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行为过程中的市场价格和经济周期.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05258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众行为过程中的市场价格和经济周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大众行为过程中的市场价格和经济周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大众行为过程中的市场价格和经济周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大众行为过程中的市场价格和经济周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大众行为过程中的市场价格和经济周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众行为过程中的市场价格和经济周期.docx

《大众行为过程中的市场价格和经济周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众行为过程中的市场价格和经济周期.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众行为过程中的市场价格和经济周期.docx

大众行为过程中的市场价格和经济周期

大众行为过程中的市场价格和经济周期

清湖渔夫

内容提要:

在货币化的市场中,市场价值是一种观念体系,市场价格则是价值的外在表现和标准化,市场价格的形成是一个社会化过程,市场价值和价格都是市场大众行为过程的结果。

资本的利润概念起源于价格投机,投机具有组织市场的功能,直接促进了商人的出现和商业的形成,商人的投机在组织市场的同时传播观念和积累资本,确立市场优势。

资本通过投机获得利润,同时操纵商品市场大众行为过程,对商品市场供给和需求进行两方面的控制和影响,创造市场价格过程和机制,市场价格在群体行为中形成。

剩余价值是通过价格的实现的,是资本借投机之手通过资本操纵的市场大众行为过程来完成的。

资本获取利润的过程同时也是价格形成的过程。

产业周期和经济周期都是的形成与资本流动密不可分。

新兴产业的周期性扩张和收缩在经济周期中具有主导作用。

市场成为经济体系的联接基础,在资本和投机主导的和以市场群体行为过程为内容的市场价格机制下,新兴产业的资本流入和流出,成为整个经济周期的动力和源泉。

正文:

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观点,价格波动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供给增加,需求下降,价格会回落,反之则会上升,价格波动一般会收敛。

所有影响价格波动的因素,通过影响供求关系,从而导致价格变化。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供求模型。

很多其他价格模型都是以供求模型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然而据我们的日常观察,一个显著的事实是:

越接近价格波动的高峰,市场的交易反而越来越活跃,相应地交易量也在异乎寻常地增长;亦即,随着价格上涨的同时,供给在增加,需求也同时在增加。

与这个显著的事实相联系的另一个问题的是,供给和需求同步增加的价格上涨过程和同步下降的价格下跌过程,是如何相互继起和相互变换的?

供给和需求同向发展的价格波动在当今所有的市场存在而且反复出现,说明某种价格机制而不是供求机制在这些市场起作用。

搞清楚这种机制的构成及其诸要素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价格问题本身和重新认识社会经济过程,从而在新的视野中重构我们的经济理论、管理体制和选择有效的政策手段。

第一部分:

群体行为推动的市场过程

我们认为,价格和价值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这种社会化过程,是以一定的市场人群为主体,以特定的社会心理状态为基础,以群体行为为内容的过程。

这种大众行为过程不是西方经济学想当然的算术平均化或者其他“模拟近似”的数学过程。

经济行为,是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反映的是人类行为的一个侧面,是和诸如政治、文化、心理、生理等等其他层面交织融合在一起的。

人是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的主体,从来就没有纯粹的经济活动。

从估价到交易价格以及投机的起源

我们知道,商品交换,起源于简单的物物交换过程。

货币和交换媒介的产生,是所有交换者普遍接受的结果,是一种所有参与交换的人们的选择。

在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条件下,单个市场参与者,对某一只商品,在交易之前,会有一个基本的看法,这种看法,基于该市场参与者所知的有关这个商品的方方面面,包括习惯、经验和一些简单的逻辑,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商品买或卖的估价,即认为该商品值多少货币,愿意为此支付或收到什么价格,这是一种认知活动。

市场参与者的价格认知可能有严谨清晰的“逻辑”(例如经过一定“逻辑论证”的某种概念、判断和推理,学说或者理论),也可能是随意的。

不同的市场参与者,其买或者卖的意愿,以满足个体的需要作为基础,会受到与自身有关的方方面面的主观或者客观的条件的限制和影响,体现其意愿的价格认知是不同的。

这是一种思维或者认知的个人体系或者心理积淀。

正是这种估价的差异,即该商品在不同的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愿意支付和收到的价格的不同,使得市场交易成为可能或者不可能。

这种估价认知,在进入市场之前,存在于社会个体之中,与其他社会个体无关。

这种认知或者估价,随着该市场交易者与其他市场交易者的接触而逐步发展。

认知开始时具有明显的个体特征,因为人们之间林林种种的社会联系和社会接触,这种想法或信息在市场参与者之间交互传播,不同市场参与者之间的认知开始交互影响。

这种相互影响,始于买方的询价,相互了解对方的认知。

在寻找的过程中,买方如果能够找到接受买方估价的卖方,就会有交易出现;否则,买方会继续寻找新的卖方。

如果买方出价经过一定询价的过程之后仍然找不到适宜的卖方,买方会提价,以购买到商品满足自己的需要。

这种估价的调整和变化,包括买方的估价和卖方估价,受到了询价过程中其他市场参与者的看法和估价的影响。

在一个区域有限和信息能够短时间很快传播的市场,较多的买方和卖方进入,会产生竞价现象;买方会根据实际交易和其他人的报价,修改自己的报价,卖方也会同样修改自身的报价。

这种报价的修改,显然是基于个人认知的传播与互动,在交易者当中反复回馈,从而认知逐步在市场中扩展和社会化,产生倾向性。

这种市场价格不是单一的,由于单个市场交易者信息来源渠道的差异和时间及空间上的限制,单个市场参与者的价格认知具有片面性和有限性,只能根据有限的信息采取行动。

要发展和扩大这种认知,就需要进一步获得相关信息,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其他代价;因此,个别交易的结果,使得价格之间存在差异,交易价格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一个高低的序列。

这就是价格波动。

在时间上,一些市场参与者由于交易的频繁发生,对其他市场参与者的认知的了解更加丰富,价格差异经验的反复积累,会实现低价的买方和高价的卖方的角色转换,投机活动就产生了,以获取差价为利益的商人开始从众多的市场交易者当中分离出来。

在空间上,这些商人如果能够突破交通和信息的限制,能够利用在两个或者多个区域市场中差价获取利益,就会发生区域间的市场投机活动。

投机的反复发生,新的社会分工——商人职业开始出现。

在投机活动中,商人们会进行财富积累,财富量的增长使得他们能够更多地低价买进商品和更多地在高价卖出商品。

因为投机活动的差价利益累积,商人们的财富积累就有了资本积累的意义,差价利益也就是初始的资本利润,这也是资本获得利润的正当性和自然性的最原始和最隐蔽的依据。

在低买高卖的过程中,他们的估价认知同时也在所有的交易对手之间传递,交易对手越多,他们的估价认知会传播得越广。

这种估价认知,同时也是来源于他们的交易对手,有交易对手估价的影子。

由于交易的频繁和时间上的延续,这种估价认知基于对市场有关的信息的更广泛和深入的了解和更多的经验及方法,促成了商人的专业性,牟取差价或者投机成为专门的职业;相对于估价具有片面性和有限性的市场参与者的单个交易行为而言,商人的交易对手众多,具有信息收集和传递的优势,对市场的了解更全面;反复的交易积累和判断,在经验观察和逻辑思考中对商品价格变动及其相应的原因进行归纳,形成某些结论和经验,进而形成商业理念。

经验积累在交易次数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者中也同样存在,但是这种交易次数和商人们无法相比。

随着交易活动的反复进行和扩展,包含经验的估价认知,也会在市场中扩展,在参与市场的人群间反复回馈的结果,就会造成一定时间内估价的倾向性。

由于询价过程中价格比较,由于商人们在投机活动中的买方角色和卖方角色的频繁转换和其他交易者的反复参与交易,这种倾向性的估价被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者认同并且自我证明。

在这个过程中,个人估价完成向交易价格的转变。

交易价格的观念性

交易价格和交易结果是估价一致性的产物,两个或者一群交易者的消费需要都得到解决。

在交易价格产生过程中,相应的市场参与者经验在积累,在一次次交易中会形成一些看法,这些看法在交易中反复在市场参与者之间流转和回馈,愿望和看法开始交锋,在讨价还价和不断的估价修正中逐渐趋于一致,形成市场倾向性看法或者和市场理念。

市场会越来越被这种理念所覆盖,一方面,因为这种理念的的相关信息被市场所有交易者或多或少地共享,另一方面买卖双方的寻找过程和等待时间会大大缩短,市场因此也越来越组织化,市场有关各方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商品交换取决于相互需要,而有组织的市场的形成则是观念趋同或一致的产物。

市场理念在越来越多的交易行动当中被支持和证明,在所有市场参与者当中被接受甚至深入人心是一个漫长的社会心理积淀过程。

这种观念的积累和趋同,就是市场价值。

商品的市场价值存在于参与市场的人们的观念体系之中,包括是非曲直、经验积累和逻辑思考等等,价格只不过是市场价值的标准化和可衡量的外在表现。

市场价值在缓慢发展和很少变化的自然经济时期甚至代代相传。

当然,市场估价的观念上的趋同因为交易的相互参照,会推动价格差异缩小,也绝不意味着价格划一,交易的进行始终会存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阻碍(如距离市场路程的远近和季节性的丰歉及到达市场的时间差异),因为这些阻碍,会产生交易的代价,在交易上会有所反应。

价格具有观念性的意义,尽管它依赖于相互需要和商品交换本身,这种观念性意义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屡见不鲜,远的如十七世纪荷兰“郁金香狂潮”中高得离谱的郁金香花价,最切近的则是2011年济南唐王镇低得离谱的蔬菜价格,常见的是收藏品的拍卖价格。

甚至纸币的出现和货币符号的产生,都说明价格的观念性或者交易者的认定作用;商品和交换媒介的转换既是标准衡量和判断,也是在观念上对货币的接受和认可。

供求关系作为一种市场状态和信息,首先必须被参与市场交易者们吸收,成为认知的一个组成部分,然后才有竞价行为发生;提价求购或者降价抛售,价格的大起大落都离不开买方和卖方的认可和认定,市场参与者根据某个价格采取交易还是不交易的行动。

单笔交易价格是买卖双方的相向行动的结果。

市场价格由于市场观念的趋同及众多交易者参与,是市场交易者群体行动的结果。

这种结果因为交易结束随即进入历史和经验,不可逆转。

这种群体行为或者大众行为过程,既推动着市场价值的形成,又反过来被市场价值所组织和联接。

一个变革的口号可以聚集一群乌合之众,一个理念可以组织一个市场。

理念和群体行为塑造

价格的倾向性和一致性在市场参与者交互影响中产生,作为这个过程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对估价认知的趋同——产生市场价值。

在大量交易中,因为这些限制和买卖双方的彼此竞价而产生价格差异,商人们会利用这种差异获得差价或者说投机。

作为专业分工的商人,因为更频繁的交易获得差价,从而逐步资本积累,同时也在市场中频繁转换买方和卖方的角色,低买高卖,组织和扩展市场。

商人的交易频率和实际完成的交易量,都不是普通交易者能够相比的,他们在市场的经验更丰富,思考判断更专业,对市场的总体状况把握更广泛和深入,从而能够发现更多的牟利机会。

由于资本的积累和专业分工的发展,商人们——特定的低价买方或者高价卖方因为信息渠道和资本优势,从而逐步形成自身的市场优势,市场会逐步走向集中和垄断。

由于资本的原因,他们会在一个区域市场逐渐参与越来越多的交易,甚至作为市场绝大部分的卖方或者买方;同时形成相对较强的信息收集能力,他们在与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者交易的同时,一方面会在交易中了解市场绝大部分参与者的价格认知,在归纳总结的同时将自己的价格认知辐射到整个市场的参与者,在反复的频繁的交易中逐渐形成意见领导性,并且在绝大部分交易中证明他们的逻辑和意见的正确性。

这种意见领导性当然也是市场其他参与者的参与和认可的意见领导性。

也由于他们的交易对手的广泛性,他们的看法和估价,会在交易过程中传播得更广和更有示范性。

更广泛的市场联系使他们能够获得更丰富更准确的市场信息和看法,或者说是信息优势。

资本的优势和信息的优势,以及获取越来越有利的差价,使得他们的投机活动朝更低的买价和更高的卖价两个方向努力,因为他们的报价会具有市场引导性,逐步开始操纵价格。

价格操纵,仍然依赖于他们的交易对手的认可,他们要做的是:

给予更低的买价和更高的卖价的理由,这些理由在询价和竞价过程中传播,接受这种价格认知的人越多,这些理由就越具有正确性和合理性。

这些商人逻辑,经过足够的时间,就形成市场理念,同时改变市场价值。

这也是市场话语权的起源。

这些市场理念,一方面会推动市场价格的形成,另一方面会在更大的空间和更长的时间上组织市场。

这些市场理念,成为所有市场参与者的行动依据,不接受这种理念的人们,会被市场冷落或者抛弃。

随着理念和价值在交易过程中行走,随着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者的加入,这种群体性的行为持续反复地发生。

第二部分:

资本主导和创造的价格过程

投机和投资

对投机的商人们而言,市场是个财富积累过程,也是个资本积累过程。

由于投机本身和追求差价利润,投入一定资本,获得比投入更多的资本,差价越大,资本的所谓利润越大。

一步步地,商品的差价,转换为投入资本总额和收回资本总额的差额,价格投机在人们的认识上自然转换为资本投机或者人们常说的投资——付出资本或者货币,收回来的是更多的资本或者货币。

在早期的资本主义过程中,资本追求利润是不问途径和手段的。

就资本本身而言,没有那么多复杂的观念体系,存在的只是投入资本和收回比投入更多的资本的要求或者愿望,投资,常常和收回更多的资本——获得利润的愿望相联系,投机,则和差价获取相联系。

投资和投机,从过程而言,都是价格差额,实际上是同一个社会过程。

随着资本的积累和资本对市场的影响作用扩大,市场也逐渐扩展。

随着资本对市场的越来越具有控制性,投机活动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发生,利润现象也就越来越广泛出现。

与此同时,投机一方面使市场更有组织性,将更多的人群卷入市场,另一方面投机又成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从生产走向消费过程中的一环;资本通过投机,作为市场的低价买方,对供给进行控制,作为市场的高价卖方,对需求进行影响和创造。

资本操纵下市场价格的波动过程

投机推动了资本积累,同时也推动了商人和商业的产生。

在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以投机为目的的商人资本,在市场中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

因为在市场中商人资本优势,商人资本处于生产者或者产业资本的买方,也就是低价的收购者;同时商人资本又处于消费者的卖方,出卖收购来的商品,消费者购买商品,获得使用价值。

商人资本通过投机在对生产者进行控制的同时,也对消费者进行控制。

“商品到货币是一次惊险的跳跃。

如果掉下去,那么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的所有者。

”从某种程度上说,投机在市场的成功与否,是商品到货币的惊险一跳能否成功的关键。

我们知道,商人资本和投机对市场价值和群体行为具有塑造功能。

在使用价值方面,对于新产品,会进行社会推广,介绍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新产品或者服务的知识或者信息在一定的市场人群中普及;对于老产品的知识和信息进行重新宣传。

在完成必要的商品低价收购或者对商品来源获得足够的控制后,为了获得差价利益或者资本增值,商人资本会推动商品价格上涨;为了在更高的价格上将商品卖出去,就必须给予人们涨价的理由,使更高的交易价格为消费者所接受。

在商品涨价过程之初,商人资本会根据市场里历史经验和已经塑造完成的市场理念或者市场价值,释放相关信息或者理由,这些信息和理由如果在市场参与者人群中已经熟识,那么随着消息和理由的发布,涨价就会被市场再次证明“合理”而自然而然。

这种市场的既有理念,是一个奇怪的复合体,这个复合体中,可能包括各种观念和想法,甚至还有某些复杂逻辑的理论体系,但是这些想法、观念和理论的合理性,不是由所谓的经济或者市场科学来证明的,而是由市场本身的历史经验来反复“证明”的,如所谓的“需求增加”导致“价格上涨”,一次又一次的“需求增加”的消息和理由发布,与在某个时间段上的“价格上涨”相对应,商人资本需要的只是价格上涨,至于价格上涨的“原因”——“需求增加”是否真实,增加多少,只要市场相信这些消息是所谓价格上涨的“原因”就行了,其他并不重要。

价格上涨的消息和理由,可以来自于既有的市场理念体系之中,也可以是新的市场理念。

新的市场理念能否建立,并且被广大消费者认可,同样要通过涨价过程来证明,如果发布一次有关新理念的消息和理由并且价格随之上涨还不够,那么多发布几次消息或者理由,通过商人资本的主动买入提价,反复来几次就“证明”了。

商人们发布的理由和涨价之间的联系就这样建立起来,久而久之就有了“理论”的外壳包裹,而且因为理论多多,这种外壳就花样翻新;反复宣扬的结果,人们就可能接受所谓的种种“科学”解释。

不过,理论或者理念可以到处流传,如果市场参与者们没有采取行动,没有相应的价格变动,也就聊为一说。

随着一次次导致价格上涨的消息的发布,交易价格的反复上扬,价格上涨的趋势在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者当中确立,消费者的趁“低价”买入和价格的上涨将反复自我推动和自我强化,商品交易量不断增加,一方面,交易价格不断攀登新高,另一方面消费者人群不断入市和扩大,在价格的高位形成消费者的买方市场。

在价格高峰附近,因为涨价的乐观预期,至于涨价理由已经一次又一次地向市场参与者们提示过了,在提示过程中的价格屡创新高也反复证明了这些涨价理由的正确,参与买进的人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问题是这些高价追买的人们个个都能如愿以偿,他们的交易对手肯定存在,并且大批地卖给他们。

这个由消费者们自发集合而形成的买方市场,就是商人资本所需要的;消费者蜂拥而入,形成消费热潮和市场高潮,商人资本原先在相对低价收购的的商品则源源而出,市场的交易量更是骤增。

随着商人资本的投机性卖出逐步走向尾声,商品高价套现活动结束,商人资本实现了商品到货币的转变,继续推高价格已经没有意义;同时由于“导致”价格下降的消息或者理由的露面,市场会转向下降。

同样,因为“导致降价消息和理由”与价格的“联系”或者关联,市场的价格下降过程会自我强化,直到价格跌到商人资本认可的低价为止。

商人资本在自身认可的低价区域,又开始缓慢的收购活动。

在完成必要的商品低价收购或者对相对低价商品来源获得足够的控制后,新的涨价过程又重新开始。

如此反复不已。

商人资本和投机将生产者和消费者分离,一方面是因为商人资本通过投机突破了市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通过投机塑造市场理念和影响市场价值,将市场组织起来,另一方面是因为投机对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控制和影响,决定性地影响着“商品到货币的惊险跳跃”的实现方式和程度,这就是商业的渠道优势。

尽管在市场中会出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见面,但是这种零星的偶尔的交易不会改变投机在市场中社会性作用;这些零星的偶尔的交易的价格,也受到市场价值的影响和控制。

市场话语权

商人资本通过对市场理念和市场群体行为的塑造,在市场把握了话语权;同时这种市场话语权的扩大和强化,更便利了商人资本操纵市场。

这种话语权,体现在通过消息对市场理念或者市场价值进行改变和塑造。

一方面通过消息释放和传播组织市场。

消息走向市场人群,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口耳相传,消息源从第一批受众很快传向第二批、第三批受众,直至整个市场,伴之商品价格出现某种与市场大众对消息的解读和预判相一致的变化,随后的买卖行为就会发生。

另一种是以行业专家的名义通过媒体释放和传播,传播这些理论和观念的专家名人会带上种种“权威”和“科学”的光环,这些理论也会通过课堂教育和社会教育向更多的人群推广和反复地灌输,从而试图塑造人们的市场思维模式和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另一方面,通过消息的选择性释放和传播来影响价格走势,以适应商人资本利益的需要。

在上涨的市场,通过对消息源的控制,对媒体舆论的操纵,着力释放和传播“导致价格上涨”的消息,对不利于上涨的消息进行可以掩盖并且在传播渠道方面予以过滤和封杀;在价格上涨的的末期,好消息联篇累牍,商人资本御用的“专家学者”粉墨登场,各种研究报告和预测纷纷出笼,消息频密释放和轰炸,渲染市场乐观情绪,巩固和强化消费者人群的买方市场。

在价格下降的市场则进行相反的运作,坏消息对市场参与者人群的心理进行反复打击,同时价格交替下降,出现迷茫、恐慌和绝望。

因为收集消息的渠道和成本限制,作为个体的市场参与者无法了解市场的全景和真实面目,也无法质疑市场流行的理念和“论证”。

商人资本将自己需要的逻辑或者理念逐步塑造成市场理念,在这种被塑造的市场理念的支配下,市场大众在思维上已经落入某种社会化的控制之中。

市场中商人资本以外的市场参与者的个人意志在市场强大的舆论逻辑下趋于渺小和无力,行为上也就随波逐流,采取与市场情绪相反的市场买卖行动实在过于艰难,无奈地附和大众性的意见而看涨或者看跌。

这是市场从众心理和羊群行为的根源。

资本和市场的秘密

市场本身是个财富的分配过程,这种分配通过价格实现,由于市场过程的社会化,由于社会分工,单个市场参与者通过商品交换满足自己需求的程度实际上由市场——由市场中的群体行为来决定,其自身的利益主张的实现程度与市场上其他人们的认可程度直接相关。

价格本身是社会观念和价值的外在表现,从个人看法走向社会观念,是一个个人看法反复交流和人们相互影响和共同行动的过程。

就市场过程的每一个价格而言,都是交易形成的,具有偶然性;但是交易完成,都以交易的双方对这个价格认可作为前提,这个价格就是现实存在的。

同时这个价格是和一个市场群体行为过程相联系的,存在于这种社会机制之中,在这种社会机制中的每一个价格,都是合理的,具有价值基础。

在资本主义时代,价格波动,是投机的结果,是资本掠夺的产物。

资本掠夺过程和价格形成过程是同一的,既形成价格,同时又完成了财富的分配和资本的增值。

卡尔·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了商业利润,认为商业利润来自于生产过程的剩余价值分割,诚如斯言,而这种剩余价值分割是通过价格的实现的,是借投机之手通过资本操纵的市场群体行为过程来完成的。

劳动创造财富,市场形成价值,资本获取利润;资本获取利润的过程同时也是价格形成的过程。

这是资本掠夺的秘密,也是资本在市场中依赖投机才能存在和存活的秘密,即钱生钱的秘密!

西方资本几百年来一直是按照这个秘密中的规则和诀窍行事。

西方经济学从来也不敢去“发现”这个秘密,并且极力掩饰这个秘密,脱离社会实际运动过程的理论也就逐步走向臆想。

第三部分:

产业周期和经济周期

产业周期

每个产业都要经历的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演变过程,这就是产业周期或者产业循环。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产业发生周期性扩张和收缩,有关这种周期性扩张和收缩的经济理论可谓众说纷纭。

这些理论概念和假设,却与经济现实毫不相干,他们只存在于西方经济学学者们的臆想中。

产业周期性扩张和收缩有着其自身的社会性动力,这种社会性的动力仍然来自于资本的投机牟利和相应的大众行为过程。

产业周期性循环,与市场的群体行为过程紧密相连,围绕着市场机制展开。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一个产业的新生,同时也意味着资本的进入和活动,这些进入的资本,就是产业资本。

产业资本就其特殊性而言,为了生产特定的使用价值或者说产品。

资本以货币的形式进入,购买生产要素并且生产产品,卖出产品收回货币,完成一个产业资本循环;投入货币,企图收回更多的货币,从而资本增值。

在产品进入市场之前,他仅仅具有使用价值的意义。

生产产品,是投入资本的生产者自己的事情,产品消耗的所谓成本,如工资、原材料、设备折旧等等,会有一个货币上的计量,但是这种计量,仅对生产者有意义,是生产者对产品所有耗费的一个认定,我们称为生产价格,这种生产价格与他人无关。

产品价值或者价格的界定,是在产品进入市场之后并在市场中完成的。

生产者带着自己的产品进入市场,角色发生转换,由生产者转变为市场参与者。

产品在市场中以何种价格售出,实现商品到货币的惊险的一跳,对生产者而言具有决定性意义,决定着产业资本循环的结果。

资本的这种增殖过程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它依赖于市场价格和生产价格的相对变动。

产业资本循环对市场过程具有依赖性,产业的扩张和收缩,依赖于市场价格,并且随着价格过程的涨跌进行。

在产品的市场价格上涨,并且超过生产价格的情况下,因为生产产品有利可图,会引起资本向该产业的流入,投入资本规模扩大。

在产品的市场供给增加的同时,随着商人资本对市场过程的操纵和商人资本的市场理念的被流行,市场需求也会增加,这种供给和需求交替增加、价格上扬的过程,会引起资本向产业的持续流入。

一方面,商人资本通过投机操纵,逐步吸引消费者入市,创造、控制和调节产品的销售市场;另一方面,商人资本根据可能产生的销售市场的大小来逐步提高对产品供给的要求,使得二者相匹配。

随着市场价格上涨,导致生产价格和市场价格的差距扩大,生产者也会提高出售价格,提价幅度以商人资本在市场中投机能够接受的收购价格为限。

这是商人资本对产业资本的制约与限制。

资本向该产业的流入过程,同时也可能引发相关的要素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