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届高三月考地理试题和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41826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1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届高三月考地理试题和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届高三月考地理试题和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届高三月考地理试题和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届高三月考地理试题和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届高三月考地理试题和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届高三月考地理试题和答案.docx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届高三月考地理试题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届高三月考地理试题和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届高三月考地理试题和答案.docx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届高三月考地理试题和答案

修远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

高三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8小题,每题2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择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回答1-2题。

1、若一架飞机由图中①地经②地飞往③地,其飞行方向是()

A.一直向正东方向B.一直向正西方向

C.先向西北,后向西南D.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2、飞机由图中①地经②地飞往③地的过程中,

途经的大洲和大洋依次是()

A.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B.大西洋—北美洲—太平洋

C.太平洋—亚洲—印度洋D.印度洋—非洲—大西洋

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我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船入轨之后,将与在高度393公里的近圆对接轨道上的天官二号太空实验室进行对接,两名航天员将在天宫二号内完成系列科学实验。

飞船于11月18日返回地面。

据此回答3-5题。

3、飞船轨道所运行的级别最小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B.太阳系C.河外星系D.银河系

4、飞船运行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下图中的()

A.①段B.②段C.③段D.④段

5、下列最有可能影响飞船与地面联系的地理现象是()

A.火山爆发B.台风经过C.太阳辐射D.耀斑爆发

下图为某地昼长年内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6-7题。

6、该地的纬度是()

A.90°N     B.66°34′NC.90°S    D.66°34′S

下左图为“2019年1月8日我国某地气温和气压垂直变化示意图”,下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该日,甲地最可能()

A.受气旋控制B.受台风系统影响

C.受冷锋影响D.受亚洲高压控制

8、与周围地区相比,甲地()

A.①较强B.②较强C.③较强D.④较强

洗车指数是根据过去12小时和未来48小时有无雨雪天气,路面是否有积雪和泥水,是否容易使汽车溅上泥水,是否有沙尘等天气条件,给爱车族提供是否适宜洗车的气象指数。

洗车指数共分为4级,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洗车。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冬季某月近地面天气形势图(单位:

百帕)。

据此完成9-11题。

9、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洗车指数值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0、若图中等压线状况不变,某自驾游汽车从①地经②地到③地,天气变化可能是()

A.气温:

暖~冷~暖B.气压:

低~高~低

C.降雨:

晴~雨~晴D.风向:

东北风~西北风~东南风

11、据图推断()

A.甲地昼夜温差比乙地大B.乙地天气是秋高气爽

C.①地未来可能有雨雪天气D.②比④风速大

右图为非洲略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中四地,海陆间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13、M处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A.降温减湿B.降温增湿

C.增温增湿D.增温减湿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历法中用于指导农业耕种时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

图1为二十四节气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2为某年5月25日我国部分地区冬小麦生长和收获进度示意图。

据此完成14-15题。

     图1         图2

14、甲地一带的“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如今已变成了“寒露种麦正当时”,其原因主要是()

A.改良耕作制度B.全球气候变暖

C.采用优良品种D.温室大棚育种

15、丁地一带冬小麦“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半山,寒露种平川”,体现了()

A.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单位:

m)地形图,图示甲、乙、丙、丁四地中有一处湖泊。

读图,完成16-18题。

 

16、图示甲、乙、丙、丁四地中,湖泊分布在()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17、该湖泊湖面与测风塔塔基的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

A.299mB.300mC.445mD.500m

18、若沿东北至西南方向(图中虚线框范围内)作过①地的地形剖面图,则下列最符合的是()

A.

B.

C.

D.

(二)双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下图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19-20题。

19、关于图示的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气压:

甲地>乙地>丁地>丙地B.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C.甲地多晴朗天气D.乙地盛行下沉气流

20、关于图中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之间气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差

B.B.乙、丁两地之间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C.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甲、乙两地之间的风速

C.D.产生四地间环流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图3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图4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A,B,C,D表示岩浆及三大类岩石,①、②、③、④箭头表示地质作用。

读图完成21-23题

图3图4

21、图3中M(变质岩)、N(岩浆岩)岩石形成过程与图4中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有()

A.M—③B.M—④C.N—①D.N—②

22、关于图3中地质构造剖面的叙述,正确的有()

A.褶皱比断层形成早,其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B.P岩石形成早于N岩石,N岩石形成早于M岩石

C.甲地可能蕴藏金属矿产,丁地适宜建坝蓄水开发水能

D.与丙地相比,乙地形成谷地的主要原因是容易被侵蚀

23、下中地表形态主要由堆积作用形成的是()

A.

B.

C.

D.

24、下图为部分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关于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判断,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B.位于南半球C.M为低纬信风带D.N为极地东风带

下图为“某大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中字母a~g分别代表不同的自然带类型),回答25-26题。

25、图中属于草原自然带类型有()

A.b   B.d   

C.e   D.f

26、关于图中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c分布狭长主要是受地形影响

B.a-f-g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C.a、d的形成原因相同

D.a和g的南北延伸与沿岸洋流的影响有关

二、综合题:

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10分,共60分。

27、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⑴图中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⑵图中北京时间为点。

⑶该日,所在学校(约35°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

⑷图中C点当地_____时日出。

⑸该日,A、B、C三点昼长由长至短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8、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地球圈层结构中,甲以上是。

⑵岩石裸露地表后受外力作用,形成_____(填字母)类岩石。

⑶大量火山喷发物可能会导致_____(填数码)增加,从而使全球气温升高;也可能会导致_____(填数码)增加,从而使全球气温降低。

⑷描述图中A处所示地貌形成原因。

29、图5是“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图”,图6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5图6

⑴在图示天气系统控制下,B处天气特点是。

⑵图5中C、D两处,处即将发生明显的天气变化。

⑶当气压带、风带如图6中甲位置时,地中海沿岸受(气压带或风带)控制,其气候特征是。

⑷若图5中A气压中心在亚欧大陆强盛时,则应对图6中_____(甲或乙)位置示意图。

30、读“季风分布图7”和A、B、C、D四幅气候资料图8,完成下列问题。

 

图7    图8

⑴读图东亚地区此季节盛行的季风是 ,此季节宿迁地区气候特点是 。

⑵南亚印度半岛夏季风的季风形成原因是 。

⑶图7中甲地气候资料是A、B、C、D四幅气候资料图中的_____图,该地一年中最热月份为____月。

31、如图,读某海域等温线示意图(图9)和世界海陆分布图(图10),回答下列问题.

图9图10

⑴图9中表示的海域可能位于图10中甲、乙、丙、丁四海域的_____(填代号).按洋流性质划分,洋流AB是属于流.

⑵若图9为中低纬的大西洋海域,A、B、C、D四海区有大渔场分布的是,

该渔场的成因是.

⑶图10中自然带由①→②→③的地域分异规律,它是以______为基础形成的.

32、读“非洲大陆部分自然带分布及周边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A自然带的名称是带,在A自然带的东面赤道附近却没有形成该自然带的原因是。

⑵图中自然带A→B→C→D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⑶此时B地的气候特点是。

⑷图中乙海域面积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原因是该海域位于板块的______(生长、消亡)边界处.

 

修远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阶段测试

高三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

18小题,每题2分,共36分

1-5CBACD6-10DACBC11-15ACABC16-18BCA

(二)双选题:

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19-23ACADACBDAB24-26BCCDAD

二、选择题:

6小题,每空2分,共60分

27、

(1)(23°26′N,150°E)

(2)10

(3)78°26′(4)4

(5)A>C>B

28、

(1)岩石圈

(2)b(3)①③

(4)山区河流流出山口,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下来形成山麓冲积扇。

29、

(1)阴雨天气

(2)C

(3)副热带高气压带炎热干燥(4)乙

30、

(1)东南季风高温多雨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3)A5

31、

(1)甲暖

(2)A寒暖流交汇(3)水分

32、

(1)热带雨林海拔高

(2)由赤道到两极

(3)高温多雨(4)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