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四地六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34476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四地六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福建省四地六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福建省四地六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福建省四地六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福建省四地六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四地六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

《福建省四地六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四地六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四地六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

福建省四地六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把答案涂在答题卡。

1、下图是汉代画像石《周公辅佐成王图》。

几位同学就这幅画像石的历史内涵进行了推测,其中与历史实际基本吻合的是()

A、图中诸侯四方来朝,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B、图中成王地位至尊,说明周王已经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C、图中周王厉行分封,诸侯对周王的义务得到严格履行

D、图中周王勤政爱民,统治者的品德成为政治权力之间的主要纽带

2、“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

”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制度是()

A、宗法制B、皇帝制C、分封制D、郡县制

3、有学者认为:

“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

它所体现的许多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

”“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公平竞争B、分科考试C、以文治国D、学而优则仕

4、元朝“······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中书省直辖地区却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兼有山西高原、华北平原和山东丘陵三种不同的地理区域;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

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使地方享有更充分的行政管理权

B.体现了元朝统治者实行省界犬牙交错,以北制南的治国理念

C.体现了地理搭配的划界原则

D.借鉴了秦汉时期的地方管理方法

5、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思。

观察下图并为它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主题()

焚毁前的圆明园圆明园遗迹

A、近代社会性质剧变

B、东西方文明在碰撞中毁灭

C、侵略者蹂躏下的中华文明

D、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碰撞

6、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瞿林东在《中国史学散论》中指出“一个民族,总不能忘记自己的历史。

这是因为,历史不仅可以说明一个民族的过往历程、现实状况,而且还可以揭示他的未来的方向。

”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阐明了历史学的社会价值

B.阐明了对历史的重视

C.阐明了历史学对现实的关注

D.阐明了史学家的政治眼光”

7、《沛县文史资料选辑》中有这样三段文字(注:

沛县位于江苏徐州):

(一)1940年12月16日,国民党自卫队特务团渡湖返沛,与日伪军在小屯发生激战,历一昼夜,斩获甚众,毙日大佐一名,我胡团长壮烈牺牲。

(二)1941年,国民党沛县游击队拔除二郎庙、封新庄、栖山等日伪据点。

(三)1943年,国民党游击队夜袭沛城,击毙伪军大队长宋好禄。

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看,这些材料可以纠正下列哪一认识

A.国民党主要在敌后抗战B.国民党抗战主要采用游击战

C.国民党执行片面抗战路线D.国民党只在正面战场抗战

8、据统计,1937—1942年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阵亡人数约1116105人。

这说明()

A.国民党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的主要战场

B.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C.国共合作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D.国民党军队勇于牺牲,百战百胜

9、“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

唯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

”该材料出自《资政新篇》,表明洪仁玕的外交思想是

①承认外国的先进技术文化②实行开放政策,全境对外通商

③对外国人的活动缺乏警惕④维护国家主权。

A.①②④B.①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0、、《胡汉民自传》载:

“同盟会未尝深植于民众,民众所接收者,仅三民主义中狭义的民族主义耳。

正惟‘排满’二字之口号,极简明切要,易于普遍全国,而弱点亦在此……而不能使为坚强拥护革命之群众.其责当由革命负之,而亦为当日失败之重要原因也。

”对该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排满”口号易于为民众所接受

B.三民主义并没有真正深入人心

C.辛亥革命带有狭隘的民族革命色彩

D.辛亥革命的爆发纯属历史的偶然

11、下表反映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员人数变化的情况,其中,与1923年6月至1937年1月中国共产党员人数变动无关的因素是()

时间

1921

1

1923

6

1927

4

1927

8

1934

9

1937

1

1945

4

1948

10

人数

57

432

5.7万

1万多

30多万

4万多

121万

448万多

A、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开辟

C、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12、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

“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

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A.开展武装起义的策略

B.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

C.实行党领导军队的策略

D.开展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

13、自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区人大主任、区政府主席均由藏族公民担任。

五十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向西藏投入400多亿元;l954年以来,中央和其他省市克服种种困难,援助西藏建设了362项工程。

这表明我国政府在西藏真正贯彻落实的政策和原则是()

A.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B.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团结各民族经济平等

D.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政治上平等

14、从将法仅当作统治和控制社会的工具,提升到将法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和治国方略的高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和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转变。

下列文献中明确提出这一理念的是()

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D.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5、德国《法兰克福汇报》2007年在评价香港回归10周年时说“十年前,中英两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了香港问题,它既是邓小平的智慧,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法兰克福汇报》主要是在强调()

A、“一国两制”促进了香港的繁荣稳定

B、香港回归是中国统一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C、香港回归给国际社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借鉴

D、邓小平对香港回归做出了贡献

16、图1和图2是新中国的两次外事活动片,它们所反应的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共同原则是()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1972年2月,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A、独立自主B、“一边倒”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另起炉灶”

17、右图是某位作者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40周年设计的邮票图案。

如果你为这图案的有关背景作说明,符合史实的有()

A、当时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B、中美关系的缓和和正常化

C、第三世界的崛起,对中国的支持

D、中苏关系的和好和苏联的强力支持

18、1972年,周恩来在欢迎尼克松访华的宴会上说:

“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弄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

”对材料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①交换意见的基本原则是求同存异。

②分歧主要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③共同点就是指双方如何处理台湾问题④新的开始指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9、2011年7月,世界史专家说:

“雅典民主政治史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其实质是以雅典工商业奴隶主为领导的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非公民实行专政的工具,归根结底,它是为奴隶主阶级整体的经济利益而服务的,是奴隶主自由民阶级的民主。

”下列各项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B、采用抽签选举、差额选举公职的作法

C、陪审法庭作为司法机关,审查高级公职人员任职资格

D、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公民权

20、有位专家这样评价罗马法中的一部法律:

“_______(它)超出了文化和经济的界限,也超出了民族国家或其他政治单位的界限。

”这部法律是()

A.习惯法B.十二铜表法C.万民法D.公民法

21、1734年,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在他的《英国书简》中写道:

“英国的宪法《权利法案》已经如此的完美,使得所有的人都能够享受在几乎所有君主国家被剥夺的自然权利。

”这主要基于()

A.英国《权利法案》是最完美的法案

B.英国人民获得了普遍的民主权利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君主制度遭到否定

D.英国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代议制

22、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

这种分权制衡的机制体现在①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②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之间

③国会参众两院之间④总统与内阁之间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3、“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这说明1871年德意志帝国确立的政治制度并不是一种完善的民主代议制,其突出表现在()

A、选举权方面B、立法权方面

C、行政权方面D、司法权方面

24、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找到了以下四副图片,请为其命名恰当的主题词()

美国的三权分立英国议会大厦

德国帝国议会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

A、资本主义代议制度的确立及扩展

B、近代世界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C、近代西方议会制度的确立

D、由封建专制到民主政治的趋势

25、马克思在1871年4月17日致顾格曼的信内曾说过:

“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及其国家的斗争,因巴黎的斗争而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不管其直接的结果如何,一个有世界历史重要性的新出发点是已经取得了。

”这里的“新的阶段”是指

A.无产阶级合法斗争阶段B.无产阶级暴力斗争阶段

C.无产阶级夺取并建立政权阶段D.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26、从文明发展史观看,20世纪初期,丰富了世界文明发展形态的重大事件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B、俄国十月革命

C、第一次世界大战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7、“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该条约的签订()

A.促使社会主义阵营形成B.勾画出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C.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D.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28、下列事件不属于冷战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A、德国分裂B、不结盟运动兴起

C、欧共体成立D、东欧剧变

29、2011年1月26日,世界经济论坛的创办人克劳斯·施瓦布在接受采访时说:

“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世界

A.形成了“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

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C.经济区域集团化取代了全球化

D.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格局中的一极

30、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蒂文·平克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人类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

“但过去的20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来自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9.11”“巴以冲突”等,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

对此段材料最全面的理解是()

A、“最和平”是指“冷战”的结束,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B、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是和平的重要因素

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快捷

D、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分)

材料一阅读下列图片: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隋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材料二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它人的。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治是在全体公民手中。

解决私人问题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其它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有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伯利克里

材料三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

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

材料四“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

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不是抽象的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的主要特点。

(4分)

(2)、依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3分)

(3)、结合美国政体的有关内容,分析材料三的主要观点(3分)

(4)、材料四所说的“特殊民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如何体现?

(3分)“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不是抽象的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此观点说明了什么?

(2分)

32、解读和运用材料解决问题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1:

他(美国驻苏联大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在1946年初就写道:

“想和俄国人共同统治德国,只能是痴心妄想。

同样痴心妄想的,是认为俄国人会和我们一起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礼貌地撤出,然后在这个真空中产生一个健康又和平,稳定又友善的德国出来。

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在我们的德国部分建立一种独立的形式,让它具备足够的满足,足够的安全和足够的优势,不受制于来自东方的威胁……宁肯要一个分裂的德国,至少让其西部成为对付极权主义势力的缓冲器,也不要一个势力范围直达北海的统一的德国。

材料2:

苏联对美国的评价是:

美国企图把德国和欧洲拉进资本主义阵营,成为它的卫星国。

在反对希特勒德国的战争中形成的“不自然的联盟”业已烟消云散,东西方的冲突从此开始。

……作为对立物,斯大林创立了“两大阵营理论”:

一方面是自由的社会主义国家,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朝着一个公平社会的和平发展和它的壮大,旨在制止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

——《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1)阅读上述材料,结合史实说明材料1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的具体影响。

(2分)

(2)根据材料2及所学知识说明苏联采取与美国对峙政策的主要原因及采取的措施。

(6分)

(3)你认为哪一则材料可信度更高?

说明理由。

(2分)

3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安石)在鄞县做知县时试验过“贷谷于民立息以偿”效果不错。

然而当他将此法推向全国同比例放大却南辕而北辙了。

不识字的乡农们去申请青苗法的贷款要经过以下程序:

为了填写申请书就要花钱请书吏再拿到衙门去申请,碰到贪官污吏中间不知要花多少打点费,而且贷款多少完全由官吏写。

据史书记载虽然变法规定的利息是二分,但经过中间贪官污吏的层层盘剥,最后贷款农民要返还的实际利息竟达到原先设定的三十五倍——比高利贷还要高许多。

于是逼得农民宁肯“哀求于富家大族增息而取之”去借高利贷也不敢向政府贷款。

“利民之政”变成了“扰民之举”。

更糟糕的是王安石过于自信急于求成,在推行新法过程中采取“一刀切”的做法,下令各地必须贷出多少钱给下面下指标。

这样一来地方官员就硬性摊派了,除了一般的农民要其贷款,连中农、富农、地主都必须接受贷款。

其实中农、富农和地主不存在春荒的问题,根本用不着贷款,但地方官员就是硬逼着他们贷款,因为要完成指标。

这样一来到了还钱的时候,不要说一般农民吃不消,就是中农、富农也吃不消。

自然这项措施变成了官员的赢利手段,他们的权力寻租也有了改革这一至高无上的借口。

————《王安石变法为何演变成悲剧》

(1)根据材料一,归纳青苗法实施过程中的特点。

(8分)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2)王安石推行青苗法的目的和着眼点是什么(3分)

(3)根据材料,归纳王安石变法为何变成悲剧。

(4分)

“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历史试题答题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总分100分)

命题人:

龙海二中蒋炳煌审题人:

陈开盛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5分,32题10分,33题15分,共40分)

31.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

(3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分)

(4)

(5分)

32.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

(6分)

(3)

(2分)

33.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高三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B

D

A

D

C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B

D

C

A

C

A

D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A

B

A

C

B

C

D

B

D

二、非选择题

31、

(1)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失,皇权不断加强;中央加强对地方进行直接管理,地方行政政体日益完善。

(4分)

(2)主权在民(或人民主权,人人平等地参与国家政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重视才能。

(3分)

(3)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掌握行政权;总统权力受过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总统由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

(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4)体现:

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分)

说明:

立足国情,并借鉴西方民主的合理成分(2分,或言之有理可得分)

32、

(1)影响:

推行冷战政策;导致德国分裂。

(2分)

(2)原因:

制止美国的侵略政策;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国家利益不同。

(3分)

措施:

政治上成立“工厂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上成立经互会;军事上成立华约组织(3分)

(3)材料一可信度较高,因为它是第一手材料(2分)

33.

(1)特点:

①王安石不顾地方实际,硬性摊派指标②程序复杂,造成一些地方的农民借贷成本过高③实际借贷范围扩大④官吏乘机侵夺百姓成风。

(8分)

(2)目的: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缓和社会矛盾。

(2分)

着眼点:

调节国家利益与地主阶级利益的再分配。

(1分)

(3)原因:

新法实行操之过急;用人不当;地方官吏盘剥百姓,伤害农民利益。

(3分)

根本原因:

封建制度本身的腐朽。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