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七年级劳动技术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92874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教版七年级劳动技术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科教版七年级劳动技术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科教版七年级劳动技术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科教版七年级劳动技术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科教版七年级劳动技术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教版七年级劳动技术教学设计.docx

《科教版七年级劳动技术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教版七年级劳动技术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教版七年级劳动技术教学设计.docx

科教版七年级劳动技术教学设计

(科教版)七年级劳动技术教学设计

第4单元花卉盆景技术—水仙盆景的设计与制作

上海市崇明县崇西中学林晓平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认识中国(漳州、崇明)水仙花栽培历史、品种、特点、形态结构及生活习性;二是了解水仙球茎的选择及雕刻设计;三是了解雕刻的一般技术,学会水仙球的常用雕刻方法;四是学会水仙鳞茎的艺术造型,了解、感悟、领会造型是一门艺术。

本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

以实践与探究活动为基础,通过设置了解水仙、作品雕刻、艺术造型等一系列实践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分析和制作等方法,学会水仙花盆景的造型设计与制作。

本设计通过探究与分析、尝试与体验、交流与感悟、设计与雕刻、制作等手段,渗透技术思想与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观察与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比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创新与实践能力。

本设计的重点是水仙花的雕刻技术与造型设计,难点是花梗雕刻和戳刺花梗基技术。

完成本单元教学大约需要4-5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我国水仙花的栽培历史、常见品种的特征、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

②了解水仙花的内部构造及外形与雕刻设计之间的联系,

③了解水仙球茎、球根造型的特点及造型的基本原理。

④学会雕刻工具的使用,初步学会蟹爪式雕刻技术,了解养护的一般要求。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认识水仙球的结构特征,产生水仙雕刻的构思方案,并将设想与同学交流。

②通过模仿,学会根据实物进行构思,完成水仙球雕刻的造型设计。

③在艺术造型过程中,通过交流与评价,不断完善和修改设计。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水仙造型盆景的欣赏与制作,培养艺术审美的情感。

②通过构思设计、确定主题、雕刻与造型等活动,强化设计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①水仙鳞茎的艺术造型及构思方案设计。

②水仙花球茎的雕刻设计及雕刻技法。

2、难点:

1水仙盆景造型设计。

2花梗雕刻和戳刺花梗基。

四、【教学器材】

1、教具:

雕刻刀、水仙盆景、盆、棉花絮或纱布、鹅卵石、牙签、镊子、挂图等。

2、学具:

笔、纸、水仙花球茎、雕刻刀等。

五、【教学流程图】

 

六、【教学过程】

(一)认识水仙

1、课时建议:

1课时。

2、知识准备:

(1)在网上查阅水仙资料时,只需在地址栏输入“水仙花栽培历史”即可查到。

但是要求学生对查阅的资料内容进行必要的筛选、处理。

(2)教师也可事先准备一些资料,上课时发给学生作为拓展内容供学生参考。

3、教学过程:

(1)说一说水仙花栽培历史

出示水仙球,组织学生有关水仙球栽培历史的讨论,了解水仙花栽培的历史,让学生交流从网上查阅的资料,感受中国花卉栽培的灿烂文化,对学生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

(2)数一数水仙球的品种

出示几个水仙球(如有崇明水仙和漳州水仙更好),教师介绍国内外水仙的有关资料,让学生从资料上了解国内外水仙特别是中国水仙的品种,比较一下舟山水仙、崇明水仙和漳州水仙的特点。

(3)看一看水仙球的内外形态

出示一个剖开的水仙球,请学生仔细观察,分出鳞片、叶片和花梗的区别,归纳出水仙的大致形态结构。

(4)议一议水仙花的生活习性

请学生交流在网上查到的水仙花的生活习性的资料,使学生对种植水仙产生兴趣,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作一些补充,加深学生对水仙种植情况的了解。

(二)雕刻设计

1、课时建议:

1课时。

2、知识准备:

(1)出示不同等级的水仙球茎,让学生了解水仙球茎的分级情况。

(2)出示水仙球茎的内部结构显示,可事先将水仙球茎雕刻好后,再向学生讲解,也可以当场在上课时直接雕刻。

3、教学过程:

(1)水仙球茎的分级

出示五种不同庄的水仙球茎,介绍五个不同的级别以及各级别的花数。

让学生通过对水仙球茎的分级学习,大致了解水仙球是按照围径大小分级,并说一说水仙球茎分级的具体指标。

(2)分析水仙鳞茎的内部构造和工具的使用

教师可当场对水仙进行解剖,显示其内部结构,并对结构作详细介绍。

使学生清楚地了解水仙球茎的内部构造,为下一步水仙花雕刻做准备。

教师用雕刻刀示范并讲解雕刻要领,让学生仔细观察如何运用雕刻刀进行雕刻,复述雕刻刀的使用方法及雕刻的大致动作。

(3)水仙球茎与造型的关系

教师可以展示不同水仙球茎与造型给学生看,提问:

要制作一个好的水仙造型作品,选择鳞茎球要注意哪些方面?

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选择鳞茎对水仙球的雕刻及雕刻后的造型有着密切的关系。

让学生动手选择水仙球茎,说一说选择的理由,说出该球茎的特点与自己构思中的造型的有什么关系,从而让学生学会有目的的选择具有造型基础的水仙鳞茎。

(4)水仙球茎的构思方案设计

以作品“桃李争春”的造型为例,让学生观察此作品是选择双生的主鳞茎,一大一小,以示“桃、李”果实,来说明构思方案、确定主题及选材之间的关系。

学生在纸上先自己动手设计几个水仙球茎雕刻造型的方案,并说明设计的理由。

然后上讲台展示他们的设计的方案。

(三)水仙雕刻

1、课时建议:

2课时。

2、知识准备:

出示五种不同造型的水仙球雕刻的工具,讲解各种不同工具的用途,使学生了解和学会雕刻工具刮、切、削、雕四种基本刀法与综合应用。

3、教学过程:

(1)水仙雕刻工具及综合应用

通过对水仙球茎雕刻工具用途和使用方法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每种工具都有其特殊的用途,懂得正确使用好工具是雕刻水仙球茎的基本要求。

让学生握一握各种雕刻工具,体验一下使用方法。

想一想:

水仙球雕刻可分成哪些步骤?

分析一下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

做到什么程度?

(2)学习蟹爪式雕刻

观察教师操作:

教师动手雕刻作示范,在示范过程中,有重点强调蟹爪式雕刻的一般技术及雕刻中的注意事项。

然后请学生归纳总结说出来。

通过教师实践雕刻操作,使学生简单初步学会蟹爪式雕刻方法,培养学生对学习雕刻技术的兴趣。

由于雕刻技术动作复杂,许多地方难以单用语言来描述,在学习过程中就需要模仿教师的动作,以达到正确的操作要求。

学生模仿教师雕刻的动作,先从模仿着手,然后逐步自己操作,在雕刻过程中可能遇到问题,请学生一起讨论解决。

告诉学生一些操作要领,如去除枯根时,不可在根盘四周刮,否则新根被刮掉。

剥除包叶时,花苞不可削破,花苞紧紧包住小花,削坏即成哑花。

削叶缘时,由叶端向叶基部顺削,削去越多,叶越卷曲,但不能超过叶宽的五分之二。

(3)进入雕刻练习

雕刻前,可教学生用旧报纸折成小纸船,将刻下的水仙球废料丢入纸船中。

,还可以准备一些湿布,经常擦洗雕刻刀口,使之保持锋利。

请学生握刀,做徒手练习,教师检查姿势基本符合要求后开始正式雕刻,并叮嘱学生注意安全,既不要割痛手,也不要用力过大,将水仙球割伤,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雕刻时左右手要配合一起做,特别是即将刻到叶芽时,持球的一只手要不停的捏球的开刀的背面,促使叶芽或花苞显露出来。

思考:

花梗一般藏在鳞片之间,如何操作才能使花蕾不受伤害?

教师通过剖开一个水仙球,指导学生如何认识“花梗基”,示范一下“刮花梗”的操作。

等学生看明白后再进行操作。

(4)几种特殊雕刻技法

学过蟹爪式雕刻技术以后,学生基本掌握了雕刻的一般的技术,从而为进一步学习其他雕刻技术打下基础。

教师通过展示几种比较特殊的雕刻方法,并对雕刻的技巧作说明,使学生能了解并懂得特殊雕刻方法的基本原理。

特殊雕刻方法可以通过举例说明问题,如“杯刻法”是待花苞剥露后,再向下雕挖,如“喜庆花篮”。

“掏心法”是将水仙球茎内部的鳞茎掏出,留下芽孢,如“玉壶生津”。

“背刻法”从鳞茎背部雕刻,如“葫芦献瑞”。

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情况下,采用变通、变换、重组等迁移方法,进行其他造型作品的创作,从而提高作品的欣赏价值。

(四)艺术造型

1、课时建议:

1课时。

2、知识准备:

教师可以就某一种造型,介绍造型的基本原理,让学生了解造型过程中的基本要点,激发学生对造型方法学习的兴趣。

3、教学过程:

(1)水仙球茎造型

请学生说一说曾见到过有关水仙球茎的各种造型。

教师举一些具体的例子分析、说明雕刻、水养与艺术造型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艺术造型的基本方法,并根据自己原先的雕刻、水养水仙球茎的实际情况,确定艺术造型的方案。

(2)造型实践操作

①叶子造型

讨论:

水仙花叶子和花梗的矮化、弯曲、定向、成型是如何形成的?

水分、光照、温度和化学药剂的如何控制比较得当?

教师介绍一些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用棉花絮或纱布、牙签、玻璃球、镊子等的使用方法,同时提醒学生在造型过程中,注意对花、叶、茎的保护,以便影响外观。

②根造型

出示水仙鳞茎的根的艺术造型让学生欣赏,使学生加深对造型基本原理的影响,为实际造型打下基础。

教师通过展示根造型的图片或实物,并对制作方法作具体说明,使学生能懂得根造型的基本过程,让学生能分析出图片或实物中根造型的关键要素。

请学生谈一谈看水仙鳞茎的艺术造型后的感想,布置回家尝试进行根造型的实践操作。

特别提醒:

由于养护管理大部分时间在家里进行,只需让学生了解浸泡、棉花絮或纱布的用途、上盆水养应注意的事项、浸泡后的精雕细刻,制定水养计划,填写观察日记等,这些内容可让学生自学,或者在课上带教一部分即可,因而在此不单独设立一个部分。

 

七、【教学参考】

1、水仙盆景的艺术简史:

中国水仙成为盆景艺术,最早的记载见于宋人许开(仲企)诗:

“定州红花瓷,块石艺灵苗,芳苞出水仙,厥名为玉霄”。

当时即用著名的定州红瓷为盆,放入玲珑块石,成为盆景艺术,供玩赏。

清代汪灏在《广群芳谱》中载:

“水仙花以精盆植之,可供书室雅玩”。

并介绍了最原始的造型法:

“初起叶时,以砖压住不令即透,则他日花出叶上”。

水仙花的雕刻艺术和水养方法,最详细的记述是福建漳州翁国梁的《水仙花考》(1936),写道:

水仙花在漳州,价极低廉,故水仙岁暮,家家互种,盆植者多以小刀刻其地下茎(即球茎),削去球茎之一大半,至见幼叶为止,据云:

经此刻削之后,其叶生长,则为卷状,而花茎必高于叶矣。

刻削之后,即以棉花包裹之,竖立盆中,用粗沙、小石子或牡砺壳、蛤壳等掩之,借以扶持,不致其歪倒耳,实无其他作用,候其发叶,置于案头,早晨移出晒日光,遇阴雨天气,则浇热水,待其抽茎很高。

才把红纸条或红丝线,绾于花茎,以为点缀。

2、水仙球的选择:

①水仙球茎的分级:

水仙球茎中,10庄为最大,侧芽对称,每球花葶数为6~10支,每葶小花数为6~12朵;20庄的每球花葶数为6~7支,每葶小花数为6~8朵;30庄的每球花葶数为4~6支,每葶小花数为4~6朵;40庄的每球花葶数为2~4支,每葶小花数为2~4朵;50庄的侧芽不对称,每球花葶数为1~3支,每葶小花数为2~4朵。

②鳞茎的选择:

鳞茎的选择应当饱满、健壮、皮膜光亮、鳞茎洁白、无病虫害等,同时对水仙球茎的庄数也作一下选择,以便更好地设计、雕刻和造型。

3、水仙球的雕刻:

(1)水仙鳞茎球雕刻程序示意图

(2)水仙花的雕刻工具:

水仙的雕刻,工具非常重要,所谓“工欲善其事,必行利其器”。

各地雕刻用的工具不同,但是大同小异,福建漳州的传统雕刻工具有:

1、主刀:

刀长18厘米,其中刀柄10厘米,刀口8厘米,呈三角形,最宽1.5厘米,刀刃平直,刀背厚3毫米。

2、小剪刀:

最理想是医用的不锈钢小剪刀。

刀口瘦长,尖形和弯形小剪刀各一把。

用于修整叶片、鳞片。

配合雕刻时应用。

水养过程中剪除霉烂的鳞片、叶片、根、和花蕊等等。

3、斜刻刀:

是配合传统雕花刀加于精雕细刻的主要工具。

用于剥、削、刮、铲和整型等工序。

4、镊子:

尖头和弯头各一支,医用的不锈钢小镊子最理想。

用于清理雕刻的碎片、整理叶片、花梗、花蕊,配合深层雕刻和盖棉、清污之用。

(3)雕刻技法:

斜刻法即由球茎正、背两面顶端,以主芽为中心,向左、右各斜刻一刀,形似“人”字。

直刻法即由球茎正、背两面顶端,在主、侧芽之间自上而下直刻两刀。

两种刻法的深度掌握在1~2厘米,刻过的水仙球茎,浸泡1~2天,洗净粘液,即可水养。

4、水仙球的技术处理:

(1)矮化:

水仙球茎水养时,为控制徒长,首先要有足够的光照,上盆后白天应放置于露天条件下,使其照射充足的阳光,夜间视情况放进室内(北方室外气温低,要防冻害),并适当控制水分的供给。

因水仙喜光,而其光能利用率较低,必需多晒太阳,才能使组织充实,花、叶茁壮矮健,防止徒长。

花期每天也应移出室外,使其照射一定时间的阳光。

也可采用化学控制的方法使其矮化。

常用的化学调节剂有抑芽丹剂、丁酰肼剂、嘧啶醇、OK-301和多效唑等。

矮化处理的方法有:

未以萌发出根的水仙球茎进行浸泡,将水仙球茎在湿沙中、湿木屑中催根;雕刻浸养后根长至2~3厘米时,用药液浸泡,将矮化剂定量地灌注入水养盆中或喷于水仙的茎、叶、花梗等器官上。

每种矮化剂均须处理2~3次。

(2)如何延长水仙花期:

采取以下措施:

1、温度控制:

水仙喜寒怕热,生长期适宜温度为8℃至12℃,开花后则要求更低。

温度低,花期长,反之则短。

笔者曾作过对比观察,在室温23℃以上时,水养水仙的花期为一周,在15℃至20℃时,花期为10天左右,在8℃至12℃时,花期为15天至20天。

家庭水养的水仙,在生长期要放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且远离暖气、火炉等取暖器的地方养护,花蕾欲放时要移至室内冷凉处,避免阳光直射,保持温度均衡。

只要有一定的低温环境,便可有效地延长花期。

2、适当追肥:

适当追肥也可延长花期。

水仙在孕蕾后对养分的需求量更大,而此时鳞茎内的养分所剩有限,故生长后期应适当施肥。

可从孕蕾开始,每隔7天至10天向盆内施少量磷酸二氢钾(每次0.5克),或医用葡萄糖注射液(每次2毫升),直至花谢。

追肥后植株生长健壮,花蕾大,花朵多,花期可延长5天至7天。

在水仙花盆中加入含量0.3毫克的阿司匹林1/4片,也可以延长花期和延缓花朵枯萎。

3、冷藏处理:

在水仙花苞开放l朵至2朵时,可将花球从盆中取出,用小塑料袋装好,放入冰箱储藏室内储存,数日后取出放在花盆内继续养护,可正常开花。

水仙花头(花莛)也可冷藏,当水仙花第一朵花开放时将花莛剪下,插入水杯中,放在冰箱内,温度保持1℃至3℃,可放置2周至3周,取出后插在花瓶内仍可继续开花。

5、水仙艺术造型的欣赏:

造型水仙是雅俗共赏、活的艺术品,有人说造型水仙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有生命的艺术雕刻”,是有道理的。

造型水仙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自然美和造型美(造型美又称艺术美)巧妙结合的产物。

造型水仙以它特有的艺术魅力来美化、绿化人们的生活,陶冶人们的情操,消除人们的疲劳,有益人们身心健康。

上乘造型水仙,以形传神,神形兼备,常使人浮想联翩,神游其间,给人以美的享受。

整体美的欣赏:

这里所讲造型水仙的整体美,是指一景、二盆、三架,三者浑然一体的整体美。

造型水仙以景为主,但只有配以大小、高低、色泽、款式、深浅适合的盆与架,才能成为一件完整艺术作品。

景:

此处所讲的景,是指造型水仙,它是整体美的核心,如果造型水仙品位很低,没有什么观赏价值,盆钵、几架再好,也称不上是一件优秀艺术品。

关于景的美,前面已经讲过,在此不再赘述。

盆:

盆钵是水仙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件造型水仙配什么盆好,是很讲究的。

以观赏根为主的作品,在培育期,要用蔽光的签筒盆,可把栽种悬崖式树木盆景的紫砂签筒盆,底部排水孔用水泥沙浆封死,使其不漏水,用来培育长根。

也可用较高的(高度在25厘米左右)玻璃容器来培育长根,但要在玻璃容器处面罩上两层黑布,使玻璃容器内达到蔽光的目的。

到水仙花大部分开放观赏前,把水仙植株移入高筒透明玻璃容器中。

如大小适宜的玻璃量杯、装咖啡的透明玻璃空瓶,若能找到上大下小,高低适宜,具有艺术造型的透明玻璃杯最好。

6、盆景艺术造型的设计制作:

微型水仙盆景设计制作分以下几个步骤:

A、立意。

立意即构思,构思即艺术家在孕育作品过程中进行的思维活动。

包括选择题材,确定主题,探索最佳表现形式等。

立意庸俗当然就创作不出造型新颖、具有画意诗情的微型水仙盆景。

B、选材。

根据立意,首先挑选一个大小、样式适宜的博古架。

其次,根据博古架内空格大小,选择适宜的小盆,最常用的是小紫砂盆。

再次,选择从10桩或20桩主鳞球掰下有花芽的子球若干个。

C、雕刻。

根据立意以及博古架内空格大小、高低不同,对叶片和花梗进行轻重有别的雕刻。

雕刻方法和普通水仙盆景相同,多为重刻或较重的雕刻。

D、养护。

与普通水仙盆景养护方法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养护场所的温度要适当低些。

白天平均温度在10℃左右,夜间最底气温在4℃左右,在北京地区经过45天左右水养即可开花。

E、造型。

在养护过程中已进行了初步造型,当部分花苞开放时,要根据立意对叶片、花朵、根系进行一次整理,剪除过密或生长不良的叶片,对花朵的位置进行适当的调整。

把盖在根部的脱脂棉去除,以露出雪白的根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