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清华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word版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10013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4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清华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重庆市清华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重庆市清华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重庆市清华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重庆市清华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清华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word版 含答案.docx

《重庆市清华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word版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清华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word版 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清华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word版 含答案.docx

重庆市清华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word版含答案

重庆市清华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化学

一、单选题:

共12题

1.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取、干燥和收集装置。

若用过氧化氢和催化剂二氧化锰制取干燥的氧气,则合理的装置组合为

A.①⑤⑧B.③④⑦C.②⑤⑥D.②④⑧

【答案】C

【解析】用H2O2、MnO2制O2的反应原理为2H2O2

2H2O+O2↑,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知可选②作为制取装置。

干燥O2可选用④或⑤装置,干燥的O2只能用⑥装置收集,故合理的装置组合为C项。

 

2.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

B.2gH2所含原子数目为NA

C.11.2LN2所含原子数目一定为NA

D.5.6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

单原子分子气体、双原子分子气体和多原子气体分子同温同压下,分子数相同但是原子数不同,故A错。

2gH2所含原子数目为2NA,故B错。

标况下,11.2L的N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原子数为NA,没有给出标况,无法计算,故C错。

5.6g铁的物质的量为0.1mol,铁与盐酸反应生成亚铁盐,铁元素从0价变为+2价,所以5.6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故D正确。

 

3.反应4A(g)+3B(g)

2C(g)+D(g),2min后B的浓度减小0.6mol/L。

下列对该反应速率的说法不正确是

A.用B、C、D分别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值是3:

2:

1

B.在2min内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8mol/(L·min)

C.在2min内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3mol/(L·min)

D.在2min内用D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1mol/(L·min)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比值为3:

2:

1,故A正确,不选。

2min后B的浓度减小0.6mol/L,用B表示的2min内平均速率是0.3mol/(L·min),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2mol/(L·min),用D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1mol/(L·min),故CD正确,不选,B错,选B。

 

4.下列有关物质检验或鉴别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

,通常是先向试液中滴加适量稀盐酸,然后再滴加BaCl2溶液;②鉴别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时,常用玻棒分别蘸取试液放在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的颜色;③向某溶液中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若末嗅到氨的气味,则说明该溶液中无铵盐;④某白色固体与强酸溶液接触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钙;⑤鉴别胶体与溶液最好的方法是观察有无“丁达尔现象”。

A.①②B.②③C.①⑤D.④⑤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检验或鉴别方法。

向试液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无现象,然后再滴加BaCl2溶液,如果出现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则未知溶液中含有

,故①对。

鉴别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时,可以根据焰色反应中火焰的颜色来进行判断,但是钾离子的焰色反应必须通过钴玻璃来观察,故②错。

铵根离子可以和浓的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放出氨气,但是和稀的碱液反应不会放出氨气,故③错。

某白色固体与强酸溶液接触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则该固体不一定是碳酸钙,也可能是碳酸钡、碳酸钠、碳酸氢钠等,故④错。

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所以鉴别胶体与溶液最好的方法是观察有无“丁达尔现象”,故⑤对。

故该题选C。

 

5.相同条件下,质量相等的镁和铝分别和足量的稀盐酸起反应后

A.铝放出的氢气较多B.镁放出的氢气较多C.镁消耗的HCl较多D.铝消耗的HCl较少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根据n=

知,等质量的镁和铝,其物质的量比为

:

,相同条件下产生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3:

4,所以铝放出的氢气较多,消耗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3:

4,所以铝消耗酸较多,故该题选A。

 

6.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第①组反应的其余产物为H2O和O2

B.第②组反应中Cl2与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

C.第③组反应中生成1molCl2,转移电子2mol

D.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

>Cl2>Br2>Fe3+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

MnSO4是还原产物,H2O2作还原剂,氧化产物是O2,依据原子守恒,产物中还应有水,故A正确,不选。

Fe2+的还原性强于Br-,Cl2与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时,1molCl2恰好氧化1molFe2+和1molBr-,产物为FeCl3、FeBr3和溴单质,故B错,选B。

得电子转化为Mn2+,Cl2是氧化产物,只有Cl-失电子,生成1molCl2转移2mol电子,故C正确,不选。

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弱于氧化剂的氧化性,故氧化性

>Cl2>Br2>Fe3+(还原性Fe2+强于Br-,故氧化性Br2>Fe3+),故D正确,不选。

 

7.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

K2O+5Na2O+16N2↑。

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mo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生成40.0LN2(标准状况下)B.有0.250molKNO3被氧化

C.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D.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75mol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由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

K2O+5Na2O+16N2↑可知,在产生的16mol的N2中有1mol的还原产物,15mol的氧化产物,转移电子10mol,即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4mol时,产生氮气16mol,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mol,则产生氮气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是

×1.75mol×22.4L/mol=44.8L,故A错。

由方程式可知:

KNO3被还原,故B错。

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4mol时,转移电子10mol,现在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mol,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1.25mol,故C错。

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4mol时,被氧化的N原子是30mol,现在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mol,则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3.75mol,故D正确。

 

8.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①用醋酸钠晶体和碱石灰共热制取甲烷;②将甲烷气体通入溴水中制取溴甲烷;③用酒精灯加热CH4制取炭黑和氢气;④将甲烷气体与溴蒸气混合光照制取纯净的一溴甲烷;⑤用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制取乙炔;⑥用酒精和稀硫酸混合加热至170℃制取乙烯

A.①②③B.④⑤⑥C.⑤D.④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甲烷的性质和制取。

由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共热可得甲烷,故①错。

甲烷与溴水不反应,故②错。

CH4分解实验要用酒精喷灯加热,故③错。

将甲烷气体与溴蒸气混合光照同时产生一溴甲烷、二溴甲烷、三溴甲烷和四溴化碳,故④错。

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制取乙炔,用饱和食盐水比用蒸馏水反应缓和,气流稳定,故⑤对。

制取乙烯要用浓硫酸,故⑥错,故该题选C。

 

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00mL0.1mol·L-1稀硫酸中含有硫酸根个数为0.1NA

B.常温下,1.12L氮气所含原子数为0.1NA

C.1molNa2O2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D.常温常压下,46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

100mL0.1mol·L-1稀硫酸中含有硫酸根离子个数为0.01NA,故A错。

没有给标况下,无法求出1.12L氮气所含原子数,故B错。

Na2O2与足量的盐酸反应,Na2O2中一个O失去1个电子,一个O得到1个电子所以1molNa2O2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故C错。

NO2和N2O4的最简式相同,都为NO2,则46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就是46g的NO2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

×3NA=3NA,故D正确。

 

10.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两种方法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鉴别。

自来水和蒸馏水都是无色无味的液体,看颜色不能鉴别,故A错,选A。

食盐不能和食醋反应但是面碱可以和食醋反应生成气体,食盐不能和石灰水反应,但是面碱可以和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故B正确,不选。

假黄金中含有铜,在加热时,能生成黑色氧化铜而黄金不与氧气反应,假黄金和真黄金的密度不同,可以区分,故C正确,不选。

黑醋有酸味,闻起来有刺激性气味,尝起来是酸的,而酱油没有刺激性气味,尝起来是咸的,所以使用闻气味和尝味道的方法能将酱油和黑醋鉴别出来,故D正确,不选。

 

11.以下实验原理或操作中,正确的是

A.分液操作中,待下层液体流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B.焰色反应实验中,铂丝在蘸取待测溶液前,应先用稀硫酸洗净并灼烧

C.中和滴定实验中,如用于盛放待测溶液的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不影响测定结果

D.测定溶液pH时,可用pH试纸蘸取少量待测液,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实验的基本操作。

分液操作中,下层液体流出后,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放出,故A错。

焰色反应实验中,铂丝在蘸取待测溶液前,应先用稀盐酸洗净并灼烧,故B错。

实验室锥形瓶用于盛装待测液,实验过程中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内壁的滴定液,锥形瓶是否干燥,对实验无影响,故C正确。

测定溶液的pH时,试纸不能直接插入到溶液中,且不能事先湿润,应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放置于干净表面皿的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故D错。

 

12.将充有mmLNO和nmLNO2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然后通入mmLO2,若m<n,则充分反应后,量筒内气体的体积为(单位:

mL)

A.3(m-n)B.m+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根据反应可知:

所以反应后NO气体共(m+

n )mL,   再根据反应:

因m<n,所以NO过量,参加反应的NO为

mmL,过量的NO为:

 (m+

n )mL-

mmL=

 mL,故该题选C。

二、填空题:

共3题

13.将少量钠投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试写出能观察到的现象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钠浮在液面上;钠的密度小于硫酸铜溶液的密度

(2)熔化成闪亮的小球;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钠熔化

(3)四处游动,发出响声,最后消失;反应剧烈放出气体,发出响声并推动小球四处游动

(4)溶液中产生蓝色絮状沉淀;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絮状沉淀

【解析】本题考查了钠的性质。

(1)钠浮在液面上;钠的密度小于硫酸铜溶液的密度

(2)熔化成闪亮的小球;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钠熔化

(3)四处游动,发出响声,最后消失;反应剧烈放出气体,发出响声并推动小球四处游动

(4)溶液中产生蓝色絮状沉淀;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絮状沉淀

 

14.现有一包铝热剂是铝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在高温下使之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固体分为两等份,进行如下实验(计算pH时假定溶液体积没有变化):

①向其中一份固体中加入100mL2.0mol/L的NaOH溶液,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滤液的pH=14。

②向另一份固体中加入140mL4.0mol/L的HCl溶液,使固体全部溶解,测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只有H+、Fe2+和Al3+三种阳离子且pH=0。

(1)写出该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实验①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2)这包铝热剂中铝粉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这包铝热剂中氧化铁粉末的质量。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1)Al+Fe2O3

2Fe+Al2O3

Al2O3+2OH-

2

+H2O

2Al+2H2O+2OH-

2

+3H2↑

(2)m(Al)=5.4g

(3)实验②所得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有:

n(H+)+2×n(Fe2+)+3×n(Al3+)=n(Cl-)

则n(Fe2+)=

=0.06mol

铝热剂中n(Fe2O3)=n(Fe2+)×

×2=0.06mol m(Fe2O3)=9.6g

【解析】

(1)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Fe2O3

2Fe+Al2O3。

第一个反应后溶液显碱性,说明溶液中元素Al都以

形式存在,Fe及其氧化物和碱不反应,则溶液里的物质就是NaAlO2、NaOH,故实验①发生的反应为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和氧化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Al2O3+2OH-

2

+H2O,2Al+2H2O+2OH-

2

+3H2↑。

滤液的pH=14,则其中OH-浓度是1mol/L,则根据钠离子守恒可知钠离子浓度为2mol/L,根据溶液的呈电中性可得:

c(Na+)=c(OH-)+c(

),则c(

)=1mol/L,

的物质的量为1mol/L×0.1L=0.1mol,则一份中含有铝单质的质量为0.1mol×2.7g/mol=2.7g,故这包铝热剂中铝粉的质量为5.4g。

(3)实验②所得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有:

n(H+)+2×n(Fe2+)+3×n(Al3+)=n(Cl-)

则n(Fe2+)=

=0.06mol

铝热剂中n(Fe2O3)=n(Fe2+)×

×2=0.06mol m(Fe2O3)=9.6g

 

15.X、Y为1~20号元素,它们的原子次外层都有8个电子,X元素的最高正价和负价的代数和为6,X与Y能形成化合物YX2,电离时形成的两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X是________元素,Y是________元素。

(填元素名称)

【答案】氯 钙

【解析】本题考查了元素的推断。

X元素最高正价和负价的代数和为6,原子次外层有8个电子,可推出X元素为氯。

X与Y能形成YX2离子化合物且两离子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可推出Y元素为钙。

三、实验题:

共2题

16.测定放置已久的小苏打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方案一:

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置于坩埚中加热至恒重后,冷却,再称取剩余固体质量.实验中加热时可能发生的反应的方程式为              。

(2)方案二:

按图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测定反应所产生气体的质量来达到实验目的,请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前先          。

②.分液漏斗中所装的试剂为    ,D装置的作用是        。

③实验中除称量样品质量外,还需称    装置前后质量的变化。

(填“A”、“B”“C”或“D”)

(3)方案三:

称取一定量样品20.0g,置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量固体质量为19.7g。

①过滤操作中,除了烧杯外还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②实验中判断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               。

③通过计算可得到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

(1)2NaHCO3

Na2CO3+CO2↑+H2O;

(2)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稀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防止进入C被吸收;

③C;

(3)①漏斗、玻璃棒;

②取少量滤液,再滴加BaCl2溶液少许,如无白色沉淀出现,说明沉淀完全;

53%

【解析】本题考查了放置已久的小苏打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的测定及有关问题。

(1)该方案原理为在加热的条件下Na2CO3能够稳定存在,而NaHCO3较易发生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

Na2CO3+CO2↑+H2O。

(2)①该方案是要获得产生的CO2的质量,在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盐酸具有挥发性,会影响实验结果,所以选择稀硫酸,D干燥管中的碱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防止进入C被吸收,减少误差。

③根据所产生的CO2的质量及样品质量,分别求得样品中Na2CO3和NaHCO3的质量从而得出纯碱的质量分数,所以需称量C装置前后质量变化判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3)①过滤操作中,除了烧杯、漏斗外还用到玻璃棒引流。

②试验中判断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

取少量滤液,再滴加BaCl2溶液少许,如无白色沉淀出现,说明沉淀完全。

生反应Na2CO3+BaCl2

BaCO3↓+2NaCl,样品20.0g,干燥的沉淀碳酸钡质量为19.7g,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得:

解得x=10.6g,则碳酸钠质量分数为

×100%=53%。

 

17.用最简便的实验方法,只用酚酞试液就能鉴别出相同浓度的食盐溶液、盐酸和NaOH溶液,简述实验方法和步骤。

【答案】各取三种未知液少许,分别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的原溶液为NaOH溶液,另取少量余下的两种未知液,分别向其中滴加含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可使溶液褪去颜色的原溶液为盐酸,余下的原溶液(红色不褪)为食盐溶液。

【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鉴别。

各取三种未知液少许,分别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的原溶液为NaOH溶液,另取少量余下的两种未知液,分别向其中滴加含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可使溶液褪去颜色的原溶液为盐酸,余下的原溶液(红色不褪)为食盐溶液。

四、计算题:

共1题

18.1mol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求反应后生成的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多少升?

【答案】22.4L

【解析】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由方程式Zn+H2SO4

ZnSO4+H2↑知,1mol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可生成1mol气体,在标状下体积为22.4L。

五、推断题:

共3题

19.A、B、C、D、E五种微粒,它们可能是原子或离子,并且所含的元素都在短周期。

A显负价时,不能被任何氧化剂氧化;金属B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前一周期的同族元素多8,其单质不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C元素有三种同位素,Cl、C2、C3,C1的质量数分别为C2、C3的1/2和1/3;D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显碱性;E是由两种不同元素组成的带负电荷的微粒,它共有10个电子,E极易与C+结合成中性微粒。

回答:

(1)写出五种微粒的符号: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

(2)C的同位素名称:

C2_________。

(3)C和D形成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空间结构为_________。

【答案】

(1) F   Na  H    N    OH- 

(2)氘(3)

三角锥形

【解析】本题考查了元素的推断,分子电子式和分子空间构型。

A显负价时,不能被任何氧化剂氧化,说明其单质的非金属性极强,则A为氟元素,金属B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前一周期的同族元素多8,说明是第三周期金属元素,其单质不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说明B是钠元素,C元素有三种同位素,Cl、C2、C3,C1的质量数分别为C2、C3的1/2和1/3,说明C为H元素,D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显碱性,说明D为N元素,E是由两种不同元素组成的带负电荷的微粒,它共有10个电子,E极易与H+结合为中性微粒,说明E为OH-,据此回答:

(1)五种微粒的符号分别是A为F、B为Na、C为H、D为N、E为OH-。

(2)根据上述推断C的同位素名称:

C2为氘。

(3)C和D形成的分子是NH3 ,氨气的电子式为

,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

 

20.运用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现有7种10电子微粒:

CH4、NH3、

、H2O、OH﹣、HF、F﹣。

已知A、B、C、D是其中的四种不同微粒,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

(1)常温下,若C为气体、D为液体,则D的电子式是  ,实验室中检验C的试剂及现象是  _________。

(2)若C为还原性最弱的简单微粒,请写出A+B

C+D的方程式 _________ 。

【答案】】

(1)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2)HF+OH﹣

F﹣+H2O

【解析】本题考查了无机物的推断。

(1)常温下,若C为气体、D为液体,则C为氨气,D为水,则A和B,一个为铵根离子,一个为氢氧根离子,H2O的电子式是

,实验室中检验氨气的试剂及现象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2)若C为还原性最弱的简单微粒,则C为氟离子,D为水,则A和B,一个为氟化氢,一个为氢氧根离子,方程式为:

HF+OH﹣

F﹣+H2O。

 

21.以下一些氧化物和单质之间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反应:

(1)氧化物(Ⅰ)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___________;

氧化物(Ⅱ)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Fe2O3 CO

(2)Fe2O3+3CO

2Fe+3CO2 CO+H2O

CO2+H2 H2O+C

H2+CO

【解析】本题考查了无机物的推断。

由于氧化物(Ⅰ)是红棕色的固体,则氧化物(Ⅰ)为Fe2O3,又由Fe2O3+氧化物(Ⅰ)

单质+氧化物(Ⅱ)知氧化物(Ⅱ)为CO,单质(Ⅰ)为铁,氧化物(Ⅳ)为CO2,中学阶段涉及单质与氧化物的反应且在高温下进行的置换反应,除铝热反应、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处,还有铁与水蒸气的反应和碳与水蒸气的反应,显然符合反应③的条件,只有C+H2O(g)

 CO+H2。

又由反应②:

CO+H2O(g) 

CO2+H2验证知上述推理正确。

(1)氧化物(Ⅰ)的化学式(分子式)是Fe2O3。

氧化物(Ⅱ)的化学式(分子式)是CO。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CO

2Fe+3CO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CO+H2O

CO2+H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H2O+C

H2+C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