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环保报告.docx
《四川环保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环保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环保报告
四川环保报告
——写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
从1974年起步至今,四川环保事业走过了风雨35载。
35年来,四川环保艰难起步,依法推进,到今天日益强势,经济高速发展而环境安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打造绿色天府、建设生态四川”成绩卓著。
这期间,伴随着经济发展的起伏跌宕,承受着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四川环保事业经受过挫折,承担过压力,面对过挑战,但始终都能化解风险,走过低谷,挺过艰难,迎来一个又一个环保事业的春天。
在新中国60华诞即将来临的日子里,回顾四川环保事业的发展历程,总结四川环境保护在探索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将启示我们更好地推进环境保护“三个转变”、服务四川发展大局,更好地维护四川人民生存、发展、环境权益。
这,将启开四川环保事业新的征程,翻开四川环保发展的崭新一页。
发展历程
从艰难起步到依法推进,从加快发展到强势出击,四川环保经历了四个阶段,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突破,实现了“由弱到强”的根本转变。
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警醒了中国环境保护意识。
两年后,1974年,四川省成立省革命委员会环境保护办公室。
1976年,四川省召开第一次全省环境保护会议,标志着四川环境保护事业正式起步。
从那时至今,四川环保事业先后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35载风雨历程,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突破,实现了“由弱到强”的根本转变。
1974年~1978年,四川环保艰难起步,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突破。
这一时期,四川环境保护工作以组建各级环境保护机构队伍、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增强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为重点,组织力量开展了污染源调查,制定了环境保护“五五规划”,开展了企业废水、废气、废渣的“三废”治理,开始在重点城市进行环境监测布点,开始培训监测技术骨干力量,开始“三废”治理的科学研究。
1978年~1992年,四川环保依法推进,走上了有法可依的道路。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奠定了环境保护的法治基础。
从此,四川环境保护事业开始进入依法推进阶段。
四川先后颁布实施了《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依法开展了排污收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管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环境目标责任制和执法检查等工作,重点抓了小硫磺、小土焦、小造纸等“三小”和小钢铁、小水泥、小炼油、小玻璃、小火电等“五小”企业的污染治理,探索了依法保护环境的路子。
1992年~2003年,四川经济加速发展,环保问题集中凸显。
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四川从各个方面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工作力度。
1992年四川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关于综合治理沱江污染的决议》,1997年四川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1998年省人大颁布《综合治理岷江流域水质污染的决议》。
同时加快了地方法规、规章的建设步伐,相继颁布实施《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等地方法规,《四川省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地方规章。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开展了“一控双达标”行动,着力削减污染负荷,全面调整了造纸产业结构,各地改善了城市燃料结构,提高了气化面和气化率。
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进行土地荒漠化治理和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出台了一系列生态保护规范性文件,颁布实施了保护自然保护区的地方法规,并于21世纪初提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战略,加快了生态建设步伐。
成都、绵阳开始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这一时期,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的集中出现,四川环境保护工作也有了新飞跃,全省总体环境质量下降的趋势得到控制,局部区域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2004年至今,四川环保强力推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根本转变。
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提出的“三个转变”,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2004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深刻总结沱江特大水污染事故教训,针对环境污染事件多发的严峻态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提出了“还三江清水,建生态四川”的目标,出台了《四川省各市州党政一把手环境保护工作实绩考核办法》和《四川省环境污染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办法》,强化了环境管理创新,提出了32字原则,开展了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006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定》。
同时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开展了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全方位强化了污染源整治,以挂牌整治为手段,强化工业污染源整治;以城市创模为载体,强化城市污染整治;以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为抓手,强化农村污染源整治。
2007年和2008年,省委、省政府分别把环境保护纳入“十大惠民行动”和“八大民生工程”。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省环境保护系统快速反应,确保了四川环境安全和灾后恢复重建的顺利进行。
成就非凡
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污染排放总量逐年增多、重大自然灾害接连发生、环境压力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四川有效遏制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有效保持了生态与环境的基本稳定和逐年改善,有效推进了环境与发展的初步和谐,为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长江中下游环境安全做出了应有贡献。
35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四川环境保护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影响日益增强。
主要成就体现在八个方面:
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30多年前,环境保护对各级领导和群众来说,是个非常陌生的概念。
而今,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
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提出后,环境保护理念正在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生产生活各个环节。
污染治理、总量减排取得重大成效。
从1975年重点“三废”开始,四川省始终把污染防治作为环境保护的主战场和硬任务。
到2008年底,全省地表水5个出川断面水质均连年达标,五大流域121个省控监测断面中,干流有95.6%达标,支流有70.7%达标。
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七五”期间,全省二氧化硫年日均值、总悬浮颗粒物年平均值均超标严重,酸雨频率多酸度高分布广。
到2008年底,全省18个地级城市中14个城市的二氧化硫年日均值达到二级标准,16个城市的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达到二级标准。
“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取得重大突破。
2006年~2008年3年间,全省二氧化硫累计削减11.6%,已完成“十一五”目标的97.7%;化学需氧量累计削减4.33%,已完成“十一五”目标的86.6%。
灾害频频发生但饮用水和核与辐射环境“两个安全”得到确保。
四川着力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保护和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监管上下功夫。
到2008年底,全省32个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都得到有效保护,其中26个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同时在核反应堆规模及数量居全国首位、放射性同位素产量占全国的60%、民用核技术应用十分广泛的情况下,确保了30多年来没有发生大的核污染事故。
经济高速发展而城乡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四川经济总量翻了数番,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86.42亿元增加至2008年的12506.30亿元,增加了66倍。
其间环境质量一度恶化,但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这一恶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和扭转,全省城乡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全省城市空气质量有效改善,城市噪声得到有效治理,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率逐年提高。
18个地级市和14个县级市全部实施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绵阳市、成都市率先在西部创建成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遂宁等12个市(县、区)建成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县、区)。
在农村地区,生态细胞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已建成全国环境优美乡镇16个,省级优美乡镇45个。
同时,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小流域综合整治取得初步成效。
“绿色天府、生态四川”建设稳步推进。
全省21个市(州)和100余个县(市、区)编制完成了生态市(州)和县(市、区)建设规划,其中有18个县(市、区)规划已由当地人大颁布实施。
全省有6个城市、90个企业、16个园区开展了循环清洁生产试点。
全省森林覆盖率从上世纪60年代的9%提高到2008年的31.2%。
截至2008年底,全省自然保护区达167个,全省85%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
全省退牧还草147万公顷,围栏改草284万公顷,草原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的状况有所减轻。
全省已建成300个省级生态村,458个省级生态小区、6900个市级以上生态家园,253个省级以上绿色学校,127个省级以上绿色社区。
环境管理制度在优化结构、服务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提前介入、主动跟进、全程参与,为四川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质服务;通过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为经济快速发展开辟了绿色通道;通过严格执法,采取限期治理、区域限批等措施,为四川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环境法规体系逐步完善。
35年来,四川先后颁布了《四川环境保护条例》等5部地方环保法规,《四川省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等3部地方政府规章,省人大先后作出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议》等3个环境保护方面的决议,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了《关于制止土法生产硫磺污染破坏环境的指令》等8个环境保护方面的规范性文件,有关部门制定了《四川省清洁生产审核实施办法(暂行)》等一系列的环境保护制度和《四川省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环境标准。
环境保护能力不断增强。
四川省环境保护机构和队伍不断在调整中适应,在适应中发展。
从1974年~2008年,四川省环境保护队伍已发展成为具有环境行政、环境监测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队伍。
四川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白手起家、从无到有,截至2008年底,全省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91座,日处理规模达到360万吨;建成生活垃圾处理场83座,日处理规模达210万吨。
重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气化率、城市集中供热率、城市建成区绿化面积不断提高。
四川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初具规模。
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设备原值已达到5000多万元,成都、宜宾、南充、攀枝花等市设备原值已超过1000万元,其它各地均有较大增长。
全省已安装600多套重点污染自动在线监控设施,在岷江、嘉陵江地表水交界断面建成25个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在24个城市建成104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共安装并联网水污染自动监控系统691台。
省环境监测站已能够对八大类285项环境因子进行监测,市(州)站监测能力普遍从原来的40~50项提高到160项以上,省控达标县级站全部超过标准规定的104项监测能力。
从2005年开始,四川省加大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投入,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和21个市(州)配备了环境应急流动监测系统和应急监察设备,组织制定了环境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
环境科研有了较大进步。
30多年来,全省环境保护系统获得重大科技成果167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21项,许多成果在环境保护中得到推广应用。
1998年,四川成立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到目前为止,全省大部分市和部分县(区)成立环科所。
环保产业有了发展。
截至2008年底,全省规模以上环保产业企业事业单位有363个,生产经营固定资产原值约2200亿元,年收入约16亿元,利润约11亿元,税收约19亿元。
基本经验
在历届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几代环保人的艰苦努力,四川环保队伍得到了锻炼,环保精神得到了体现,为开启未来环保道路积累了宝贵的工作启示和精神财富。
35年来,四川环境保护工作在历届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几代环保人的艰苦努力,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也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必须把服务和优化经济发展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取向。
四川35年的环保实践告诉我们,一部环境保护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经济发展的历史,环保与发展相伴相生。
经济发展孕育了环境保护,支撑了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必须把服务经济发展、优化经济发展作为全部工作的重要取向。
四川环境问题是发展不足或发展不当造成的,也只有依靠发展、优化发展才能解决。
当前四川经济发展仍然落后,“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仍然是四川最大的省情;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仍然是四川最大的问题”,基于这个最大的省情和最大的问题,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全省工作总体取向。
因此四川的环境保护必须牢固树立“发展为要、环境优先、发展必须环保、环保为了发展”的理念,着力为发展打牢环境基础,腾出环境容量,开辟绿色通道,在服务和优化发展中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必须把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保护生态、防治污染的治本之策。
四川35年的环保实践告诉我们,环境保护本质上是一个发展方式问题、经济结构问题和消费方式问题。
粗放型的发展方式是导致四川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
尤其是上世纪80~90年代,“十五小”企业的泛滥、重污染行业的不合理布局,导致了环境的严重恶化,虽然各级党委、政府和环保部门在污染治理上花了很大功夫,但收效甚微。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四川按照国家要求,下大力关闭“十五小”企业,不断淘汰落后产品和生产能力,加大产业、工业结构调整力度,从源头上控制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产业等。
有效地节约了资源,减轻了环境污染。
实践证明,环境保护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必须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功夫。
“十一五”期间,四川产业结构还将继续调整,发展方式粗放的格局短期内难以完全改变。
因此,环境保护必须在继续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上下力气。
当前各地为了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纷纷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给四川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挑战。
环境保护一方面要为“承接产业转移”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源头把关,坚决抵制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项目落户四川,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确保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必须把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作为环境保护的工作重点。
四川35年的环保实践告诉我们,必须维护好群众的环境权益。
30多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一直把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环境问题作为环境保护的突破口,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之后,大力开展了岷江、沱江、嘉陵江“三江”污染治理,加强了饮用水源保护,把环境保护作为民生工程纳入各级政府目标管理。
开辟了“12369”环境热线,及时了解和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环境热点问题等等。
目前,环境问题仍然是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环境保护工作,必须把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作为全部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践行环保为民宗旨,推动环境质量改善和经济快速发展。
必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保工作格局。
四川35年的环保实践告诉我们,光靠环保部门单打独斗难以解决根本问题,必须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各方面力量,有关部门履行相应的监管职责,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形成合力,取得成效。
回顾30多年来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可以看到,一些重大环保决策的实施都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相关部门的联动推进,一些重大环境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社会舆论的强力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
尤其是进入新的世纪,环境保护逐步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干线”、“大舞台”,各级政府坚持每年签订污染治理和总量减排责任书,各级人大每年组织开展环境执法检查,新闻媒体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宣传监督力度等等,这些都为改善四川环境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四川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在推进“两个加快”中,还会出现新的环境问题。
面对这种形势,环境保护必须坚持进入党委、政府“工作日程”,纳入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才能确保四川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必须把能力建设作为推进环保事业的重要基础。
四川35年的环保实践告诉我们,经济的发展催生了环保事业,而环保事业的发展呼唤着环保能力的提升。
30多年来,省委、省政府一直重视环保能力建设,为推动四川环境保护事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省环境保护机构队伍不断壮大,设施设备不断更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监测、监察、应急能力不断加强。
推进环保事业的不断发展,必须紧紧抓住能力建设这一基础不放。
当前,要抓住四川“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这一历史机遇,着力加强环境监测、监察、信息、宣教、统计五大能力建设,为开创四川环保新局面奠定坚实基础。
未来展望
面对经济高速增长必须确保环境安全,地处长江上游必须建好生态屏障,应对气候变化必须走低碳发展之路,推进社会和谐必须建设生态文明,未来四川环保任重道远。
走过35年风雨历程,四川环保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省环境保护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更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挑战。
一方面由于多年的粗放型发展,全省还有许多环境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重点区域环境污染还十分突出,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两高一资”产业仍然存在,污染减排的任务十分艰巨。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和“两个加快”的不断推进,未来工业发展与环境容量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将日益显现,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破坏将继续加剧,农村环境问题将日趋凸现。
环境保护已不仅仅是环境问题,而是发展问题,民生问题,政治问题。
把好源头关口、强化污染治理,确保经济高速增长态势下的环境安全。
“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必须把好环评审批源头关口。
必须重点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坚决淘汰和关闭落后生产工艺和产能,严格限制“两高一资”企业发展,防止“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死灰复燃。
同时加强对工业污染源、城市污染源和农村污染源的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
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积极推进生态省建设,构建生态文明。
未来四川必须加快生态省建设,确保建成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积极构建生态文明,推进四川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按照国家和省级生态县标准,开展县、市、区生态示范点建设,抓好一批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示范工程。
应对气候变化,必须走低碳发展之路。
目前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四川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制约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对城市发展进行科学规划;高效利用土地、能源、资源,实施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实现工业布局低碳化、循环化;积极构建绿色经济系统,包括绿色交通体系、绿色物流体系、绿色农业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倡导绿色消费等;尽快建立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四川省环境质量历年状况
注:
四川省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86.42亿元增加至2008年的12506.30亿元,增加了66倍。
注:
1986~1999年间,全省地表水水质总体呈轻度污染状况,污染程度有所反复。
注:
2000年以来,四川省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比例升高22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比例基本控制在15%以内,全省地表水水质呈逐年好转趋势,特别是2008年全省地表水总体达到良好标准。
注:
2003年起,四川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逐年上升。
注:
1991~2008年,四川省环境空气呈现污染加重到逐步好转的趋势,2008年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均浓度维持在1991年的水平,可吸入颗粒物明显下降。
自2007年起,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达到良好标准。
1996~2008年城市区域环境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