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督查行业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29309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保督查行业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环保督查行业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环保督查行业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环保督查行业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环保督查行业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保督查行业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

《环保督查行业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保督查行业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保督查行业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

环保督查行业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7年9月

 

正文目录

 

图表目录

一、环保:

短期看环保设备需求,中期工业环保机会

1、“史上最严”中央环保督察+大气专项督查

首先2017年的环保督查有两批:

“中央督察”与“环保部京津冀大气污染督查”(大气专项督查)。

中央环保督察是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各省市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开展的环境保护督察,目前是第四批督察启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由环保部主导,针对京津冀周边“2+26”大气污染企业的督查,目前已完成八轮次督查工作。

图表1:

环保督察将倒逼地方政府、企业提高对环保工作的重视

图表2:

2015-17年环保督察进展情况

1.1中央环保督察,这次真的不一样:

1)“地方”升格“中央”;2)“督企”转为“督政”;3)力度空前

“地方”升格“中央”。

过去督察:

08年国家环保局组建华北、华东、华南、西北、西南、东北六大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建立环境保护国家监察新体制。

但该体制下,环保督查中心为事业单位,地位尴尬,其影响层级和范围有限、权威性、震慑力不够,对地方政府约束能力弱。

本次督察:

中央环保督察组由环保部牵头成立,中纪委、中组部的相关领导参加,组长由正部级干部担任(前两批人选由中央高层审定),副组长由环保部现职副部级干部担任。

督察小组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从层级上提高环保督察力度。

“督企”转为“督政”。

督察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找地方领导谈话,听取汇报,调阅资料;第二阶段是现场督查;第三阶段主要是反馈,撰写督察报告。

不同之处:

1)督察的对象由以往的企业为主转变为各省级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并且要下沉到地市级党委和政府。

2)环保压力层层传导。

督察的重大问题要向中央报告,督察结果要向中央组织部移交移送,作为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任免的重要依据。

重大环境问题要追责时任长官。

3)督察结束后,各省市要提交整改方案,详细拟定目标、措施、责任人。

督察组适时“回头看”,过去企业临阵开环保设备,督查结束关掉之类的套路走不通了。

图表3:

督察三个阶段

力度空前。

1)范围广、处理问题多。

本次中央环保督察全覆盖所有省市,处理问题数、问责人数(见下图)。

第三批环保督察力度尤其大,处理案件数大于前两批加总,结办举报问题数3.1万件、责令整改案件数2.4万件、问责人数4660人,拘留人数405人;2)督察反馈措辞严厉、不留情面、直指问题,对违规部门、企业甚至项目逐个点名。

如对天津直斥“和直辖市定位尚有明显差距”,湖南、辽宁则是“弄虚作假”。

3)党政机关领导干部被问责。

如,因祁连山生态问题,甘肃三名副部级领导干部被问责,数名厅局级干部被撤职。

图表4:

中央环保督察力度不断加大

1.2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

环保部派出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组已完成八轮次督查工作,主要发现的问题有:

1)污染治理设施不完善、不正常运行问题最为突出。

占发现环境问题总数的44.2%。

2)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问题仍较为突出。

3)涉气“散乱污”企业违法生产,“散乱污”企业清理整顿不彻底。

4)企业超标排放。

另外,7月21日至8月3日,环保部针对河北、河南两省落实大气十条的

细化方案开展首个“专项督查”。

河北省出台重污染天气应对及采暖季错峰生产专项实施方案,要求10月底六类企业采暖季错峰生产:

1)水泥、铸造、砖瓦窑行业;2)钢铁行业,石家庄、唐山、邯郸等重点地区,采暖季钢铁产能限产50%;3)电解铝厂限产30%以上;4)氧化铝企业限产30%左右;5)碳素企业停产或限产50%以上;6)部分医药企业、农药企业停产。

并且未来环保部将逐月设定督查目标,可见督查具有持续性,目标具有考核性。

图表5:

环保部未来三月督查重点

2、“先停后治”,短期设备需求及“煤改气”,中长期利好工业环保

政治局常委张高丽出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第十次会议并讲话,按照“先停后治”原则妥善处置“散乱污”企业,坚决杜绝“散乱污”企业异地转移和死灰复燃。

我们分长短期、企业大小来分析督察对环保的影响。

2.1短期来看,无法升级改造达标排放的企业,9月底前一律彻底关停;环保机会在于设备需求及煤改气提速

我们调研来看,企业环保达标比例约20%。

由于大气污染治理效果迟迟不达目标,下半年政府一定会重拳治理超标排放企业,尤其是京津冀周边“散乱污”企业,环保部要求督查中无法升级改造达标排放的企业9月底前一律彻底关停。

因此,首先负担不起环保成本、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将直接关停,导致产能减小,产品价格提升。

大企业盈利能力提升,更有意愿维修、更新环保设备,以达到环保标准,因此短期工业环保(工业污水、清洁排放、清洁锅炉、环评)有一部分增量需求。

另外大气治理加速煤改气推广,预计十三五期间京津冀2+26城市居民端煤改气市场空间1600亿元;工企业端300亿元。

首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求10月末“2+26”每个城市完成5-10万户,预计完成300万户煤改气或电。

5月,财政部为“2+26”城市批下专项补贴,直辖市、省会和地级城市分别为10亿、7亿和5亿元每年。

我们假设京津冀周边改造300万户顺利完成,其中80%为煤改气,每户成本为7000元(包括燃气管道接驳费4000元/户+壁挂炉采购3000元/户),则今年京津冀周边地区居民煤改气市场168亿元,按每户用气1500立方米每年,气价2.2元/立方米估算,今年取暖季京津冀地区天然气市场增量80亿元;工业方面,“十三五”规划中要求以京津冀等地为重点推进煤改气,替代燃煤锅炉18.9万吨,按15-20万元/蒸吨的改造成本估算,十三五期间改造市场空间约300亿元

2.2中长期来看,“退城入园”、“综合解决方案”催生工业环保投资机会

大企业、工业园区方面,环保达标率相对高。

工业园区环保单位成本低、污染容易控制,因此大企业“退城入园”是趋势。

根据环保部最新数据,截至17年7月底,80%以上全国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70%以上已安装在线监控装置。

新设的工业园区将会有更高的环保标准;地方政府面对督察整改方案中环境目标的压力,必将对工业企业园区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工业园区的烟气、污水、固废的集中处理会有极大增量需求。

同时大企业重视环保后,尤其是考虑环保成本后,会主动提升环境综合解决方案需求。

那么拥有技术实力的环保公司将脱颖而出。

3、催化剂:

地方整改+中央督察“回头看”+环保税法实行

市场最担心的是本次督察的持续性问题。

以往的环保突击检查,往往是督查方政府部门更考虑GDP与就业;部分被督查方企业应付督查,仅在督查期间启动环保设备,拆掉一些非核心超排设备。

但我们认为,在此次督查双击的高压下,各地政府长官高度重视,且地方整改方案实行清单制、目标具体可考核,叠加中央督察组“回头看”,因此本次环保督察高压将持续,对环保行业是长期利好。

3.1地方整改方案实行清单制,目标具体可考核

各省市在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后30天内提交整改方案并向社会公布,具体说明督察整改工作思路、目标、主要任务和措施,以及时间安排、责任单位等。

目前,第一批江苏、江西等八省市于17年4月底公开整改方案;第二批北京、上海等7省市于7月末确定三百七十五项整改任务;第三批将在8月末向国务院提交整改方案。

从已发布的整改方案来看,方案均实行清单制,目标具体可考核。

如北京要求17年PM2.5年均浓度力争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2018年基本消除全市黑臭水体,2020年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整改小组负责人均为省委书记或省长,层级极高,环保持续高压的可能性较大,环保目标达成的概率较大。

图表6:

目前前两批省市已全部公布整改方案(重点省份情况)

3.2中央环保督察组将适时开展督察“回头看”,紧盯问题整改落实

2016年1月督察试点河北,16年底,河北督察反馈的41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说明面对中央压力,地方会非常重视环保方面工作。

第一批督察结束后,各省市建立省级环保督察机制,且八省市均有“回马枪”举动。

例如,内蒙古自治区环保厅已经派出督察组进行抽查复核、云南大理举办“回头看”会议、太原区委领导复查环保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等。

3.3环保税法将于2018年1月1日起开征

环境保护税法的总体思路是由“费”改“税”,即按照“税负平移”原则,实现排污费制度向环保税制度的平稳转移。

以往建立的排污收费制度,对大气、水、固体、噪声等四类污染物征收排污费,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征收效率大打折扣。

此次“费改税”,首先就是要解决这一难题,排污费进入税收体系后,将会更加具有约束性、强制性,是环保整体制度建设的一个突破,如果有切实可行的落实跟进,将有助于企业正视以往通过各种方式规避忽视的排污治理和节能降耗。

如果说之前企业排污收费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现阶段遵循税负平移原则形成,将有助于企业环境治理开支正常化,激发企业节能减排从而获得相应税负减少,对环境污染防治真正起到重要作用。

近日,财政部、税务总局、环境保护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全面做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准备工作。

投资建议

1)上半年京津冀PM2.5回升14.3%,大气污染控制压力巨大,且17年是“气十条”收官之年,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必将从严,推荐火电烟气处理、非电减排相关标的:

清新环境(火电脱硫脱硝龙头企业,非电领域快速发展,估值低)、龙净环保(阳光集团溢价入主,大股东1年内将增持5-10亿,在手订单充足)。

监测相关的聚光科技、盈峰环境。

2)煤改气有望加速推进,居民端煤改气市场空间1600亿,10月底前预计京津冀周边完成300万户(空间168亿),重点关注百川能源(获批村村通燃气工程项目补助1.35亿,直接受益1600亿居民端煤改气增量空间,收购荆州天然气启动异地扩张),壁挂炉龙头迪森股份(中报业绩高增,受益2200万台煤改气增量空间,董事长增持彰显信心)。

3)京津冀周边、雄安新区水环境、工业污水处理,推荐碧水源(MBR膜技术龙头,17H1新增订单200亿,每年30%稳定增长)、北控水务。

二、有色:

2+26造成铝价飙涨,锌价看涨至30000元/吨

1、电解铝:

2+26造成铝价飙涨

2017年4月,国家环保部决定对京津冀及周边通道“2+26”城市展开为期一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察工作。

计划在京津冀周边的26个城市,简称

“2+26”城市。

计划在冬季采暖季,电解铝厂限产30%以上,氧化铝企业限产

30%左右,炭素企业限产50%以上。

图表7:

“2+26”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察方案细则

据阿拉丁统计,目前“2+26”城市采暖季限产计划,涉及到电解铝建成产能1386万吨,运行产能1334万吨,闲置产能53万吨,理论减产产能416万吨,再减产产能384万吨。

叠加电解铝行业的供给侧改革,电解铝行业有望于2017年出现40万吨的供需缺口,且在2018-2019年扩大至400和435万吨。

随着短缺局势的逐步明朗,电解铝价格于近期创出了16000元/吨的近5年新高,未来有望挑战20000元/吨的目标价。

推荐标的:

神火股份、云铝股份、中孚实业、南山铝业

图表8:

电解铝供给侧改革顺利推进

图表9:

“2+26”涉及的电解铝产能(单位:

万吨)

图表10:

“2+26”理论减产产能达到416.4万吨

图表11:

2017年,电解铝供需缺口出现已成定局

图表12:

铝价创出5年新高

2、锌:

环保限制冶炼产能释放,锌价看涨至30000元/吨

2007年,发改委即出台《铅锌行业准入条件》,条件规定:

单系列的锌冶炼规模必须达到年产10万吨及以上级别,不达标的企业将被逐步淘汰。

近年来,

环保要求逐步提升,小型锌冶炼厂被不断淘汰出市场,开工率呈现逐步下行的

状态。

叠加国内外大型矿山均无放量计划,冶炼端成为制约精炼锌产量增长的

瓶颈。

在考虑全球1%左右稳健的消费增速的前提下,至年底,全球精炼锌有望继续短缺约30万吨,全球库存/消费降至2.5周,锌价有望看涨至30000元/吨。

推荐标的:

驰宏锌锗、中金岭南

图表13:

小冶练厂开工率下行至35%

图表14:

部分小型冶炼厂减产情况一览

图表15:

国内外大型冶炼厂扩产有限

图表16:

2017年下半年仍存在26万吨的供需缺口

图表1706-07年,在相似的低库存背景下,LME锌价从1700上涨至3400美元/吨

三、化工:

受益于环保冲击,部分行业龙头率先受益

环保部近日召开上半年环境经济形势分析与工作推进会。

会议提出,当前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需要付出极其艰苦的努力。

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加之经济回暖、生产复苏等原因,1-6月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上升5.4%、北京市同比上升3.1%,完成《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压力巨大。

2017年是“大气十条”第一阶段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考核之年,因此下半年环保执法将继续加强。

“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主要覆盖北方六省:

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6省市。

环保严查带来的供给侧改革对部分子行业有较大的价格弹性影响,这部分弹性变量会成为行业供需的边际变量。

近期我们陆续推出了三篇“受益于环保冲击化工小品种产品系列报告”分别对草酸、有机硅和山梨酸(钾)、吡啶产业链进行了深度剖析。

草酸:

国内草酸价格近期呈现较大幅度上涨,6月底以来行业平均报价从3800元/吨上涨至6000元/吨的水平,我们认为该品种作为高污染行业有望受益于环保趋严所带来的新一轮景气周期。

本次提价处于行业下游传统的需求淡季,属于较为罕见的市场行为:

根据稀土行业生产条件,夏季高温期间多为停产时段,企业会选择将这一时段的生产配额延后到四季度进行生产。

同时制药行业由于夏季发酵温度不易控制,导致行业整体处于停工检修阶段。

同时夏季玉米价格通常会出现季节性反弹,从而推高葡萄糖价格进一步增加草酸的成本压力,所以草酸企业也一般会在这个时段避免开工。

可见本轮环保约束之重。

建议关注国内的草酸生产龙头企业——丰元股份。

有机硅:

2016年我国有机硅产量首次出现下降,主要原因是环保督查给企业排污带来的压力极大的影响了企业的开工效率。

北方六省有机硅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30%,此轮环保督查影响深刻。

环保部近日召开上半年环境经济形势分析与工作推进会。

“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主要覆盖北方六省:

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6省市。

此轮环保严查将会对有机硅行业生较大影响。

重点推荐新安股份、兴发集团、三友化工和鲁西化工。

醋酸酐产业链:

根据沂水市政府网站披露,山东泓达生物科技科技有限公司已于7月31日起停产,我们初步判断为配合省内环保核查而施行的停产措施。

截止上周末,公司仍处于停产状态。

作为国内主要的吡啶、山梨酸(钾)生产企业,此次环保压力所导致的供给冲击或将使山梨酸(钾)、吡啶产业链充分受益。

本次昆达吡啶装置停产也将对国内吡啶整体供给造成影响,国内目前吡啶生产主要集中于南京红太阳、山东昆达以及山东绿霸这三甲企业,产能分别为6.2万吨、3万吨以及1.8万吨,昆达吡啶国内市占率接近30%。

吡啶全产业链有望迎来一轮景气度上行,包括下游各类产品:

百草枯、毒死蜱、3-氰基吡啶、烟酰胺等。

对于具有全产业链相关企业将充分受益。

建议关注国内添加剂龙头企业醋化股份,吡啶龙头企业红太阳。

草甘膦行业:

草甘膦原材料甘氨酸和黄磷成本上涨,是价格推动的主要因素。

主要生产省份四川、湖北等地近期环保约束较强,会造成一定的供给收缩。

重点推荐兴发集团、新安股份、江山股份、扬农化工。

钛白粉行业:

攀枝花地区再度出现环保关停事件,对行业的供给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根据2016年中国钛白粉协会统计,国内共计生产钛白粉259.7万吨,其中攀枝花地区钛白粉产量42.4万吨,占全国钛白粉产量的16.6%。

我们认为钛白粉接下来仍有提价空间,主要原因有:

1.行业产能受环保高压政策的影响,进一步提高行业景气度;2.八月之后将进入钛白粉需求旺季,将为钛白粉提价来带有力支撑。

行业龙头龙蟒佰利出口量2016年占全国出口总量的40%,公司出口业务占总业务量的45%,将充分受益于出口业务量增长,建议重点关注。

粘胶短纤行业:

2017年6月8日起,粘胶短纤价格出现了上涨,这波旺季上涨周期的起始早于去年同期,我们认为一方面前期价格出现了超跌(主要因为流动性带来部分企业为解决资金压力在15000以下低价抛货),另一方面行业在二季度库存去化比较理想(生产企业目前逻辑库存是负的一周以上,下游原料库存15天,渠道没有什么太多存货);有经销商给企业下订单价格就会出现上涨,随着下游需求旺季的来临,我们对之后的粘胶行情仍表示乐观,我们认为三季度价格会逐步爬升;如果有意外情况发生或者需求特别好的背景下,不排除大幅上涨的可能。

建议关注三友化工。

氯碱、PVC行业:

氯碱不平衡所带来的投资机会主要驱动逻辑仍来自于环保。

烧碱生产过程中所副产的液氯处理难度大、存在运输半径且胀库后开工负荷随之下降。

多数烧碱企业以碱补氯,烧碱下游氧化铝的景气度直接决定了烧碱开工并进而影响到液氯供给量。

东部烧碱企业多配套消耗氯的产品,西北烧碱多依靠PVC做氯碱平衡。

建议重点关注新疆天业、中泰化学。

纯碱行业:

供给端收到环保督查影响,需求端受益于地产后周期下游玻璃需求稳定增长,建议重点关注山东海化、三友化工。

炭黑行业:

行业经历几年的产能出清后,集中度提升,龙头企业企业议价能力显著提高,行业营利能力提升。

建议关注行业绝对龙头:

黑猫股份。

涤纶长丝行业:

供给端,2017年新增产能增速下降。

2013-2016年产能增速分别为25.43%,13.92%,6.71%,3.38%。

根据卓创资讯统计,预计2017年新增涤纶长丝产能为130万吨,增速3.51%。

需求端,2017年仍保持平稳增长。

2016年涤纶长丝消费增速有所放缓,国内涤纶长丝消费量2905万吨(近五年复合增长率为7.12%),同比增长3.83%。

出口量151.64万吨(近五年复合增长率为7.05%),同比下滑了11.39%。

但2017年随着国内服装需求稳定以及外需的回暖,预计需求将好转。

总体看,涤纶长丝行业今年新增产能少,下游需求平稳增长,行业供需格局继续改善。

三季度是涤纶需求旺季,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

建议关注行业龙头:

桐昆股份,恒力股份。

PTA行业:

过去几年PTA由于上游投资过剩,下游需求一度进入低迷期。

2012-2014年是投产高峰期,PTA投产2329万吨,投产产能占比现有总产能的47.5%。

投产过度引发行业严重过剩,行业景气度急剧下滑,加工费一度跌至500元/吨以下,跌破行业龙头企业盈亏平衡线。

行业开始进入去产能期。

价差方面,PTA价格上涨拉动PTA-PX价差提升至1000元/吨左右水平,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建议关注行业龙头:

恒逸石化,荣盛石化。

VD3行业:

我们继续坚定看好VD3行业基本面反转行情,行业供需格局显著改善望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

供给端多年来持续产能出清集中度得到有效改善,关键中间体NF级胆固醇供给受限利好一体化生产企业,需求端受益于禽类等养殖业需求拐点有望迎来边际改善。

本周国内厂商报价维持在420-450元/公斤范围内,出口报价42~45美元/kg,并且有进一步提价计划。

建议关注行业龙头花园生物。

四、农业:

超长猪周期盛宴,全面看多猪价

1、供给端承压,超长周期创纪录。

环保风暴下,猪场拆迁对供给端影响巨大。

禁限养政策下的供给侧改革带

来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不断下滑。

目前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仅为3586万头,处于历史低位,也远远低于行业公认的4000万头的供需平衡水平。

生猪存栏量为35485万头,自2013年以来处于不断下滑的态势。

此轮供给侧改革带动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的进一步下滑,生猪养殖行业的产能去化并未结束。

图表18:

能繁母猪存栏

图表19:

生猪存栏

图表20:

猪肉价格

产能逐步出清,价格长期看好。

生猪的价格自2016年6月突破20元/公斤

的历史高位之后,开启长达1年的下行周期,目前生猪的最新价格为13.63元/公斤,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国家环保政策不断趋严,对于养殖户提出的环保要求也不断提高,在这一过程中,之前多数不达标的小规模养殖户将逐步被淘汰。

2017年底时禁养区关停不合规猪场的最后时点,中小养殖户加速推出有望催生新一轮猪价上行周期。

图表21:

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利润

单头生猪养殖利润有望触底回升。

以自繁自养生猪为例,目前单头生猪利润为170元左右,处于行业历史相对较低水平,随着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的持续走低,环保政策下半年进一步趋严,供给端不足将加速显现,我们认为,单头生猪利润将逐步回升。

2、环保雷厉风行,延长超长猪周期

根据农业部消息,2016年环保政策的整治而削减的生猪存栏为3600万头。

2017年为国务院要求禁养区关闭或搬迁的最后期限,各地政府将更加铁腕治污,拆除猪场。

环保风暴下,猪场拆迁对供给端的影响巨大。

截至2017年6月,能繁母猪存栏连续下滑,生猪存栏数量也不断负增长。

环保政策对于生猪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中国国情下,为数众多的中小规模不达标养殖场将被关闭,由此带来的行业变革将是空前的,产能在一段时间内加速出清,供给不足逐步显现,对行业长期发展利好。

在环保风暴下,猪价曾创出21.2元/公斤的历史新高,可见猪场拆迁对供给端的影响巨大。

从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各个省份拆迁力度差异较大,总得来看,2016年南方禁养区的规划以及猪场的拆迁力度要大于北方。

2016年4月,农业部将广东、附件、浙江、江西、湖南、安徽、江苏8个水域密集的省份规划为限养区,加快了区域猪场拆迁速度。

图表22:

生猪养殖区域划分

从国家层面对于各个省份未来生猪养殖发展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规划。

其中重点发展区域为河北、山东、河南、重庆、广西、四川、海南七个省份。

这七个省份将成为我国生猪养殖的主要产区,并将供应沿海地区。

其次为潜力增长区,包括东三省、内蒙古、云南,贵州六个省份,在这六个省份当中,国家鼓励养殖业的发展,现在南猪北养趋势下,众多规模化养殖企业顺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在东三省建设养殖场。

适度发展和约束发展区域省份当中,更为注重生态环境,推荐高端养殖或控制养殖总量。

国家通过划分不同的区域,实现了生猪养殖在全国范围内的一个统一规划,目前大的趋势是南猪北养,众多的规模化养殖企业纷纷进入到北方潜力增长区域当中建设养殖场。

而约束发展区域则加快去养殖产能,保护环境资源,由此通过划分区域,实现了生猪养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一次统一规划,对养殖行业未来的发展长期向好。

图表23:

各省生猪养殖未来发展方向

从2016年基本完成禁养整治的七个省市中来看,各个省份的出栏量均出现下降,其中浙江的禁养整治力度最大,完成速度最快,浙江省2013-2016累计减少生猪存栏800余万头,目前控制猪场数量在8100家左右,生猪存栏570万头左右。

目前浙江省猪场数量和生猪存栏量维持在较低的水准,关停计划基本完成。

图表24:

2016年禁养区一览

2017年,将会有多达20个省份完成禁养区的清退工作,包括河南、山东、

湖北、广东、广西等几个主要的生猪出栏省份,从战略布局来看,内蒙古和东北三省以及西南地区被划分为潜力增长区,被确定为未来中国猪肉增长的主要区域,南猪北养的格局形成。

相比2016年的7个省份,2017年将有多达到20个省份完成禁养区清退,其中包括河南、山东、湖北等出栏省份,与2016年不同,2017年北方众多省份也纷纷加入禁养拆迁的行动中。

我们预计,拆迁的短期效果是会是的存栏转化为供给,但是随之而来的将是生猪长期供不应求,将支撑猪价高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