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 备课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37969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骚 备课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离骚 备课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离骚 备课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离骚 备课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离骚 备课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离骚 备课资料.docx

《离骚 备课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骚 备课资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离骚 备课资料.docx

离骚备课资料

离骚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这首民歌唱的是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

到那一天,我国城乡,特别是南方广大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口插艾、挂蒲(两种野草),吃粽子,到江边湖畔看龙舟竞赛。

相传,这些民俗活动是为纪念2200多年前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

屈原是楚国的大夫(官名),诗人,由于奸臣的诽谤,昏庸的楚王,不但不采纳他改革内政和联合齐国抗击秦国的对外主张,反而流放了他。

在十五六年的流放生活中,屈原写下了《离骚》、《九歌》等杰出的诗篇,抒发了自己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的都城(今湖北江陵)。

五月初五,在汨罗江畔的屈原听到这一痛心的消息悲愤至极,遂怀抱石头投江,以身殉国。

噩耗传来,人们立刻划着船从四面八方来抢救屈原。

他们还把粽子投入江中喂鱼虾吃,以免鱼虾吃屈原的尸身。

这就是民间关于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来历的传说。

其实,早在屈原之前,就有划龙舟的习俗了。

民俗学家认为,端午节划龙舟是古代人送瘟神、驱恶鬼一类的宗教迷信活动。

只是屈原的崇高品德和伟大的诗篇受到后人的敬仰,于是楚国人关于划龙舟、抛粽子以救屈原的传说,很快传遍大江南北。

全国各地的人们在端午节都纪念屈原。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号召全世界人民都纪念他。

让我们今天读一读古往今来人们非常推崇的屈原的诗歌作品《离骚》,从中深切感受诗人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感受诗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形象。

 

 [听课之前想一想]

①我们都知道端午节的风俗吧?

试描述自己所知道的这一风俗习惯的情形。

②你是否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

为什么两千多年来,我国人民一直都在纪念屈原?

③你读过人们对《离骚》的评价吗,你是不是也想读读它,形成自己的正确见解?

调动积累·资讯共享

l         交流作家、作品信息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前278年),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

据《史记•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

王甚任之。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代表作品,也是“楚辞”的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此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离骚》的主题是表现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

“离”——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

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奋斗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选于其中的20-32节。

 [背景链接]

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

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

这就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而适应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

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不能得到实现。

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缠绵悱恻的情绪。

l         阅读译文

我哀怜着人民的生涯多么艰苦,我长太息地禁不住要洒雪眼泪。

我虽然是爱好修洁而自制花环,在清早做成,晚上便已被人折毁。

 

不怕他就毁坏了我秋蕙的花环,我又要继续着用白芷花来替代。

说到头是我自己的情愿而心甘,纵使是死上九回我也不肯悔改。

 

我怨恨你王长者呵真是荒唐,你始终是不肯洞鉴我的心肠。

你周围的侍女嫉妒我的丰姿,造出谣言来说我是本来淫荡。

 

固然是胡涂的人们善于取巧,不守一定的规矩而任意胡闹。

抛弃了一定的准绳只图迁就,竞争着在依阿取悦以为常套。

 

我忧郁,我不安,我感受着孤独,我孤独地遭受着今世的困穷。

我即使奄然死去而魂离魄散,也决不肯同乎流俗,屈节卑躬。

 

鹰和隼不能够和凡鸟同群,原本是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哪有方和圆能够互相通融?

哪有曲和直能够一概相量?

 

我委屈着情怀,抑制着意气,我忍受着谴责,排遣着羞耻,

伏清白之志而死忠贞之节,本是前代的圣人之所称许。

 

我失悔我的路向是根本走错,我停顿着又打算要路折回头,

把我的车马掉过来走向归路,要趁着这迷途未远赶快罢休。

 

把马辔解了,让它在兰皋逍遥,让它在椒丘上驰驱,暂时休息,

我不想再上前去以遭受祸殃,我要退回故乡修理我的旧衣。

 

我要把碧绿的荷叶裁成上衫,我要把洁白的荷花缀成下裳。

没人知道我也就让他抹杀吧,只要我的内心是真正地芬芳。

 

要把头上的冠戴加得高而又高,要把项下的环佩增得长而又长,

芳香和污垢纵使会被人混淆呀,只我这清白的精神是丝毫无恙。

 

我忽然又回过头来放开眼界,打算往东南西北去四处观光。

我的花环是参差而又多趣呀,馥郁的花气呵会向四方远飏。

 

世上的人们任凭他各有所好,而我的习惯是专于爱好修洁。

就把我车裂了我也不肯变更,难道我的心还会怕受人威胁?

(摘录郭沫若先生《<离骚>译文》)

 

诵读文本·整体感知

l         感知文本内容

课文节选部分共13节、52句,表现了屈原志洁行高、执着追求的精神。

这部分先从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遭遇写起,叙述作者因洁身自好、坚持原则而爱到周围众人的猜疑和造谣中伤,君主也疏远了他。

这时他一度产生了退隐独善的闪念,要借此更加努力地培养自己的美好德行,表明不和蝇营狗苟的小人同流合污的决心。

但他最终摆脱了退隐的闪念,面向现实,表明自己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底下,都决不退缩、决不变心的爱国热情。

l         梳理文章思路

结构图:

          前      政治理想:

哀民生、遵规矩、施美政

          七      政治遭遇:

灵修不察、众女嫉余、时俗工巧

          节      非凡心志:

屈心抑志、九死未悔

                                                                 忧国忧民

          后      退隐闪念:

回车复路、退修初服

          六            

          节      爱国决心:

好修为常、体解未变

 

[思路探微]

节选部分,诗人从“长太息”起笔,下面叙述作者“长太息”的复杂原因: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个性与环境的矛盾。

自己哀民生、遵规矩、施美政,遇到的却是灵修不察、众女嫉余、时俗工巧。

对此,他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坚定自己的信念。

同时,他一度对自己前此的行为产生怀疑,后悔没有选准道路,发生了抽身后退的闪念。

诗人在犹疑、彷徨之中,苦苦思索。

最后,诗人认定,自己的操守是正确的,决心至死不变地坚持下去。

这13节诗,曲折地展现了诗人情感的波澜——翻腾起伏,汹涌澎湃。

 

 

 

 

 

 

l         感知主人公形象

《离骚》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离骚》为我们塑造了屈原这一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很多屈原的画像即使不写上“屈原”二字,人们也可以一眼认出是屈原,就是因为都依据了诗中这种具有特征性的描写。

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

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规矩”“绳墨”),主张举贤授能。

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

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

 [领悟内涵]

节选部分的诗歌,突出地表现了屈原“好修”、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鉴赏菜单]

 参差的句式

生动的语言

美妙的修辞

深情的述怀

含蓄的比兴

 

 

 

              

 

精读课文·品析鉴赏

l          参差的句式

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

大量运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婉转动人。

“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

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

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

骚体诗一般是一句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如: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l         生动的语言

1.“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以善淫。

这几句诗使抒情主人公除了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自我形象出现外,又幻化为一个美丽而遭逢不幸的女子。

她有爱美的天性,喜欢用芳洁的东西修饰自己,还亲手栽培了许多芬芳的草木。

起初与丈夫(“灵修”有时也可理解为丈夫)缔结了婚约,后来却受到众女的嫉妒和谗毁,终于被抛弃。

这一条“美人香草”式的寓意和诗人的政治抒情叠合在一起,造成《离骚》全诗特有的写实与虚拟二重世界相互交融、迷离惝恍的艺术效果,给全诗增添了绰约的风姿和芳菲的情韵。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一句表明屈原志向不改,坚贞不屈。

真可说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

屈原最不能容忍的是那群无耻小人对他的恶毒诬蔑,一会说他穿着奇装异服,一会又说他面容姣好,肯定是个善淫之辈。

这群人追名逐利,篡改法令,歪曲是非,混淆黑白,竞相谄媚,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

屈原下决心绝对不和他们合流,他自比不合群的鸷鸟,孤傲、矫健,“自前世而固然”,他不想改变,也无法改变,这就像方圆不能周,异道不相安一样。

在这里,屈原清楚地预感到了自己的结局,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句中“虽九死其犹未悔”和同出自于《离骚》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句是后人引以自勉和共勉最多的句子。

3.“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这几句诗所表现出的诗人自知之明、自谋之熟、自勉之严、自决之勇,令人感慨万分。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不仅又回到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境界,而且感情更加深沉,意志更加坚定。

通过这一段情感的抒发,诗人将构成自己心灵世界悲剧性冲突的两个方面——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进取与退隐的对立,初步展现出来了,继之又更加坚定地作出了选择。

 

[点击文学评论]

宋代著名史学家、词人宋祁说:

“《离骚》为词赋之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

”这就是说,《离骚》不仅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领域,而且是中国诗赋方面永远不可企及的典范。

 

 

 

 

 

 

l         美妙的修辞

1.大量运用了比喻手法。

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洁等。

但诗人的表现手段却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

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第四句中的“芳”自然由“芰荷”、“芙蓉”而来,是照应前二句的,但它又是用来形容“情”的。

所以虽然没有用“如”、“似”、“若”之类字眼,也未加说明,却喻意自明。

2.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政治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

3.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而且形式多姿多彩,在错落中见整齐,在整齐中又富于变化。

如“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等,将“兮”字去掉,对偶之工与唐宋律诗对仗无异。

上两例属于在一个完整诗句里,上下句构成对偶。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这一例是两个完整诗句的上、下句构成对偶。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这一例是上、下句内部各自构成对偶,上、下句之间也构成对偶。

l         深情的述怀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表现诗人的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情操。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品格。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表现诗人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志向。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表现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意志。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心胸。

诗人在述怀的诗句中表现出高尚的品德和爱国情怀。

这些闪光的诗句,给人以无限的精神力量。

l         含蓄的比兴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灵修”本意是神仙,这里用来比拟君王。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蛾眉”本意是美貌,这儿用来比拟自己的美德;“众女”本意指相貌一般的女人,这儿用来比拟造谣中伤自己的朝臣。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鸷鸟”本意指鹰、雕一类凶猛的鸟,“鸟”指一般的鸟,这儿分别用来比拟诗人自己和周围群小。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这儿以服饰比拟诗人的美德。

[点击语录]

《三百篇》好的作品,都是写实感。

实感自然是文学主要的生命;但文学还有第二个生命,曰想象力。

从想象力中活跳出实感来,才算极文学之能事。

就这一点论,屈原在文学史的地位,不特前无古人,截到今日止,仍是后无来者。

(梁启超《屈原研究》)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这儿以佩饰比拟诗人的美德。

 

 

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l      开阔视野多向探究

一、《诗经》和《离骚》都用了比、兴手法,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不同之处?

二者运用的比、兴手法,作为“写作技巧”,并无不同之处。

但是《离骚》可说是第一个将比、兴手法大量使用在政治讽喻上。

虽然《诗经》也有政治讽喻诗(如《新台》、《硕鼠》就是),这些诗也用比、兴手法,但是政治色彩比不上《离骚》浓。

人们读《离骚》时必然会发现,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而且这种手法成为它的主要创作手法,可以说,《离骚》在比、兴技巧的运用上,仍然是独创性的。

王逸在《离骚序》里说:

“《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

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

灵修、美人以媲于君;虙妃、佚女以譬贤臣。

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其辞温而雅,其义皎而朗,凡百君子,英不察其清高,嘉其文彩,哀其不遇,而愍其志焉。

”《文心雕龙·比兴篇》也说:

“楚襄信谗而三闾忠烈,依诗制骚,讽兼比兴。

从地域方面看,《诗经》产生在黄河流域,而《楚辞》产生在长江流域。

由于两地的自然生态与生活型态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两者在用来比、兴的喻体上自然也会有所不同。

喻体不同,整体上的韵味也就有了不同。

   二、怎样评价诗人在课文第二节所表现出来的退隐的闪念?

能不能看作是诗人至此意志动摇?

第一节的诗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不悔”,表现了诗人在“灵修不察、众女嫉余、时俗工巧”,政治上无所作为的情况底下,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丝毫没有放弃操守的念头,意志非常坚定。

第二节说: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其未远。

”这是表白自己在政治上当初看不清形势、走错了路,发生了抽身后退的闪念。

但这种后退,是政治活动上的后退,而不是放弃操守,不是意志动摇。

诗人在政治理想受打击之后,犹疑、彷徨、苦苦思索。

但诗人始终认定,自己的操守是正确的,决心至死不变地坚持下去。

这时候,他的退隐的闪念,是对楚国当时政治形势有了清醒的认识,内心异常痛苦,但操守更加坚定的表现。

诗人的思想,跟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守则,是一致的。

 

 

l      畅谈爱国主义

——交流读书收获

甲生说:

《离骚》的感人力量,就在于它所表现的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这种九死不悔、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对后人的影响难以估量。

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都是这种爱国精神的传承。

孙中山先生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

邓小平发出肺腑之言: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这些都是这种爱国精神的发扬光大。

这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是每一个中国人成就伟大人格的根本所在。

乙生说:

历史上的爱国表现有多种内容。

对父母之邦的依恋和对故土的热爱,是爱国,是最具有普遍性的爱国情感。

忠君也是忠于国家的表现,当国家利益与君主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服从君主,放弃国家利益,那就是愚忠,不可取,但忠君确实是古人的爱国观念。

为发展中华文化所作的贡献,也是爱国行为的一种形式。

某些知识分子在国家多事之秋,忧国忧民,或者怀抱忧患意识,为振兴中华文化而进行的文化思考,甚或有某些愤世嫉俗的表现,也往往流露出对祖国至爱情深的心怀。

其中屈原是典型例子,李白、杜甫,也是典型例子。

丙生说:

顾炎武有一句话,非常典型地表述了古人的国家观念,那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他在《日知录》中解释: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

曰: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在这里国家与天下不是同一个概念,拿天下与国家相比,天下是一个崇高的信念,而国家却比较淡化。

亡国是改朝换代,这是君主和当官们谋划的事;而仁义败坏,道德沦丧,才是百姓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此,章太炎也有解释:

“匹夫有责之说,今人以为常谈,不悟其所重者,乃在保持道德,而非政治经济之云云。

”把道德放在政治经济之上,认为保持道德比保持国家政权更重要,这是以伦理为本位的国家观。

可见,古人心目中的天下乃是文明观,这是对祖国文化的信念。

所以古人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以平天下为最高理想,这不是武力的征服,而是指文化的治理和征服。

虽然这是华夏中心主义,但却表现了古人对祖国文化的自信和优越感。

丁生说:

重视祖国的历史,继承祖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崇敬民族的先辈英杰,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一环。

民族精神是以人为主体,通过文化来传承,通过民族的共同记忆来认定。

历史就是民族的记忆。

所以爱国主义本身也是历史情感的表现。

只要有民族的生聚就有共同的回忆,历史,是不可替代的、使万众凝聚的同心圆,是众志成城的火种。

周总理说得好:

“历史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象记忆对于个人一样,一个人丧失了记忆,就会成为白痴,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历史,就会成为一个愚昧的民族。

而一个愚昧的民族是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的。

   我们要在历史传承和历史发展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历史大事回放]

上世纪50年代初,世界和平理事会曾决议于1953年在世界各国共同举行纪念屈原、哥白尼、拉伯雷、马蒂等四位世界文化名人的的活动。

那一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