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主任先进事迹农民致富的贴心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05573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信用社主任先进事迹农民致富的贴心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村信用社主任先进事迹农民致富的贴心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村信用社主任先进事迹农民致富的贴心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村信用社主任先进事迹农民致富的贴心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村信用社主任先进事迹农民致富的贴心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信用社主任先进事迹农民致富的贴心人.docx

《农村信用社主任先进事迹农民致富的贴心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信用社主任先进事迹农民致富的贴心人.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信用社主任先进事迹农民致富的贴心人.docx

农村信用社主任先进事迹农民致富的贴心人

农村信用社主任先进事迹——农民致富的贴心人

  在**区**镇9个村队,1万多农户中,说起**,没有不知道的。

农民们都亲切地称她“武大姑”。

农民说,在我们这儿,大姑的称呼比大姨、大姐更亲,大姑是自家人。

武大姑时时处处为我们着想,一心一意帮我们致富,是我们的贴心人。

  **很普通,近30年里,在**农村信用社,她从接柜员、会计员,一步步地干到主任,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的农民们。

光是这年,就有2293户农民在她的努力下,得到小额信用贷款的帮助,日子过得更加红火。

  在全国农村金融系统,她率领的**农村信用社也是赫赫有名。

就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社,2006年6月底存款余额达到19亿元,全年实现利润1300万元,而不良贷款余额70万元,占比仅为0006%,资产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这样的成绩,令前考察的中国银监会领导也感到欣喜,给予了高度评价。

  与农民深厚的感情是她不解的情结

  **是个健谈的人,但又是个不善表达自己的人。

说起**十里八乡的乡情民情,她滔滔不绝,如数家珍;说起这些年和农民们摸爬滚打,看到他们一个个发家致富,安居乐业,她神采飞扬,喜上眉稍;说到市里的一些单位看中她的才能,想挖她回市里工作的时候,她只有一句话,“我舍不得**镇的百姓,这么些年,有感情啊。

  而**镇的农民们,又何尝舍得离开**呢?

  2002年春天,**村村民**拿出自己的积蓄,种了40亩优质西瓜。

下了种,老何和家人天天早出晚归地忙活。

他盘算着,等收了瓜,赚了钱,除了孩子的学费外,再收拾收拾房子。

哪想到,瓜秧刚长成,一场冰雹却使他血本无归。

  老何愁得只知道坐在地头哭。

一家人的生计、儿子上大学的费用全没了着落。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对于老实巴交的农民说,真不知该怎么爬起。

  **知道了,她去了瓜地,去了老何家。

家徒四壁,无力抗灾。

从老何家回,她就决定给何润彦贷款,帮他恢复生产。

  没有抵押、不需担保,信用社为何润彦发放了000元小额信用贷款,同时帮他购买了稻秧,及时将瓜田改种水稻。

  秋后收成很好,共打稻谷万多斤。

从院子里到他家的屋里,全是稻谷。

何润彦又发起了愁,这得多会儿才能卖完啊,这回他主动找到武大姑。

  那一阵子,找**的人,总看见她打电话,求一些企业和个体加工户买稻谷。

打了0多个电话,托了不少人,总算帮何润彦解决了卖粮的难题,何润彦如期还了000元贷款。

  老何趟过这次难关,家里的日子也越越好。

  “**好啊,心特好,看着咱农民的难处,就跟自个儿家一样。

”说到这些,老何总是忍不住掉泪。

  老何并不知道,为了这笔业务,**和信用社的员工搞调研、买稻种、找市场、卖稻谷,忙活了大半年,而信用社的利润仅仅是116元钱的利息。

  “我们根在农村,在农民。

服务农民,满足农民的需要,是我们职责所在。

服务不能求回报。

”**说。

她这样说,也这样做。

她经常走村队、串农户,哪个村队发展生产有困难,哪个农户有危难,她都想方设法,提供帮助。

  2000年,邢方军带着0多户养猪农户,集资兴办了**世纪兴养殖有限公司。

场子盖起,种猪买回,钱花光了。

邢方军每天早上一睁眼,不是为自己的早饭发愁,而是担心猪场里的上千头猪能吃什么。

  怎么办啊?

“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养殖户在当时靠牲畜抵押得到贷款是不可能的。

2岁的邢方军愁死了。

东挪西借,还是运转不下去。

有的养猪户和**打过交道,知道她人好,建议去找找看。

  “我壮着胆子去了。

”邢方军回忆。

他在门口磨蹭了一上午,不敢进。

下午都快下班了,只好硬着头皮进去。

  而让这个毛头小伙备感意外、备感温暖、终身难忘的是,**热情直率,没架子,开门见说事,直截了当表态。

“能帮上的,我们尽最大能力去帮你们。

 

  “想不到啊,转天一大早,大姑就调查了。

  “农民们不容易,耽误一天,出点闪失,该怎么办?

”**说。

  经过调查,信用社很快贷给他们20万元。

  “这是一笔救命钱啊!

”至今**说起此事,眼睛里仍有些湿润。

如今的世纪兴公司,年产值已达3000多万元,发展为**市农业龙头企业。

  “**在我们公司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我们特别特别感激她。

2002年,企业走过第一个周期。

我们买了两箱水果,送到信用社,但硬是让大姑给退回了。

这么几年,她没吃过我们一顿饭。

从**身上,我不光学到了做事的道理,也学会怎样去做人。

”朴实的**,在**的感召下,带动起1600多户周边农户共同致富。

这让**着实感到欣慰。

  像这样的故事,在**镇举不胜举,一抓一大把。

  **镇是菜田区,蔬菜品种多,四季长青,80%的农户从事蔬菜生产。

**精心组织信贷资金,积极支持菜篮子工程。

仅2001年就为菜农发放贷款2111万元,光欢坨村农工商公司全年就实现收入1300万元,利润300万元,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农民**等户联办养鸡场,由于规模小,技术不过关,不但没赚到钱,还欠了一屁股债。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请镇政府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一起到该户搞调查,协调由镇里出技术,信用社出贷款帮他们渡过难关。

如今,养鸡场每年能赚10万元。

  2002年大年三十,何庄村有六户农民遭了火灾,家里的用品都烧坏了,损失惨重。

**听说后十分着急,当即号召党团员、积极分子捐款2000元送到受灾户手中。

  每逢年节,**都要组织员工到镇政府养老院去帮老人干活、做卫生,并送去食品、衣服、被子和慰问金。

她还组织员工,与蓟县希望小学建立联系,每年定期资助慰问……

  **一心想着农民,一心为了农民,群众说她和大家是“特别自然的亲情”,是一家人。

她帮了大家,觉得这是份内的事,群众却忘不了她和信用社。

富起的农民,无论走多远的路,都要把钱存到**的信用社。

**甚至动员与他公司有关系的上千农户,在**信用社开户存钱。

  **感慨地说,老百姓醇厚啊,你给他分,他给你10分。

  靠创新赢得自身发展和地方经济繁荣

  熟悉**的人知道,多年基层工作锻炼,使她的眼光更有市场意识,而农业经营的高风险,使她有胆量,敢创新,勇于求变。

**总是对村队和企业的领导们说,墨守陈规没有出路,好日子是守不住的,是闯出的。

所以,在她的鼓动支持下,**镇的几家农业企业都抓住良机获得发展。

  赵沽里村邻近外环线,村里想把蔬菜批发交易中心和综合批发市场做大做强,搞蔬菜出口加工项目。

但资金不足,不敢动手。

**了解到情况后,调研论证,认为有发展前景,主动提出帮助解决资金,说服村里大胆干。

  两年,**信用社累计发放贷款4600万元,支持民权门批发交易中心和金钟河蔬菜贸易中心,使之不断发展壮大。

目前两个交易中心已拥有总资产2。

6亿元,年创利税2000多万元,年成交额达0亿元。

一跃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

并带动**区2000多农户进行蔬菜交易。

看着赵沽里村越越富裕,带动更多农户致富,**心里特别高兴。

  本着这样的思路,**和**信用社以创新的方式,积极支持村镇产业调整,几年,他们与地方政府共同策划,先后建立起以粮油、蔬菜等8家物流配货和商贸中心,带动了3470户农户的蔬菜生产和1320户农户的运输产业。

实现了地方发展、农民致富、信用社增盈的“三赢”局面,开创了金融市场新领域。

  看到自己在基层开展实践取得的成功,**很受鼓舞。

她体会到农村信用社,一定要融入地方发展的思路中,大胆为农民增收想办法,提早介入,以创新的手法做工作,只要大家心往一块儿想,劲往一块儿使,就一定会有结果。

  **在发展,市区在延伸,**镇9个村队中,有个村队已经城市化,许多农民转为城镇居民,**地区的产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外人口、外商户日渐增多。

新情况、新形势,农村信用社怎么应对?

**把挑战看作是信用社发展的机遇。

  她大胆创新,把农村信用工程的成功经验嫁接到城区。

她与**市物流货运中心紧密合作,在物流业的商户中开展信用工程建设,创建了全国第一家“箱式”信用共同体。

  也就是说,将物流中心视为一个行政村,以管委会为载体,组成有信用社、管委会、商户代表多方参加的信用商户评审小组,对辖区商户逐户进行信用等级、授信额度的评定。

信用社最终以此为依据发放商户小额贷款和联保贷款。

 

  在**物流货运中心,**带人逐户走访,以9项指标对经营者进行综合评定。

评定出信用商户286户,共发放贷款12656万元。

这些信用商户不用抵押,不用担保,仅凭一个小小的信用证就能及时拿到信用社的贷款,还可以享受利率优惠。

  此举受到商户们的好评。

“现在搞物流,资金周转快,需求量较大,自有资金总不够用,到银行贷款,条又不具备。

信用社和物流中心这么一联合创新,真是太方便了。

”从事西北地区货代业务的张连成深有感触。

去年一年,资金顺畅了,多赚了好几万。

  物流中心老总非常佩服**的胆识。

因为有了资金保障,物流中心又吸引了自全国各省市20多家新客户入驻。

看到客户们生意兴隆,财茂盛,物流中心干脆把位置最好的六间房子全都让给了信用社。

  **这一创新之招,实现了物流货运中心、商户、信用社的多赢,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也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改革做出了有益探索。

这一举措得到市政府、中国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领导的充分肯定,上海、广东等21个省市的金融单位纷纷前参观学习,**和**信用社的这一经验也在被誉为“适合城郊型经济的**模式”。

  初战告捷,**又紧锣密鼓,经过半年多精心培育,**新温州商贸城信用共同体成立,新评定出120家信用商户,信用社给他们发放贷款1380万元,支持他们发展。

  这些原籍大都在江浙地区的商户激动地说,多年我们在外经营,很少有获得贷款的机会,人家把我们当外乡人,不信任我们。

为拆借资本,每年要付出高昂的利息。

**把我们当自家人,以诚相待,大力支持,我们一定要诚实守信,合法经营,把“信用商户”打造成致富的金字招牌。

为**经济发展做贡献。

  “**和**信用社的实践证明,在城乡结合部,开展信用共同体工作是把农村和城区两大优势结合,实现互动、互利、协调发展的好办法。

对城区农村信用社扩展市场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对降低经营风险,反哺农业小额贷款,有非常显著的成效。

”**市农村信用联社负责人如是称赞。

  同事们深知,创新的思路不是拍拍脑袋就能轻松想出的。

要有对农民的深厚感情,要对农村金融业务相当熟悉,还要对经济形势有准确把握。

看着容易做着难,在实际操作中,还要防范风险,对于从事金融工作的人说,这是需要勇气的。

  创新无止境。

**现在常思考的问题是,在坚持支农主市场的前提下,如何拓宽农村信用社服务城区经济的路子?

**觉得这个方程式还有很多的解法。

**信用社的探索,并不是标准答案,而只是一种可供借鉴的解题思路。

他们还要继续探索和尝试。

  农民的需要就是最大的责任

  **经常说:

“农民把钱存在这儿,我就要对农民负责,让农民放心;党把我放在这儿,我就得对党负责,让党放心。

”**信用社的服务是没得挑、没得比。

多年,农民们不管是田里,还是城里归,不管是存款取款,还是不存款不取钱,坐一坐,歇一歇,员工们都热情相待,跟家里人一样。

  因为农民起得早,信用社就每天提前营业,因为农民没有节假日,信用社也没有节假日。

一切从农民的需要出发,让农民满意。

  欢坨村的赵景旺,经营冷食所用的塑料包装纸,卖冰棍的小贩把零币交给冷饮厂,冷饮厂又把零币交给赵景旺。

久而久之,一分、二分、一角、一元的散币竟存了16麻袋。

一袋硬币数额不足2000元,但一个人却无法搬动它。

  赵景旺找了好几家银行,人家都嫌麻烦。

**知道后,主动承揽了这个事儿。

员工们整整清点了3天,才将零币点算清楚,总共14万元。

  谁知仅隔了一日,赵景旺就将钱取走了。

看着一沓沓一百元的整票,赵景旺感动地说:

“存零你们不烦,取整钱你们也痛快,我没啥报答的,以后把钱都存在你们这儿”。

  **地区十里八村的农民、卖鱼的、卖菜的、卖冰棍的、甚至卖破烂的都这儿存钱。

  信用社收存零散钱的事口口相传不胫而走,多年,这消息越传越远,全**一半的零钞散币都集中在**信用社,甚至北京的商户也跑到这儿存散币,仅点算工作,每天至少用3个人工。

  “群众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责任。

”对到这项费时费力不赢利的业务,**这样表态。

 

  这些年,一些金融机构成了违法违纪的高风险区。

**则说:

“信用社的存款自农民,决不能酒杯一举,政策放宽;决不能以贷款的权利搞不正之风,使老百姓的血汗钱受到损失”。

  为百姓管好钱、用好钱,责任重大。

**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只要是农民急需的、符合信贷规定的,她用最短的时间送到农民手中;不符合规定的,坚决不贷,谁说也不行。

为这,她没少得罪人。

但她心怀坦荡,一笑置之。

  清白是信用社主任必须坚守的职业和道德底线。

**的原则是,一朝沾水湿鞋将会一发不可收拾,所以,决不给别人怀疑自己清白的机会。

多年,她从未接受过客户宴请和礼品,先后退回购物卡、有价证券和现金合计1万多元,保证手中权力的干净运行。

  而对于信贷清收工作,**也自创一套。

对于不讲信誉的人,**不给他留情面。

但一般也不与欠贷人对簿公堂,更多地靠自己的工作,乡里乡亲的,为什么要走到那一步呢?

  对于欠贷户,她的办法是,信用社组成班子,人人穿上西服,扎好领带,到他家里去做工作,左邻右舍都观看。

欠款人不愿在乡邻面前丢脸,很快将钱还回。

而对于难啃的硬骨头,**则亲自出马。

有钱不还贷,在**镇是绝对行不通的。

  欢坨村一纸制品厂欠贷款本息6万多元,信贷员多次催收也不见成效。

**亲自带领信贷人员去找。

到了厂里,门卫说老板在家里,她当即接通了老板家的电话。

在电话中**要求与老板面谈,对方答应了。

但三分钟后赶到老板家时,他已经躲了起。

  员工们都很生气,纷纷建议回去起诉算了,不跟他费这个事。

  **对大家说:

“你们都回去,我在这儿等他,他不见我,我就不回去!

”就这样,**一直在老板家门口等到晚上,水也没喝一口。

  老板终于被感动了,悄悄溜出说:

“**,我真对不住你,请你放心回吧,明天我一定把钱一分不少地送到社里去。

  **喜欢两个字:

和谐。

这些年,她与**的农民们朝夕相处,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

有时候,村队有些解不开的疙瘩,就请她出面。

而她也不推辞,愿意用自己的力量,调解一些份外的事,使大家和和美美的过日子。

她把这些闲杂事,当成自己的责任。

“咱还是党员呢!

”她总这么说。

  有个村把地卖给一家开发商,前边热热闹闹,可后边闹起了矛盾,开发商就拖欠了村里的款。

村民则把开发商建的小区四周都挖了沟。

房子卖不了,钱回不,开发商急得直蹦,找了很多人协调,村民不让步,事情就僵在那儿。

开发商找到**,**二话没说,到现场。

  “先把沟填上!

”农民们见是**,相信她,就按她的话去做。

  “赶紧卖房还款!

”她又叮嘱开发商。

  房子卖了,开发商乐了,还了钱,村民也乐了。

两家握手言好。

  **是个不顾家的人。

孩子从小到大,她没接送过一次。

丈夫知道,她的时间都被工作没收了。

每天早点起床,6点多就得出发去上班,经常晚上7、8点才能回家;一年到头很少有休息日,特别是五一、十一、元旦、春节更没有休息的日子。

  除去工作,**想得最细致的,是她的团队。

逢年过节,她为每人准备3份礼品:

父母、公婆,自家各一份。

她甚至“过分”地要求员工每月拿出收入的10%孝敬父母、公婆。

她甚至吓唬个别青年员工,如果她发现有人没有做到,她就让会计从工资中扣除后“代交”。

  **就是这样,自家的事儿一点儿也顾不上,但员工们的大事小情她都一一负责:

婚丧嫁娶她考虑得周到;员工的生日,她不忘送上礼物;员工家人生病,她去探望;员工家里有矛盾,她去化解……大家怎能不敬佩这样的共产党员,怎能不拥戴这样的领导?

  员工们特别服**,虽然她的批评经常很严厉,处罚时也毫不手软,但大家知道,她的确心很软。

去年,当得知**镇何庄村、孙庄村遭受雹灾时,她组织全体员工捐款3000元,送到受灾严重的村民手中。

  **就是这样一个闲不住的人,整天忙里忙外,累得腰酸腿疼。

可谁也没有听过她有一句埋怨的话。

相反,她在劳累中感受到一种快乐。

助人的快乐,创新的快乐,奉献的快乐。

  **以她的行动赢得了职工和群众的真心拥护。

在**镇,处处都能感受到信用社和农民群众之间浓浓的鱼水深情。

  “武主任从内心深处爱别人,爱社会。

她是一个有责任心、值得尊敬的的好人。

  群众的评价,朴素,真切。

  大德无碑,大象无形。

  谁心中装着群众,群众就把他刻上心碑。

  这是最简单的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