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铁化学月考试题和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613739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碳铁化学月考试题和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碳铁化学月考试题和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碳铁化学月考试题和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碳铁化学月考试题和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碳铁化学月考试题和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碳铁化学月考试题和答案.docx

《碳铁化学月考试题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铁化学月考试题和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碳铁化学月考试题和答案.docx

碳铁化学月考试题和答案

化学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火箭发射B.石油分馏C.煤的干馏D.炸药爆破

2.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供给呼吸B.作气体肥料C.用于灭火D.生产碳酸饮料

3.下列环境问题,与使用化石燃料或产品作燃料有直接关系的是()

①酸雨的形成②水体富营养化③温室效应的加剧④白色污染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③④

4.交警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其反应原理为

C2H5OH+4CrO3+6H2SO4═2X+2CO2↑+9H2O,则X的化学式为()

 A.Cr2O3B.CrSO3C.Cr2(SO4)3D.Cr2S3

5.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石墨作铅笔芯B.金刚石作钻头C.干冰作致冷剂D.天然气作燃料

6.物质的下列用途中,利用了该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用氦气作焊接保护气     B.用稀盐酸除水垢(主要成分碳酸钙)

C.用一氧化碳作燃料    D.用干冰人工降雨

7.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①机动车推广使用乙醇汽油;②液化石油气罐中残留液体倒入下水道;③冬天燃煤取暖,为防止煤烟中毒,在屋里放几盆水;④天然气泄漏立刻打开抽油烟机;⑤节日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

A.全部B.除①外C.除①③外D.除③⑤外

8.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A.用食盐水鉴别硬水和软水B.用水鉴别木炭粉和二氧化锰

C.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氢气和一氧化碳D.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9.现有锌、铜、银三种金属,为测定其活动性顺序,可选择的一种试剂是()

A.稀硫酸B.硫酸锌溶液C.硫酸铜溶液D.硝酸银溶液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CO、CO2都具有可燃性       

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原子构成的,性质相同

C.用紫色石蕊溶液、燃着的木条、澄清的石灰水都可区分CO和CO2 

D.碳具有可燃性,因此。

在常温下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11.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事实

结论

A.

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

B.

某气体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C.

某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

该物质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

D.

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物只有CO2和H2O

该物质一定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12.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选项

目的

操作

现象

结论

A

比较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

将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铝丝表面无明显现象

铜比铝活泼

B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集满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木条火焰熄灭

集气瓶中已集满

二氧化碳

C

鉴别CO和CO2

倒入澄清的石灰水,震荡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是CO2气体

D

检验某固体中是否含有CO32-

取固体加入稀盐酸,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产生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固体中一定含有CO32-

13.右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中有单质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D.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17:

24

14.为探究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小明设计了一组实验:

①锌片浸入稀硫酸中,②铜片浸入稀硫酸中,③锌片浸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小红分析后认为以上实验不能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她又补充了一个实验,以下正确的是()

A.锌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B.铜片浸入硫酸锌溶液中

C.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D.铁片浸入硫酸锌溶液中

15.用以下方法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

①点燃气体,②通过水吸收,③倾倒气体于另一容器,④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的石灰水,⑤气体通过炽热的碳层。

可行的方法是()

A.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④⑤D.①②③④⑤

二.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选项。

每题2分)

16.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

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

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是()

A.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C.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3∶17

D.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7∶10

17.等质量的A、B、C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都生成+2价金属氯化物,反应过程中生成氢气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金属中相对原子质量最大的是A

B.三种金属中相对原子质量最大的是C

C.三种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A

D.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B>C

18.在由CuCl2、ZnCl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滤液可能是无色的

B.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锌

C.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

D.加入的镁粉一定是过量的

19.【资料】甲烷(CH4)是天然气中的主要成分,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①只含一种气体的可能性有两种②可能三种气体都含有

③含两种气体的可能性有两种④该气体的组成有五种可能性

A.②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②

20.6.4g某物质R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R+3O22CO2+4H2O,则由此

得出的下列结论,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R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7.5%

C.6.4gR燃烧还生成了7.2gH2OD.R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64

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23分)

21.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十分广泛。

⑴根据右图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

物理性质有(答两点)。

⑵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性能不同的

原因是;

⑶下列汽车配件及用品中,属于合金的是(填序号)。

 

A.钢铁外壳B.玻璃车窗C.橡胶轮胎D.羊毛座垫

⑷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已知:

化合物A+单质B→化合物C+单质D。

回答:

①若D为H2,A为稀硫酸,则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必须是 ;

②若D为铜,化合物A的化学式可能为  (写两种类别不同的物质);

⑸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活动性就越强,在化学反应中越容易失去电子。

①Ca、Mg、K三种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的能力

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②据根Ca、Mg、K三种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

结合有关原子结构知识推测:

金属失去电子能力强弱的主要因素是(答一点)。

③能证明Cu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的方法是:

  (写化学方程式)。

④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例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

Cl2+2NaBr═2NaCl+Br2;Br2+2KI═2KBr+I2↓;I2+Na2S═2NaI+S。

由此可以判断S、Br2、I2、Cl2四种非金属单质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的是 。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填字母序号)

A.Cl2+2NaI═2NaCl+I2↓B.Br2+Na2S═2NaBr+S↓ C.I2+2KBr═2KI+Br2

⑹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  

(属于、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⑺R是银白色金属,将稀盐酸分别加入到盛有金属Fe、R、Cu的试管中,只有Cu表面无现象;将FeSO4溶液分别加入到盛有金属R、Cu的试管中,只有R表面有黑色物质析出,则金属H、Fe、R、Cu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⑻取一定量镁、锌、铁三种金属,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充

分反应后,生成

氢气的质量相等。

下列做法能达到上述结果的是(填序号)。

A.相同质量的三种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B.2.4g镁、6.5g锌、5.6g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C.向足量的镁、锌、铁中加入稀盐酸的质量比为2︰2︰3

D.足量的三种金属与等量的稀盐酸反应

2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点

⑴在水、铜、氯化钠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⑵萨罗(Slol)是一消毒剂,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

萨罗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是。

⑶A、B、C、D四种物质,部分物质的微观示意图见下表。

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

物质

B

C

D

氢原子

氧原子

碳原子

微观示意图

回答问题:

①A、B、C、D中属于单质的化学式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字母序号)。

②一定质量的A和64gB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C和36gD,则A的化学式是。

23.A、B、C、D、E、F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它们

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

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C是生命的源泉,常温下为液态;F有毒,能与血红

蛋白结合。

⑴写出F的化学式   ;

⑵请写出C→B的化学方程式 。

⑶请写出D→F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探究(每空1分,计28分)

24.现有银、铜、铁三种金属,某研究小组为探究三种

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实验:

⑴写出一个符合图中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⑵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

请你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实验目的

(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

⑶将银、铜、铁中的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溶液中,即可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25.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

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⑴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①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由元素

组成。

②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由分子

构成。

⑵认识物质的性质

①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纳米铁粉在氧气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铁,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中,向杯中缓慢倾倒二氧化碳,

观察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图1),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的性质有。

密度比空气大、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由此可推知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若使棉芯下半段

恢复燃烧,操作方法有将棉芯从烧杯中取出

⑶认识物质的制法

①某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如图2),若利用该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利用该装置制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工业上常用液化空气制氧气,该过程发生物理变化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6.某化学活动小组探究金属的反应规律。

【探究一】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右图所示实验。

已知:

试管内的镁条和铁片表面均被打磨洁净,且形状、大小

相同;同时加入等质量和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甲中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

⑴若比较镁和铁的金属活动性,观察到的现象是

⑵若比较相同时间内镁、铁与稀硫酸反应放出热量的多少,长颈漏斗中的现象是:

⑶若实验所用的金属均过量,则甲装置中产生的H2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装置中产生的H2质量。

【探究二】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

,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没有气泡产生。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B.滤出的固体可能含有铁和镁

C.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铜D.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镁和硫酸亚铁

27.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⑴甲同学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制取某种气

体,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⑵乙同学利用Ⅰ、Ⅲ装置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关闭

K、K1、K2,用凸透镜引燃B中的白磷,待冷却后打开K2,

整个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是

⑶丙同学利用Ⅰ、Ⅲ装置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①装置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若要检验二氧化碳,装置Ⅲ的烧杯中的试剂是;产生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⑷丁同学还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

①此实验能证明的性质。

能证明此性质的实验现象是。

②此实验(能、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产生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四计算题(10分)

28.某铜合金可能含有镁、锌中的一种,现欲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取该合金样品30g放入烧杯中,让后将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平均分四次依次加入该烧杯中,每次均充分反应。

实验数据如下:

 

⑴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⑵该合金除铜外,另一种金属是(写出计算过程)。

 

29.碳酸亚铁(FeCO3)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盐,也是炼铁所用菱铁矿的主要成分,外观为白色固

体,难溶于水,遇水和氧气会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FeCO3+6H2O+O2=4Fe(OH)3↓+4CO2。

(Fe(OH)3是一种红褐色沉淀)

⑴小亮同学取一定量碳酸亚铁固体于烧杯中,加入少量水,将烧杯放置在天平左盘上,向右盘

放入砝码至天平平衡。

放置较长时间后(不考虑水分蒸发),观察到天平的指针会_______________(填“偏左”、“偏右”、“不发生偏转”);另外,放置过程中还可观察到的两个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待上述烧杯中物质的质量不发生变化时,向烧杯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109.5g,红褐色沉淀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生成+3价铁的氯化物和水,求反应后所得液体中金属离子的质量是。

 

化学月考试题参考答案

1.(B)2.(A)3.(B)4.(C)5.(D)6.(D)7.(B)8.(D)

9.(C)10.( C)11.(C)12.(C)13.(B)14.(C)15.(C)

16.(C)17.(BC)18.(AD)19.(A)20.(BC)

21.⑴延展性、导热性、导电性(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⑵含碳量不同;⑶A。

⑷①排在氢前面的金属 ;②CuSO4或CuCl2;

⑸① K>Ca>Mg 。

②最外层电子数或电子层数。

③ Cu+2AgN03=Cu(N03)2+2Ag 。

④ S<I2<Br2<Cl2 。

C 

解析:

由于I2<Br2,反应C中(I2+2KBr═2KI+Br2)I2不能置换Br。

⑹ 属于 。

解析:

置换反应中的一种单质变化合物,一种化合物变单质。

单质中某元素的化合价是0价,

该元素变成化合物,则化合价变为正价或负价;化合物中的某元素的化合价是负价或正价,该

元素变成单质,则化合价变为0价。

因此置换反应中必然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降,置换反应属于

氧化、还原反应。

⑺R>Fe>H>Cu。

⑻BD。

22.⑴水。

⑵5∶24。

⑶①O2。

CD。

②CH4。

23.⑴O2 ; H2CO3 。

⑵2H2O2H2↑+O2↑。

⑶CO2+C2CO。

24.⑴Fe+H2SO4=FeSO4+H2↑。

⑵取硝酸银溶液于试管中,插入光亮的铜丝,铜丝表面出现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

变为蓝色。

⑶硫酸铜。

25.⑴①元素元素

②分子分子

①4Fe+3O22Fe2O3。

②密度比空气大、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MnO2

密度比空气大、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隔绝氧气隔绝氧气

将棉芯从烧杯中取出将棉芯从烧杯中取出

⑶①2H2O2===2H2O+O2↑。

大理石

CaCO3+2HCl=CaCl2+H2O+CO2↑。

②物理变化物理变化

26.【探究一】Mg+H2SO4=MgSO4+H2↑。

⑴镁比铁和稀硫酸产生气泡的速率快;

⑵甲装置长颈漏斗中的液面比乙装置中的高;⑶等于。

MnO2

【探究二】ACD。

27.⑴2H2O2===2H2O+O2↑。

⑵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待冷却后打开K2,Ⅲ中的水倒流入Ⅰ中约占

瓶容积的1/5。

⑶①CaCO3+2HCl=CaCl2+H2O+CO2↑。

②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⑷①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软塑料瓶变瘪。

②不能。

取少量瓶中液体于试管中,滴入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变红。

H2O+CO2=H2CO3。

28.

⑴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30%。

解析:

前三次各加入50g稀硫酸,溶解掉的金属(镁或锌)都是6.5g,按此规律推算,第四次加入的50g稀硫酸也应该溶解掉6.5g金属,但第四次加入的50g稀硫酸却只溶解掉了1.5g金属,这说明剩下的9.0g固体一定是不与酸反应的铜。

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00%=30%

⑵该合金除铜外,另一种金属是锌(写出计算过程)。

解析:

若要知道该种金属是镁还是锌,可设法计算出该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根据相对原子质量,就能知道是哪种金属。

解:

设另一种金属为M,相对原子质量为X。

M+H2SO4=MSO4+H2↑

X98

6.5g50g×19.6%

X∶98=6.5g∶9.8g

X=65所以该金属是锌。

29.⑴偏右;产生红褐色沉淀,有气泡产生。

解析:

观察化学反应方程式4FeCO3+6H2O+O2=4Fe(OH)3↓+4CO2,可以看出碳酸亚铁(FeCO3)固体加入少量水(H2O)在空气中会吸收O2放出CO2,放出的4CO2比吸收的O2多,则天平左盘质量会变少,天平指针向右偏。

⑵5.6g。

解析:

根据“红褐色沉淀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生成+3价铁的氯化物和水”这句话,我们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OH)3+3HCl=FeCl3+3H2O,反应后所得液体中金属离子质量指的就是FeCl3中的Fe质量。

计算过程如下:

解:

设生成的FeCl3的质量是x

Fe(OH)3+3HCl=FeCl3+3H2O

109.5162.5

109.5g×10%x

109.5∶162.5=10.95g∶x

X=16.25g

16.25gFeCl3中Fe的质量是:

16.25g×=16.25g×=5.6g

答:

反应后所得液体中金属离子的质量是5.6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