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认知视角探讨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0433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学生认知视角探讨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从学生认知视角探讨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从学生认知视角探讨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从学生认知视角探讨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从学生认知视角探讨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学生认知视角探讨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docx

《从学生认知视角探讨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学生认知视角探讨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学生认知视角探讨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docx

从学生认知视角探讨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从学生认知视角探讨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摘要:

我国独立学院旅游本科教育发展迅速,但在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上一直存在较大质疑。

独立学院旅游本科教育定位不仅要从学校、企业需求的出发,而且也应考虑学生特征与需求。

为此,本文从学生认知的角度,以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旅游管理系为例,通过问卷对学生的特点、专业认知、专业学习、实习与就业四个方面进行调查,结合调查结果本文从校企合作、师资建设、课程设置、专业教育、模范效应等方面提出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

独立学院学生认知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虽然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迅猛,但旅游管理本科在社会上得认同度逐年下降,招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1~2]。

旅游管理本科生毕业后出现的“高不成,低不就”“低就业率、高流失率、有业不就、高学历就业不如低学历”[3]等怪现象,尤其成为学术界和实业界热议的焦点。

保继刚、朱峰通过调查开设旅游专业高校30年的发展现状发现,旅游本科教育在不断萎缩,并指出该现象深层次的原因是旅游行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与高等教育体制下人才的培养模式之间存在矛盾[1]。

旅游业高速发展,但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社会认同度不升反降,这一点值得我们对旅游高等教育进行思考。

根据《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

可见,独立学院旅游管理本科教育是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其正确的教学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旅游企业的需求之间的融合对其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但当前独立学院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在在教学质量与教学管理等方面一直存在着质疑。

为此,如何提高独立学院旅游本科教育的社会认同应成为旅游本科教育研究的重点。

目前,针对独立学院旅游管理本科教育现状,学者们从教学改革、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学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王兆明、王中利、周慧、鲍富元、莫艳华等)[3~6],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建议。

旅游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已有文献研究多从学院发展、社会要求层面研究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往往忽视对学生认知的研究,而人才培养最终体现在学生整体素质上。

学生是旅游管理教育的受教育者,他们对旅游管理教育的认知影响了教学效果,也是检验旅游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

为此,从学生认知的角度来探讨独立学院旅游管理的人才培养,可能会更有效果更有针对性。

本文以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旅游管理系学生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从学生认知的角度来探索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如何更为有效的开展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1研究设计与数据采集

1.1研究设计

本文在参考相关文献、咨询专家和对学生访谈的基础上设计问卷,考虑了独立学院的生源特征,该问卷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学生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专业的认知情况;第三部分是实习就业意向,包括实习和就业两个方面,整个问卷共40个问题。

同时,结合与学生的访谈结果修改问卷,形成最终的调查问卷。

1.2数据采集

旅游管理专业是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的特色专业,现设有旅行社管理、国际酒店管理、国际旅游(法语方向和德语方向)和文化休闲产业管理四个专业方向。

本次调查主要对象是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旅游管理系(以下称华师旅游系)的2011、2010级学生,涉及四个专业方向,这两个年级是大三、大四的学生,对专业学习及实习就业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因此选择他们作为调查对象更有代表性。

调查时间是2013年9月到2013年10月,通过网络发放问卷,要求学生认真填写,共收回276份,全部问卷有效。

对于问卷的调查结果,本研究结合深度访谈寻找出问题背后深层次原因。

2数据分析

2.1生源特征

参与本次调查的学生人数共276人,涉及到四个专业方向学生,女生218人,男生58人。

生源主要来自广东各个地区,广泛分布于广东各个区域,外省学生很少。

参与调查的学生的家庭条件普遍较好,其中独生子女为19%。

独立本科院校生源是本科招生的最后批次,据调查显示,独立高校的学生与公办普通本科或重点本科学生相比具有明显的群体特征,如自卑感强,自尊心强,自信心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律性差,盲目从众,缺乏对事物的甄别能力;同时,这部分学生经济条件好,依赖性强,抗挫折能力较差。

但这部分学生也有其鲜明的群体优势,即思想活跃,个性鲜明,社会活动能力和参与意识强,尤其是一些多才多艺的学生。

针对此类学生的教学模式不能仅仅沿用传统教学方式,而应该针对其具体的群体特征进行有效教学。

2.2专业认知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华师增院旅游系学生进行了专业认知情况的调查:

即专业兴趣、专业了解程度、课程设置满意度和就业前景的态度。

用“1~5级”分别表示“很感兴趣——很不感兴趣、很了解——很不了解、很满意——很不满意、很乐观——很不乐观”。

本次调查显示,个人喜好、专业调剂和高考分数是学生选择本专业的主要原因,49.64%的学生选择旅游管理专业的原因是专业调剂。

且进一步的调查表明,对本专业“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的同学占67%,但56.16%学生对本专业了解“一般、不了解、只是听别人说起过”。

此外还有9.42%的同学对专业完全不了解,且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不高,“比较满意”仅占21.38%。

(如表1)

2.3专业学习认知

专业学习的调查是基于学生本身的特征,对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查,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对何种教学模式感兴趣,及对专业知识学习的认知。

(1)教学模式。

课程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是教学质量的保证。

现有的教学模式主要有:

研究性的教学,实践性的教学,研究性和实践性并重的教学。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认为“实践性教学为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育应用型社会人才”占53.26%,选择“研究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占42.39%,不到5%的学生选择“研究性教学为主,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培养深厚的学术水平”。

(如图1)

在进一步的调查中发现,63.77%的学生认为独立学院“本科教学应该兼顾研究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25.36%的学生赞同“本科教学应以研究性教学为主,高职高专应以实践性教学为主”。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定位的重要体现,独立学院本科生的教学内容应充分体现其教学理念、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的调查主要通过问题“根据你的认识和需要,分配各学科在你理想中的旅游管理学科体系中所占的比例”进行调查。

(如表2)

由表2可以看出,相对于研究性的课程,学生较为看重实践性课程的学习,42.03%的学生认为实践性课程应占课程体系的很大比重,并认同语言学科的重要性。

此外,学生认为旅游学科、管理学科也应占交大比重。

但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革”问题回答中,有37.68%的选择“教学方法”,22.46%的学生选择“课程内容”。

可见,学生比较喜欢实践性课程,希望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质量等方面有所提高。

2.4实习和就业认知

(1)实习情况。

华师旅游系的专业实习安排主要是从大二第二学期开始,利用广州春交会、秋交会安排专业实习及大四的毕业实习。

通过实习,学生对专业有了一定新的认知,并能培养专业兴趣。

通过调查发现,虽然学生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但46.01%学生对专业实习流程及相关规定并不熟悉,只有22.54%的学生比较了解。

在实习时间安排上,73.92%的学生能接受的实习时间是1~3月,与行业要求的6~12月的时间严重不符;在实习岗位选择上,学生比较重视“实习单位知名度、实习环境、实习职位”和“实习薪资”等;p调查表明,67.75%的学生希望通过实习来决定是否从事旅游业,并有77.9%的学生会选择“先在旅游行业工作,视工作情况决定是否转行”,只有5.4%的学生表示不会从事旅游业。

在“不从事旅游行业的原因”调查中发现,“劳动强度大”“作息时间不规律”“发展空间小,晋升困难、有其他更好的工作机会、社会地位不高”等原因。

尽管如此,60%的同学认为旅游业就业前景比较乐观,15%的同学非常乐观;但也有20%的同学表示不清楚。

大部分同学会根据实习的经历来决定是否从事旅游业,但是近50%的同学表示,所能接受的基础工作时间是1~2年。

可见,学生对未来的预期与现实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3结论

本文以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的旅游管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探讨独立学院旅游管理本科生的生源特征及对专业的认知、专业知识认知、实习与就业意向,结果表明以下几点。

第一,生源特征与普通本科不同。

独立学院的生源是本科层次的最后一批,其生源特征主要表现在:

(1)有着兴趣广泛,学习兴趣不浓,喜欢动手的特点。

(2)思想活跃,善于交际,喜欢参加一些参与性的活动或教学,对教学模式的要求提出更多的要求,尤其是喜欢实践教学。

(3)更多关注眼前利益,学习功利性较强。

如对课程的认知,喜欢实践性娱乐性的课程,对理论性课程不感兴趣,或者感觉理论影响不大。

第二,专业认知较为清晰,但是专业认同度不高。

大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对旅游管理专业了解不足,主要是由于高考分数低调剂到本专业,故对本专业不了解,加之社会观念的影响,家长的左右,大部分学生即使就读本专业,但就业时仍有大部分的流失,造成教育的失败。

在课程设置上较为一般,学生对课程设置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课程设置中的实践环节偏少,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教学目标与企业要求不一致等。

通过调查及访谈,学生表示希望课程设置中应加大实践课程,增加专业技能的培训。

在专业学习上,虽然学生普遍认同现设的各种理论课程对今后工作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学习的兴趣不大。

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认为理论课程内容与企业工作内容相差太远,且认为对理论的掌握有限,难以转化到工作上去。

与其学理论,不如学专业技能,可以迅速用于工作实践。

第三,实习与就业意向明确,但未来职业规划不明确。

虽然大部分的学生表示希望通过实习增加对专业的认知,提高在行业的就业率,且普遍表示通过实习来决定是否从事旅游业,但是学生往往接受的实习时间是1~3月,基层工作时间是1~2年,这与现实的差距较大。

其原因主要有:

(1)学生缺乏对专业的认同,通过实习学生倾向于选择稳定性好的企业。

(2)缺乏对职业的规划。

4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证机制

4.1加强校企合作,寻找人才培养的契合点

在我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独立学院介于本科与高职之间,地位略显尴尬。

为此独立学院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树立专业特色,才能逐渐培养其竞争实力。

现在旅游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应顺应形势发展需要,从“学术竞争”到“能力竞争”转变。

从调查的结果可见,独立学院的学生对专业认知不高,学习兴趣不大,希望通过实践增加从业技能。

旅游竞争日益激烈,用人单位愿意花费在培训新员工上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越来越低,希望学生一到企业就能顶岗工作。

为此学院与企业有共同的需求,独立学院可根据学院的情况,通过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寻找人才培养的契合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设置合理有效的实践课程,满足学生提升专业能力需求,增加其从业竞争力。

2013年,我系与南湖国旅建立起更为深入的合作关系,双方在人才培养及人才输送方面达成一定的共识,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寻找更为广泛深入的合作方式,并以此为媒介,随时掌握市场动态,使我们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4.2建设优秀师资队伍,保证教学质量

独立学院旅游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优秀的师资队伍作保障。

一方面,数量充足、稳定性强、高效精干的专任教师队伍是独立学院教学基础,让教师们把独立学院的发展与自己本身的专业发展联系起来,可提高积极性、参与感和责任心;另一方面,由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规格是本科技能型人才,必须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尽可能让学生在毕业时获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这就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

因此,在专任教师中特别要引进和培养既有理论素养,又精通实践的双师型教师,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里面锻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