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打印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68693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99 大小:8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打印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完整打印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完整打印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完整打印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完整打印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打印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完整打印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打印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9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打印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完整打印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教学内容:

轴对称、旋转、欣赏设计和一节数学游戏“设计镶嵌图案”

教学三维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4、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学会画出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措施及手段:

1、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探究。

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关于对称和旋转的知识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安排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察、想像、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出来。

2、本单元内容可以用4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轴对称

教学三维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现象,探索成轴对称的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在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探索轴对称的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难点:

学会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

投影仪,主题图。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1、教师投影出示第2页的主题图,组织学生观察。

教师:

图形的旋转变换、平移变换和轴对称变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看看这些物体和图案,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图案,说说它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呢?

学生到投影前叙述说明。

2、教师投影出示第3页例1的主题图,组织学生观察。

教师:

观察这些美丽图案,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图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学生可能会发现这些都是轴对称图形。

教师: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一说,在全班交流。

教师:

在二年级时,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1)投影出示例1的方格图。

教师:

观察方格中的图案,你看到了什么呢?

学生观察,把看到的内容在小组中交流,学生可能会说出:

方格中的图形是一棵树,还有小草;方格中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方格中的虚线是对称轴。

(2)教师:

你怎样判断方格中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呢?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如果沿虚线折叠,会出现什么情况?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学生可能会说出:

如果沿着方格中的虚线折叠,两边的图形可以完全重合,所以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图形中的A点与A’点到虚线(对称轴)的距离是相等的,B点与B’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也是相等的,C点与C’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也是相等的,所以它们是轴对称图形。

(教师可用课件演示学生的描述,使学生直观地看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2、教学轴对称图形的画法。

教师:

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那么怎样能画出轴对称图形呢?

(1)投影出示例2

组织学生画一画(教师质疑:

怎样画得又好又快?

)画完后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2)组织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会说出:

先找对称点,再把对称点连接起来。

三、拓展应用

1、判断下面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找出它们的对称轴。

(图略)

2、动手试一试,完成教材第4页“做一做”。

自己动手,集中交流。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了吗?

会画了吗?

板书设计:

轴对称

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两边的图形可以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画法:

先找对称点,再把对称点连接起来。

第二课时旋转

教学三维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图形旋转变换的含义。

2、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难点:

掌握把一个图形旋转90。

的方法。

教学准备:

投影仪,课件,主题图。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游戏情境,引入新课

互动游戏

师:

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

玩过掌中宝游戏机吗?

都玩过什么游戏?

生举例。

师: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游戏,想玩吗?

出示:

“俄罗斯方块”游戏画面一(图略)

师:

如果现在让你来玩,你准备怎么操作?

生:

把黄色的图形顺时针旋转90。

,放在右边的角落。

师:

用手示范一下怎样就是顺时针旋转呢?

生示范。

师:

(用手做出示范)那与之相反的是什么旋转呢?

生:

逆时针旋转。

(出示动画:

黄色图形顺时针旋转90。

后下落)

1、揭示课题

师:

刚才,我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大家几次提到了一个词“旋转”。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旋转”。

板书课题。

2、联系生活

师: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生:

风扇、陀螺、旋转木马、钟表、车轮……

(出示动画:

几种旋转现象)

师:

生活中像这样的旋转现象很多,我们就从与我们关系最密切地钟表开始研究吧!

二、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与性质

(一)认识线段的旋转,理解旋转的含义

1、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出示:

钟表  

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

出示动画:

(指针从12指向1)

师:

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

生:

指针从“12”绕点O 顺时针旋转30。

到“1”。

板书:

指针 从“12” 绕点O 顺时针旋转30。

到“1”

(出示动画:

指针从1指向3)

师:

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生:

指针从“1”绕点O 顺时针旋转60。

 到“3”。

(出示动画:

指针从3指向6)

师:

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

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

会指向几呢?

生:

12

(出示动画:

指针从6指向12)

2、小结,明确旋转的要素

师:

我们描述了这么多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说哪些方面?

生:

旋转物体、起止位置、绕哪一点、旋转方向、旋转的度数

板书:

 点   方向    角度

师:

对!

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它的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二)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究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1、观察风车的旋转过程:

师:

指针的旋转我们都见过,看看下面这个图形的旋转你见过吗?

(出示动画:

呈现由线段→三角形→风车图案的全过程)

师:

这是什么图案?

生:

风车。

师:

看!

在风的吹动下,风车就要旋转起来了。

(出示动画:

风车从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90。

到图2)

2、小组活动

师:

从图1到图2,风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共同来解决报告单上提出的问题。

(1)从图1到图2,风车绕点O逆时针旋转了___度。

(2)你是怎样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的?

生小组讨论。

3、小组汇报:

(实物投影展示)

(1)图1到图2,风车绕点O逆时针旋转了90。

(2)组1,根据三角形变换的位置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

(3)组2,根据对应的线段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

(4)组3,根据对应的点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

4、小结(教师边做小结边演示)

师: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风车旋转后,不仅是每个三角形都绕点O逆时针旋转了90。

(闪烁),而且,每条线段(闪烁),每个顶点(闪烁),都绕点O逆时针旋转了90。

5、揭示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师:

从画面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

风车旋转后,每个三角形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那么什么是没有变的呢?

生1:

三角形的形状、大小没有变。

生2:

点O的位置没有变。

生3:

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

生4:

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

师:

如果我们将风车在图2的基础上,继续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

,那么黄色的三角形应该转到什么位置?

这条线段(师用鼠标指明)应该转到什么位置?

生上台指明。

出示动画:

(风车从图2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

到图3)

三、绘制图形,体验图形旋转的过程

1、 自主画图 

师: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个图形旋转的全过程,想不想自己试着画一画呢?

出示:

例4方格图 

学生在方格纸上完成。

2、作品展示,交流画法:

师:

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作品?

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实物投影出示)

3、 小结画法

师:

我们在画一个旋转图形时,首先要确定它围绕的点,然后找到这个图形各个点的对应点,最后连线。

(出示动画:

线段OA顺时针旋转90。

至OA′→线段OB顺时针旋转90。

至OB′→连接A′B′)

四、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感受旋转创造出的美

师:

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一些简单的图形旋转而来的。

师:

这些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图形旋转而来的呢?

生上台指明。

出示动画:

(随机演示图形的旋转)

五、全课小结应用

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些什么收获和体会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欣赏设计

教学三维目标:

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

2、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

3、学生感受图形的美,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2、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

利用课件显示课本第7页四幅美丽的图案,配音乐,让学生欣赏。

二、学习新课

(一)图案欣赏:

1、伴着动听的音乐,我们欣赏了这四幅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

2、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感受。

(二)说一说:

1、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

2.上面哪幅图是对称的?

先让学生边观察讨论,再进行交流。

三、巩固练习

(一)反馈练习:

完成第8页3题。

1、这个图案我们应该怎样画?

2、仔细观察这几个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

    

(二)拓展练习:

1、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

2、 交流并欣赏。

说一说好在哪里?

四、全课总结

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及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第四课时欣赏设计练习

教学三维目标:

1、通过收集图案,小组交流,感受图案的美,并为自己以后创作图案提供借鉴。

2、通过欣赏图案,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空间观念。

3、自己经历创作实践的整个过程,感受创作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2、加深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课件、方格纸、正方形白板纸、手工纸三张及剪刀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展览导入

课前让学生收集图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思考:

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它有什么特点?

指名介绍本组中最美的图案,并结合思考说一说它的特点。

二、学习新课

(一)尝试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