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简要回答压力的三种应对策略及其效果.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718092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简要回答压力的三种应对策略及其效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简要回答压力的三种应对策略及其效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简要回答压力的三种应对策略及其效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简要回答压力的三种应对策略及其效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简要回答压力的三种应对策略及其效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简要回答压力的三种应对策略及其效果.docx

《最新简要回答压力的三种应对策略及其效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简要回答压力的三种应对策略及其效果.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简要回答压力的三种应对策略及其效果.docx

最新简要回答压力的三种应对策略及其效果

 

简要回答压力的三种应对策略及其效果

1.如何理解人格的定义

(1)人格:

源与个体身上的稳定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

稳定的行为方式:

可以跨时间、跨情境地来审查这些稳定的行为方式;内部过程:

个体内部发生的所有动机、情绪、认知过程。

从人的内心发生,影响着人怎样行为、怎样感觉的所有情绪、动机和认知过程。

(2)人格概念的理解:

A.人格是全部的心理组织B.稳定的行为方式是人格的一种表现,只是人格的一部分。

C.人格是遗传、环境(含文化)的产物

2.怎样理解人格心理学这门科学

(1)定义:

人格心理学是研究人格现象的相互作用规律及人格的个别差异的科学。

(2)研究内容:

A.人格过程(动态的作用规律):

如,遗传与环境对人格的影响;动机、认知、行为之间的关系;人格与健康、成长的关系。

B.人格特征、人格类型(静态,个别差异)。

(3)人格心理学的4个基本关切:

理论、研究、评价、应用。

(4)人格心理学应用:

将人格心理学的知识(包括人格理论、研究发现和测评技术)应用于生活实际,帮助人们更幸福、发展得更好。

其中最重要的应用是促进心理健康、促进成长。

3.评价人格理论的标准

①精确性②可检验性③概括能力④简洁性⑤逻辑一致性⑥有用性

4.测量或评价人格的方法有哪些。

自陈测验、投射测验、情境测验

其他方法:

品格教育测验、角色扮演技术、无领导小组讨论等。

5.简要回答人格的本质和核心人格过程

人格的本质是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价值目标是人格的中心,是人的最终追求,人的一切心理过程都是围绕价值目标进行的。

核心人格过程不断地设置价值目标,调动自己的一切人格资源去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是由动机单元、经验单元、认知单元、监控单元、特质单元这五个主要的功能单元构成的。

6.人格研究有哪些途径

1.个案研究(弗洛伊德)2.相关研究:

是指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一组被试的多个人格变量然后运用统计方法考察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和相关方向,由此来确定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差异比较的统计方法比较不同群体在各个变量上的差异3.实验研究:

指操纵变量,研究这个变量的变化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从而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7.简要回答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的几种不平衡关系

答:

1、自我与本我之间的不平衡关系:

自我不能满足伊底的要求自我不能控制伊底

2、自我与超我之间的不平衡关系自我不能满足良心的要求自我不能自我理想的满足良心的要求3.本我与超我之间的不平衡,包括本我要求满足但超我却不允许(超我过强)超我过强不能约束本我

8.简要回答荣格的情结理论

答:

情结:

带有情绪色彩的无意识心理丛。

决定着我们心灵的很多方面,驱动人的行为。

情结的功能:

当某人具有某种情结时,往往执着于某件事而不能自拔,同时却意识不到自己的执着行为。

情结举例:

自卑情结、英雄情结、大学情结、军人情结、批评情结等。

正常的情结:

促进事业的追求,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喜爱的工作中去。

病态的情结:

阻碍正常的心理机能。

9简要回答压力的三种应对策略及其效果

应对策略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

(1)问题中心策略。

问题中心策略直接关注问题,是什么问题导致的压力就处理什么问题。

(2)情绪中心策略。

情绪中心策略关注情绪,试图减轻面临压力时产生的消极情绪。

(3)回避策略。

回避策略通过把引发焦虑的压力情境排除在意识之外来处理压力。

效果:

在帮助人们处理压力方面,积极策略都比回避策略更有效。

回避策略有时可能在短期内起作用,但这种策略做多只是延缓了处理这些问题,不管回避策略有多大的短期优势,它的有效性都有可能局限于相对适度的压力,或至少是个体能部分控制的压力,过度地运用回避策略可能会产生另外的问题。

选择哪种策略要取决于情境,看哪种策略能更有效的应对压力。

不同类型的应对策略看来是不同的情境中起作用。

比起使用问题中心策略的人,使用情绪中心策略的人体验到的焦虑水平要低。

10简要回答社交焦虑的表现及原因

表现:

社交情感中感到笨拙、紧张、窘迫或尴尬,更不愿意求助于别人。

总是认为自己与别人的交往很糟糕,总是寻找别人拒绝自己的证据。

避免交往,避免谈话时间过长,试图给人留下好印象。

原因:

评价恐惧(担忧别人怎么看待他们),关键是缺乏自信。

集体主义文化人们更羞怯。

行为主义研究哪三大课题

行为的习得、行为的预测、行为的控制与矫正

请举出几种典型的图式

原型、脚本、自我图式、可能的自我、自我差异、抑郁图式

简述高神经质者在事业和生活中的表现

1.更容易情绪起伏,体验到更多的疲劳感,可能体会到更多的分离体验2.在人际关系方面更容易经历起伏,波折,体验到更多的性焦虑,易患“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创伤的体验深刻而持久,酗酒或严重情绪困扰3.经常感到忧伤,情绪易波动,更易因为日常生活的压力而感到心烦意乱4.事业成功的可能性较小,可能是因为“自我障碍”容易疲劳,或由于压力而偏离航向

14.情绪评价的四个常用维度

优势度、唤醒度、效价、凸显度

15.经验的形成机制

情绪情感经验获得的基本心理机制就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头脑中形成暂时神经联系,在心理上就是形成心理习惯。

16.图式的主要功能

(1)图式影响注意和知觉的选择性。

(2)图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结构,我们用这种结构组织掌握信息,使相关信息更容易加工。

(3)图式限定着人们看待别人和自己的态度和方式。

17.自我图式的构成和自我图式的作用

自我图式是对自我的认知表征,我们用它来组织加工与自我有关的信息。

自我图式由那些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行为和特征组成。

包括有关自己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外貌、与重要他人的关系等)、自己的各种特质等。

还应特别注意的是,我们的自我图式中也包括自己承担的各种角色

有什么样的自我图式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如健康者、运动型、亲社会、性感等。

18.加登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启示

加登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至少拥有理解这个世界的7种智力,人们在7种智力上存在差异,分别是言语、数理逻辑、空间表征、音乐理解、身体运动、自我理解、对他人的理解7个方面的智力。

多元智力理论的启示:

重视个体的独特性。

19.总结自我调节的心理机制

(一)、自我调节的一般过程自我调节依次分为三个环节:

目标选择、行为准备、一个行为控制回路

(二)、1良好自我意识状态能促进自我调节2包括自我效能在内的情绪情感在自我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3预期×价值模型是预测成功自我调节的重要分析单元4应重视自我调节习惯的重要作用

20.总结自我控制的心理机制

1自我控制能量是自我控制的基础2双系统心理机制是自我控制心理机制的核心3应重视预期-价值和自我效能感在自我控制中的作用4很多其他因素影响自我控制5应重视自我控制习惯的重要作用

21.专家与新手差异的主要原因

专家与新手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知识的限制化、精致化和类型化。

22.情绪情感在人格中的地位

情绪情感是人格的最原初的、最核心的动力,情绪情感是把人格的各种机能组织起来的核心。

第一,婴儿一出生,除了基本的生理需要外,他的生活主题就是情绪情感。

第二,从霍妮的神经症形成理论可以清楚地、具体地看到社会性情感的核心的动力和组织作用。

第三,李阳的案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3.安全感的四个基本内涵

安全感有如下四个基本内涵:

(1)自己在别人心目中受到尊重、地位如何,是否渺小而无足轻重;

(2)自己能得到周围人的帮助、支持的程度如何,是否无依无助;(3)自己内心的力量如何,是否无能为力;(4)周围环境的值得信任的程度如何,环境是否有欺诈、敌意、怨恨、背叛等。

24.安全感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安全感对人生有重要的意义。

马斯洛认为,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

第一,缺乏安全感的人总是体验着他们童年时期所熟悉的痛苦感情:

得到的不够、不满足或不可爱。

第二,对安全感的神经症性的执着追求常导致神经症。

强迫症的核心是恐惧和不安全感(钟友彬)

25.自尊的两个成分的形成过程

自尊的两个成分:

自我效能和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成分源于人生早期所接受的父母亲情,即父母的一种无条件、一如既往的爱。

自我价值是自尊的核心成分。

如果无条件的爱较长、较强,儿童的自尊核心就会较大、较强。

自我价值的高低在早期就形成了,不依赖于将来任何外在的特殊资源,即自己的能力和表现。

人们在稍后的幼儿和青少年时期形成自尊的边缘成分,即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与个人的外表、行为表现、学业成绩等联系在一起的,是在有条件的情感支持下形成的。

26.自尊稳定性的有关研究

自尊稳定性指人对自我价值的暂时感受。

有的人自我价值感比较稳定,而有的人则不稳定。

研究表明,有时候自尊稳定性比自尊水平更能影响对压力事件的抑郁反应。

自尊稳定性比自尊水平是预测情绪的一个更好的指标。

自尊稳定性差的人,很关心外界的评价,即很在乎别人的反应。

因此他们更多地为讨好别人做事。

自尊稳定性高的人,不太在乎外界的反应,不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常常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决定,对消极反馈的反应比较小。

27.整体自尊的形成过程及其启示

整体自尊的形成似乎是一个两阶段过程:

第一阶段,确定哪些领域是重要的,是决定其自我价值的。

第二阶段,确定了对自己重要的领域之后,人就会在所选的重要领域来评价自我,形成整体自尊。

启示:

应善于把自尊建立在自己擅长的领域。

28.阐述自尊和温暖感在人格中的地位及其启示

伴随着核心人格过程的自尊和温暖感是人生幸福和成长的关键因素,是人格的两种核心情感。

二、主要概念

1.压力:

压力是一种被看似无法控制的事件击溃的感觉。

2.特质:

是“一种神经心理结构,这种结构使个体能够对许多作用相同的刺激进行反应,并且激活和引导相同形式的适应行为或表现行为”特质是一个人格维度,不同的人处在这个连续体的不同位置。

3.无条件积极关注:

儿童无论有什么缺点和错误,无论做了什么,都会被父母接受,被爱,被尊重,但父母可以不赞成儿童的行为,引导儿童做正确的事。

4.自我调节:

指个人系统的引导自己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使之指向目标实现的一种过程。

5.自我控制:

本质上是个体在具有不同价值的行为中进行选择的过程。

6.图式:

是对各种信息进行归类、整理所形成的一个认知组织,是能够帮助人们知觉、组织、获得和利用信息的认知结构。

7.自我图式:

是对自我的认知表征,我们用它来组织加工与自我有关的信息。

8.神经质焦虑:

担心失去对本我控制而产生。

9.道德焦虑:

由于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行为不符合道德规范而产生。

10.防卫机制:

处理非期望想法和欲望的技术,被潜意识的使用。

11.经验:

指个体经历一个事件后所获得的知识和情绪情感。

12.情结:

指带有情绪色彩的无意识心理丛,决定我们心灵的很多方面,驱动人的行为。

13.悲观解释风格:

悲观解释风格的人倾向于用悲观的知觉来解释生活中的事件,甚至将中性的事件也看做消极的,或者看到积极事件中可能的或潜在的消极结果。

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体系适合解释哪些现象?

具体怎么解释?

(1)以无意识本我为核心的人格结构论:

a自我和超我——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不平衡产生的问题;b利比多与死的本能:

转向外部——暴力;

(2)以性心理为主线的人格发展阶段论a恋母情结、恋父情结;b各时期固着人格:

如成人的口腔型性格:

自恋、索取、只关心自己、依赖、退缩、好嫉妒、苛求、易怒等。

2.阐述自我同一性的有关研究及其启示

自我同一性理论:

人对自我一致性或连续性的感知;自我的建设性功能关键就是要维持一种同一感(也称自我同一感),这种复杂的内心状态包括四个不同方面:

个体性、整体性和整合感、一致性和连续性、社会团结性

3.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能解释哪些现象,怎样解释?

埃里克森的“自我心理学”及其子理论——自我同一性理论对人格现象具有强大的解释力,特别适合解释人类经验和自我力量的增长。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有一个核心的论点是重视前面的发展阶段对后面阶段的影响,即强调发展的积累性。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经历八个阶段,在这八个阶段中,若危机能得到积极解决,个体的自我力量就得到增强,就会形成一种良好品质。

如果危机得到消极的解决就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品质,如恐惧、自我疑虑、无价值感、无能、不确定性、两性关系混乱、自私、绝望与无意义感等。

阶段1,信任对不信任,成功解决可形成希望的品质。

此阶段应注意婴儿的细心照顾。

阶段2,自主对羞怯、疑虑,成功解决可形成意志的品质。

此阶段注重鼓励儿童的自主性,适当地控制和帮助。

阶段3,主动对内疚,成功解决则具有发动、追求、勇气的品质。

此阶段应注重鼓励儿童的探索和尝试、思考和想象、创造性,不要严厉要求。

阶段4,勤奋对自卑,成功解决可形成能力的品质。

此阶段应鼓励和引导儿童勤奋地进行课堂学习和社会学习。

阶段5,认同感对角色混乱,成功解决可形成承诺的品质。

此阶段应鼓励儿童尝试各种角色,对自我认同的问题积极思考。

4.用霍妮的理论阐述性格变态的形成过程

答:

1、父母不能给予儿童真正的爱的行为。

会造成儿童的不安全感。

产生了基本罪恶

2、基本罪恶的经常出现导致基本敌意。

3、基本敌意及其压抑导致基本焦虑4、应付基本焦虑的策略——神经症需要5、产生三种病态人格的类型:

依从型、敌意型、孤离型总结:

基本罪恶→基本敌意→基本焦虑→应付基本焦虑的策略(执着于几种神经症需要)→病态人格的类型→变态

5.试阐述依恋类型的有关知识,并谈谈启示

答:

1对象关系理论(克莱恩等人)。

2鲍尔比、爱因斯沃斯等人的依恋理论

安全型(56%)、焦虑—矛盾型(25%)、回避型(19%)。

与养育者关系的早期经验是人们处理以后的人际关系的基础(无意识的“心理作用模式”)。

3成人的依恋类型有四种:

安全型依恋、回避型、焦虑—矛盾型、无定向型4依恋类型与爱情关系:

安全型的的成人有持久稳定和令人满意的爱情关系。

5.安全型在同伴关系中有很多的爱、承诺和信任;忽略同伴的缺点,支持和接纳同伴;给人更温暖、更亲密的感觉。

安全型在面临压力时生理变化较小。

6.依恋类型是可变的。

其中两个核心因素是价值感、爱和支持的源泉。

6.罗杰斯的无条件积极关注理论

无条件积极关注是指,儿童无论有什么缺点和错误,无论做了什么,都会被父母接受,被爱,被尊重,但父母可以不赞成儿童的行为,引导儿童做正确的事。

罗杰斯认为,在无条件积极关注下成长起来的儿童,不需要隐藏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需要隐藏自己的真实感情和愿望,自由地把缺点和错误、真实感情和愿望纳入自我概念中,从而可以自由地体验全部的自我、全部的生活,从而能形成客观的自我概念、对一切经验开放、有强烈的自由感、不断地完善自我。

根据罗杰斯的观点,在无条件积极关注下成长起来的儿童,长期发展的结果就能成为“充分发挥机能的人”(thefullyfunctioningperson)。

机能充分发挥者具有如下特性:

(1)经验的开放性,

(2)存在主义的生活方式,(3)信任自己的机体,(4)富有自由感,(5)高度的创造力。

7.试用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解释三种现象。

个人建构是用来解释和预测个人事件的认知结构。

基本观点:

人对客观存在的认识和个人的经验、思想观念是影响人格形成发展以至变态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个人建构理论。

该理论强调认知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人对客观存在的认识和个人的经验、思想观念是影响人格形成发展以至变态的主要因素,他提出个人建构理论。

该理论强调认知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一个建构可表述为正反两极的一个连续体。

一个人的建构系统越复杂,就越能预测环境,适应环境的能力就越强,与别人就有更好的沟通。

个人建构的数目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认知复杂性、专家与新手的建构系统差异、适应与建构系统、关系融洽与建构系统、教师与学生的建构系统。

8.阐述特质论和类型论的应用

卡特尔(Cattell,1965)认为,特质是一种心理结构,表现为相当持久和广泛的行为倾向。

他将个人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他对特质进行独特的研究,用因素分析法考察,提出16种根源特质。

其他特质都发源于这十六种根源特质。

(16PF)

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

布里格斯和迈尔斯的重要贡献是把个性类型与职业适性联系起来,并开发出著名的个性与职业测量工具MBTI(Myers-BriggsTypeIndicator)。

MBTI在职业辅导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艾森克的个性三因素模型外倾性维度:

好社交的、活泼的、好动的、武断的、寻求刺激的、无忧无虑的、支配的、激动的、冒险的等特质。

神经质维度:

由焦虑的、抑郁的、负疚的、低自尊的、紧张的、非理性的、害羞的、喜怒无常的、情绪化的等特质构成。

精神质维度:

精神质维度由攻击的、冷漠的、自我中心的、冷酷的、冲动的、反社会的、缺乏同理心的、有创造力的、固执的等特质构成。

艾森克以三个人格维度为基础,于1975年制定了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9.阐述大五模型的综合应用

大五模型:

科斯塔(Costa)等人提出了人格的大五模型,Goldberg(1992)称之为人格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研究者通过词汇学的方法,发现大约有五种特质可以涵盖人格描述的所有方面。

很多来源于不同文化和国家的研究表明,大五模型具有文化普适性。

大五人格(OCEAN),也被称之为人格的海洋,可以通过NEO-PI-R评定。

外倾性:

好交际对不好交际,爱娱乐对严肃,感情丰富对含蓄;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点。

神经质:

烦恼对平静,不安全感对安全感,自怜对自我满意,包括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

开放性:

富于想象对务实,寻求变化对遵守惯例,自主对顺从。

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慧等特征。

随和性:

热心对无情,信赖对怀疑,乐于助人对不合作。

包括信任、利他、直率、谦虚、移情等品质。

尽责性:

有序对无序,谨慎细心对粗心大意,自律对意志薄弱。

包括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点。

10.试用人格心理学知识谈谈恋爱和婚姻。

婚姻幸福:

夫妻双方的神经质和丈夫缺乏对冲动的控制可以有力预测不满意的婚姻和离婚。

低冲动控制性容易有婚外情。

婚姻幸福的关键在于:

找到随和、情绪稳定、聪明开放的配偶。

恋爱关系持续的最重要预测变量是人格与价值观的相似性和情绪稳定性、责任性。

11.试用人格心理学知识谈谈压力与应对。

产生压力的事件称为压力源。

压力总是来源于一些事件,如工作、学习、高考、亲人去世等等。

Lazarus(1991)提出,要唤起个体的压力要经过两个认知过程:

(1)初级评估:

就是对事件进行评估,将事件理解为威胁的事件。

如果通过评估,事件不是威胁事件,就不会产生压力。

(2)次级评估:

如果在第一阶段事件被评估为威胁事件,就进入次级评估阶段,评估自己有没有资源应对该威胁事件,如果评估为自身资源难以应对,就会产生压力,如果评估自己的资源容易应对,就不会产生压力。

压力的应对

(1)防御机制研究发现,人们喜欢采用某些特定的防御机制,称为防御风格。

(2)应对策略人们发现,应对策略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

(1)问题中心策略。

(2)情绪中心策略。

(3)回避策略。

研究发现,人们应对焦虑的方式是相对稳定的,称之为应对风格(或应对方式)。

(3)乐观主义的应对(4)自我表露,所谓自我表露,是把自己的秘密信息展示给另外一个人(Burger,2008/2011)。

自我表露有很重要的价值,它是逐渐理解自我的重要一步,能有效促进人际交往,还有重要的心理治疗作用。

12.谈谈高成就动机者的特点以及如何培养成就动机。

高成就动机者的特点:

有节制的冒险者;对程式化或枯燥的工作不感兴趣;喜欢对结果负责的工作;希望获得有关其工作表现的具体的反馈意见,但能接受别人对失败的批评;喜欢提前预期未来的可能性,制定长期计划;大部分在商界任职。

高成就动机有助于成功,但也有可能妨碍工作效果(如高层管理者)。

成就动机有文化和性别差异。

成就动机的培养:

教养者善于支持和鼓励,鼓励独立性和主动性,让孩子认为自己有能力,鼓励取得好成绩。

高成就需要的女孩经常挨母亲的批评,母亲经常表现出攻击性和竞争性;高学业成绩的女孩母亲倾注更少的情感和关爱;儿童时期父母离婚或分居的女性成就需要更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