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重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07468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学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针灸学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针灸学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针灸学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针灸学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针灸学重点.docx

《针灸学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学重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针灸学重点.docx

针灸学重点

总论

1、经络是由什么组成P11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

2、十二经脉P12

十二经脉的名称由手足、阴阳、脏腑三部分组成。

首先用手、足将十二经脉分成手六经和足六经。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3、奇经八脉P13

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故称奇经八脉。

4、标本P14

主要指经脉腧穴分布部位的上下对应关系。

5、根结P17

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反映出经气上下两级的关系。

6、气街P18

经气聚集运行的共同通路。

7、四海P18

四海即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为人体气血精髓等精微物质汇聚之所。

8、经络的作用P19

①联系脏腑,沟通内外;②运行气血,营养全身;③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9、腧穴P21

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分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10、特定穴P25

十四穴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称为特定穴。

11、五输穴P25

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5个特定腧穴,即井、荥、经、合穴,称五输穴。

井穴分布在指或趾末端,为经气初出之处。

多用于急救。

荥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为经气开始流动之处。

多用于治疗热证。

输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其经气渐盛。

多用于治疗脏病。

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之前臂、胫部,其经气盛大流行。

多主经脉循行部位痛症。

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其经气充盛且入合脏腑。

多用于腑病。

12、腧穴的定位方法P27

①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②骨度折量定位法;③指寸定位法;④简便定位法。

13、一夫法P29

被取穴者手四指并拢,以其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

四指相并名曰“一夫”,用横指同身寸法量取腧穴,又名:

“一夫法”。

14、得气P155

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

15、得气的表现P155

得气的表现可从患者对针刺的感觉和医者针手指下的感觉来判断,当针刺得气时,患者自觉针刺部位有酸、麻、胀、重等反应,有时出现热、凉、痒、痛、抽搐、蚁行等反应,有时出现沿着一定的方向和部位传导、扩散等现象。

医者的刺手则能体会到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反应。

若针刺后未得气,患者无任何特殊感觉或反应,医者刺手亦感觉到针下空松、虚滑。

16、毫针的补泄手法P156

(1)单式补泄手法:

①捻转补泄;②提插补泄;③徐疾补泄;④迎随补泄;⑤呼吸补泄;⑥开阖补泄;⑦平补平泻。

(2)复式补泄手法:

①烧山火;②透天凉。

17、晕针P157

(1)定义:

指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晕厥现象。

(2)处理方法:

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

让患者平卧,松开衣带,注意保暖。

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可选人中、内关、足三里等穴针刺或指压,或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即可恢复;若不省人事,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取急救措施。

18、灸法的作用P161

①温经散寒;②扶阳固脱;③消瘀散结;④防病保健

19、八会穴的临床应用P221

八会穴即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悬钟。

20、论述题四选二

漏肩风(P228)、腰痛(P232)、中风(P237)、面瘫(P240)

一百个观众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病情诊断你们自己好好看书吧,给不了标准答案。

穴位

一、手太阴肺经

①肺系病症:

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咯血,胸痛等。

②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肩背痛、肘臂挛痛、手腕痛等。

1、中府(肺之募穴)P32

定位:

在胸部,横平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

主治:

①咳嗽、气喘、胸满痛等胸肺病证;②肩背痛。

2、尺泽P32

定位:

在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

主治:

①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证;②肘臂挛痛;③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3、列缺(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P33

定位:

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肌上1.5寸,拇短伸肌腱和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处。

主治:

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

②偏正头痛、齿痛、项强痛、口眼歪斜等面部疾患;③手腕痛。

4、太渊(肺之原穴,八会穴之脉会)P34

定位:

在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

主治:

①咳嗽、气喘等肺系疾患;②无脉症;③腕臂痛。

5、鱼际P34

定位:

在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

主治:

①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热系热性病证;②掌中热;③小儿疳积。

6、少商P34

定位:

在手指,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

主治:

①咽喉肿痛、鼻衄、高热、昏迷等肺系实热证;②癫狂。

二、手阳明大肠经

头面五官病:

齿痛,咽喉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

②热病,神志病:

热病昏迷,眩晕,癫狂等。

③肠胃病:

腹胀,腹痛,肠鸣,泄泻等。

④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手臂酸痛,半身不遂,手臂麻木等。

1、合谷(大肠之原穴)P36

定位:

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主治:

①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②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③热病无汗或多汗;④闭经、滞产等妇产科疾病;⑤牙拔除术、甲状腺手术等口面五官及颈部手术针麻常用穴。

2、阳溪P36

定位:

在腕区,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骨茎突远端,解剖学“鼻烟窝”凹陷中。

主治:

①头痛、目赤肿痛、耳聋等头面五官疾患;②手腕痛。

3、手三里P37

定位:

在前臂,肘横纹下2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主治:

①手臂无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②腹痛,腹泻;③齿痛,颊肿。

4、曲池P37

定位:

在肘区,在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凹陷处。

主治:

①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②热病;③眩晕;④腹痛、吐泻等肠胃病证;⑤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病证;⑥瘾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疾患;⑦癫狂。

三、足阳明胃经

①肠胃病:

食欲不振,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等。

②头面五官病:

目赤痛痒,目翳,眼睑瞤动。

神志病:

癫狂

热病

⑤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下肢痿痹,转筋。

1、地仓P42

定位:

在面部,口角旁开0.4寸。

主治:

口角歪斜、流涎、面痛等局部病证。

2、颊车P42

定位:

在面部,下颔角前上方一横指(中指),闭口咬紧牙时咬肌隆起,放松时按之有凹陷处。

主治:

齿痛、牙关不利、颊痛、口角歪斜等局部病证。

3、下关P42

定位:

在面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凹陷中。

主治:

①牙关不利、面痛、齿痛、口眼歪斜等面口病证;②耳聋、耳鸣、聤耳等耳疾。

4、犊鼻P48

定位:

在膝前区,膑韧带外侧凹陷中。

主治:

膝痛、屈伸不利、下肢麻痹等下肢、膝关节病证。

5、足三里(胃下合穴)P48

定位:

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主治:

①胃痛、呕吐、噎膈、腹胀、、腹泻、痢疾、便秘等胃肠病证;②下肢痿痹;③癫狂等神志病;④乳痈、肠痈等外科疾患;⑤虚劳诸证,为强壮保健要穴。

6、丰隆P49

定位:

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外缘;条口外侧一横指处。

主治:

①头痛,眩晕;②癫狂;③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④下肢痿痹;⑤腹胀,便秘。

四、足太阴脾经

①脾胃病:

胃痛,呕吐,腹痛,泄泻,便秘等。

②妇科病:

月经过多,崩漏等。

③前阴病:

阴挺,不孕,遗精,阳痿等。

④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下肢痿痹,胸肋痛

1、隐白(止血要穴)P51

定位:

在足趾,大趾末节内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

主治:

①月经过多、崩漏等妇科病;②便血、尿血等慢性出血证;③癫狂多梦;④惊风;⑤腹满,暴泻。

2、三阴交P52

定位:

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主治:

①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诸证;②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等妇产科病证;③遗精、阳痿、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④心悸,失眠,高血压;⑤下肢痿痹;⑥阴虚诸证。

3、阴陵泉P52

定位:

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

①腹胀、腹泻、水肿黄疸;②小便不利,遗尿,尿失禁;③阴部痛,痛经,遗精;④膝痛。

五、手少阴心经

心、胸神志病:

心痛,心悸,癫狂痫等

②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肩臂疼痛、胁肋疼痛,腕臂痛等

1、通里P57

定位:

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主治:

①心痛,悲恐善笑;②暴喑;③肘臂挛痛。

2、神门(心之原穴)P58

定位:

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主治:

①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健忘、失眠、痴呆、癫狂等心与神志病证;②高血压;③胸胁痛。

3、少府P58

定位:

在手掌,横平第5掌指关节近端,第4、5掌骨之间。

主治:

①心悸、胸痛等心胸病;②阴痒,阴痛;③痈疡;④小指挛痈。

4、少冲P59

定位:

在手指,小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

主治:

①心悸、心痛、癫狂、昏迷等心与神志病证;②热病;③胸胁痛。

六、手太阳小肠经

①头面五官病:

头痛,目翳,咽喉肿痛等。

②热病、神志病:

昏迷,发热,疟疾等。

③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项背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

1、后溪(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P60

定位:

在手内侧,第5掌指关节尺侧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

主治:

①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证;②耳聋,目赤;③癫狂痫;④疟疾。

2、听宫P64

定位:

在面部,耳屏正中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

①耳鸣、耳聋、聤耳等耳疾;②齿痛

七、足太阳膀胱经

①脏腑病证:

十二脏腑及其相关组织器官病证。

②神志病:

癫、狂、痫等。

③头面五官病:

头痛、鼻塞、鼻衄等。

④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项、背、腰、下肢病证等。

1、睛明P65

定位:

在面部,目内眦内上方眶内侧壁凹陷中。

主治:

①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明、目眩、近视、夜盲、色盲等目疾;②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③心悸、怔忡。

2、肺俞(肺之背俞穴)P67

定位:

在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主治:

①咳嗽、气喘、咯血等肺疾;②骨蒸潮热、盗汗等阴虚病证;③瘙痒、瘾疹等皮肤病。

3、膈俞(八会穴之血会)P68

定位:

在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主治:

①血瘀诸证;②呕吐、呃逆、气喘、吐血等上逆之证;③瘾疹,皮肤瘙痒;④贫血;⑤潮热,盗汗。

4、肝俞(肝之背俞穴)P69

定位:

在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主治:

①胁痛、黄疸等肝胆病证;②目赤、目视不明、目眩、夜盲、迎风流泪等目疾;③癫狂痫;④脊背痛。

5、胆俞(胆之背俞穴)P69

定位:

在脊柱区,第10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主治:

①黄疸、口苦、胁痛等肝胆病证;②肺痨,潮热。

6、脾俞(脾之背俞穴)P69

定位:

在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主治:

①腹胀、纳呆、呕吐、腹泻、痢疾、便血、水肿等脾胃肠腑病证;②多食善饥,身体消瘦;③背痛。

7、胃俞(胃之背俞穴)P69

定位:

在脊柱区,第1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主治:

①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等胃疾;②多食善饥,身体消瘦。

8、三焦俞(三焦之背俞穴)P69

定位:

在脊柱区,第1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主治:

①肠鸣、腹胀、呕吐、腹泻、痢疾等脾胃肠腑病证;②小便不利水肿等三焦气化不利病证;③腰背强痛。

9、上髎P71

定位:

在骶区,正对第1骶后孔中。

主治:

①大小便不利;②月经不调、带下、阴挺等妇科病证;③遗精,阳痿;④腰骶痛。

10、次髎P71

定位:

在骶区,正对第2骶后孔中。

主治:

①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等妇科病证;②小便不利;③遗精、阳痿等男科病证;④疝气;⑤腰骶痛,下肢痿痹。

11、中髎P71

定位:

在骶区,正对第3骶后孔中。

主治:

①便秘,泄泻;②小便不利;③月经不调,带下;④腰骶痛。

12、下髎P72

定位:

在骶区,正对第4骶后孔中。

主治:

①腹痛、便秘;②小便不利;③带下;④腰骶痛。

13、委阳(三焦之下合穴)P72

定位:

在膝后区,腘横纹上1寸,股二头肌腱的内侧缘。

主治:

①腹满,小便不利;②腰脊强痛,腿足挛痛。

14、委中(膀胱之下合穴)P73

定位:

在膝后区,腘横纹中点。

主治:

①腰背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②腹痛、急性吐泻等急症;③瘾疹、丹毒;④小便不利,遗尿。

15、承山P76

定位:

在小腿后区,腓肠肌两肌腹与肌腱交角处。

主治:

①腰腿拘急,疼痛;②痔疾,便秘;③腹痛,疝气。

16、昆仑P76

定位:

在踝区,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

①后头痛,项强,目眩;②腰骶疼痛,足踝肿痛;③癫痫;④滞产。

八、足少阴肾经

①头和五官病证:

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聋,耳鸣等

②妇科病,前阴病:

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频数等。

③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下肢厥冷,内踝肿痛。

1、涌泉P79

定位:

在足底,曲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

主治:

①昏厥、中暑、小儿惊风、癫狂痫等急症及神志病证:

②头痛、头晕、目眩、失眠;③咯血、咽喉肿痛、喉痹、失音等肺系病证;④大便难,小便不利;⑤奔豚气;⑥足心热。

2、然谷P79

定位:

在足内侧,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

①月经不调、阴挺、阴痒、白浊等妇科疾病;②遗精、阳痿、小便不利等泌尿生殖系统疾患;③咯血、咽喉肿痛;④消渴;⑤下肢痿痹,足跗痛;⑥小儿脐风、口噤;⑦腹泻。

3、太溪(肾之原穴)P79

定位:

在足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中。

主治:

①头痛、目眩、失眠、健忘、遗精、阳痿等肾虚证;②咽喉肿痛、齿痛、耳鸣、耳聋等阴虚性五官病证;③咳嗽、气喘、咯血、胸痛等肺系疾患;④消渴,小便频数,便秘;⑤月经不调;⑥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

九、手厥阴心包经

①心胸、神志病:

心痛,心悸,心烦,胸闷,癫狂痫等。

②胃腑病证:

胃痛呕吐。

③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上臂内侧痛,肘臂挛麻,腕痛,掌中热等。

1、曲泽P85

定位:

在肘前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凹陷中。

主治:

①心痛、心悸、善惊等心系病证;②胃痛、呕血、呕吐等胃脏腑热性病证;③暑热病;④肘臂挛痛,上肢颤动。

2、内关(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P86

定位:

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

①心痛、胸闷、心动过速或过缓等心系病证;②胃痛、呕吐、呃逆等胃腑病证;③中风、偏瘫、眩晕、偏头痛;④失眠、郁症、癫狂痫等神志病证;⑤肘臂挛痛。

3、劳宫P87

定位:

在掌区,横平第3掌指关节近端,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

握拳,中指尖下。

主治:

①中风昏迷、中暑等急症;②心痛、烦闷、癫狂痫等心与神志病证;③口疮、口臭;④鹅掌风。

十、手少阳三焦经

①头面五官病:

头、目、耳、颊、咽喉病等

②热病

③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胸胁痛、肩臂外侧痛、上肢挛急、麻木、不遂等。

1、中渚P88

定位:

在手背,第4、5掌骨间,第4掌指关节近端凹陷中。

主治:

①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喉痹等头面五官病证;②热病,疟疾;③肩背肘臂酸痛,手指不能屈伸。

2、外关(八脉交会穴,通于阳维脉)P89

定位:

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主治:

①热病;②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头面部五官病证;③瘰疬;④胁肋痛;⑤上肢痿痹不遂。

十一、足少阳胆经

①头面五官病:

侧头、目、耳、咽喉病等。

②肝胆病:

黄疸、口苦、肋痛等。

③热病、神志病:

发热、癫狂等。

④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下肢痹痛、麻木、不遂等。

1、阳白P96

定位:

在头部,眉上1寸,瞳孔直上。

主治:

①前头痛;②眼睑下垂、口眼歪斜;③目赤肿痛、视物模糊、眼睑瞤动等目疾。

2、风池P97

定位:

在颈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

①中风、癫痫、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等内风所致的病证;②感冒、鼻塞、鼽衄、目赤肿痛、口眼歪斜等外风所致的病证;③颈项强痛。

 

3、肩井P97

定位:

在肩胛区,第7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

主治:

①颈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②难产、乳痈、乳汁不下、乳癖等妇产科及乳房疾患;③瘰疬。

4、环跳P99

定位:

在臀部,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

主治:

①腰胯特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等腰腿疾患;②风疹。

5、阳陵泉(胆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P100

定位:

在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

①黄疸、胁痛、口苦、呕吐、吞酸等肝胆犯胃病证;②膝肿病下肢痿痹及麻木等下肢、膝关节疾患;③小儿惊风。

十二、足厥阴肝经

①肝胆病:

黄疸、胸胁胀痛,呕逆及肝风内动所致的中风、头痛、眩晕、惊风等。

②妇科病、前阴病:

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遗尿、小便不利等。

③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下肢痹痛、麻木、不遂等。

1、太冲(肝之原穴)P104

定位:

在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的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搏动。

主治:

①中风、癫狂痫、小儿惊风、头痛、眩晕、耳鸣、目赤肿痛、口歪、咽痛等肝经风热病证;②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难产等妇科病证;③黄疸、胁痛、腹胀、呕逆等肝胃病证;④癃闭,遗尿;⑤下肢痿痹,足跗肿痛。

2、章门(脾之募穴,八会穴之脏会)P106

定位:

在腹部,在第11肋游离端的下际。

主治:

①腹痛、腹胀、肠鸣、腹泻、呕吐等胃肠病证;②胁痛、黄疸、痞块(肝脾肿大)等肝脾病证。

督脉

①脏腑病:

五脏六腑相关的病证。

②神志病,热病:

失眠,健忘,癫痫,昏迷,发热,中暑,惊厥等。

③头面五官病:

头痛,眩晕,口、齿、鼻、目等疾患

④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头项、脊背、腰骶疼痛,下肢痿痹等。

1、腰俞P108

定位:

在骶区,正对骶管裂孔,后正中线上。

主治:

①月经不调、闭经等月经病;②腰脊强痛,下肢痿痹;③痫证;④腹泻、痢疾便血、便秘、痔疮、脱肛等肠腑病证。

2腰阳关P108

定位:

在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主治:

①腰骶疼痛,下肢痿痹;②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妇科病证;③遗精、阳痿等男科病证。

3、至阳P110

定位:

在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主治:

①黄疸、胸胁胀满等肝胆病证;②咳嗽,气喘;③腰背疼痛,脊强。

4、大椎P111

定位:

在脊柱区,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主治:

①热病、疟疾、恶寒发热、咳嗽、气喘等外感病证;②骨蒸潮热;③癫狂痫证、小儿惊风等;④项强,脊痛;⑤风疹,痤疮。

5、百会P112

定位:

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主治:

①痴呆、中风、失语、瘛疭、失眠、健忘、癫狂痫证、癔症等神志病证;②头风、头痛、眩晕、耳鸣等头面病证;③脱肛、阴挺、胃下垂等气失固摄而致的下陷性病证。

6、上星P113

定位:

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主治:

①鼻渊、鼻衄、头痛、目痛等头面部病证;②热病,疟疾;③癫狂。

7、神庭P113

定位:

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主治:

①癫狂痫、失眠、惊悸等神志病证;②头痛、目眩、目赤、目翳、鼻渊、鼻衄等头面五官病证。

8、水沟P113

定位:

在面部,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

主治:

①昏迷、晕厥、中风、中暑、休克、呼吸衰竭等急危重症,为急救要穴之一;②癔症、癫狂痫、急慢惊风等神志病证;③鼻塞、鼻衄、面肿、口歪、齿痛、牙关紧闭等面鼻口部病证;④闪搓腰痛。

9、印堂P114

定位:

在头部,两眉毛内侧端中间的凹陷中。

主治:

①痴呆、痫证、失眠、健忘等神志病证;②头痛,眩晕;③鼻衄,鼻渊;④小儿惊风,产后血晕,子痫。

任脉

①脏腑病:

腹部、胸部相关内脏病。

②妇科病、前阴病:

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遗精,阳痿,小便不利遗尿等。

③颈及面口病:

瘿气,梅核气,咽喉肿痛,暴喑,口歪,齿痛等。

④神志病:

癫痫,失眠等。

⑤虚症:

部分腧穴有强壮作用,主治虚劳、虚劳等证。

1、关元(小肠之募穴)P116

定位:

在腹下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

主治:

①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羸瘦无力等元气虚损病证;②少腹疼痛,疝气;③腹泻、痢疾、脱肛、便血等肠腑病证;④五淋、尿血、尿闭、尿频等泌尿系病证;⑤遗精、阳痿、早泄、白浊等男科病证;⑥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阴挺、恶露不尽、胞衣不下等妇科病;⑦保健灸常用穴。

 

2、气海P116

定位:

在腹下部,脐中下1.5寸,前正中线上。

主治:

①虚脱、形体羸瘦、脏气衰惫、乏力等气虚病证;②水谷不化、绕脐疼痛、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腑病证;③小便不利、遗尿等泌尿系病证;④遗精,阳痿,疝气;⑤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等妇科病证;⑥保健灸常用穴。

3、阴交P116

定位:

在腹下部,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上。

主治:

①腹痛,疝气;②水肿,小便不利;③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妇科经带病证。

4、神阙P117

定位:

在脐区,脐中央。

主治:

①虚脱、中风脱证等元阳暴脱;②腹痛、腹胀、腹泻、痢疾、便秘、脱肛等肠腑病证;③水肿,小便不利;④保健灸常用穴。

5、中脘(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P118

定位:

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

主治:

①胃痛、腹胀、纳呆、呕吐、吐酸、呃逆、小儿疳积等脾胃病证;②黄疸;③癫狂,脏躁。

6、膻中(心包之募穴,八会穴之气穴)P118

定位:

在胸部,横平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上。

主治:

①咳嗽、气喘、胸闷、心痛、噎膈、呃逆等胸中气机不畅的病证;②产后乳少、乳痈、乳癖等胸乳病证。

7、承浆P120

定位:

在面部,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主治:

①口歪、齿龈肿痛、流涎等口部病证,②暴喑;③癫狂。

常用经外奇穴

1、四神聪P126

定位:

在头部,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共4穴。

主治:

①头痛、眩晕;②失眠、健忘、癫痫等神志病证;③目疾。

2、太阳P126

定位:

在头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中。

主治:

①头痛;②目疾;③面瘫。

3、定喘P129

定位:

在脊柱区,横平第7颈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

①哮喘,咳嗽;②肩背痛,落枕。

4、外劳宫P132

定位:

在手背,第2、3掌骨间,掌指关节后0.5寸凹陷中。

主治:

①落枕;②手臂肿痛;③脐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