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下强化训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730408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七下强化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历史七下强化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历史七下强化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历史七下强化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历史七下强化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七下强化训练.docx

《历史七下强化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七下强化训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七下强化训练.docx

历史七下强化训练

历史七下强化训练

第五单元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盛世。

然而,秦朝与隋朝却都是二世而亡。

两者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周边少数民族的进攻B.统治集团的政变内讧

C.国家分裂和自然灾害D.横征暴敛及苛政黩武

2.(历史解释)下面两幅图展示了《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有入仕方式记载的全部1561人中,“科举入仕”比重的变化情况。

这一变化说明科举制(  )

A.开始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B.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C.体制走向僵化阻碍了社会进步D.实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

3.(2019北京闭卷)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是(  )

长城

大运河

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A.抵御了匈奴侵扰  B.削弱诸侯国势力

C.促进了南北交流D.有利于巩固统一

4.唐太宗曾说: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为此,唐太宗(  )

A.选拔人才,不拘一格B.轻徭薄赋,宽仁慎刑

C.开放包容,兼收并蓄D.华夷平等,爱之如一

5.明皇“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户不闭,道不拾遗……”。

“明皇”所创造的治世局面下(  )

A.明皇被尊称为“天可汗”B.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

C.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D.开创了新的官员选拔制度

6.贞观十五年(641年)(松赞干布)谓所亲曰:

“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材料所述史实(  )

A.使唐蕃“和同(为)一家”B.促进了吐蕃社会经济发展

C.表明唐蕃订立了友好盟约D.加强了唐朝对吐蕃的管辖

7.每个时代的士人所共有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即为“士风”。

唐朝前期,士人常思济苍生、安社稷,参政热情空前高涨,反映出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推动这种“士风”形成的因素有(  )

①社会风气开放 ②重视文化教育③科举制度发展 ④内忧外患频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史料实证)右图是中国考古专家在新疆吐峪沟石窟寺发掘出《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写本残片,卷首写有“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同时出土的文物还有后汉、隋等时期的佛经残片,有汉文,也有回鹘文。

这反映出(  )

A.玄奘西行凿通了中原与西域交通B.丝绸之路从汉至唐长期保持畅通

C.活字印刷术促进了佛教文化传播D.佛经翻译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9.有学者说:

“李唐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间华夷,兼收并蓄。

当时的长安几乎为一国际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

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之好:

服饰、饮食、乐舞、绘画,竞事纷泊;其及社会各方面,隐约皆有所化,好之者盖不仅帝王及一二贵戚达官已也。

”这反映出当时(  )

①唐承隋制,发展创新 ②以文治国,重文轻武③民族交融,中外交流 ④开明开放,兼收并蓄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0.(史料实证)“安、史乱天下,至肃宗大难略平……乱人来之,遵擅署吏,以赋税自私,不朝献于廷。

效战国……以土地传子孙……讫唐亡百余年,卒不为王土”。

上述材料反映的现象是(  )

A.唐朝灭亡B.藩镇割据C.安史之乱D.黄巢起义

1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A 《汉代官学系统》示意图

图B 《唐代学制系统图》简图

(1)西汉设立的高等教育学府是什么?

依据图A,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教育的特点,分析其影响。

(3分)

(2)唐朝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是什么?

依据图B,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教育的特点,并简要评价。

(3分)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古代用人制度所蕴含的政治智慧。

(1分)

 

练习2

选择题

1.隋朝时期,除了创立科举制度,还建立起三省六部制、对官员进行监察的制度。

隋朝建立以上制度的主要作用是(  )

A.有利于政府统治机制完善B.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使封建制度日益僵化衰落D.标志着封建皇权的进一步强化

2.下图为东晋至北宋时期进入各级政府为官的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统一的实现   B.社会经济的发展

C.科举制度的推行D.社会观念的转变

3.(2019菏泽闭卷)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下图)。

这一伟大工程(  )

A.中心是①——长安B.最南端到达②——今天的扬州

C.是隋文帝的政绩之一D.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4.唐太宗把太子成年礼这一重大礼仪,由农忙的二月改在十月举行。

进攻突厥这样的重要战争也放在十月到次年一月的冬闲时进行。

以上材料说明唐太宗(  )

A.以民为本,避免干扰生产B.虚心纳谏,变革礼仪制度

C.善于谋略,选准作战时机D.提倡节俭,减轻人民负担

5.唐太宗晚年曾自我评价道:

“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人不怨。

”唐太宗的主要功绩有(  )

①国力增强,文教昌盛 ②文德治国,开创科举 ③政治清明,经济发展 ④管辖西藏,册封班禅

A.①②④B.①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6.《古今画鉴》中描述阎立本《步辇图》时说:

“画太宗坐步辇上……曲眉丰颊,神采如生……后有赞普使者,服小团花衣,及一从者。

”《步辇图》所反映的相关历史事件(  )

A.反映了唐朝与吐蕃的交往B.促进了中印之间的文化交流

C.促进了中日之间的友好交往D.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7.唐朝时期社会稳定,民族关系友好和睦。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唐蕃关系示意图》,从表中可以看出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  )

①册封 ②和亲 ③设置机构 ④会盟

A.③④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8.对下图反映历史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汉代丝绸之路畅通,促进了中西交流

B.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促进了唐蕃交流

C.玄奘西行取经,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

D.康熙帝亲征准噶尔部,巩固国家统一

9.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表现。

下列图片反映的制度或措施确立和完善于隋唐的是(  )

A.①③④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10.分析材料获取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表可以得出的信息包括(  )

政权名称

存亡时间

开国国君

国君身份

后梁

907~923年

朱温

宣武节度使

后唐

923~936年

李存勖

河东节度使

后晋

936~946年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后汉

947~950年

刘知远

河东节度使

后周

951~960年

郭威

邺都留守

①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合称五代②五个政权的开国国君都是手握重兵的武将③这些政权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④表中五个政权先后出现,政局十分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李世民看来,为人君主首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为自己的臣民做出表率,……设立三省制,有效防止了官吏垄断权力的可能,采用科举制选拔了大批人才……选拔官员,德才兼备,德才并列,以德为先。

在这样重“德”的氛围下,官员人人将做“贤臣”“重臣”“良臣”“智臣”“贞臣”“直臣”作为自己的仕途追求。

“贞观之治”作为我国历史上开明盛世的杰出代表……不但开创了“贞观盛世”局面,更创造出我国封建历史上唯一没有贪污的清明时代。

——摘编自郭善华、秦德君《“贞观之治”吏治的三点启示》

材料二 唐玄宗即位,“大革奸滥,十去其九”,并停废闲散诸司、监、署十余所……严格控制官吏的铨选,尤其重视县令的选任。

唐玄宗对吏部选用的县令亲自加以复试,加强对官吏的考核。

……开元三年、四年,山东、河南、河北等地连年发生蝗灾,唐玄宗接受了姚崇的建议“遣御史督州县捕而瘗之”,大大减轻了蝗灾。

又在河东道、关内道、河南道、河西道、陇右道、河北道、剑南道等地,大兴屯田。

——摘编自施建中主编《中国古代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是如何加强吏治建设的?

结合所学知识,并简要评价。

(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唐玄宗改革的主要措施。

结合所学知识,并分析其影响。

(4分)

 

(3)综合以上材料,归纳我国古代政治家的治国经验。

(1分)

练习1

1.D 2.B 3.D 4.B 5.C 6.B 7.A 8.D9.A 10.B

11.

(1)学府:

太学。

(1分)特点:

建立了完整的官学体系;把教育和选拔人才相结合;把读书和做官相结合。

(任答一点得1分)影响:

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政府官员;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发展与传播;有助于加强思想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任答一点得1分)

(2)制度:

科举取士制度。

(1分)特点:

官学的等级性强;教育体制系统化;学校教育形式多样化;儒学是主要的教育内容;学生来源多样化。

(任答一点得1分)评价:

唐代教育涉及职业教育,为社会输送了各种实用人才;推动了儒学的发展与传播;加强了唐代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交流,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加强了中外交流。

(任答一点得1分)

(3)政治智慧:

以才能取人;注意对官员能力的培养;把教育制度与选官用官制度相结合。

(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任答一点得1分)

练习2

1.A 2.C 3.D 4.A 5.B 6.A 7.C 8.C9.B 10.A

11.

(1)做法:

以身作则,加强自身修养;建立健全制度,将制度贯穿于吏治治理中;选拔官员以德为先。

(任答两点得2分)评价:

培养了一批贤良之臣;实现了政治清明;为“贞观之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唐太宗吏治建设的主观愿望是巩固、加强唐王朝的统治。

(任答两点得2分)

(2)措施:

裁减冗官,缩减机构;控制官吏选拔,整顿吏治;发展农业生产。

(任答两点得2分)影响:

有利于官僚队伍的廉洁与高效;促进人口的增长,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缓和社会矛盾,推动唐朝经济的发展。

(任答两点得2分)

(3)治国经验:

总结前代灭亡教训,以史为鉴;重视民生,发展经济;加强吏治建设;注重政治改革等。

(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任答一点得1分)

主题六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宋太祖问策赵普:

“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

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

”赵普的建议是(  )

A.废分封、行郡县 B.废三省、置通判C.收精兵、削实权D.废丞相、设内阁

2.(2019铁一中一模)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材料主要表明宋朝(  )

A.政局稳定,毫无战事B.重文轻武,杜绝兵变

C.禁锢思想,顺从皇帝D.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3.(时空观念)下图是我国某时期的政权并立形势图。

对于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图中的A、B、C分别是辽、北宋与西夏②图中的A、B、C分别是金、南宋与西夏③三个政权中最先灭亡的是A④澶渊之盟后,B、C两个政权实现了长久和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4.(2019广东闭卷)下表所示赋粮比例信息说明(  )

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赋粮南、北方所占比例

单位

总计

北方数

南方数

南方所占比例(%)

贯、石、匹、两

10018153

4414841

5603312

55.93

A.黄河流域战乱频繁B.南方经济地位重要

C.文化重心开始南移D.北民南迁速度加快

5.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导论中提到: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

”下列说法能够佐证此观点的是宋代(  )

①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②改进造纸技术 ③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领域 ④活字印刷术发明并运用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6.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下列地图(局部)中能反映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的是(  )

7.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时指出:

“……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大都及附近的地区。

”这一行政机构是(  )

A.御史台B.中书省C.行中书省D.枢密院

8.下图为中国某一朝代机构设置示意图。

这样的制度设计(  )

A.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B.开创了中央对地方直接管理

C.加强了对边远地区的管辖D.废除了秦朝以来的丞相制度

9.唐代长安日暮即闻鼓鸣,百业歇息,开始宵禁了。

而宋朝,无论是东京汴梁还是南宋的临安皆不夜禁,不但不夜禁反而通宵达旦,当时人们称娱乐场所为“瓦子”或“勾栏”,在这些娱乐场所中兴起了“市民文化”。

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

A.科学技术创新推广B.城市建设的变迁

C.商品经济趋向繁荣D.文化交流的频繁

10.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

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下列对中国古代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正确的是(  )

①多元兼容、雅俗共赏 ②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③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④由平民文学到志趣高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A 战国经济分布图图B 唐朝经济分布图图C 宋代经济分布图

(1)唐朝国力的鼎盛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依据图A和图B,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经济重心发生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3分)

 

(2)宋代商贸繁荣,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什么?

依据图B和图C,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经济重心发生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影响。

(3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中得到的启示。

(1分)

 

参考答案:

1.C 2.B 3.A 4.B 5.A 6.C 7.B 8.C9.C 10.A

11.

(1)名称:

“开元盛世”。

(1分)变化: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1分)原因: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的南迁;魏晋南北朝以来南方地区的持续开发;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任答一点得1分)

(2)名称:

交子。

(1分)变化:

经济重心由北方地区转移到了南方地区。

(1分)影响:

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促进了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的交融,推动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促进了文化中心、贸易中心等的南移;人口的增加及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南方的生态环境。

(任答一点得1分)

(3)启示:

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先进的生产技术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良好的制度和政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任答一点得1分)

主题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明初,朱元璋认为:

“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

……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基于这一认识,朱元璋采取的最主要措施是(  )

A.三省并立,互相牵制 B.削弱地方,集权中央

C.抑制相权,设立内阁D.废除丞相,加强皇权

2.(2019深圳闭卷)明朝的科举制度“只强调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奖赏在文学和人文领域上的成就。

”此材料反映了这一制度(  )

A.促进了商业繁荣B.不利于皇权的加强

C.阻碍了社会的进步D.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

3.有学者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

下列观点对郑和正确评价的是(  )

①和平使者,扬威异域 ②探寻新路,寻找黄金 ③友好往来,促进交流 ④发现美洲,殖民先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康熙皇帝非常重视对周边地区的防卫和管辖,经过①册封班禅;②平定准噶尔叛乱;③统一台湾;④两次雅克萨之战,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与发展。

以上措施按地理方位排序正确的是(  )

5.史上记载某一机构:

“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

该机构是(  )

A.南书房B.内阁C.军机处D.广州十三行

6.有学者指出:

“明清两朝缔造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也是在这一时期中国由盛转衰,为日后中国备受欺凌埋下了隐患。

”“中国由盛转衰”的原因有(  )

①国家分裂,边疆危机严重 ②文化专制,束缚思想解放 ③闭关锁国,落后世界潮流 ④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2019临沂闭卷)如图所反映的这部书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科学技术著作,其特点是图文并茂、注重实践。

外国学者称这部书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这部书”是(  )

A.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B.明朝时期一部手工业生产技术专著

C.明代中后期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D.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技巨著

8.(2019常德闭卷)常德某校举办历史手抄报设计大赛,其中一小组成员搜集了下列历史图片,这些图片资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高超的青铜工艺B.伟大的建筑工程

C.先进的科技成就D.独特的制造技术

9.曹雪芹的《红楼梦》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中俄两国文学史上的两座丰碑。

这两部巨著的共同意义是(  )

A.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B.批判和揭露了社会矛盾

C.宣传了“人文主义”思想D.开创了崭新的文学流派

10.京剧的前身即为徽剧,原来以唱二簧调为主,兼唱昆腔吹腔、四平调拨子等,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扬州的三庆徽班进京,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逐步发展为今天的国剧。

据此可知京剧艺术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博采众长,兼收并蓄B.贴近生活,联系百姓

B.文武兼修,角色齐全D.政策鼓励,题材广泛

1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A图B

图C

(1)图A示意图反映的是哪一制度?

依据图A和图B,指出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分)

(2)图C中军队的调动由哪一部门负责?

依据图B和图C,指出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

(3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制度改革视角谈谈你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体制”的认识。

(1分)

参考答案:

1.D 2.C 3.B 4.B 5.C 6.D 7.D 8.B9.B 10.A

11.

(1)制度:

三公九卿制。

(1分)变化:

丞相职权被一分为三。

(1分)影响:

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任答一点得1分)

(2)部门:

兵部。

(1分)变化:

丞相制度被废除,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皇帝之下出现了内阁。

(任答一点得1分)评价:

专制皇权得到了强化;造成了行政效率和政治决策科学性的下降。

(任答一点得1分)

(3)认识:

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规避了早期政治制度中贵族权力过大的弊端,对促进大一统王朝的形成和巩固具有重要意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自身历经千年的制度创新和不断完善,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演变的重要环节;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古代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等;随着专制集权体制的不断强化,也带来了许多弊端如政权的腐败、思想的专制、文化的摧残以及经济发展被束缚等。

(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任答一点得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