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导学案《古诗三首》优秀教案.docx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导学案《古诗三首》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导学案《古诗三首》优秀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导学案《古诗三首》优秀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7《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17 古诗三首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古诗三首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亦、宜”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会写“断、楚”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默写《望天门山》。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4.通过诵读、解读、悟读古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默写《望天门山》。
2.通过诵读、解读、悟读古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搜集有关长江、西湖、洞庭湖的图片、资料、相关经典诗句,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
(师生)
3.朗读古诗,自学生字。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回忆诗文,导入新课(用时:
2分钟)
1.引导学生背诵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山河的诗句。
2.了解诗人李白。
3.揭示诗题,理解题目的意思。
1.结合课前搜集的诗句进行背诵展示。
2.根据搜集的资料,介绍诗人李白,并互相补充。
3.齐读诗题,结合注释理解题目。
在介绍诗人资料时,教师根据学生搜集的资料给予肯定或者适当补充,古诗背景以课件的形式出示给学生,同时简单介绍美景。
二、合作探究,学习古诗(用时:
13分钟)
1.引导学生朗读古诗。
(1)引导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朗读情况,相机纠正字音,提示:
“中”是多音字,在诗中读zhōnɡ。
(3)教师范读,学生评议。
(4)学生自由练读,读出节奏。
(5)指名读。
2.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理解诗意。
(1)说说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
(2)课件出示:
天门、楚江、孤帆、日。
引导学生结合字词和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试着画一画诗中描绘的景物。
(3)想一想:
这么壮美的景色,诗人是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
(4)引导学生交流:
“相对出”是什么意思?
青山为什么能出来呢?
生活中你有过这种感受吗?
(5)朗读感悟:
诗人用字多么精妙哇!
一个“出”字把山给写活了。
这青山仿佛是在迎接自己一样,诗人的心情怎样呢?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1.自由读古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读一读。
重点读好“中”的字音。
(3)认真听教师范读,听清节奏。
(4)朗读诗句:
齐读、个别读、小组赛读,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5)大声朗读诗句。
2.小组交流理解诗意:
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理解字义,并在组内交流古诗的大意,最后在全班交流诗意。
(1)小组里交流、圈画诗中描写的景物。
(2)结合诗句的意思,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自己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全班同学听,再动笔画一画诗中描绘的景物。
(3)交流:
从“两岸青山相对出”中看出诗人是在船上看到这壮观的景色的。
(4)交流:
①在语境中理解“相对出”的意思。
②理解:
船随着激流前行,诗人望着前方,迎面的天门山扑入眼帘,又向后移去,好像是出来迎接自己一样。
感觉不是船在动,而是青山在逐渐靠近自己。
③交流自己在生活中,坐在高速行驶的车辆上看到眼前的景物向后移的情景。
(5)在朗读中品味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1.理解诗句时,不要求学生字字对译,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大概意思即可。
2.学生在想象画面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结合古诗插图来进行想象。
3.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读,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内容,想象画面,读出天门山的壮观景象,在朗读中感悟古诗的意境美。
4.指导学生背诵时,也可播放视频或音乐,增强气势,学生可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背诵积累。
也可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朗读比赛,在活动中背诵积累。
三、运用方法,再学古诗(用时:
12分钟)
1.揭示诗题。
2.解释诗题。
3.课件出示作者苏轼及写作背景。
4.自由诵读,初读感悟。
5.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识记多音字“抹”,读出节奏和停顿。
6.理解诗意。
(1)自学。
(2)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7.指导朗读。
1.齐读诗题。
2.根据字面说说诗题的意思。
3.交流并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苏轼的资料。
4.自由读,再读给同桌听。
5.大声读给全班同学听。
6.
(1)结合注释自学古诗。
(2)小组里进行交流,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哪些地方还不明白。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对诗句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体会诗人的情感。
7.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西湖的美,读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1.在解释诗题时,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教师可适当提示每个字、词的意思,再连起来理解。
2.学生介绍相关资料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补充,尤其是写作背景。
3.理解诗句意思时,引导学生注意诗句中运用的修辞方法。
4.想象画面时,可以出示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美景。
四、趣味背诵,丰富积累(用时:
3分钟)
1.引导背诵两首古诗。
2.引导学生吟诵这两首古诗。
(1)教师示范,模仿古人吟诵古诗。
(2)课件出示这两首古诗的音频,引导学生唱读古诗。
1.
(1)独立背诵。
(2)小组合作背。
(3)小组里的成员采用接龙的形式进行比赛。
2.
(1)模仿教师吟诵古诗。
(2)和教师学唱古诗。
1.背诵时根据实际情况,注意梯度训练,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
2.模仿老师吟诵或唱读古诗时,不必要求过高,学生只要了解古诗的诵读方法即可。
五、巩固认字,提高书写(用时:
10分钟)
1.出示生字卡片进行检查。
断、楚、至、孤、帆、饮、初。
2.指导学生观察,总结书写要点。
3.教师示范,重点指导:
断、楚。
4.指导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5.投影展示进行评价。
1.认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2.观察字形,说一说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3.观察教师的示范,掌握书写要点。
4.练习书写生字,把字写正确、美观。
5.对同学写的生字进行合理的评价,进一步掌握书写方法。
1.教师要强调生字的书写要点,根据实际情况示范学生认为书写有困难的生字。
2.提醒学生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出示词语,揭示课题(用时:
3分钟)
1.课件出示描写湖面的词语:
波光粼粼 银光闪闪
水平如镜 水天一色
朦朦胧胧 清波荡漾
2.板书课题。
引导学生理解“望”的意思。
3.课件出示诗人刘禹锡的资料。
1.读词语,积累词语。
(个人读,齐读)
2.齐读课题,自由说说“望”的意思。
(看、欣赏)
3.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简要介绍诗人刘禹锡。
1.在齐读课题时,引导学生注意“望”与“洞庭”中间的停顿,体会古诗的韵味。
2.教师可根据学生交流的资料做适当的补充。
二、初读古诗,检查预习(用时:
10分钟)
1.引导学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3.教师范读。
必要时可领读难句。
4.指导朗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同桌或老师。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认读生字,读准“庭、未、盘”的字音,识记“镜、未、磨、遥、银、盘”的字形。
汇报学习生字的好方法。
读好多音字“磨”,在本课读mó,组词为磨刀、磨练。
3.聆听教师范读,体会本诗的停顿之处。
4.同桌合作读,个人汇报读,齐读。
在朗读中感受古诗的节奏。
1.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朗读,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把古诗读熟,读出节奏和韵律,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2.检查预习生字时,可以采用形近字的区分法:
如,未——末;遥——摇;盘——盆。
三、精读诗句,体会诗境(用时:
12分钟)
1.引导学生自学,理解古诗大意。
(1)小组合作。
借助工具书和书中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2)引导学生交流:
①读诗句,找出诗句中的比喻句,说说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再说说你是怎么读出当时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的。
②说一说:
自己读懂了吗?
③“两相和”的“两”是指谁与谁?
“和”是什么意思?
2.学生观察插图,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古诗意境。
3.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朗读古诗。
4.引导学生熟读成诵。
1.
(1)自读古诗,借助书中注释、结合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诗句。
(2)同桌交流:
①小组交流,说说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
诗中作者把潭面比喻成未磨的镜子,这样的比喻突出了洞庭湖的柔和美、朦胧美;将洞庭湖、君山分别比喻成白银盘、青螺,体现了洞庭湖的色彩美。
②交流:
从第一句的“秋月”中,读出作者的写作时间——秋天的夜晚。
③“两相和”的“两”指的是湖光与秋月。
“和”的意思是“和谐”。
2.图文对照想象画面,体会古诗意境。
(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天上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
湖光秋月如此“和谐”,水月澄洁,一片宁静的氛围,一派和谐之美!
)
3.朗读古诗,个别读,男女生轮流读,根据教师的引导接读古诗。
4.背诵古诗。
1.品味作者把“潭面”比喻成“镜未磨”时,引导学生体会洞庭湖无风时的平静。
2.学生讲述自己联想的画面时,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运用课前积累的词语,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意境,不要停留在简单的意译层面上。
四、指导书写,拓展延伸(用时:
15分钟)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
镜、未、磨、遥、银、盘。
2.观察生字的特点及书写时的注意事项。
3.教师示范。
重点指导“遥、磨”。
4.组织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出示拓展要求:
搜集描写祖国山河的诗文并背诵积累。
1.认读生字,用扩词法识记。
2.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交流书写要领。
3.结合教师范写,掌握每个字的运笔方法。
4.遵循“一看二写三对照”的原则练习书写,根据老师的指导,订正错误。
5.积累背诵自己喜爱的描写祖国山河的诗文。
1.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注意书写姿势要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可以充分利用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对书写练习进行总结,促进书写能力的提高。
3.教师要重视引导并鼓励学生丰富课外阅读积累。
三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4《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4古诗三首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古诗三首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径、斜”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寒、径”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首古诗,默写《山行》。
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能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能够借助注释理解诗意,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搜集关于作者的资料,搜集关于秋天的诗句。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理解诗题,认识诗人(用时:
3分钟)
1.鼓励学生背诵自己积累的古诗。
2.揭示本课学习目标。
3.板书诗题——山行。
4.请学生读诗题,猜想诗题的意思。
5.补充杜牧的资料,引导学生认识诗人。
1.背诵古诗,同桌赛读。
2.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3.齐读诗题。
4.说一说诗题的意思。
5.交流对诗人的了解。
教师可以介绍《山行》的相关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七言绝句,最为后人传颂”。
二、学习《山行》,感受诗情(用时:
15分钟)
1.引导学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组织学生赛读古诗,检查字音朗读是否正确。
教师相机指导。
3.组织学生交流生字学习情况。
4.组织学生小组学习,然后汇报学习成果,讲解、点拨诗意。
5.引导学生看图,说说作者在山上行走,看到了什么,这些景物怎么样。
6.指导朗读。
1.自由朗读古诗,同时画出生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2.赛读古诗,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记住“径”和“斜”的。
4.结合书下注释、看插图来理解古诗,说一说读懂了哪一句诗,如果有不懂的字词,可以提出来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5.看图,交流想象山中秋景,练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6.想象诗中美景,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山中景色迷人,以及诗人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1.重点理解“石径、斜、坐、红于、霜叶、白云生处”这些字词的意思。
2.理解古诗意思时,不要求学生逐字逐词翻译,要注意通过诗句来想象当时的画面,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景物。
三、自主学习,朗读感悟(用时:
12分钟)
1.板书诗题——赠刘景文,学习“赠”“刘”。
2.简介诗人资料。
3.组织学生自读,按要求自学生字。
4.检查朗读,指导读好停顿。
重点指导“残”是平舌音,“犹”读二声,“橙”是翘舌音。
5.引导学生找出诗中景物,相机指导理解“荷尽”“擎雨盖”
“菊残”“傲霜枝”。
6.出示插图,引导学生感受“橙黄橘绿时”的色彩美及丰收美。
7.配乐指导朗读。
1.齐读诗题,口头给“赠”组词。
认读“刘”。
2.说一说自己搜集到的关于苏轼的资料或诗词。
3.自由朗读古诗,圈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4.开火车读准生字,读通诗句,注意停顿。
5.观察课文插图,找出诗中写到的景物,并圈画出来。
结合课件图片,理解词语。
6.欣赏图片,说说看到这样的景象后的感受。
说说秋天还有什么美丽的景色。
7.一边想象画面一边有感情地诵读。
1.学生在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时,可借助图片,在学生对事物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朗读理解诗句的意思。
2.指导朗读时可通过教师范读、学生仿读、师生交换读、指名读、齐读等不同方式,引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律美。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朗读古诗的兴趣。
四、巩固认字,指导书写(用时:
10分钟)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
寒、径、斜、霜、赠、刘、盖、菊、残、君、橙。
2.指名说一说书写要点。
3.范写,强调书写要点。
重点指导“寒、斜、赠、残、橙”。
4.监督学生练写。
5.书写评议。
1.认读生字。
2.观察生字,说一说这些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提出自己认为哪些字比较难写。
3.观察教师示范,跟随教师进行书空。
4.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5.同桌互相评议,说一说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提出恰当的建议。
1.认读生字时,要强调“霜、橙”是翘舌音,“赠、残”是平舌音。
2.对于“寒、残、橙”这些生字,教师强调易错笔画,指导学生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古诗,揭示诗题(用时:
5分钟)
1.课件出示秋天的图片,回忆描写秋天的诗句。
2.板书诗题——夜书所见,质疑诗题。
3.交流资料及写作背景。
1.欣赏图片,谈感受。
背诵描写秋天的诗句。
2.齐读诗题,结合课前预习说一说自己对题目的理解。
3.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简要介绍作者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相互补充。
学生在背诵描写秋天的诗句时,教师适时拓展,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相关诗句中蕴含着的“悲秋”之情,让学生了解古诗中一般用“秋”这一悲凉环境做思乡的衬托。
二、多种形式,朗读古诗(用时:
6分钟)
1.教师范读。
2.指导学生自由朗读。
3.指名读。
1.认真倾听教师范读。
2.给古诗划分节奏,自由朗读古诗。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可引导学生恰当评价,在评价中把握读诗的要领。
从而能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三、细读感悟,领悟诗情(用时:
12分钟)
1.出示自学提纲,指导自学。
作者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古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小组交流。
3.感悟第一、二句。
4.创设情境,体会诗人情感。
5.出示第三、四句,思考:
哪些是作者想到的?
为什么会想到这些?
指导学生小组讨论,再汇报。
6.指导朗读。
1.默读古诗,自己借助插图和注释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2.小组交流画面内容,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中想象到了这样的画面。
3.自由朗读第一、二句诗,小组推荐一人描述画面。
4.把自己想象成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情感?
5.自由读第三、四句,理解诗句。
先在小组里进行讨论,再在全班汇报。
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句,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1.在小组交流活动中,教师要倾听小组同学的发言,了解学情。
2.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交流自己的感受。
3.适时进行朗读指导。
在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时,请学生带着这样的感受去读。
四、背诵古诗,对比阅读(用时:
7分钟)
1.整体回顾《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
2.对比一下三首古诗,说一说:
这三首古诗写的是哪个季节?
从哪里看出来的?
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背诵积累。
1.齐读三首古诗。
2.通过理解感悟,能够明确这三首古诗都是写秋天的,从“寒山”
“霜叶”“菊残”“橙黄橘绿”“萧萧梧叶”“秋风”可以看出来。
说一说自己体会到的诗人的情感各有什么不同。
3.独立进行背诵。
同桌互相检查。
1.引导学生有对比阅读的意识,发现共同点。
2.体会情感时,引导学生结合对诗的理解进行感悟,如《山行》中表达了作者喜爱枫林、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赠刘景文》中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和对朋友的敬佩之情;《夜书所见》中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五、认读生字,指导书写(用时:
10分钟)
1.出示多音字:
挑。
指导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2.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
送、挑。
3.示范书写,指导学生练习书写。
4.投影展示,师生评议。
1.交流自己怎样识记生字,读好多音字“挑”,练习扩词、造句。
2.认读生字,观察范字。
3.交流写字方法。
练习书写生字。
4.同学之间进行恰当评价,取长补短。
教学中要了解学生掌握生字的实际情况,针对难写、易错的字,引导学生及时进行交流,教师做重点提示,强调“送”的笔顺,强调“挑”中的“兆”的笔顺。
第二课时授课时间总节数1
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
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交流,引出课题
师:
我们一起读一读诗歌的题目,想一想:
透过诗的题目,你读出了哪些内容?
(学生小组交流:
a.地点——湖上舟中;b.干什么——饮酒聊天;c.天气变化——初晴后雨。
)
根据以上理解,要求学生连起来说一说诗题的意思。
(学生小组内自由说、指名说等。
)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重点指导:
淡妆浓抹dànzhuāngnóngmǒ 相宜xiāngyí
“亦”:
是整体认读音节,要注意读准。
2.初步感知。
让学生在学习生字的基础上,读通诗句。
可自由读、比赛读,大致了解诗歌的意思。
(1)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
(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知道写的是西湖的景色。
)
(2)介绍西湖。
师生交流对西湖的了解。
课件展示:
(西湖的美景,老师补充介绍西湖。
)
三、再读课文,精读感悟
1.感悟晴天时的西湖。
(1)理解“潋滟”。
师:
短短两句诗,两幅神奇的画卷就在我们的眼前出现了。
我们先来看一看晴天的西湖。
课件展示:
晴天的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
让学生读这句诗,想一想:
这句诗中哪个词用得很美?
(学生交流,从“潋滟”一词可以想象湖水波光粼粼的样子,并想到了“波光粼粼、波光闪闪、波光闪动、湖水荡漾、浮光跃金、湖水耀金”等词语,并积累这些词语。
)
(2)想象画面。
①启发想象。
是什么让湖面出现了这样的画面?
启发想象:
假如你现在就在西湖的游船上,明媚的阳光照耀着整个西湖,放眼望去,晴天下的西湖,景物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读,想象。
西湖的水在阳光下更加清澈,波光粼粼;西湖的山更青了;西湖的柳在阳光下仿佛披上了一层碎金;西湖的鱼儿欢快地舞蹈,一跃而起,仿佛穿了一身金缕衣;西湖的荷花和荷叶更加鲜艳了……)
指导读出自己的想象,因为这样的画面很美!
把自己置身于这种美的感觉中去,自由地读古诗。
(学生自由读。
)
②指导吟诵。
西湖的景物在晴日里这样鲜艳明媚,如果你就是苏轼,会怎样吟诵这句诗?
(学生换位想象,美读,指名读。
)
从读中就能感觉到同学们的心情是愉快的,愉快的心情就如同这明媚的阳光。
我们的吟诵是发自内心的。
面对这波光粼粼的西湖水面,真叫人陶醉,不禁赞美——水光潋滟晴方好。
(学生美美地齐读。
)
(3)感悟用词的美妙。
①理解“方好”。
过渡:
面对这样美丽的湖光山色,用一个字来赞叹一下。
(学生认为用以下字较好,如“好、美、妙、奇”等。
)
比较“方好”:
这里诗人用“方好”来表达。
通过查字典的方法来理解这个“方”字。
课件展示:
字典上关于“方”的解释有以下几种,请给“方”选择正确的解释。
A.正直;B.正当,恰好;C.一种形状。
(学生选择B.正当,恰好。
)
②感悟用词。
从“方好”一词,你读出了什么呢?
自由交流,谈谈个人的看法。
(西湖晴天的美,美得恰到好处。
晴天的西湖不能少这一抹阳光,也不能少西湖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
就是这晴日里的西湖让世人从心底说出了——水光潋滟晴方好!
(学生齐读。
)
2.感悟雨天的西湖。
感悟“山色空蒙”。
(1)比较。
正当诗人和友人陶醉在这明媚鲜艳的西湖山水之中时,天上突然下起了蒙蒙细雨,如细线般的雨丝斜斜地飘进湖中,飘在脸上。
请用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生交流,湖上下起了雨,给人营造了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
)
PPT出示:
雨天的西湖——山色空蒙雨亦奇。
(2)想象。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阵蒙蒙细雨,洒落在湖面上,滴落在山林中,这时的山,这时的水,这时的一切用一个字来表达。
(学生通过读诗歌回答:
奇。
)
这是一种奇妙,也是一种奇特,更是一种神奇,请把这种感觉读进诗中去。
(学生练读,互评,再指名读。
)
(3)引读。
因为有雨,西湖的柳枝更加柔美;因为有雨,西湖的小桥更加秀美;因为有雨,西湖的小草更加娇嫩。
3.领略西施之美。
过渡:
一天之中,诗人享受了晴天和雨天这两种美,真是高兴。
难怪苏轼会赞叹: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从这两句诗中看出,他由西湖想到了什么(谁)?
(学生根据课文注释知道“西子”指的是西施。
)
简介“西施”:
春秋时期越国美女。
课件展示:
(插入图片和资料。
)
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传说西施在河边洗衣,鱼儿看到西施的美貌都忘记了游动,沉了下去。
(学生自由朗读。
)
4.感悟“淡妆浓抹总相宜”。
(1)理解“淡妆浓抹”。
①联系生活理解。
读读这句诗,从古诗中找一找诗人是怎样赞美西施的。
(淡妆浓抹总相宜。
)
②感悟“总相宜”。
让学生看图说一说,西施化浓妆、化淡妆、不化妆时美不美,为什么。
(让学生小组交流,大自然赋予她天生的美,不论化不化妆,西施都非常美丽。
用诗中的词语“总相宜”来表达她无论什么时候都美的特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