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整合营销策划案例.docx
《世博会整合营销策划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博会整合营销策划案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博会整合营销策划案例
本行业整合营销策划案例——2010年上海世博会
世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
参展者向世界各国展示当代的文化、科技和产业上正面影响各种生活范畴的成果。
2010年,中国上海也迎来的世界博览会(TheWorldExpositionShanghaiChina2010)的举办,是世博会历史上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注册类世博会。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City,BetterLife)。
会期从2010年5月1日起至10月31日,历时184天。
主办机构预计目标是吸引200个国家、国际组织前来参展,世界各地7000万人次参观者前往,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超过北京奥运会。
这将是世博会历史上规模最大、参展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最多,观众数量最多的一次。
一、世博整体营销分析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营销模式就是指通过网络等高科技手段,在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公众之间实现无障碍沟通和协调,让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优势都得以充分发挥,达到各个利益团体和公众的多赢。
而菲利浦·科特勒对此种营销的定义是这样的:
为了成功地进入特定市场并在那里从事业务经营,在策略上要协调地运用经济的、心理的、政治的和公共关系的手段以博得外国或当地若干参与者的合作和支持。
(见下图)
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几点:
●政府的作为
2010上海世博会的推广和营销,离不开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和支持。
政府应该发挥行政引导和协调功能,通过授权、优惠政策以及相应的财政政策,支持和促进上海世博会的营销。
同时通过市场化运作发挥各要素的效用。
上海市已设立了世博集团来统筹世博会的筹备和举行。
世博集团的国内推广事业部借助国内的分支机构或代理商,负责国内市场的推广和营销;国际部则针对海外市场,借助一定的代理机构,并同时把我国驻外机构及外国驻华机构也纳入到上海世博会的营销队伍中,通过营销主体无障碍地实现地域上的大市场营销。
●世博会的战略营销模式分析
世博会的战略营销就是从目前开始,组织政府、国际团体、国内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等机构对世博会进行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探讨与研究,包括对于整个世博会的运营进行具体的规划。
这样,一方面是为世博会的举办集思广益,另一方面,也从多维、立体的角度为世博会项目作推介。
(1)明确的营销主题定位: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目前,世界人口的50%生活在城市。
据联合国人居中心预测,到2010年,这个比例将上升到55%,2025年将达到65%。
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日趋严重的城市病正困扰着世界各地的城市居民。
如何治理城市弊病、如何改善城市生活质量、如何创立更多的就业机会等问题是现代城市人所共同关心的。
同时,一些城市发展的先进理念,如生态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数字化城市等,也广受关注。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BetterCity,BetterLife(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正是全世界都在热切关注的话题,因此赢得了广泛的理解和支持。
(2)客源市场的预测与分析
上海市政府承诺,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次参与人数多、沟通领域广、文化特色浓的世博会,预计将总投资30亿美元,吸引7000万人次前来参观。
这充分表明了上海市举办世博会的信心和能力。
另外,中国政府承诺,在2010年将对经济实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提供1亿美元的参展援助,采取各项措施降低欠发达国家的参展费用,如设立专项基金、无偿提供展览场地、免费运输等。
这样,还会为上海吸引更多的客源。
由于中国申博成功,渴望了解上海世博会的人会越来越多,估计客源还会增加。
因此上海世博会应该尽早建立动态的客源规模预测体系,进行精确的人数预测和来源地预测,以利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营销开展和做好更充分的准备工作。
(3)细化及确定营销计划
应研究全国各地公众与企业的特性,设计区域性的传播与推广方式,并予以细化。
世博品牌的传播与推广,是未来6年的一项常态性工作。
帮助公众和企业了解世博,需经过长期的、多渠道的宣传。
然而,在不同的筹办阶段,必须有所侧重。
在上海世博会的筹备期中,市场营销计划将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2003年到2005年,目标是让国际社会、国内外企业、民众进一步了解上海世博会;第二阶段是从2005年到2008年,目标是推动招商、招展和引资工作;第三阶段是从2008年到2010年,目标是吸引、组织更多的游客。
在这6年中,各相关媒体除了日常的宣传外,还可辟出相对固定的版面和时段,形成稳定的传播渠道。
●上海世博会的战术营销模式分析
上海世博会的战术营销模式,主要是借助于现代传媒和各种营销载体,进行及时、有效、多元、广泛的宣传,把世博会丰富多彩的内容、多样性的价格和个性化的服务广泛推介,在国内外的民众中营造巨大的声势,使得世博会项目深入人心,妇孺皆知。
在定价上,上海世博会将按照市场细分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域、年龄、收入的人群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特点,将参观者分成不同种类,并根据其不同的需求启动不同的营销计划,制定个性化的价格。
鉴于前几届世博会都存在亏损现象,因此,在世博会项目的建设上,上海世博局和世博集团应该具有长远眼光,在规划和设计展览场地时要充分考虑其长远的用途,避免将来因世博会的结束而导致人流的骤降和场馆的闲置。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媒体已介入了每一个人的生活。
传统媒体、门户网络、广告宣传都举足轻重。
广告宣传业已成为营销的常规途径,而传媒业以新闻形式发布的消息,具有可信度高、成本低的特点。
媒体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深入、广泛的宣传报道和广告宣传,将很好地发挥正面的推动作用。
因此,在营销中,世博集团应与各类媒体密切配合,运用多种营销手段,争取达到最好效果。
●公众的参与
公众是世博会营销的对象,换句话说,营销的目的就是希望国内外公众的广泛参与。
这里所说公众即包括个人,也包括组织、团体。
大众普及,是世博品牌经营的市场基础,也是世博会营销最艰巨的一部分。
2010上海世博会的传播与推广效果的考核标准可概括为“广泛性”:
有多少人了解它、公众对它的关心程度、它与公众的关联度有多高、公众参与其中的意愿有多强,等等。
在大众层面,要不间断地宣传世博的理念、意义和作用;及时发布上海世博会的各种信息;结合标识确定、场馆设计和施工等重要时间节点,掀起宣传热潮;设计和组织知识竞赛、有奖征文等互动式活动,调动各界关注和参与的热情;加强对2005年在日本爱知县举行的世博会的宣传,这也是预热上海世博会的一个重要时机。
在企业层面,则应考虑借助媒体调动其参与国际化和商业性活动的热情。
可有针对性地进行专场、专题甚至点对点的推广,以实证和数据吸引他们加入世博品牌的开发与经营,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
二、世博广告推广方式
世界博览会是全球最高级别的贸易促销和经济招商的展览会,不涉及任何交易信息或者产品信息的参展者多是国家或者国际组织。
但是其仍会有相应的市场开发计划,签约全球合作,包括中国东方航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交通银行、上汽集团和通用汽车、西门子公司以及可口可乐、中国人保财险、国家电网、宝钢集团、腾讯公司等。
其中麦肯光明和实力传播被上海通用汽车公司任命安排一个推广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宣传活动。
而在上海世博会的全球营销和推介活动中,广告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广告,世博会主办方塑造了世博会独特的、易辨认的品牌,向世界各地的政府、企业、媒体、文化界及民众发布直接信息。
上海世博会的广告内容和图案体现了跨文化、多语种,涉及各种商业性的媒体渠道。
上海三大媒体集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签约成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合作媒体。
而腾讯作为唯一一家互联网服务高级赞助商,将为上海世博会提供全面的互联网服务,其中包括全面承担上海世博会官方网站的内容发布和平台建设,负责网上世博会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总集成、总运行和总维护。
还进行世博网络宣传,帮助上海世博会的合作企业进行各种世博主题相关的网络宣传和营销推广等一系列互联网服务。
(1)世博宣传方式及特点。
1、站在国家层面对外宣传造势。
通过各种媒介进一步阐明了举办世博会对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从而激发了广大民众、社会各界以及各地方政府、企业参与世博的热情,从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股“世博”热。
强调2010年世博会是‘国家层面’的战略决策和举措,同时明确提出了举办世博会不仅仅是上海人民的事情,全国其他省市的居民同样也是世博会的东道主,就把世博会上升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层面,这是总体宣传造势上的成功。
拍摄系列主题宣传片—《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自2007年6月18日起,国家旅游局驻纽约办事处联合上海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首次在纽约隆重推出2010上海世博会流动车体户外广告活动。
纽约时报广场中心位置有一高十米,宽十米,中英文对照的上海世博会资讯的大广告,此世博会广告从2010年3月1号开始讲会在纽约时报广场竖立长达3个月,国家旅游局驻全球各地的19个办事处,已经从2010年2月开始,在全球上百个城市,通过文字、户外广告以及说明会等形式,对外加强世博旅游的宣传。
2、“新闻发言人”制度。
参照全国“两会”模式,在世博会筹备后期及举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接受国内外媒体采访,并通过电视、网络等现场实况直播的形式举行新闻发布会,让社会公众及时、准确、方便地了解有关上海世博会的一些重要信息,扩大世博会的影响力。
3、设立上海世博会专用电视频道。
为了有助于广大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世博、参与世博,从世博会筹备后期到世博会举办期间,上海东方卫视改为“世博频道”,主要播放与上海世博会相关的有关内容,同时中央电视台相关频道每天设立世博会专题报道或栏目。
4、媒体上全方位的立体宣传。
世博会利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网以及全国各省市一些主要新闻媒体作为平台,在央视黄金节目时间以及网络、报纸等媒体的醒目位置每天播报或刊载世博会举办日的倒计时时间,提高了全社会公众对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关注度;同时在全国各省市电视、报纸、电台等主流媒体设置专栏,集中宣传世博会相关的内容,让全国人民都切身感受到世博会就在身边。
上海三大媒体集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签约成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合作媒体。
三大媒体集团将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世博报道团队,做好上海世博会的新闻宣传报道,在海内外广泛开展世博特色推广活动,并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推广世博会。
在上海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公交移动电视、地铁移动电视、出租车车载媒体、手持电视、楼宇电视、水上巴士电视终端等悄然布满了上海的每一个角落。
据统计拥有超过10万辆签约出租车的触动传媒方面透露,公司正在引入一些政府所要求的新功能,包括在沪出租车上加入地图和一些地标功能服务,而眼下最核心的互动按钮就是“2010世博互动公益广告”。
5、充分利用景观标志性建筑等户外广告宣传。
上海一些主要景观标志性建筑物、交通枢纽如东方明珠电视塔、人民广场、浦东国际机场、虹桥国际机场、新客站、上海南站等地方设立了世博会倒计时牌和宣传标识,并组织了广大志愿者发放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相关宣传资料,宣讲世博会的有关知识。
在纽约推出上海世博会流动车体户外广告,由170辆纽约市双层旅游观光车和公交车组成,高约5米,长约11米的双层旅游观光车车体高大别致,面积巨大,整幅招贴广告高3米,长10米,面积约30平方米,喷绘有巨幅上海外滩、浦东图片及“上海欢迎您-2010世博会”中英文字样,而双层观光车将于6月中旬至8月中旬在曼哈顿主要大街和景点穿梭不止。
同时,上海世博会广告还将出现在纽约市内公交车上,这将覆盖曼哈顿更多的街道和线路。
公交车广告高0.76米,长6.10米,张贴于车窗和车轮之间,十分抢眼、醒目。
6、加大对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的宣传推广力度。
从产业化的角度出发,以“海宝”为核心,进行上下游相关产业、产品的深度开发,全国一些主要城市设立“海宝”纪念品连锁专卖店,面向国内外市场开发、制作以“海宝”为主角的儿童书籍、漫画、网络游戏、动画片等及相关的衍生产品。
据了解,在深入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组委会还设立了“海宝”主题公园,让广大国内外游客参与知识性、趣味性、休闲性的互动活动,让“海宝”真正走入千家万户,逐步使“海宝”成为具有鲜明上海特色的、国内外知名的创意产业品牌。
7、广告新技术的大力运用。
●LED技术的使用
世博会是展示全世界前沿科学技术,指导人类最新生活理念的盛会。
参观世博,我们关注到一些技术领先,形式新颖,实用性强的新产品。
在欧盟馆排队必经之处一台蓝底黄星涂装的LED车,不间断地滚动播放着前世界球星、现任欧足联主席普拉蒂尼出演的欧盟馆主题宣传片,成为了游客在参观欧盟馆时的第一体验。
形容这台LED转播车为“欧盟馆之眼”一点也不为过。
在注意宣传片内容之余,相信那台涂装鲜亮,设计新颖、科技含量颇高的LED广告车也让人耳目一新。
作为最新式的传媒车,它具有移动便捷,可随时变更地点、更换信息,画面动静结合,能完成多形式、多方位、多种类信息发布等优点,正适合世博园户外大型传播。
而从目前投入使用的效果来看,该车的各大优点在世博会这个舞台上发挥地淋漓尽致,受到了使用者和游客的广泛好评。
迎世博公益广告也使用了先进的光束投影技术,由20多台投影仪射出不同画面拼成,面积达2600多平方米。
据悉,这组大型迎世博公益广告使用了目前世界上先进光束投影技术,成为上海市中心夜空中的一道亮丽景观;世博园区信息短信广告技术,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以来,电信技术的应用在世博园区内随处可见。
可随时浏览园区情况的信息亭、能够充当对讲机的手机以及全球最快的宽带网络;在园区内随处可见的LED显示屏及其展现出的形式万变,缤纷色彩成为世博会上最大的亮点,特别是黄浦江边那巨大的LED显示屏,长300米、高30米,总面积超过9000平方米的大屏,像素点距15厘米,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户外LED显示屏,把人们带入了前所未有的梦幻殿堂。
从世博开幕式到各各展馆都能充分体验到LED大屏幕带给我们的视觉享受和乐趣!
●网上世博会应用
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两大创新亮点之一,网上世博会项目将涵盖推介、导览、教育、展示四大功能,分为浏览型、体验型、创意型三类展馆。
其中网上世博会平台、浏览型展馆、创意型展馆将由组织者进行建设;体验型展馆将由参展者开发建设。
对参展者而言,网上世博会能使全球广大网民,特别是没有机会到世博会现场的网民,通过网上世博会体验到上海世博会的精彩,参展方也能更好展示其形象。
充分借助互联网的独特优势,建设性地探索新的展览方式和传播渠道,实施“网上世博会”项目。
相信网络的参与,能够协助组织者进一步实现上海世博会“成功、精彩、难忘”的目标。
3、世博主题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精髓——和谐城市
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以“和谐城市”的理念来回应上海电视台的公益广告:
和谐城市,心灵乐章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
“和谐”的理念蕴藏在中国古老文化之中。
中华文化推崇人际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
《礼记》在描绘“大同社会”时提出: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中国的先秦诸子也都在各自的著述中设想了和谐的社会。
同时“和谐”也见诸西方先贤的理想。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系统地提出了和谐说,和谐包含着对立和统一。
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进一步提出“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到的和谐更美好”的主张。
而在《理想国》和《法律篇》里,柏拉图也开始寻求“整个社会将获得非常和谐的发展,各个阶级将获得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的美好状态。
数百年来,人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
从“乌托邦”到18世纪的“理想城市”,再到“田园都市”,一系列的理论、主张和模型无不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在空间上、秩序上、精神生活和物质吐纳上的平衡与和谐。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的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
各国城市政府为提出的发展战略大多围绕如何重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达到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和谐。
由此可见,对“和谐生活”和“和谐城市”的追求和实践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并且正越来越彰显在人们为明天城市所描绘的蓝图之中。
建立“和谐城市”,是从根本上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和谐,在形式上体现为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
“和谐城市”的理念将为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提出更新的挑战,并将之引入更高的境界。
1、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从发端之日起,城市就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的。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军事、贸易和迁徙进一步推动了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也形成了每一座城市的独特气质。
这种气质一方面基于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创意产业,另一方面则集合了城市中各个社会群体和阶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世界各国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关注文化自由以及文化的识别性。
全球化下的城市文化面临着来自多方的冲击。
信息和人员的大量流动使得城市之中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异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移民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碰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多元文化同时意味着历史和未来的和谐。
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认识到,一个兼顾了历史和未来,促进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文化战略,以及融合之中的个性,即鲜明的文化识别(culturalidentification),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2、城市经济的繁荣
最早的城市是从集市发展而来的。
城市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城市的集聚效应。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和创业越来越成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一个城市的创新能力基于其研究实力,但更多来源于人与人之间富有创造性的互动。
创业能力固然和城市的财富有关,但其实更多地植根于鼓励创业的文化传统,而城市是否具备优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具备吸引一流人才的能力,又直接关乎一个城市的经济前途。
此外,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完备的服务业,也是城市经济繁荣的必要条件。
毋庸讳言,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存在冲突。
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已经成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城市发展的重要策略。
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倡导减少生产中的资源利用(reduce)、产品反复多次使用(reuse)、以及废弃物再利用(recycle)的3R原则,最终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和谐。
总之,未来城市的经济将更充满活力,而这种活力是建立在两大基础之上的,一是市民的创新和创造力,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3、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是人类科技创新的巨大舞台。
城墙之内,各种创新要素汇聚交融,创新思想由于人们的密集沟通和互动而得以迸发。
与此同时,城市的研发和生产设施又使得创新的火花快速转化为技术,进而变成造福人类的产品和服务。
20世纪以来,科技的突飞猛进令大规模城市化成为可能。
同时,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和提高在城市得到集中体现。
科技大大改进了人类的日常生活,而这种物质生活命也在人类的文化精神生活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未来城市中,科技将在保护不可再生资源、集约利用能源、保护物种多样性、创造可持续的人居模式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4、城市社区的重塑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城市人最通常生活空间形式。
健康的“细胞”才能造就健康和谐的城市。
文化融合、经济繁荣,无不是以社区为基本单位实现的。
城市社区的建设和重塑一直是城市管理者面临的最直接的任务。
如何才能让贫困社区从城市的社会地图上消失,曾经是城市发展史上最鲜明最持久的困惑。
当今时代,发达国家城市居民结构的变化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的空前增长令这项任务更为繁重。
联合国人居组织在其《千年宣言》中提出了建设“无贫民窟城市”的目标,力争在2020年使世界城市中的一亿贫民区内居民的生活获得重大改善。
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下,21世纪城市社区的重塑意味着必须创造“均衡社区”,而“均衡社区”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合理的居民构成、合理的房屋所有权结构、完善的基础设施、宜人的居所环境,充分的就业和创业机会,以及深厚的社会凝聚力。
5、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自城市诞生的那天起,城市和乡村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就是相互依存的。
农村居民通过向城市销售产品谋生,而城市的繁荣也依靠了农村腹地的资源和需求。
城市的扩张给不可再生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城市规划的新思想、建筑和能源科技的运用可以最大限度地缓解这种压力。
同时,大量农村人口的流入给城市管理提出了艰难的课题。
一方面,城市社区的建设和改造将赋予城市化人口良好的生存环境;而另一方面,小城市和集镇的建设,也能有效减轻大城市所承受的人口和就业压力。
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一些国家的农业地区丧失了竞争优势,良好的城乡互动能够帮助农民成功地转换经营、重谋生计,或者重塑农业生产结构,恢复农业的竞争力。
如何协调在城乡间的人员流、资金流、商品流和信息流,与城乡能否和谐同步发展紧密相关。
目前全世界人口的近一半生活在农村,发展中国家城乡间的差异促使有关国际组织呼吁充分利用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互补作用和相互联系,在设法消除城市贫困的同时,努力消除农村贫困并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吉祥物设计
海宝,以汉字“人”字为核心创意,配以代表生命和活力的海蓝色。
他的欢笑,展示着中国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他挺胸抬头的动作和双手的配合,显示着包容和热情;他翘起的大拇指,是对来自世界各地朋友们发出的真诚邀请。
●会徽设计
会徽图案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口之家相拥而乐,表现了家庭的和睦。
在广义上又可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活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抒发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
四、效果评估
●主题宣传效果:
城市是人创造的,它不断地演进演化和成长为一个有机系统。
人是这个有机系统中最具活力和最富有创新能力的细胞。
人的生活与城市的形态和发展密切互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有机系统与地球大生物圈和资源体系之间相互作用也日益加深和扩大。
人、城市和地球三个有机系统环环相扣,这种关系贯穿了城市发展的历程,三者也将日益融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使每个人了解城市真正的含义,以及其与人和环境的重要联系,从而引起共鸣。
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们希望能在当今全球城市化的进程中,为全人类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今天世界同时受到城市化的好处和苦恼,一方面人们为了更好的工作、教育、居住以及社交条件而进入城市,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密度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产生了诸如交通拥堵、卫生、治安以及环境污染,温室气体排放过量等种种问题,由此引发的全球变暖,气候异常现象甚至已经到了危及人类生存的地步。
对此,我们需要全球的智慧、经验,来找到问题的答案,并共同努力解决。
●经济效果
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次推动创新、促进合作的盛会,上海世博会为世界各国、国际组织和企业提供一个展示创新成果的平台,这里将成为闪耀全球智慧、聚焦国际视野、启迪人们心灵的神圣的殿堂,将看到独具创意和科技理念特色的展览,交融、荟萃的地域风情和多元文化的精彩诠释,从而促进各国、各企业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合作。
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次凝聚信心、促进共同发展的盛会。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在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侯变化、能源和粮食安全、核扩散威胁等一系列全球性挑战的背景下,办好上海世博会对于我们坚定信心、凝聚共识、推动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受了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经过国际社会务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