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24078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教学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教学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教学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教学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方法.docx

《教学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方法.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方法.docx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第一章

√1教学方法与教学目的相联系,是实现教学目的不可或缺的工具;教学方法始终应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体现了师生在教学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统一的特点。

√2教学方法是由若干的教学方式构成的,同一种教学方法可以由不同的教学方式构成;而同一种教学方式也可以运用于不同的教学方法之中。

3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以达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4教学方法的意义:

1.教学方法是联系教师教于学生学的重要纽带2.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3.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4.是影响教师威信和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5.影响学生身心发展

5古代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满堂灌输、学生呆读死记的注入式教学方法。

近代的教学方法采用了演示、观察、实验等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己活动来学习的各种方法。

现代的教学方法实用主义杜威“活动教学”布鲁纳“发现法”。

上海育才中学“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字教学法。

6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时代要求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影响教学方法发展的直接因素。

7愉快教学法(上海倪谷音)情景教学法(江苏李吉林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尝试教学法(常州邱学华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为主要目标)成功教学法(上海刘京海坚持对学生实施鼓励性评价)

√8成功教学法的基本要素:

积极的期望、成功的机会、鼓励性评价。

9发现法布鲁纳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范例教学法根舍因教学内容的特征:

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目标教学法布卢姆。

程序教学法斯金纳。

“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法沙塔洛夫。

暗示教学法又称启发式外语教学法洛扎诺夫。

非指导性教学法罗杰斯。

10发现法就是让学生通过独立工作,自己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掌握原理的一种教学方法。

布鲁纳认为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都是发现。

11范例教学法是教师通过对教材中的典型事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一种教学方法。

12目标教学法是按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形成性测试手段,落实教学大纲、教材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

13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特点:

1.重视学生的主体性2.重视教学中学生智力与情感等非认知因素的整合3.加强学习方法的研究

14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1.教学方法的现代化2.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3.教学方法的系统化4.教学方法的模式化

15教学方法的现代化主要是物质设备的现代化。

目前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和网络一体化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教学方法现代化最为明显的标志。

16布鲁纳发现教学法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

斯金纳程序教学法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

洛扎诺夫暗示教学法以无意识心理学为基础。

第二章

17教学设计指教师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

√18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

1.指导性2.统整性3.操作性4.预演性5.突显性6.易控性7.创造性。

创造性是教学设计的一个基本特点,同时也是它的最高表现。

19教学设计的依据:

1.依据现代教学理论2.依据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3.依据教学的实际需要4.依据学生的特点5.依据教师的教学经验

20教师为了学,学是教的依据和出发点。

21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

22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教学目标、起点、内容、时间、措施、评价设计。

23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是课堂教的灵魂。

设计具体而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问题。

24教学目标是指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教学总目标即教学目的,是教学活动中最一般意义的目标,是期望教学达到的最终结果。

由实质性目标、发展性目标、教育性目标三种分项目标构成。

课程目标是由学校教学中各门学科目标组成的目标系统。

单元是指各门课程中相对完整的划分单位。

课时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往往需要由连续的几个课时来完成。

25教学目标的功能:

导向、激励、标准功能。

26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27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要求:

1.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2.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3.难度适中4.便与检测

28教学目标不是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描述,而是指学生的学习结果。

29教学起点的确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认知、非认知、社会因素)2.确定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问卷法、谈话法、观察法、课堂提问、作业、测验、考试)3.进行学习任务分析

√30教学内容分析和处理的方法:

1.研读课程标准,明确基本要求2.通览教材,鸟瞰全局3.疏通教材,清除障碍4.熟悉教材,重点记忆5.分析教材,把握三点(重点、难点、关键点)6.精心设计,妥善安排7.阅读资料,吸取营养

31课程标准是课程与教学的基本依据和基本要求,是国家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

32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学生直接的学习对象。

33学习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注学习时间的多少。

34设计教学时间的策略:

1.把握好整体时间分配2.保证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3.科学规划单元课时4.尽可能增加学生的专注学习时间5.防止教学时间的遗失

35增加学生的专注学习时间,是提高教学时间效益的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第三章

36教学常用的方法: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37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38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了教学方法。

是整个教学方法体系中运用最多、最广的一种方法。

有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容易造成“注入式”的结果。

39讲授法的具体方式:

讲解、讲述、讲读、讲演。

40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和思想性,这是确保讲授质量的首要条件。

41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把教材内容概括成一系列问题,向学生一一提出…。

谈话法的特点是师生对话。

谈话的关键是精心设问,提好问题。

42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独立地阅读教材、收集资料,并进行群体性的讨论…。

特点是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中心。

43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并培养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

基本要求:

1.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2.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3.帮助学生逐步学会阅读的方法4.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阅读

44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是指教师通过对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和组织教学性参观等,使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特点:

形象性、直观性、具体性、真实性。

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两种。

45演示法是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等直观教具,或做示范性实验…。

46演示法作为一种辅助的方法在各科教学中广泛采用。

47参观法是根据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研究,…。

48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

实验法、练习法、实习作业法。

49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进行独立作业,并通过观察事物的变化来获取知识,培养实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是随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自然常识等学科的教学中是一种最重要的教学方法。

特点:

学生亲自动手,手脑并用。

50练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是各科教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特点:

应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达到学了会用的目的。

51实习法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一种教学方法。

特点:

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

52欣赏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或利用一定教学内容和艺术形式,使学生通过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

53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发现法。

54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实例和问题,…。

特点:

使学生独立性得到高度发挥。

55选择教学方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依据):

总体把握原则;师生共明原则;“双效”(效果、效率)统一原则。

56总体把握原则是指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从教学内容出发,总体把握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57如果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传授知识,用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等;如果是让学生掌握技巧技能的,用练习法、实习法等;如果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并发展智力的,用谈话法、讨论法等。

语文、外语、政治历史等多用讲授法,体育、音乐、美术等多用练习法。

58启发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教学的指导思想,它是相对于注入式而言的。

一般来说,各种教学方法既有启发性质,又有注入性质,是一把“双刃剑”。

59运用教学方法必须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教必有法(一定要讲究方法)、教无定法(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贵在得法。

第四章

60教学组织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育内容或学习经验,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媒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

特点表现为:

特殊的师生互动;特殊的时空安排;教学因素的特殊组合。

61课时是现代教学组织的基本时间单位,教室是现代教学组织的基本空间单位。

62个别教学产生于古代,是人类最初的教学组织形式。

基本特征:

教师只同个别学生发生联系,…。

63群体教学是初级的集体教学形式,存在于欧洲中世纪末期至文艺复兴时期的学校教育中,也表现在我国宋、元、明、清的官学和书院的教学活动中。

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可以被认为是个别教学向班级授课过渡的“中间环节”,群体教学的发展为班级授课制的萌芽奠定了基础。

64班级授课夸美纽斯从理论上进行了总结和论证;赫尔巴特提出了形成阶段理论;苏联教学论提出了课的类型和结构的概念。

65分组教学有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两种形式。

66特朗普制是美教育家特朗普创立,把大班上课、小组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以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统一的上课时间。

√67历史上出现过的教学组织形式分为三类:

个别化教学、集体教学和综合教学。

68当代流行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度。

班级授课制以课堂教学为基本表现形式,以课外教学和现场教学为辅助形式。

√69课堂教学的优缺点: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70全班上课是现代学校中最典型、使用最为普遍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71课堂教学是进行学科课程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校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组织形式。

课外教学是指进行活动课程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学校教学工作中日益重要的组织形式。

72课外教学的具体形式主要由:

小组活动、班级活动、年级活动、校外活动。

73现场教学组织的次数不能过多,它只是教学的辅助形式。

74教学组织形式选择的依据有哪些?

根据学校的物质资源2.根据师生数量和教师专业水平3.根据教学目标4.根据课程的性质和课程的内容5.根据教学对象6.选择恰当时机灵活运用教学组织形式

75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有些?

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2.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3.多样化的座位排列,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4.探索个别化教学

76完整的教学工作由备课、上课、课外作业和课外辅导四个基本环节组成。

77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目标的基本途径,而上课又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78衡量一节课优劣的标准(基本要求):

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恰当4.教学组织严密5.教学效果优异

79课的类型有单一课和综合课两类。

单一课指一堂课内主要完成一种教学任务的课。

高校的课以此为主。

综合课指一堂课内同时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教学任务的课。

80课的结构是指一堂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安排顺序和时间分配。

81教案按形式可分为条目式教案和表格式教案,按篇幅可分为详细教案和简要教案。

第五章

82在教学活动中存储、传输教学信息的媒体,我们称之为教学媒体。

√83教师不仅是教育信息源,也是教学媒体,是教育教学中的特殊媒体。

84教学媒体的发展:

1.语言媒体阶段(人类的教育方式主要是口耳相传和模仿等)2.文字媒体阶段(引起了教育方式的第二次重大变革)3.印刷媒体阶段(教科书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媒体)4.电子传播媒体阶段(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使计算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并成为当今一种重要的现代教学媒体)

85教学媒体的分类:

1.按教学媒体发展的先后分类:

传统教学媒体;现代教学媒体2.按感官分类:

听觉型媒体;视觉型媒体(挂图、标本);试听型媒体;相互作用型媒体(程序教学机、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语言实验室、微格教学训练系统)

86教学媒体的特性:

(共性)固定性、扩散性、重复性、组合性、工具性(教学媒体与人相比处于从属地位。

教学媒体只能扩展或代替教师的部分作用,适用的媒体还需教师和设计人员去精心编制相应的教材)、能动性;(个性,了解)表现力、重现力、接触面、参与性、受控性。

87现代教学媒体开发应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教育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技术性原则4.艺术性原则5.经济性原则

88现代教学媒体的选择依据:

1.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要求来选择和确定教学媒体2.依据学生心理和年龄特征选择教学媒体3.依据教学媒体的特性和功能4.依据教学条件和情境,考虑到媒体使用的限制条件

√89“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包括创设情境、引发动机、反映事实、显示过程、示范演示、验证原理、提供练习、训练技能等。

“媒体使用方式”包括设疑—演示—讲解;讲解—演示—概括;演示—练习—总结;边播放边讲解等。

90课程整合的含义是指对课程设置、各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等要素做系统地考虑操作,…。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为一体,…。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该在以信息技术、网络、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课程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改变了学习者的学习方式。

√91课程整合的三个阶段:

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作为信息加工工具、作为协作工具、作为研发工具四个层次);全方位的课程整合

9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典型教学模式:

1.以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的学科本位型课程模式(带疑探究—讲授示范—动手操作型;任务驱动—协作学习型)2.以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的学科辅助型模式(群体—多媒体讲授型;自主—监控型;交互—讨论型)3.以信息技术作为学习资源、工具与手段的学科研究型模式

第六章

93教学评价就是指评价主体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在系统收集有关教学事实信息的基础上,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教学活动整体或局部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对教和学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教学评价是由评价主体、客体、方法、标准等基本要素构成的。

94隋唐之后的科举制度可以看作是教学评价产生的源头。

“八年研究”泰勒

95教学评价的功能:

导向与激励功能;鉴定功能;改进提高功能(主要功能);管理功能(1993年开始教育部开始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研究功能

√96教学评价的分类:

根据评价的时间和作用分类: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根据评价的标准分类:

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根据评价主体分类:

自我评价;他人评价。

根据评价的方法分类:

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根据评价涉及的层次与范围:

宏观评价;中观评价;微观评价。

√97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测定与预测。

√98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计划实施过程中,对教学计划、方案执行的情况进行的评价。

99相对评价是以被评价对象集合内部的某一状态或标准样组的水平为参照标准进行的评价。

100绝对评价是指在评价对象群体以外,根据一定的目标和准则确定一个标准,在评价时将每一个评价对象与确定的标准进行比较以判断其达到的程度。

1设计评价方案是准备阶段具有实质性和关键性的工作。

2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编制是教学评价方案设计的中心环节,一直是困扰教学评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评价标准等级一般有2—4个。

3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4现代教学评价倡导的基本理念:

在评价的功能上,由侧重甄别和选拔转向侧重发展。

在评价的对象上,从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逐步转向关注对过程的评价。

在评价的主体上,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的多元化,重视自评和互评的作用。

在评价的方法上,强调评价方式多样化,尤其注重把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起来。

5现代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1.测试2.档案袋评价3.学习契约评价4.反思评价表5.活动表现评价

6测试主要包括面试、笔试与综合考试三种类型。

第七章

7教学研究指的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通过对教学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学规律的一种认知活动。

8教学理论是具有某种逻辑结构的并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的教育观念系统。

9教学研究的方法按照研究的目的可划分为: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比较研究和预测研究等。

按照采用的研究方法来分:

定量研究、定性研究。

按照研究的性质来分:

现状研究、差异研究、因果研究等。

根据研究的目的任务确定采取的研究方式、手段。

10教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选定研究问题、查阅文献和初步调查、制定研究计划或方案、实施研究(搜集并整理资料)、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形成研究报告。

11选题的来源:

1.从研究者感兴趣的问题中选定2.从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问题中选定,以科研作为推动教学改革的动力3.从由中央到地方的科研规划中选定

√12选题的原则:

价值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13根据加工程度的不同,文献可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原始文献。

二级文献,包括题录、文摘等系统条理化的检索性文献。

三级文献,在利用二级文献的基础上对一级文献进行深入研究之后综合而成的参考性文献。

14教育文献的发布主要有以下五类:

书籍、报刊、教育档案累、专家询问和现代信息技术。

15研究计划的基本要求:

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如何研究、预期成果。

16无论使用何种研究方法,搜集资料是研究工作的核心。

17研究报告和论文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题目及署名、摘要和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附录。

18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分析法、行动研究法、比较法。

19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直接观察、记录、分析的一种方法。

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来认识教学现象。

是教学研究中普遍应用的方法。

20调查法是指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方式,有计划地收集有关事实材料,…。

根据调研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可分为:

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预测调查。

调查的实施是整个调查研究的中心工作。

21常用的调查方法:

问卷法、访谈法、调查表法

22实验法是按照教研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

教学实验是教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

23个案分析法就是“典型分析法”或“解剖麻雀法”,是指对单一人或事进行个别深入研究的方法。

24行动研究法指研究者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及本单位的成员共同合作,将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

特点: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

25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某类教学现象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进行比较研究,找出教学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本质,力求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的研究方法。

教育法规

第一章

1教育法规的特点:

1是教育政策的具体体现2是教育民主化的必然要求3其内容是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相适应的。

2教育法规的作用:

1教育法规具有指引作用2评价作用3教育作用4保障作用。

√3教育法规的渊源:

由不同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的,具有不同法律效力的各种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4教育法规的形式渊源即教育法律法规的表现形式,惯称“法律渊源”或教育法规“形式渊源”。

形式渊源有:

1宪法(由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2教育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3教育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4教育行政规章。

5教育法律是教育法的最主要渊源。

1995.3.18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6教育行政规章可分为:

部门教育规章、地方政府教育规章、地方性教育规章。

部门教育规章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其效力低于宪法、教育法律和教育行政法规。

地方政府教育规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

地方性教育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

7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

我国第一部教育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0年颁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颁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颁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年颁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02年颁布实施。

8教育法律规范由三个要素组成:

法定条件、行为准则、法律后果。

行为准则是教育法律规范的核心部分。

9教育法律规范的类别:

1按照教育法律规范要求人们行为的性质:

义务性规范、授权性规范2按照法律规范表现的强制性程度:

强制性规范、任意性规范3按法律后果:

制裁性规范、奖励性规范。

√10教育法律关系是由教育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人们在从事有关教育法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11教育法律关系由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和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三个要素组成。

12教育法律关系的特征:

1是依教育法形成的社会关系,是教育法律规范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2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社会关系3某种教育法律关系的存在或产生总是以现行的教育法律规范存在为前提。

13教育法律关系的种类:

1教育内部的法律关系和教育外部的法律关系2隶属型教育法律关系和平权型教育法律关系3调整性教育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教育法律关系。

14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

是就在具体的教育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和组织。

这里的人指的是自然人,即公民。

组织作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通常须具备法人资格。

15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16√法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17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

物(动产、不动产)、行为、精神财富。

√18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指的是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依据法律规定而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19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1相互依存,不可互缺2权利人所享有的权利的实现依赖于对义务的承担3其主体双方之间不可能一方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任何义务,另一方只承担义务而不享有任何权利4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从其主体的数量上来看不一定是对等的,即可能不是一对一的。

20教育权利的分类:

1家长的教育权利2国家的教育权利3学校的教育权利4教师的教育权利(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指导学生权、获取工资报酬权、民主管理权、参加进修权)。

21教育义务的分类:

1国家的教育义务2社会的教育义务3学校的教育义务4教师的教育义务5学生的教育义务

22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需要一定条件或根据。

条件或根据指教育法律事实(表现为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