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党史教育的党课讲稿5653字文.docx

上传人:wei****016 文档编号:1166334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党史教育的党课讲稿5653字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1年党史教育的党课讲稿5653字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1年党史教育的党课讲稿5653字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1年党史教育的党课讲稿5653字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1年党史教育的党课讲稿5653字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21年党史教育的党课讲稿5653字文.docx

《2021年党史教育的党课讲稿5653字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党史教育的党课讲稿5653字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21年党史教育的党课讲稿5653字文.docx

2021年党史教育的党课讲稿5653字文

  按照《XXX“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施方案》要求,今天我在这里给大家讲一堂党课,主题是回顾历史,坚定理想信念,通过与大家一起交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

  共产党成立的大背景。

1918年10月,“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等文章,歌颂俄国工人阶级的胜利。

1919年春,北京爆发了学生示威五四运动。

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发起组建立,成为各地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

1920年秋,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等成立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

同年秋,毛泽东、何叔衡等在湖南组建共产党早期组织。

王尽美、邓恩铭等在山东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同年冬,施存统、周佛海等在日本东京建立旅日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年春,广州建立共产党小组;同年春,在法国的中国留学生也建立了旅欧共产党小组。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中共一大会通过的党纲共15条,吸取了国内党小组党纲并参考了俄、英、美共的纲领,规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党的纪律,大会还通过《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会议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有了一个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全国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自此我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一个转折点,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开端,她的成立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首先,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新的领导力量和领导核心。

中国革命不再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来领导了。

其次,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和新的革命纲领。

有了马克思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

再次,有了发动群众的好方法。

有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联合一切革命人民的战略和策略。

最后,有了新的道路和前途。

通过建立人民民主专政,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召开。

陈独秀、李达、张国焘、邓中夏、蔡和森、张太雷、向警予、罗章龙等参加,代表党员195人。

大会规定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大会还指出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

第一次明确的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制定了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把领导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并建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党的领导下,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在持续十三个月,罢工斗争达187次之多,参加罢工人数30万人以上,在这期间,各地先后建立100多个工会。

但工人运动受到了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的色结镇压,尤其是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林祥谦、施洋烈士宁死不屈慷慨就义,工人运动也从此转入低潮。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召开,大会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关于在中国实行国共合作的决议,正确地分析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民主主义立场,以及把国民党改造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的可能性。

党的“三大”关于实行国共合作的政策是正确的。

第一次国共合作于1924年1月12日在广州开幕。

共产党人李大钊、毛泽东、谭平山等出席了会议。

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这样,国民党就由资产阶级的政党开始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联盟。

大会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1925年1月的中国共产党第四次代表大会,这次会议的气氛是倾向注重城市工作。

在这个时候,国民党走到了交叉路口。

孙中山病逝,1926年3月,蒋介石对统一战线进行破坏。

国民党内部,他使用阴谋制服汪精卫。

20年代中期最麻烦的问题是,共产党怎样才能从统一战线中获益而同时又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1926年2月,毛泽东在广州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毛泽东把农民划分为贫农70%、中农20%和富农10%,作为社会科学的划分。

共产党在风雨飘摇的武汉召开了第五次代表大会。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或影响下的北伐军两万多人,周恩来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人民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1927年10月上旬,毛泽东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此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这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无产阶级及政中国共产党一定要在农村建立一支正规部队,这不是欧洲或上海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自1927年国共两党分裂后,毛泽东拿起了枪,五四运动在井冈山收获了它的第一个真正的政治果实。

毛泽东真正的创造性在于他把三样东西结合在一起:

枪、农民武装和马克思主义,军队比做鱼,而老百姓是水。

  1928年4月,朱德抵达井冈山、陈毅、林彪组成了一支10000人的军队。

共产党的武装力量才开始为世人所知,毛泽东总是乐于制定宏观的战略,而把具体的战术行动交给别人。

彭德怀将军和他的队伍于1928年12月来到了井冈山。

  1927年8月至1928年底。

党主要是发动和领导各地武装起义,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根据地,革命力量得到了初步的恢复和发展。

八七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中央的统治,撤销了陈独秀总书记的职务,选举了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的任务。

  1929年1月到1931年9月,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有了很大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基本形成。

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特别是在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的实践中,毛泽东逐渐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的重大发展,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在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制定了宪法大纲。

广大的根据地纷纷进行了土地的改革和根据地建设,成为了我们党坚持武装革命的坚实基础。

  从1930年底到1932年冬,毛泽东、朱德、陈诚以灵活的作战方针粉碎了国民党的四次围剿。

1933年9月,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军事围剿。

这时,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红军中占据了统治地位,拒不接受毛泽东的正确建议,用阵地战代替游击战和运动战,用所谓“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使红军完全陷于被动地位。

经过一年苦战,终未取得反“围剿”的胜利。

最后于1934年10月仓促命令中央领导机关和红军主力退出根据地,开始长征。

  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

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毛泽东在遵义也成了中国共产党的领袖。

博古在会上作报告,周恩来作报告,然后是毛泽东发言批评最近的军事路线,而王稼祥表示支持毛泽东的立场。

极为重要的是周恩来后来转向毛泽东这边,“他一直都是正确的,我们应当听从他”。

周恩来对毛泽东作了这样的评价,他还让出自己在军事委员会的职位并敦促让毛泽东任军委的指挥。

遵义的12天改变了长征面貌,使这次惨败的军事撤退转变成为着民族和革命双重目的的政治宣传。

这也使中国革命从莫斯科的影子中摆脱出来,变得明朗了。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革命战争,它的主要打击对象是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采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团结了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

红军改编为第八路军,正式成为中国全部武装力量的一部分。

  1942年2月到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进行了一次全党范围内的整风运动。

延安整风的目的是要在全党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此次大会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它实现了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的基础上的团结,为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的胜利做了充分的准备。

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

抗日战争的胜利代表着中国的抗战,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反对外敌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成熟时期,中国人民革命力量得到空前大发展,为民主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

中国的抗战,促进了亚洲和世界各国人民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斗争经验。

  在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

从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经过43天谈判,国共双方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重庆谈判及达成的《双十协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希望和曙光。

  虽然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在1946年6月底全面撕毁《双十协定》,发动了旨在消灭人民革命力量的全面内战。

  1947年6月底,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陈谢兵团挺进豫陕鄂边区,陈粟华东解放军进攻豫皖苏地区。

三军成品字阵势,驰骋中原。

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辽沈战役是第一个战役。

从1948年9月12日发起,到10月1日,东北野战军一部分主力进抵锦州城下。

10月10日,共五个纵队在塔山等地成功地阻止了国民党援军的“东进兵团”和“西进兵团”。

10月9日发起攻击,15日克锦州,全歼守敌10万余人。

随后,被困长春的国民党第60军于10月17日起义,新编第7军也放下武器投诚。

21日,长春和平解放。

10月26日至28日,东北野战军在新立屯、黑山地区全歼廖耀湘兵团10万人。

11月2日,直下沈阳、营口。

辽沈战役至此胜利结束,东北全境解放。

在辽沈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伤亡6.9万人,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47.2万余人。

  淮海战役是第二个战役。

1948年11月6日至22日为第一阶段,华东野战军在碾庄圩地区歼灭黄百韬兵团10万人,中原野战军也对徐州形成战略包围。

11月23日到12月15日为第二阶段。

中原野战军及华东野战军一部,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地区包围并歼灭黄维兵团11万人。

华东野战军主力在杜聿明指挥的徐州国民党军3个兵团25万人向西突围时,将这股敌人合围于永城东北的陈官庄地区,并歼灭其中的孙元良兵团约4万人。

12月15日到1949年1月10日为第三阶段。

华东野战军发起对杜聿明部的总攻,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10个军约20万人。

淮海战役历经66天,我军伤亡11万余人,歼敌55.5万人,使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上解放。

  平津战役是最后一个战役。

1948年11月29日发起。

从12月22日起,人民解放军先打两头,后取中间,首先攻克西线的新保安、张家口;在东线,1949年1月15日,全歼国民党守军13万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