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说课案自拟.docx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说课案自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说课案自拟.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说课案自拟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说课案
湖北巴东一中 向大荣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这一节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内容。
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性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第三章进入元素化学的学习,开始具体介绍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这一章介绍金属及其化合物,下一章介绍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从构成常见的物质的元素知识开始,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工作和生活中经常接触和了解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既可以为前面学习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材料,又能为介绍接下来介绍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2、知识体系
本节知识是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的延伸和发展。
在自然界中金属元素基本上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只有既了解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又了解它们的化合物的性质才是比较全面地了解金属。
金属化合物的性质是建立在金属单质的基础之上,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失去部分电子转变为金属阳离子,生成金属化合物,所以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
但金属阳离子的性质与金属单质的性质就完全不同了,这是原子核外电子的量变引起质变的有力证据。
大多数金属阳离子核外电子已达到稳定结构,所以金属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变主要是发生复分解反应,一般不涉及到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只有少数有变价的元素(如Fe)的阳离子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主要内容及特点
本节着重介绍了钠的重要化合物(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铝的重要化合物(氧化铝、氢氧化铝)、铁的重要化合物(氧化物、氢氧化物、亚铁盐、铁盐),铜的化合物是以“资料卡片”的形式出现的。
根据新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性质,本节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以下特点:
图画较多,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较多,如Na2CO3、NaHCO3的性质,Fe3+的检验等采用了科学探究的形式。
《化学新课程标准》:
3.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届高一学生分为三个班级层次 阳光班、实验班、平行班,班级层次相关较大,班内的学生也有的差异。
高中生,其心理特点是处于发展成熟期,思维特点是处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期,这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金属化学性质的延伸,让学生对金属有个全面地了解,要求学生对这些物质的性质和应用有所了解、掌握,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因此,作为联系前面知识,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及总结归纳知识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思考的习惯,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来观察和理解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验证实验、探究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掌握相关知识,并通过让学生人人动手参与实验,正确分析各种现象,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实验,使学生了解鉴别它们方法;
⑵形成并掌握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掌握Al2O3和Al(OH)3的重要性质,并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⑶掌握Fe(OH)2氧化成Fe(OH)3的过程;掌握Fe3+的检验方法;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知识的理解并掌握Fe2+和Fe3+之间的相互转化及相关离子方程式的;
⑷初步了解铜的化合物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通过比较归纳、讨论概括、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⑵通过“金属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的认知主线,奠定学生学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实验探究,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并树立珍惜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严格求实的科学态度;
⑵通过生活中使用纯碱和小苏打、明矾净水、Al(OH)3及小苏打治疗胃病、铝中毒、亚铁盐治贫血病等素材,培养学生用化学视角关注生活的习惯,体会化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
⑶通过揭示物质性质、存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
三、本节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⑴过氧化钠的重要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⑵Al(OH)3独特的性质以及由此引出的两性氢氧化合物的概念;
⑶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Fe2+和Fe3+之间的相互转化。
2、难点
⑴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水的反应及有关计算;
⑵Al(OH)3与碱反应的性质;
⑶Fe2+和Fe3+之间的相互转化,Fe3+的氧化性及Fe2还原性。
三、教学方法
1、边讲边实验。
2、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并及时总结归纳。
3、通过比较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四、学法指导
1.用已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为理论依据,指导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
2.重视化学实验探究。
通过对实验的设计、操作、现象分析、总结归纳、提高动手实验能力,巩固化学基础知识。
3.注意知识的对比、归纳、迁移。
4.重视联系社会、生活、生产和新科技。
五、课时安排:
3课时
课时分配:
钠的重要化合物1课时
铝的重要化合物 1课时
铁的重要化合物1课时
六、教学设计
【回顾】⑴写出Na、Al、Fe与O2、H2O、Cl2、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Al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⑶写出NaOH与少量或过量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导入】Na2O、Na2O2、Al2O3、Fe3O4、NaOH、Al(OH)3、NaCl、AlCl3、FeCl3、FeCl2、NaAlO2、Na2CO3、NaHCO3都是金属的重要化合物。
从物质类别来看,Na2O、Na2O2、Al2O3、Fe3O4是金属元素的氧化物,NaOH、Al(OH)3是金属元素的氢氧化物,NaCl、AlCl3、FeCl3、FeCl2、NaAlO2、Na2CO3、NaHCO3都是盐类,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主要包括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类。
今天我们就来系统地学习一下。
【投影】
【板书】 3.2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一、钠的重要化合物
(一)钠的氧化物 氧化钠、过氧化钠
【思考与交流】对比氧化钠与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写出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归纳】1、氧化钠的性质: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
⑴Na2O+H2O=2NaOH⑵Na2O+CO2=Na2CO3
⑶Na2O+2HCl=2NaCl+H2O
【过渡】那么,Na2O2的化学性质又如何呢?
【板书】2、Na2O2的性质:
淡黄色固体。
能与水、CO2、酸等反应。
【实验3-5
(一)】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实验3-5
(二)】将蘸有Na2O2的脱脂棉置于石棉网上,用胶头滴管向脱脂棉滴入几滴水或用连有干燥管的导管向脱脂棉吹气。
现象:
脱脂棉剧烈燃烧。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有大量气泡产生
过氧化钠与水剧烈反应
带火星木条复燃
有氧气产生
试管外壁温度升高或棉花剧烈燃烧
反应放热
酚酞试液变红后褪色
有碱生成且具有漂白性
【问题】根据实验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板书】反应原理:
(氧化剂、还原剂)
【讲解】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是由于反应产生了比空气重且一般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
而今天,我们来用水和二氧化碳来点火,大家相信吗?
【实验3-5(三)】Na2O2与CO2反应
现象:
棉花剧烈燃烧。
【板书】反应原理:
与酸反应:
2Na2O2+4HCl=4NaCl+2H2O+O2↑
【介绍】过氧化钠的用途:
供氧剂。
【投影练习】1、金属钠着火,可采用的灭火方法为()
A.水B.泡沫灭火剂 C.干粉灭火剂 D.黄沙
【问题】请大家想一想: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变质吗?
那么最终产物是什么?
【学生】碳酸钠。
【介绍】碳酸钠又叫纯碱或苏打。
它还有个兄弟叫小苏打--碳酸氢钠。
【板书】
(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投影】科学探究:
实验目的:
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⑴猜想和假设:
①溶解性 ②酸碱性 ③热稳定性 ④与盐酸的反应
⑵实验设计(见课本56页)
1、Na2CO3和NaHCO3的溶解性及酸碱性(依据实验,填写下表)
步骤
Na2CO3
NaHCO3
①
白色粉末,溶于水放出热量
白色晶体,溶于水放出热量
②
完全溶解
部分溶解
③
溶液呈碱性
溶液呈碱性
初步结论
溶解性:
Na2CO3>NaHCO3;溶液碱性(相同条件):
Na2CO3>NaHCO3
2、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依据实验,填写下表)
现象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
Na2CO3
不分解
稳定性
Na2CO3>NaHCO3
NaHCO3
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NaHCO3Na2CO3+H2O+CO2↑
【说明】
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快慢的比较:
NaHCO3与酸反应剧烈。
写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O32-+2H+=H2O+CO2↑
HCO3-+H+=H2O+CO2↑
【问题讨论】⑴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中缓慢加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
现象:
碳酸钠溶液中先没有气泡产生,后有气泡产生,碳酸氢钠溶液一滴入稀盐酸就有气泡产生。
【归纳】碳酸钠:
CO32-+H+=HCO3-+H2O、HCO3-+H+=CO2↑+H2O
碳酸氢钠:
HCO3-+H+=CO2↑+H2O
【问题讨论】⑵厨房里,我们不小心将盛有纯碱,小苏打和食盐的瓶子弄混了,该怎样区别它们呢?
⑶在实验室里怎样用简单方法鉴别Na2CO3和NaHCO3呢?
【归纳】4、与Ca2+、Ba2+盐反应
Ca2++CO32=CaCO3↓ Ba2++CO32―=BaCO3↓
【问题讨论】⑷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分别加入CaCl2溶液,有什么现象?
在碳酸钠、碳酸氢
钠先滴入几滴NaOH溶液后,再加入CaCl2溶液,有什么现象?
【归纳】5、与碱反应:
HCO3-+OH-=CO32-+H2O
【小结】
碳酸钠
碳酸氢钠
俗称
纯碱或苏打
小苏打
物理
性质
色、态
白色粉末
白色晶体
溶解性
易溶(碳酸钠>碳酸氢钠)
化学
性质
碱 性
均呈碱性,相同条件下溶液碱性强弱:
Na2CO3>NaHCO3
与H+反应
酸中加盐:
CO32-+2H+=H2O+CO2↑(慢)
HCO3-+H+=H2O+CO2↑ (快)
盐中加酸:
CO32-+H+=HCO3-+H2O、HCO3-+OH-=CO32-+H2O
与OH-反应
不反应
HCO3-+OH-=CO32-+H2O
与Ca2+、Ba2+反应
Ca2++CO32-=CaCO3↓
Ba2++CO32―=BaCO3↓
不反应
热稳定性
一般不分解。
Na2CO3·10H2O易风化
2NaHCO3Na2CO3+H2O+CO2↑
相互转化
用途
用于玻璃、制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