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压强和浮力讲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03776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3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压强和浮力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四章 压强和浮力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四章 压强和浮力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四章 压强和浮力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四章 压强和浮力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 压强和浮力讲义.docx

《第四章 压强和浮力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压强和浮力讲义.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章 压强和浮力讲义.docx

第四章压强和浮力讲义

压强和浮力

一、中考解读

高频考点

常考题型

复习提示

压力

选择、简答和分析计算

知道压力的方向、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和联系。

一般与其他知识结合一起考查

压强

选择、简答、实验探究和分析计算

描述压强的概念,辨认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直接应用压强公式或公式变形进行简单的计算。

此部分考查的频率较大

液体压强

选择、简答、实验探究

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知道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深度的定性关系,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定性关系,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定性关系解释有关现象

阿基米德原理

选择、简答和分析计算

知道浮力的概念,描述阿基米德原理和直接运用阿基米德原理或公式的变形进行简单的计算。

此考点是考试的热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

选择、计算

在有些试题中渗透物体处于漂浮、上浮或下沉的条件,多与压强一起命题

二、考点聚焦

考点1 压力

(1)定义:

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方向:

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受力面并指向被压的物体。

(3)原因:

压力产生的原因是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发生相互挤压。

压力的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表面。

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

(4)效果:

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大小。

[提醒要点]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

压力和重力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力。

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压力并不都是重力产生的,只有物体孤立静止在水平面上或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且处于自由状态时,压力大小才等于重力。

例:

物体A重为12牛,A静止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已知其对斜面的压力为8牛,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重力G和压力F。

 

考点2 压强

(1)定义:

压强是指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公式:

(3)单位:

1帕=1牛/米21米2=104厘米2=106毫米2

(4)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①改变压力的大小;②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

[提醒要点]压强是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科学量,它是由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共同决定的。

例1: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铁轨下铺枕木B.坦克装有履带C.刀刃磨得很薄.D.书包背带很宽

【解析】压强大小与所受的压力和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压力一定,接触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接触面积一定,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铁轨下铺枕木可以增大接触面积,相同压力下对地面产生的压强减小。

坦克装有履带、书包背带很宽都是同样的道理。

刀刃磨得很薄使接触面积减小,因此相同压力条件下,压强增大。

例2:

某实心正立方体金属块的质量是m,边长是a,则金属块的密度ρ=_____(用m、a表示)。

取6个这样的金属块,分别以图中甲、乙两种方式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两种方式放置的金属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F甲∶F乙=______,压强之比p甲∶p乙=______。

【解析】正立方体的边长是a,则其体积为a3,根据密度公式可求得金属块的密度ρ=

;题图中,两种方式均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所以在两种情况下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6mg,即两种方式放置的金属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为1∶1;在甲图所示的放置方式中,水平地面的受力面积S甲=3a2,乙图所示的放置方式中,水平地面的受力面积S乙=2a2,压强之比p甲∶p乙=2∶3。

考点3 压强

1.液体压强

(1)底部和侧壁:

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由于液体受到重力,对容器底有压强;又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内部: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计算公式:

p=ρgh

影响因素:

液体内部压强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在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提醒要点]液体内部的压强是由于液体本身的重力而引起的,但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并不一定等于容器内液体的重力。

如下图:

例:

如图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装置。

容器中装有水,P是装有橡皮膜的探头,图中探头上的橡皮膜向上.若保持探头深度不变,则(  )

A.探头橡皮膜向下,h增大

B.探头像皮膜向下,h减小

C.将U形管中的水换成酒精,h增大

D.将U形管中的水换成酒精,h减小

【解析】题中保持探头深度不变,水对探头的压强保持不变,改变探头橡皮膜的朝向,h不变;若将U形管中的水换成酒精,由于酒精的密度比水小,h会增大。

2.大气压强

(1)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空气受重力作用。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事实:

马德堡半球实验。

(2)1个标准大气压支持760mm高的水银柱,1个标准大气压=1.013×105Pa。

(3)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还与季节和天气有关。

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3.流体压强

(1)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2)飞机的升力:

飞机机翼的形状像鸟的翅膀,下方平上方凸,当气流迎面吹来时,在相同时间内上方气流经过的路程比下方气流经过的路程长,因此上方气流速度大,压强小,下方气流速度小,压强大;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了压强差,这就是向上的升力。

例:

我国铁路大提速后,站台上的乘客与列车间的空气流速和压强也发生了变化,为了有效地防止不安全事故的发生,站台的安全线距离由原来的1m变为2m。

关于列车与乘客间空气流速及压强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  B.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大

C.空气流速变小,压强变大  D.空气流速变小,压强变小

【解析】在站台上,由于列车的速度很快,所以列车与站台上的乘客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相对来说就很大,这样就导致列车周围的压强减小,乘客容易出现事故,所以当列车提速后,就要增大站台安全线距离。

练习:

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

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_______(选填“大”或“小”)。

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____________。

(2)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

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____________相同。

甲乙

(3)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_________,表示液体的压强越__________。

(4)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___________(选填“不变”或“变化”)。

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___。

考点4 阿基米德原理

(1)定义:

浮力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托的力。

(2)产生的原因:

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

其压力差就是浮力。

(3)方向:

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物体在气体中也会受到浮力的作用。

(4)测量: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为G,测出物体浸在液体中的示重为G′。

则F浮=G-G′。

(5)阿基米德原理内容: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6)公式:

F浮=G排液=ρ液gV排

由公式可知浮力的大小决定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

与物体的重力、密度、体积、形状、所处位置和全部浸没时的深度无关。

例:

边长为4cm、密度为2×103kg/m3的立方体橡皮泥块,放在足够多的水中,沉入水底;当把它捏成一只小船时,便能漂浮在水面上.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ρ水=1.0×103kg/m3,g=10N/kg)(  )

A.橡皮泥块的质量是12.8g

B.橡皮泥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1.28N

C.橡皮泥小船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是0.64N

D.橡皮泥小船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是1.28×10-4m3

考点5 物体的浮沉条件

(1)浮沉条件:

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浮沉取决于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

①当F浮>G物时,物体上浮。

(ρ物<ρ液);

②当F浮=G物时,物体悬浮。

(ρ物=ρ液);

③当F浮<G物时,物体下沉。

(ρ物>ρ液)。

(2)漂浮的条件:

F浮=G物(此时物体有部分露出液面)(ρ物<ρ液);

(3)浮沉条件的应用

①密度计:

根据漂浮时F浮=G物的原理制成的。

密度计在各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②轮船:

轮船在不同的水中都处于漂浮状态,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

载重量即为排水量,它表示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③潜水艇:

靠改变自身重力达到上浮和下沉的目的。

④热气球、飞艇:

使气球内的气体体积变化(即排开空气的体积)而改变浮力大小达到上浮和下降的目的。

(4)计算浮力的方法:

①称重法:

F浮=G-F示

②产生原因:

F浮=F向上-F向下

③阿基米德原理:

F浮=G排=ρ液gV排

④利用浮沉条件:

漂浮或悬浮时F浮=G物

[提醒要点]在比较F浮和G物关系判断物体浮沉时,F浮指的是该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浮力。

“漂浮”和“悬浮”是两种不同状态。

“浸在”和“浸没”,前者包含后者。

例1:

将同一正方体物体先后放入a、b、c三种液体中,物体静止时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三种液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

B.在三种液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不相等

C.液体的密度ρa>ρb>ρc

D.在三种液体中,物体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

【解析】:

三种状态下物体分别处于悬浮、漂浮和漂浮。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三种状态下浮力大小与物体重力相等。

又是同一物体,因此浮力相等。

出现三种状态的原因是液体的密度不同。

三种液体中,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强b、c相等,a压强比两者大。

例2:

把一个质量为30g,体积为50cm3的物块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当物块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溢出水的质量为3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

B.溢出水的质量为3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C.溢出水的质量为5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

D.溢出水的质量为5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解析】由ρ=

可得物块密度ρ=0.6g/cm3<ρ水,所以物块会漂浮在液面上,F浮=G物,因为烧杯中是盛满水的,故溢出的水就是物块所排开的水,质量应该与物块质量相等,为30g,物块放入烧杯前后,烧杯中水的深度不变,那么水对杯底的压强也不变。

练习:

在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烧杯中,同时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内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若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面压强分别是p甲、p乙,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则对它们判断正确的是(  )

A.p甲>p乙 F甲=F乙  B.p甲=p乙 F甲>F乙

C.p甲=p乙 F甲

三、易错易混淆点

易错点1——固体压强公式p=

中S的判定

例:

底面积为0.1m2,重力为200N的铝块,放在面积为200cm2的凳子上,铝块对凳子产生的压强是多少?

【解析】此题是考查学生对压强公式的直接运用,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确定受力面积(两个物体实际接触的面积)。

根据题意,已知:

S铝=0.1m2,S凳子=200cm2=0.02m2,所以:

S铝>S凳子,即它的受力面积是凳子的面积200cm2,故对凳子的压强是:

p=

解得:

p=

=104Pa。

易错点2——物体体积与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区别

例:

边长为4cm、密度为2×103kg/m3的立方体橡皮泥块,放在足够多的水中,沉入水底;当把它捏成一只小船时,便能漂浮在水面上。

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ρ水=1.0×103kg/m3,g=10N/kg)(  )

A.橡皮泥块的质量是12.8g

B.橡皮泥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1.28N

C.橡皮泥小船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是0.64N

D.橡皮泥小船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是1.28×10-4m3

【解析】m=ρV=2g/cm3×43cm3=128g;橡皮泥浸没后,排开液体体积等于物体体积,F浮=ρ液gV排=1.0×103kg/m3×10N/kg×(4×10-2m)3=0.64N;橡皮泥小船漂浮时,二力平衡F浮=G物=mg=0.128kg×10N/kg=1.28N;V排=

=1.28×10-4m3。

四、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一]: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例:

物体受力后会发生形变,观察此现象,晓东作出了一些假设:

物体形变的大小(a)与受力大小有关;(b)与材料的种类有关。

(1)除了这些猜想,你还能提出一种猜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验证猜想,晓东找来完全相同的海绵、塑料泡沫、木板及等重的正方体重物若干,使用重物分别对水平放置的各种材料加压,测出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重物的压力

海绵被压缩程度(mm)

塑料泡沫被压缩程度(mm)

木板被压缩

程度(mm)

1

1个重物加压

5

2

难于测出

2

2个重物叠放加压

9

4

难于测出

3

3个重物叠放加压

11

5

难于测出

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出:

在相同压力下,海绵形变的程度比塑料泡沫的________;

【解析】

(1)只要合理猜想均可,例如“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或“与受力的方向有关”等。

(2)由表中数据可知,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海绵被压缩程度较大。

(3)根据猜想:

形变大小与受力大小和材料的种类有关,故控制受力大小不变,观察两种材料的形变程度如何变化。

(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木板的压缩程度最小,故选用木板。

[实验探究二]:

阿基米德原理

1.实验注意点:

测量同一个物体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物体缓慢浸入液体中;物体静止时读取弹簧秤示数;溢水杯中不再有水溢出时,方可取出物体。

2.实验结论:

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浸入的液体密度有关,与物体浸入的深度无关。

3.实验用到的物理方法:

控制变量法。

例:

某教师在“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过程中,做了如下演示实验。

(1)在弹簧下端挂上小筒和金属块,记下弹簧伸长后指针位置O,如图甲所示。

(2)溢水杯中装满水,把金属块全部浸入溢水杯的水中,用烧杯收集排开的水,弹簧缩短,如图乙所示。

(3)把烧杯中的水全倒入小筒中,弹簧指针又恢复到原来位置O,如图丙所示。

乙图的弹簧比甲图的弹簧缩短了,说明金属块受到________的作用;丙图弹簧指针又恢复到位置O,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说明金属块受到向上的力,这就是浮力;由题目中的现象可知,浮力大小等于金属块(物体)排开水(液体)所受的重力。

五、综合突破:

例1: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图乙和图丙,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所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甲和乙比较,实验变量是压力,控制的变量是受力面积,乙图压力大,作用效果明显。

乙和丙比较,实验变量是受力面积,控制的变量是压力的大小,乙的受力面积小,作用效果明显。

这类科学实验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

[点评]该题的考查注重基础,紧扣考纲和教材,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基本命题理念。

变式题:

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

小明做了几个带刻度的方形有机玻璃盒,并放入海绵(海绵大小恰好占满玻璃盒)。

他先将底面积相同、重量之比为1∶2∶3的三个方形铅块依次放在同一海绵上,如图A、B、C所示,比较海绵的凹陷深度;再将铅块2和铅块3横放在海绵上,如图D、图E所示,这时铅块1、铅块2、铅块3的底面积之比为1∶2∶3,比较海绵凹陷的深度。

(1)由图A、图B、图C得,受力面积相同时,海绵凹陷的深度与压力成____比。

(2)由图B、图D(或图C、图E)得,压力相同时,海绵的凹陷深度与受力面积成_______比。

(3)由图A、图E得,海绵在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________时(选填“相同”或“不同”),海绵的凹陷深度相同。

(4)综合上述实验可得,海绵的凹陷深度是由单位面积所受压力的大小决定的,海绵在单位面积上所受压力越大,凹陷深度就越________。

所以我们就把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定义为压强。

【解析】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受力面积一定,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因此说明压强与压力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关系。

例2:

2009年4月23日,在青岛附近的黄海海域,中国第一次举办多国海军检阅活动,这也是中国海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阅兵。

首先接受检阅的“长征6号”核动力潜艇可潜入水下300米。

 

“长征6号”在接受检阅时与潜在深水处时相比,所受压强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当它在海水中排开水的体积是7×103m3时,所受浮力是______________N。

(ρ海水=1.03×103kg/m3,g=10N/kg)

【解析】潜在深水中比受检时水下的深度增大。

[点评]本题是关于液体压强与阿基米德原理应用的一道综合题。

变式题1如图所示,在容器中放一个上、下底面积均为10cm2、

高为5cm,体积为80cm3的均匀对称石鼓,其下底表面与容器

底部完全紧密接触,石鼓全部浸没于水中且其上表面与水面齐平,

则石鼓受到的浮力是(  )

A.0 B.0.3NC.0.5N  D.0.8N

变式题2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中,张聪同学将鸡蛋放入装有密度为1.1×103kg/m3盐水的量筒中,鸡蛋恰好能处于悬浮状态,测得鸡蛋排开盐水的体积是5×10-5m3(g=10N/kg)。

求:

(1)该鸡蛋的重力是多少?

(2)请说出使鸡蛋下沉的可行方案。

六、中考题举例

1.(2012·杭州)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板A右端与桌边对齐(如图所示)。

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

,在板A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对桌面的压强不变B.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C.A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D.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小

2.(2012·义乌)如图是中国第一艘航母——“瓦良格号”,舰长304米、舰宽70.5米,满载时排水量达67500吨。

它满载时所受的浮力为牛。

“瓦良格号”航行的过程中,两侧的护卫舰不能靠它太近是因为,外部的水会把两舰挤在一起。

(g取10牛/千克)

3.(2012·金华)2011年7月2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成功突破5000米水深大关,这标志着我国的深海载潜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1)“蛟龙号”在下潜过程中,所受压强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蛟龙号”潜水器在下潜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约为23米3,则潜水器受到的浮力约为牛(海水的密度取ρ=1.0×103千克/米3,g取10牛/千克)。

4.(2011·嘉兴)把吹胀的气球压在一根大头针上,稍一用力气球就被刺破。

而用同样大小的力把它压在大量的大头针上,气球却安然无恙(如图所示),这是因为(  )

A.气球受到的压力减小了B.气球的受力面积增大了

C.气球受到的压强增大了D.压力对气球的作用效果更明显了

5.(2010·台州)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

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如图所示,一阵大风吹来,伞面可能被“吸”,严重变形。

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伞面被向下“吸”B.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伞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D.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七、模拟预测

1.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

B.乙图中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的1/2

C.利用甲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

D.利用乙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

2.透明玻璃杯中装有三种液体和四个实心固体,静止时如图所示,它们的密度如下表所示。

其中固体C和液体2分别是(  )

实验物品

密度ρ(g/cm3)

壹元硬币

7.2

橡皮

1.3

塑料

0.9

泡沫

0.1

蜂蜜

2.0

1.0

菜油

0.8

   

 

A.塑料、水 B.塑料、菜油C.橡皮、水D.橡皮、蜂蜜

3.选择优良种子,是农业丰收的基本保证,盐水选种是我国农民常采用的选种方法:

将待选的种子放入浓度适当的盐水中后,良种沉入水底,次种则漂浮于水面,很快就能完成选种工作,如图所示。

但盐水浓度的把握是关键,如果盐水的浓度太低,则可能(  )

A.所有种子都漂浮在水面B.所有种子都不受浮力

C.只有少量次种漂浮D.良种漂浮,而次种下沉

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鱼缸甲和乙,盛有适量的水,把一个橡皮泥做的小船放入乙后,小船处于漂浮状态,此时两鱼缸内的水面刚好相平。

然后把它们分别放在台秤上,则台秤的示数(  )

A.甲放上时大       B.乙放上时大

C.甲或乙放上一样大  D.无法判断

5.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水和盐水中静止时,鸡蛋在图甲中漂浮、在图乙中沉底,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  )

A.甲图中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B.乙图中的鸡蛋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C.甲、乙两图中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D.乙图中的液体是盐水

6.如图所示,图钉尖的面积是5×10-8m2,图钉帽的面积是1×10-4m2,松木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5×106Pa。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指至少要用500N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松木

B.手指至少要用0.25N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松木

C.图钉静止时,它受到水平向左的力大于水平向右的力

D.图钉静止时,它受到水平向左的力小于水平向右的力

7.三个分别用铜、铁、铝制成的形状完全相同的圆柱体ρ铜>ρ铁>ρ铝。

把它们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时,三个圆柱体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

A.铜柱最大. B.铁柱最大C.铝柱最大D.一样大

8.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A、金属块B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A、B静止时,三个容器中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相比较,正确的是(  )

A.p甲>p乙>p丙.B.p甲=p乙>p丙

C.p甲

9.假如地球的引力减小一半,那么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某艘船来说,它所受的重力和吃水深度(吃水深度指水面到船底的深度)与原来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船受到的重力不变.船的吃水深度也不变

B.船受到的重力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也减小

C.船受到的重力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不变

D.船受到的重力不变,船的吃水深度减小

八、课后练习

1.(2012·台州)练太极拳是很好的强身健体运动。

图甲姿势换成图乙姿势时,人对水平地面的(  )

A.压力变大,压强不变B.压力变大,压强变大

C.压力不变,压强变小D.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2.(2012·嘉兴)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