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网络安全讲座课件.ppt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70503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7.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通大学网络安全讲座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南通大学网络安全讲座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南通大学网络安全讲座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南通大学网络安全讲座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南通大学网络安全讲座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通大学网络安全讲座课件.ppt

《南通大学网络安全讲座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通大学网络安全讲座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通大学网络安全讲座课件.ppt

规范上网行为确保用网安全,2016年9月,一、增强安全意识,远离电信网络诈骗二、守法文明上网,共创和谐网络环境,一、增强安全意识,远离电信网络诈骗,8月19日,18岁的山东贫困准大学生徐玉玉因接到骗子的诈骗电话,被骗走9900元学费,在当天傍晚与父亲报警返回时,该名女生突然昏厥,在医院抢救两天后离世。

1、徐玉玉被诈骗案,8月18日,山东大二学生宋振宁接到一个自称公安局的电话,称宋振宁的银行卡被人透支了六万多元,因对方说出其银行卡号和身份信息。

宋振宁相信了骗子,在银行给骗子转账2000元。

8月23日凌晨,宋振宁心脏骤停,不幸离世!

2、宋振宁被诈骗案,8月25日,长春某大学大二学生段某手机收到了一条“学校”收取学费的短信,短信里提供了一个链接。

接到短信后,段某未有任何怀疑,直接点击链接进入“收费”网站,并通过网银将5000元学费转入对方账户。

发现被骗后,段某自杀身亡。

3、段某被诈骗案,1、电信运营商;2、银行;3、掌握学生关键信息的相关部门;4、被骗同学自身的社会阅历。

以上三个诈骗案件能够得以实施并得手,到底是哪几个关键环节出了问题?

1、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任何涉及到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事情上,多做一些思考(捋清每一个细节,发现可以之处),多做一些求证(问家人、问朋友、问同学、问相关单位);,在以上三个案件中我们应当吸取的教训?

2、要相信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你没有任何隐私。

希望同学们记住一点,就是今后不论是什么人(见过的或没见过的,网上的或者网下的),他非常清楚你的个人信息的话,你也不要奇怪。

因为能够泄露你信息的地方太多了!

在以上三个案件中我们应当吸取的教训?

3、眼见不一定为实。

当前一些犯罪分子为实施诈骗行为,在境外注册了大量的假冒党政机关、电子商务平台以及学校、企业等单位的网站,然后又针对性的引诱特定对象登录假冒网站实施诈骗。

这些网站除了域名有细微的差别外,其他内容几乎一模一样。

此外,现在号码任意显等改号软件,可以将来电显示成任何号码。

在以上三个案件中我们应当吸取的教训?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典型案例,1、冒充公检法部门,法院、检察院传票诈骗,作案手法:

冒充公检法、电信部门的工作人员和部门电话,以事主电话欠费、查收法院传票、包裹单等借口诱骗事主回电咨询,然后以事主个人信息泄露,银行账户涉嫌洗钱、毒品犯罪或需要调查等为由,要求事主将银行存款转至对方提供的所谓“安全账户”审查为由实施诈骗。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典型案例,1、冒充公检法部门,法院、检察院传票诈骗,特点:

1、诈骗金额庞大,占比达所有诈骗案件的23%;2、被骗者往往倾其所有,甚至倾家荡产;3、绝大部分都会要求被骗者将资金打入“安全账户”或存入一张按照其要求新办的银行卡;4、绝大部分犯罪分子都会设法要求被骗者将所有资产存入一张银行卡;,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典型案例,1、冒充公检法部门,法院、检察院传票诈骗,手法:

谎称受害人身份信息被犯罪分子冒用从事违反犯罪活动;谎称受害人银行卡、医保卡、社保卡被冒用从事违法犯罪活动;谎称受害人邮件包裹里被查出违禁品;谎称受害人涉嫌洗钱、贩毒、偷税漏税等违法犯罪;,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典型案例,1、冒充公检法部门,法院、检察院传票诈骗,防范要点:

针对冒充公检法的电信诈骗手段,大家要记住3个“绝对不会”:

1、公检法等司法机关绝对不会使用打电话的方式开展案件侦查工作,通知你涉嫌犯罪、洗黑钱、贩毒等,也不会通过网络或传真给你下达“法院传票”等法律手续。

2、所有执法部门都绝对不会打电话要求群众转账汇款。

3、司法机关绝对不会设立所谓的“国家安全账户”。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典型案例,2、盗QQ号冒充好友诈骗,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典型案例,2、盗QQ号冒充好友诈骗,作案手法:

针犯罪分子通过黑客技术窃取事主QQ密码,并远程启动视频探头,事先录取事主的视频资料,然后登录所窃QQ,冒充事主有针对性地选择其QQ好友,要求与其视频聊天,向其播放事先录取的事主视频。

骗取信任后,编造出车祸、急需周转资金等各种借口骗取钱财。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典型案例,2、盗QQ号冒充好友诈骗,防范要点: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典型案例,3、以受害者家人遭遇意外实施诈骗,作案手法:

犯罪分子通过不法手段获悉受害人及其在外地打工、学习、经商的家人的电话号码,先故意电话滋扰身在外地的家人,待其不耐烦而关机后,犯罪份子迅速打通受害人电话,假冒医院领导、警察、老师、朋友的名义,谎称其在外地的家人意,外受伤害(如出车祸、被人打杀伤、被人绑架)或突然患疾病急需抢救治疗,叫受害人赶快将“抢救费用”或“赎金”打到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上,以此骗取钱款。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典型案例,3、以受害者家人遭遇意外实施诈骗,防范要点:

若接到类似电话应保持冷静,一定要先与所谓“出了事”的家人主动联系,如果万一一时联系不上,要主动联系医院、学校等相关单位进行求证(联系方式通过114查询)。

此外,也要和亲友商议,也可以迅速报警,绝不能按对方的指示汇款转账。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典型案例,4、网银升级诈骗,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典型案例,4、网银升级诈骗防范要点: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典型案例,5、网络游戏诈骗常见作案手法:

一是低价销售游戏装备,犯罪分子利用某款网络游戏,进行游戏币及装备的买卖,在骗取玩家信任后,让玩家通过线下银行汇款的方式,待得到钱款后即食言,不予交易;二是在游戏论坛上发布提供代练信息,待得到玩家提供的汇款及游戏账号后,代练一两天后连同账号一起侵吞;三是在交易账号时,虽提供了比较详细的资料,待玩家交易结束玩了几天后,账号就被盗了过去,造成经济损失。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典型案例,5、网络游戏诈骗案例:

某网民玩暗黑游戏已有一年多时间,一次他突然接到一位玩家的信息,说有高等级的盔甲和魔法道具出售,其中一套80级的盔甲正是他一直梦寐以求的。

为能够快速升级,他最终与这位玩家谈妥以1200元的价格成交,但当他将钱如数汇入对方银行账户后,玩家从此消失,此时他方才醒悟自己被骗。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典型案例,5、网络游戏诈骗防范要点:

1、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不正常的低价往往就是犯罪分子的诱饵;2、你永远不知道电脑对面坐的是人还是狗。

所以不要将你的游戏账号和密码告诉任何不认识的人;3、不要购买他人的游戏账号。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典型案例,6、假冒钓鱼网站诈骗作案手段:

1、采取网络钓鱼手段,发布虚假购物、票务等网页,以低价引诱事主网上购买,然后利用虚假网络支付平台等手段划转事主网上银行账户资金进行诈骗。

2、以网上购物未成功退款等理由,发送钓鱼网站进行诈骗。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典型案例,6、假冒钓鱼网站诈骗案例:

今年6月-7月期间,林某等四人携带笔记本电脑、手机等作案工具,冒充淘宝卖家或淘宝客服向全国各地的淘宝买家进行诈骗,谎称订单异常、系统故障须退款等名义,发送钓鱼网站给受害者,骗取受害者的银行卡卡号、密码、手机验证码,将受害者银行卡内的钱转走,共骗取4名受害者合计20548.85元。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典型案例,6、假冒钓鱼网站诈骗,防范要点:

1、网上购物坚持通过“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平台来交付款项。

拒绝银行转帐或到银行直接打款;2、不要轻信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购物(购票)网站;3、坚决不登录对方提供的链接和网站;4、坚决不扫描对方提供的二维码;5、不论遇到何种情况,坚决不向对方提供手机短信验证码和微信等支付平台的付款码。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典型案例,7、网上兼职刷信誉诈骗,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典型案例,8、高薪招聘、招工、征婚短信诈骗,作案手段:

通过发送短信、微信以高薪招聘、招工甚至征婚为幌子,然后以各种借口要求受害人向指定账户汇入保证金、培训、服装等费用进行诈骗。

防范要点:

贪利心理不可有,免费午餐不可信,招聘应到正规劳务中介市场,此类短信均为诈骗短信。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典型案例,9、各类以中奖为名实施的诈骗,3月1日,南京林业大学在校生蒋某某收到短信,称其被选中为淘宝十二周年庆典用户,并附网址让其查看和领取奖品。

该生登录该短信所显网址,并按对方要求进行操作,共向对方汇款6.5万元。

后发现被骗。

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凡是通知中奖、领取补贴要你先交钱的凡是通知“家属”出事先要汇款的凡是在电话中所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的凡是叫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凡是叫你宾馆开房接受调查的凡是叫你登陆网站查看通缉令的凡是自称领导(老板)要求汇款的凡是陌生网站(链接)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

都是诈骗!

防电信网络诈骗口诀,畅游网络要小心,诈骗手段在翻新真假网店难分辨,购物不慎就被骗以次充好货难验,拿钱就跑最常见投资理财和股票,多是骗子设的套所谓内幕和信息,全是人家使的计网络中奖真够狠,奖品多是笔记本领奖先要手续费,买个教训实在贵防范网络新骗术,不贪便宜要牢记一旦难分假和真,110咨询最放心,二、守法文明上网,共创和谐网络环境,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文明上网,文明上网,2015年10月28日10时31分,网民张某(南通某高校学生)在新浪微博发帖称,准备好作案工具下午要去杀人了。

南通网警巡查发现后,虽然知道该帖文玩笑的可能性较大,但为防万一,仍然高度重视,通报属地派出所找到该网民进行谈话,该网民称是无聊乱发的,民警对其进行了教育,将情况通报学校及其父母,要求校方和家长加强教育。

2015年9月15日晚,南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开发区乐天玛特路口开展正常执法活动,顾某、刘某看到后为了提高自己微信名气,在现场拍摄一段视频,同时配以一段语音称“我市开发区发生砍人事件,一人砍死三人”,随后刘某在微信朋友圈进行散布“开发区砍人啦”等谣言信息,后被网民大量转发,严重扰乱了公共秩序,造成了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南通网警巡查发现后,一方面核实情况,确定该信息为谣言后及时进行辟谣,稳定网民情绪,另一方面顺藤摸瓜找出编造谣言的两名男子真是身份,最终以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分别给予两人行政拘留7日和5日的处罚。

安全用网,安全用网,安全用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