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课后习题.docx
《传播学课后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课后习题.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播学课后习题
communication《传播学课后习题》
课后练习
第一章
1传播有哪些特性?
2传播的本质是什么?
3传播的定义是什么?
4怎样理解传播与信息的关系?
5传播有哪些类型?
6大众传播与新闻事业之间有何联系和区别?
7传播有怎样的结构?
8线性模式有哪些主要贡献和不足?
9控制论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有哪些异同?
10传播有哪些功能?
11所谓传播的负功能是?
12什么是传播的相对性?
13什么是传播的双向性?
14大众传播与“虚拟环境”有何关联?
15何谓“托马斯公理”和自我达成语言?
1传播有哪些特性?
答:
传播:
从某一角度来说就是人类或者某事物在单独或两个【包括】以上互相交流互换信息的过程分为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自我传播等。
。
。
。
传播的特性有以下几点:
1时空遍布性2行为伴随性3形态多样性4极端重要性
形态多样性:
事实上传播是我们最熟悉的活动之一。
我们只要一出生就会接触并且参与传播不管是你到世界上的第一声哭泣还是在生活中与亲朋好友一起“恰恰奇谭”。
当然
了也不是说传播就只有口头上和以“语言”为介质才能传播。
在我们生活中你写的第一个字也是传播你打的第一个电话也是传播你照的第一张照片也是传播等等他们都是传播
唯一不同的是传播的介质是不同的。
所以说传播是处在不同形态下的信息交流过程,也就表面其的形态多样性的特点。
时空遍布性:
正如上方所言,你一出生就在传播直至你老死消失的无影无踪的情况下才会停止传播(死亡并不意味着传播的停止,这就有着特殊的含义,如考古学家在发现远古的某一古物化学家发现某一气体的存在艺术家欣赏画作……)所以传播有可能会是一直存在并且伴随的,不管你走到何处身处何方只要你是“自然物”必然就会体会到传播的存在,并且不以某种具体物质或特征存在,这就是它的时空遍布性。
行为伴随性:
虽然说传播是无时无刻都存在的是不以某种特定的物质或特性存在的但是传播始终是一种行为性过程,是有着信息为载体的自我或者是他我的互换交流的过程,所以它在某一互换交流的过程中总是会以一种行为存在的。
也就是说只要你想要传播【也就是要与某一事物发生信息互换的过程】那么就会伴随着行为的存在不管是你与“你自己”传播还是怎样它总会存在。
极端重要性:
传播我们可以说是人类和世界不可缺少的行为之一。
因为我们离不开传播,哪怕是其他的什么物质都离不开传播。
因为传播是一个物质的客观属性,他们只要有了(哪怕是人类精神)它就有着传播的属性存在。
2传播的本质是什么?
答:
传播的本质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在我国的众多词典解释之中并未发现其切实的答案,但是在我国权威辞书《辞海》中有着“传布”一词,但是并没有在其中发现“传播”的含义,但是在辞海中的解释却和传播的解释是大质相同的。
由两部分组成1是传2是播同时又是互相的信息互换的过程,所以我们认为传播的本质就是沟通和互换。
3传播的定义是什么?
答:
对于传播的定义我们都知道自从传播学诞生到现在还没有哪一位传播学家敢于给其下绝对性的定义的。
但是介于传播学的特殊性我们也可以试着从传播学的集中类型中来探讨其主要定义
1共享说:
我们一直都知道任何物质自从一出现就在传播,当然我们人类也是不会列外这里我就拿“人”来解释共享。
我们人类在一出生就在对外界进行传播不管是你的主观行为还是客观行为我们在传播的过程中总是会呈现信息的存在,在我们将自己的信息传递出去并被受者接受并理解(这里不管受者是谁或是什么物质存在)就形成了信息的共享。
同事我们又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分析那就是传播一词的起源communication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词的前段commune这个词被翻译过来就是“公社”或者是communism共产主义都是涉及了共享的意思。
2影响说:
我们在传播的过程中伴随着信息的输出和受者的理解,只要是有传播的受者存在那么必然就会对信息进行加工,在加工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反应存在,只要反应产生就表明产生了影响这一点,不管是人类还是非人的物质都会存在。
3仪式说:
这是一种传播的特殊的性质,因为是针对“人”而言只有人才懂得仪式也只有人才会有仪式。
4符号说:
这个就不用国多的解释,用一句话解释。
符号是一切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没有符号,传播就成了“空头支票”。
4怎样理解传播与信息的关系?
答: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何为信息?
用信息科学规范来说,所谓信息及食物的存在方式以及对这种方式的直接或者间接地表述。
那么传播与信息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呢?
实际上传播和信息之间是不可分离的“两位一体”它们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因为我们说传播是信息的互相交流影响共享的过程,那么信息的收入输出就是传播。
所以传播=信息信息=传播只不过传播多了一个行为。
5传播有哪些类型?
答:
面对传播的类型我们可以分别从传播的两种分类方法中得到答案1二分法分为亲身传播和大众传播。
这里的着眼点是:
传播的技术、手段亲生传播值得是以人体自身为中介或媒体,尤以语言为主要手段,而表情和动作作为辅助手段的传播方式。
大众传播指的是:
以机械化电子化的大众媒介如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为手段的传播方式。
这样的分类是可以的。
优点是简明扼要、缺点是过于笼统。
2四分法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这里变换了视角以传播的范围、规模为着眼点。
6大众传播与新闻事业之间有何联系和区别?
答:
面对大众传播和新闻事业时间的联系和区别主要从研究方向范围主体学科背景等各方面去分析。
1.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的学科背景差异极大。
新闻学是在媒介产生并运作之后而展开起来的,尤其是政党报的风行为新闻学的产生奠定了其初始的政治背景。
在我国,这种情形尤甚。
如果以19世纪末有关“新闻纸论”为新闻学的发轫,那么,一个多世纪的新闻学始终关注于新闻事业的功能,尤其是其政治功能,新闻学有着鲜明的政治取向。
大众传播学则显示其交叉性、边缘性和多学科性,是受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学等的影响而逐渐成型于本世纪40年代的。
2.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存在差异。
新闻学历来研究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介的新闻、评论两部分,对报纸上的广告和副刊研究较少,对广播、电视的社交、文化娱乐、社会服务等部分涉及更少;大众传播学研究对象广泛,研究内容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书籍这6大块传送信息的行业,而且包含着这六大块的全部内容。
3.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主攻方向不同,两者的研究各有侧重点。
新闻学主要以“新闻”研究为本位,研究媒介在以新闻采集为基础上的内部运行,包括新闻体制,以及媒介的特点、功能、新闻工作的原则、新闻的基本规律等。
大众传播学主要研究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即社会对媒介的作用和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尤其把重点放在对“人”即受众的态度、行为的影响,是大众传播学研究最主要部分。
4.研究方法存在差异。
新闻学以定性研究为主,主要表现在新闻学研究偏向于媒介的新闻和评论部分,所以它带有强烈的理念成分,这使得新闻学首先以党报学的姿态出现,它的政治倾向、阶级性鲜明,比如新闻学的“五性”就带有浓厚的思辨色彩;大众传播学则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更趋向于实证,以量化来说明问题的轻重缓急。
它们反映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文化心理。
5.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呈现风格差异,新闻学研究角度相对微观,大众传播学则更为宏观。
新闻学的微观务实,表现在它着重研究研究具体的新闻业务方面,侧重于原则下的操作运作;大众传播学则以宏观为特点,它的理论部分与经济、社会、文化联系紧密,更趋向于市场经济的整体运作,且由于重视实证研究而使得研究材料比较新鲜,是源源不断的活水。
我们也可以从以下的图例来分析:
—
A新闻—非新闻B
—
大众—传播
—
—
———————————————
—
C活动—活动D
—
非大众—传播
—
—
研究方向:
传播学=ABCD大众传播学=AB新闻学=AC
7传播有怎样的结构?
此题答案请参考P39-45
8线性模式有哪些主要贡献与不足?
答:
线性模式是由W.韦弗和C.申农于1949年提出。
主要贡献是对于媒介方面将媒介在此模式中一分为三对于讯息增加了一个要素信号还增加了噪音概念,提醒我们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因为各种外界的噪音因素导致信息改变让我们知道了信息的本质。
主要缺点是:
它没有从根本上克服线性模式的局限,依然忽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从纯粹的通信业务的角度来看这也没事,但是要是把这一模式完全照搬到传播领域中就会有问题了
9控制论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有哪些异同?
答:
相同:
1都具有反馈机制
2相关传播要素是相同的
不同:
1控制论模式是解决内部要素即内部结构问题,考察的是微观单一的传播过程不重视对外界因素的考察无法解释社会传播的总体面貌
2社会系统模式解决的是外部条件即外部结构,把传播过程明确描述为社会过程之一,把传播过程置于总的社会过程加以考察。
10传播有哪些功能?
答:
传播的功能具有代表性的有“二功能说”“三功能说”“四功能说”
二功能说:
传播具有工具性和消遣性
三功能说:
分为个人层次组织层次社会层次
个人层次:
从工具性角度看,传播的主要作用是了解环境变动,学习社会规范和各种知识,从消遣性看,调节个人身心。
组织层次:
从工具性角度看,传播的主要功能是为决策提供依据,协调组织成员的思想和行动,从消遣性传播角度看,是调节组织成员的情绪。
社会层次:
从工具性角度看,主要作用是监测环境,协调社会各个部分的关系,传承社会文化遗产,从消遣性传播角度看,是提供娱乐或调节社会大众的情绪。
四功能说:
分为监测环境协调社会各个部分传承社会遗产调节身心
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传播的功能不能和大众传播功能相混淆大众传播功能有其社会功能和其他方面的功能其面对社会功能的有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赖特的四功能
拉斯韦尔的三功能学说:
1环境监测功能
2社会协调功能
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赖特的四功能学说就是在上面的三功能上加上娱乐功能
1何谓传播功能的相对性?
答:
在传播中传播功能与内容的对应关系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即消息可以有劝服功能言论也可以有新闻功能,知识可以有娱乐功能文艺也可以有教育功能。
12何谓传播功能的双向性?
答:
在传播中传播功能中插播绝大多数是双向性的,因为我们在传播的过程中也在接受。
如:
我们在希望了解他人即“监测”的同时,
也有必要让他人了解自己“被检测”。
同样我们即“劝服”“教育”“娱乐”他人,也被他人使用同样的行为。
如果不能保持适度的平衡那么生活或者事业难免。
13何谓传播的负功能?
答:
麻醉精神--对受众的长期作用。
媒介提供伪环境,用符号构建媒介真实。
过度沉溺于表面息和通俗娱乐中,沉醉在虚幻满足中,失去社会行动力。
大众传播媒介易混淆"现实"与"虚拟环境"(媒介环境),大众对媒介过分依赖,而媒介带来的事实只是部分再现生活情景,不能代表一种社会趋向,若被人利用则会造成不良后果。
顺从现状。
对批判内容不予理睬。
信息的大量涌入造成信息过量,使人们对信息产生冷漠态度。
并促长了"社会服从主义"削弱公众的辨别力和对社会的批判精神,把人变成顺从现状的单面人。
降低审美水平和鉴赏力。
大众媒介要迎合大众的口味。
媒介以兼价的代价占用或剥夺了人们的自由时间。
施拉姆--媒介是时间的窃贼。
使时间在消遣、娱乐和平庸之中化为乌有。
14大众传播与“虚拟环境”有何关系?
答:
虚拟环境是大众传播的一大特性是不可缺少的,虚拟环境是被人意识或体验的主观世界。
虚拟环境在传播中扮演者未知世界的简介。
15何谓“托马斯公理”和“自我达成预言”
答:
托马斯公理是指美国社会学者W.托马斯所提出的自我达成的预言如果个人根据状况的错误理解而展开行动,结果就可能让这一错误理解成为现实。
所以面对这样的概括我们提出了解决办法:
1站在受者角度要知道大众媒介是不可以轻易相信的要认识到他有可能是一种虚拟环境而是应尽可能的多接触各种媒介,在比较鉴别思考中接近事实的真相
2站在传者角度作为一个传者,尤其是专业化的大众媒介工作者,应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担负着引导社会书写历史的重大责任,要慎而又甚的防止对环境作“歪曲”的反映。
3站在学者角度作为传播着,则应进一步加强对这一重大课题的科学研究,并以此贡献于社会,切实的帮助大众传播媒介改进实际工作。
第八章
1何谓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研究经历了那几个发展阶段?
答:
传播效果一般指传者发出的讯息,通过一定的媒介达到受众后,对受众思想与行为造成的影响。
英国传者麦奎尔认为,在讨论传播效果时对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以下几个角度的划分,将有助于认识的深化。
首先,从外在形态看,三个层次:
媒介的效果,之大众传播已产生的直接效果,而无论是符合传者的期望;媒介的效能,指大众媒介达成有关预期目标的功能;媒介的效力:
指媒介在给定条件下可能发挥的潜在影响,可能产生的间接效益。
当然从内在性质看可分为:
心理效应文化效应经济效应政治效果
2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过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答:
1早期大众传播效果理论,直接来源于大众社会的概念,认为大众传媒对每一个人都具有效果,而且效果是一样的。
2随着深入的研究,逐渐对这一思想提出疑问,新的理论假设对大众传播效果具有选择性,是有限的。
3随着深入研究,着短期,直接效果研究也遭到怀疑,不得不又一次修改,转向研究媒介间接、长期的效果。
3佩恩基金会的儿童研究有那些发现?
有哪些意义?
答:
佩恩基金会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主要研究电影队儿童的影响。
1928年,电影研究委员会主席肖特邀请一大批大学里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及教育学家,制定研究计划,看展了13项专题研究,研究电影队儿童各方面的影响,这些研究可从
1929年到1932年,历时三年队,研究成果为10册出版。
这13项研究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分析电影的内容及观众的构成。
一类研究电影的影响。
佩恩基金会的研究涉及儿童各方面的影响,包括生理心理和情感等。
从研究成果看,佩恩基金会的研究涉及面非常广泛,就范围而言,此后的媒介效果几乎没有脱离过,其中大多研究都针对态度和行为,这也是研究成果中最为瞩目的部分。
佩恩基金研究的出现主要归因与美国社会的两个变化:
社会学研究的成熟以及公众对电影的关注。
学者们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大众传播对个人、社会的影响,但终端是“宜传
分析”而不是在一个科学的框架内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佩恩基金研究可以说是第一次用科学方法进行的传播效果研究。
4“火星人入侵”的恐慌研究有哪些发现?
有哪些意义?
答:
该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对报纸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等方法。
对于该研究提出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有人陷入恐慌而有人未陷入?
得出的答案是:
判断能力的不同
导致了人们对广播的反应不同,对某些人因素也发挥重要作用;而不同的社会群体归属,也是重要因素,家庭和教育都影响人们做出正确还是错误的判断。
研究结果还揭示,社会
关系对人们选择应对这次入侵的行为方式,有显著地影响,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的看法和行为,也影响个人对广播剧的影响,这一基于个人差异的选择性影响的观点,虽不是很
明确,但作为最早对“魔蛋论”发出挑战的研究之一,为选择性影响理论研究开辟了一条道路。
5选择性理论有哪些要点?
答:
其理论的基本观点可称为1媒介把信息传给大众社会成员,人们有选择的接收、理解这些信息
2这种选择性的基础,是建立在社会成员不同的认知形态上,
3认知形态不同,是因为每个个体通过社会学习,都具有各自的信仰、态度价值观。
4选择性的认知影响到选择性的理解记忆和反应。
5媒介效果不是一致的,强大的,也不是直接的,其影响是选择性的,并受制于个体心理反应的差异。
6信息流程理论有哪些要点?
答:
所谓“流程”,指信息从传到受的整个“流动”过程。
其特点是不是作初步的分解而是对整个传播过程(重点是信息的流动状态、方向、作用)作进一步细致,深入的分析。
同时信息流动理论在曲折中前进,不断趋于完善,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两级传播模式的提出2两级传播模式的证实3两级传播模式的批判4两级传播模式的深化5
对两级传播模式的再补充。
1两级传播模式的提出
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贝雷尔森、高德特在美国俄亥俄州开展一项有关总统的行为调查时,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事实,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其实人机传播的作用更大。
具体的说,受众中有两种人;一种频繁接触媒介,关心政治,已经决定吧选票投递给谁;还有一种人则相反,于是,前一种人影响后意中人。
前者称意见领袖。
后者称追随者。
意见领袖也称舆论领袖,就是积极主动的提供某方面的客观事实,并加以主观判断。
由此可以得出:
所谓两级传播,指在大众传播时代,信息总是先由大众媒介传播给社会成员中的少数意见领袖,然后再由意见领袖扩散给全体公众。
2两级传播模式的证实
5年后为了进一步证实两级传播模式,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又以日常生活领域为对象,得出了支持假说结论。
同时证实了意见领袖的存在
1水平型——这就是“意见领袖”和“追随者”的关系而言。
多数情况下两者呈水平型。
换言之,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之间,难以形成传授影响的关系。
2单数型——据调查,在购买电影、流行、时事这几个领域,影响力跨四个领域的意见领袖根本没有,跨三个的只有3.1%,跨两个的也只有10.3%而仅仅在单个领域发挥影响力的最多,为27%由此可知,复数型的意见领袖是及其少见的。
3活跃型——不但积极接触大众传播,而且在人机传播中也十分活跃。
即意见领袖往往是作为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纽带发挥作用的。
3两级传播模式的批判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对于已经成为经典性,权威性成果的两级传播模式,产生了疑问,好几项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重大事情的消息一旦提出就立即被大众接受了,几乎不存在所谓的意见领袖。
那时媒介作用于受众的情况十分明显,这与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调差结果完全不同。
这样一来,两级传播模式似乎要被推翻,被否定了。
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仔细考察就会发现:
先前的投票也好,流行也好,着眼点都是态度,行为的变化,而这里的着眼点都是态度行为的变化,而这里的着眼点,却是新闻的流动。
即一是影响二是信息。
这时人们才注意到,应先区别“流”的种类,于是做了如下划分:
信息流(informationflow),影响流(influenceflow)和感情流(sentimentflow)。
原来并不是两级传播毫无用处而是太过笼统了。
需要具体分析;意见领袖现象也并非虚构,而是多见于影响流(influenceflow)中。
4对两级传播模式的深化
罗杰斯等人开展了革新(innovation)传播研究,也成“创新扩散”理论。
对两级传播模式进行了有力的补充。
这一研究,不是着眼于大众传播的整个过程,而是将个人接受新事物(思想、技术)的过程
看做是一个认知到决定的过程包括5个阶段:
1)获知阶段——个人已接触新方式,但知之甚少,还未获得有关的全部信息2)关心阶段——个人对新方式发生新区,想获得更详细的信息3)评价阶段—
个人在头脑中构想新方式和将来的状况,联系自身需要决定是否试用,即一种“假想试用”;4)试用阶段——为探明新方式的效果,先以小规模形式应用之,即进行一种可行性的测试,或者说“预备演习”
观察是否符合自己的情况。
5)采用阶段——个人决定采用还是拒绝新方式,以及在多大范围内实施。
5对两级传播模式的再补充
进入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流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特别是1963年肯尼迪总统杯刺杀之后,众多研究着就传播与事件的关系展开调查,得出很多一些与前人不同的富有启发性的结论。
B.格林巴克概括为1)即便在认知阶段,人际传播的作用有时(发生特别重大的全国性,微机型事件时)也很显著。
2)意见领袖频繁输出信息和影响,为此必须积极输入信息。
即便不能把意见领袖和追随者的
关系绝对化。
3)实际传播活动中的流程网网不是一级二级而是多级的。
另外,施拉姆认为,可将重大事件报道分为三个决断:
事实传播阶段,疗程阶段、解释和采用阶段。
他们分别与信息流、感情流、影响流相对应。
7劝服理论有哪些要点?
答:
霍夫兰是传播史上最著名的劝服性传播效果研究的研究者。
这类研究的重点在于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3年到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
这一阶段,他在美国军方担任陆军部心里实验室主任,采用控制试验方法,研究军内教育电影对提高士气的作用和效果。
该实验研究的目标在于,评估影片对受众态度变化的影响,研究步骤为:
1)把被试分为看影片的“实验组”和不看影片的控制组2)实验组分别在看影片之前和之后匿名填写问卷,称“前侧——后侧法”3)在实验组看
影片后,再次填写问卷,并与控制组的填答结果进行比较。
第二阶段从1945年到1961年。
这一阶段是研究走向高潮的时期。
战后霍夫兰重返耶鲁大学,主持了“关于传播与态度改变的”项目并把战士的研究成果整理为《大众传播实验》。
劝服性研究的规律是认可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的负面影响,而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面影响减弱或消失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对于这一现象,霍夫兰等人
称之“休眠效果”。
8有限效果论与多元效果论有哪些差异?
答:
20世纪40年代,传播效果研究进入了第二阶段,时期,“魔弹论”逐渐退出,有限效果论认为,传播活动是传受互动的过程,受众是各有特点的个体,而不是应声而倒的靶子,大众媒介的效果因媒介性质及其在社会的地位中
在社会中的地位而受到影响,媒介并非影响受众过得直接和唯一的因素。
构成有限效果论的代表性成果有,佩恩基金会有关电影对儿童影响的研究,霍夫兰的劝服研究,拉扎斯菲尔德的信息流研究、罗杰斯的创新与扩散研究等。
纵观传播效果研究史,可以发现,其经历了从“魔弹论”“有限效果论”到多元效果论等阶段。
这一过程,是伴随着媒介效果观察的逐步深入而不断深化的。
从受众的被动性到受众的主动性,从传者为中心到受众为中心,从媒
介对受众做了什么刀受众用媒介做了什么等。
这些变化,都与受众的认知心理有关。
9知识沟理论有哪些主要观点和现实意义?
知识沟理论中的内容是:
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确实给受众带来了信息量的普遍增长,但由于社会地位高的人比社会低的人能更快,更多的获取信息,因而随着不断的累计,两个群体获取的信息量将会出现差距,久而久之,必然形成知识的鸿沟。
知识沟理论假设,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长,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将比社会低的人能更快、更多的获取信息,因而,随着不断积累,两个群体获取的信息量将出现差距,两种群体之间的知识鸿沟并不会缩小反而会呈增大之势。
知识沟的本身意义久势揭示出造成其的根源在于人们社会经济地位的高低不同。
10“涵化”理论有哪些主要观点和现实意义?
答:
所谓涵化就是培养理论,指的是受众在媒介长期影响下形成的社会认知模式。
“涵化”这一术语出自各伯纳1969年发表的《转向文化指标:
大众媒介信息体系的分析》一文。
他在该文中指出了媒介长期效果的重要性,使用“涵化”而非“长期效果”以此则是因为他强调的是长期接触大众媒介信息而形成的对认知的影响。
其主要思想是:
当今社会,电视充斥着大量的暴力内容,电视又成为人们接受咨询的主要来源,透过媒介,社会的价值体系和标准得以传递,成为主流文化,得到大众认同,当电视传递暴力信息时,重度收视者将给予电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