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史上气论的发展及其美学意义.docx
《中国美学史上气论的发展及其美学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美学史上气论的发展及其美学意义.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美学史上气论的发展及其美学意义
中国美学史上“气”论的发展及其美学意义
“气”在中国哲学和文化中是一个极具典型性的词汇,一提到“气”,联想到的便是独特的中国文化,它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是古典文论主要的审美范畴之一。
但是“气”这个词在古典话语和文论中却体现着丰富的话语范畴,不能单一的解释它的含义,涉及到多个领域。
由于其价值的不可琢磨性,使得“气”具有“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独一无二的美感,呈现出一片朦胧的美学面貌。
关于“气”的最早起源也是各说其词,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气”的概念归类
“气”在中国古代最早是表示物质存在的基本观念的一个哲学术语。
它的含义颇丰。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来看,其含义大致有三大类:
1.所谓本义,即常识概念的气,指一切气体状态的存在物体。
如水气、雾气、云气,呼吸之气等。
气,云气也。
如:
《说文》中:
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
”又如:
《礼记·月令》中:
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还有《考工记·总目》中的:
地有气。
这里出现的“气”都是直其本义,并无美学价值可言。
2.所谓哲学范畴,“气”指不依赖人的意识而构成一切感觉对象的客观存在。
就儒家哲学而言,气论主要呈现出这个世界物体的实在性。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自古就有“天地”是由阴阳二气分化而成的说法。
3.延伸后具有广泛意义的“气”。
“气”这一含义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延伸出许多新意,泛指任何现象,既包括物理现象,生理现象,也包括人的精神现象等等。
古代的人们认为,在天和地还没有形成之始,宇宙洪荒,万物皆无,是元气冲荡,才使无形以起,有形以分,区别阴阳,这才造成了所谓天地。
此后古人又将此义施于精神领域,本着精神性气论的大旨,以之为由人的精神造成的力量。
值得注目的是,也许是因为人和生物都要依靠呼吸而生存的缘故,于是古代人就认为气是生命之源。
由于美学与哲学的密切联系,加之自人们对“气”这一现象了解渗透之后,在审美领域便出现了“气”的美学范畴,并对之后的美学领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气”的美学意义初现及其沿革
“气”作为古典文论和美学思想的范畴之一,直接涉及到审美主体的精神体验。
但并不是一开始人们就赋予了“气”这种审美主体精神方面的含义。
它的发展和变化是经过时间的演变的:
1.远古时期的“气”——本义窥探
在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发展历程中,“气”最先代表着万事万物产生和生长的根基,那时人们认为“气”可用于解释生命的构成或人体内部调理养生等理论,古人认为人含气而生,气是人体必需的物质基础,正如:
“气者,人之根本也。
”
总的来说,远古时期的“气”的含义主要指的是宇宙间的物质生成这个层面,而有关生命存在的要素的层面(如《黄帝内经》)、人的主体精神与物质层面等其他层面的“气”的含义,还有待于下一个阶段的发展。
2.先秦时期的“气”——美学意义的初现到建立与发展沿革
先秦时期可以窥见其美学含义,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水平也有所提高。
远古时期用于表示物质方面的“气”逐渐被越来越多地用于人的行为,甚至是人的道德和精神品质方面。
当然,这种关注自身的精神的发掘至完善是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的,其典型就体现在儒家和道家的身上。
“气”作为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思想的范畴,先后经历了由哲学到美学,文论的转换过程,并因为其对人类主体性的肯定和内在气韵的重要性,成为了文学所关注的对象“气”在成为美学和文论范畴的进程中,老子,管子,庄子,孟子,王充等理论家先后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各朝代名家也对“气”也进行了更新的阐释。
(1)关生命存在的要素层面的“气”的含义
①战国《黄帝内经》:
“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这段话是说:
人体因五藏所藏之气的运动流转而产生了情志,情志的常态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
审美主体情志和顺,方可保持心境的和谐,由此进入澄净的境界之中以感悟宇宙自然的大道本原。
《内经》将这种差异归结为人格气质的不同,人所禀受的气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类型的人格气质。
②春秋《论语·乡党第十》:
“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出,降一等,逞颜色。
封台如也”。
这里的“也”也是作为主体生命存在要素的“气”,是和主体的生命存在与有关的,并不包括主体精神方面的道德和品质。
③春秋,老子《道德经》:
“道、气、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美学最重要的范畴,这里的“气”作为生命的来源和象征,本身就具有无限灵动和自由生张的趋势。
(2)关于人的主体精神层的“气”的含义
随着主体意识的萌芽,人们开始关注个体。
并将前期用于表示自然现象的,“气”用来表现人的道德和品质,概括人的精神层面的行为,并呈现出概念多样化的趋势。
例如:
①春秋《左传》:
“夫战,勇气也”,勇气作为人类精神的一种体现,同样贯穿于“气”中,并成为影响人心及之后战争胜败的关键。
②战国《孙子兵法·军争篇》:
“是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这个时期的人们开始关注个体,此处为“士气”。
③东汉时期,班固《汉书·卷三十一》“籍长八尺二寸,力扛鼎,才气过人。
吴中子弟皆惮籍”,不仅仅是对人的精神、道德、品质的概括,而是一种审美。
气节、才气等名词,这里的“气”带有一种欣赏的情感因素。
(3)关于其他方面的“气”的含义
上述“气”的含义由宇宙间的物质生成层面发展到了而有关生命存在的要素的层面(如《黄帝内经》),再到接下来的人的主体精神与物质层面。
因此说明人类已经开始关注于主体方面的“气”的用法了。
那么,关于其他方面的“气”的含义又代表着什么呢?
这里主要是指向审美意义的转变。
不论是作为主体生理方面的“气”,还是作为主体精神方面的“气”,都是对人的一种关注和审美。
这段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气”范围广,含义多,人们开始学会用“气”的眼光去审美,接近于“百花齐放”的规模,正是从这一段时期开始奠定和发展了“气”的美学地位。
①战国时期的管子立足于个体的主体性特质,同时把视角放在主体与外物的交流之中,并且提出“精气说”:
“精气者,气之精者也。
气,道乃出,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
以形象的语言把人的身体感知与自然外物结合起来,充满了无尽的审美空间,这一理论也直接影响到庄子的“守气说”。
②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
“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即指思维所达到的一种精神境界,进一步强化了孔子的伦理观念,并从伦理学领域延伸到美学领域,是一种强大的主观精神力量,实现途径是由人的道德力量所完成的,并最终达到人性的完满统一。
③战国《庄子·达生》:
“守气说”,关尹曰:
“是纯气之守也,非知巧果敢之列”,明确地提出了最早的气一元论,认为人之生是气之聚,万物都是由于“气”的变化而成的。
④战国末期《荀子·王制篇第九》: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
人有气有生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气”融合在草木万物之中,同时又具有了情感性的色彩,这也就极大地淡化了气的哲学性内涵,而是深化了审美体验的力度,也为“气”在美学领域的渗透铺平道路。
⑤西汉《礼记·乐记第十九》:
“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
是故志微唯杀之音作,而民思忧,惮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真正最早将“气”与艺术结合起来。
为以后将“气”与艺术结合起来提供了典型,特别是对魏晋时期曹丕的以“气”论文的方式以及“文气”说的提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⑥东汉时期,王充《论衡·论死》:
“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元气自然论,指出了宇宙、自然、人、物质均由元气构成。
王充明确地提出了人与“气”的关系,将人与“气”紧密地结合起来了而己。
由此可见,“气”的美学化经历了个体性不断增强的进程,伴随道德力量规约的减弱和个体化主体体验的增强对于“气”的生命体验逐渐成为审美领域的主要范畴。
所以,接下来的时期出现了以曹丕“文以气为主”的理论,使得“气”真正与文学和美学联系起来。
(4)“气”真正与文学和美学联系起来
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一个特殊的时代,既是中国文学上的自觉时代,也是中国美学史上的自觉时代。
其中对“气”的运用相当广泛。
这时期的“气”分类更精微,更丰富。
其中又以曹丕的“文气”说为代表,用“气”来评论文学,开了用“气”论文学的先例。
曹丕的“文以气为主”正是中国文学和文论独立的标志,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气”论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
也正是在这种“文气”说的影响下,创作者的主体性得以大大增强,其个性气质,情感体验,思想立场等都成为决定和影响文学作品与审美生发的关键因子。
①魏朝,曹丕《典论·论文》:
“文以气为主。
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继承孟子的“养气说”,最先以“气”直接论文者,高度肯定文学和文人的价值,强调决定作家精神面貌的总根源“气”和作品的联系。
此处的“气”为艺术家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②魏晋南北朝,嵇康《明胆论》:
“夫元气陶铄,众生禀焉”,天地万物的根源是元气,统一于元气。
③南朝,钟嵘《诗品序》: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宇宙元气构成万物的生命,推动万物的变化,从而感发人的精神,产生了艺术,即自然地“气”和人体内的“气”的感应。
④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写气图貌”;《养气》:
“清和其心,调畅其气,烦”而即舍,勿使壅滞,意得则舒怀以命笔,理伏则投笔以卷怀”,意思同上,即“美”离不开“气”,“真”也离不开“气”。
⑤宋代,王十朋《蔡端明公文集序》:
“文以气为主,非天下之刚者莫能之”。
宋代以后“理”的地位显著提升,而“气”的地位下降,但尽管如此,文艺理论中还是特别突出了“气”这个范畴,申言“文以气为主”。
⑥南宋,朱熹《答黄道夫》: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
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
朱熹认为有理有气,然后有万物。
理是产生万物的根本,气是生万物的凭藉;理是第一性的,气是第二性的。
⑦“气”发展到南宋时期有一个专门的美学范畴叫做:
“气象”。
如: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
“诗之法有五:
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认为诗歌在所遵循的标准和方法中“气象”已是重要范畴,严羽将艺术作品的风格与气象这一标准结合起来,得出“气象”的特征是“浑厚”。
⑧元代,杨维桢《<图绘宝鉴>序》:
“传神者,气韵生动是也”,这里将“气韵生动”看作是“传神”的同义词,但杨维桢没有从历史的发展来把握“气”的涵义,因此其理解缺乏一定的准确性。
图绘宝鉴>
⑨明清时期王夫之《读四书说》(卷十):
“天人之蕴,一气而已。
盖言心,言性,言,言理,俱必在气上说,若无气处则俱无也”,肯定气是惟一的实在,世界乃是气的世界,世界的统一在于气。
以“天人合一”论作为美学的基石。
(5)“气”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
“气”发展到魏晋南北朝以及之后的时期的一个特色便是其在艺术领域的使用较为普遍,出现了很多用“气”来评论艺术的篇章。
①魏晋南北朝,谢赫《古画品录》:
“六法者何?
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者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置悬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这里的六法之首是“气韵生动”,因此“气”成为了中国古典美学和文论的关键范畴。
②唐五代,荆浩《笔法记》:
“度物象而取其真”,自唐代以后,出现了“气”的理论与意向理论合流的趋势。
“真”即“气”,将“气”和“意象”统一起来。
③唐朝,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今之画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
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在此处的气韵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视为作为艺术创作的最高标准。
④董逌《广州画跋》卷三《书徐熙牡丹图》:
世有评画者曰:
“妙于生意能不失真,如此矣,是能尽其技。
”尝问如何是当处生意?
曰:
“殆谓自然。
”其问自然,则曰:
“不能异真者,斯得之矣。
”“生意”,是真,是自然,“是一气运化”。
由此看来,“自然”在中国古典绘画(尤其是山水画)美学中是一个极至重要而又复杂丰富的范畴。
三、近现代对“气”的沿用及其现美学价值
在中国美学理论的历史长河中有不计其数的美学家、艺术家们继相掀起以“气”来论美、审美的高潮。
他们充分讨论“气”这一理论范畴之于艺术创作的美学价值意义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
“气”的美学理论发展至今,不可或缺的是近现代的美学艺术家们的执着奉献。
没有他们的努力贡献和研究,前人丰富的以“气”论美不可能发展的这么完善。
①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到:
“太白纯以气象胜。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这就是继承前人的“气象说”,来自文人雅士的细腻情感和唐代精神。
②现代,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
“气”是指作家刚毅的气质和性格,“韵”指人的性情,如清远、旷达。
正如谢赫在《古画品录》里所追求的那样,“气韵说”是绘画所追求的最高标准,它的存在使得文艺创作富于生命力。
③现代美学大师叶郎在《中国美学史大纲》中将气韵的“气”归入到“元气”之中,肯定了“元气”的作用,更是对前人王充的肯定和继承。
“气”是本质,它作为艺术的本原,存在于审美客体之中,更是作品的灵魂和生命,充满整个宇宙。
四、美学启示
通过对从古至今的“气”的哲学思潮到以“气”审美的美学范畴,可以肯定的是“气”论于美学具有极其大的价值。
它是自然生命和审美体验的前提,更是人类主体进行个人修养和道德完善所必备的特征。
所以,在“气”影响下,先进的我们才能欣赏到完善的中国古典美学体系。
美学作为哲学的分支,必定与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受到哲学的影响。
“气”的美学建构正是从哲学范畴开始的。
首先世界本源的探寻,探寻其域本体存在;然后延伸至主体个人的精神;后来人们开始在审美领域将其发扬光大,这才延伸到美学领域。
在中国文学史和美学史中,“气”以其强大的理论包容力和对艺术审美的关照获得了不断发展,许多“气”的用法和范畴都沿用至今,例如:
“才气”“志气”“意气””“气韵”等等,可以说已经贯穿至美学和文学理论的极多方面。
从一个字的范畴来看中国美学的发展之路,可谓是以小见大。
纵观古今之路“气”之发展,我们要明白的是不可小看一个字的发展,它是历史文化的演变的见证者。
中国的美学之路任务艰巨,道路还很远。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我们每个人怀着一颗客观的心,一颗善于钻研探究的心,同时要敢于质疑敢于发出不同的声音。
那么,中国的美学之路将会是日益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