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文学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07540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文学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近现代文学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近现代文学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近现代文学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近现代文学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文学史.docx

《中国近现代文学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文学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现代文学史.docx

中国近现代文学史

中国近现代文学史

——一代才女张爱玲

汉语言文学许言言

一.人物生平

张爱玲(1920-1996),原籍河北丰润,出生上海麦根路(今康定东路),取名张瑛。

她是清末洋务派名臣李鸿章的曾外孙女。

1924年开始私塾教育,在读诗背经的同时,就开始小说创作。

1925年母亲黄逸梵出洋留学。

1927年,7岁的张爱玲随家回到上海,不久,母亲回国,她又跟着母亲学画画、钢琴和英文。

张爱玲对色彩、音符和文字都极为敏感,她曾在《天才梦》中说:

“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

  1928年由天津搬回上海读《红楼梦》《三国演义》。

 1931年秋就读上海圣玛利亚女校。

  1932年圣玛利亚女校校刊,刊载短篇小说处女作《不幸的她》。

  1933圣玛利亚女校校刊「凤藻」,刊载第一篇散文《迟暮》。

  1937年《国兴》刊载小说《牛》《霸王别姬》及《读书报告叁则》《若馨评》,《凤藻》刊载《论卡通画之前途》。

夏天,毕业于圣玛利亚女校;母亲第二次出国归来,张爱玲因躲避日寇炮火到母亲家住,遭父亲毒打。

  1938年,旧历年的前一天,逃出父亲家,从此与父亲家告别。

同年,在困境中终于长成大姑娘的张爱玲再一次接受了命运的考验:

她虽然考取了英国的伦敦大学,却因为战事激烈无法前往。

  1939年考进香港大学专攻文学。

1940年四月十六日,《西风》月刊三周年征文揭晓,张爱玲的《我的天才梦》获名誉奖第三名。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年香港沦陷,未毕业即回上海,给英文《泰晤士报》写剧评、影评:

《婆媳之间》《鸦片战争》《秋歌》《乌云盖月》《万紫千红》《燕迎春》《借银灯》

 

二.人物照片

 

 

 

三.成就及作品

1.成就

说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当不为过。

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钻进你的心里去。

喜欢张爱玲的人对她的书真是喜欢,阅读的本身就能给读书的人莫大的快感。

阅读的快乐只有在她那里才可以得到,至少对我是这样。

读别的书你或许能知道道理,了解知识,得到震撼,但是只有读张爱玲的文章你才是快乐的。

即便是有点悲剧意味的《十八春》依然如此!

张爱玲是世俗的,但是世俗得如此精致却除此之外别无第二人可以相比。

读她的作品你会发现她对人生的乐趣的观照真是绝妙!

张爱玲的才情在于她发现了,写下来告诉你,让你自己感觉到!

现代女作家有以机智聪慧见长者,有以抒发情感著称者,但是能将才与情打成一片,在作品中既深深进入又保持超脱的,除张爱玲之外再无第二人。

张爱玲既写纯文艺作品,也写言情小说,《金锁记》《秧歌》等令行家击掌称赏,《十八春》则能让读者大众如醉如痴,这样身跨两界,亦雅亦俗的作家,一时无二;她受的是西洋学堂的教育,但她却钟情于中国小说艺术,在创作中自觉师承《红楼梦》《金瓶梅》的传统,新文学作家中,走这条路子的人少而又少。

她是现代著名作家,四十年代在上海孤岛成名,其小说拥有女性的细腻与古典的美感,对人物心理的把握令人惊异,而作者独特的人生态度在当时亦是极为罕见。

五十年代初她辗转经香港至美国,在此期间曾经创作小说《秧歌》与《赤地之恋》,因其中涉及对大陆当时社会状态的描写而被视为是反动作品。

其后作品寥寥,唯有关于红楼梦的研究尚可一观。

张爱玲也曾为香港电懋电影公司编写《南北一家亲》等六个剧本,之后也曾从事翻译与考证工作。

张爱玲与宋淇、邝文美夫妇有深交,她的作品即是透过宋淇介绍给夏志清先生,肯定张爱玲不世出的才情,而享誉国际。

张爱玲遗产的继承人是宋淇夫妇,其中大部分交由皇冠出版社收藏。

  一九九五年中秋夜,曾经瞩目中国文学界的才女张爱玲猝死于洛杉矶一公寓内,享年七十五岁。

 

2.主要作品

小说

《沉香屑第一炉香》

《《沉香屑第二炉香》

《金锁记》

《倾城之恋》

《红玫瑰与白玫瑰》

《怨女》

《半生缘》

《色·戒》

《小团圆》

散文

《迟暮》

《心愿》

《天才梦》

《到底是上海人》

电影剧本

《未了情》,1947年。

《太太万岁》1947年。

《情场如戏场》(改编)

《一曲难忘》

《伊凡生命中的一天》。

 

3.小说创作特点

●既有传统小说叙事的痕迹,又有现代派的味道(注重写人物意识的流动,注意暗示与象征,善用联想,特别是对人物病态心理(曹七巧和她的子女)的描写与揭示)。

●具有雅俗融会的特征,也即所谓“新旧文学界的糅合,新旧意境的交错”。

●小说中有繁复、丰富的意象,这些意象具有鲜明的都市特征。

 

四.喜欢的作品之一

-----《半生缘》

精彩剧照

曼璐曼桢和世均

 

 

 

内容简介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一九五一年结稿,后来张爱玲旅美期间,进行改写,删掉了略带政治色彩的结尾,易名为《半生缘》。

《半生缘》写了三十年代上海的一个悲惨的爱情故事。

女主人公顾曼桢家境贫寒,自幼丧父,老小七人全靠姐姐曼璐做舞女养活。

曼桢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工作,与来自南京的许世钧相爱,世钧深深同情曼桢的处境,决定与之结婚。

曼璐终于也嫁人了,姐夫祝鸿才是个暴发户,当得知曼璐不能生育,便日生厌弃之心,曼璐为了栓住祝生出一条残计……十八年在天才作家张爱玲的笔下一晃就过去了,曼桢和世钧又在上海相遇,而岁月变迁绿树早已成荫......

“他和曼桢认识,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

算起来倒已经有十四年了──真吓人一跳!

马上使他连带地觉得自己老了许多。

日子过得真快,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象是瞬间的事。

可是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他和曼桢从认识到分手,不过几年的工夫,这几年里面却经过这么许多事情,彷佛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乐都经历到了。

”看了这个开头很容易让我想到他们肯定是一对情侣,但后来有什么原因“暂时”分开了。

带着期待的心情往下读,心情越来越紧张,也越来越沉重。

但渐渐感觉到曼桢和世钧之间是有缘分的,应该会在一起的……

曼桢和叔惠是先认识的,他们虽是郎才女貌却没有发生特殊的关系,好像冥冥之中是为世钧和曼桢的相恋留有空间。

在看到十一章的结尾之前,我的认为如果世钧和曼桢的恋爱会有坎坷,那肯定慕瑾造成的,因为慕瑾对曼桢的印象很好,而且曾经暗示过曼桢,他对她有好感,但是没有想到的是竟是曼桢的亲姐姐曼璐毁了她的一生的幸福,使她和世钧只有半生的缘分……那一句“有人在这间房间里”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接着看完十二章就完全明白了,这是一个骇人听闻的圈套:

曼璐为了拴住祝鸿才的心,宁愿牺牲自己的妹妹,让祝鸿才假装喝醉酒走错了房间……接着便发生了无法挽回的事……但是曼璐错了,想祝鸿才这样卑鄙无耻的人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她这样做只能为自己铺下一条走向死亡的路,并且毁了曼桢一生的幸福……曼桢被曼璐关在一个小房间里,不让世钧找到她。

世钧两次来找曼璐寻问曼桢的情况都被拒绝了,并且被曼璐告知她和慕瑾结婚了……在悲痛、心碎的心情下,世钧以为自己被曼桢欺骗了,被她抛弃了,就与表妹翠芝结婚了,虽然他们彼此都发现并不相爱,但是为时以晚……后来曼桢住院期间在金芳夫妇的帮助下逃出了医院,但听叔惠说世钧和翠芝结婚了,使她认为她和世钧的感情也是短暂的她已不太相信爱情了,后来为了孩子的原因她决定和祝鸿才结婚。

她和祝鸿才之间的生活并不幸福,后来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和他离婚了,并取得了孩子的抚养权。

她和世钧之间的爱情还能挽回吗?

不能……

随感

这部作品带给我的震撼很大……我不知道作者为什么设计这样的结尾,但说句内心的话我不喜欢这个结尾……因为它太超出我的意料之外了,世均和曼桢没有在一起……似乎在我的心中有缘人应该终成眷属,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不应该被破坏,更何况世均和曼桢有着半生的缘分呢!

但事实是无法改变的,结局是张爱玲精心设计的……有时候我在想如果结局是曼桢和世钧有情人终成眷属,那么这部作品就一定不是张爱玲写的了。

但值得庆幸的张爱玲在最后还给我们留下了一点希望——慕瑾和曼桢或许会在一起……这给了我一点点安慰。

《半生缘》让我知道了并非真情的恋爱会变成婚姻,还要经受得住现实的考验。

但我很想对曼桢说一句:

希望你能重获幸福,弥补曾经心灵上的伤痕……

不知道你们看过这篇作品有什么感受,我们可以交流一下……

 

五、疑问:

《金锁记》和《怨女》

看完这两部作品之后问我有一个很大的疑问:

为什么张爱玲要写两个题材如此相似的小说呢?

而且一个是短篇小说,一个是中篇小说,内容上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不知你们看过这两篇小说这后有没有和我一样疑惑呢?

为此我特意差了一些资料:

《怨女》与《金锁记》之比较——兼评张爱玲小说的女性形象

谢雄

无论怎么看,把《怨女》当作《金锁记》另一形式的再现都不过分,从故事轮廓到情节安排,从人物性格悲剧命运等等,二者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并且这些相似之处还是显而易见的。

但《怨女》毕竟不同于《金锁记》,不仅是主人公姓名的不同、篇幅不同,而且其主题不同、情节细节不同,人物感情的把握与处理也不一样。

从主题来看,《金锁记》是泄恨,曹七巧最初为了黄金的情欲,锁住了爱情;爱情在一个人身上得不到满足,便需要她的儿子女儿至亲骨肉的青春和幸福来抵偿。

儿子女儿恨毒了她,娘家人恨她,婆家人恨她,她最终也用黄金枷锁锁住了自己。

曹七巧又用黄金情欲发泄自己的怨恨。

《怨女》则不然,它没有了女儿"姜长安"的形象,也就没了曹七巧那令人发指的折磨。

"娟姑娘"吞鸦片的结局改成了"冬梅姑娘""生了一窝孩子"的窒息的热闹。

对三爷的复杂情欲延续到了篇末等等。

就故事情节的这些改动来看,它客观上削弱了主人公人生悲剧感的震憾力。

曹七巧身上那金钱与情爱的种种碰撞、撕掳、咬噬、扭曲、变态,人性的自私的淋漓的展露,在怨女柴银娣身上比较少见了。

因此《怨女》的主题只能是诉怨,柴银娣的形象也就远不如"女狂人"曹七巧来得典型。

这也正是现代文学史上《金锁记》之所以比《怨女》出名的主要原因。

但要据此断言《金锁记》的艺术成就高过《怨女》则根据不足。

应该看到虽然"泄恨"主题的创作比起"诉怨"来要痛快淋漓得多,但却也往往容易"过火"。

《金锁记》也是如此。

姜长安的故事虽然有助于表现主人公的性格,但带给读者更多的是恐怖。

况且它也远非大家庭的必然产物。

因而《怨女》把它整个删去是不无道理的。

再者说,《金锁记》区区三万言,七巧媳妇身份的生活仅仅描写一天!

应该说这一日的生活无论多么典型,也是不足以使读者明白七巧是如何转变,如何由此走向以后的自虐与虐待儿女、佣人的。

因为篇幅太小,许多本来足以表现人物的重要场面,如七巧初嫁之夜,生子之时,夫死之日等,作者都无法加以表现。

因此主人公性格的塑造显得不够顺畅,旧式大家庭的没落与蜕变的必然性也未能充分表现。

整部作品似乎太单调了。

《怨女》则不然。

虽然它也才十万余字,但它所拓展的时代背景,所展现的大家庭的礼仪习俗、人情世故都宛如历史长卷,表现出了旧中国从辛亥革命前到抗战即将结束几十年急速变化的风雨,这是《金锁记》所不能企及的。

而《金锁记》中倾力刻画主角、忽视配角,甚至是重要配角如七巧的丈夫和小叔季泽(此二人是影响主人公一生转变的两个人,但读者所知甚少)的现象得到了纠正。

不仅如此,在《怨女》中,张爱玲还对男人的世界作了个"尽兴的大曝光"。

如姚三爷是个狂嫖滥赌、宠妾灭妻的典型。

他捧戏子、搓麻将、吃花酒,赖公账、调戏二嫂、偷老婆珠花,他母亲临死时人们竟是到堂子才找到他的。

分家后,他入不敷出,就来找银娣,用旧情来包藏祸心。

失败后"休"了妻,绝了后,最后让一个姨太太养着他和另一个姨太太,了此残生。

这个形象比起《金锁记》中的姜季泽的形象要深刻得多。

此外,象冠冕堂皇的大爷,道貌岸然的九老太爷以及银娣的儿子玉熹等,都塑造得栩栩如生。

可以说作者在《怨女》中展现了一个"断了脊梁的男人的世界"。

除此以外,都市民俗人生礼仪也都在《怨女》中得到丰富多彩又不留痕迹的铺陈。

三朝回门、产子习俗满月礼、"圆光"迷信、做阴寿等情节,既衬托出人物的性格,又让读者闻到那个时代的独特气息。

由此我们认为虽然就人物形象而言曹七巧要比柴银娣更深刻更典型,但就两部作品而言决不能说《金锁记》的艺术效果超过了《怨女》。

相反,虽然《怨女》也还称不上无懈可击,但在其人物安排的合理性,揭露历史、沟通外界的深刻性,以及展现大家庭崩溃的必然性方面,其价值远在《金锁记》之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