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人教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58329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人教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人教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人教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人教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人教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人教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docx

《高一语文人教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人教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人教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docx

高一语文人教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八、《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汪凯

●从容说课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通过记叙孟子和梁惠王关于“民不加多”的问题的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思想,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文章结构严谨,善用比喻,气势充沛。

教学本文,应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朗读背诵上,理解文意。

理清背诵思路是关键。

指导学生根据“民不加多”把握结构层次,列出背诵提纲,力求当堂成诵。

文言文教学要注重学以致用,古为今用。

课堂上宜组织学生讨论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让学生以现代观念审视古人的思想,评价孟子其人,古今对读,合理引申,充分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意识。

教学文言文,文言知识积累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项教学内容,在学生自主记忆的基础上,教师应指导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帮助他们快记,记好,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2.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掌握“数、发、直、兵、胜”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了解“于、之”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2.了解“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等几个句式的特点,辨析它们和现代汉语的不同特点。

德育目标

结合本文学习,联系历史资料,了解孟子思想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以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内涵。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

包括朗读和背诵。

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使文言文语感训练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落到实处。

活动方式力求生动活泼,或个别朗读、集体朗读,或轮流朗读、分角色朗读,读后有评,以评促读、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

2.点拨教学法。

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语句看似浅显,内涵却较艰深。

为此,在背景资料介绍、文化知识简介及比喻说理的分析方面教师须相机点拨指导,避免学生囫囵吞枣。

3.讨论法。

应与诵读同步进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预习提纲

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掌握重要词语的音、形、义。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3.初步了解孟子“仁政”思想。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孟子及孟子的仁政思想,初步掌握全文大意。

师生共同分析1~4段,背诵1~4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

这充分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

(板书文题)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

学生结合注释①及课后关于孟子的介绍了解孟子。

教师适当补充: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按:

车,古文;舆,今字。

车又音居,是故,子舆、子车、子居,皆孟子之字也)。

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父名激。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仉氏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

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不敢去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

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但他思想中的民主意识、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三、背景资料(多媒体显示)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

各国诸侯争城夺池,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

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又称梁,魏惠王又称梁惠王。

在梁惠王中晚期,由于魏国在几次重大战役中惨遭失败,失去了昔日的强盛。

公元前334年,梁惠王“卑词厚币以招贤者”,为振兴魏国聚集人才。

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

梁惠王对孟子说:

“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

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

”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对答,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

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游的池沼边上。

梁惠王得意地问孟子:

“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对答,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证明了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有截然不同的结束:

文王关爱百姓,百姓爱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乐,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

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么一次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学生浏览、把握背景。

四、熟读课文

1.自读一遍,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注意断句,体会孟子的语言特色。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请学生留意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

4.结合注解朗读,了解文意。

多媒体显示相关的文言知识:

(1)通假字

①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

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颁”通“斑”)

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

(2)异读字

①五十者可以衣帛矣(yì,动词,穿)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wàng,为王,称霸)

(3)词类活用

①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使动用法)

②王好战,请以战喻(名词,战争)

③填然鼓之(名词动用,击鼓)

④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死”为动词名用,译“活着的人”“死去的人”;“丧”名词动用,“为……办丧事”)

⑤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名词用作动词,译为“归罪”“归咎”)

⑥直(通假字,只)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名词,逃跑)

(4)重点习惯名式

①“或……或……”译为“有的……有的……”,例如“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②“直……耳”译为“只……罢了”,例如“直不百步耳”

③“是(指示代词,这)……也”译为“这是……呀”,例如“是亦走也”

④“是何异于……”译为“这同……有什么区别呢”,例如“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5.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五、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1.提问:

这篇课文记录了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

民不加多。

提问:

课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有哪些?

学生明确。

教师出示投影,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第1节,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第2-4节,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第5-7节,斯天下之民至焉。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不要求精确,允许有不同表达)

明确:

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的缘故。

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2.研习第1段

(1)选一学生朗读第1段

(2)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

梁惠王说: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

他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学生明确: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提问:

通过与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学生明确: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提问:

梁惠王面临怎样的困惑?

明确:

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板书:

     梁惠王——【于国尽心、移民移粟】——民不加多

     邻国之君——【不用心】——民不加少

 

(3)朗读指导

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尽力,所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读时,重音应落在“尽心”二字上,“焉耳矣”三个语气词连用,表委婉、伤感的语气。

“河内”四句直承上句,“移民”“移粟”两句并列而又相互补充,应一气读完,“河东凶亦然”是省略的文字,故“亦然”应重读,起强调作用。

“察邻国之政”两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有自诩之意,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为下文提问作铺垫。

最后“何也”要读出疑问语气,突出其困惑不解之意。

教师范读本段,学生试读。

提问:

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

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

学生讨论并交流。

明确: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地广人稀、兵员和劳动力匮乏。

为达到富国强兵、拓扩疆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

增殖人口,是时代前进的需要和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基于人口的决定性作用,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忧心忡忡。

即使在今天,人口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

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从国情出发作出的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明智抉择。

3.研习第2、3、4段

(1)学生齐读2、3、4段。

(2)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

孟子对梁惠王的疑问是如何思考的?

明确:

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提问:

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提问:

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

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这正好走进“圈套”,所以孟子说: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

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板书:

惠王                       孟子

     民不加多(移民移粟)—→以五十步笑百步,何如?

(设圈套)

                        ↙

     不可(走进圈套)——→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3)朗读指导

面对梁惠王的提问,孟子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但他隐而不说,先设喻。

设喻一段应读得慢一些,语气应平缓。

“则何如”用征询对方意见的口气,轻读。

惠王不知是计,回答“不可”语气平常。

当梁惠王进了圈套之后,孟子曰: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这句话有潜台词,读时语气要从容。

学生尝试背诵2、3、4段。

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

①填然鼓之 ②弃甲曳兵而走 ③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④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六、布置作业:

1.背诵1~4段。

2.理解掌握重点词语。

3.熟读5、6、7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研习5、6、7段,理清背诵思路,背诵5、6、7段。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学生齐背一遍,再抽查一名学生独背。

二、导入

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来启发梁惠王,指出他与邻国的实质是一样的,那怎样才能使民加多呢?

孟子自然而然引出自己的“仁政”主张。

三、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1.研习第5、6段

(1)女生齐读第5段,男生齐读第6段

(2)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

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包括几个方面?

学生看课文,思考。

明确:

两方面:

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提问:

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要求学生找出三组排比句回答)

明确: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提问:

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明确: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提问:

要想“王道之成”还需采取哪些措施?

(要求学生找出排比句,各自朗读,合书回答)

明确:

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

这四组排比句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

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板书:

(Ⅰ)措施               效果

                              不可胜食也。

      养生丧死无憾

 

                               不可胜食也。

 

                                不可胜用也。

     王道之始

 

(Ⅱ)措施       效果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王道之成

要求学生对照板书,填充空缺处,尝试背诵5、6段。

(3)朗读指导

第5段兼用排比和连环两种句法,全段三大句,每句为一层,语势逐层上升,要突出最后一层,这是孟子的主要意图所在。

“养生丧死无憾”一语出现两次,前者轻读,后者重读。

第6段分述王道的四项基本内容,四个“矣”表陈述语气,气势充沛,要读出层次。

最后用双重否定句式总结,要读得坚定有力,其中应有劝勉之意。

选一男生朗读5、6段,其余同学点评。

学生齐读5、6段,背诵。

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

①数罟 ②数之以桑 ③衣帛 ④养生丧死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研习第7段

(1)学生齐读第7段

(2)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

孟子从“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方面详细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办法,但这还不够。

君王对此还应有什么态度呢?

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呢?

明确:

孟子采用对比的手法,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是对梁惠王自认为“于国尽心”的驳斥。

此外,孟子还用了比喻,否定了梁惠王的自我辩护,劝勉梁惠王施仁政,除虐政。

板书:

 

【狗彘食人食——诸侯贵族

涂有饿莩——下层百姓】(对比)→施仁政↘

【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                 天下之民至焉

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比喻)→除虐政↗

 

要求学生对照板书,尝试背诵第7段。

(3)朗读指导

“狗彘食人食”句揭露了诸侯贵族的荒淫,朗读时,要读出义愤之情来。

“涂有饿莩”句要读出悲愤、严厉的语气。

“人死”句是借用诸侯国君的自我辩护的口气,应读出讽刺意味。

接着用一个比喻来反驳,应用严厉的质问的口吻来读。

最后,劝勉梁惠王弃虐政行仁政,应用和缓、劝慰的语气来读。

学生依照指导自行朗读品味。

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

①检 ②发 ③王无罪岁

四、学生背诵课文5、6、7段

请学生归纳孟子的“仁政”思想。

明确:

发展生产,制民之产,教化百姓,除虐政。

总的来说有两点:

一是保民,使民无衣食之患;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三、四。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在诵读中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

分类归纳文言知识,注重词句积累。

进行拓展训练,使学有所获。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学生齐背或滚动式背诵。

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本文,概括本文的写作特点,进一步指导学生背诵。

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

结构严谨。

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善用比喻。

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如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比喻“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形象生动,文字显得从容不迫。

气势充沛。

语言上使用排比句式,音节铿锵,气势非凡。

学生齐背从中体会孟子的论辩气势。

三、拓展延伸,合理引申

教师提问:

学习文言文教学要注重学以致用,古今互动,既“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请概括孟子的“仁政”思想,并说说其现实意义。

学生思考,并自由发言。

学生就文中内容合理概括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认为梁惠王要想使国民“加多”,称雄诸侯,必须行仁政,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不征调百姓服役而耽误生产时节,不狂捕滥捞,不忽视时令伐木,牲畜不误繁殖,不误粮食播收、种桑养蚕织布,使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然后兴办教育,使百姓懂礼仪、明人伦、知廉耻、明善恶。

孟子始终围绕仁民、富民、养民、教民、利民、保民论述,体现了民为国本的思想。

学生可作合理引申:

1.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

3.民富才能国强。

要想使百姓富裕,必须休养生息。

朱镕基总理在谈保持农村稳定时说:

“土地不能动,负担不能重,治安不能松,态度不能凶。

”可谓一语中的。

4.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加强教化,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并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5.孟子所描绘的社会蓝图已经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

1.多媒体逐题显示

(1)找出下列加点词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5   )

例: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①树之以桑

②可以衣帛

③然而不王者

④王无罪岁

⑤既来之,则安之

⑥其一犬坐于前

 

(1)⑤与例句是使动用法。

(①②③④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⑥是名词作状语)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古今相同的一项是(5  )

①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②忌不自信

③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

④行李之往来

⑤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⑥养生丧死无憾

(2)⑤句“可以”用法古今相同。

(丈夫:

古义为成年男子,今义为妻子的配偶。

自信:

古义为宾语前置,即相信自己,今义为一个双音节词。

宣言:

古义为发表议论,今义为公开场合发表的言论。

行李:

古义为出使的人。

养生:

古义为供养活着的人,俱与今义不同)

(3)与“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一句中“是”用法相同的是(  D )

A.惟利是图 B.各是其所是

C.谁能定是非之真 D.是谁之过与

(3)D(A.提宾标志,无意义;B.动词,赞同、肯定;C.名词,正确)

 

(4)选出与“谷不可胜食也”中“也”用法相同的一项( C )

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B.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人死,则曰:

“非我也,岁也。

(4)C(A.表句中停顿,B.表疑问,D.表句中停顿)

(5)分别说出下列句中的加点字的词义和用法。

之:

a.寡人之于国也。

b.填然鼓指。

c.王道之始。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e.树之以桑 

于:

a.寡人之于国也。

b.移其民于河东。

c.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已。

e.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5)“之”(结构助词,主谓之间;衬字,无意义;结构助词,定中之间“的”;代词,否定句中作宾语前置;衬字,无意义)

“于”(对于,到,比,在,跟、与,均为介词)

(6)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无失其时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6)①“无”通“毋”,不要。

②“无”通“毋”,不要。

③“颁”同“斑”,花白。

④“涂”同“途”,道路;“莩”通“殍”,饿死的人。

(7)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直不百步耳。

译:

只是没有逃跑一百步罢了。

B.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译:

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译:

这怎么能对刺伤人之后而致人于死地感到奇怪呢?

D.未之有也

译:

没有这样的事情啊。

(7)C(注意“是何异于”应译为“这与……相比,有什么不同啊”)

选7名学生依次回答,其他学生指出对与错。

明确:

(1)⑤与例句是使动用法。

(①②③④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⑥是名词作状语)

(2)⑤句“可以”用法古今相同。

(丈夫:

古义为成年男子,今义为妻子的配偶。

自信:

古义为宾语前置,即相信自己,今义为一个双音节词。

宣言:

古义为发表议论,今义为公开场合发表的言论。

行李:

古义为出使的人。

养生:

古义为供养活着的人,俱与今义不同)

(3)D(A.提宾标志,无意义;B.动词,赞同、肯定;C.名词,正确)

(4)C(A.表句中停顿,B.表疑问,D.表句中停顿)

(5)“之”(结构助词,主谓之间;衬字,无意义;结构助词,定中之间“的”;代词,否定句中作宾语前置;衬字,无意义)

“于”(对于,到,比,在,跟、与,均为介词)

(6)①“无”通“毋”,不要。

②“无”通“毋”,不要。

③“颁”同“斑”,花白。

④“涂”同“途”,道路;“莩”通“殍”,饿死的人。

(7)C(注意“是何异于”应译为“这与……相比,有什么不同啊”)

五、课堂小结

课文所讲的“王道之成”的道理和材料中讲的“仁者无敌”,强调的都是实行“仁政”是统一天下的根本保证。

孟子认为,国君如能实行仁政,减税宽刑,不滥杀无辜,以忠信孝悌教育百姓,就可以使天下归心。

这就是说,真正能够爱人民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不是吗?

1998年那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没有冲垮我们,极其强大的金融风波没有压倒我们,关键是我们有一个能够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的中国共产党,我们的党是战无不胜的党,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WTO的胜利加入,无不证明这一点。

中国共产党将带领人民向着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行进。

六、布置作业

1.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说说孔孟之道及其儒家学说在中国的地位和影响。

2.阅读《墨子》中的片断《非攻》,初步了解墨子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