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docx
《申论热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论热点.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申论热点
第一、
热点时评:
医生“黑名单”发力需三重保障
国际医药巨头葛兰素史克和赛诺菲相继在华曝出“贿赂门”的同时,陕西富平妇幼保健院医生涉嫌卖婴案也在持续发酵。
对此,中国医师协会受国家卫计委委托,已正式启动执业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在公示考核结果的同时,医生“不过关”的原因也有望对社会公示,因医德医风问题未通过考核的医生将被列入“黑名单”。
(8月11日《京华时报》)
从许多行业考核本身暴露出来的缺陷来看,要使执业医师定期考核在促进医风好转上切实发挥作用,须有以下三重保障。
首先,考核不能成为“事后诸葛亮”。
按照有关方面透露的思路,对医师的考核结果和“不过关”的原因都将公示,甚至会把因医德医风问题未通过考核的医生列入“黑名单”,这对于医师确实会形成一定的震慑作用。
不过,考核毕竟属于一种事后行为,只能对已经被发现曝光的医师败坏医德医风的行为进行评估,而难以在平时就起到足够的预防和遏制相关行为发生的作用,甚至不排除有的医师用“考核合格”、“考核优秀”来掩盖其不正当行为,比如富平妇幼保健院涉嫌卖婴案的医生在案发前就是领导、同事和患者心目中的合格甚至优秀医师。
因此,考核不能替代常规的监督,更应该在强化对医师执业行为的日常监督约束上着力。
其次,考核本身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应有保障。
考核本身也是一种权力,而且由于它事关医师的职业前途,因此是一种很重要的权力。
任何权力都有腐败滥用的风险。
“打铁还需自身硬”,更重要的是必须对考核活动本身也强化监督约束,使考核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进行,用阳光来保证考核这把“手术刀”自身不会锈蚀。
再次,考核失实的责任应该有明确承担。
既然这种考核是国家卫计委委托,它就具有公权力行为的性质,因此必须权责相符,权当其责。
如果考核过程中本身发生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的现象,就必然导致一些问题医师不能被及时发现,甚至反而会给他们的胡作非为提供“保护色”,对此,就必须从严追究考核失实者的责任。
因此,如果说考核者要给因医德医风问题未通过考核的医生建立“黑名单”,那么,对考核者本身不负责任、失职渎职的行为也要建立“黑名单”,必须形成严格的考核责任体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从根本上来讲,当前医德医风领域暴露出的许多问题,本身不是因为缺乏考核造成的,因此,再好的考核也只能起到治标的作用。
绝不能放弃对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只有深化体制改革,才能去除体制弊端。
第二、
申论热词:
“八项规定”
日前,有网友在镇江当地论坛爆料,局长办公室放着5箱酒。
记者从镇江市环保局获悉,当地相关部门目前已介入调查,这些酒并非局长所有,是新区环保局去年购买的招待用酒,在中央“八项规定”发布后,这些酒就被收起来了。
(8月11日《南方日报》)
众所周知,党中央关于严禁公款吃喝的态度是一贯的,也曾多次发布关于厉行勤俭节约的相关规定,譬如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曾发出《关于认真检查对严禁用公款吃喝送礼等有关规定执行情况的通知》。
因此,“八项规定”绝非新的要求,而是对过去相关规定的提炼总结和再次强调,更不可能有“在‘八项规定’发布之前违规就能免于问责”的说法。
对于某些部门拿“买于八项规定之前”当挡箭牌的做法,纪检监察部门应提高警惕,绝不能允许“买于八项规定之前”成为新的卸责借口。
更何况,即使这批酒确实买于“八项规定之前”,那么既然“八项规定”已经发布,该部门为何不做出退货、转卖等相应处理,而是选择保存下来?
想必其中多半存着“等‘风头’过后再让这批酒重见天日”的“小九九”。
由此可见,某些官员并没有正确认识到公款吃喝的严重性,他们凭借以往的经验,认为遏制公款吃喝的规定不过是“一阵风”罢了。
一方面,他们认为从前的规定已成“一阵风”刮走,所以新规定前的行为自然可以既往不咎;另一方面,他们对新规定的认识还停留在“一阵风”的幻想,认为现阶段假意应付即可,总有风平浪静之日。
显然,他们错判了中央打击不正之风的决心,也低估了社会舆论监督的力量。
“八项规定”并非什么运动式执法,而是常抓不懈的严格监管,无处不在的社会舆论监督,也不会被包括“买于八项规定之前”在内的各种借口轻易欺骗。
在此背景下,再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一套小聪明,只会自讨苦吃。
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制度的威力在于执行,倘若在旧制度执行不力的情况下,还热衷于不停发布新制度,只会降低制度的公信力,使制度失去应有的威慑力。
因此,我们应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彻底打消某些官员将其视作“一阵风”的幻想。
第三、
申论热词:
文化传播
30多年前,海峡彼岸的乡愁,还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而现在,载不动的乡愁在两岸频繁的经贸和文化往来中逐渐舒解。
这种客观的历史变化,是两岸有识之士持续努力的结果。
这其中,承载民族历史信息的传统文化既是舒经活脉的元气,也是沟通交流的舟楫便道。
文博界为两岸文化交流打出头炮之后,1993年国家京剧院袁世海、杜近芳等京剧名角组成的95人演出团分两批赴台演出,在宝岛台湾从北到南掀起盛况空前的京剧热潮。
各界名流纷至沓来,一时间,剧场、后台、餐馆……唏嘘和论道之声不绝于耳,给当年排在演出节目单第十六位、崭露头角的京剧老生于魁智留下了永难磨灭的记忆。
如今已成京剧界代表人物的于魁智,与国家京剧院从1996年起已经连续18年赴台演出。
今年7月30日到8月4日,适值两岸恢复交流后内地京剧院团首次赴台演出20年,国家京剧院在台北的剧院挂出了《满江红》、《梁山伯与祝英台》、《火烧裴元庆》、《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凤还巢》、《四郎探母》、《艳阳楼》、《淮河营》、《龙凤呈祥》等9出戏码。
“精美呈现”,“剧剧精彩”,“钻石组合”,是《中国时报》等多家台湾媒体的美誉。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做任何学问,学任何技艺,不论人前怎样灵动光鲜,人后都要下笨工夫。
中国京剧人20年的努力和坚持殊为不易。
要坚持,首先要突破名利关。
京剧作为国粹,在活跃的文化市场上,并不缺乏海内外的知音,与内地一些一线城市相比,台湾地区的票房和影响力在数量上并没有太大优势,何况包括于魁智、李胜素、朱强、杨赤、奚中路这些已然功成名就的京剧各行当的“角儿”,似乎已不大需要借台湾市场扬名立万。
从利来说,虽然国家京剧院的演出每次都是热点,但是台湾戏剧演出的票价比大陆低,观众总量不多,包括角儿在内的演出报酬自然也有限。
这样不为名利的坚持,需要信仰和兴趣。
担纲赴台演出的国家京剧院一团号称“天下第一团”,李少春、叶盛兰、袁世海、杜近芳等一代京剧艺术大师开创了“严谨规范、精美典雅、气势恢弘”的艺术风范,并且留下了“戏比天大、责任担当、仁义忠孝”的精神传统。
“在台湾这个中华传统文化辐射深远的地区演出京剧,让大家看到我们对传统艺术的薪火相传,看到我们这个时代的创新和发展”,是于魁智这一代京剧人的愿望。
要坚持,更要能够挽留住观众。
虽然常戏说京剧是“内地的演员、台湾的观众”,极言内地演员之出色、台湾观众之懂戏。
但是,今天的台湾与世界任何一个发达地区一样,人们的文化观念或许还保留着传统和本分,但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从上世纪后半叶以来,台湾一直是亚洲流行艺术的渊薮之一。
在影视音乐等多样化的艺术版图里,台湾看戏、懂戏的观众从年龄上已经“垂垂老矣”,数量上日渐减少。
虽然这个总体现实令人伤感,但在两岸京剧人的共同努力下,也不乏可以慰怀的信息。
演戏要从娃娃抓起,看戏也要从娃娃抓起。
台北的剧场里,我们看到八旬老戏迷场场不落,五龄童、六龄童的身影时而可见。
在演出后台,一对分别从德国和美国特意回台北看戏的年轻姐妹,自陈追随国家京剧院已20多年。
于此,要提到国光剧团等台湾京剧人的努力,他们的各种创新客观上也让年轻观众开始接近京剧。
其实,京剧从发生到美学建构,始终走“大众化”路线,作为一门精致完美的综合艺术,京剧从音乐到表演,从舞台到人物,招招有式,行行见规,把程式的美与生活的美无痕对接,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京剧观众的“小众”和“大众”固然不能无视客观背景,但与传播努力却有很直接的关系。
文化是水,靠拢、接近、交流,就会融入、并流、合力,汇成绵绵不绝的长河。
中国京剧人下了20年的笨工夫,祝愿他们获得好的收成。
第四、
科技研发要有持续性
前不久,笔者到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采访,了解了该所几个重点科学仪器研制项目,感触颇深。
武汉物数所近几年来十分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成绩不俗。
其中,在该所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下,国产手持式超声波检测仪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已达到90%,在短短几年里完全扭转了洋品牌多年垄断的局面。
据了解,从上世纪60年代起至今,50多年来该所的相关科研人员一直在超声波检测技术领域里不断探索、持续研发,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期也没有中断过。
正是凭借这样的坚持和努力,我国的超声波检测技术才得以持续领先,为之后的“逆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令人遗憾的是,在我国这样的例子并不多见。
人们看到更多的是,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我们原本起步较早、技术领先,但却没能长久坚持,导致最后远远落在国外后面,可谓“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重大技术研发的中断,往往会给该研究领域及其所辐射的产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比如我国的国产大飞机项目,早在1971年,当空客公司第一款客机A300还在襁褓中的时候,我国就开始自主研发大型客机“运十”,并在1980年试飞成功。
但后来由于诸多原因,这个令人激动的胜利并没有持续下去。
到1985年,“运十”项目被无限期地搁置了。
10余年之后,空客、波音早已成为几乎垄断世界航空工业的两大巨人,而我国的民用飞机领域几乎还停留在“为别人做嫁衣”、提供零部件生产的产业链低端。
直到2008年,“建造中国自己的大飞机”这个曾经尘封多年的梦想才再次起航。
屈指算来,其间耽搁了20多年,不但使我国丧失了夺取“科研高地”的机会,同时也丧失了占领“市场高地”的机会,要想夺回来何其艰难!
坚持不一定能获得成功,但不坚持一定不会有最后的欢笑。
纵观国内外科技史,不管是重大的理论突破,还是重要的技术进展,无不是“十年磨一剑”。
为什么有那么多前景可观的“好苗子”中途“夭折”?
有的是因为经费支持不连贯,有的是因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脱节,还有的是因为新旧领导认识不一致。
无论是哪种原因,其结果都令人痛惜。
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说明提醒我们:
对那些事关国家经济民生的重大科研项目,一旦看准了、开了头,无论过程中间面临多大的困难,都要咬牙坚持,不能随意中断,否则只能“望洋兴叹”。
第五、
申论热词:
微博辩论
现在的微博,随时都会爆发出很多的争论,这是一件好事,中国历来缺乏公共讨论的平台,如果在讨论中能够形成有益的意见,形成有效的舆论,规范政府行政,引导社会良性运转,促进社会进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但现实却是令人喜忧参半,首先得肯定,微博有效地改善了中国的舆论生态,改善了公共事务。
但也不得不承认,微博上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
正常的讨论,应该是理性的,通过事实与逻辑与对手讲道理。
但现在不时出现的情况却是,只有立场的对峙,没有事实的支撑。
不是以理服人,而是看谁人多势众,骂声更多。
这着实是令人痛心的。
在这种情况下,非常难以形成共识。
也就很难形成对于社会进步有益的意见。
近日发生的事情是,一位在华的英国人,上海交大访问教授罗思义,对于微博上流传的一组关于俄罗斯经济的数据提出质疑,他认为这组数据严重夸大了近二十年来俄罗斯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
而微博上一些大V在传播这些数据,有的人在他的提醒下,道歉了,而有的人则无动于衷。
众所周知,如何看待过去二十年俄罗斯的改革,如何看待过去二十年俄罗斯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在中国区分所谓的“左”“右”立场的重要试金石。
为了证明自己立场的正确,双方都拿出了大量的证据。
但可悲之处就在这里,有很多证据是经不起推敲的。
正如这一次罗思义指出的,立场偏右的公知,传播了大量的错误的证据,着实是一种耻辱。
但这并不能证明左面的朋友们的清白,事实上,在这之前,他们也散布了大量关于俄罗斯惨状的不实之词。
这表明,在历史已经进入21世纪的今天,国人依然缺乏用实证的精神和手段,证明自己观点的习惯。
这很令人悲哀,科学精神在西方社会成为主流思想已经有数百年,而在我国,上个世纪初,就已经开始宣扬民主与科学。
科学精神,很大程度上就是不盲从,用科学方法获得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也就是“小心的求证”。
近一个世纪过去了,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平确实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科学精神,显然也没有深入到中国人的头脑中去,尤其是在社会领域,在讨论问题时,始终没有形成“拿证据来”的习惯,而网络,尤其是微博,又把这一不好风气放大了。
也许很多人认为,为了实现好的目的,可以使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
但问题是,没有经过实证,你怎么知道你追求的、维护的目标是好的呢?
并且世界上很多事情,并非都是尖锐地二元对立,并非都是非黑即白,非左即右的。
很多问题的解决,并不是在左右两个极端的立场观照下就能解决的。
相反,如果通过实证,说不定可以在一定的层面理解对方,以及对方的立场,进而能够实现妥协,达成共识,共同促进社会进步。
就我个人而言,我就很愿意进行实证方面的研讨。
比如说对罗思义,我也本着实证的精神,进行了一番探析。
发现他的一些言论,也是值得商榷的。
他一直强调过去二十年,俄罗斯GDP增长速度为0.8%,是很失败的。
但他却有意地回避着进入21世纪之后,俄罗斯经济以年均5%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的事实。
这样的引导恐怕也是不够实证主义的,不利于我们客观认识俄罗斯经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