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重力式U型旧桥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67528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重力式U型旧桥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完整版重力式U型旧桥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完整版重力式U型旧桥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完整版重力式U型旧桥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完整版重力式U型旧桥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重力式U型旧桥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完整版重力式U型旧桥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重力式U型旧桥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重力式U型旧桥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完整版重力式U型旧桥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高密市前毛家庄桥改建工程

2、桥梁概况:

高密市抢毛家庄桥属改建项目,老桥为3孔-5米石拱桥,拆除重建。

改建后上部结构形式为2孔-7米钢筋砼空心板,下部结构形式为重力式基础U型桥台,桥全长为24米,桥宽为净9米+2X0.5米防撞墙,全宽为10米,桥面铺装采用两孔一连续,共一联,伸缩缝采用简易式伸缩缝。

制作采用油毛毡。

3、工程地点:

高密市前毛家庄前;

4、计划工期:

合同工期为90个日历天;

5、质量要求:

合格。

第一章、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第一节施工测量

一、总体测量工作程序

测点交接→测点复测→建立施工导线网→布置水准控制点→测定桥梁中线→局部放样。

二、原测量控制网(点)的复测

开工前对建设、设计单位移交的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按原测设的网型和等级,并按《工程测量规范》GB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复测。

复测和计算成果符合精度要求后,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其点位才能使用。

三、控制系统的建立

针对本标工程的特点,建立现场平面及高程控制系统,以便于在施工全过程中进行测量的控制。

(1)平面控制系统

拟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建立等级为一级的平面控制系统,即方位角闭合差10为测定系数,测距相对中误差≤130000,系统布设时,以业主提供的控制点为导线起始方向,沿本工程外围布设一环形闭合导线,并联测业主提供的控制点。

导线点的埋设规格采用GB《工程测量规范》附录的金属标志图设置。

导线点的位置应通视条件良好,间距50~100m,不易受施工道路交通的影响,并保护好定位桩。

(2)高程控制系统

建立以导线为基础,等级为三等的高程控制系统[即环线闭合差为+12√Lmm(L为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Km)],由业主提供的水准点将标高引至各导线点上。

(3)放线控制

本标工程的放线控制主要项目为桥梁平面位置及高程控制。

(4)放线方法

a、平面放线

根据提供线路控制点的大地坐标,线路控制点的平面放线坐标放线的方法进行测设。

测设后需对角度和距离进行复核,采用沿线路中心方向放线复测法,保证对中误差小于2mm。

b、高程放线

利用导线点上的高程控制系统,用水准仪将标高引至高程控制点。

四、水准测量

为了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观测时应使用双仪高法,并采用两个以上的水准点进行相互校核。

五、仪器的检测和控制网的复核

测量人员应小心爱护测量仪器,严格按规范和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

项目部测量组至少每周进行一次在用仪器的常规检验和校正。

公司按有关规定,定期把仪器送到指定的检测中心进行检测。

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至少每月复核一次。

当点位可能遭到破坏、位移或对该点的精度有怀疑时,应立即与相邻点进行联测,确认精度达到要求才可以继续使用。

六、施工测量保证措施

1、安排熟练的测量技术人员和工人组成测量组,专职负责测量工作,配备符合精度要求的测量仪器。

2、测量人员要严格执行《工程测量规范》的技术要求,并需熟知与施工测量有关的设计文件和图纸,准确进行测量放线。

3、严格执行人员责任制,做好复核、复检工作,对设计图纸的数据,及测量计算的数据,经复检无误方用于施工测量。

4、凡规定需由监理工程师复检的测量项目,测量后即时联系监理工程师进行抽检。

5、做好测量仪器的检校和定期送检工作,保持仪器设备良好状态。

6、做好各项测量记录、测量计算单的整理、保管,以备竣工归档。

7、公司建立二级管理制度,项目部测量结果要由公司技术部派出测量组进行复核,内容包括导线网点、高程控制点、道路主轴线及标高等,如发现差错,及时纠正。

第二节桥台基础施工方案

1、定位放样

根据地质情况严格按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定出放坡率,放出边桩,再按照基础尺寸、深度确定基坑开挖尺寸,为便于立模,一般每边加宽0.5m~0.8m。

2、基坑开挖

基础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和人工开挖相结合,基坑开挖形式采取斜坡式。

开挖时控制边坡坡度,保持边坡稳定。

根据地质水文条件,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

基坑顶做成2%反坡,并疏通排水渠道,疏导水流,防止雨水或其它地表水汇集浸入基坑。

坑顶缘动载或较大静载距坑顶1.0m以外,防止塌壁。

基坑预留20~30cm人工清底,以免扰动原基,基坑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及时清排水。

基坑开挖至距基底设计标高1.0~1.5m时,按照设计地质资料核实基底地质岩性,如基底岩性与设计不符或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立即报请监理工程师及设计代表提出处理意见。

在处理方法确定后再进行开挖至设计标高并及时进行处理,防止因直接挖至设计标高后,因地质情况不符,等待处理意见过程中长时间晾槽而导致施工因素造成的水浸或地质风化。

合格的基坑基底,在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检批准后,迅速进行基础圬工施工,避免晾槽。

2.1基坑开挖施工措施

(1)坑顶四周距坑缘适当位置处设截水沟、防止雨水侵入。

(2)根据地质、气候条件确定坑顶动载位置,根据需要加宽护道、加强支护,动载距坑缘间至少备有1m宽的护道。

(3)基坑弃碴弃于指定用地范围内,并弃于百年水位线以上,弃碴脚按设计进行防护。

用于回填的弃土堆至坑缘距离不小于基坑深度。

(4)开挖后及时进行灌注基础施工,避免基底长期暴露。

基底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及时通知设计单位采取相应措施。

2.2基坑支护和排水

基坑开挖前,根据地质水文、气候等条件,制定可行性防水措施,备足抽水设备,及时排除坑内积水。

基坑排水采用汇水井法,开挖中不停止抽水,抽水能力为渗水量的1.5~2倍,排出的水要防止回流、回渗。

基坑开挖过程中,遇到不稳定的含水土壤,放坡开挖无法保持边坡稳定,受地形条件制约无法放坡开挖时,制定可行性支护方案。

加强坑壁稳定,确保施工安全。

2.3地基检验

基坑开挖接近设计标高时,采用人工清底至设计标高。

对基底平面位置、尺寸、标高、基底承载力、基底稳定性、基坑侧壁和基底是否有隐蔽性溶洞、暗河进行隐蔽工程检查,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签字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否则按设计图纸或监理工程师指令进行基底处理。

3、模板加工及安装

按照基础尺寸,放出模板边线。

基础模板采用全新大块组合钢模板施工,以增强整体刚度,减少接缝数量,并可节省连接、支撑等配件的使用量。

根据基础几何尺寸进行拼装,采用钢管脚手架及对拉螺栓等连接构件进行加固。

模板结构及各部位尺寸应符合规范要求,模板及模板支撑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

4、混凝土浇筑

4.1基坑开挖后,及时浇注混凝土,避免基坑长期暴露。

浇注混凝土前,先对基础进行处理,基底为粘性土时,在基底设计标高下,夯填一层10~15cm碎石层。

基底面为岩石时,浇筑前洒水润湿,铺一层厚2~3cm水泥砂浆,然后于水泥砂浆凝结前浇筑第一层混凝土。

4.2基础混凝土施工由桥梁工区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输送车运输,采用溜槽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振捣器振捣时要插至前一层混凝土,以保证新浇混凝土与先浇混凝土结合良好。

混凝土浇筑完后,经养护、拆模、如质量上没有问题,及时回填。

第三节桥墩施工方案(施工重点、难点施工方案)

1、墩身施工方法

1.1测量放线

根据导线控制点测设墩柱边线,并对承台顶标高进行水准测量以确保模板底标高准确。

承台墩柱范围顶面凿毛清理结束后,测量人员在承台顶面测设出模板内外边线,用全站仪检查其模板边缘位置(4点),同时测出承台顶面的实际标高,为搭配模板和立模作准备。

1.2绑扎钢筋

桥墩立柱竖向主筋在加工场地加工成型后运至施工现场,在承台施工前将墩柱钢筋按设计要求埋入承台内,并用钢管进行固定,防止浇注承台混凝土时墩柱预埋钢筋发生错位。

绑扎墩柱钢筋前在墩柱四周搭设井字型双排脚手架并加固,用其来加固墩身钢筋确保立模前墩身钢筋稳定。

钢筋支架的搭设

墩身主筋采用对焊连结和机械直螺纹连接两种形式,以直螺纹连接为主。

钢材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和力学性能检验报告,其结果均应满足现行规范和设计要求。

对焊后对接头进行打磨处理,接头处直径不小于钢筋的直径,接头轴线偏移不得大于0.1d并不得大于2mm。

直螺纹连接套筒应有出厂合格证,套筒和锁母宜使用优质碳素钢或低合金结构钢。

其抗拉值应大于被连接钢筋的受拉承载力标准值的1.2倍,套筒表面应注明被连接钢筋的直径和型号,在运输、储存时应做好防锈、防污工作。

根据设计图纸,按墩柱高度,及时调整好切断钢筋的长度,确定下料长度,以免接头过于集中而影响操作,并将接头位置安装在受力较小的区段。

直螺纹连接施工工艺:

(1)工艺原理

直螺纹工艺是先用套丝机在钢筋端部上加工直螺纹,然后用连接套筒将两根钢筋对接。

(2)工艺流程

直螺纹钢筋连接的工艺流程为:

钢筋下料→加工螺纹→安装套筒→钢筋调头→安装塑料防护套→做好标记→现场安装。

(3)切割下料

加工使用的钢筋端部必须调直,要求切口的断面与钢筋轴线垂直,因引只有使用砂轮切割机下料,其长度按配料长度进行切割。

(4)螺纹加工

将检查合格的钢筋在专用套丝机床上逐个加工螺纹,且一一与相配的套筒相匹配检查,检查合格的就进入下道工序,凡发现有不合格的螺纹一律切除。

为了保证安装和运输过程中损坏或操作螺纹,故应及时用套筒或塑料帽加以保护。

(5)钢筋连接

连接套筒在工厂按设计规格及精度预制好后装箱待用。

在现场用连接套筒对接钢筋,利用普通扳手拧紧即可。

在操作时应注意施紧的程度,一般来说,钢筋接头无一扣以上的完整丝扣外露就可认为已旋紧了。

为满足钢筋保护层的要求,在钢筋绑扎的同时,在钢筋上面绑扎砼垫块,垫块扎丝不得伸入到保护层内。

在墩身高度范围内按2米间距布设,横向均匀布设4个,确保保护层厚度。

钢筋绑扎完成,按设计要求进行预埋件的安装,经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

1.3模板

利用全站仪定位,将桥墩柱纵横轴线及四个角点提前定位,并根据所测设的控制点标定模板安设控制边线。

根据模板控制边线对施工完成的桥墩钢筋骨架进行调整。

桥墩柱模板采用厂制整体钢模,节高按0.5m—3m,其拉、箍等加固构件由厂家制作,确保墩身整体和局部尺寸、受力均达到设计要求。

模板组装前应进行试拼,合格后再进行正式拼装。

模板组装要进行除锈、磨光处理,并涂刷脱模剂,涂抹要均匀,禁止出现漏涂现象。

模板采用吊车吊运组装,模板安装完成时应保持其表面平整,形状准确不漏浆,轮廓误差小于2mm;接缝严密,不允许超过1mm;相邻模板面板错台小于1mm。

墩身两侧面的模板间以对拉拉杆紧固。

为改善砼外观质量,避免砼表面模板缝的出现,模板之间采用双面胶带进行密封,为保证接缝严密,双面胶比模板平面凹2mm。

现场安装时应牢固、板缝密贴平整。

模板组装用汽车吊分片吊装就位,吊装时须安排专人指挥,将模板按厂家组拼编号,先吊装下部钢模板,按分节逐次吊装上部模板。

模板吊装时,拆除钢筋揽风绳,将揽风绳固定于整体模板上,安装就位后对该部位模板进行校正、固定,然后吊装上部模板;依次进行将整个墩身模板吊装完成。

模板安装过程中,利用垂球对模板垂直度进行控制;安装完毕后,再利用经纬仪对其进行垂直度观测;根据观测结果进行校正,直至符合规范要求(模板安装基础轴线位置允许偏差5mm);安装完成后,必须保证模板稳固牢靠,接缝严密,不得漏浆。

模板拼接完成后用缆绳接手拉葫芦与地垄连接,用于调整模板的垂直度(如上图示),墩柱在墩顶设4条缆绳,所有缆绳均对角布设。

用全站仪放出墩身轴线,灌注混凝土时用全站仪来观测模板的垂直度,控制垂直度在0.1%以内。

根据墩柱形式,为便于调整,沿桥梁纵方向搭设双排脚手架;安装前,沿桥梁横方向搭设双排脚手架,内排脚手架与钢筋骨架周边的水平间距为50cm。

模板外围搭设的双排脚手架必须搭设坡道、作业平台且要设置扶手及防护网,供监理、项目部安质人员、现场施工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