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粘接锚索施工方案汇总.docx
《无粘接锚索施工方案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粘接锚索施工方案汇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无粘接锚索施工方案汇总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锚索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三章施工部署.......................................................................................................................
第四章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
第六章安全保障措施...............................................................................................................
一、编制依据
1.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2、现行国家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
1.3、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T5083-2010
1.4、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
1.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
1.6、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14
1.7、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2014
1.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1.9、工程施工图纸;
1.10、现场施工条件及实际情况;
1.11、2017年2月28日设计单位根据超前钻孔及试验锚索数据出具的设计变更通知单
二、工程概况
2.1、本基坑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面积约为6000m2,基坑开挖深度在10~16m左右;
2.2、基坑边坡支护方式;;
2.3、场地地基土质情况较好,持力层采用中风化花岗岩层;
2.4、基坑边坡支护体系具体做法
2.4.1、支护桩设计情况
采用桩锚式支护。
2.4.2、锚孔设计情况
锚索(杆)除满足设计图中规定的锚固长度外,还应锚入中风化完整岩层内,因此钻孔时,应取出岩芯柱,观察岩石裂隙、风化等情况,并与设计及地质勘察人员共同决定锚固区范围,所以在进行正式锚孔成孔前均采取超前钻孔钻取岩芯,经地勘、设计单位确认后方可进行正式锚孔的成孔作业;
2.4.3、锚索设计情况(根据超前钻孔探明的地质情况及试验锚索试验数据验算后出具的设计变更通知单调整并经地勘设计单位确认):
2.4.4锚索均采用安全型压力分散无粘接锚索;
第三章施工部署
3.1、施工准备
根据本工程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及施工工期要求、设计文件、经地勘设计确认的超前钻取岩芯情况、试验锚索制作拉拔情况,设计验算调整出具的变更通知单,结合本工程的实际特点,采用潜孔钻机进行锚索的施工。
3.2、资源配置
机械设备配置表
人员配置表
3.3.工期计划
锚索施工进度快慢关系到基坑土石方开挖进度及主体部分的进度,因而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配置机械人员投入为关键,故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计划于2017年3月15日开始按该方案施工,至2017年5月15日完成,工期为60天。
3.4、材料准备
3.4.1钢绞线(按预算量)
采用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14和
GB/T5223-2014的7丝标准的抗拉强度标准值不小于1860MPa,高强度低松弛无粘结φ15.24mm钢绞线。
3.4.2钢筋(按预算量)
采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钢筋。
3.4.3水泥(按预算量)
采用符合要求并抽检合格的普硅PO42.5R水泥。
3.4.4锚具、夹具(按预算量)
经过国家质量认证的锚具、夹具并经现场抽样复检合格。
3.4.5施工主材进场抽检项目
钢绞线力学性能试验;
锚具硬度及张拉机具锁定试验;
水泥安定性试验;
钢筋拉伸试验;
M40水泥净浆配合比试验;
3.5、重点、难点
3.5.1、地下水相当丰富、遇卵石层、流沙层成孔困难;
3.5.2、锚孔较深、孔径大、倾角小冲孔清渣较困难;
3.5.3、现场电力容量不足,柴油空压机耗能、成本高、效率低下;
3.5.4、锚索单根成品重量大、下锚困难、遇达不到预定深度时拉出及报废,所以成孔质量要求高,必须先进行探孔再下锚;
3.5.5、遇无法下锚时,只能采取注浆固孔,24小时后重新扫孔下钻,增加造价;
3.5.6、锚索、安全型压力分散装置及相关附件的制安质量要求高;
第四章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4.1工艺流程
遵循“分段分层、由上而下、先开挖、后锚固”的原则进行基坑边坡开挖及锚索施工。
因本工程所有锚索均布置在支护桩上,所以支护桩施工完毕后,即进行边坡及基坑土石方开挖,基坑边坡土石方开挖至每道锚索以下500~1000mm位置后,即可进行相对应锚索钻孔、注浆、张拉锚固施工。
锚索施工工艺流程图
4.2主要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
4.2.1成孔
因本工程所有锚索均布置在支护桩上,基坑土方开挖至每道锚索以下1000mm位置后,根据设计图纸所示锚索位置,用红油漆在支护桩面上标出锚孔的位置,锚孔水平方向孔距误差不大于20mm,垂直方向孔距误差不大于20mm;锚孔偏斜度不大于2%,经检查无误后进行钻孔作业。
因本工程为分层分段开挖施工,每层分层高度在4米以内,采用的履带式潜孔钻机自行逐一成孔。
钻机就位时利用地质罗盘对倾角和方位角进行样验,倾角误差为±1°,方位角误差为±2°。
因本工程已按地勘设计单位要求进行了超前钻钻取岩芯作业,钻出芯样也经地勘设计单位核实确认,根据芯样分布对锚索孔位土质情况、岩石裂隙、风化、地下水等情况也相当明了,同时也按地勘设计单位要求制作了足够数量的试验锚索,通过对试验锚索的成孔情况、锚索下锚、灌浆、张拉数据、验算调整等综合分析,锚索成孔第一步:
采用潜孔钻机进行锚索孔(孔径200mm)的钻进工作,进尺速度根据钻机性能和岩层情况严格控制,防止孔道扭曲和变径。
在钻孔过程中,对钻进状态(钻压、钻速)、地下水及一些特殊情况作好现场施工记录。
经过前期钻孔探明的情况,因受丰富的地下水影响、卵石层、破裂带的影响,会造成塌孔、缩孔等不良钻进现象,遇到上述情况时立
即停钻,并通知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建单位确认,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及现场实际情况,为保证成孔质量、锚索锚固体质量、施工工期要求(不采用跟管成孔方式、因为跟管成本高、风险大),对成孔孔太深、塌孔、局部空洞、地下水丰富、孔底沉渣无法彻底冲洗、无法下锚的情况,采用注浆(M40水泥净浆、掺速凝剂)固壁灌浆处理(注浆压力0.2~0.4MPa),注浆24小时后重新扫孔钻进。
钻孔孔径、孔深要求不得小于设计值,为确保锚索深度满足设计要求,实际钻孔深度要大于设计深度0.5m左右;同时为确保锚孔直径,实际使用钻头直径不小于设计孔径。
在钻孔达到设计要求的深度后,要稳钻3~5分钟,以防止孔底尖灭,达不到设计孔径。
然后利用高压空气(2台高压风机共同作业风压0.4~0.5MPa)稳压2~3分钟进行清孔,将孔内沉渣全部清出孔外,清孔必须彻底、否则锚索无法到达预定位置,拉出后全部报废,所以清孔时必须严格操作,一方面防止下锚不到位,另一方面确保水泥浆锚固体与孔壁土体的粘结强度。
特殊情况处理:
(1)渗水的处理:
经前期超前钻及试验锚索成孔情况,锚索成孔时有丰富的地下水渗出,在钻孔过程中或钻孔结束后吹孔时,从孔中吹出的是泥浆和碎石,这种情况岩粉不会糊住孔壁,只要冲击器工作,就可继续钻。
如果渗水量太大,冲击器会自动停止工作,这时拔出钻具进行压力注浆固壁,24小时后重新成孔。
(2)塌孔、卡钻的处理:
当钻孔穿越强风化岩层或岩体破碎带时,往往发生塌孔。
遇到此种情况时,必须立即停钻,拔出钻头,采
用固壁注浆,注意在固壁注浆前,必须用水和风把泥浆洗出(塌入钻孔的石块不必清除),否则,不仅钻孔经常塌孔和卡钻,还容易造成假象。
4.3.锚索制安
4.3.1钢绞线下料:
根据现场条件,钢绞线选择在锚孔就近加工,便于安装,钢绞线切断采用砂轮切割机,要求切口整齐无散头现象,下料长度为L=锚固段长度L1+孔内自由段长度L2+锚墩长度L3+锚具及传感器长度L4+张拉千斤顶长度L5+必要的安全外露长度L6,其中:
锚固段长度L1=17-21m
孔内自由段长度L2=孔深—锚固段长度L1;
锚墩长度L3=设计锚墩厚度70cm;
监测锚索锚具及传感器长度L4=20cm;
张拉千斤顶长度L5=50cm;
必要的安全外露长度L6≥30cm;
结合本工程实际施工情况及作业队伍以往的施工经验,锚索外留长度(支护桩外长度)均按1.5米进行预留;
本工程为无粘接钢绞线,其不同于普通钢绞线,在厂家加工完成后运抵施工现场,按需切割,进场后放在制作区域,垫高(离地至少20cm并覆盖,以防潮防尘,并登记每卷钢绞线的编号。
4.3.2锚索编号:
按设计图纸进行逐一排序编号。
4.3.3钢绞线的出厂牌号保存归档,同时必须附有相关材质证明书,进场时报请监理、建设单位现场见证取样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绞线开盘前必须固定牢固后才能将外包装拆除,然后再从中间抽芯放线;开盘后,端头如果出现散头必须将散头切除。
钢绞线下料严格按照设计长度,先放样后下料。
在放线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安全,避免钢绞线弹力伤人。
4.3.4锚索制作
锚索筋材必须采用工厂化生产的Φ15.2无粘结钢绞线,严禁采用有粘结钢绞线涂膜油脂套管的工艺方式。
锚索各种附件(锚具、夹具必须经现场见证取样送检合格)经检查满足要求后,方可进入现场编制。
编束时先将钢绞线在编束储料架上顺次平铺,然后将安全型压力分散装置及其附件、定位器按施工详图所示尺寸与数量穿好,再开始编帘扎束。
制作程序分为:
1)将已按设计图纸及设计变更通知单要求的长度放样下料后的钢绞线顺直排列在制作场地上,保持每级锚固单位钢绞线长度一致。
2)锚固段钢绞线清理。
A、剥离聚乙烯塑料套。
B、散开钢绞线去除各股钢绞线表层保护油脂。
C、安装安全型压力分散装置部分的钢绞线(约400mm长),要剥除PE防护套管,用锯末(棉纱、柴油)除去钢绞线防腐油脂,并用棉纱清洁擦拭,在挤压完成P锚1及P锚2后,在裸露钢绞线部分涂抹无腐蚀性的油脂后用密封管封装,本工程原设计每个锚固单元长度为2500mm,经试验锚索验算调整为3500mm,下料、制作时必须严格控
制每个锚固单元的长度及锚索的总长度;
3)顺直装置注浆管,采用Φ20专用高强注浆管,根据现场采用的重庆岩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安全型压力分散装置、导向帽,注浆管须伸入导向帽内,注浆时浆液从导向帽预留孔洞冒浆,下锚时必须通气确保注浆管畅通,注浆前先压水,防止因导向帽或注浆管端部堵塞无法注浆。
4)固定:
根据设计图纸及设计变更通知单要求,对每个锚索孔的锚索,按图示锚索根数及构造详图在每个单元锚固段端安装安全型压力分散装置(该产品为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指定重庆岩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全套成品,其产品各项指标、参数均与设计变更单的相关说明一致)对每锚固段锚固单元锚索进行固定;同时根据设计图纸对锚索自由段的锚索进行固定,其固定方式为每间隔2000mm在锚索上安装定位器,确保锚索的安装质量,为确保锚索不至于因为固定间距过大造成松散,施工时在各锚固单元中间位置均用22#铁丝增设一道固定环,同时绑扎时饶头全部嵌入钢绞线束内,防止在下锚时与孔壁摩擦、影响下锚;
5)导向帽按要求制作加工,本工程采用重庆岩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与安全型压力分散装置配套的成品高强塑料导向帽,安装时导向帽要与安全型压力分散装置的锚索端头牢固可靠连接,具体连接及封闭密封详图纸构造详图。
6)对钢绞线表面检查,发现破损处采用防水胶布绑扎处理。
7)锚索制作加工完成并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代建单位等联
合检验合格后,进行编号挂牌。
合格锚索整齐、平顺地存放在距地面20cm以上的间距1.0m~1.5m(锚固段间距1m,张拉段间距1.5m)的支架或垫木上,不叠压存放,并用彩条布覆盖进行临时防护。
4.3.5下锚
制作完成的锚索经建设、监理、代建、质监等相关单位验收合格后,锚孔成孔直径、深度满足要求后、采用探索先对锚孔进行初探,如果探索能顺利进入到预定位置,则表明锚孔成孔完好无塌孔堵塞等问题,此时即可立即下锚,下锚速度要快,下锚主要采用人工进行(因每束锚索长度接近50m,重量近2t,人工操作困难,辅以吊车配合下锚),各支点间距离不得大于2.0米,转弯半径不得小于3米。
下锚前要再次核对锚索相关项目(如锚索根数、锚固单元长度、定位器间距等),对号入座,下锚时设专人协调指挥,行走速度均匀平稳缓慢。
1)下锚方式:
锚索验收合格后,人工推入(辅以吊车)。
2)下锚措施:
锚索在制作场地上制作完成并经联合验收合格后,由人工将导向帽段放入锚孔,同时人工与吊车将锚索抬起,在人工往锚孔陆续插入锚索的同时吊车也用力将锚索往锚孔里送,下锚时要匀速缓慢进行,不可用力过猛,调弯转向时慢慢推入锚索孔,以免造成锚索或安全型压力分散装置受损,在锚索即将到达预定深度位置时,松开吊钩,由人工缓慢将锚索放至预定部位,并将锚索外露部分作临时固定,以
防止因锚孔孔深大于锚索长度造成锚索全部滑入锚孔,无法拔出;
3)下锚注意事项:
下锚前,仔细检查锚索编号是否与锚孔号相符,并再次检查锚索长度是否与所要下锚孔深相符。
严格控制防止锚体扭曲、压弯。
往孔内推送锚索,人机要协调一致、动作均匀,为防止锚索体在孔内弯曲,可选取一根钢绞线作为标记并对应孔口定位标记,确保整束锚索定位推入。
另外,为了防止锚索体在孔内弯曲,锚索下完后检查钢绞线的外露长度,并用锚索总长减去外露长度是否与孔深相同,就可以判断锚索在孔内是否弯曲。
4.3.6锚索灌浆
锚索安装就位后,随即进行孔内注浆,注浆采用孔底返浆的方式进行锚固注浆,注浆压力0.5~0.7MPa,直到孔口流出浆液的浓度和流量与注入浆液的浓度和流量大致相当时停止注浆,在浆液体凝固期间,严禁敲打、踩踏、拉拔锚索外露段,亦不得在外露段悬挂重物。
4.3.6.1浆液及材料
根据设计要求锚固浆液为M40水泥净浆。
施工时采用试验机构提供的浆液配比。
1)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强度等级不得低于PO42.5。
2)水:
符合拌制水工混凝土用水。
3)外加剂:
按设计要求,在水泥浆液中掺加的速凝剂和其它外加剂不得含有对锚索产生腐蚀作用的成分。
4.3.6.2制浆
1)设备:
注浆机。
2)使用注浆机搅拌,按配合比先将计量好的水加入搅拌机中,再
将袋装水泥倒入注浆机中,搅拌均匀。
搅拌机搅拌时间不少于3min。
制浆时,按规定配比称量材料,控制称量误差小于5%。
3)按配合比要求的外加剂用量,加入适量外加剂与浆料共同搅拌1.5min。
4)将制备好的浆液通过输浆管道输送到灌浆作业面。
4.3.6.3锚索注浆
1)注浆方式
采用全孔孔底返浆注浆工艺。
2)锚索注浆前,检查制浆设备、注浆泵、空压机是否正常;检查送浆及注浆管路是否畅通无阻,确保注浆过程顺利,避免因中断情况影响锚索注浆质量。
3)注浆施工
①采用注浆泵注浆。
②注浆前先通过注浆管压入压缩空气(或者清水),检查管道畅通情况。
③全孔孔内无阻塞注浆,通过注浆管浆浆液压至导向帽,由导向帽上预留的注浆孔从孔底返浆,注浆压力0.5~0.7Mpa,直至孔口返出浆液浓度与注入的浆液浓度相同时为止。
④注浆后待浆液初凝收缩后,进行二次补浆,确保锚孔锚固体完整、饱满。
4.3.6.4注浆浆液取样试验
为检查注浆浆液质量并给锚索张拉提供依据,注浆时对每一批
锚索的灌浆浆液进行见证取样做抗压强度试验。
取样数量、要求按照相关规范办理。
4.3.6.5锚索注浆设备清洗
注浆结束后,立即清洗干净注浆机、注浆管路等,以免浆液沉积堵塞。
4.4混凝土台座浇筑
锚索注浆结束达到一定强度后即可进行外锚头台座砼浇筑,在立模前先按设计要求开挖、清理支护桩面,使其表面清洁,然后按图纸设计施工安装孔口管与锚垫板,埋设骨架钢筋、钢筋网,架立模板后浇筑砼。
预埋前,首先用手风钻按模板设计图打预埋插筋孔,保证孔口管与锚垫板埋设准确、牢固,再埋设钢筋网片;钢筋网片加工时,首先焊三面,余下一面立模时,再行绑扎或焊接。
立模时,先将二期进浆管调整至孔口上槽内,同时拉紧,再埋设钢套管及二期进浆管护管,孔口用水泥砂浆封裹,并调整钢筋网片位置。
台座砼、外锚头采用C40砼。
锚头台座砼浇筑均采用C40商品砼,人工浇筑,利用φ50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达到养护条件时及时进行养护,并严格控制拆模时间。
4.5锚索张拉锚固
当浆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方可进行张拉,张拉端的钢绞线必须清洁无油脂,确保锚具夹片与钢绞线在设计荷载作用下不松脱,由于荷载分散型锚索每个锚固单元的自由段长度不同,张拉时先张拉单元锚索,消除在相同荷载作用下因自由段长度不同而引起的弹
性伸长差,再同时张拉各单元锚索至设计的锁定荷载并锁定,也可对各单元锚索从远端开始顺序进行张拉并锁定。
a张拉时采用张拉应力和伸长率双重控制,张拉后对锚头和自由段的空隙进行补偿;
b)在对锚索张拉时注意观察,若发现桩身发生变形,必须立即停止张拉,在保证桩身不再发生变形的情况下将该张拉荷载锁定;c)荷载分散型锚索的基本试验按下列两种试验方法之一进行,对每个单元锚索单独进行常规试验,锚索的试验结果由各个单元锚索的试验资料组成,在设计拉力条件下,计算由单元锚索在相同荷载作用下因自由段长度不等引起的弹性伸长差,依次对各个单元锚索(从自由段长度最大的)进行预先张拉以消除上述影响,然后按常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每种锚杆(锚索)数量不低于5根;
锚杆(锚索)基本试验应采用循环加、卸载法;
验收试验:
验收试验的目的是检验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锚杆(索)验收试验张拉方法同基本试验,其荷载值及根数要求如下:
预应力锚索试验方法参见《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
2005第九章试验及附录E\F.
为使锚索在极限状态下有最佳的变形协调能力,安全型压力分散锚索的单根钢绞线验收试验,最大荷载不宜超过锚具的额定锚固力。
e.安装安全型压力分散装置部分的钢绞线(约0.4m长)要剥除PE防护套管,用锯末除去钢绞线防腐油脂,并用面纱清洁擦拭,在挤压完成额定锚固力的内锚具及P锚后,在裸露钢绞线部分涂抹无腐蚀性的油脂后用密封管封装。
f.锚索无粘结钢绞线内锚于钢质承载体组成,钢绞线通过特制的挤压簧和挤压套对称地锚固于钢质承载体上,要求单根的连接强度不小于260kN.钢质承载体要求采用45号钢材加工制作,其厚度不小于2cm.钢绞线采用φj15.2mm高强度低松弛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
安装前,要确保每根钢绞线顺直,不扭不叉,排列均匀,除锈、除油污,对有死弯、机械损伤及锈坑处剔出。
钢绞线沿锚索体轴线方向每1.5~2.0m设置一架线环,保证锚索体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0mm.安装锚索体前再次认真核对锚孔编号,确认无误后再用高压风吹孔,人工缓缓将锚索体放入孔内,用钢尺量出孔外露出的钢绞线长度,计算孔内锚索长度(误差控制在50mm范围内),确保锚固长度。
4.5.1机具的选定
张拉设备:
为保护张拉控制力的准确性,在张拉作业前需对张拉设备系统(包括千斤顶、油管、压力表等)进行“油压值—张拉力”对应关系的率定,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
采用整体张拉千
斤顶和电动油泵配套进行锚索张拉。
使用前,张拉机具须进行配套率定。
对每批进场的锚具、夹片、限位板等进行外观检测,锚具、夹片夹持受力部位要求清洁,尺寸准确,不得有明显的机械损伤,避免应力集中;每批进厂的锚具都应有厂家的出厂证明书。
4.5.2张拉前具备的条件
a、钢绞线材质抽样检查合格;
b、张拉前各工序阶段验收合格;
c、锚夹具合格证及抽样检验;
d、张拉机具已配套标定并出具标定证明文件;
e、内锚段注浆、台座砼强度均达到设计要求值;
4.5.3锚索张拉操作
a、安装锚具、夹片、限位板、千斤顶及工具锚。
安装前锚板上的锥形孔及夹片表面应保持清洁,为便于卸下工具锚,工具夹片可涂抹少量润滑剂。
工具锚板上孔的排列位置需与前端工作锚的孔位一致,不允许在千斤顶的穿心孔中钢绞线发生交叉现象。
b、锚索正式张拉前,先对每股钢绞线施加50KN的张拉荷载进行预张拉,以使锚索各钢绞线受力均匀、完全平直,并将该荷载锁定在锚板上,再将所有锚索一起张拉至安装荷载。
张拉控制以拉力为主,辅以伸长值校核,张拉时按以下分级进行,并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
锚索张拉分两次逐级张拉,第一次张拉值为锚索张拉控制应力的70%,两次张拉间隔时间不宜小于3-5天。
为减少预应力损失,总张拉力应
包括超张拉值,自由段为岩层时,宜为10%-15%。
张拉必须等孔内砂浆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进行。
应核实锚索伸长量与受力值是否相符。
张拉荷载分级及分观测时间:
张拉荷载分级观测时间(min)
0.1Nt5
0.25Nt5
0.5Nt5
0.75Nt5
1.0Nt10
1.1-1.2Nt15
c、张拉时,升荷速率每分钟不宜超过设计应力的1/10,卸荷速率每分钟不超过设计应力的1/5。
d、在设计有特殊要求时或根据旁边的监测锚索受力情况进行判断是否需要对锚索进行补偿张拉。
锁定48h内,若锚索应力下降到设计值以下时,应进行补偿张拉。
对于有补偿张拉要求的锚索,在张拉锁定后7d左右进行,补偿张拉的张拉力为超张拉力。
补偿张拉:
实际张拉力→超张拉力(稳定5min)。
e、当实际伸长值大于理论计算值10%或小于5%时,暂停张拉,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f、锚索张拉时必须通知监理工程师到场,并及时准确记录油压表编号、读数、千斤顶伸长值、夹片外露长度等。
4.6锚索锚头保护
4.6.1锚索张拉灌浆完毕后,从锚具外端量起50mm以外钢绞线用砂轮切割机截去。
预应力锚索张拉锁定,回灌补浆结束后,将锚具外150mm的钢绞线用锚索切割机割除。
4.6.2用黄油保护锚具及外留钢铰线,浇筑C40的混凝土封闭锚头,混凝土保护厚度不小于10cm,外端头为400×400mm。
第五章5.1完善现场质量管理质量保证措施
(1)建立现场质量管理小组,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工作,落实“三检”制度,并加强现场施工的组织、管理和协调。
质量管理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管理人员熟悉设计文件,掌握设计及规范要求,对锚索施工过程中进行全面控制,对关键工序严格检查复检。
5.2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钢绞线、张拉设备及锚具、夹具、安全型压力分散装置等均应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钢绞线、锚具、夹具须进行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