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下语文古文基础知识归纳以及答案第六单元《庄子》二则《礼记》二则马说.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21796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下语文古文基础知识归纳以及答案第六单元《庄子》二则《礼记》二则马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八下语文古文基础知识归纳以及答案第六单元《庄子》二则《礼记》二则马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八下语文古文基础知识归纳以及答案第六单元《庄子》二则《礼记》二则马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八下语文古文基础知识归纳以及答案第六单元《庄子》二则《礼记》二则马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八下语文古文基础知识归纳以及答案第六单元《庄子》二则《礼记》二则马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下语文古文基础知识归纳以及答案第六单元《庄子》二则《礼记》二则马说.docx

《新人教版八下语文古文基础知识归纳以及答案第六单元《庄子》二则《礼记》二则马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八下语文古文基础知识归纳以及答案第六单元《庄子》二则《礼记》二则马说.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八下语文古文基础知识归纳以及答案第六单元《庄子》二则《礼记》二则马说.docx

新人教版八下语文古文基础知识归纳以及答案第六单元《庄子》二则《礼记》二则马说

21、《庄子》二则

一、翻译重点字词。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

“请循()其本。

子曰:

‘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二、翻译重点句子。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3、《齐谐》者,志怪者也。

4、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5、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6、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7、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8、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9、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10、庄子曰:

“请循其本。

11、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3、归纳文言现象

1、通假字

北冥有鱼()

其正色邪()

2、古今异义

天池古义:

()今义:

()

安古义:

()今义:

()

子古义:

()今义:

()

3、一词多义

(1)其其正色耶()

不知其几千里也()

(2)而怒而飞()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

(3)之安知鱼之乐()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4)固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

(5)以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词类活用

其视下也()

志怪者也()

南冥者,天池也()

5、特殊句式——判断句式

《齐谐》者,志怪者也()

是鱼之乐也()

子固非鱼也()

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我知之濠上也()

 

22、《礼记》二则

一、翻译重点字词。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

“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翻译重点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虽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5、故曰:

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

“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6、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7、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8、男有分,女有归。

9、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10、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三、归纳文言现象

◆通假字

1.选贤与能()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古今异义

1.大道之行也古义:

()今义:

()

2.男有分,女有归古义:

()今义:

()

3.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

()今义:

()

◆一词多义

今天下三分()

男有分()

货恶其弃于地也()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选贤与能()

颇与中国同俗()

故人不独亲其亲()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词类活用

1.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文言句式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

 

23、马说(韩愈)

一、翻译重点字词。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二、翻译重点句子。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6、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4、归纳文言现象

1、通假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才美不外见(同)

食之不能尽其材()其真无马邪()

2、古今异义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古义:

()今义:

()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

()今义:

()是马也古义:

()今义:

()

安求其能千里也古义:

()今义:

()

3、一词多义

(1)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不足()

(2)策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3)能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4)其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

其真无马邪?

()

其真不知马也。

()

4、词类活用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一食或尽粟一石()

策之不以其道()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之不能尽其材()

4、特殊句式——判断句式

马之千里者()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策之不以其道()

 

21、《庄子》二则参考答案

一、翻译重点字词。

北冥有鱼

北冥(同“溟”,海。

)有鱼,其名为鲲(大鱼名)。

鲲之(的)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它的)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用力鼓动翅膀)而飞,其翼若垂(悬挂)天之(的)云。

是(这)鸟也,海运(海水运动)则将徙(迁徙)于(到)南冥。

南冥者,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也。

《齐谐》者,志(记载)怪(怪异的事情)者也。

《谐》之言曰:

“鹏之(助词,不译,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徙于南冥也,水击(拍打水面)三千里,抟(盘旋飞翔)扶摇(旋风)而上者九万里,去(离开)以(凭借)六月息(风)者也。

”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助词,不译,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湛蓝),其(表示选择)正(真正的)色邪(同“耶”,疑问语气词,吗)?

其远而无所至极(尽)邪?

其(代指大鹏)视下(向下)也,亦若是(这样)则已矣。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桥)之上。

庄子曰:

“鲦鱼出游从容(安闲自由),是(这)鱼之乐也。

”惠子曰: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

“子非我,安(怎么)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

“我非子,固(固然)不知子矣;子固(本来)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完全,肯定(是这样))矣!

”庄子曰:

“请循(追溯)其本。

子曰:

‘汝(你)安知鱼乐’云者,既已(已经)知吾知之(代指鱼之乐)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二、翻译重点句子。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奋起而飞时,它的翅膀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只鸟,当海动风起时就飞往南海。

那南海,就是个天然的水池。

3、《齐谐》者,志怪者也。

《齐谐》这部书,是记载怪异之事的。

4、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齐谐》的记载说:

“大鹏飞往南海时,拍打水面激起来的水花达三千里,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5、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6、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空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7、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大鹏从天空往下看的时候,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8、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9、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

10、庄子曰:

“请循其本。

请追溯到话题的本源(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11、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等等。

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

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5、归纳文言现象

1、通假字

北冥有鱼(同“溟”,海)

其正色邪(同“耶”语气词,呢、吗)

2、古今异义

南冥者,天池也(古义:

天然形成的水池今义:

高山湖泊名)

安知鱼之乐(古义:

怎么今义:

安全)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古义:

你今义:

孩子,儿子)

3、一词多义

4、词类活用

其视下也(名词用作状语,往下)

志怪者也(形容词用作名词,怪异的事情)

南冥者,天池也(名词用作形容词,天然的)

5、特殊句式——判断句式

判断句:

《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判断)

是鱼之乐也(“……也”表判断)

子固非鱼也(“……也”表判断)

倒装句:

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短语后置句,应为“以六月息者也去”)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状语后置句,应为“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

省略句:

我知之濠上也(省略介词“于”,应为“我知之于濠上也”)

《礼记》二则参考答案

一、翻译重点字词。

虽有嘉肴

虽(即使)有嘉(好、美)肴(用鱼、肉做的菜),弗(不)食,不知其旨(味美)也;虽有至道(最好的道理),弗学,不知其善(好处)也。

是故(所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惑)。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反省)也;知困,然后能自强(勉励)也。

故(所以)曰:

教学相长(推动、促进)也。

《兑(同“说”,傅说)命》曰:

“学(同“敩”,教导)学半。

”其(大概)此之谓乎?

大道之行也

大道(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之(助词,取消句子之间的独立性,不译)行(施行)也,天下为(是)公,选贤与(通“举”,推举,选拔)能,讲信修(培养)睦。

故(因此)人不独(只)亲(以…为亲,敬爱)其(自己的)亲(父母),不独子(以……为子,疼爱)其子(子女),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用处),幼有所长(成长),矜(通“鳏”,老而无妻)、寡(老而无夫)、孤(幼而无父)、独(老而无子)、废疾(有残疾而不能做事)者(...的人)皆有所养(供养),男有分(职分,职守),女有归(女子出嫁)。

货恶(憎恨)其弃于(在)地也,不必藏(私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因此)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作乱害人的事)而不作(兴起),故外户(从外面把门带上)而不闭,是(这)谓大同(理想社会)。

二、翻译重点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味道的甘美

2、虽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人)以后才会知道(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就能自我勉励。

5、故曰:

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

“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所以说:

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尚书·兑命》说:

“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

”大概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6、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7、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要使老年人能够善终,中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年丧父、老而无子,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

8、男有分,女有归。

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9、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财货,憎恨把它扔在地上,但并非自己想私藏。

力气,憎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10、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因此,奸诈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

盗窃、作乱害人的事情不兴起。

所以门从外面带上而不关闭,这就叫做理想社会。

三、归纳文言现象

◆通假字

1.选贤与能(通“举”,选拔)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通“鳏”,指老而无妻的人)

◆古今异义

1.大道之行也(古义:

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今义:

宽而长的路)

2.男有分,女有归(古义:

归宿今义:

回来)

3.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

作乱今义:

没有秩序,没有条理)

◆一词多义

今天下三分(动词,分裂)

男有分(名词,职分,职守)

货恶其弃于地也(动词,憎恶)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名词,罪恶)

选贤与能(通“举”,推荐)

颇与中国同俗(连词,和)

故人不独亲其亲(副词,单,只)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形容词,老而无子的人)

◆词类活用

1.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意动用法,以……为亲,以……为子)

2.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壮年人)

◆文言句式

判断句: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也”表判断)

倒装句: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介宾短语后置句,应为“于己藏”)

 

23、马说(韩愈)参考答案

一、翻译重点字词。

世有伯乐(本名孙阳,春秋时人,善于相马),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但是)伯乐不常有。

故(因此)虽(即使)有名马,祗(只、仅)辱(受侮辱)于(在)奴隶人(奴仆)之手,骈(并列)死于槽枥(马槽)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吃)或(有时)尽粟(小米)一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食(同“饲”喂养)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同“饲”喂养)也。

是(这)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吃)不饱,力不足,才美(美好的素质)不外见(同“现”,表现),且(犹,尚且)欲与常马等(相同)不可得(能够),安(怎么)求其能千里也?

策(用马鞭驱赶)之不以(按照)其道(正确的方法),食(通“饲”,喂养)之不能尽(使......竭尽)其材(同“才”才能、才干),鸣之而(却)不能通(通晓)其意,执(拿着)策(鞭子)而临(面对)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唉,表惊叹)!

其(难道)真无马邪(同“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其(其实)真不知马也。

二、翻译重点句子。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也只是埋没在那些奴仆手里,(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槽里,不能以千里马而著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能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粮食。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知道根据他能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4、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用马鞭赶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手里拿着马鞭,面对着千里马却说:

“天下没有千里马啊!

6、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唉!

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其实是他们真的不懂千里马啊!

三、归纳文言现象

1、通假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饲”,喂)

才美不外见(同“现”,表现)

食之不能尽其材(同“才”,才能)

其真无马邪(同“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2、古今异义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古义:

这样之后今义:

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

有时今义:

或者,或许)

是马也(古义:

这样今义:

判断动词)

安求其能千里也(古义:

怎么今义:

安全,平安)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

5、一词多义

(5)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养)

食不饱,力不足(吃)

(6)策策之不以其道(用马鞭驱赶)

执策而临之(鞭子)

(7)能虽有千里之能(名词,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动词,能够)

(8)其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词,它)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的)

其真无马邪?

(难道)

其真不知马也。

(其实)

4、词类活用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形容词用作动词,受屈辱)

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尽)

策之不以其道(名词用作动词,用鞭子驱赶)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数量词用作动词,行千里)

食之不能尽其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

5、特殊句式——判断句式

倒装句:

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应为“千里之马者”)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状语后置,应为“祗于奴隶人之手辱”)

省略句: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也”前面省略宾语“它”)

策之不以其道(省略主语“食马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