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单将攻狄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69861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田单将攻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田单将攻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田单将攻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田单将攻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田单将攻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田单将攻狄答案.docx

《田单将攻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田单将攻狄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田单将攻狄答案.docx

田单将攻狄答案

田单将攻狄答案

【篇一:

1990-2010高考文言文阅读(带答案)】

是(1990年全国高考题)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②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君将哀而生之乎?

③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④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⑤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⑦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⑧会其怒,不敢献。

a.③④⑥⑦b.②③⑥⑧c.③⑤⑦⑧d.①④⑤⑧

答案:

c。

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然后完成

(1)─(7)题。

(1990年全国高考试题)

田单①将攻狄,往见鲁仲子。

仲子曰:

“将军攻狄,不能下也。

”田单曰:

“臣以五里之城,七里之郭,破亡余卒,破万乘之燕,复齐墟。

攻狄而不下,何也?

”上车弗谢而去,遂攻狄。

三月而不克之也。

田单乃惧,问鲁仲子曰:

“先生谓单不能下狄,请闻其说。

”鲁仲子曰:

“将军之在即墨,坐而织蒉②,立则丈插③,为士卒倡曰:

‘可往矣!

宗庙亡矣,魂魄丧矣,归于何党矣!

’当此之时,将军有死之心,而士卒无生之气。

闻若言,莫不挥泣奋臂而欲战。

此所以破燕也。

当今将军东有夜邑④之奉,西有淄上⑤之娱,黄金横带,而驰乎淄、渑之间,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

”田单曰:

“单有心,先生志之矣。

”明日乃厉气循城,立于矢石之所,乃援鼓之,狄人乃下。

③丈插:

即“杖锸”,拄着铁锹。

④夜邑:

地名。

⑤淄上:

地名。

(1).“五里之城,七里之郭”指的地方是(1分)

a.夜邑b.即墨c.淄上d.淄、渑之间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加黑字的正确词义是

(2).上车弗谢而去

a.道歉b.告诉c.感谢d.告辞

答案:

d。

(3).先生志之矣

a.作标记b.记住c.记述d.通“识”,知道

答案:

d。

(4).以下例句中的“所以”,和“此所以破燕也”中的“所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君、相之所以为民计者,亦不过前此数法也。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⑤此世所以不传也。

⑥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

⑦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

⑧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也。

a.①⑥⑦b.③④⑤⑦⑧c.①②⑥d.②③④⑤⑧

答案:

b。

下列句子的正确意思是

(5).请闻其说(2分)

a.请让我听听你的说法b.请让我听你说一说

c.请你听我说一说d.请你听听这种说法

答案:

a。

(6).明日乃厉气循城(2分)

a.第二天就激励士气,巡视城中。

b.第二天就激励士气,沿城墙巡视。

c.第二天就振作精神,巡视城中。

d.第二天就振作精神,沿城墙巡视。

答案:

d。

(7).鲁仲子在战前预言:

“将军攻狄,不能下也。

”从原文本意来看,他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3分)

a.先前田单织蒉杖锸,贫困窘迫;而今黄金横带,四处游乐,已经丧失斗志。

b.过去田单城廓狭小,背水一战;如今东有夜邑,西有淄上,因而尾大不掉。

c.眼下情况已和破燕时不同。

现在情况是田单享有厚俸,溺于欢娱,只有士卒奋臂欲战,当时情况完全相反。

d.目前情况已和破燕时不同。

当时情况是田单有死之心,因而士卒无生之气,现在情况完全相反。

答案:

d

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然后完成

(1)-

(2)题(1991年全国高考试题)

嗟夫!

予尝求古仁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以下例句中的则与则忧其民中的则意义、用法相同的是(2分)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复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c.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d.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答案:

d。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正确意思是(2分)

a.不认为外物的好或坏和自己的得或失是可喜或可悲的事。

b.不因为外物的美好而感到喜悦,也不因为自己的坎坷而感到悲伤。

c.不认为外物的美好是可喜的,也不认为自己的坎坷是可悲的。

d.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者感到悲伤。

答案:

d。

4、.下列各句中加红的词语同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组是(1991年全国高考试题)

①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③昼夜勤作息,伶萦俜苦辛。

④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⑤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⑥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a.①②⑤b.②④c.③④⑥d.①③⑤⑥

答案:

b。

5、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然后回答

(1)-(7)题。

(1991年全国高考试题)

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

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

帝每面称之曰:

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及太子即位,王居别宫,礼数优僭,不与诸王等;太后犹谓不足,常以为言。

年十许岁,骄恣无节,器服玩好,必拟乘舆①。

常朝南殿,见典御②进新冰,钩盾③献早李,还索不得,遂大怒,诟曰:

至尊已有,我何意无?

不知分齐,率皆如此。

识者多有叔段、州吁④之饥。

后嫌宰相,遂矫诏斩之,又惧有救,乃勒麾下军士,防守殿门;既无反心,受劳而罢,后

竟坐此幽薨。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即今,此弊多矣。

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注]①乘舆:

帝王的代称。

②典御:

主管皇帝膳食的官员。

③钩盾:

主管皇帝果蔬的官员。

④叔段:

郑庄公之弟,受母姜氏宠爱,骄横自恣,后谋反时为庄公所败。

州吁:

卫庄公宠妾所生,受宠爱,喜争斗,弑桓公自立后,不修德政,虐待百姓,被杀。

(1).下列两句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是(1分)

①器服玩好,必拟乘舆。

②不知分齐,率皆如此。

答案:

a。

(2)中文东宫是谁的代称?

(2分)

a.齐武成帝b.太子c.太后d.琅邪王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加黑词语的正确意义是

(3).年十许岁,骄恣无节。

(2分)

a.骄傲专横b.放荡不拘c.骄傲放纵d.骄傲自满

答案:

c。

(4).玩鲁者亦当矜怜。

(2分)

a.愚笨而鲁莽b.固执而粗鲁

c.顽皮而愚蠢d.愚昧而蠢笨

答案:

d。

(5).下列句子中的意同我何意无的意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①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②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

③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④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⑤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⑥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答案:

a。

(6).帝每面称之曰:

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这句话正确的意思是(2分)

a.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述他说:

这是一个狡猾的孩子,应当让他有所成就。

b.武成的帝每次见面时都称赞他说:

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

c.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赞他说:

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

d.武成帝每次见面时都称述他说:

这是一个狡猾的孩子,应当让他有所成就。

答案:

c。

(7).对于琅邪王,识者多有叔段、州吁之饥,其原因是(3分)

a.琅邪王同叔段、州吁一样,受到父母宠爱,却萌生谋反之心。

b.琅邪王同叔段、州吁一样,受到父母宠爱,而他自己却未能加以节制。

c.琅邪王同叔段、州吁一样,母亲宠爱他,欲立为君,却未能对他严加管束。

d.琅邪王同叔段、州吁一样,父母宠爱他,他却蓄意谋反,遭到了惨败。

答案:

b。

6、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8)题。

(1992年全国高考题)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也。

少好学,师事同郡谯周,仕蜀为观阁令史。

宦人黄皓专弄威权,大臣皆曲意附之,寿独不为之屈,由是屡被谴黜。

遭父丧,有疾,使婢丸药,客往见之,乡党以为贬议。

及蜀平,坐是沉滞者累年。

司空张华爱其才,以寿虽不远嫌,原情不至贬废,举为孝廉,除佐著作郎,出补阳平令。

撰《蜀相诸葛亮集》,奏之。

除著作郎,领本郡中正。

撰《魏蜀吴三国志》,凡六十五篇。

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

夏侯湛时著《魏书》,见寿所作,便坏己书而罢。

张华深善之,谓寿曰:

“当以《晋书》相付耳。

”其为时所重如此。

或云丁仪、丁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

“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

”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

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

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

议者以次少之。

(1).下列两句中的加红字的正确读音是(1分)

①由是屡被谴黜②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

答案:

c。

(2).“除佐作郎”中“除”字的正确意思是(2分)

a.降职b.调职c.升职d.授职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加蓝词语的正确意义是

(3).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红的字在用法上是否相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当以《晋书》相付②执手相看泪眼

③可觅千斛米见与④君既若见录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答案:

d。

(4)“坐是沉滞者累年”中“是”字指代的内容是(2分)

a.“屡被谴黜”,“乡党以为贬议”

b.“寿独不为之屈”,“屡被谴黜”

c.“蜀平”

d.“遭父丧,有疾,使婢丸药”,“乡党以为贬议”

答案:

d。

下列句子的正确意思是

(5)宦人黄皓专弄威权,大臣皆曲意附之(2分)

a.宦人黄皓独揽权柄,耍弄威势,大臣都违背自己心意而依附他

b.宦人黄皓专门耍弄威势权术,大臣都违背自己心意而依附他

c.宦人黄皓独揽权柄,耍弄威势,大臣都迎合他的心意并依附他

d.宦人黄皓专门耍弄威势权术,大臣都迎合他的心意并依附他

答案:

a。

(6).以寿虽不远嫌,原情不至贬废(2分)

a.认为陈寿虽然未能远避嫌疑,但推究实情还不至于被贬废

b.认为陈寿虽然未能远避嫌疑,但按原本情况还不至于被贬废

c.认为陈寿即使未能远避嫌疑,推究实情也还不至于被贬废

d.认为陈寿即使未能远避嫌疑,按原本情况也还不至于被贬废

答案:

a。

(7).传文评价陈寿说:

“其为时所重如此。

”这样说的根据是(2分)

a.宦人黄皓专弄权威,大臣皆曲意附之,寿独不为之屈。

b.撰《蜀相诸葛亮集》,奏之。

除著作郎,领本郡中正。

c.撰《魏蜀吴三国志》,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

d.夏侯湛见寿所作,坏己书而罢,张华认为当以《晋书》相付。

答案:

d。

(8).对传文自“或云”至末尾一段内容正确的理解是(2分)

a.交代了陈寿低评丁仪、丁及诸葛亮、诸葛瞻的原因。

b.反映了陈寿撰史的态度有欠严肃、公允,有挟私报复之嫌。

c.评价诸葛亮、诸葛瞻有别于丁仪、丁,褒贬不同,侧重各异。

d.陈寿客观记载了诸葛亮、诸葛瞻的弱点与不足,议论他的人因此就少了。

答案:

b。

7、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8)题。

(1993年全国高考题)(李)衡字叔平,襄阳兵家子,汉末入吴为武昌渡长。

时校书郎吕壹操弄权柄,大臣畏之,莫有敢言者。

?

?

荐为郎,太祖①引见喜之,衡乃口陈吕壹奸短数千言,太祖有愧色。

后数月,壹事发坐诛,衡大见显用。

?

?

时帝为琅王在郡,家人淫放,衡数以法绳之。

妻习氏常谏不可。

衡不从。

寻而帝立,衡忧惧,谓妻曰:

“不用卿言至此,今奔魏何如?

”妻曰:

“不可,君本庶人,先帝赏拔过量,既作无礼,而复逆自猜嫌,逃叛求活北归,复何面目见士大夫乎?

衡从其言。

衡欲为子孙储业,妻辄不听,曰:

“财聚则祸生。

”衡遂不言。

后密使人于江陵龙阳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树,临死,敕儿曰:

“汝母每恶吾治家,故穷如此。

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绢壹匹,当足用耳。

衡亡后,儿以白母。

母曰:

“此当是种甘橘也,汝父每欲积财,吾常以为患,不许。

七八年来失十户客,不言所之,当是汝父有此故也。

恒见汝父称太史公言:

‘江陵千树橘,亦当比封侯。

’吾答云:

‘人患无德,不患不富贵,若贵而能贫,方好耳,用此何为!

’今无乃是耶!

”子访得之。

〔注〕①太祖:

即孙权,三国吴开国皇帝。

②琅王:

即孙休,三国吴第三个帝王。

(1).下列两句中红字的正确词义是(2分)

①莫有敢言者②奸短数千言

a.①没,没有、②过错b.①没,没有、②坏话

c.①没有谁、②坏话d.①没有谁、②过错

答案:

a。

(2).文末“子访得之”中“访”字的词义是(2分)

a.咨询b.探望c.寻求d.访问

答案:

c。

(3).下列例句中红字的字,与“汝母每恶吾治家”中的“每”字,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①衡数以法绳之②妻习氏常谏不可③妻辄不听④恒见汝父成太史公言

a.①b.②④c.③d.②③

答案:

b。

(4).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3分)

①壹事发坐诛②不用卿言至此

a.①吕壹因起事谋反而被诛杀②没听你的话以致到这样的地步

b.①吕壹因起事谋反而被诛杀②没听你的话却跑到这里来了

c.①吕壹因事情暴露而被杀②没听你的话以致到这样的地步

d.①吕壹因事情暴露而被诛杀②没听你的话却跑到这里来了

答案:

c。

【篇二:

步步高答案】

1)女,同“汝”,你

(2)责,同“债”,讨债(3)反,同“返”,回来

2.

(1)仿效,装扮

(2)到?

?

去,前往(3)使?

?

受苦,折磨(4)老人(5)彼,那个(6)本来(7)故意(8)往,去

3.

(1)(那个奇鬼)喜欢装扮别人的儿子、侄子、兄弟的样子。

省略主语

(2)扶着他却在路上折磨他。

省略宾语。

(3)他的儿子哭着磕头地说。

省略介词“于”

4.

(1)状语后置句。

昨天我去村东向人讨债。

(2)判断句。

这一定是那个奇鬼了。

(3)被动句。

老人的智慧被貌似他儿子的奇鬼所迷惑。

5.不能。

因为它点出了全篇的寓意说在。

作为一种文体,寓言通常会在故事的结尾处揭示它的寓意。

五记王忠肃公翱事

1.

(1)内通纳

(2)贾通“价”(3)识通“志”,标记,记号(4)阳用“佯”,假装

2.

(1)对?

?

(2)禀告(3)买来的(4)按照

3.

(1)代王翱女婿的官职名,代王翱女婿的姓名

(2)代太监姓名

(3)代“我”,太监自称

4.

(1)只不过表示老朋友的情意罢了。

(2)你们的伯父很廉洁,你们(过得)该不会很贫苦吧?

5.

(1)女婿最终没有调职。

王忠肃公不以权谋私。

(2)原先封存好的记号仍是当时那样。

王忠肃公不贪馈赠,能为后人着想。

六《梦溪笔谈》二则

1.c

2.

(1)还

(2)确实

(3)雨停云散

(4)靠近

(5)渐渐

(6)越过

3.c

4.

(1)不一会儿又震响了一声,移到西南方去了。

(2)从西向东望就能看见,那是傍晚出现的虹。

5.是时久之次日

6.比喻陨石坠地时的声音、形状、大小、颜色、重量

7.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

七萧颖士恃才傲物

1.

(1)人:

今义只指东西,词义缩小

(2)美景:

今义胜利

(3)突然:

今义凶暴

(4)很:

今义略微,词义转移

(5)道歉:

今义感谢

(6)遗憾:

今义怨恨,词义强化

(7)怠慢:

今义忽然,不经心

(8)死在,是两个单音节词:

今义最终,一个双音节词

2.

(1)“陵”同“凌”,侮辱

(2)“卒”同“猝”,突然

(3)“常”同“尝”曾经

3.d

4.

(1)萧颖士曾经登门拜访,但未能面见到他,现在他很是惊愕。

(2)你仗着文学的才名,如此的傲慢,仅仅能够中个进士吧?

5.主观上是自己性格的傲慢,客观上是得罪了吏部王尚书

八张释之执法

1.

(1)跑/行走

(2)轿车/众多的,如舆论(3)交付,委托(4)通“嘱”/今无通假义听见/嗅出(5)判决/今无此义,多为应当(6)银子/今指黄金(7)希望/只(8)很/质地好的为“良”

2.d

3.

(1)汉文帝

(2)县人

(3)吾

(4)案子

4.

(1)如果是别的马,岂不是要让我受伤吗?

(2)再加重处罚,那就是法律不能取信于百姓了。

(3)(延尉)若稍有偏差,那么天下使用法律的人都可随意或轻或重。

5.

(1)天子应与平民一样遵守法律,否则将失信于民

(2)皇帝自己错失机会、

(3)延尉执法不公,有负面影响,百姓也会无所适从。

九蒲留仙写《聊斋》

1.d

2.

(1)准备

(2)铺设,垫着(3)拉过来(4)这样

3.

(1)大概是从先秦诸子的文章脱胎而来,不只同左丘明、司马迁的文章相媲美。

(2)渴了就让他喝茶,或是给他烟抽,一定要让他畅谈才结束

4.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象

5.

(1)搜奇说异

(2)归儿粉饰

(3)如是二十余寒暑

6.

(1)一个满腹才华,却落魄穷困的读书人

(2)一个孤傲、自尊而又坚忍顽强、矢志不渝的知识分子。

十申屠蟠重节义

1.c

2.

(1)判罪

(2)怜悯,同情(3)以?

?

为好(4)固定的

3.a

4.

(1)(即使)不能碰上政治清明的时代,也应当在她的坟墓上立上碑铭来表彰(她的行为)

(2)前前后后凡是(朝廷)用蒲车特意征召(他入朝为官),(他)都没有

前去。

5.

(1)仗义执言

(2)孝顺父母

(3)励志苦学

十一宋弘为国选才

1.bc

2.

(1)得到,受到

(2)授予官职(3)使用的引申义整齐(4)责备(5)进献,演奏(6)检举,纠举(7)还是(8)使?

?

离开

3.b

4.我之所以推荐桓谭,是希望他能用忠诚正直来引导君主,可现在他却让朝廷沉湎于淫靡之音,这是我为臣的罪过。

5.a

6.b

十二又答王庠书

1.d

2.

(1)承当

(2)成功(3)我的意思(4)(应对付的)攻击,责难

3.b(都是探求的意思。

但:

但是/只,只是)

4.

(1)大体上和今年来科举的情况是相同的。

(2)每读一本书都应当读几遍才算读完。

5.实无捷径必得之术每次作一意求之。

十三荆人夜涉

1.

(1)设立标记。

本义是人体外表的衣服,引申有外表、表面、标记等意义。

这里用的是引申义。

(2)涨。

本义是水溢出来。

这里用的是引申义。

(3)顺着走。

这里用的是本义。

(4)徒步渡水。

这里用的是本义。

(5)士卒惊骇的声音。

本义是马受惊,人受惊的引申义。

(6)本义房屋损坏。

“坏都舍”意思是城市房屋崩塌,用的是本义。

2.d(益:

涨水/增加;法:

效法,动词/法令,名词)

3.

(1)先前他们作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河的。

(2)这是他们为什么惨败的原因。

(3)时代已经与先王的法令制度不相适应了。

(4)“循表而夜涉”;澭水暴益,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

5.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情况发生改变,做事的对策也该改变。

十四松人有酤酒者

1.

(1)公平,引申义,本义是平坦。

(2)对待,引申义,本义是逢。

(3)幌子,酒旗。

引申义,本义是旗帜。

(4)兵车,引申义,本义是登、升。

2.

(1)恭敬有礼貌

(2)同“悬”,悬挂(3)有人(4)蒙蔽

3.d(

(1)卖/买)

(2)酿制/像)

4.

(1)他感到很奇怪,于是就询问他所在乡的长者杨倩。

(2)有才能的人怀着治国之术,想要用它使大国的君王明察起来。

5.要善于找出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十五蔡邕听琴

1.

(1)朝向,对着

(2)刚才(3)刚才(4)朝北的窗(这里是作动词,开窗)

(5)奔向,趋向(6)接近,临近(7)方向(8)如果

2.

(1)等到

(2)偷偷地(3)急忙(4)退。

3.

(1)蔡邕一向为乡里人所推崇;

(2)这难道是杀心显露在琴声中吗?

4.依声知良木,栽为焦尾琴;依声辩杀机,正中弹者意。

十六优孟马谏

1.

(1)文:

本文是花纹,引申为华美,用的引申义,华:

本义光彩,引申有显赫、华美、豪华等意义,句中义是豪华,用的是引申义,

(2)求:

本义是皮衣,假借为寻找,寻求,用的是假借义。

薄:

本义是草丛,引申有迫近、微薄、减轻等意义,句中义是微薄,用的引申义(3)闻:

本义是听见,引申有知道、见闻等意义。

句中义是传播,用的引申义

2.

(1)为?

?

治丧;

(2)同“诤”,劝谏;(3)竟然;(4)交付

3.

(1)用没有帷帐的床给它做卧席,用蜜饯的枣干喂养它。

(2)各国听到这件事,都知道大王轻视人而重视马。

4.优孟善讽谏,先假意劝说应以人君之礼厚葬马,然后使楚王自省“贱人而贵马”行为的荒谬。

十七楚庄王绝缨

1.

(1)本义,酒喝得很畅快叫“酣”,引申义是尽兴,如酣睡。

(2)引申义,拉扯。

(3)本义,牵扯,拉

(4)本义,丝断,冠缨也是丝状物

2.c

3.

(1)怎么能为了要显示妇人的贞洁而使臣子受辱呢?

(2)(你)五次交战奋勇上前,最先击退敌人,有最终取得胜利。

(3)(我)又不曾特别地优待过你,你为什么这样毫不犹豫地为我出生入死呢?

4.b

5.

(1)楚庄王认为“绝缨者”之失,是由于自己赐酒使醉

(2)人主群臣尽情欢乐,现在有人酒后失礼是情有可原

(3)如果为了这件事诛杀功臣,将会使爱国将士感到心寒

(4)也是楚庄王爱惜人才的表现

十八弈喻

1.数:

(1)屡次;引申义

(2)几;若干;引申义(3)计算,引申义。

本义是数目//易

(1)(3)都是“交换”本义

(2)轻视引申义//定

(1)定准,标准;引申义。

本义是安定//已:

(1)止:

停止;本义

(2)已,同“矣”通假字

2.

(1)及,赶上

(2)终,结束(3)求学的人(4)相处(5)本来(6)考虑(7)隐瞒(8)竟,简直

3.

(1)助词,相当于“的”

(2)代词指代“一着之失”(3)助词,由于主谓之间,无实在意义

4.

(1)过一会儿,客人请求和我下棋,我颇为轻视他

(2)我检查我自己的失误尚且没有时间,哪里有时间议论别人呢?

(3)人人都赞成自己认为正确的,人人都反对自己认为不正确的

5.在输棋后,才领悟到自己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优劣

6.即使是孔子圣人,也难定是非是真,何况普通人

7.本体是“读古人书”“与今人居”喻体是“观弈”;相似点是:

看人过失,认为自己高明

8.b

十九燕王学道

1.

(1)

(2)(3)都作“惩罚,责罚”解

2.

(1)方法;

(2)来得及;(3)对的、正确的;(4)考察;(5)迫切;(6)莫过于

3.b

4.(那个部门)不能使自己免于死亡,哪里能够使燕王长生呢?

二十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

1.

(2)这个“见”字是一般动词,会见(或看见)的意思。

(1)(3)(4)(5)三个“见”字都是“使?

?

谒见”的意思,也即“引见、推荐”的意思,读音也变为xian.其中

(1)(5)两句因有省略,不容易看出来,但可根据上文意思推断出来。

(4)全句应该是“君已见孔子(于君)”(5)全句应是“太宰因弗复见(之于君)也”。

2.

(1)子圉害怕孔子受到国君的器重。

(2)您向国君引见孔子后,国君也将会看见你如同蚤虱那么渺小了。

3.揭示了人性的丑恶,即嫉贤妒能,不顾公义,给我们启迪是:

为国选材是不能有半点私心杂念的。

4.子圉只知道孔子比自己强,可是没有料想自己在第三者眼中和孔子竟会差这么多、他“见孔子”只是想讨好和立功,却并不想让孔子威胁到自己的声明和地位,所以才会这么做,商太宰也是这么想的,经子圉点破之后坚定了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