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1在天晴了的时候公开课教学设计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18484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1在天晴了的时候公开课教学设计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1在天晴了的时候公开课教学设计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1在天晴了的时候公开课教学设计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1在天晴了的时候公开课教学设计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1在天晴了的时候公开课教学设计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1在天晴了的时候公开课教学设计1.docx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1在天晴了的时候公开课教学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1在天晴了的时候公开课教学设计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1在天晴了的时候公开课教学设计1.docx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1在天晴了的时候公开课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1在天晴了的时候公开课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认5个生字,1个多音字,会写4个生字,查阅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自主积累词语。

3、体会这首诗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从中感悟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戴望舒”:

同学们,听说过这个人的名字吗?

知道他是谁吗?

2、教师小结:

戴望舒是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出示课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他的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朗读,识记。

要求:

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词,作上记号。

  (3)指名朗读,纠正。

要求读通顺。

3、了解课文的内容提示:

从诗的结构来入手。

  小组讨论相互交流

三、再读课文

1、默读全诗,想想课文哪些诗句写出了雨过天晴时的景物,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

2、深入研读,欣赏美景

  

(1)自由朗读诗歌的第一节,想一想文中描写了哪些雨过天晴的景物?

用横线把景物名称画出来。

  

(2)指名反馈。

(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

  (3)找出相关的诗句,读一读。

  (4)齐读第一节,想象画面。

  (5)指名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画面,然后再读一读。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朗读。

  (6)师导:

通过诗人的描述,雨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凤碟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7)师导:

同学扪,雨后的景色是多么的美丽而清新!

在天晴了的时候,我们真该到小径中去走一走。

因为——(学生读描写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的句子)

  (8)在读了诗人描写天晴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的句子后,你们发现了诗歌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拟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四、拓展思维,丰富画面。

1、同学们,天晴了,除了可以看到润湿的销路、炫耀着新绿的小草、绽放的小白菊、自在闲游的凤蝶儿,还可以看到怎样的景象呢?

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第三节。

2、指名反馈:

诗歌描绘的天晴了所看到的景象有哪些?

3、小结: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乌云散了,一切显得那样的明朗:

溪中波光荡漾,林中树影婆娑,天空云儿闲游……多美呀!

我们一起把这三行诗句读一读。

4、拓展思维:

你留心观察过雨后天晴时的景象吗?

把你看到的、听到的说一说。

5、小结:

雨后的景色多美呀!

所以作者不断地倡议我们在天晴的时候出去走走,我们一起来读第二节。

五、品味诗句、练习背诵。

1、自由诵读课文。

2、指名读一读。

集体评议。

3、集体读一读。

4、熟读成诵。

六、总结全文

  同学们,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我们只是缺少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老师希望大家能够和戴望舒一样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留心观察,拥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

七、布置下一期阅读内容《在自由和力量中飞翔》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不会的生字查字典。

2.查阅并了解惠特曼的生平与所处的时代背景,收集与本诗主题相类似的其他现代诗歌。

体会诗文中所表达的诗人的理想和情感。

附板书设计   

        泥路:

温柔

  小草:

新绿

  走走

  小白菊:

绽透

  凤蝶儿:

闲游

  1在天晴了的时候新阳

  溪水

  看看    暗绿

  云

 

 

在自由和力量中飞翔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达到诵读。

2.体会诗文中所表达的诗人的理想和情感,教育学生树立人生的理想。

教学重难点:

朗读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查阅并了解惠特曼的生平与所处的时代背景,收集与本诗主题相类似的其他现代诗歌。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检查学生对《在天晴了的时候》掌握情况。

2、现代诗歌不受旧体诗的格律束缚,注重诗歌的内在旋律和节奏,在感情的抒发上显得更加自由奔放。

本节我们走近美国作家惠特曼的现代诗《在自由和力量中飞翔》(板书课题)

3、首先我们认识一下惠特曼(放多媒体)学生介绍。

4、我们再来看几组图片(放多媒体)学生认真观察。

自由发言,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观看后的感受。

二.诵读课文、把握节奏。

1、小黑板出示朗读要求。

2、学生汇报读。

3、多媒体范读。

4、生再读体会诗情。

三.品读诗句、体会诗情。

1、边读边想、边读边记。

(1、你读懂了什么?

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你能从诗中那些词句上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3、突出个性理解。

例如:

第一句中的:

“不愿”“渴望”抓住“争短长”“飞翔”。

(4、诗中的“小鸟”代表什么?

“雄鹰”代表什么?

(5、你的理想和志向是什么?

(6、总结板书。

自由、欢乐、力量、意志,并填空。

四.再读诗歌、抒发豪情。

1、我们用自己的诵读把诗人的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

2、多媒体范读。

3、比赛学生自由组合到台前诵读。

选出优秀的配音乐读。

五、拓展诵读、升华情感。

学生展示收集现代诗。

六、学有所用、仿写练笔。

试着仿照课文的写法,写几句话表达自己的理想。

学生展示。

七、集体起立、诵读全诗。

八、布置下一期阅读内容《在虹霓消逝的地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达到诵读。

2.体会诗文中所表达的诗人的理想和情感。

 

虹霓消逝的地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达到诵读。

2.体会诗文中所表达的诗人的理想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朗读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查阅并了解拉埃夫生平与所处的时代背景,收集与本诗主题相类似的其他现代诗歌。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检查学生对《在自由和力量中飞翔》掌握情况。

2、首先我们认识一下拉埃夫(放多媒体)学生介绍。

二.诵读课文、把握节奏。

1、小黑板出示朗读要求。

2、学生汇报读。

3、多媒体范读。

4、生再读体会诗情。

三.品读诗句、体会诗情。

1、边读边想、边读边记。

(1、你读懂了什么?

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你能从诗中那些词句上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四.再读诗歌、抒发豪情。

1、我们用自己的诵读把诗人的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

2、多媒体范读。

3、比赛学生自由组合到台前诵读。

选出优秀的配音乐读。

五、拓展诵读、升华情感。

六、集体起立、诵读全诗。

七、布置下一期阅读内容《盲童》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诗文中所表达的诗人的理想和情感。

 

 

盲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达到诵读。

2.体会诗文中所表达的诗人的理想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朗读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查阅并了解西柏生平与所处的时代背景,收集与本诗主题相类似的其他现代诗歌。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检查学生对《在霓虹消逝的地方》掌握情况。

2、首先我们认识一下西柏(放多媒体)学生介绍。

二.诵读课文、把握节奏。

1、小黑板出示朗读要求。

2、学生汇报读。

3、多媒体范读。

4、生再读体会诗情。

三.品读诗句、体会诗情。

1、边读边想、边读边记。

(1、你读懂了什么?

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你能从诗中那些词句上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四.再读诗歌、抒发豪情。

1、我们用自己的诵读把诗人的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

2、多媒体范读。

3、比赛学生自由组合到台前诵读。

选出优秀的配音乐读。

五、拓展诵读、升华情感。

六、集体起立、诵读全诗。

七、布置下一期阅读内容《信任》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达到诵读。

2.体会诗文中所表达的诗人的理想和情感。

 

信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达到诵读。

2.体会诗文中所表达的诗人的理想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朗读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查阅并了解盖尔·布兰克生平与所处的时代背景,收集与本诗主题相类似的其他现代诗歌。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检查学生对《盲童》掌握情况。

2、首先我们认识一下盖尔·布兰克(放多媒体)学生介绍。

二.诵读课文、把握节奏。

1、小黑板出示朗读要求。

2、学生汇报读。

3、多媒体范读。

4、生再读体会诗情。

三.品读诗句、体会诗情。

1、边读边想、边读边记。

(1、你读懂了什么?

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你能从诗中那些词句上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四.再读诗歌、抒发豪情。

1、我们用自己的诵读把诗人的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

2、多媒体范读。

3、比赛学生自由组合到台前诵读。

选出优秀的配音乐读。

五、拓展诵读、升华情感。

六、集体起立、诵读全诗。

七、布置下一期阅读内容《和小鸟最相亲爱》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达到诵读。

2.体会诗文中所表达的诗人的理想和情感。

 

 

 

自然的回声

教学要求:

1.帮助学生积累常用语、古诗。

2.熟读美文片段、古典经文。

3.了解世界历史故事。

4.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

检查上周诵读情况,培养诵读兴趣。

教学难点:

落实本周诵读任务,进行有针对性的诵读指导。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检查上周诵读情况,教师相机表扬背诵正确、流利的同学

1.指名背诵常用语1——4条。

2.指名背诵古诗《潇湘神》。

3.背诵《人文经典》中的《在虹霓消逝的地方》。

4.请优异学生背诵:

(1)古诗《台城》。

(2)《惠吉类》P71—72页。

5.根据检查情况,各小组推荐表彰“背诵之星”。

6.请学生讲讲印象深刻的历史故事,根据演讲情况,表彰“阅读之星”。

三、指导本周诵读内容

1.了解本周诵读内容。

2.指读常用语第5——8条。

说说常用语的意思。

3.指名读古诗《嫦娥》,正音,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4.指名读美文《自然的回声》正音、品读。

要求背诵。

5.赏读古诗《春日偶成》、古典经文《惠吉类》P73--74。

6.阅读内容:

《名著欣赏》P38——74,细化至每天的阅读任务。

四、布置下周诵读内容

 

在德国——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教学要求:

1.帮助学生积累常用语、古诗。

2.熟读美文片段、古典经文。

3.名著欣赏。

4.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

检查上周诵读情况,培养诵读兴趣。

教学难点:

落实本周诵读任务,进行有针对性的诵读指导。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检查上周诵读情况,教师相机表扬背诵正确、流利的同学

1.指名背诵常用语5——8条。

2.指名背诵古诗《嫦娥》。

3.背诵《人文经典》中的《自然的回声》。

4.请优异学生背诵:

(1)古诗《春日偶成》。

(2)古典经文《惠吉类》P73--74

5.根据检查情况,各小组推荐表彰“背诵之星”。

6.请学生讲讲印象深刻的历史故事,根据演讲情况,表彰“阅读之星”。

三、指导本周诵读内容

1.了解本周诵读内容。

2.指读常用语第9——13条。

说说常用语的意思。

3.指名读古诗《剑客》,正音,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4.指名读美文《在德国-----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正音、品读。

要求背诵。

5.赏读古诗《北陂杏花》、古典经文《惠吉类》P75—76页

6.阅读内容:

《名著欣赏》P75——112,细化至每天的阅读任务。

四、布置下周诵读内容

 

 

首先喜欢别人

教学要求:

1.帮助学生积累常用语、古诗。

2.熟读美文片段、古典经文。

3.名著欣赏。

4.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

检查上周诵读情况,培养诵读兴趣。

教学难点:

落实本周诵读任务,进行有针对性的诵读指导。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检查上周诵读情况,教师相机表扬背诵正确、流利的同学

1.指名背诵常用语9——13条。

2.指名背诵古诗《题剑客》。

3.背诵《人文经典》中的《在德国-----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4.请优异学生背诵:

(1)古诗《北陂杏花》。

(2)古典经文《惠吉类》P75—76页

5.根据检查情况,各小组推荐表彰“背诵之星”。

6.请学生讲讲印象深刻的名著故事,根据演讲情况,表彰“阅读之星”。

三、指导本周诵读内容

1.了解本周诵读内容。

2.指读常用语第14——17条。

说说常用语的意思。

3.指名读古诗《五更》,正音,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4.指名读美文《首先喜欢别人》正音、品读。

要求背诵。

5.赏读古诗《南溪》、古典经文《惠吉类》P77—78页。

6.阅读内容:

《名著欣赏》P113——150,细化至每天的阅读任务。

四、布置下周诵读内容

 

驯鹿的冬天

 

教学要求:

1.帮助学生积累常用语、古诗。

2.熟读美文片段、古典经文。

3.名著欣赏

4.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

检查上周诵读情况,培养诵读兴趣。

教学难点:

落实本周诵读任务,进行有针对性的诵读指导。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检查上周诵读情况,教师相机表扬背诵正确、流利的同学

1.指名背诵常用语14——17条。

2.指名背诵古诗《题西林壁》。

3.背诵《人文经典》中的《首先喜欢别人》7---10节。

4.请优异学生背诵:

(1)古诗《五更》。

(2)《惠吉类》P77—78页内容。

5.根据检查情况,各小组推荐表彰“背诵之星”。

6.请学生讲讲印象深刻的名著故事,根据演讲情况,表彰“阅读之星”。

三、指导本周诵读内容

1.了解本周诵读内容。

2.指读常用语第18——20条。

说说常用语的意思。

3.指名读古诗《采桑子》,正音,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4.指名读美文《驯鹿的冬天》正音、品读。

要求背诵。

5.赏读古诗《道旁小憩观物化》、古典经文《惠吉类》P78—79页。

6.阅读内容:

《名著欣赏》P151——188,细化至每天的阅读任务。

四、布置下周诵读内容

 

阅读理解

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彭几剃眉

彭几是一个喜欢崇拜名人的读书人。

有一天,彭几初次看见宋朝大文学家范仲淹的画像,便连连拱手拜谒。

接着,他对着画像仔仔细细地看了一番,说:

“一点不错,有大智慧的人,相貌也一定与众不同!

回家之后,他拿起镜子照照自己的脸,捋捋自己的胡须得意地说:

“我与他大致上是很相像的了,只是我这耳朵里少了几根毫毛!

不过,这不要紧,等到年纪大了,自然会有的。

后来,他到庐山的太平观去游玩,看见了唐朝名臣狄仁杰的画像。

他恭恭敬敬地拜了几拜,口中还念念有词:

“宋朝进士彭几谨谒!

”之后,他自然又对画像仔仔细细地看上一番。

这次却有些不一样。

原来,狄仁杰的眉毛长得很长,眉梢一直插到鬓边;而他自己的眉梢却是向下弯的。

回家以后,他就拿剃刀把眉梢修得尖尖的,好像正要向鬓边斜刺上去的样子。

家人见了他那副怪相,不禁觉得好笑。

这使彭几大为光火,他说:

“这有什么可笑的?

我没有耳毫,这是天生的。

至于修剃眉毛,我是想让它向上生长,不要弯下来,就像狄仁杰一样,一直插向鬓边!

(选自《中国趣味寓言故事3》,译林出版社)

(1)结合上下文,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拱手:

两手在胸前相抱,表示恭敬。

                  

B. 谨谒:

谨慎、小心地拜见。

C. 光火:

恼火,发怒。

                                           

D. 怪相:

做出脸部奇怪样式的表情。

(2)“这有什么可笑的?

”这是一个________句,彭几说这句话时的态度是________。

(3)文中的彭几看见了哪些名人的画像?

看后有什么不同的做法?

(4)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

(1)B

(2)反问;非常生气

(3)文中的彭几看见了范仲淹和狄仁杰的画像。

看了范仲淹的画像后,彭几照镜子觉得很相像,只是自己耳朵里少了几根毫毛,不过等到年纪大了自然会有的。

看了狄仁杰的画像后,他拿剃刀把眉梢修得尖尖的,向鬓边斜刺上去的样子。

(4)我们在学习别人长处的时候,首先应该注意事物的内容,而不要只注意形式而忽视内容。

【解析】【分析】

(1)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然后再判断。

(2)这句话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是反问句。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

⑴B;⑵反问;非常生气;⑶文中的彭几看见了范仲淹和狄仁杰的画像。

看了范仲淹的画像后,彭几照镜子觉得很相像,只是自己耳朵里少了几根毫毛,不过等到年纪大了自然会有的。

看了狄仁杰的画像后,他拿剃刀把眉梢修得尖尖的,向鬓边斜刺上去的样子。

⑷我们在学习别人长处的时候,首先应该注意事物的内容,而不要只注意形式而忽视内容。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2)考查学生对反问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游乐山

   妈妈的故乡四川有一处中外闻名的游览胜地——乐山。

今年暑假妈妈一起回家乡,我有幸游览了乐山。

   清早,江面上晨雾弥漫。

我们由乐山城乘汽艇沿江而下,过青衣江、泯(mǐn)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口来到有中流砥柱之称的乌龙山。

   乌龙山四面环水,孤峰兀立,山上树木繁茂,翠竹成荫,山壁陡峭,江流澎湃。

古人曾赞道:

“河处悄来缥(piāo)渺(miǎo)峰,独立江心江四曲。

环水有山不见山,一耸云树插天绿。

   我们离船登岸,踏上山间小径,小径两旁竹木苍翠,不时传来阵阵鸟语,十分幽雅恬静。

不知不觉悟我们来到乌龙寺,乌龙寺坐落在乌龙山顶。

楣(méi)门正中高悬金匾,门上雕刻着十分精美的花卉图案,显得富丽堂皇。

寺内主要建筑有经弥陀(tuò)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和方丈室等,这些建筑结构严谨,庄严雄伟。

入门为天王殿,殿内有四大天王雕塑,一个凶猛,一个严肃,一个威武,一个神气。

天王手拿擒妖宝物,个人魁梧高大,形态庄重。

寺中烟气弥漫,看来寺内香火很盛,烧香拜佛者络绎不绝。

   沿着石铺小路下了山,过铁索桥,来到雄伟秀丽的凌云山。

凌云山文物古迹丰富,历史名人题咏遍山皆是。

加上寺宇辉煌,并有世界最大的石佛,因此自古以来有“天下山水在蜀,蜀之山水在嘉州,嘉州山水在陵云”的美誉。

险峻的竣云栈(zhàn)道下,奔腾的江水不时地冲击着山石,十分壮观。

   顺着凌云栈道,我们来到大佛脚下。

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勒坐像。

佛像依凌云山西壁凿岩而成,在三江激流汇合处,坐东面西,佛像高71米,鼻长5.6米,单是脚前可坐百余人,如今大佛身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像披着绿色的袈裟(jiā shā),大佛背山面水,已在这里打坐一千一百多年了。

大佛一双慧眼远眺峨眉,近观乌龙,双眼欲睁似闭,神态端庄慈祥,真是形神兼备。

其雕刻的精细,充分显示出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技艺,实在令人惊叹。

   夕阳红着脸儿,慢慢地西沉了,天空中的浮云化作片片美丽的晚霞。

此刻,乐山奇景我们尽收眼底。

我为祖国有如此辉煌灿烂的历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1)解释下列成语。

①络绎不绝:

________。

②巧夺天工:

________。

(2)本文的记叙顺序是(   )

A. 时间变化                                 

B. 地点变化                                 

C. 事情的发展

(3)填出下列地点变化的缺项。

乐山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横线画出第六自然段描写大佛高大句子,用波浪线画出这节中描写大佛神态的句子。

(5)短文最后一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

(1)用来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2)B

(3)乌龙山;乌龙寺;凌云山;乐山大佛

(4)横线:

佛像高71米,鼻长5.6米,单只脚面可坐百余人。

神态:

大佛背山面水,一双慧眼远眺峨眉,近观乌龙,双眼欲睁似闭,神态端庄慈祥,真是形神兼备。

(5)与开头相呼应,使文章的结构严谨。

【解析】【分析】

(1)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3)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主关键词语,由“乐山城、乌龙山、乌龙寺、凌云山、乐山大佛”可知,作者是按地点变化写的。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

(1)①用来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

②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2)B(3)乌龙山、乌龙寺、凌云山、乐山大佛(4)横线:

佛像高71米,鼻长5.6米,单只脚面可坐百余人。

神态:

大佛背山面水,一双慧眼远眺峨眉,近观乌龙,双眼欲睁似闭,神态端庄慈祥,真是形神兼备。

(5)与开头相呼应,使文章的结构严谨。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2)、(3)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把智慧用对地方

有一对夫妻开了家烧酒店。

丈夫是个老实人,为人真诚、热情,制作的酒也好。

有道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一传十,十传百,酒店生意兴隆,常常是供不应求。

看到生意如此之好,夫妻俩便决定把挣来的钱投进去,再添置一台烧酒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酒的产量。

这样,一可满足顾客需求,二可增加收人,早日致富。

一个月以后,丈夫外出购买设备归来。

妻子一见丈夫,便高兴地说:

“这几天,我可知道了做生意的秘诀。

”丈夫不解地说:

“做生意靠的是信誉,除此还能有什么秘诀?

妻子听后,用手戳着丈夫的头,自作聪明地说:

“你这榆木脑袋,现在谁还像你这样做生意!

你知道吗?

这几天我赚的钱比过去一个月挣的还多。

秘诀就是,我给酒里兑了水。

丈夫一听,肺都要气炸了,他没想到,妻子竟然会往酒里兑水,一气之下就把屋内剩下的酒全部都倒掉了。

他知道妻子这种坑害顾客的行为,将他们苦心经营的酒店的牌子砸了,而这又意味着什么。

从那以后,尽管丈夫想了许多办祛,竭力挽回妻子给酒店信誉所带来的损害,可“酒里兑水”这件事被顾客发现了,酒店的生意日渐冷清,最后不得不关门停业了。

(选自《中国少儿必读金典:

哈佛家训》,天地出版社)

(1).“酒香不怕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