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密度与生理负荷的测定.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698101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课密度与生理负荷的测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体育课密度与生理负荷的测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体育课密度与生理负荷的测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体育课密度与生理负荷的测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体育课密度与生理负荷的测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体育课密度与生理负荷的测定.docx

《体育课密度与生理负荷的测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课密度与生理负荷的测定.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体育课密度与生理负荷的测定.docx

体育课密度与生理负荷的测定

第三节 体育实践课的密度与负荷

一、体育实践课的密度

(一)概念

体育课密度亦称一般密度或综合密度,是指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时间比例。

每次课中的教学活动有救师指导、组织措施、学生练习、观察与休息、学生互相帮助与保护等5项(表8—4)。

课中某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称为专项密度,如教师指导的密度、课组织措施密度、学生练习密度等。

1.教师的指导:

包括教师的讲解、示范、纠正错误、演示教具和个别指导等。

2.组织措施:

包括整队、调动队形、搬运安装、分发和收回器材等。

3.学生练习:

包括教师规定的练习和自我练习。

4.学生间相互帮助、观察、讨论、分析等。

5.休息:

指学习后必要的休息和必要的等待时间。

对于体育课而言,上述五种活动都是必不可少的,并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任务,各种活动分别占有不同的份量和比重。

一般是教师指导约占15-20%左右;学生练习约占30-50%左右;组织措施约占10-15%左右;学生的观察、帮助约占12-25%,但这只能作为参考,不可照搬。

应注意根据课的具体目标、教材性质、学生人数、场地器材、气候条件等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

课的密度安排是否合理,即是否有效、合理地使用体育课的时间,直接影响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体育课密度的安排与调控

在具体操作时应注意下列要求:

1.教师在课前要根据课的任务、教材特点、教学条件等情况,合理地确定和安排各项活动的时间和分量,要进行周密的计划和准备。

如新授课,教师指导的比重就相对大一些,而复习课则学生的练习时间相对多一些;再比如,强度小的教材(武术、技巧、长跑等),要比强度大的教材(短跑、投掷等),练习时间相对长一些等等。

2.改进和提高课的组织水平,严密教学组织,对场地器材设备摆放要便于教学,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课中各项教学活动的队形变换和分组方法,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组织措施和队伍调动。

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巧。

教师的讲解要力求简明扼要,突出重点;示范要正确而有目的;要合理安排练习的次数和休息的交替。

可以组织学生再合理的休息时间内进行观察、互相帮助与保护、议论等,以减少消极的休息时间。

4.加强思想教育,养成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开展批评、表扬,因势利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中体育骨干和积极分子的作用。

(三)体育课密度测定与评价方法

1.测定的准备工作。

①熟悉教案

了解课的任务、内容和组织教法

在做准备工作时,第一部分就是要了解课的任务,内容。

是新授教材,让学生了解概念,初步掌握,还是复习教材,改进巩固和提高技术,还是发展身体素质教材,怎样组织、组织的方法,要求是什么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测定的过程中才不会出现错误。

②课前明确测定者之间的分工

一般来说,二、三个人测试一位学生,那么课前就要做好分工,谁来计时,谁看练习始终,谁纪录等,一定要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③准备好测定密度用具。

登记表  计时表

④选择好测定的对象

一般选择体育水平中等的学生,这就要求我们事先取得任课教师的配合,有任课教师和同学们的推荐。

选择好测试对象后,应熟悉测试者,并找出他身上明显标志或在其身上明显标记,以免在测试过程中认错人或找不到人。

2.测定工作的具体操作

以一次课实际所用的时间来计算,从上课开始到下课为止。

以秒为单位,把课中测定对象的各种活动的时间分别记录在登记表中的相应栏内。

在测定过程中,要求测试者注意力集中,记表者左右手各持一块表,从上课开始到结束,两表要保持有走有停、走停交替,每块表从走到停要记录教学中的一项活动,并及时报出时间和内容,以便使记录者及时登记。

记录者也要始终注视课中情况,以便能协助计时者将活动内容准确无误地记录下来。

一般以观察测定对象的活动为准。

①一般密度:

从课的开始到结束,合理运用时间。

(从教师宣布上课开始到宣布下课为止)

这就是说:

总时间不固定,一定要做好纪录,可能是44′也可能是47′。

A、先记流水账

如:

8:

00上课

8:

00-8:

01组织工作

8:

01-8:

02教师指导

8:

02-8:

05学生练习(慢跑等)

8:

05-8:

06学生休息

在做流水账时,就连秒都不能错过,时间一定要扣好,哪个地方不合理要注明。

如教师讲示时间过多,组织不合理浪费时间、场地器材不够、间隔时间过长等。

B、自始至终跟踪一个人

在测定过程中,自始至终应跟定一个人,不能换人。

在我们测定过程中,有时教师让被者做裁判或做帮助保护,那么测试者应马上注明因什么原因被测者未动。

②单项密度(练习密度)

目前,练习密度作为衡量教学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

凡是有目的从事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掌握技术的时间都为练习时间,(练习时间的计算方法)

怎样判定是练习时间或者不是练习时间呢?

3.测定数据统计整理

(1)课综合密度的统计整理。

课结束后将所测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和整理,按项填入课的综合密度统计表上(表8—6),井对课综合密度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合理、不合理使用时间的情况;各项活动合理运用时间与课总时间比例:

各项活动合理运用时间之间的比例等。

(2)练习密度的测定与计算。

测定练习密度是从上课开始到下课为止,记下学生实际练习(身体活动)的时间,逐一填写在体育课练习密度登记表上(表8—7),然后作详细的分析。

①练习时间

①基本体操:

如先讲后做,先计算教师指导时间。

做属于练习时间。

如边讲边做,全属练习时间。

② 跳绳、爬杆、爬绳;从开始到结束全属练习时间。

如:

1分钟跳绳、中间学生失误,又接着跳。

全数练习时间。

爬杆、跳绳、学生累了,中间休息,但他仍在静止用力属练习时间。

③技巧、支撑,从开始到结束算练习时间。

如果出列或归队跑出或正步出列都属练习时间。

④跑:

从预备姿势到缓冲结束算练习时间

⑤跳跃:

从开始姿势到结束算练习时间      归队时跑进都算练习时间

⑥投掷:

从开始姿势到结束算练习时间

⑦球类、游戏、比赛:

从动作开始到结束算练习时间。

如:

学生犯规,教师让停止练习,应扣除这段时间。

如被测者出来当裁判,不算练习时间,应注明。

如:

接力跑

未跑的学生不算练习时间,只有从接棒开始,到交棒为止为练习时间,如跑步入队,也算练习时间。

⑧武术:

从动作开始到结束,算练习时间,如中间有停顿应扣除。

如教师让学生停下来,讲动作。

各种静止用力都算练习时间。

⑨队列:

凡是听口令指挥做的练习,均属练习时间。

⑩循环练习:

连续循环的整个过程都属练习时间,间歇循环应扣除间歇时间。

如调队:

慢跑属练习时间、停顿。

②指导时间。

凡是教师有目的地练习:

讲解、示范、演示、分析,以及个别指导等方式,指导学生学习掌握、巩固提高体育知识、技能的时间均为指导时间。

一般是从开始讲解、示范、演示、分析,一直到结束均计为指导时间。

③观察与帮助保护。

凡是学生用于进行自学、互相观察、分析讨论、互相帮助保护的时间为自学、观察与帮助保护时间。

④组织措施时间。

凡是课中整队、调动队伍、交换场地、搬运、安装、分发和收回器材等,一般都为组织措施时间,但如果教师有意识地通过跑步或其他放松练习方式调动队伍、收回器材等可计为练习时间。

⑤休息时间。

凡是练习教师有意识地安排学生休息,或一个人练习后等待下一次练习,即一次练习后直到下次练习开始均为休息时间。

⑥不合理的时间。

凡是课中的时间,消耗在教学和教学辅助无关的方面均为浪费时间,即不合理的运用时间。

(3)课密度统计与制图

①统计时先把各项活动的时间相加.如教师的讲解、示范、个别指导等,运用时间共500s。

②将一节课的时间分化成秒,即45x60=2700(s)。

③计算某项所用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即某项所用时间与全课总时间的百分比例。

如:

④根据上述计算的比例数,再计算该项比例数在100分圆形图中所占的度数(图8—5):

⑤根据度数用量角仪制图。

教师指导占185%;学生做练习占32%:

组织措施占16%;观察与帮助占lO5%;休息占20%;不合理占3%。

在实践中.除百分圆形图外,也可制成百分直条图、多边形图等。

综合密度测定结果的分析:

课中各项活动所占时间的比例是否适当,不合理运用时间的原因。

学生做练习的时间是多少,比例是否合适。

③总结的意见和提出合理改进建议。

在分析课的密度时.应根据教学的目标、教材内容的性质、学生的特点、场地器材设备  图8—5 体育课密度统计图及气候条件等来进行。

例如,新授课,教师指导的比例就相对要大些,而复习课练习的时间就要相对多些。

离开上述具体条件,就不可能对课的密度作出正确的分析。

对课的密度分析与评价

1、对课的密度分析与评价原则:

课的总和密度越大越好,这就说明浪费时间少,合理用的时间多。

具体分析步骤:

①合理运用时间的比重多少?

各项活动所占的时间比重是否合理。

综合密度85% 或90%

新授课:

讲示密度稍大

复习课:

练习密度稍大

总值:

应根据课的任务、内容、性质来分析。

②学生做练习的时间多少,是否合理?

一般来说,准备,结束部分的练习密度应达10%-20%

基本部分练习密度应达20%-30%

课的总得练习密度20%以下为差

20%-30%为中;30%-40%为优

③不合理占用时间是多少?

原因何在及改进意见?

如:

5%因教师讲示过多;5%组织工作不周密;3%休息时间太长;2%场地器材不够。

针对以上原因,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意见。

④对课的一般密度,提出总的意见和建议。

评价一堂课的密度,应从实际出发,根据课的任务,教材性质,学生情况,场地器材和气候条件等多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价,本节课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今后如何改进。

2、对体育课的练习密度的分析与评价:

有练习就有休息,在一堂课中,各种活动都占有一定的密度,课的练习密度,是保证完成课的任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衡量课的质量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

课的练习密度没有一个绝对指标,应根据具体情况,客观地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如:

新教材:

相对小

复习教材:

相对大

教材性质

强度

密度

短跑

徒手操

竞赛游戏

铅球

 

 

 

分析与评价:

①根据课的任务、教材性质、学生特点、季节、气候、场地来分析与评价

②组织教法水平

例定跳远教学

目前对练习密度的评价值,在20%以下为差;20%-30%为中;30%-40%为优。

二、体育实践课的负荷

体育实践课的负荷包括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

它们是评价课的效果与质量的重要指标。

(一)体育课的生理负荷

1.概念与意义

体育课的生理负荷指学生在课中从事身体练习时所承担的量与强度对机体的刺激程度。

它反映了练习过程中学生机体的生理功能一系列变化。

它包括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两个方面。

负荷量(外部负荷):

是全部训练时间内所刺激它反映着机体承受刺激的数量特征。

负荷强度(内部负荷)是单位时间内所承受的刺激和作用力,它反映着机体所承受刺激和作用力的深度。

直接反映生理负荷的是:

质量:

是按规格所完成专项动作情况。

难度:

是指按人的身体接受能力而划分的关于专项动作级别。

密度:

是指一系列专项动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或练习时间与训练课总时间比例。

高度、远度、速度:

是指不同项目中完成动作时的用力程度。

总重量:

是指负重练习中所承载压力的累积值。

总距离:

是指周期性项目线性运动的长度累积值。

组(次)数:

指练习动作的单元累积值。

时间:

指局部或全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和延展度。

对外界刺激产生适应,是生命的重要特征之一。

2.体育课生理负荷的安排

根据学生身心特征和教学过程的规律,每次体育课的生理负荷的合理安排,一般应由小到大,逐渐加大,大中小强度的负荷合理交替,到课的快结束时,应逐渐降低生理负荷,促使学生机体较快地恢复到相对安静的状态。

在具体安排体育课的生理负荷时,应处理好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课的生理负荷的量与强度的安排,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育水平。

安排课的生理负荷,总的来说,应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来安排,即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到课的结束部分,逐步降低运动负荷,使学生身体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

但由于课的类型不同,教材的性质和数量不同,组织工作不同,以及学生年龄特点不同,因此,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是相对的。

从课上学生心率变化的曲线看,形状是多种多样的。

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证明,大体上有以下四种类型(见图6—11):

(1)单高峰型:

即课的开始,心率曲线逐渐上升,到课的中间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

(2)高峰偏前型:

即心率曲线在课的前半部分达到最高,然后逐渐下降。

尽管这种曲线形式与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曲线相反,但由于受场地器材条件所限及分组轮换教学形式的存在,这种曲线形式是不可避免的。

在采用分组轮换教学时,可选择两个负荷差异不大的教材进行轮换。

(3)高峰偏后型:

即课的开始,心率曲线逐渐上升,到课的后半部分达到最高,然后逐渐下降。

符合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

(4)双高峰或多高峰型:

即心率曲线在课上出现多次高峰。

一般综合课,复习课容易出现这种曲线形式。

(2)根据课型和组织教学形式的要求安排生理负荷。

复习课、考核课的生理负荷一般比新授课要大一些。

不同的组织教学形式的生理负荷安排也有所不同。

(3)要考虑教材内容的忙质、结构、难易程度、练习强度及气候环境等条件来安排生理负荷。

(4)合理安排课的生理负荷,要依照负荷强度大小.适当地安排间歇时间,使练习与休息交替进行,结合有效的卫生措施来促进学生体能的提高。

3.体育课生理负荷的调控  

体育教师不仅要在课的认真备课,周密地设计安排课的生理负荷,而且还应懂得观察和分析课中学生生理负荷的变化的情况,及时地采用合理措施进行调控,使课的生理负荷达到预定的要求。

合理调控课的生理负荷可采用下列方法:

(1)改变练习的某些基本要素,如速度、速率、幅度等。

(2)改变练习的顺序利组合,安排合理间歇、练习与休息合理交替。

(3)改变练习内容的性质,如将原来的30m慢跑(加速跑)改为30m加速跑(慢跑)。

(4)改变练习的重复次数,即改变练习的密度,练习中不同的间歇时间产生不同的练习密度。

(5)改变练习的限制条件,如活动范围、器材的重量、附加条件等。

(6)改变课的组织教法与形式,如循环法、竞赛法或分组练习等。

(7)调整课中各项活动的时间比例以调节生理负荷,如教师指导组织措施,学生观察与休息等。

4.体育课生理负荷的测定与评价方法

目前测定与评价生理负荷的方法很多,下面介绍常用的几种:

(1)学生自我感觉。

以学生的主观来判断生理负荷的大小,这对检查和评定生理负荷有一定的意义。

自我感觉有当场主诉有无疲劳感和身体反应等,还有课后的反应,包括饮食、睡眠、精神及对练习的兴趣等方面。

教师要经常听取学生的反应,也可采用问卷方法,并根据学生自我感觉结合经验加以分析评定,综合判断学生体育课中生理负荷是否合理、适宜。

(2)观察法。

(也称主观评定法)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观察学生外部表现进行评定的一种方法。

观察法是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简易方法。

学生在体育课中,由于生理负荷所表现出的可供观察的外部标志有:

呼吸频率、排汗量、面色及表情、注意力、完成动作的质量、控制身体的能力及练习的积极性等方面。

(3)生理测定法。

生理测定法是一种较为客观的检查生理负荷的方法。

生理测定的方法和指标是相当多的,有脉搏、血压、呼吸频率、肺活量、体温、尿蛋白、血色素以及血乳酸和耗氧量等生理、生化指标。

在我国,测定体育课生理负荷常用的方法是脉搏测定法。

脉搏能比较灵敏地反映机体运动中的生理负荷水平,其测定方法简单易行。

它是通过在一次课上多次测定学生的脉搏,掌握课上心率变化规律,分析生理负荷的大小及安排是否合理。

测定的具体方法如下:

①准备工作:

熟悉教案,了解课的任务、内容、安排与组织教法;明确测试方法,如确定遥测还是手测、定时测还时练习后测;人员的分工,一般是一人测定,一人记录;准备好必要的测试用具,如登记表、计时表、遥测仪、收录机等;选择好测定对象,选择体质处于班中好、中、差(男、女)各一名学生做为受测者。

②测定方法:

课前测定学生相对安静心率,一般在课前3—5分钟时测定,也可提前从学生体质健康档案中查抄。

课中测定时要选择好测定的地点和时机,以测定工作不影响师生的教学活动为准则,通常采用定时和做练习前后相结合的测定方法,尽可能保证在一堂课中平均间隔2—3分钟测定一次,每次通常测10秒钟(然后换算成每分钟的心率),45分钟的课上应测20个点以上,每次测定后及时登记在《脉搏测定登记表》中。

(课后要测定受测学生的脉搏恢复情况,可测课后3、5、7、10分钟脉搏恢复数。

在具体测定操作中应注意以下要求:

①准备工作

A、熟悉教案

了解课的任务、内容、组织教法,从而把握好测定时机。

尽可能的不影响被测者做练习,以确保测的数据的准确性。

例如:

本节课学习跳远,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全程助跑技术,组织学生按顺序依次试跳,每人一节课跳15-20次。

那么,我们可以选择学生练习前或者练习后来测。

B、明确测者分工,确定测定方法。

确定测定方法:

①定时测;②练习前测;③二者结合测;

测定者分工:

 ①切脉者;②计时者;③记录者

C、准备好必要用具:

登记表、计时表、秒表

D、选择好测定的对象

课前进行调查,选择中等水平学生,男女各一,做好记号,并商定好课中如何配合。

②测定

A、课前5分钟找好对象,交谈、让学生放松。

B、先测安静脉搏,课前3-5分

C、选择好位置和时机。

ⅰ做完练习后,前、中结合起来测

前提:

不影响受测者练

练习时间较短,课在练习前或后测

练习时间较长,应辅助测

一套徒手操,在练习前测,中测一次,后测一次。

ⅱ站的位置不影响受测者做练习。

让受测者最好站在排头或排尾

如:

跑800m,让受测者站在排头或排尾。

跑前、跑后测。

ⅲ45分钟的课,测20-25个点,脉搏均值一般在120-140次/分比较合适

90分钟的课,测40-45个点,

ⅳ一般测试时间10分

ⅴ测后登记在脉搏测定曲线图上。

ⅵ课后测3-5分钟恢复脉搏

如果:

测3-5分钟恢复脉搏高于100次/分,为较大负荷;在100次/分以下,为中等负荷。

数据整理

制图:

为了直观地显示课中脉搏变化情况,便于计算和分析,将所测得数据,绘制成心率曲线图。

首先将《脉搏测定登记表》中的数据换算成每分钟心率,在《体育课心率曲线图》横纵坐标上依次描出相对应的点,然后连接各点,平滑绘出全课心率曲线。

一般测定几人就能绘出几条曲线,也可以采用拟合的方法将其作成一条曲线。

计算:

体育课平均心率的计算方法种类很多,这里主要介绍两种常用的计算方法。

A.点算法

B.面积算法

5.体育课生理负荷的评价与分析

在分析与评价一堂体育课运动负荷安排是否合理时,一定要根据课的任务、类型、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健康状况、素质水平、年龄、性别)、作业条件、气候等多种因素来进行。

例如:

在新授课中,让学生对原地测向推铅球做初步了解,在了解基础上进行练习。

那么这节课运动负荷就比较小。

又如:

在一节短跑教学课中,主要是掌握途中跑技术,发展快速奔跑能力。

课中组织学生采用50m迎面接力的练习方法,那么本节课运动负荷就大。

同上一种教材,女生的负荷量比男生大,体质好的比体质弱的负荷小。

所以在分析与评价一堂体育课时,一定要综观全局。

评价体育课的生理负荷的具体内容一般包括:

(1)每次课的平均心率是否合理,是否有利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2)心率曲线变化趋势是否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技能。

(3)课中练习前后心宰的变化范围大小,以及休息间歇是否合理?

(4)课后心率恢复情况如何,学生反馈的信息如何?

(5)分析生理负荷上去的原因,提出改进意见与方法。

体育课生理负荷的评价标准,是定量评价教学效果与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

长期以来,始终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课题之一。

日本学者从体育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的平均心率应是130-170次/分,他们认为心率低于130次/分时,体育课就没有生气,高于130次/分,且占二分之一时,体育课才生气勃勃。

西德学者的研究表明:

运动时心率低于130次/分,耗氧量只有轻微增加(也就是吸氧量增加的很少),并提出心率至少要达到135次/分以上。

原苏联学者提出中学体育课平均心率应达到140-150次/分等等。

国内学者也提出了种种标准。

根据辽宁省多年来的实验研究,结合辽宁地域、环境、学生特点等条件,依据有氧价值阈的范围,提出了评价不同学段体育课平均心率的适宜标准:

小学阶段:

125±5次/分

初中阶段:

130±10次/分

高中阶段:

135±5次/分(女)、140±10次/分(男)

课的生理负荷与课的密度有一定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做练习的时间愈多,生理负荷也愈大。

有效地利用课中时间和合理地安排生理负荷,是衡量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不能片面追求课的密度和生理负荷,要根据课的任务,教材性质、对象特点和具体作业条件全面地科学安排。

上述评价标准只供教学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