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常见病用药及食疗方整理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715321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婴幼儿常见病用药及食疗方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婴幼儿常见病用药及食疗方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婴幼儿常见病用药及食疗方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婴幼儿常见病用药及食疗方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婴幼儿常见病用药及食疗方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婴幼儿常见病用药及食疗方整理版.docx

《婴幼儿常见病用药及食疗方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婴幼儿常见病用药及食疗方整理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婴幼儿常见病用药及食疗方整理版.docx

婴幼儿常见病用药及食疗方整理版

婴幼儿常见病用药及食疗方整理

编者注:

此篇根据网络相关帖整理,与《婴幼儿常见病良药推荐》为姊妹篇,两篇病目相同,方便参看。

目录

一、日常保健

二、感冒

三、发烧

四、咳嗽

五、哮喘

六、鼻炎

七、咽喉发炎、肿痛

八、腹泻

九、便秘

十、厌食

十一、消化不良

十二、呕吐

十三、肥胖

十四、湿疹

十五、痱子

十六、尿布疹

十七、口疮

十八、汗症

十九、贫血

二十、水肿

二十一、夜惊、夜啼

二十二、遗尿

二十三、烫伤

二十四、轻微外伤

二十五、蚊虫叮咬

二十六、消炎药、激素类药

二十七、用药注意

二十八、排铅

二十九、益智健脑、养心安神药膳

三十、助长状体药膳

三十一、常用药膳

三十二、幼儿急疹

一、日常保健

二、感冒

(一)、邪感冒:

特别易发于夏暑季节,小儿出现高热无汗、身重困倦、恶心呕吐、舌苔厚腻等症,治疗宜清暑解表,可参考选用下述方:

(1)绿豆汤:

绿豆适量,加清水煮。

(2)荷叶粥:

鲜荷叶1张,洗净切丝,大米适量先煮,将熟时加入荷叶,再煮3~5分钟,即可食用。

(3)西瓜皮粥:

新鲜西瓜皮250克,大米适量,加水煮粥饮用。

(4)苦瓜茶:

鲜苦瓜1个,截断去瓤,纳入茶叶,再接合悬挂通风处阴干,每次6~9克,水煎或泡开水代茶饮。

(5)家庭常备中成药:

十滴水、藿香正气液(或藿香正气软胶囊、胶囊等)。

(二)、风寒感冒:

特点是发热、无汗、身痛、恶寒、鼻流清涕等,治疗时宜多选些如生姜、葱白类具有辛温发汗作用的药物做药膳:

(1)神仙粥:

大米50~100克,生姜3克,入沙锅同煮1~2沸,再放入连须葱白5~7段,待粥将熟时,放入米醋10~15毫升,稍煮即可。

此粥要趁热服,食后宜盖被青卧,以微微出汗为佳。

(2)姜糖饮:

生姜10克(洗净),切丝,放入水杯中,用沸水冲泡,盖盖浸泡5分钟,再调入15克红糖,趁热顿服,服后盖被取汗。

(3)菜根姜片饮:

白菜茎根1个,萝卜根1个,共切粗片,生姜3片,红糖50克,加水适量,煮开3~5分钟,热服取汗。

(4)荆芥防风粥:

荆芥10克,防风12克,薄荷5克,淡豆豉8克,粳米80克,白糖20克。

水煮前4味药,去滓取汁;再加用水煮米成粥,加入药汁及糖即成。

(5)香葱饮:

香菜根、葱须、白菜头煎水,加红糖适量,代茶饮,有发汗解表通鼻窍作用,尤其适用于幼儿急疹。

(6)家庭常备中成药:

正柴胡饮,三九感冒灵冲剂,藿香正气液等。

三、发烧

四、咳嗽

咳嗽是小儿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现代医学的急、慢性支气管炎、气管炎、部分咽喉炎均属于此病范围。

中医学按其临床主要症状将咳嗽分为两大类,一般继发于感冒之后称为"外感咳嗽",没有明显感冒症症的称为"内伤咳嗽"。

小儿咳嗽除了要遵医嘱服药外,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忌食腥荤辛辣之品。

此外,可用下述药膳辅助治疗。

1、风寒咳嗽:

特点是咳嗽,咽痒,咳痰清稀,鼻塞疏清涕等,治疗宜宣肺散寒止咳。

(1)紫苏粥:

紫苏叶10克,粳米50克,生姜3片,大枣3枚。

先用粳米煮粥,粥将熟时加入苏叶、生姜、大枣,趁热服用。

(2)葱白粥:

大米50克,生姜5片,连须葱白5段,米醋5毫升,加水适量煮粥,趁热饮用。

(3)杏仁萝卜煎:

杏仁(甜)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水煎服,每日1剂。

(4)核桃生姜饮:

核桃肉5枚捣烂,生姜汁适量送服。

(5)家庭常备中成药:

通宣理肺丸。

橘红丸、橘红痰咳液等。

2、风热咳嗽:

特点是咳嗽,痰黄黏稠,鼻流浊涕,咽红口干等。

治宜疏风清热,化痰止咳。

(1)二汁饮:

鲜藕汁、梨汁等份,生服。

(2)萝卜冰糖汁:

白萝卜取汁100~200毫升,加冰糖适量隔水炖化,睡前1次饮完,连用3~5次。

(3)葱白梨汁:

葱白连须7根,梨1个,冰糖适量,水煎服。

(4)丝瓜花蜜饮:

洁净丝瓜花10克,放入瓷杯内,以沸水冲泡,盖盖焖浸10分钟,再调入蜂蜜适量,趁热顿服。

(5)橄榄萝卜饮:

橄榄400克,萝卜500~1000克,煎汤代茶饮。

(6)蜂蜜萝卜汁:

白皮萝卜1个,洗净,挖空中心,将蜂蜜100克装入,置大碗内,加水蒸熟服。

(7)红皮萝卜洗净(不去皮),切碎后加麦芽糖2~3匙,搁置一夜,将溶成的萝卜糖水频频饮服。

(8)牛蒡粥:

鲜牛蒡根研碎滤取汁100毫升,粳米50克,共煮粥,趁热服。

(9)家庭常备中成药:

急支糖浆、复方甘草合剂、银黄口服液等。

3、痰温咳嗽:

特点是咳嗽痰多,痰液清稀,早晚咳重,常伴有食欲不振、口水较多等症。

治宜燥湿化痰。

(1)橘皮粥:

鲜橘皮30克,洗净,切丝,大米100克,加水煮粥。

(2)薏仁粥:

薏苡仁50克,粳米100~200克,共煮成粥,常饮服。

(3)二陈二仁粥:

陈皮9克,半夏6克,茯苓12克,薏仁15克,冬瓜仁15克,粳米100克。

前五料水煎,沸后约10分钟,去滓取汁。

加粳米及适量水,同煮为粥。

(4)薏米杏仁粥:

薏米50克,杏仁(去皮尖)10克。

薏米洗净,加水煮成半熟,放入杏仁,粥成加少许白糖。

(5)柚皮饮:

柚子皮适量,水煎服。

(6)常备中成药:

橘红丸、橘红痰咳液等。

4、痰热咳嗽:

咳嗽,吐黄痰,伴口渴、唇红、尿黄、便干等症。

治宜清热化痰。

(1)荸荠海蜇饮:

荸荠200克,海蜇皮100克,水煎,分服。

(2)秋梨白藕汁:

秋梨去皮、核、白藕去节,各等量,切碎,取汁,频服。

(3)芦根粥:

鲜芦根150克,竹茹15克,生姜3克,粳米50克。

先煎前二味药取汁,入米煮粥,待熟时加生姜,稍煮即可。

(4)杏仁糖:

带皮苦杏仁、冰糖各等份,研碎混合,刺成杏仁糖,早服各冲服3克。

(5)核桃仁150克,冰糖200克,山楂50克。

先将核桃仁水浸糜成浆,再将山楂熬成汁,去滓,入冰糖及核桃浆同煮熟。

随意食。

(6)冬瓜子15克,加红糖少许,捣烂后开水冲服,一日2次。

(7)常备中成药:

急支糖浆、先声咳喘宁、复方鲜竹沥、鲜竹沥等。

5、气虚咳嗽:

特点是咳嗽日久不愈,咳声无力,痰液清稀,面白多汗等。

治宜健脾益气,补肺止咳。

(1)豆腐煲:

豆腐250克,红糖50克,生姜5片,慢火煲1小时,每晚睡前食用,连服1周。

(2)杏仁、萝卜、猪肺汤:

猪肺、白萝卜各1个(切块),杏仁9克,共炖烂熟食。

(3)海带根500克,生姜75克,红糖适量。

加水熬成450毫升的浓缩糖浆,每次15毫升,日3次,10在为一疗程。

(4)黄芪粥:

黄芪20克,粳米50克。

黄芪加水500毫升,煮至200毫升,去滓。

入淘净粳米,加水煮至粥成。

温热顿服。

(5)猪肺薏仁粥:

薏米150克,猪肺1个,切丁,共煮成粥。

(6)花生红枣汤:

花生米、大枣、蜂蜜各30克,水煎。

食花生、枣,喝汤。

日2次。

(7)常备中成药:

儿康宁、四君子合剂。

6、阴虚咳嗽:

特点是干咳少痰,咳久不愈,常伴形体消瘦、口干咽燥、手足心热等症,宜滋阴润肺止咳。

(1)门冬粥:

天门冬15~20克,粳米60克,冰糖少许。

先煎天门冬取汁去滓,入粳米同煮为粥、粥成加入冰糖。

每日早起空腹服用。

(2)银耳粥:

银耳25克,粳米100克。

冰糖适量。

银耳加水煮至六成熟,入米共煮成粥,直锅前加冰糖。

(3)百合粳米粥:

百合50克,粳米100克,红枣5~10枚,赤子豆30克,白糖适量,先将红小豆煮至半熟,入粳米、百合、红枣同煮为粥,粥成后加入白糖。

(4)川贝酿梨:

川贝母12克,雪梨6个,冬瓜条100克,冰糖100克,糯米100克,白矾3克。

先将糯米蒸熟,冬瓜条切成小颗粒,川贝研成末,白矾溶于水,再将雪梨去皮,切下盖,挖出梨核,浸入白矾溶液中以防变色,制作时取出梨,在沸水中烫一下,冲凉,放碗内,将糯米饭、冬瓜条粒、冰糖拌匀,和入川贝粉,装雪梨内,盖好,蒸1小时至烂即成,另将剩下的冰糖溶水,收浓汁,淋在刚出笼的梨上,每早晚各吃梨1个。

(5)川贝冰糖梨:

川贝粉3克,大梨1个,冰糖6克。

将梨去皮,挖去梨心,填入川贝粉、冰糖,蒸熟食之。

(6)蜂蜜蒸梨(萝卜):

梨或白萝卜1个,挖空心,蜂蜜30克装入梨或萝卜内,蒸熟食用,每日2个。

(7)黑芝麻60克,核桃仁60克,冰糖50克,共捣烂,开水冲服,每次10~15克,早晚空腹服,尤其适用于伴阴虚肠燥便秘者。

(8)百合猪肺汤:

百合30克,猪肺250克。

共慢火炖熟,加少许食盐调味,饮汤食猪肺。

(9)银耳鸭蛋:

银耳9克,先煮;鸭蛋1枚,打入银耳汤,加入适量冰糖调味食用。

另:

许多疾病都可能有咳嗽症状,如呼吸道感染、支气管扩张、肺炎、咽喉炎等,咳嗽对西医来讲仅仅是一个症状,治疗上主要采用消炎、止咳。

而中医认为,咳嗽虽然是肺脏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但自古就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之说,指出咳嗽不仅为肺脏疾病的表现,其他器官有病累及肺时,也可发出咳嗽。

咳嗽发生的原因,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

外感咳嗽多因风、寒、热、燥等外邪侵袭所致,其特征是:

发病急,病程短,常常并发感冒;内伤咳嗽则有脾虚、肺虚、肾虚之别。

其特征是病情缓,病程长,反复发作。

小儿咳嗽比大人反应严重,多数会咳嗽不止,父母看到孩子有点咳嗽就会去找医生、吃药、挂水。

用药的结果是孩子的胃口差了,食欲不好,营养就跟不上,孩子的抵抗力就差,这样一来孩子更容易感冒、咳嗽,所以这类孩子就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孩子往往长得瘦小、面色焦黄,甚至会引发哮喘。

所以当孩子有咳嗽症状时,父母要先观察其咳嗽,看有无并发症以及全身症状,再决定是否立刻就医。

(一)、需要赶紧就医的咳嗽

1.孩子突然咳得很严重,并且呼吸困难,可能有异物堵住了气管。

容易误吞的东西有花生、铅笔套、药丸、纽扣、硬币等,这类情形非常危险,应及时去医院。

2.发高烧、咳嗽、喘鸣并伴有呼吸困难,需立即送医院紧急处理。

3.婴儿很容易患毛细支气管炎,这是肺炎的一种。

患儿脸色不好,常发紫,或者呼吸增快、招肩呼吸,加上吸气时胸壁下部凹陷,也应及时送医院救治。

(二)、父母可以先观察,不急送医院的咳嗽

1.虽有咳嗽、发烧,但精神好,大多是感冒或扁桃体炎。

2.感冒、发烧和咳嗽后又一直咳嗽。

3.咳嗽、痰多,但不发热,精神好。

4.只发生在清晨的咳嗽。

5.紧张时或运动后的轻微咳嗽。

以上5种咳嗽父母不必过于担心,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缓解症状,治疗咳嗽。

因为咳嗽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之分,而外感咳嗽又分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不同类型的咳嗽在用药上是完全不同的,食疗的方法也就不同。

在这里教家长一个简单的区分方法,就是观察孩子的舌苔。

如果舌苔是白的,则是风寒咳嗽,说明孩子寒重,咳嗽的痰也较稀、白黏,并兼有鼻塞流涕,这时应吃一些温热、化痰止咳的食品。

如果孩子的舌苔是黄、红,则是风热咳嗽,说明孩子内热较大,咳嗽的痰黄、稠、不易咳出,并有咽痛,这时应吃一些清肺、化痰止咳的食物。

内伤咳嗽多为久咳、反复发作的咳嗽,这时家长应注意给孩子吃一些调理脾胃、补肾、补肺气的食物,具体方法如下:

风寒咳嗽

1.生姜+红糖+大蒜

孩子患了风寒感冒,喝温热的生姜红糖水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如果孩子同时还伴有咳嗽,可在生姜红糖水里再加2~3瓣大蒜一起煮,要用小火煮10分钟,把蒜头的辣味煮掉,这样孩子才肯喝。

2.蒸大蒜水

取大蒜2~3瓣,拍碎,放入碗中,加入半碗水,放入一粒冰糖,把碗加盖放入锅中去蒸,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蒸15分钟即可。

当碗里的蒜水温热时喂给孩子喝,大蒜可以不吃。

一般一天2~3次,一次小半碗。

大蒜性温,入脾胃、肺经,治疗寒性咳嗽、肾虚咳嗽效果非常好,而且方便简单,孩子也愿意喝。

3.烤橘子

将橘子直接放在小火上烤,并不断翻动,烤到橘皮发黑,并从橘子里冒出热气即可。

待橘子稍凉一会,剥去橘皮,让孩子吃温热的橘瓣。

如果是大橘子,孩子一次吃2~3瓣就可以了,如果是小贡桔,孩子一次可以吃一只。

最好配合大蒜水一起吃,一天2~3次。

橘子性温,有化痰止咳的作用。

吃了烤橘子后痰液的量会明显减少,镇咳作用非常明显,而且孩子都愿意吃。

4.麻油姜末炒鸡蛋

将一小勺麻油放入炒锅内,油热后放入姜末,稍在油中过一下,随即打入1个鸡蛋炒匀。

孩子风寒咳嗽及体虚咳嗽时,每晚让孩子在临睡前趁热吃一次,坚持吃上几天,就能收到明显效果。

5.梨+花椒+冰糖

梨一个,洗净,横断切开挖去中间核后,放入20颗花椒,2粒冰糖,再把梨对拼好放入碗中,上锅蒸半小时左右即可,一只梨可分两次吃完。

蒸花椒冰糖梨对治疗风寒咳嗽效果非常明显,但有的孩子不喜欢花椒的味道,家长可自己选择。

以上是治疗风寒咳嗽的食疗方,家长在运用这些方法治病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性寒凉的食物不能让孩子吃:

绿豆、螃蟹、蚌肉、田螺、蜗牛、柿子、柚子、香蕉、猕猴桃、甘蔗、西瓜、甜瓜、苦瓜、荸荠、慈姑、海带、紫菜、生萝卜、茄子、芦蒿、藕、冬瓜、丝瓜、地瓜等。

5、哮喘

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以发作性哮鸣气促、呼气延长为特征。

这是一种病因复杂的变态反应性疾病,除药物治疗外,饮食调养也是十分重要的。

尤其是缓解期,如配合恰当的饮食治疗,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饮食治疗扶正不伤正,易为孩子和家长接受。

由于饮食本身有时就有诱发或加重哮喘的作用,所以对哮喘患儿应注意避免饮食过咸、过甜或过香辛辣之物。

此外,对某些食物如鱼、虾等过敏的小儿,应忌食之,尤其是在小儿感冒时,不要喂食鱼、虾、蟹等水产品,以免诱发或加重病情。

根据患儿临床症状,哮喘通常被分为发作期及缓解期,治疗也分两个阶段调治。

1、发作期

(1)寒性哮喘:

见于冬季或哮喘发病的早期。

临床特点为咳嗽,哮鸣,呼气延长,气急喘促,痰液清稀,色白多沫,四肢不温,面色苍白,或伴鼻塞流涕。

治宜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①米醋适量,鸡蛋2个。

鸡蛋煮熟去壳,放入米醋中浸泡,食蛋,每次1个,每日2次。

②核桃肉1枚,白果仁10克(炒去壳),生姜3片,水煎服。

③生姜汁适量,南杏仁15克,核桃肉30克,捣烂加蜂蜜适量,炖服。

④吴茱萸糊:

吴茱萸10克,研细粉,醋调为糊,贴敷双涌泉穴,48小时取下。

⑤冰糖白果:

白果仁10克(炒去壳),冰糖5克,共捣碎,开水冲泡,每日1~2次。

⑥家庭常备中成药:

小青龙合剂、固本咳喘片、桂龙咳喘宁等。

(2)热性哮喘:

见于体质壮实者或有慢性呼吸道炎症者。

临床特点:

咳嗽哮鸣,呼气延长,痰多色黄,口渴咽干,大便干结,或伴有发热。

治宜清肺化痰平喘。

①绿茶10克,沸水冲待用。

鸡蛋2个,煮至蛋熟,去壳,入茶水浸泡1~2小时,食蛋。

②鲜无花果捣汁半杯,开水冲服,日服1次,治愈为止。

③地龙粉:

地龙烘干研粉,每次1~3克,每日3次,饭前蜜调吞服。

④白果冬瓜子杏仁饮:

白果6个,冬瓜子30克,杏仁10克,以水煎熬后,去渣,加入冰糖调匀,1日3次,每次1小杯。

⑤杏梨枇杷饮:

杏仁10克(去皮尖打碎),大鸭梨1个,枇杷叶(去毛,烤干)10克。

先将梨切成块,与枇杷叶、杏仁同煮,可入少许冰糖调味,去滓代茶饮。

⑥百花膏:

凤凰衣(鸡蛋白膜)30个(微炒),麻黄30克,款冬花50克,百合50克。

上药先浸一宿,文火前熬2遍,滤汁,加入炼蜜60克,鲜生姜汁1匙,收成清膏,约500克,分作1周服。

每日2~3次,每次1羹匙,开水调服。

⑦家庭常用中成药:

小儿咳喘口服液、急支糖浆、金振口服液等。

2、缓解期

此期是指两次哮喘发作之间的间歇期,此时虽没有哮喘症状,但由于哮喘的反复发作,患儿往往表现为正气不足的情况。

中医认为这多与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有关,患儿常有神疲乏力、面色少华、容易出汗等症状,配餐的原则是扶正固体,通过补益肺、脾、肾三脏,以减少或控制哮喘的发作。

(1)防哮粥:

黄豆50克,玉竹10克,山药15克,黄芪20克,白梨1个,加水适量,煮熟黄豆,余汁150毫升,每次15毫升,每日3次。

用于肺脾不足者。

(2)黄芪粥:

黄芪30克,粳米50克。

水煮黄芪取汁,再入粳米同煮为粥,晨起空腹服之。

适用于肺气不足者。

(3)参枣米饭:

党参10克,大枣20枚,糯米250克,白糖50克。

参、枣洗净泡发,水煮半小时,捞出党参、枣,汤备用。

糯米加水适量,蒸熟成饭。

置枣于饭上,再把汤汁加白糖煎熬成粘汁,浇于枣饭上。

适用于脾气不足者。

(4)山药茯苓包子:

山药粉100克,茯苓粉100克,面粉200克,白糖300克。

将山药粉、茯苓粉加水适量调成糊状,蒸半小时后,调面粉、白糖,加发酵粉及少许碱面发酵,以猪油及青、红丝少许为馅料,包成包子,蒸熟即可。

适用于脾虚者。

(5)核桃仁1000克,捣烂,入蜂蜜1000克,和匀,用瓶装好,每次1匙,晨起及晚间空腹服,开水冲服。

治肾虚不纳之虚喘。

(6)双仁蜜线:

炒杏仁250克,放锅内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再加核桃仁250克,共煮,待汁将干锅时,加入蜂蜜500克,拌匀煮沸即可。

适用于肺肾两虚者。

(7)蛤蚧1对,加适当佐料,炖烂食。

适用于肾虚者。

(8)家庭常备中成药:

固本咳喘片、玉屏风合剂、四君子合剂、启脾丸等,适用于肺脾两虚者。

六味地黄丸、蛤蚧定喘丸等,适用于肾虚者。

六、鼻炎

七、咽喉发炎、肿痛

喉肿痛常是感冒引发的症状之一,也有部分患儿因气候干燥,或饮水太少,或过食咸甜辛辣之物引起。

(一)合并感冒者,可参照感冒调治,

(二)仅表现为咽喉肿痛者,可辅以下述方法。

1、双花9克,麦冬12克,胖大海2枚,沸水冲泡,代茶饮。

2、绿茶、橄榄各6克,胖大海3枚,蜂蜜1匙。

先将橄榄放入适量水中煎煮片刻,然后冲泡绿茶、胖大海,闷盖1~2分钟,调入蜂蜜,频饮。

3、无花果(干品)7枚,金银花15克,水煎,频服。

4、秋梨白藕汁:

秋梨去皮、核,白藕去节,各等量,切碎,用纱布包榨汁,频服。

5、雪梨川贝饮:

大雪梨1个,去皮挖心,装入川贝末3克,冰糖15克,隔水蒸熟后食用。

6、鲜丝瓜研汁频服。

7、荸荠数个,洗净绞汁,生萝卜1个,洗净绞汁,二汁相合,频饮。

8、梨汁、荸荠汁、甘蔗汁、藕汁和匀,频服。

用于伴口渴者。

(三)如果咽喉肿痛反复发作,伴有扁桃体慢性增生、咽后壁滤泡增生,表现为咽干不适、时咳嗽者,可用下述方法:

9、萝卜姜糖饮:

生萝卜洗净,捣烂取汁24克,和姜汁30克拌匀,然后加白糖30克,水煎频饮。

10、芹菜膏:

芹菜1~15千克,蜜少许。

芹菜洗净捣汁,加蜜少许,文火熬成膏,每天半匙,开水冲服。

11、桑叶蜜:

桑叶20克,蜂蜜50克。

先将桑叶煎煮片刻,取药汁兑服蜂蜜。

12、家庭常备中成药:

喉症丸、银黄口服液、银黄含片、草珊瑚含片、西瓜霜含片、金噪子喉宝、小儿咽扁合剂、黄栀花口服液、复方功劳去火片等等。

八、腹泻

小儿脏腑娇嫩,消化系统功能不健全,临床上各种原因均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而引起腹泻。

轻者仅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软,重者则泻下无度,伴脱水、酸中毒,甚至危及小儿生命。

所以一旦发生腹泻,家长要及时就诊,彻底治疗。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食疗,疗效会更好。

1、伤食泻:

多由饮食不节引起。

临床表现为泻下酸腐,伴有不消化食物残渣,肚腹胀痛,恶心呕吐,舌苔厚腻。

治宜消食导滞。

(1)山楂萝卜饮:

生山楂15~30克,白萝卜250克,切碎煮汁,频服。

(2)内金粉、鸡内金2个,烧灰,米酒调服。

(3)麦芽、神曲各15克,莱菔子6克,水煎频服。

(4)苹果1个,微火上烤熟或隔水蒸熟,大孩子食果,婴儿可挤果汁饮服。

(5)家庭常备中成药:

小儿消食片、小儿化积口服液、多酶片、食母生等。

2、湿热泻:

夏秋季节多见,特点是大便稀薄有黏液,或呈蛋花样便,常伴有腹痛、腹胀、发热口渴、小便黄少、肛周发红等,治宜清热利湿。

(1)马齿苋粥:

鲜马齿苋250克(或干品60克),洗净,切碎,水煎10~20分钟,去渣,加入适量大米,煮成粥,频服。

(2)茶叶10~15克,开水沏饮;或水煎加红糖30克,煎至发黑分服;或茶叶适量,食盐少许,水煎分服。

(3)乌梅10克,煎汤代茶饮。

(4)生葛根汁、藕汁各等份,调服。

(5)胡萝卜250克,捣碎,水煮开10分钟后,过滤取汁,再加水至500毫升,加糖适量,煮频饮。

(6)绿茶蜜饮:

绿茶5克放入水中,加沸水冲泡,盖盖浸5分钟,调入蜂蜜适量,趁热顿服,每日3~4次,可治疗菌痢。

(7)家庭常备中成药:

黄连素等。

3、寒泻:

多由饮食过凉或腹部着凉引起。

表现为大便清稀,日久难愈,夹有不消化物,臭气不甚,肠鸣隐痛,手足发凉。

治宜温中祛寒止泻。

(1)锅巴炭:

饭锅巴50克炒成炭,研细末,每次3~6克,日2次。

(2)柿饼2个,放米饭上蒸熟,分两次食用。

(3)姜糖饮:

生姜5片,红糖50克,清水适量,煮沸即可,趁热饮用。

(4)糯米固肠粥:

炒糯米30克,淮山药15克,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许。

加糖或盐食用。

(5)绿豆、胡椒各等量研末,每次服3~6克,日3次,开水送服。

(6)外治法:

胡椒粉少许放于膏药上贴脐部,或大蒜头捣烂,贴足心或脐部。

(7)家庭常备中成药:

藿香正气液、苍苓止泻口服液等。

4、脾虚泻:

多见于久泻之后。

特点为便稀,多饭后即泻,不臭,有不消化物,时轻时重,伴面黄体弱、睡时露睛等症。

治宜健脾止泻。

(1)山药羹:

炒山药研粉,每次10~15克,开水调糊,沸水冲服,每日服2次。

(2)山药蛋黄粥:

生山药(干)30克研细粉,温水调成稀糊状,煮沸,加熟鸡蛋黄2个,调匀,每日空腹食2~3次。

(3)焦米汤:

大米适量,洗净,晒半干,炒至焦黄,100毫升水中加焦米6~10克,文火煮1小时,加食盐少许,饮汤。

(4)高粱米第二遍糠30克,放入锅内炒成焦黄色,有香味,除去上面多余的粗壳,每次3克,水冲服,每日服3次。

(5)酸石榴皮适量水煎,加红糖,频服。

(6)无花果5~7个,水煎服。

(7)家庭常备中成药:

参苓白术口服液。

平胃散、婴儿散等。

5、此外,家庭常备药物中,还应包括米雅、斯蜜达等胃肠黏膜保护剂。

另:

婴幼儿腹泻原因有两个:

一是消化不良,主要是饮食不当,喂养不合理。

如暴饮暴食,或给矛高蛋白、高脂肪、粗糙不易消化的食物过多,过杂,以及生冷食物吃得过多等,致使胃肠功能紊乱而发生腹泻:

二是胃肠感染所致,如食物、喂奶用具被细菌或病毒污染,引起胃肠道炎症,从而导致腹泻。

单纯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症状相对较轻,每日大便约5-6次,粪便带酸味,但不很臭,呈黄绿殆粘液胶冻状,有少量泡沫,没有血液,有大量未被消化的乳瓣、食物。

初起孩子的精神无明显变化,日久常因腹痛而啼哭不安,有时可听到肚子咕噜作响,排便后才安静下来。

同时还伴有食欲不振,甚至拒食,舌苔白厚,或有呕吐。

因胃肠道感染所致的腹泻,腹泻严重,每日可达10-20余次,粪便有腥臭味,呈黄绿色,水样便,可有血液,伴呕吐,甚至呕咖啡色液体,小儿很快消瘦,囟门眼窝凹陷,唇干呈脱水貌,常伴有发烧。

自疗注意事项

(1)寻找出腹泻的原因,针对不同原因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2)调整和限制饮食,减少肠胃道负担,严重腹泻初起者,应禁食8-24小时,根据病情轻重,逐渐增加患儿饮食。

自治疗法

1.成药自疗法

(1)小儿止泻散,每日2次,每服1包,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2)健胃消食丸,每日2次,每服1丸。

(3)启脾丸,每日2次,每服1丸。

(4)温脾止泻丸,每日2次,每服1丸。

2.验方自疗法

(1)大蒜1只。

将大蒜烧炭存性,加开水泡服,每日数次。

本方专治小儿久泻不止。

(2)生姜(炒盐)、大枣、红糖各6克。

将生姜和大枣共煎50分钟,加入红糖,再煎片刻,取汁,早晚各服1次。

本方主治大便次数增多,便下稀薄或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之小儿泄泻。

(3)葱白12克、生姜6克、艾叶20克、仙人掌根30克。

将药物捣烂,调拌鸡蛋清,外敷贴患儿肚脐处。

本方主治小儿感受外邪引起的腹泻。

(4)生姜适量,烧焦后,磨成粉末和米汤一起送服。

本方主要应用于因小儿肠炎所引起的腹泻大便带血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