~10%,而我国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不到2%。
其他还包括绿地面积减少等问题。
9、海洋的过度开发、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特别是海洋生物构成巨大威胁
由于过度捕捞,海洋的渔业资源正在以令人可怕的速度减少。
因此,许多靠摄取海产品蛋白质为生的穷人面临着饥饿的威胁。
集中存在于鱼肉种的重金属和有机磷化合物等物质有可能给食鱼者的健康带来严重的问题。
人类每年向海洋倾倒约600~1000万吨石油,约1万吨汞,约25万吨铜,约390万吨锌,约30万吨铅,约100万吨有机氯农药等。
废弃物和污染物对海洋生态系统特别是海洋生物构成巨大威胁。
10、极地臭氧层空洞
严重损害动植物的基本结构,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
使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发生变异,直接影响人体健康。
氟里昂中的氯原子对臭氧层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它能分解吸收紫外线的臭氧,使臭氧层变薄。
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保护人和动植物免受伤害。
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会损害人和动物的免疫功能,诱发皮肤癌和白内障,会破坏地球上的生态系统。
臭氧层中的臭氧,具有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的性能,从而使地面上的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
为此,人们称臭氧层是“人类的保护伞”。
由于人类活动使臭氧层中臭氧含量减少,照射到地面上的太阳紫外线就会增多,将会严重损害地面上动植物的基本结构,并危害到海洋生物的生存。
此外,还会使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发生变异,直接影响人体健康,使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增多。
据科学家研究,大气中的臭氧每减少1%,照射到地面上的紫外线就会增加2%。
四、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
2010年2月9日,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农业部联合发布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
根据普查结果,2007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为3028.96万吨,氨氮为172.91万吨,重金属(镉、铬、砷、汞、铅)0.09万吨,总磷为42.32万吨,总氮为472.89万吨;废气中二氧化硫为2320.00万吨,氮氧化物为1797.70万吨,烟尘为1166.64万吨,工业粉尘为764.68万吨;工业固体废物为4914.87万吨;工业危险废物3.94万吨。
淮河、海河、辽河、太湖、滇池、巢湖等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接纳主要水污染物数量大,工业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少数行业和局部地区,污染结构性问题突出。
经济较为发达、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位于全国前列。
中国的环境问题并非始自今日,环境恶化无路可退。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环境污染问题就已非常严重。
如淮河流域在上世纪90年代五类水质就占到了80%,整个淮河常年就如同一条巨大的污水沟。
(水域功能和分类标准:
一类水质:
水质良好。
地下水只需消毒处理,地表水经简易净化处理(如过滤)、消毒后即可供生活饮用者。
二类水质:
水质受轻度污染。
经常规净化处理(如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其水质即可供生活饮用者。
三类水质:
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四类水质:
适用于一般工业保护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五类水质:
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超过五类水质标准的水体〈劣五类水质就是一个污水沟〉基本上已无使用功能。
)
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到GDP总值的15%,这意味着一边是9%的经济增长,一边是15%的损失率。
环境问题,不仅仅是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目前,中国的荒漠化土地已达267.4万多平方公里;全国18个省区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而且荒漠化还在以每年1万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长。
七大江河水系中,完全没有使用价值的水质已超过40%。
全国668座城市,有400多个处于缺水状态。
其中有不少是由水质污染引起的。
如浙江省宁波市,地处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汇口,却因水质污染,最缺水时需要靠运水车日夜不停地奔跑,将乡村河道里的水运进城里的各个企业。
中国平均1万元的工业增加值,需耗水330立方米,并产生230立方米污水;每创造1亿元GDP就要排放28.8万吨废水。
还有大量的生活污水。
其中80%以上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进河道,要不了10年,中国就会出现无水可用的局面。
全国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有1/3的国土被酸雨(因空气污染引起的酸性降水)侵蚀。
经济发达的浙江省,酸雨覆盖率已达到100%。
酸雨发生的频率,上海达11%,江苏大概为12%。
华中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城市,如宜宾、怀化、绍兴、遵义、宁波、温州等,酸雨频率超过了90%。
据测算,云南滇池周边的企业在过去20年间,总共只创造了几十亿元产值,但要初步恢复滇池水质,至少得花几百亿元,这是全云南省一年的财政收入。
淮河流域的小造纸厂,20年累计产值不过500亿元。
但要治理其带来的污染,即使是干流达到起码的灌溉用水标准也需要投入3000亿元。
要恢复到20世纪70年代的三类水质,不仅花费是个可怕的数字,时间也至少需要100年。
在中国,基本消除酸雨污染所允许的最大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2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