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75547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6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docx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docx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

第六讲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

一、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

Ø生产过程:

机械产品制造时,将原材料或半成品变为产品的各有关劳动过程的总和,称为生产过程。

它包括:

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如产品的开发设计、工艺设计和专用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各种生产资料及生产组织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原材料及半成品的运输和保管;毛坯的制造;零件的各种加工、热处理及表面处理;部件和产品的装配、调试、检测及涂装和包装等。

应该指出,上述的“原材料”和“产品”的概念是相对的,一个工厂的“产品”可能是另一个工厂的“原材料”,而另一个工厂的“产品”又可能是其他工厂的“原材料”。

因为在现代制造业中,通常是组织专业化生产的,如汽车制造,汽车上的轮胎、仪表、电器元件、标准件及其他许多零部件都是由其他专业厂生产的,汽车制造厂只生产一些关键零部件和配套件,并最后组装成完整的产品一汽车。

产品按专业化组织生产,使工厂的生产过程变得较为简单,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是现代机械工业的发展趋势。

Ø工艺过程:

在生产过程中,凡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性质(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统称为工艺过程。

如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及装配等,它是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过程,其他过程称为辅助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用机械加工方法,直接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使其成为产品零件的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二、工艺过程的组成

一个零件的加工工艺往往是比较复杂的,根据它的技术要求和结构特点,在不同的生产条件下,常常需要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和设备,通过一系列的加工步骤,才能使毛坯变成零件。

我们在分析研究这一过程时,为了便于描述,需要对工艺过程的组成单元给于科学的定义。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一个或若干们匝序排列的工序组成,而工序又可分为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

1.工序

-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

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区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工作地是否变动和加工是否连续。

如图2-1所示阶梯轴,当加工数量较少时,可按表2-1划分工序;当加工数量较大时,可按表2-2划分工序。

从表2-1和2-2可以看出,当工作地点变动时,即构成另一工序。

同时,在同一工序内所完成的工作必须是连续的,若不连续,也即构成另一工序。

下面着重解释“连续”的概念。

所谓“连续”有按批“连续”和按件“连续”之分,表2-1与表2-2中,整批零件先在磨床上粗磨外圆后,再送高频淬火机高频淬火,最后再到磨床上精磨外圆,即使是在同一台磨床上,工作地点没有变动,但由于对这一批工件来说粗磨外圆和精磨外圆不是连续进行的,所以,粗磨和精磨外圆应为二道独立工序。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按件“不连续”问题,

如表2-2中的工序2和工序3,先将一批工件的一端全部车好,然后调头在同一车床上再车这批工件的另一端,虽然工作地点没有变动,但对每一个工件来说,两端的加工已不连续,严格按着工序的定义也可以认为是两道不同工序。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究竟是先将工件的两端全部车好再车另一阶梯轴,还是先将这批工件一端全部车好后再分别车工件的另一端,对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均无影响,完全可以由操作者自行决定,在工序的划分上也可以把它当作一道工序。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如果工件在同一工作地点的前后加工,按批不是连续进行的,肯定是两道不同工序;如果按批是连续的而按件不连续,究竟算一道工序还是两道工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工序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也是制定生产计划和进行成本核算的基本单元。

2.安装

在同一工序中,工件的工作位置可能只装夹一次,也可能要装夹几次。

所谓安装是指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如表2-1所示的工序1要进行两次装夹:

先夹工件一端,车端面、钻顶尖孔,称为安装;再调头车另一端面,钻顶尖孔,称为安装.

工件在加工中,应尽量减少装夹次数,以减少装夹误差和装夹工件所花费时间。

3.工位

为了减少工件装夹次数,常采用各种回转工作台、回转夹具或移动夹具,使工件在一次装夹中,先后处于几个不同的位置进行加工。

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每占据一个加工位置所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位。

如表2-2中工序1铣端面、钻顶尖孔,就有两个工位。

工件装夹后,先在工位=1\*ROMANI铣端面,然后移动到工位Ⅱ钻顶尖孔,如图2-2所示。

4.工步

在一道工序中,可能要加工几个不同表面,也可能用几把不同刀具进行加工,还有可能用几种不同切削用量分几次进行加工。

为了描述这个过程,工序下面又可细分工步。

工步是指加工表面、加工工具和切削用量(不包括背吃刀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内容。

一般情况下,上述三个要素任意改变一个,就认为是不同工步了。

但下述两种情况可以作为一种例外。

第一种情况,对那些连续进行的若干个相同的工步,可看作一个工步。

如图2-3所示零件,连续钻四个15mm的孔,可看作一个工步钻4孔15mm,以简化工艺文件。

另一种情况,有时为了提高生产率,用几把不同刀具,同时加工几个不同表面,如图2-4所示,也可看作一个工步,称为复合工步。

第七讲 工件的装夹与获得加工精度的方法

一、工件装夹的概念

Ø工件在开始加工前,首先必须使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占有某一正确的位置,这个过程称为定位。

为了使定位好的工件不致于在切削力的作用下发生位移,使其在加工过程始终保持正确的位置,还需将工件压紧夹牢,这个过程称为夹紧。

定位和夹紧的整个过程合起来称为装夹。

Ø工件的装夹不仅影响加工质量,而且对生产率、加工成本及操作安全都有直接影响。

二、工件装夹的方式

1.直接找正装夹

此法是用百分表、划线盘或目测直接在机床上找正工件位置的装夹方法。

2.划线找正装夹

此法是先在毛坯上按照零件图划出中心线、对称线和各待加工表面的加工线,然后将工件装上机床,按照划好的线找正工件在机床上的装夹位置。

这种装夹方法生产率低,精度低,且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高,一般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中加工复杂而笨重的零件,或毛坯尺寸公差大而无法直接用夹具装夹的场合。

3.用夹具装夹

夹具是按照被加工工序要求专门设计的,夹具上的定位元件能使工件相对于机床与刀具迅速占有正确位置,不需找正就能保证工件的装夹定位精度,用夹具装夹生产率高,定位精度高,但需要设计、制造专用夹具,广泛用于成批及大量生产。

三、获得加工精度的方法

机械加工是为了使工件获得一定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及表面质量要求。

机械加工中获得这些精度的主要方法有:

1.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

(1)试切法该法是通过试切—测量—调整—再试切,反复进行,直至达到要求的加工尺寸。

试切法生产效率低,加工精度取决于工人的技术水平,但有可能获得较高精度,且不需复杂的装置。

主要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2)调整法调整法是先按要求的尺寸调整好刀具相对于工件的位置,并在一批零件的加工过程中始终保持这个位置不变,以获得规定的加工尺寸。

调整法比试切法加工精度的保持性好,且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对操作工人要求不高,但对调整工要求较高,在成批及大量生产中广泛应用。

(3)定尺寸刀具法该法是用具有一定尺寸精度的刀具来保证工件的加工尺寸的。

如钻头、扩孔钻、铰刀、拉刀、槽铣刀等。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加工精度主要取决于刀具的精度及刀具与工件的位置精度。

为了消除刀具与工件位置精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可采用将刀具与机床主轴浮动联接的方法来解决。

(4)自动控制法这种方法是将测量装置、进给装置和控制系统组成一个自动加工系统。

加工过程中由自动测量装置测量工件的加工尺寸,并与所要求的尺寸进行比较后发出信号,信号通过转换、放大后控制机床或刀具作相应调整,直到达到规定的加工尺寸要求,加工自动停止。

早期的自动控制法多采用机械—液压控制系统,近年来,由于数控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尺寸的获得,由预先编好的程序自动控制,使工件获得规定的加工精度更为方便。

特别是计算机数字控制(CNC),更为发展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奠定了基础。

2.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

(1)轨迹法这种加工方法是利用刀尖运动的轨迹来形成被加工表面的形状的。

普通的车削、铣削、刨削和磨削等均属于刀尖轨迹法。

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形状精度主要取决于成形运动的精度。

(2)成形法成形法是利用成形刀具的几何形状来代替机床的某些成形运动而获得加工表面形状的。

如成形车削、铣削、磨削等。

成形法所获得的形状精度主要取决于刀刃的形状。

(3)展成法利用刀具和工件作展成运动所形成的包络面来得到加工表面的形状,如滚齿、插齿、磨齿、滚花键等均属展成法。

这种方法所获得的形状精度主要取决于刀刃的形状精度和展成运动精度等。

3.获得位置精度方法

机械加工中,被加工表面对其他表面位置精度的获得,主要取决工件的装夹。

前述的三种工件装夹方式(直接找正、划线找正、用夹具装夹),即是三种获得位置精度的方法,这里不再赘述。

 

第八讲 工件的定位与定位基准的选择

 

   机械加工中,为了保证工件的位置精度和用调整法获得尺寸精度时,工件相对于机床与刀具必须占有一正确位置,即工件必须定位。

而工件装夹定位的方式有:

直接找正、划线找正和用夹具装夹三种方式,下面我们讨论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问题。

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涉及到定位原理、定位误差、夹具上采用的定位元件和工件上选用的定位基准等几方面的问题,有关定位误差的计算和定位元件的选用在夹具设计一章讲授,这里只介绍定位原理和定位基准的选择。

一、定位原理

1.六点定则

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的目的,是要使同一工序中的所有工件,加工时按加工要求在夹具中占有一致的正确位置(不考虑定位误差的影响)。

怎样才能各个工件按加工要求在夹具中保持一致的正确位置呢?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讨论与定位相反的问题,工件放置在夹具中的位置可能有哪些变化?

如果消除了这些可能的位置变化,那么工件也就定了位。

任一工件在夹具中未定位前,可以看成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自由物体,它可以沿三个坐标轴平行方向放在任意位置,即具有沿三个坐标轴移动的自由度X,Y,Z;同样,工件沿三个坐标轴转角方向的位置也是可以任意放置的,即具有绕三个坐标轴转动的自由度X,Y,Z。

因此,要使工件在夹具中占有一致的正确位置,就必须限制工件的X,Y,Z;X,Y,Z六个自由度。

图2-16工件的六个自由度

为了限制工件的自由度,在夹具中通常用一个支承点限制工件一个自由度,这样用合理布置的六个支承点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使工件的位置完全确定,称为“六点定位规则”,简称“六点定则”。

例如用……

使用六点定则时,六个支承点的分布必须合理,否则不能有效地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

在具体的夹具结构中,所谓定位支承是以定位元件来体现的,如上例中长方体的定位以六个支承钉代替六个支承点(图2-17c),这种形式的六点定位方案比较明显,下面再介绍其他形式工件的定位方案。

2.对定位的两种错误理解

我们在研究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时,容易产生两种错误的理解。

一种认为:

工件在夹具中被夹紧了,也就没有自由度而言,因此,工件也就定了位。

这种把定位和夹紧混为一谈,是概念上的错误。

我们所说的工件的定位是指所有加工工件在夹紧前要在夹具中按加工要求占有一致的正确位置,(不考虑定位误差的影响)而夹紧是在任何位置均可夹紧,不能保证各个工件在夹具中处于同一位置。

如图2-20所示定位方式,由于在x方向上没有定位销,工件在x方向的任一位置均可被夹紧,实际上就是工件沿x方向移动的自由度没有消除,使一批工件在x方向的位置不确定,造成各个工件孔到端面的尺寸不一。

另一种错误的理解认为工件定位后,仍具有沿定位支承相反的方向移动的自由度,这种理解显然也是错误的。

因为工件的定位是以工件的定位基准面与定位元件相接触为前提条件,如果工件离开了定位元件也就不成为其定位,也就谈不上限制其自由度了。

至于工件在外力的作用下,有可能离开定位元件,那是由夹紧来解决的问题。

3.工件定位时应限制的自由度与加工要求的关系

上述几例中,工件的定位都采用了六个支承点,限制了工件全部六个自由度,使工件在夹具中占有唯一确定的位置,称为完全定位。

当工件在x、y、z三个方向都有尺寸精度或位置精度要求时,需采用这种完全定位方式。

但是,并不是所有加工都必须设置六个支承点,来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

如图2-19所示在轴上铣油槽,若轴为没有键槽的光轴且油槽为通槽时,则只需限制;x、y、z、z四个自由度,x、y、z的自由度可不限制,只需用长V形铁定位即可。

又如图2-2la在车床上加工通孔,只需限制四个自由度,不需限制x、y、z自由度,用三爪自动定心卡盘装夹即可。

再如在乎面磨床上磨平面,当工件只有厚度和平行度要求时,工件只需限制三个自由度,如图2-2lb所示,工件放置在平面磨床磁力工台就可加工。

综上所述,加工时工件的定位需要限制几个自由度,完全由工件的技术要求所决定。

根据加工要求,工件不需要限制的自由度而没有限制的定位,称为不完全定位。

不完全定位在加工中是允许的。

在考虑定位方案时,为简化夹具结构,对不需限制的自由度,一般不设置定位支承点。

但也不尽然,如在光轴上铣通槽,按定位原理,轴的端面可不设置定位销,但常常设置一定位档销,一方面可承受一定的切削力,以减小夹紧力,另一方面也便于

调整机床的工作行程。

又如图2-18所示在环状工件上钻通孔,Z的自由度可不限制,但被短销限制了,若有意不限制,反而夹具的结构更难实现。

4.欠定位与过定位

(1)欠定位根据工件的加工技术要求,应该限制的自由度而没有限制的定位称为欠定位。

欠定位必然会不能保证本工序的加工技术要求,是不允许的。

如图2-20所示的工件钻孔,若在x方向上未设置定位档销,孔到端面的距离尺寸就无法保证。

(2)过定位工件的同一自由度被二个以上不同定位元件重复限制的定位,称为过定位。

如图2-X所示在插齿机上插齿时工件的定位,工件3以内孔在,L、轴1上定位,限制了工件x、y、z、z四个自由度,又以端面在凸台3上定位,限制了工件x、y、z、z三个自由度,其中;、/被心轴和凸台重复限制。

由于工件内孔和心轴的间隙很小,当工件内孔与端面的垂直度误差较大时,工件端面与凸台实际上只有一点相接触。

如图2-23a所示,造成定位不稳定。

更为严重的是,工件一旦被夹紧,在夹紧力的作用下,势必引起心轴或工件的变形,如图2-23b所示。

这样就会影响工件的装卸和加工精度,这种过定位是不允许的。

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形式上的过定位是允许的。

 

1一心轴2-工作台3一支承凸台4--:

5一压垫6-7-压紧螺母 

 

如上例中,当工件的内孔和定位端面是在一次装夹下加工出来的,具有好的垂直度,而夹具的心轴和凸台也具有很好的垂直度,即使二者仍有很小的垂直度偏差,但可由心轴和内孔之间的配合间隙来补偿。

因此,尽管心轴和凸台重复限制了XY自由度,属于过定位,但不会引起相互干涉和冲突,在夹紧力作用下,工件或心轴不会变形。

这种定位的定位精度高,刚性好,是可取的。

综上所述,欠定位不能保证工件的加工要求,是不允许的。

过定位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定位不稳定,在夹紧力的作用下会使工件或定位元件产生变形,影响加工精度和工件的装卸,应尽量避免;但在有些情况下,只要重复限制自由度的支承点不使工件的装夹发生干涉及冲突,这种形式上的过定位,不仅是可取的,而且有利于提高工件加工时的刚性,在生产实际中也有较多的应用。

二、定位基准的选择

在定位的原理中已讲到,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实际上是以工件上的某些基准面与夹具上定位元件保持接触,从而限制工件的自由度。

那么,究竟选择工件上哪些面与夹具的定位元件相接触为好呢?

这就是定位基准的选择问题。

定位基准的选择是工艺上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不仅影响零件表面间的位置尺寸和位置精度,而且还影响整个工艺过程的安排和夹具的结构,必须十分重视。

在介绍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之前,先介绍有关基础准的一般知识。

(一)基准的概念及分类

基准的广义含义就是“依据”的意思。

机械制造中所说的基准是指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

根据作用和应用场合不同,基准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大类,工艺基准又可分为:

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1.设计基准

零件图上用以确定零件上某些点、线、面位置所依据的点、线、面。

2.工艺基准,

零件加工与装配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它包括以下几种。

(1)工序基准工序图上用来标注本工序加工的尺寸和形位公差的基准。

就其实质来说,与设计基准有相似之处,只不过是工序图的基准。

工序基准大多与设计基准重合,有时为了加工方便,也有与设计基准不重合而与定位基准重合的。

(2)定位基准加工中,使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占据正确位置所依据的基准。

如用直接找正法装夹工件,找正面是定位基准;用划线找正法装夹,所划线为定位基准;用夹具装夹,工件与定位元件相接触的面是定位基准。

作为定位基准的点、线、面,可能是工件上的某些面,也可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中心线、中心平面、球心等,往往需要通过工件某些定位表面来体现,这些表面称为定位基面。

例如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夹持工件外圆,体现以轴线为定位基准,外圆面为定位基面。

严格地说,定位基准与定位基面有时并不是一回事,但可以替代,这中间存在一个误差问题,有关这个问题在夹具设计一章讲授。

(3)测量基准工件在加工中或加工后测量时所用的基准。

(4)装配基准装配时,用以确定零件在部件或产品中的相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

如图2-24d所示床头箱箱体的D面和E面,就是确定箱体在床身上相对位置的装配基准。

上述各类基准应尽可能使其重合。

如在设计机器零件时,应尽可能以装配基准作设计基准以便直接保证装配精度。

在编制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时,应尽量以设计基准作工序基准,以便直接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

在加工和测量工件时,应尽量使定位基准和测量基准与工序基准重合,以便消除基准不重合误差。

(二)定位基准的选择

定位基准有粗基准和精基准之分。

零件开始加工时,所有的面均未加工,只能以毛坯面作定位基准,这种以毛坯面为定位基准的,称为粗基准,以后的加工,必须以加工过的表面做定位基准,以加工过表面为定位基准的称精基准。

在加工中,首先使用的是粗基准,但在选样定位基准时,为了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首先考虑的是选择精基准,精基准选定以后,再考虑合理地选择粗基准。

1.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选择精基准时,重点考虑是如何减少工件的定位误差,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同时也要考虑工件装卸方便,夹具结构简单,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

(1)基准重合原则所谓基准重合原则是指以设计基准作定位基准,以避免基准不重合误差。

(2)基准统一原则当零件上有许多表面需要进行多道工序加工时,尽可能在各工序的加工中选用同一组基准定位,称为基准统一原则。

基准统一可较好地保证各个加工面的位置精度,同时各工序所用夹具定位方式统一,夹具结构相似,可减少夹具的设计、制造工作量。

基准统一原则在机械加工应用较为广泛,如阶梯轴的加工,大多采用顶尖孔作统一的定位基准;齿轮的加工,一般都以内孔和一端面作统一定位基准加工齿坯,齿形;箱体零件加工大多以一组平面或一面两孔作统一定位基准加工孔系和端面;在自动机床或自动线上,一般也需遵循基准统一原则。

(3)自为基准原则有些精加工工序,为了保证加工质量,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匀,采用加工面自身作定位基准,称为自为基准原则。

例如在导轨磨床上磨削床身导轨时,为了保证加工余量小而均匀,采用百分表找正床身表面的方式装夹工件,如图2-26所示,又如浮动镗孔、浮动铰孔、珩磨及拉削孔等,均是采用加工面自身作定位基准。

(4)互为基准原则为了使加工面获得均匀的加工余量和加工面间有较高的位置精度,可采用加工面间互为基准反复加工。

例如加工精度和同轴度要求高的套筒类零件,精加工时,一般先以外圆定位磨内孔,再以内孔定位磨外圆。

又如加工精密齿轮时,通常是齿面淬硬后再磨齿面及内孔。

由于齿面磨削余量很小,为了保证加工要求,采用图2-27所示装夹方式,先以齿面为基准磨孔,再以内孔为基准磨齿面,这样不但使齿面磨削余量小而均匀,而且能较好地保证内孔与齿切圆有较高的同轴度。

(5)装夹方便原则所选定位基准应能使工件定位稳定,夹紧可靠,操作方便,夹具结构简单。

以上介绍了精基准选择的几项原则,每项原则只能说明一个方面的问题,理想的情况是使基准既“重合”又“统一”,同时又能使定位稳定、可靠,操作方便,夹具结构简单。

但实际运用中往往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这就要求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抓住主要矛盾,进行合理选择。

还应该指出,工件上的定位精基准,一般应是工件上具有较高精度要求的重要工作表面,但有时为了使基准统一或定位可靠,操作方便,人为地制造一种基准面,这些表面在零件的工件中并不起作用,仅仅在加工中起定位作用,如顶尖孔、工艺搭子等。

这类基准称为辅助基准。

2.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选择粗基准时,重点考虑如何保证各个加工面都能分配到合理的加工余量,保证加工面与不加工面的位置尺寸和位置精度,同时还要为后续工序提供可靠精基准。

具体选择一般应遵下列原则:

1)为了保证零件各个加工面都能分配到足够的加工余量,应选加工余量最小的面为粗基准。

2)为了保证零件上加工面与不加工面的相对位置要求,应选不加工面为粗基准。

当零件上有几个加工面,应选与加工面的相对位置要求高的不加工面为粗基准。

3)为了保证零件上重要表面加工余量均匀,应选重要表面为粗基准。

零件上有些重要工作表面,精度很高,为了达到加工精度要求,在粗加工时就应使其加工余量尽量均匀。

例如车床床身导轨面是重要表面,不仅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很高,而且要求导轨表面的耐磨性好,整个表面具有大体一致的物理力学性能。

床身毛坯铸造时,导轨面是朝下放置的,其表面层的金属组织细微均匀,没有气孔、夹砂等缺陷。

因此,导轨面粗加工时,希望加工余量均匀,这样,不仅有利于保证加工精度,同时也可能使粗加工中切去一层金属尽可能薄一些,以便留下一层组织紧密而耐磨的金属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粗基准选择时,应以床身导轨面为粗基准先加工床脚平面,再以床脚面为精基准加工导轨面,如图2-30a所示,这样就可以使导轨面的粗加工余量小而均匀。

反之,若以床脚为粗基准先加工导轨面,由于床身毛坯的平行度误差,不得不在床身的导轨面上切去一层不均匀的较厚金属,如图2-30b所示,不利于床身加工质量的保证。

以重要表面作粗基准,在重要零件的加工中得到较多的应用,例如机床主轴箱箱体的加工,通常是以主轴孔为粗基准先加工底面或顶面,再以加工好的平面为精准加工主轴孔及其他孔系,可以使精度要求高的主轴孔获得均匀的加工余量。

4)为了使定位稳定、可靠,应选毛坯尺寸和位置比较可靠、平整光洁面作粗基准。

作为粗基准的面应无锻造飞边和铸造浇冒口、分型面及毛刺等缺陷,用夹具装夹时,还应使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5)粗基准应尽量避免重复使用,特别是在同一尺寸方向上只允许装夹使用一次。

因粗基准是毛面,表面粗糙、形状误差大,如果二次装夹使用同一粗基准,两次装夹中加工出的表面就会产生较大的相互位置误差。

 

第二十六讲 工艺规程设计

 

 

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它是机械制造厂最主要的技术文件之一。

它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

工件加工工艺路线及所经过的车间和工段;各工序的内容及所采用的机床和工艺装备;工件的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切削用量;工时定额及工人技术等级等。

工艺规程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

合理的工艺规程是在总结广大工人和技术人员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依据工艺理论和必要的工艺试验而制订的,它体现了一个企业或部门群众的智慧。

按照工艺规程组织生产,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较高的生产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