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八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47200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十八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专题十八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专题十八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专题十八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专题十八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十八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docx

《专题十八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十八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十八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docx

专题十八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

专题十八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欧阳光明(2021.03.07)

【复习目标】

1、掌握冷战形成过程中美苏两极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对抗以及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标志;认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的实质。

2、掌握欧共体形成、战后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及中国振兴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从而认识世界格局的变化取决于大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和利益关系,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和力量对比彼此消长的必然产物。

3、掌握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把握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形势的特点,体会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4、掌握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原因、过程、特点和影响。

5、掌握当今世界四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的背景、发展过程、特点及影响,理解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6、把握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迅速发展的原因、对世界的积极影响和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专题知识梳理】

考点一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

1、背景:

(1)二战后期,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

(2)国家实力:

二战后,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实力也不断增强。

国家利益:

美国和苏联都企图。

意识形态:

美苏两国在的矛盾日益加剧。

2、表现:

(1)“冷战”的序幕:

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演说。

(2)“冷战”的表现:

美国

苏联

政治

经济

军事

3、对峙与冲突:

(1)美苏分别支持成立西德和东德,德国分裂。

(2)在亚洲爆发了战争和_战争。

4、影响:

(1)“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

(2)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3)美苏势均力敌,彼此都不敢轻易动武,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走向联合的欧洲

(1)背景:

在过程中,西欧国家间联系日益密切。

(2)过程

①1951年,成立,促使法德和解。

②、成立。

③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经济实力大为增强。

(3)影响:

西欧国家加强联合,开始摆脱控制。

2.迅速崛起的日本

(1)概况:

20世纪8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2)影响:

日本积极谋求成为。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形成:

1961年召开。

(2)意义:

标志着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

4.的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三、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两极格局的瓦解

(1)东欧剧变: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各国的。

(2)苏联解体:

年,放弃党的领导,背离社会主义方向,苏联解体。

2.多极化趋势加强

(1)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

(2)在一体化进程中取得重大进展。

(3)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4)俄罗斯拥有与美国相匹敌的军事武器,随着的好转,国际地位大大改善。

(5)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日益提高,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

(6)暂时形成“”的局面。

考点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一、二战后初期的世界经济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背景

①二战后,欧洲受到冲击。

②二战后,美国急剧膨胀,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

(2)建立

①1944年,美、英、中等44国代表在美国召开。

②会议通过《》及附件。

③1945年,和正式成立,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建立。

(3)特征

①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

②美元与的比价固定。

③形成以为中心的

(4)作用

①有利于美国

②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促进了

2、关贸总协定的建立

(1)形成:

1947年,美中等23国签署《》,1948年1月1日开始实施。

(2)目的:

削减,消除,实现

(3)影响

①是一个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一直起着_的作用。

②确立了,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原因

进程

性质

作用

欧盟

①欧洲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

同感

②“二战”后欧洲传统地位下降,美苏“冷战”的压力

①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至1967年_______正式成立

②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③1995年将欧洲单一货币定为欧元,2002年1月1日,_____正式启用

 

具有_________和________双重性质的组织

改变了世界格局,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

北美自

由贸易区

欧亚经济区域化发展的挑战,美国不能孤军奋战;加、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1994年根据

《________》正式成立

 

单纯的经济组织

加强经济交流和互补;推动美洲区域合作的进程

亚太经合

组织

区域内经济联系密切,各国明显的差异性和经济

互补性

1989年宣告成立;1991年中国、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加入;2001年APE(:

上海会议,确立共同组织原则和_______方式

高级官方论坛性经济组织;坚持协商一致和自主

自愿原则

加强了亚太地区经济联系与合作,提高了亚太地区的地位和作用

三、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含义:

是指国际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日益加深

2、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程:

.初步形成:

.开始形成:

.最终形成:

.迅速发展:

3.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原因:

①根本动力和物质基础:

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

②基本的技术手段:

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

使非常容易。

③障碍的消除:

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许多处于的国家建立和加强了彼此间的交流。

④市场的推动:

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体制。

⑤催化剂:

是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催化剂。

⑥跨国公司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关键因素。

⑦知识经济的兴起。

4.表现:

①贸易全球化:

的迅速发展;的扩大,不断增加。

②生产全球化:

日趋成熟;数量不断增加,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③金融的全球化:

伴随着,日益扩大,速度加快。

二、经济全球化的利弊(本质,作用,问题,认识)

(1)本质:

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2)积极作用:

①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提高生产率

②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

③极大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3)存在的问题:

①使进一步加大:

在世界市场上,经济实力占有优势,往往是,而发展中国家经常处于的地位。

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成为摆在每一个发展中国家面前的问题。

②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经济加深,的传染性和破坏性增强;

③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______________,发展中国家。

A.把企业迁至发展中国家,甚至将向其他国家倾卸。

B.通过,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

C.破坏发展中国家的,进一步引发。

④经济全球化在促使不同文明与民族之间加强往来的同时,也加强了

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4)认识和展望:

①全球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从长远来看,经济全球化有利于;

②只要建立起,对经济全球化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

【真题在线】

1、(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下图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

它反映出()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答案】C

【考查点】当今国际格局变化。

由图中变化可知,日本、亚洲发展中国家等国贸易份额增加,故排除A、B,D项表述史实不准确,世界格局的变化是动态的渐变的过程。

2、(2013广东38题)(27分)有学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

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

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

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

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

(1)根据材料,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

(12分)

(3)结合史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9分)

【参考答案】:

(1)亚洲:

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得到大量的贵金属,并在国家贸易中获得丰厚利润。

(6分)

(2)欧洲上升;中国下降。

(2分)

原因:

欧洲建立资本主义政治体制;(2分)进行工业革命;对外殖民扩张;充分利用既有的经济贸易体系;(3分)中国仍坚持封建专制统治;(2分)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遭受西方侵略。

(3分)

(3)二战后初期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基础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3分)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欧盟等,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3分)冷战结束、世界贸易组织建立,越来越多国家融入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3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第

(1)问和第(3)问13到18世纪和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表现原因。

(2)小问以中西对比的角度把中国放到整个全球化背景中考查。

【自主学习】

1、两极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产生了什么影响?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导致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的因素有哪些?

3、两极格局解体以后的世界形势是怎样的?

4、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背景?

简述其构成?

有何影响?

5、列举欧战后一体化过程中的大事,概括其特点。

6、亚太经合组织有何明显特点?

其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7、20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如何评价和认识经济全球化?

中国应如何应对?

【重难突破】

1、(2013·潍坊模拟)二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一种多项的新闻、文化奖金,被视为美国新闻界最高奖项。

1948年,美国漫画家鲁布·哥德堡的时事漫画“今天的和平”(见右图)获得普利策奖。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漫画“今天的和平”为什么在当年能获得普利策新闻奖?

材料二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

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

(2)依据材料二,概括尼克松时代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该特征的原因。

材料三1993年年末,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曾脱口而出地说:

“啊,我想念冷战。

”确实,二战后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除了给一些国家提供发展机遇外,还给了美国国力发展以多方面的刺激。

有一个美国人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对于美国这样具有多样性的国家,只有外部的各种挑战可以使它团结起来”。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

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

……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受到苏联挑战的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找到了帮助那些受压制者的‘国家安全’的理由。

”——齐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以“冷战的后果”为主题进行论证。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150字以内)

2、(2013·宿迁调研)“全球化”一词直到80年代中期才出现,但全球化现象早已客观存在,并且它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有渊源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全球化经历了3个伟大的时代:

“全球化1.0”主要是国家间融合和全球化,开始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时,持续到1800年前后,是劳动力推动着这一阶段的全球化进程,这期间世界从大变为中等。

“全球化2.0”是公司之间的融合,从1800年一直到2000年,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从蒸汽船、铁路到电话和计算机的普及,这其间因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而被迫中断,这期间世界从中等变小。

而在“全球化3.0”中,个人成为了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

软件的不断创新,网络的普及,让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

——托玛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

材料二“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全球化3.0阶段与前两阶段在主体和推动力上有何不同?

出现这种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运用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的观点。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自主构建】:

【巩固练习】:

1.(2013福建24题)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之中……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

该报告认为

A.全面“热战”不可避免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

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D.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2.(2013四川10题)1960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反殖民主义宣言》,尽管没有国家投票反对,但是还是有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投了弃权票。

这些国家弃权的主要原因在于

①不愿意放弃过去的殖民利益②已感受到非殖民化趋势

③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政治体制④更专注于同苏联的冷战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3.(2013全国Ⅰ32题)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

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

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A.屡遭战争重创B.社会制度相同

C.发展水平相近D.历史上关系紧密

4、(2013广东23题)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

“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

”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A.联合国B.欧洲共同体C.华沙条约组织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5、(2013天津10题)右图所反映的经济组织,其突出特征是

A.成员国政治经济一体化

B.成员国经济技术合作多样化

C.成员国经济发展均衡化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

6.(2013江苏20题)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

观察右侧地图,理解准确的是

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

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

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

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7、(2013·浙江名校联考)2010年4月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宣布,将我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先前的2.77%提高到4.42%,中国就此正式坐上了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行第三把交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日本、中国成为当今世界的三极B.世界银行关注发展中国家

C.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被打破D.世界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8、(2013·黄山联考)下表是《全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组织地区分布统计表》,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欧洲

南、北美洲

亚洲

非洲

大洋洲

跨地区

39个

40个

6个

8个

1个

7个

A.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尖锐矛盾

B.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

C.区域集团化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D.发达国家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大受益者

9(2013·山西模拟)下表说明

1965-一1995年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百分比)

发达国家间贸易

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

发展中国家间贸易

1965

59.O

32,5

3.8

1970

62.1

30.6

3.3

1975

46.6

38.4

7.2

1980

44.8

39.O

9.O

1985

50.8

35,3

9.O

1990

55.3

33.4

9.6

1995

47.0

37.7

14.1

(注:

总数不足100归因于与经互会国家的贸易,国家未被区分,有误差。

资料来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贸易趋向统计年鉴》)

A.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发展

B.发达国家主导国际贸易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C.贸易失衡激化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矛盾

D.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没有根本改变

10、(2013•扬州测试)瑞士文化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

对右图冷战后发生的历史现象的解读最恰当的是()

A.恐怖主义威胁全球

B.美国试图独霸世界

C.美俄经济竞争愈演愈烈

D.美俄两国再度陷入冷战状态

11.(2013·河北名校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明朝)嘉靖年间,宁波港外的双屿岛上,人口3000,其中葡萄牙人1200。

房屋千余间,有医院两所,天主教教堂六、七间。

(葡萄牙平托《远游记》)

“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粤海关志》卷8)。

遂以“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清高宗圣训》卷281)为由,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下令停止厦门、宁波、云台山等港口的贸易,只留广州一个港口与外商贸易。

(《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

材料二

——根据马世力《世界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

从1948年到1973年,世界出口贸易量的年均增长率为7.8%,而战前,从1913年到1938年世界出口贸易量的年均增长率仅为0.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阶段与原因》

材料三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说:

“在把我们这个星球转变为‘地球经济村’中起了主要作用的两项发明是喷气式飞机和通信卫星。

其中通信卫星大概是最重要的发明。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明朝和清朝在宁波地区对外政策的主要变化及其目的。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二中1800年至1870年和1948年至1973年两个阶段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二、三,谈谈你对“地球经济村”发展的认识。

【专题自测】

1.(2013·山西模拟)二战后,捷克斯洛伐克贝奈斯总统领导的民主联盟曾被视为东西方之间可能的桥梁,但在预定举行的大选中将面临失败的共产党人在1948年2月夺取了政权。

从当时国际环境看,这一变化反映出的是

A.美苏两国关系的日趋紧张B.“冷战”由捷克斯洛伐克问题而引发

C.两极格局形成导致欧洲的分裂D.马歇尔计划激化了欧洲国家内部矛盾

2.(2013·乐山调研)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

肯尼迪曾评价柏林墙是“世界上第一堵不是用于抵御敌人,而是用来对付自己的百姓的墙。

”下列关于柏林墙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修筑柏林墙是为了防止法西斯死灰复燃②柏林墙是二战后东西方冷战关系的标志③柏林墙切断了东西柏林之间的联系和自由往来④1990年柏林墙被拆除即标志雅尔塔体系彻底完结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3.(2013·泰兴测试)以下海报是荷兰政府于1949年刊印的,由此可知,荷兰政府意意在()

A.揭露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荷兰的阴谋

B.宣传马歇尔计划对荷兰经济的重要性

C.成为美国的盟友,共同遏制苏联

D.希望民众与政府齐心协力克服经济困难

4.(2013•南阳模拟)“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混水摸鱼,现在俄国共产主义正要钻这个空子。

”以上叙述说明了

A、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B、美国要恢复西欧经济以遏制苏联

C、多极化趋势出现D、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5.(惠州市2013调研)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但冷战的“化石”仍然存在。

属于冷战化石的

A.北约B.华约C.欧盟D.世界贸易组织

6.(2013·浙江名校联考)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宣称:

“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

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

”其意图在于

A.建立一个强大的单边主义的欧洲B.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

C.重新确立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的中心地位D.努力构建一个统一的欧洲

7.(2013·邯郸四校联考)英国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力鼓动欧洲联合的国家。

但在是否加入欧共体的问题上,英国人用“with”而不是“of”来形容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

产生这种矛盾心理的主导因素在于英国()

A.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最广阔的市场B.与欧洲大陆主要国家的政体相近

C.念念不忘其昔日显赫的大国地位D.企图控制欧洲并与美国全面抗衡

8.(2013·安徽示范高中联考)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

“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

”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

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国家

A.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了霸权主义的美国

B.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

C.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D.认识到发展民族经济与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性

9、(2013·汕头质检)对下面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民主党和共和党忙着砌砖,都说“我的比较高”,他们砌的是贸易壁垒。

(中国在壁垒外面)

A.中美全面对抗加剧B.区域集团化发展

C.贸易保护主义盛行D.全球化趋势加强

10.(2013•洛阳模拟)保罗•约翰逊在《现代:

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

“(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

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

”这场“求变之风”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