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届高三查漏补缺专项检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35262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届高三查漏补缺专项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届高三查漏补缺专项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届高三查漏补缺专项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届高三查漏补缺专项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届高三查漏补缺专项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届高三查漏补缺专项检测.docx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届高三查漏补缺专项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届高三查漏补缺专项检测.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届高三查漏补缺专项检测.docx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届高三查漏补缺专项检测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3届高三查漏补缺专项检测

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星宿/乳臭  搭讪/赡养费  粗犷/旷日持久

B.着实/酌量  砾石/沥青路  鞭挞/纷至沓来

C.呜咽/奖掖  瞋目/撑门面  诘难/殚精竭虑

D.畜养/体恤  锁钥/管弦乐  迸发/屏气凝神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这次联合执法演习的公开项目也都是“非战斗性”的,但把海军拉出来,这个姿态释放出的内涵丰富的信号足以让日本以及菲越等国认真琢磨一阵子。

B.在操作上,建议投资者采取波段操作的手法,避免手中个股上下过山车、股价最终原地踏步的尴尬局面。

C.海军的参与表明,中国试图向国内外发出这样的信号:

一旦钓鱼岛发生不测,中国海军将不惜投入战斗。

D.随着试点范围的扩大,会惠及更多中小企业尤其是微型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配套协作、相互支撑,增强整体竞争力和活力。

3.央视重阳节前问高位截瘫53年老人:

“你幸福吗?

”对这样的采访,网友之间立场分明:

有人反感,有人支持。

请分别写出支持和反感的原因。

(4分)

反感者:

                                                           (2分)

支持者:

                                                         (2分)

4.请仔细观察右边这幅图,然后完成问题。

(5分)

(1)请根据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给“习惯”下个定义。

(不超过40字)。

(3分)

                                                          

(2)用一句话揭示图画的给人的人生启示(不超过20字)。

(2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自为墓志铭

徐渭

山阴徐渭者,少知慕古文词,及长益力。

既而有慕于道,往从长沙公究王氏宗①。

谓道类禅,又去扣于禅,久之,人稍许之,然文与道终两无得也。

贱而懒且直,故惮贵交似傲,与众处不浼袒禓②似玩,人多病之,然傲与玩,亦终两不得其情也。

生九岁,已能为干禄文字,旷弃者十余年,及悔学,又志迂阔,务博综,取经史诸家,虽琐至稗小,妄意穷及,每一思废寝食,览则图谱满席间。

故今齿垂四十五矣,藉于学宫者二十有六年,食于二十人中③者十有三年,举于乡者八而不一售,人且争笑之。

而己不为动,洋洋居穷巷,僦数椽储瓶粟者十年。

一旦为少保胡公罗致幕府,典文章,数赴而数辞,投笔出门。

使折简以招,卧不起,人争愚而危之,而己深以为安。

其后公愈折节,等布衣,留者盖两期,赠金以数百计,食鱼而居庐,人争荣机而安之,而己深以为危,至是,忽自觅死。

人谓渭文士,且操洁,可无死。

不知古文士以入幕操洁而死者众矣,乃渭则自死,孰与人死之。

渭为人度于义无所关时,辄疏纵不为儒缚,一涉义所否,干耻诟,介秽廉,虽断头不可夺。

故其死也,亲莫制,友莫解焉。

尤不善治生,死之日,至无以葬,独余书数千卷,浮磬二,研剑图画数,其所著诗文若干篇而已。

剑画先托市于乡人某,遗命促之以资葬,著稿先为友人某持去。

初字文清,改文长。

生正德辛巳二月四日,夔州府同知讳鏓庶子也。

生百日而公卒,养于嫡母苗宜人者十有四年。

而夫人卒,依于伯兄讳淮者六年。

为嘉靖庚子,始籍于学。

试于乡,蹶。

赘于潘,妇翁薄也。

又一年冬,潘死。

明年秋,出僦居,始立学。

又十年冬,客于幕,凡五年罢。

又四年而死,为嘉靖乙丑某月日,男子二:

潘出,曰枚;继出,曰杜,才四岁。

葬之所,为山阴木栅,其日月不知也,不书。

注释:

①长沙公:

王阳明门人。

王氏宗:

指王阳明学说。

②不浼袒禓:

意谓虽别人在旁边赤身露体,也不以为意,不怕会被玷污。

③食于二十人中:

徐渭被录取为山阴县学生员。

山阴县学有廪膳生员二十人。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生九岁,已能为干禄文字,及长益力。

                   干:

求取

B.举于乡者八而不一售,人且争笑之。

                     售:

出售

C.故其死也,亲莫制,友莫解焉。

                         制:

阻止

D.尤不善治生,死之日,至无以葬                         治:

管理

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徐渭“不合世俗、狂傲清高”性格的一组是(   )(3分)

①少知慕古文词,及长益力   ②务博综,取经史诸家,虽琐至稗小,妄意穷及   ③使折简以招,卧不起   ④人争荣机而安之,而己深以为危   ⑤干耻诟,介秽廉,虽断头不可夺   ⑥明年秋,出僦居,始立学。

A.①④⑤   B.③④⑤   C.①⑤⑥   D.③⑤⑥

7.下列各项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徐渭早年丧父,靠亲人拉扯长大。

成人后又十分贫困,一度靠租房维持贫困的生活。

B.徐渭年轻时学习十分刻苦努力,学习的内容却十分丰富。

他在绘画、诗歌等方面都有成就。

C.在幕府里,徐渭的思想和行为往往与一般人不同。

他的安全与危险的感觉与别人恰恰相反。

D.徐渭认为文人即使有操守,在幕府中仍然是十分危险的,与其等着别人杀死他,还不如自杀好。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一旦为少保胡公罗致幕府,典文章,数赴而数辞,投笔出门。

(3分)

译文:

                                                                     

(2)剑画先托市于乡人某,遗命促之以资葬,著稿先为友人某持去。

(4分)

译文:

                                                                     

(3)为嘉靖庚子,始籍于学。

试于乡,蹶。

赘于潘,妇翁薄也。

(3分)

译文: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10分)

                                  虞美人·梳楼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

楼儿忒小不藏愁。

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

海棠红近绿栏杆。

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1)说说“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一句中的“几度”二字表达的深刻含义。

(4分)

                                                                                

(2)词作描写“愁”时,使用了“衬托”的表达技巧,请举2例说明。

(4分)

                                                                                

(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2)              ,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                ,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白居易《琵琶行》)   

(4)天行健,                    ;地势坤,                 。

(《周易》)

(5)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适百里者,          n 。

(庄子《逍遥游》)

五、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藏在草间  

耿立

 

 

 乡村是藏在草里的。

是啊,没有草的乡村是什么乡村?

不管我从外回来,是在什么时候,也不管时令节气,一踏到木镇的泥土,鼻翼里呼吸的味道就是草的味。

那种清芬令鼻翼发痒,你喷嚏的滑稽就是草香逗你的结果。

草是不用播种的,有时席地坐在满是草的田埂上,随手抓一根草,用它剔牙,或者就拿在手里,用眼睛瞄,看汁液一点点渗出.那是草提炼的雨水的留存,还是他们自己的血液和灵魂?

人的心血来潮对草不是好事,他们受到伤害,但农人和他们的关系一直复杂。

草们要做牛羊的饲料,草们要做房屋的顶盖。

但他们与农人亲昵,父亲长说:

老百姓和草一个姓,叫草民。

 如果说草的生长使乡村有了些诗意,草是修饰乡村和庄稼的,也许庄稼太实用,人们对庄稼多的是感恩,是庄稼养活了一个生命,又一个生命。

草也养活了一个又一个生命。

比如牛,比如羊,这又是低一个档次的,因这,草在乡村也是低眉顺眼,不声不张.即使春天,那些草尖从土里探出脑壳,也是怯怯的,你凑近了,草尖就接近于乌有,草色只可遥看,距离产生美感。

但是一场雨后,你到了地里,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草是那样的热烈,满地的青,是不是草尖和草籽都张开了小嘴,那些封闭了一冻的小生灵们,仿佛与节气与雨水有过契约击过掌,他们在雨水的搀扶下,都站立了。

木镇的草,应该登记成册,我想没有一个人能全部说出那写草的名字:

醉草,兔子酸,益母草,节节草,在水沟旁有一种草,叫茅根,秋天时候,它的穗子白白的,如满头的霜,但它的根细长洁白,拔出一节塞到嘴里,那股细细的甜就爬到舌尖直跑进肚子里了。

    父亲说醉草最好,羊要是吃了,就如农人抓起小酒壶仰脖喝透了壶里的东西,那羊也醉眼朦胧地踉跄地回家。

有时我就乱想,草是农人的兄弟吧,他们都来自泥土,终归于泥土,如《圣经》上说的,人间有许多的无名氏,草也有,草的家族叫得出名字的,叫不出名字的,妖冶的,朴素的,秀美的,绮丽的,有时它们像与泥土和农人有和约,庄稼占据多少地方,草占据多少地方,草总是先长出迎接庄稼,然后相伴着走一程,实在闹矛盾了,农人就批评草们的霸道,开始用武器的批判代替批判的武器。

镰刀、铲子、手,但我说草们在这些工具下不是牺牲,而是另有任用,到了牛羊的胃里,在牛羊反刍的时候,牛羊感恩的就是给他们温饱与生命的草。

    我曾思索过父亲对草的情感,也许深层就是对土地和庄稼的情感,父亲的肩上四季有一个杞柳编的粪箕子,那里总是一些草或者干柴,用来喂养生灵或烧火他中风后恢复得不是十分理想,他步履蹒跚,木手指不能灵活转动.他最后还是没有把自己的一亩地交出去,他说,这地就是一个根,空闲的时候到地里走一走,听听庄稼的拔节,即使不干活,蹲在地头弯腰拽几把草,也比坐在床上好.秋季我回木镇的时候,发现父亲背着一粪箕子草,手里拄着木棍,后面是母亲给父亲拿着衣服,一对老夫妇走在远处开始升起的炊烟里,秋深了,父亲的头发也被节气赶白了,腰也被节气赶弯了,牙齿也被节气赶掉了,像霜降到来,草们一下就咽气了,这由不得你自己,该走的就要走,没有商量,也没有挪移。

秋天来了,那些草开始在风中东倒西斜,再也挺不直。

那草都斜向有许多墓茔的木镇的坟地。

木镇有许多家族的坟茔,在阳间,大家聚族而居,死后也叔叔大爷爷爷奶奶的辈分不乱。

但草是一视同仁,该绿的时候绿,该黄的时候黄。

往往有人给添土的坟茔,那上面草就少些,每年的清明,后人把草芽拔去,七月十五把开始结籽的老草拔去。

如果墓草覆盖了整个坟茔,那就是这家的人最后没有抗拒过草,不在土地上繁衍了。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谁比谁久远?

只有土地知道。

人走了,有时在地上堆一手不土,草也许笑话呢,那土最终被草统属,我听到了草在草间的咯咯坏笑,毕竟笑在最后的是它们啊。

(选自《藏在草间》,贵州人民出版社,有改动)

11.作者说,农人与草的关系一直很复杂,请结合文本概括草与农人的关系。

 (4分)

                                                                               

12.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

草在乡村也是低眉顺眼,不声不张。

即使春天,那些草尖从土里探出脑壳,也是怯怯的,你凑近了,草尖就接近于乌有,草色只可遥看,距离产生美感。

                                                                                

13.文章主要写草,也写到父亲,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6分)

                                                                               

14.“藏在草间”作为标题,请探究它的丰富意蕴。

(6分)

                                                                                

六、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谈十字街头

朱光潜

①所谓“走向十字街头”有两种解释。

一是提倡哲学与文艺趋向写实,与现实生活接触;一是主张艺术民众化,以求雅俗共赏。

这两种意义都含有极大的真理。

可是在这“德谟克拉西(民主政治)”呼声极高的时代,大家总不免忘记关于十字街头的另一面真理。

②十字街头的空气中究竟含有许多腐败剂,学术思想出了象牙之塔到了十字街头以后,一般化的结果常不免为流俗化。

老庄经过流俗化以后,其结果乃为白云观以静坐骗铜钱的道士;《易》学经过流俗化以后,其结果乃为街头摆摊卖卜的江湖客。

这都是世人所共见周知的。

寂居文艺之宫,固然会像不流通的清水,终久要变成污浊恶臭的。

可是,十字街头的叫嚣,十字街头的尘粪,十字街头的挤眉弄眼,都处处引诱你泪没自我。

所以站在十字街头的人们要时时戒备十字街头的危险,要时时回首瞻顾象牙之塔。

③十字街头上握有最大威权的是习俗。

习俗有两种,一为传说,一为时尚。

传说尊旧,时尚趋新,新旧虽不同,而盲从附和,不假思索,则根本无二致。

习俗是专制的,是压迫的,是不容自我伸张的。

比方九十九个人守贞节,你一个人偏要不贞,你就是伤风败俗,大逆不道;可是如果九十九个人都是娼妓,你一个人偏要守贞节,你也会成为社会公敌。

因此,苏格拉底饮鸩,伽利略被教会加罪,罗曼罗兰、克罗齐在欧战期中被人谩骂。

④习俗是守旧的,而社会则须时时翻新,才能增长滋大,所以习俗有时时打破的必要。

可是要打破一种习俗,却不是一件易事。

物理学上仿佛有一条定律说,凡物既静,不加力不动。

而所加的力必比静物的惰力大,才能使它动。

打破习俗,你须以一二人之力,抵抗千万人之惰力,所以非有雷霆万钧的力量不可。

因此,习俗的背叛者比习俗的顺从者较为难能可贵,从历史看社会进化,都是靠着几个站在十字街头而能向十字街头宣战的人。

这般人的报酬往往不是十字架,就是断头台。

可是世间只有他们才是不朽。

尚若世间没有他们这些殉道者,人类早已为乌烟瘴气闷死了。

⑤一种社会所最可怕的不是民众浮浅顽劣,因为民众通常都是浮浅顽劣的。

它所最可怕的是没有在浮浅卑劣的环境中而能不浮浅不卑劣的人。

比方英国民众就是很沉滞顽劣的,然而在这种沉滞顽劣的社会中,偶尔跳出一二个性坚强的人,如雪莱、卡莱尔、罗素等,其特立独行的胆与识,非其它民族所可多得。

这是英国人力量所在的地方。

据生物学家说,物竞天择的结果不能产生新种,要产生新种,须经突变。

所谓“突变”,是指不像同种的新裔。

社会也是如此,它能否生长滋大就看它有无突变式的分子;换句话说,就看十字街头的矮人群中有没有几个大汉。

⑥打碎一切市场偶像。

说到这点,我不能不替我们中国人汗颜了。

处人胯下的印度还有一位泰戈尔和一位甘地,而中国满街只是一些打胃牌的学者和打冒牌的社会运动家。

强者皇然叫嚣,弱者随声附和,旧者盲从传说,新者盲从时尚,相习成风,每况愈下,而社会之浮浅顽劣虚伪酷毒,乃日不可收拾。

在这个当儿,站在十字街头的我们青年怎能免彷徨失措?

⑦但是,朋友,你我正不必因此颓丧!

假如我们的力量够,冲突结果,也许是战胜。

让我们相信世界达真理之路只有自由思想,让我们时时记着十字街头浮浅虚伪的传统和时尚都是真理路上的障碍,让我们本着少年的勇气把一切市场偶像打得粉碎!

总而言之,我们要自由伸张自我,不要泪没在十字街头的影响里去。

(选自《朱光潜文集》有删节)

15.①作者在第一段末尾所说的“十字街头的另一面”指的是什么?

(2分)

                                                                               

②“十字街头的矮人群中有没有几个大汉”中“矮人群”和“大汉”分别喻指哪些人?

(4分)                                                                                

16.从哪几个方面可以看出“习俗的背叛者比习俗的顺从者较为难能可贵”?

(6分)

                                                                                

17.文章列举苏格拉底、伽利略、罗曼罗兰、克罗齐和泰戈尔、甘地的用意分别是什么?

(6分)

①列举苏格拉底等人意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②列举泰戈尔、甘地意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2013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录用考试24日即将截止报名。

截至昨天下午5点,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南川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2职位,仅招考1人,初审获准报名者已高达3941人,稳居竞争最激烈职位之首。

值得关注的是,尚有数百个职位无人报考。

这些冷门职位大多集中在各地气象局、邮政局等单位,甚至一些边远地区的税务局、海关等也无人报考。

这些职位普遍条件严格、工作艰苦,经常加班,甚至有最低服务5年的要求,有些单位还不提供宿舍。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

②不少于800字。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Ⅱ(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

(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

(限6处)(6分)

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

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欺,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

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于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蓄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

20.《资治通鉴》的作者是谁?

从体例上看,《资治通鉴》是一部怎样的史书?

(2分)

                                                                       

21.作者这段话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边城》中人物的塑造是以湘西30年代那真挚、朴实的山民为原形而设计出来的。

作品的主人翁翠翠是一位美丽、聪明、大方的苗家姑娘。

她能歌善舞,过着无忧无虑的清平生活,只有当爱情的潮水凶涌而来时,自己才觉得彷徨不安,这恰恰构成一幅苗家姑娘从少年走向成熟的人生画卷。

B.哈姆雷特是《王子复仇记》剧冲突的凝结点。

在他身上,凝聚了与克劳狄斯、与葛露忒德、与莪菲莉亚、与莱阿替斯及与罗森格兰兹和纪尔顿斯丹的冲突。

这些冲突无疑都是因哈姆雷特要复仇而得以展露的。

C.《红楼梦》中“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句判词暗示了主人公林黛玉虽然才华出众却终被埋没的悲惨命运。

D.象征主义的手法是《老人与海》最大的特色。

桑提亚哥打鱼的生涯实际上就是人生的象征,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是强者与强者之争,其实就是资本主义世界人与人的关系的写实。

E.《茶馆》采取三个横断面连缀式结构,每一幕内部也以许多小小的戏剧冲突连缀。

这样的结构本来容易变得松散,老舍克服了这方面的困难,剧本“以情节体现人物”,“主要人物由壮到老,贯串全剧”,“次要人物父子相承”,“无关紧要的人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23.简答题(10分)

(1)诸葛亮用兵往往都是料敌先机,用计取胜。

第92回中“诸葛亮智取三城”中便是如此,试简述这一精彩的用计。

                                                                              

   

(2)爱罗先珂、赵司晨、方玄绰、N先生、六一公公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食品企业是“良心企业”,与之相同,制药企业也是“良心企业”。

药是治病用的,如果某家药企突破底线,靠偷工减料来降低成本,药的质量又怎么保证?

在卫生部发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上,工业明胶虽出现在名单上,但检测方法一栏则显示“无”。

“良心药企”用的是优质原料,照理应该优者胜出,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但现在的药品招标机制是“以低价论英雄”,导致许多“良心药企”“中标死”。

同做外用药,欧洲企业每年拿出销售额的10%搞研发,建大规模皮肤用药研发中心,年销售额十几亿欧元,“而我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已经不易,没能力研制新药,无法消化创新成本。

”由于普通药品价格太低,不少企业靠申报“换汤不换药”新药,卖高价获利。

一年居然能批出上万个新药,而美国一年的新药才100多个。

不少业内专家对此忧心忡忡,资金不断投入,其实不是为了研创新药,而是为了更快发财。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都以仿制药品为主,靠低价竞争生存,长此以往,我们将丧失创新能力。

 

24.请依据文本概括,导致“良心药企”面临困境的原因有哪些?

(4分)

                                                                           

25.文中欧洲、美国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