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五下数学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09215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五下数学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五下数学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五下数学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五下数学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五下数学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五下数学教学计划.docx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五下数学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五下数学教学计划.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五下数学教学计划.docx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五下数学教学计划

原有情况分析(双基掌握程度、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习惯等)

五(13)班原有学生58人。

经过四年半系统的数学学习,学生掌握了较为完整的数学知识,不管是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平面图形的知识及周长面积的计算、基本的方位知识、初步的统计意识、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的积累。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四年半的学习,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同时学生也掌握了不少数学思想方法,积累了不少数学活动的经验。

数与代数领域:

学生已经认识了亿以内的数、小数,初步接触了分数,并能正确地读、写和进行相应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能正确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和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就计算能力上看,有80%的孩子在速度、正确率上能顺利过关,还有20%的孩子需要在后续的学习中进行进一步的加强与巩固,在计算方面显得特别困难的有5人;结合这些计算,学生已经初步感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如画图法、一一列举法,其中65%的孩子已经能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灵活组合和处理相关信息,正确选择解题策略解决解决问题,另外35%左右的孩子还需在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方面进一步努力,在这方面有困难的学生有近10人。

图形与几何领域:

经过四年半的学习,学生已经较为深刻的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有关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推导及计算方法,能解决一些与这些平面图形有关的实际问题,并积累了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方法与经验,但在解决稍复杂的平面图形的有关问题时有35%的学生感到困难,这些学生在空间想象能力欠缺明显。

统计与概率领域:

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过统计有关的知识与方法,对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数据得心应手,对于简单统计表、统计图的数据分析,班上所有学生基本没有问题。

近90%学生都理解,这些都为后续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这一知识打下了基础。

在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方面,70%的学生能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

这些学生能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课上积极发言,积极思考问题,能认真倾听同学发言,作业认真完成,可以说,基本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形成。

但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如胡梓晴、吕瑞阳、徐凡、周天澍等比较浮躁,不能沉下心做好一件事,上课纪律欠缺,不愿意动脑,不举手发言,作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

班上还有几个特别好动的学生张宇、尤锦涛等,现在五年级了,上课自己不听,还要影响周围一圈的同学,很是伤脑筋。

本学期要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信交流的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学期质量目标:

优秀率50%以上,合格率90%。

 

本册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及重点、难点)

教材内容安排:

本册教材一共安排了8个单元。

“数与代数”领域一共安排了5个单元,包括“简易方程”,“因数和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图形与几何”领域安排了1个单元:

即第六单元“圆”。

“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了1个单元:

即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一共安排了3次活动,包括“蒜叶的生长”,“和与积的奇偶性”,“球的反弹高度”。

此外,第8单元是本册教材的“整理与复习”。

本册教材还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9则“你知道吗”和7道思考题,目的在于增加数学内容的弹性,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尽可能多的发展。

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会用等式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准确判断两个数之间的因数、倍数关系,能够准确求出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或最大公因数;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能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并会进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能够迅速判断具有倍数关系、互质关系的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认识转化的思想,并能运用它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能应用运算律或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分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简易方程”教学重点:

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实际问题,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式子、等式、方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能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因数和倍数”教学重点:

认识倍数与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能够准确对一个数进行分解质因数以及求出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或最大公因数。

教学难点:

能够迅速判断具有倍数关系、互质关系的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重点:

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约分和通分的方法,能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约分和通分的方法,能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

●“折线统计图”教学重点:

了解折线统计图的作用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要求把折线统计图补画完整。

教学难点:

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比较和简单的判断、推理。

●“分数加法和减法”教学重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分母分数加、减法。

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同样适用于分数加、减法,并能应用运算律或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能应用运算律或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圆”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理解圆周率的含义,熟记圆周率的近似值,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理解圆周率的含义,熟记圆周率的近似值;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重点:

感悟转化的思想和方法,运用“转化”策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促进数学思考。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材地位、作用:

●数与代数领域

“简易方程”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完成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计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它对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解形如“ax±b=c、ax÷b=c、ax±bx=c”的方程,学习列方程解答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和方法,增强用方程方法腾飞啺 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方程的和列方程的经验,从而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

数的认识中,“因数和倍数”单元研究两个自然数的倍数和因数的关系,一到四年级教学整数,重点放在数的意义和计数方法上。

学会了自然数的读写方法,领会了自然数的基数含义与序数含义,掌握了自然数的顺序和大小,会用自然数表示日常生活里的事情或现象……本单元着重教学自然数之间的因数与倍数关系,求各个自然数的因数与倍数、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与公倍数。

显然,这些知识能丰富学生对自然数的认识,而且为教学分数的约分、通分作了必要的知识准备。

第四单元是有关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教学,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和(下册)已经初步认识把一个物体或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是分数。

同时,学生也认识了小数。

这两个单元将揭示分数的意义,研究分数的基本性质。

公倍数和公因数的知识是对分数进行通分和约分的基础,因此教材在第三单元先教学“公倍数和公因数”。

数的运算中,学生在第一学段结合分数的初步认识,已经学习了计算分母小于10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本册教材在揭示分数的意义后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学生在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过程中,能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计算的过程又是分数基本性质的运用。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教学,能及时引导学生将整数加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推广到分数加法中,发展迁移能力。

由于方程的教学安排在第一单元,在分数加法和减法单元中,也相机安排一些含有分数的方程。

第五单元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学习“转化”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已经在数学学习中初步进行过许多转化。

如果展望以后的数学学习,随着知识越来越深、问题越来越难,使用转化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

可以说,本单元把转化策略作为教学内容,不只是解决几道眼前遇到的问题,对学生以后的长远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图形与几何领域

“圆”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基本特征及其周长、面积公式,并在已经直观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从认识直线图形到认识圆这样的曲线图形,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而且也能给学生探索学习的方法注入一些新的内容,并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统计与概率领域

“折线统计图”单元是在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教学的,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表示数据方式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有效地表示数据的能力。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

本册教材前后安排了三次实践活动。

“蒜叶的生长”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主要采用统计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测量获得有关的数据,采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大蒜根、叶的生长态势,回答几个问题来描述大蒜的生长情况。

“和与积的奇偶性”是在整数知识的教学已经全部完成,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整数的运算,也建立了奇数和偶数的概念的基础上,研究整数加法的和、整数乘法的积,探索其中的奇偶性规律。

“球的反弹高度”结合分数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实验记录数据,研究球的反弹高度大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各中不同球的反弹高度是否相同。

这些实践与综合应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本学期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初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概念的扩展,理解运算的意义,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经历探索两个数(指非0自然数,下同)的倍数和因数,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及其求法的过程,进一步引发认识自然数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愿望。

(2)让学生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学习“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并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

(3)经历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看懂常见的折线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初步掌握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

二、数学思考:

(1)在认识等式、方程,探索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其价值,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认识倍数、因数、公倍数、公因数,以及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过程中,能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并合乎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进一步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猜想和验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

(4)在学习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以及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三、解决问题: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分数、数对、计算公式、统计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应用意识。

(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在用用公式解决有关圆周长和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以及用调查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让学生在用转化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培养根据所需解决问题的特点合理选择相应策略的自觉性和能力。

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在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逐步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5)通过阅读“你知道吗”以及参与“实践与综合应用”等活动,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教学措施

1.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精心设计有效的导学单,从而有效掌握学情,真正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2.以实现孩子的“六自”状态为宗旨,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注重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课程研发以及快乐数学课程的研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愉悦、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

3.合理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科学安排培优补差,使每个学生在数学上都得到发展。

4.家校合力,多与学生家长沟通联系,密切注意学生的表现,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

注重“培优补偿”工作,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补差,使他们通过学习较好地达到本册教材的要求,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同时,做好优秀学生的提优工作,扩展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5.注重课堂的“情趣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

适当增加趣味题和拓展题,结合“用数学”内容、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充分运用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6.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要以严谨的教风,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真情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

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使素质教育在自己的数学课堂中得到落实。

教学进度安排表

单元

教学内容

课时

教学时间

备注

开学第一课

1

2月18日

一、简易方程

等式与方程

1

2月19日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

2

2月20日、2月21日

简易方程练习

1

2月22日

列方程解简单实际问题

1

2月25日

列方程解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1

2月26日

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

2月27日

列方程解复杂的实际问题

1

2月28日

增加一节练习课

1

3月1日

列方程解三步计算实际问题

1

3月4日

列方程解实际问题练习

1

3月5日

简易方程整理与练习

2

3月6日、3月7日

单元练习与讲评

2

3月8日、3月11日

二、折线统计图

单式折线统计图

1

3月12日

复式折线统计图

1

3月13日

蒜叶的生长

1

3月14日

单元补充练习

1

3月15日

三、因数和倍数

因数和倍数

1

3月18日

2和5的倍数的特征

1

3月19日

3的倍数的特征

1

3月20日

因数和倍数练习

1

3月21日

质数、合数

1

3月22日

分解质因数

1

3月25日

补充练习

1

3月26日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1

3月27日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练习

1

3月28日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练习

1

3月29日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练习

1

4月7日

整理与练习

2

4月2日、4月3日

和与积的奇偶性

1

4月4日

第一至三单元练习及评讲

2

4月8日、4月9日

四、

认识分数

分数的意义

1

4月10日

分数和除法的关系

1

4月11日

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

1

4月12日

分数的意义练习

1

4月15日

真分数和假分数

1

4月16日

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1

4月17日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

4月18日

分数的基本性质

1

4月19日

约分及其练习

2

4月22、23日

通分

1

4月24日

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及其练习

2

4月25、26日

整理与练习

2

4月29、30日

球的反弹高度

1

5月2日

单元练习与讲评

2

5月3日、6日

五、

分数加法和减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

5月7日

分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1

5月8日

分数加减法练习

1

5月9日

分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练习

1

5月10日

单元练习与讲评

2

5月13日、5月14日

六、

圆的认识

1

5月15日

圆的认识练习

1

5月16日

认识扇形

1

5月17日

圆的周长

1

5月20日

圆的周长公式应用

1

5月21日

增加一节练习课

1

5月22日

圆的面积

1

5月23日

圆的面积计算

1

5月24日

增加一节练习课

1

5月27日

圆的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1

5月28日

圆的计算练习

1

5月29日

整理与练习

2

5月30日、5月31日

第六单元练习及讲评

2

6月3日、6月4日

七、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

(1)

1

6月5日

解决问题的策略

(2)

1

6月6日

解决问题的策略(3)

1

6月10日

第四至七单元练习及评讲

2

6月11日、6月12日

八、整理

与复习

分类复习

5

6月13、14、17、18、19日

综合练习与讲评

4

6月20、21、24、25、26日

查漏补缺

6月27日

学生综合素养展示庆典

分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

简易方程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一些简易方程,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限时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意识。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和他人合作交流、自hue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第二单元:

折线统计图

1.使学生经历用折线统计图表述数据的过程,了解折线统计图表述数据的基本方法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折线统计图,能根据要求完成相应的折线统计图。

2.使学生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比较和简单的判断、推理,体会数据对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义,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不同的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进一步积累统计活动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开展统计活动的兴趣,增强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意识。

第三单元:

因数和倍数

1.使学生经历探索非0自然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知道因数和倍数的含义;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知道2、5、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或3的倍数;了解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的含义,会分解质因数。

2.使学生通过操作、交流、探索等活动,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100以内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10以内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使学生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能力,感受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发展数感。

4.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数学学习活动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使学生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会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2.使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最简分数的含义,约分和通分的方法,能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

3.使学生经历分数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以及分数与除法关系、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分数与小数互化、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4.使学生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成功的愉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第五单元:

分数加法和减法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知道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同样适应于分数加、减法,并能应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相应的简便运算。

2.使学生能应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练习,体会转化思想在探索新知过程中的价值,发展数学思考。

4.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乐趣和体验,进一步增强探索的意识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第六单元:

1.使学生在观察、画图、测量和实验等活动中感知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初步认识扇形,知道什么是弧和圆心角,知道同一个圆里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有关;会应用圆和扇形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操作、猜想、测量、计算、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了解圆周率的含义,熟记圆周率的近似值,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体会等积变形、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增强空间观念,感受数学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