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大八下政治讲义.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62846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董大八下政治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董大八下政治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董大八下政治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董大八下政治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董大八下政治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董大八下政治讲义.docx

《董大八下政治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董大八下政治讲义.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董大八下政治讲义.docx

董大八下政治讲义

粤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总复习 

第五单元我是中国公民

5.1我们都是公民

1、什么是公民?

中国公民?

P5

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我国宪法规定: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比较点

公民

人民

内涵

 公民是法律概念,与之相对的概念是外国人

 人民是政治概念,与之相对的概念是敌人

范围上

 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广泛,除包括人民外,还包括人民的敌人,指全体社会成员

 凡是人民都是公民,而公民不一定都是人民

2、公民身份的内涵是什么?

P5

1)作为公民,享有国家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最重要的特征)

2)作为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

3、如何树立自己的公民意识?

P6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国家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建设。

因此,树立自己的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至关重要。

第一,要树立国家观念

第二,要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和民主意识.

第三,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

良好的公民道德包括:

仁爱守序的社会公德心、诚信宽容的道德品质、协商谦让的道德风尚、尊重差异的道德气度等。

一个国家的真正财富是它的全体公民。

——英奥尔丁顿

“五小”行动的具体内容是:

在家做“小帮手”;在社会做“小标兵”;在学校做“小伙伴”;在社区和公共场所做“小卫士”;在任何时候做“小主人”。

5.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谁规定的?

(是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又是谁规定的?

(宪法)P14

公民的基本权利有以下5类:

(1)公民的平等权利。

即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

如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

如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权利。

(4)公民的社会生活权利。

如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妇女儿童权利等。

(5)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

劳动权;劳动者的休息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财产和财产继承权等。

公民的基本义务有以下三类:

(1)公民对国家履行的义务。

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

(2)公民对社会履行的义务。

如遵守社会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等。

(3)公民对家庭履行的义务。

如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赡养父母义务等。

休息日,游客在公园赏花——劳动者的休息权

2怎样理解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P15

第一、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密不可分的。

(1)在权利与义务的法律关系上是对应而存在的。

(2)有权利就有义务,有义务就有权利。

(3)每个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

(4)不能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也不能只承担义务不享受权利。

第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第三、公民的某些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如:

劳动、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 维护权利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P15:

依法享有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

● 依法享有权利P15——是指公民应当依照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依法制止各种侵权行为,使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

依法行使权利?

P15——是指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尊重他人的权利P15——是要求每个公民在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权利时,也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因为他人的权利和我们个人的权利具有同等的地位

5、怎样自觉履行义务?

P15

自觉履行义务应该做到:

1)法律鼓励的积极做;2)法律要求的必须做;3)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5.3宪法保障公民权利

●       宪法的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       宪法是母法,其他法律法规(如刑法,民法,立法法等)是子法。

1、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P21

(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其他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      如何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第一、普通法律法规的制定必须以宪法为基础和依据。

第二、普通法律不能和宪法相违背、相抵触,否则将被视为违宪而被宣布无效。

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人民政府行使行政管理权,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宪法不但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国家机关保护公民权利的任务,使公民权利得到切实的保障。

国家权利来自于人民,使公民通过权利的享受赋予的。

凡不是由公民政治权利授予的权利都不是合法权利,另一方面,国家机关必须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利保障与维护公民的权利。

我国已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

①立法保障:

立法机关制定和完善各种法律法规,使公民在保护自身权益中有法可依。

②司法保障:

完善律师制度、法官制度和法律援助制度。

2、作为一名公民,如何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的权威?

P22

首先,要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

其次,要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

总之,我们应自觉行使对公共权利的监督,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关心国家管理事务。

第六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

6.1维护人身权利

◆     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P30——是指公民的人身自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犯的权利。

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地位)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

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由生命权和健康权两部分组成.身体健康权包括身体健康权利和精神健康权利.

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前提,是每个人的最高人身权益.

✧      我国对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作了具体规定的法律主要有:

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

⏹       法律禁止对公民的身体或住宅进行非法搜查

(1)我国法律规定,禁止对公民的身体或住宅进行非法搜查

(2)公安司法人员在侦破案件时,必须进行搜查的,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

⏹       法律保护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

(1)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决定或者经人民法院决定,不受逮捕

(2)公民有犯罪和其他违法嫌疑,需要拘禁的,必须由公安机关严格依法执行进行

◆     合法搜查:

1)搜查对象范围:

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地方

2)搜查目的:

为了收集犯罪证据和查获犯罪嫌疑人。

3).搜查性质:

一种强制性的侦查行为。

4)执行搜查的人:

执法机关

5).法律程序要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

3、怎么自觉维护自己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

P31

为了更好地维护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法律,增强防范意识和保护意识,懂得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一旦受到伤害,要懂得依法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以讨还公道和获得赔偿。

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的权利,相应地就有义务不去伤害别人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

6.2维护人格尊严

1、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权?

P37

人格尊严权包括:

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

侵犯公民的这些权利,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我国法律规定:

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赢(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侵犯肖像权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以赢(营)利目的使用公民肖像,侵权与否取决于是否取得本人同意;

(2)虽未以盈(营)利为目的,但恶意使用公民肖像。

如:

丑化、故意损毁公民肖像和对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

注意:

现实生活中的刑事侦查拍照,新闻摄影以及反映社会上不道德和违法行为的现场拍照等,从法律角度不能视为侵犯公民的肖像权。

如某某同学翻越马路护栏行为被拍事件,不能视为侵犯他的肖像权。

名誉权——就是一个人的名声,是社会成员对某个公民的品德、声望、信誉等方面的评价。

我国宪法规定:

公民享有名誉权,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

荣誉权——是国家、社会、组织授予公民的一种美称或称号(是一种组织行为)。

如:

“三好学生”、“劳动模范”等,

我国法律规定:

公民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的荣誉称号、荣誉证书和奖章。

姓名权—这是区别于其他公民的称号或代号。

一般情况下,还包括公民的曾用名、别名、笔名等。

我国法律规定:

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和假冒。

2、为什么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特殊保护?

P38

这是因为未成年分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人格尊严受到侵害,其精神健康将受到巨大的损伤。

3、如何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P39

当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年纪尚小,害怕遭到报复而放弃应有的权利,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同样,我们也要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是一个文明的人所应具备的素质。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材料分析题训练

1.八年级学生小文因为偷窃,被学校开除了学籍。

(1)以上行为侵犯了小文的什么权利?

答:

以上行为侵犯了小文的受教育权。

(2)你觉得他应该怎么办?

请为小文出两个主意。

答:

①向教育部门投诉,要求回校读书。

②上诉法院,追究学校的责任,要求回校读书。

2.小杨上学期间勤奋学习,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大学。

在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他又应征入伍。

在部队,他刻苦训练,积极钻研专业技术,多次荣立三等功.复员后,他积极投身地方的经济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

在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他当选为区人大代表。

在家里,他孝敬父母,他的家庭被评为“五好家庭”。

(1)在这一案例中,小杨享受了哪些基本权利?

履行了哪些基本义务?

答:

小杨享受的基本权利有:

受教育权、荣誉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劳动权。

小杨履行的基本义务有:

受教育义务、服兵役义务、劳动义务、赡养父母义务。

(2)结合上述案例,说明公民应怎样维护权利、履行义务?

答:

公民应这样维护权利:

依法享有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

比如小杨他做出了杰出贡献,被当选为人大代表。

公民应这样履行义务:

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比如小杨上学期间,勤奋学习;在部队,他刻苦训练,积极钻研专业技术。

3.材料一:

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材料二:

我国刑法、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分裂国家法等法律,均特别写明“以宪法为根据制定本法”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材料三:

我国宪法规定: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宪法的什么问题?

答:

材料一说明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

材料二说明我国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材料三说明我国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2)从材料所说明的问题,可以看出宪法的地位如何?

答:

可以看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3)宪法的地位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答:

作为公民,我们青少年要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首先,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其次,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