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最新一年级数学下24单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28623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最新一年级数学下24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青岛版最新一年级数学下24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青岛版最新一年级数学下24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青岛版最新一年级数学下24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青岛版最新一年级数学下24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最新一年级数学下24单元.docx

《青岛版最新一年级数学下24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最新一年级数学下24单元.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最新一年级数学下24单元.docx

青岛版最新一年级数学下24单元

单元序号

2

单元名称

看钟表

1、认识钟表,知道钟面上短针叫“时针”,长针叫“分针”。

2、使学生初步的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整时数。

会读、会写整时、几时半和快几时。

3、使学生建立时间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材分析

这部分是主要认识钟表面上的整时刻。

教材先让学生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弄清楚短针才是时针,长针是分针。

在此基础上再认识钟表面上接近整点的时间,理解

重点

难点

关键

使学生初步的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整时数。

使学生建立时间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单元备课(上)

单元

教学

措施

通过对学具的操作使学生初步对钟表有一个概念性的认识,然后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整时、几时半和快几时的概念。

2课时

课题

学看钟表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钟表,知道钟面上短针叫“时针”,长针叫“分针”。

2、使学生初步的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整时数。

会读、会写整时、几时半和快几时。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的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整时数。

会读、会写整时、几时半和快几时。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的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整时数。

会读、会写整时、几时半和快几时。

教具

钟表模型

板书设计

累计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修改

一、谜语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你们来猜猜看好吗?

“会走路没有腿,会说话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二、认识时针、分针

大家说的不错!

它就是钟表!

钟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的方便!

你瞧,有一天下雨放学后,王老师担心同学们是否安全回家,打电话给同学,问一问他们是什么时间到的家的,钟表告诉了我们,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引导学生看钟表观察,你从钟面上都看到了什么?

2、钟面上有两根针,那么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谁愿意来为大

家介绍一下呢

师小结:

刚才大家所说的那就是“钟面上短针叫时针,长针叫分针”。

3、为了让大家都能够牢牢的记住,下面就请咱们同学自己动手来指着你的钟表盘上的两根针来说一说它们的名字。

挂图出示王老师的4个学生回家时钟表的显示图。

三、读、写时间

(三)快几时的认识

小青是几时到的家?

观察钟表,时针、分针分别指在哪里?

分针接近12,说明什么?

那现在是快几时了?

总结学生讨论,师小结:

如果分针指在接近12的数上就是快几时。

(四)几时刚过的认识

1、小林是几时到家的?

2、分针和时针分别指在哪里?

凭你以往的生活经验,现在大约几时刚过?

(五)比较一下,这四位同学谁最先到

四、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1:

用水彩笔涂色——8时的涂红色,11时半的涂

蓝色,快1时的涂黄色,2时刚过的涂绿色。

2、认一认,说一说。

看图讲一讲小红在什么时间做了哪些事?

课题

我学会了吗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认识整时,半时和接近整时三种时刻.

2.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激发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

1.会说、会写几时半和快几时。

2.使学生建立时间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

使学生建立时间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具

钟表模型和小黑板

板书设计

累计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修改

一、游戏“我拨你说”。

师拨出9时,11时5分,11时55分,12时

让学生说出整时和接近几时

二、游戏“我说你拨”。

教师先示范带领学生进行

师:

6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拨钟面。

7时半,9时,快11时。

三、自主练习4

师:

小刚跟着爸爸、妈妈星期天要到奶奶家,因为奶奶过生日。

你能看图说出他们在不同的时间都做了些什么吗?

四、自主练习5--你发现了什么?

1、看图说一说这两幅图的钟表上的指针有什么相同?

2、小朋友在做什么?

周围的环境有什么区别吗?

这两幅图是一天中同一时间发生的事吗?

五|、自主练习6

1、看图观察,这三幅图画的是什么事?

2、你能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把图与钟表连接起来吗?

六、你学会了吗?

在下面四个时刻观察旗杆的影子,你发现了什么?

3单元备课(上)

单元序号

3

单元名称

方位与图形

教学

要求

能结合具体情境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位;初步认识和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有关方位知识的起始单元,虽然这部分内容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但由于方位的知识比较抽象,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较难掌握,所以本单元教材内容只是借助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为进一步学习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他方向奠定基础;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的认识,是建立在初步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进一步认识这些图形及其特征的基础。

重点

难点

关键

初步感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和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日常生活中,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并能用语言表达物体所在的方位。

单元教学措施

教学时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学校、教室、家庭住房等周围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感知方位,初步建立方位感。

平面图形的认识也应加强学生的操作,让学生画一画,剪一剪,突出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

课时

安排

3课时

课题

认识东西南北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感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位

2、建立初步的空间感和方位感,发展形象思维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

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判断能力和方位意识

教具

图片,带方位的纸

板书设计

认识东西南北

太阳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

北极星在北方。

东——西

北——南

累计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修改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你认识过哪些方位?

我们用以前学过的方位来做拍手游戏好吗?

师生一起做拍手游戏。

(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正正反反、石头、剪子、布)

二、讲授新课

师:

今天我们继续认识一些新的方位。

(板书课题)

1、教师:

你会讲故事吗?

老师这儿有几幅有趣的图画,你能把它们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吗?

注意要讲清楚什么时间?

谁?

在干什么?

教师:

咱们派一名女生代表,一名男生代表,比比谁讲得好?

台下的同学来当裁判好吗?

2、师:

故事讲完了,你能根据故事的内容提出有关方位的数学问题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板书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教师: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四个方位。

你能用上这四个方位再讲一讲图上的故事吗?

教师:

原来故事里还有这么多的数学知识呀!

仔细观察情景图。

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经验提出各种有关方位的问题。

教师选择有关问题提取本节课的知识点。

用上东、西、南、北这些方位再重述故事。

三、活动

 1、教师:

谁能指一指咱们教室的东、西、南、北分别是哪边?

教师:

怎样判断那边是东、那边是西、那边是南、那边是北,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教师:

开动小脑筋,在小组里商量一下。

2、教师:

哪个小组想出了好办法,你能到前面来指一指哪边是东、哪边是西、哪边是南、哪边是北吗?

一学生指方位,师引导其余小组与这个小组回答交流为什么这样判断。

教师:

同学们想出的办法太棒了,你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方式来用。

3、教师:

下面我们再找一个小组的同学分别站到教室的四个不同方位上。

先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发表见解。

如:

我知道太阳从那边升起来,那边就是东;我知道有大海的那一面就是南……先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请一个小组拿好标有方位的纸,到教室的四个方位站一站。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方位在生活中用的可多了,同学们可以在课下调查一下。

系统回顾小结本节课内容,引起学生进一步研究问题的兴趣。

课题

认识平面图形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3、通过几何图形的学习。

体会数学美。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2、通过几何图形的学习。

体会数学美。

教具

彩纸,立体图形等

板书设计

认识平面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累计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修改

一、导入

出示图片,你们都看到什么?

这幅图真漂亮,你知道这幅画是怎么做成的吗?

二讲授新课

1、观察这幅图是用什么图形拼成的?

先让学生自己找一找,每种物体各由什么图形拼成的,重点引导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观察时,可以从上到下或从主要的牧童、牛开始,到周围的事物。

2、对不同的图形进行分类。

这里,学生已经认识的图形可以直接让学生分类的基础上明确不同图形的名称。

比如,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对于平行四边形,部分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因此在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上,应先引导学生观察它与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不同,由此进一步明确不同的图形。

3、比一比,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之处

引导学生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进行比较,明确今天所学的图形都是平面图形,以前学的都是由不同的面组成的立体图形。

今天学的图形都在不同的体的不同面上

4、找一找日常生活中的平面图形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找一找生活中的平面图形。

在这里,应注意对平行四边形的理解以及日常生活中平行四边形的应用

5、画一画

先引导学生从学具盒中找到这几种不同的图形,然后利用手中的图形画一画,在纸上画出各种平面图形。

6、剪一剪

将画出的平面图形用小剪刀剪下来,在剪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不同图形的特点。

7、拼一拼

现在我们手中也由于多不同的图形了,你能利用这些图形也来做一幅美丽的图画吗?

学生利用学具盒中的图形以及自己剪下的图形,进行创作,可以仿照书上的图画,也可以自己创造不同的图画。

学生拼完后,集体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拼出的图画的各个部分都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

交流后可让学生选一选,评一评谁创作的作品最有新意,最漂亮。

三、总结

本节课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课题

“奇妙的回形针”实践活动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用回形针拼摆成线、面、体及各种图案的过程,体验空间形式的各种变化。

2、帮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各元素之间的关系,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3、帮助学生建立图形、图案与数的认识的联系,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在拼图过程中巩固、加深对平面图形及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难点

有序、有效地进行活动实践

教具

挂图,白色卡纸,彩色曲别针

板书设计

“奇妙的回形针”

活动一:

观察图形

活动二:

拼图形活动

活动三:

小小作品发布会

累计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修改

一、谈话导入

老师带来一幅画,不是用笔画的,是-

(学生看图后直接说出是用回形针摆的)

二、实践活动

活动一:

观察图形

图上用回形针摆了什么图案?

里面有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

谁来指一下?

(学生上前台在图上边指边说)

这些图案大概用了多少个回形针。

(学生独立数出,交流得数。

活动二:

拼图形活动

你也想用回形针摆摆吗?

请你先给同组同学说说你想摆什么,然后在纸上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交流后,学生摆图形,教师观察)

活动三:

小小作品发布会

1、现在我们进行一个小小作品发布会,请你先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同组同学,说说自己摆的图中有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分别用了多少个回形针。

(小组交流,教师指导小组长发挥应有的作用)

2、每组中找出一幅图大家共同修改一下,代表你们小组参加作品发布会。

(小组讨论,选出作品及代表。

教师注意巡视,发现小组内有争议的随时进行协调)

3、请代表们拿着你们的作品上来展示,同时向大家介绍。

三、课堂总结

我们这节课玩得高兴吗?

请你把感想说给大家听听。

4单元备课(上)

单元序号

4

单元名称

绿色行动

1、结合具体环境,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减法的含义。

2、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请教版第四单元信息窗口一的校园护绿。

这是一幅校园护绿的情景:

鲜花盛开,小树绽绿。

有的小朋友在给小树挂牌,有的小朋友在浇花……。

通过“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

”这一问题,展开对两位数加一位数口算方法的探索;通过浇花的小朋友提出“一共有多少棵花?

”展开对两位数加整十数口算方法的探索;又通过解决“挂牌的比浇花的多多少人?

”引入对“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问题的学习

重点

难点

关键

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

单元

教学

措施

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环保意识,并通过以往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

课时

安排

9课时

课题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不进位)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已有知识,让学生经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意义,并能解决有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相联系,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增强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意义,并能解决有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联系已有知识,让学生经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具

小棒,小正方体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不进位)

(1)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

(2)一共有多少棵花?

26+3=29(个)23+20=43(棵)

 

累计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修改

一、感性引入、激发兴趣

多媒体播放一段录像《拯救我们的地球》伴随音乐播出一幅幅发人深省的画面:

森林面积逐渐减少,土地沙漠化,大片绿地被破坏……

谈话:

看了刚才这段录像,同学们有什么感想?

结合学生发言,师适时引导:

“大家都想到一块去了。

前不久,咱们学校开展了“绿色行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1)仔细观察,并说说观察到的事物。

师:

从画面上,你发现同学们在校园内开展了哪些“保护绿色”的行动?

(2)引导学生提取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师:

从中你能了解到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把你的发现小声跟同学说一说?

谁愿意把你的发现跟全班同学说一说?

(有10人浇花,有15人给小树挂牌……)

师:

观察的真仔细。

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又该怎样列式?

估计学生会提出如下问题:

1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

(26+3)

2一共要浇多少棵花?

(23+20)

3挂牌的和浇花的一共有多少人?

(15+20)……

2、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26+3”和“26+20”这样的算式怎样计算。

板书课题: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3、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探索

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

(1)26+3你会算吗?

师启发:

同学们一时想不出来,不要紧,可以借用每一组桌上的小棒和计算器来帮忙,只要你们动脑筋合作学习,就一定会解决。

(给学生充分的操作活动时间,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算法多样化)

(2)让学生汇报交流26+3各自的计算方法。

(有的学生用小棒摆先把6根和3根合起来,再加上两捆;有的利用计数器拨珠先拨26,再在个位上添上3个;还有的同学直接口算6+3=9,20+9=29。

(3)尊重并肯定学生多样化算法,并和学生一起说说自己喜欢的算法。

(4)引导学生对26+3的各种算法进行异中求同比较,从而归纳其算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6+3=29[先把个位上的数加起来]

(5)交换两个加数位置出示“3+26”的变式题。

师:

“3+26”你会算吗?

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明确:

虽然两个加数的位置交换了,但仍然要先算个位上的3+6

(6)现在你知道了一共挂了多少个保护牌?

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

(1)出示26-3

师:

注意看,老师要将26+3变一变,现在变成26-3了,你还会算吗?

学生说想法,并在全班交流。

(2)进行比较,加深理解。

出示一组算式:

36+257+165+4

36-257-165-4

学生独立计算,全班订证。

师:

你有什么发现?

(每一组数字没变,只不过“+”变成“-”了;都是先算个位上的。

总结: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都要先算个位上的。

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两位数加整十数

(1)师:

第一个问题,我们已经顺利解决了,再来看第二个问题,“23+20”又该怎样算呢?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2)归纳计算23+20可以这样算:

(先算十位上20+20)

(3)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

20+23的得数又是多少?

也就是说一共要浇多少棵花?

(6)有哪个问题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计算:

(15+10)

两位数减整十数

(1)示23-20

师:

这个算式有什么变化?

(“+”变成“-”了。

现在你会算吗?

学生说计算过程,全班交流。

(2)练一练38+1042+3057+20

38-1042-3057-20

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都是先算十位上的)

小结: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都要先算十位上的。

对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进行比较

出示一组题目:

55+445+264+1

55+4045+2064+10

55-445-264-1

55-4045-2064-10

比较每一组算式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它们的计算过程有什么不同点?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要先算个位上的;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要先算十位上的加。

这是关键的一步。

(2)他们计算过程有什么共同点?

(个位数和个位数相加减、十位数和十位数相加减。

即:

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

(3)小结,并完成板书。

今天这节课,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

课题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不进位)练习

课时

1

教学目标

1.联系已有知识,让学生经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意义,并能解决有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相联系,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增强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意义,并能解决有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求一个量比另一个量多多少或少多少的计算方法

教具

小棒,小正方体

板书设计

 

(3)挂牌的比浇花的多多少人?

15-10=5(人)

 

教学过程

教学修改

一、启迪思维,做好铺垫。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绿色行动”这一活动中,不仅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还学到许多数学知识。

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开展“绿色行动”,看你还能收获什么新知识。

二、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出示情境图)——信息窗1

谈话:

看到这幅情境图,你能提出什么新的数学问题?

学生有可能提问:

(1)给小树挂牌的和浇花的一共有多少人?

(2)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3)挂牌的比浇花的多多少人?

(1)浇了的比没浇的多几棵?

(2)没挂的牌比挂了的多几个?

教师引导:

(1)

(2)个问题已经学过,学生独立解决。

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3)(4)(5)个问题,首先来看第(3)个问题。

☆解决: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

1、寻找相关信息,理清思路。

谈话:

怎样才能知道挂牌的比浇花的多多少人呢?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

(可能有以下想法)

●挂牌的减去浇花的就行了。

●拿出15个△,10个○,在展示台上摆一摆。

△△△△△△△△△△△△△△△

○○○○○○○○○○

(注意引导摆法:

“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

学生说自己的想法,看看谁有多余的,余几个,就表示多几个……

●也是摆的,不过更清楚一些,把多的部分用一根小棒隔开。

△△△△△△△△△△△△△△△

○○○○○○○○○○

2、引导分析

师生共同用生3的方法摆一摆(要求边摆边说)

弄清:

三角形比圆形多的是哪一部分?

让生到黑板指一指。

问题让求的是哪一部分?

(学生指一指说一说)

师引导:

要知道三角形比圆形多几个,你会列式吗?

学生列式,并说想法。

总结:

解决这样“比多少”的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

(减法)

回归现实情景:

现在你知道挂牌的比浇花的多多少人了吗?

(生答略)

3、变一变,加深理解。

谈话:

通过列减法算式,我们求出了挂牌的比浇花的多5人,现在老师把问题改一改,看你还会解决吗?

把问题(3)改成:

浇花的比挂牌的少多少人?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引导观察比较:

仔细观察这两个数学问题和列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理解:

问法变了,但意思没变。

求“浇花的比挂牌的少多少人?

”也就是求“挂牌的比浇花的多多少人?

”所以列的算式相同,都是15-10=5(人)

三、综合运用,巩固深化。

1.针对性练习

(1)师:

再来看问题(4),学生齐读一遍问题。

师问:

这个问题还可以怎样问?

意思变不变?

关于这种比多少的问题该用什么方法列式解决呢?

(减法)

学生口述算式,并说想法,全班交流。

(1)来看问题5,还可以怎么问,会列式吗?

独立做在练习本上

2.口答(出示一组卡片)

36比20多7比58少30比4268比4

每道题都让学生说说:

还可以怎么说?

怎样算?

3.综合应用

同学们真棒,自己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推广咱们的“绿色行动”,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爱护家园图画展”,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情境图。

(课本25页第六题)

问题:

1、图上小朋友都在干什么?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你打算怎样解决?

4、独立列式,全班交流。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渗透保护环境的思想教育)

 

课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活动,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