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顶管的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90390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顶管的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工顶管的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工顶管的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工顶管的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工顶管的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工顶管的施工方案.docx

《人工顶管的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顶管的施工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工顶管的施工方案.docx

人工顶管的施工方案

人工顶管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i5hD#

 

 

<

管材采用DN1的钢筋混凝土,企端埋深约为—4m。

管道单节长度为1m,管线长为30m,管坡为0.003,改用人工顶管后,工作井、接收井及检查井的井位和管段长度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顶进长度、地下障碍物、交通影响等)而确定。

3l!

NG=R 

1.2施工参照标准oFg5aey4 

GBJ08-221-96《市政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和验收规程》]^"k8v/ 

GBJ08-220-96《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和验收规程》bC@k>yC- 

GBJ141-90《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和验收规程》a7H0!

9^h jStmS2n 

GB50194-9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ZIxRyo-i 

GBJ208-83《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ai.T%n 

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7r{qJ7$% 

第二章编写依据P#v*TD' 

本施工方案编写依据如下:

#6Xs.*b5C \3Oij^l0 

1、《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v+6@cC 

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Dj\e@?

3、《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vUC!

fIG 

4、《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NV4g~+n l?

#xAZx&_ cIXwiC

8t 

第三章施工部署GA^mgm"O 

2.1施工组织安排vM0_>1nN 

本工程需要采用人工顶管的管段为计划用4套顶管设备,分成两个阶段顶进,第一阶段为工作坑、接收坑的施工,第二阶段为人工顶管的实施,其中工作坑、接收坑的施工可以交叉作业,速度较快,设备也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P1_BD( 

2.2顶管施工工艺流程Z-Wfcnk 

工作坑施工ccG['7 →设备安装P;foK)AM →管吊装就位→施工准备→XBI;Lg 开机顶进→回收掘进机头→结束→测量控制及纠偏→复核→废泥外运→施工下一节zzJ^x8#R 

2.3施工顺序75Fp[Q- 

施工顺序为:

工作坑施工→顶进设备安装调试→吊装砼管到轨道上→连@a;sV!

S{接好工具管→装顶铁→开启油泵顶进→出泥→管道贯通→拆工具管→砌检查井。

顶管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上图所示。

XARSGAuw 

2.4顶管工作坑内布置

工作坑内沿顶管轴线方向在临时后座墙上装刚性后座,主顶千斤顶、导轨、刚性顶铁、环形顶铁等顶进设备。

工作坑边侧设置下井扶梯供施工人员上下。

管内供电及工作坑内电力配电箱均位于工作坑内。

管内测量起始平台,安装在主顶千斤顶之间轴线上,独立与砼底板连接,与千斤顶支架分离,确保顶进时测量平台的稳定。

沿工作坑坑壁依次安装1寸压浆管、4寸供水和出泥管、供电管线。

坑内二侧工作平台布置配电箱、电焊机、泥水旁通装置、后座主顶油泵车和顶铁堆放。

顶管工作坑允许方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1

工作坑每侧宽度、长度

不小于设计规定

范围

点数

 

 

每座

2

挂中线用尺量

2

后背

垂直度

0.1%H

每座

1

用垂线与角尺

水平线与中心线的偏差

0.1%L

1

3

导轨

高程

3mm

每座

1

用水准仪测

0

中线位移

左3mm

1

用经纬仪测

右3mm

2.5顶管管道内布置

进、排泥管及压浆管设置在管道底部,管内供电及管内照明用36伏低压照明灯设置在管道偏下的一侧,通风管安装于管内偏下的另一侧。

管内照明用36伏低压照明灯每20m布置1只。

施工期间在工作井坑及管道内应配置足量的排水设备。

2.6顶管工作坑地面范围平面布置

在工作坑范围内实行全封闭隔离施工并布置以下必要的设施。

地面指挥监测中心(即操作处)、料具间、仓库、配电间等。

布局要合理,环境整洁、卫生,并有专职人员进行管理。

坑的东南侧布置一台12t汽车式起重机负责钢管、顶铁吊运和坑内、地面的吊装工作。

自动控制台、通讯、中央控制均设置在顶管控制室内进行集中操作。

由于顶管为24小时连续作业施工,在现场四个角及泥浆箱位置各安装錪钨灯一座,供夜间现场照明。

第四章施工准备工作sL~, 

3.1生产准备.HDebi 

1、进行施工测量和现场放线工作。

{{zua-F 

2、确定管线范围内及施工需用场地内所有障碍物,如管线、电线杆、树a@k.$木及附近房屋等的准确位置。

%JaE4& 

3、按施工平面布置图修建临时设施,安装临时水、电线路,并试水、z@n+7p`w电。

yUj;4vd

 

4、进行顶管所用设备的加工制作。

JchA=n 

5、根据顶进长度,准备好各类管线和所需的辅助物(固定架等)。

&08Tns" 

6、根据材料计划,分期分批组织材料进场。

3:

"AFV 

3.2技术准备_we3jzMW 

1、审查施工图纸和进行各专业图纸会审,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P69>gBZYD 

2、做好标高点控制,施工测量和现场放线工作。

w0\4Wa 

3、按照规划局提供的永久水准点,引临时水准点至井下,施工中经常进WY3_7k8u行校核。

DZF[dxH 

第五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方案vr<)Ay 

4.1人工顶管顶力的计算:

w#xncH:

(一)对于顶管顶进深度范围土质好的,管前挖土能形成拱,可采用先挖后顶的方法施工。

4h(jw 

根据经验公式:

P=nP0

WzG.3^m 

其中:

P——总顶力vRq=m8 

n——土质系数。

ttTI#Fr2 

土质系数取值可根据以下两种情况选取:

\=$EmHF 

(1)土质为粘土、亚粘土及天然含水量较大的亚砂土,管前挖土能成拱者,取1.5~>2FAi., 

2.0。

Ompi~ 

(2)土质为中粗砂及含水量较大的粉细砂,管前挖土不易成拱者,取3~4。

1kbT@ 

取n为2.0。

e4[-rkn{hl 

P0——为顶进管子全部自重。

顶进的每节管自重约为2吨,最长段以60米计,每jsK|D{m?

 

节管长2米,共要顶进33.5节管,则P0=2*33.5=60吨。

>DPds~k 

则总的顶力为:

P=nP0=2.0*60=120吨#rSasucr 

考虑地下工程的复杂性及不可预见因素,顶管设备取1.3倍左右的储备能力,设备;PuyA 

顶进应力为156吨,取总的顶力F=200吨,选用两个千斤顶作为顶进动力设备,每个)nf=eU4| 

千斤顶的顶力应为100吨。

Jdk3)\ 

(二)对于顶管顶进深度范围土质较差的,即开挖时容易引起塌方的,可采用先顶后挖_QC?

:

mv6- 

的方法施工。

zN?

$Sxttx

 

根据顶管工程力学参数确定,先顶后挖时,顶管的推力就是顶管过程管道所受的阻a2(D!

_dZR 

力,主要包括工具管切土正压力、管壁摩擦阻力。

;PP_3` 

⑴工具管正压力:

与土层密实度、土层含水量、工具管格栅形态及管内挖土状况有CPF>^Mp# 

关。

根据有关工程统计资料,软土层一般为20-30t/m2,硬土层通常在30-60t/m2。

大于Z>>gXh

40t/m2时表明土质较好。

-@gJqoo> 

F1=S1×K1iECC@g@a 

其中BCa90 

F1--顶管正阻力(t)4acP*LkkQ 

S1--顶管正面积(m2),\m;DR1 

K1--顶管正阻力系数(t/m2)^cPo{xf 

F1=S1×K1=πr2×K1=3.14*0.85*0.85*35=79.40吨l7D4`i

 

⑵管壁摩擦阻力:

管壁与土间摩擦系数及土压力大小有关。

根据有关工程统计资料,k?

|F0e_ 

管壁摩擦阻力一般在0.1-0.5t/m2之间。

"x=@,*Bk 

F2=S2×K29>.<+b(>!

其中J4'!

 

F2—顶管侧摩擦力(t)l;][Q]Z@V 

S2—顶管侧面积(m2),G!

_SZ 

K2—顶管侧阻力系数(t/m2)5Ky9Pz 

F2=S2×K2=πDL×K2=3.14*1.7*60*0.5=160.14吨H/v37%p7 

顶管阻力为以上二种阻力之和,顶进长度按最长管段60米计算,总顶力:

F=F1+F26_`eTL=G 

≈239.54吨|qudJucV 

因此,取总的顶力F=300吨,选用两个150吨的千斤顶作为顶进动力设备。

Bc9|rlV, 

5.2工作井和接收井的施工2sd=G'7!

 

工作井和接收井的施工方法采用人工挖孔护壁法施工。

工作井和接收井的结构设计见附图。

6Nd_

YX 

5.2.1工作坑施工]zM90$6 

工作井采用人工挖孔护壁支护结构。

工作井尺寸净空为4.5×4米,开挖深度为,9l!

fT?

iH 

4.5~8.5米左右,壁厚30cm,具体配筋方案见附图。

2

QuypVC] 

(一)、施工工艺B&f~.UH 

采用分层开挖,分层浇注井壁的方法施工,每节开挖护壁的高度最多不超过100cm。

{D2d({

(二)、施工流程TXk"[>,:

(三)、施工技术要求G?

/8&%8 

1、每层开挖深度不大于1.0米。

zm^p7&ak$ 

2、钢筋搭接长度不小于35d。

x?

k|i}Q 

3、模板拼装要平整,牢固。

l=OC?

d*m 

4、层与层之间搭接部分的泥土要清洗干净,并凿毛。

PLB=%[ 

5、护壁的下一节和上一节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

9mtC"M< 

6、钢筋的配置必须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浇注的砼必须使用震动棒进行振捣,要浇注混凝土_xwfz]lb+ 

是否到设计标高tp3N5I 

回填300mm厚碎石垫层mp$II?

hZ* 

底板浇注~CTRPH 

测量控制^Q+5M"/8 

绑扎钢筋)W7H{# 

立护壁模板NNV.x7 

放线定位~9nrS9) 

开挖一节土方^g"6p#S=n 

人工顶管施工方案b

设置足够的支撑,防止“跑模”现象的发生。

C3Z(k} 

7、井内的积水由集水井(长×宽×高为30cm×30cm×40cm)及时排走,抽水时要注意用电安全。

nr%^:

8、严格控制后靠背、洞口墙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洞心的标高和洞口的直径要符合设计要求。

U}5KAi9Z 

9、浇注完后,养生72小时,才能拆模并开挖下一层。

jDR\

#cGrZ 

10、第一层护壁必须勾挂在井口周边。

)7TTRL 

11、确保工作井的净空尺寸满足设备要求。

L^Af3]]2 

12、底板的标高要符合设计要求。

1&

WFs6 

5.2.2接收井施工;]e"bX 

接收井是直径为2.5米的圆井,其护壁厚30cm,具体配筋方案见设计图纸。

8BdeqgU/_

 

5.3顶管工作井内设备安装rGO3 

(一)导轨安装。

严格控制导轨的中心位置和高程,确保顶入管节中心及高程能符合设计要求。

a&PZ7!

PZv 

1、由于工作井底板浇注了20cm的砼,地基稳定,导轨直接放置在工作井的底板上。

k#MW> 

2、严格控制导轨顶面的高程,其纵坡与管道纵坡一致。

suSIz7:

 

3、导轨采用浇注砼予以固定,导轨长度采用2~3m,间距设置为60cm。

S^.=joI 

4、导轨必须直顺。

严格控制导轨的高程和中心。

E{B<}n|}& 

(二)下管、顶进、出土和挖土设备:

bvKi0- 

采用电动卷扬机下管,用千斤顶、高压油泵作为顶进设备,用斗车、垂直牵引的卷>aK&T

扬机作为出土设备,用空气压缩机带风镐机作为挖土设备。

w5Z3e^g 

(三)照明设备:

井内使用电压不大于12V的低压照明。

ShPV!

$0 

(四)通风设备:

人工挖土前和挖土过程中,采用轴流鼓风机通过通风管进行送风。

cPSpPx 

风量的计算:

^S@b* 

1、按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

&iivSc;# 

Q=k×m×qb7/4~

_s 

式中:

Q-所需风量,m3/min;N2\,6< 

k-风量备用常用系数,常取k=1.1~1.2Ink76- 

m-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M]cN~ 

q-洞内每人每分钟需要新鲜空气量,通常按3m3/min计算。

ek

现管内有两人工作,一人开挖,一人负责运余泥,取k=1.1,m=2,则有Q=d>f5Tl\E 

k×m×q=1.1×2×3=6.6m3/min]v#Q\Q8> 

2、漏风计算Ru/3>n 

Q供=P×Q%O-wMl 

式中:

Q-计算风量3JwmLGj} 

P-漏风系数q;+qIV&.:

 

采用Ф200PVC管,每百米漏风率一般可控制在2%以下。

取P=1.02,则Q供=P×Q=6.6×1.02=6.73m3/minoPi)#|jcb 

取风量大于7000L/min离心鼓风机(或高压空气压缩机)作为通风设备则可以满足要求。

CR<*<=rI 

(五)工作棚架:

作为防雨及安装吊运设备。

工作坑上设活动式工作平台,平台用20#工字钢梁。

在工作平台上设起重架,井旁边装置电动卷扬机。

)<+Z,6 

5.4引入测量轴线及水准点'n\ZmG{ 

(一)将地面的管道中心桩引入工作井的侧壁上(两个点),作为顶管中心的测量基线。

U7O2.y+ 

(二)将地面上的临时水准点引入工作井底不易碰撞的地方,作为顶管高程测量的临时水准点。

U^.$k-

|k 

5.5下管+:

D0tYk2B 

(一)下管前,要严格检查管材,不合格的严禁使用。

I;=}@]9 

(二)第一节管下到导轨上时,应测量管的中线及前后端管底高程,以校核导轨P)`-cfg 

安装的准确性。

7p|Pv;wp| 

(三)要安装户口铁或弧形顶铁保护管口。

o|*,<5t 

5.6千斤顶和顶铁的安装=*t)@bn 

千斤顶是掘进顶管的主要设备,由前面顶力计算可知,本工程最长管段的顶力为300ee6Zm+.B 

吨.拟采用2台150吨液压千斤顶。

H`kfI"u8 

(一)千斤顶的高程及平面位置:

千斤顶的工作坑内的布置采用并列式,顶力合力作用点与管壁反作用力作用点应在同一轴线,防止产生顶时力偶,造成顶进偏差。

根据施工经验,采用机械挖运土方,管上部管壁与土壁有间隙时,千斤顶的着力点作用在管子垂直直径的1/4~1/5处为宜。

:

[!

rj 

(二)安装顶铁应无歪斜、扭曲现象,必须安装直顺。

yYF%U7

N/n 

(三)每次退千斤顶加放顶铁时,应安放最长的顶铁,保持顶铁数目最少。

Lej3?

(四)顶进中,顶铁上面和侧面不能站人,随时观察有无扭曲现象,防止顶铁崩离。

&!

_>J0 

5.7顶进施工pf[bOjtR 

工作坑内设备安装完毕,经检查各部分处于良好状态。

即可进行试顶。

首先校测设备的水平及垂直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合格后即可顶进工具头,然后安放混凝土管节,再次测量标高,核定无误后进行试顶,待调整各项参数后即可正常顶进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做到勤挖勤顶勤测,加强监控。

顶进施工时,主要利用风镐在前取土,千斤顶出镐在后背不动的情况下将污水管向前顶进,其操作过程如下:

/F9BbG{ 

(1)安装好顶铁挤牢,工具管前端破取一定长度后,启动油泵,千斤顶进油,活塞伸出一个工作行程,将管子推向一定距离。

<$R'y6U:

 

(2)停止油泵,打开控制阀,千斤顶回油,活塞回缩。

#Mrof9 

(3)添加顶铁,重复上述操作,直至需要安装下一节管子为止。

?

?

)IPRv?

yF 

(4)卸下顶铁,下管,用环形橡胶环连接混凝土管,以保证接口缝隙和受力均匀,保证管与管之间的连接安全。

lh{U@,/ 

5.8顶进施工中的重点工序TZ3"u@06 

(一)测量67?

O}~jbG 

1、测量次数:

在顶第一节管时及校正顶进偏差过程中,应每顶进20~30cm,即对中心和高程测量一次;在正常顶进中,应每顶进50~100cm时,测量一次。

rUmaKh?

v|X 

2、中心测量:

根据工作井内测设的中心桩、挂中心线,利用中心尺,测量头一节管前端的轴线中心偏差。

dv1Y2[ 

3、高程测量:

使用水准仪和高程尺,测首节管前端内底高程,以控制顶进高程;"V'

同时,测首节管后端内底高程,以控制坡度。

工作井内应设置两个水准点,以便闭合之用,经常校核水准点,提高精度。

sQwRlx 

4、一个管段顶完后,应对中心和高程再作一次竣工测量,一个接口测一点,有错口的测两点。

.Yg7V'R1 

(二)纠偏:

@kBy|5 

当测量发现偏差在10~20mm时,采用超挖纠偏法,即在偏向的反侧适当超挖,在偏向侧不超挖,甚至留坎,形成阻力,施加顶力后,使偏差回归。

1)Z4(_ 

当偏差大于20mm时,采用千斤顶纠偏法,当超挖纠偏不起作用时,用小型千斤顶顶在管端偏向的反侧内管壁上,另一端斜撑在有垫板的管前土壁上,支顶牢固后,即可施加顶力。

同时配合超挖纠偏法,边顶边支,直至使偏差回归。

C)hS^D:

 

(三)管前挖土要求1#}}:

 

1、在道路和重要构筑物下,不得超越管段以外100mm,管周不得超挖,并随挖随S3D

mc\f 

顶。

;Vv.$mI 

2、在一般顶管地段,如土质良好,可超挖管端300~500mm,在管周上面允许超挖15mm,下面135度范围内,不得超挖。

wDp5HZ> 

(四)接口的处理:

由于顶管的管材为F型接口,顶管完毕后,对于管与管之间的缝隙,采用膨胀水泥砂浆压实填抹。

选用硅酸盐膨胀水泥和洁净的中砂,配合比(重量比)为:

膨胀水泥:

砂:

水=1:

1:

0.3,随拌随用,一次拌和量应在半小时内用完。

填抹前,将接口湿润,再分层填入,压实填抹平整后,在潮湿状态下养护。

4m1@lnjp 

5.9工作井内管道施工>v#6SDg 

管道完成后,按设计图在井内用砖砌筑检查井,井内外批防水砂浆。

待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回填石屑至管顶面,用水冲实。

6v?

tZ&,G 

5.10遇到流砂时的施工技术措施,,8'29yEq 

顶进时若遇到流砂较多,且流砂流动性较强,则要在管内准备足够的砂包、稻草,'+&!

;Jj, 

用来阻挡流砂的流动。

或用改装后带网格的工具头配合施工。

以防万一,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b,!

第六章施工计划-[}AhNYK 

6.1施工进度计划4D)M_O 

由于本工程工期较紧,因此在开工前一定要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落}Jo}K

)>!

 

实挖掘机、吊机、槽钢、管材等关键设备和材料以及人员,保证工程开工能够即刻到位;测量人员根据甲方提供的控制点加密导线点水准点、测放中线点标高点以及探测地下管线、构筑物等,根据中线点确定开挖范围以及范围内的拆迁物,在现场和平面图上作标记;搭好工地办公室、小型仓库、工棚以及清理停车场等前期工作。

=xjtPmZ5X 

6.2主要施工机具设备w&eq*q 

主要施工机具设备一览表M~U>"kX 

机具名称

规格、性能

单位

数量

用途

工具头

6

纠偏,掘进K

空压机

立方

6

破岩

四角架

6

7

出土

斗车

12

运土

水泵

1.1-2.2

千瓦

10

基坑排水

电焊机

BX330

2

型钢焊接

气割

2

型钢切割

卷扬机

1.5T

6

竖井提升

千斤顶

150T

12

顶管

高压油泵

ZB50

6

顶管

顶压装置

全套顶铁、垫座

6

顶管

离心鼓风机

7000L/min

6

通风

第七章质量保证措施R5Cy% 

1、顶管施工前编制顶管组织设计,提交监理和业主审定才能进行施工。

;f[@zo>

2、顶管前,项目部向作业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工作,每道工序开工t_iZ\_8 

和员工上岗前进行简短的质量要求和技术交底,由各专业工程人员负责实施,U/:

x

使每个员工上岗前做到人人心中有数,以确保工程质量。

.KxE>lJbqM 

3、摸清施工沿线的地下管线的详细情况,并制定详细的技术措施。

C/!

8NV1:

4、做好施工资料管理工作,及时填写原始记录和隐蔽工程记录(含照片),33w(Pw 

及时完成竣工资料。

fc9gi4y9 

5、认真做好施工计划,保证施工作业连续均衡、紧凑,从而有效可靠地f2FGod

控制质量,保证工程质量。

E3

E$_

<^ 

6、顶进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顶力在允许的范围内,并留有足够的安全系;AE%f.Y 

数。

gfAVxMg 

7、顶管控制在质量标准范围以内,如果在顶进过程中,发现方向失控,V39)[FH} 

应该立即停止顶进,逐级上报,经研究同意后,方可以继续顶进。

^p!

bteA> 

8、作好地质勘察及资料整理工作,认真编制好施工方案和通过不同土层>zWVM1\\j 

的技术措施及纠偏措施,确保管道的顺利顶进。

0!

)7 

9、加强操作控制,使顶管均匀平稳,受力均匀,尽可能减少顶进过程中"rIBy的倾斜、偏移、扭转,防止管壁出现裂缝、变形。

A[m4do 

第八章安全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G0eJ<*|_3 

8.1施工安全措施()+;KF8 

1、沿工作井四周设置1.2米高的固定护栏,护栏上挂安全网,工作井四:

}18G}B 

周要挂相应的警示标语。

kVZ5>D$ 

2、挖土施工时工作井必须设置爬梯,供人员上下井用。

使用的卷扬机等~]q^Akq 

应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

;{inhiySN 

3、挖出的土石方应及时运离工作井,不得堆放在工作井四周1米范围内。

\$hLhYz- 

4、顶管作业人员必须戴硬安全帽。

:

=tPCA= 

5、顶管施工区域沿线采用标准围蔽。

PaFJw5f 

6、严格遵循土方开挖程序,控制均匀挖土,防止发生偏位,严重倾斜或管涌等现象,做好作业前和施工中的通风换气工作,每次进入管道时,保证管内通风,以免导致人身事故。

+mT}};-TS 

7、吊车、起重设备由专人操作和专人指挥,统一信号,预防发生碰撞。

c])b?

dJ* 

吊车靠近工作井边坡行驶时,加强对地基稳定性检查,防止发生倾翻事故。

%zyMWC 

吊管下工作井时,注意安全。

>1tGQcg 

8、加强机械设备维护、检查、保养。

机电设备由专人操作,认真遵守用K`FgU7g{ 

电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