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单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613645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单元.docx

《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单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单元.docx

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二

(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滟滟(yd剡)溪(shan)

••

渌水(l殷岩泉(yng)

••

B.东南坼(ch)饷东蕾(xiang)

••

观朝槿(j连n钲(zheng)

••

C.初霁(j)怆然(cang)

••

絮帽(x(西崦(yan)

••

D.邠州(B[霹雳

(1)1

••

姜夔(ku)谢公屐(ji)

••

ng。

解析:

A项,殷”卖yionB项,坼”读ch色C项,怆”读chua

答案:

D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鱼龙潜跃渌水荡漾丘峦崩催云霞明灭

B.松下清斋杜郎俊赏豆蔻词工煮琴烧笋

C.胡马窥江洞天石扉摧媚折腰列缺霹雳

D.鸿雁长飞舐犊情深山盟海誓熊咆龙吟

解析:

A项,催—摧。

B项,琴—芹。

C项,媚—眉。

答案:

D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风流:

英俊杰出

••

B.失向来之烟霞

••

C.吴楚东南坼

D.可怜楼上月徘徊

..向来:

原来

坼:

裂开,这里引申为“划分”

可怜:

可惜

解析:

D项,可怜:

可爱。

答案:

D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于李白在长安受权贵排挤出京的第二年。

诗人借梦游仙境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

诗中虽流露出苦闷和抑郁,但感情激越奔放,表现了诗人自由不羁的个性。

B.李白诗歌奇特的构思,瑰丽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神话传说的运用,形成了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他的诗歌对唐代以及后代众多诗人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韩愈曾对他有过很高的评价,认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C.唐以前的诗被唐人称为古体诗,唐人的诗被称为近体诗。

古体诗有“歌”吟“”行“”等体裁。

近体诗有律诗、绝句的区别。

D.歌”“”行”都是古体诗。

古体诗的篇幅可长可短,多数为五言或七言

句,其中可杂有长短句,平仄没有严格的规定,用韵自由。

解析:

C项,唐诗中有古体诗,也有近体诗。

答案:

C

5.根据语意,填入句中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余光中在接受采访时说:

“一位作家笔下,如果只能驱遣白话文,那么他的文笔就只有一个‘平面'。

如果他的‘文笔'里也有文言的墨水,在紧要关头,例如要求简洁、对仗、铿锵、隆重等等,就能招之即来,文言的功力可济白话的松散和浅露。

一篇五千字的评论,换了有文言修养的人来写,也许三千字就够了。

一篇文章到紧要关头,如能‘文白相济',其语言当有立体之感。

所以我的八言座右铭是:

‘'”

A.文以为常,白以应变。

B.文白相济,见真求新。

C.白以为常,文以应变。

D.白话为本,力求立体。

解析:

本段主要是说一个作家写得好的文章要以白话为主,同时要辅以文言,文言是白话的良好补充。

答案:

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江月年年望相似。

(2),汀上白沙看不见。

(3)

,皓腕凝霜雪

春水碧于天,。

(4)红颜弃轩冕,。

(5),迷花倚石忽已暝。

(6)吴楚东南坼,。

(7),阴阴夏木啭黄鹂。

(8)星垂平野阔,。

(9)野桃含笑竹篱短,。

(10)念桥边红药,?

(11),使我不得开心颜?

(12),海鸥何事更相疑。

(13)风一更,雪一更,,__

答案:

(1)人生代代无穷已

(2)空里流霜不觉飞

(3)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4)白首卧松云

(5)千岩万转路不定(6)乾坤日夜浮(7)漠漠水田飞白鹭(8)月涌大江流(9)溪柳自摇沙水清(10)年年知为谁生(1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12)野老与人争席罢(13)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三、阅读题(共5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

(6分)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7.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

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试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3分)

答案:

“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郁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8.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

你同意哪种看法?

请说明理由。

亦可另抒己见。

(3分)

答案:

(示例)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落日心犹壮”中可以看出作者虽然已届暮年,但仍然壮心不已。

(“落日”比喻“暮年”也)可以回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因为“不必取长途”句抒发了诗人怀才见弃的不平之气和报国思用的慷慨之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9〜10题。

(6分)

浣溪沙

苏轼

①②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

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

使君元是此中人。

注:

①莎:

指莎草,多年生草木。

②耦耕:

两人各持一耜并肩而耕。

③使君:

指作者自己。

9.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词句做简要分析。

(3分)

解析:

词的上阕“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不仅写出了“草”之“软”、“沙”之“轻”,而且写出了作者在这种清新宜人的环境之中舒适轻松的感受。

词中的“收拾耦耕身”,表现出苏轼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

答案:

①雨后置身于清新宜人环境之中的愉悦、惬意。

一场雨后,“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新。

路面上,净而无尘,作者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

②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希冀归耕田园的愿望。

“收拾耦耕身”,表现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雨后桑麻蓬勃生长,蒿艾香气如薰,作者自然是热爱这样的景色和生活的,最后一句又将这样的情感进一步深化。

10.词的下阕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请结合词句做简要分析。

(3分)

答:

解析:

先答出比喻、对偶和情景交融的手法。

再依据具体词句进行分析,写出其表达效果。

答案:

①比喻。

光似泼”气如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雨后天晴田野里的蓬勃景象。

②对偶。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两句形成工整的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

③情景交融。

清新、蓬勃的田野景色蕴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

(6分)

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孟浩然

春堤杨柳发,忆与故人期。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山阴定远近,江上日相思。

不及兰亭会,空吟祓禊诗。

注:

①定:

究竟。

②祓禊诗:

疑指王羲之诸人的《兰亭集》诗。

11.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春堤杨柳发”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何作用?

(3分)答:

答案:

这首诗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春堤杨柳发”触景生情,交代了春天这一时间背景,“杨柳”勾起了诗人对昔日离别情景的回忆,“发字有绵延生长之感(或写出了春意盎然的景象),增添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绵绵不尽的思念之情。

12.诗歌颔联“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与前后诗句有怎样的关联?

请简

要分析。

(3分)答:

解析:

作者由首联的“杨柳”联想到“草木”,将具体事物抽象出哲理意义,“无意”荣“枯自有时”均为后文写思念做了铺垫。

答案:

“草木”一句承接诗歌首联“杨柳”意象,诗人临景而生发哲思,表达心中的无奈;以草木荣枯喻人生苦短,以草木无意衬人间有情,为后文表达思念之情起势。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14题。

(6分)

塞下曲

李颀

黄云雁门郡,日暮风沙里。

千骑黑貂裘,皆称羽林子。

金笳吹朔雪,铁马嘶云水。

帐下饮葡萄,平生寸心是。

注:

①雁门郡:

战国赵武灵王置,辖境相当于今山西河曲等地,唐曾改代州(山西代县)为雁门郡。

②羽林子:

汉武帝时建羽林军,宿卫宫殿,唐沿袭。

③寸心:

心事、心愿,心位于胸中方寸之地,故称。

13.全诗运用哪些意象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

(3分)

答案:

本诗选用了黄云、风沙、貂裘、金笳、朔雪、铁马、云水、葡萄酒这些意象,营造了一派苍凉沉雄的意境。

14.颈联“金笳吹朔雪,铁马嘶云水”写景,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试简析。

(3分)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先找出这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再分析其作用。

答案:

①衬托。

以朔雪、云水映衬边地战争特有的声响,悲壮荒凉。

②借景、借物抒情。

借边地特有的景物“朔雪”云“水”、事物“金笳”铁“马”来表现在风沙之中巡行的羽林子的生活既艰苦又豪迈,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赞扬之情。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6分)

甲辰八月辞故里

张煌言

国破家亡欲何之?

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注:

①张煌言:

与郑成功齐名的南明抗清人物。

抗清兵败被俘,慷慨就义。

此诗作于被俘后。

②于氏:

于谦。

③一枝:

喻栖身之所。

④鸱夷:

皮制口袋。

史书上说伍子胥死后,吴王取其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

《灵异录》说子胥魂怒,驰水为钱塘江潮,“常乘素车白马,在潮头之中”。

15.请简析首联的作用。

(3分)

解析:

这首诗的首联点题,谈及辞故里、向杭州之行,且下文表明欲效民族英雄于谦、岳飞,魂归西湖。

作答时,要就此来概括。

答案:

①首联点题,诗人于国破家亡之际,决意以死明志。

②为下文写对两位英雄的景仰及向英雄学习的意志做铺垫。

③为全诗奠定了慷慨悲壮的感情基调。

(任答两点即可)16.这首诗写了诗人自觉走向死亡时的哪些心态?

请结合诗句做分析。

(3分)

答案:

①首联,表明自己为国为民而英勇不屈、蹈死不顾的决心。

②颔联、颈联,既表达对民族英雄于谦和岳飞二人的景仰之情,又为自己能为国家民族利益献身而感到自豪。

③尾联,表达自己虽死,但抗清的精魂永远不会泯灭。

(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7〜18题。

(6分)

春游南亭

韦应物

川明气已变,岩寒云尚拥。

南亭草心绿,春塘泉脉动。

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

【注】

逍遥池馆华,益愧专城宠。

注:

专城:

即专城居,古代称州牧太守等地方官为一城之主。

17.这首诗描写了初春的景象,哪些方面能体现“初春”二字?

全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3分)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理解与分析。

可以先从诗歌中找出描写的初

春景物,然后再体会其中蕴含的诗人情感。

答案:

气温变暖,山岩尚寒,小草刚刚发芽,泉水开始涌动。

表达了作者

的春游之乐和作为一个地方长官却无所作为的愧疚。

18.第三联中“禽响”和“柳重”两词用得精妙,请简要赏析。

(3分)

答: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

“禽响”的“响”是指鸟声的嘹亮,是春天欢快的景象;“柳重”的“重”写春柳鲜艳、颜色深。

两词生动形象,十分传神。

答案:

“禽响”,既写出了各种鸟声的此起彼伏,又写出了它们飞翔跳跃的欢快情景;“柳重”,传神地写出了春雨过后柳枝湿润、颜色更绿的风姿。

(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

(6分)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

韩驹

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

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

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

顾藉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

注:

①这首诗是诗人因获罪被贬分宁县县令时所作。

②顾藉:

顾念。

19.请对首联中的“拥”字进行赏析。

(3分)

解析:

先解释“拥”的字面义,然后指出其表现手法,再说出其表达效果。

答案:

“拥”字在句中是“拥抱”的意思,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展现出一幅落叶纷纭、紧贴台阶的画面。

营造了冬日阴冷凄寒的意境,表达了愁苦悲凉的心情(或:

“拥”字在句中有“聚集、堆积”之意,与“深”字紧密配合,化静态为动态,描绘出落叶满阶、紧贴阶前的情景,营造了阴冷凄寒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愁苦悲凉的心情)。

20.请结合全诗,分析“倦鹊”飞“鸿”两个意象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分)答:

解析:

先理清这首诗的整体意思,然后抓住“倦鹊”中的“倦”和“飞鸿”进行分析。

答案:

乌鹊在冬夜里绕枝翻飞,欲求栖息却无枝可依,呈现出疲倦的情

态;鸿雁掠过清冷的月亮,投下一声孤独悲切的哀鸣。

诗歌借景抒情,借“倦鹊”飞“鸿”表现了诗人在贬谪中孤苦无依的处境和困顿失意的心情。

(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

(6分)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21.本诗第二句中的两个“自”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析。

(3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炼字的能力。

“人自伤心”和“水自流”,看似毫不相干,但诗人却将其联系在一起,用水流衬托人的伤心,表达出一种无奈之意。

答题时,要注意“人自伤心”与“水自流”之间的关联。

答案:

两个“自”字,使各不相干的“伤心”与“水流”联系到了一起,以无情水流反衬人之“伤心”,以自流之水极写无可奈何的伤心之情。

22.请结合全诗,赏析“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

(3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句的能力。

答题时,要注意这句诗与全诗的关联,同时紧紧抓住诗句中的“孤”字,从诗的主旨出发,体会诗人在这句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案:

以景作结,“青山万里一孤舟”与第二句的“水自流”相照应,而“青山万里”又紧承上句“更远”而来,既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又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地深情。

(九)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3〜24题。

(6分)

【注】

禹庙

杜甫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注:

禹庙:

即大禹庙。

23.颈联写庙外之景,你认为哪两个字用得最为传神?

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3分)答:

解析:

诗歌的颈联“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中最为传神的两个字是动词嘘”与“走”,结合诗句分析时,要注意两字在表达上的作用。

答案:

“嘘”走“”二字特别传神。

“嘘”字写云雾在长满青苔的山崖峭壁间缓缓卷动;“走”字写江涛澎湃,白浪淘沙,滚滚奔流。

用大自然的气势磅礴的景象衬托出大禹治理山河的伟大气魄。

24.这首诗主要赞美了大禹不惧艰险、征服自然、为民造福的创业精神。

赞美英雄,感情基调多是昂扬向上的,但诗人写景却用了“空山”荒“庭”秋“风”古“屋”等荒凉的意象,有人说这与全诗的情感基调矛盾,你是怎样看待的?

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3分)

解析:

这首诗中,作者借荒凉的意象反衬大禹治水的功绩,构思奇特,表

现力强。

答题时,要结合诗歌内容细致分析荒凉意象的表现力。

答案:

荒凉意象与全诗情感基调不矛盾。

因为这首诗的主旨是赞美大禹。

山虽空,但有禹庙之峥嵘;秋风虽萧瑟,但有落日之光彩;庭虽荒,但有橘柚垂枝;屋虽古旧,但有龙蛇在画壁间飞动。

诗人采用了反衬手法,以冷落荒凉的真实之景,有力地表现了大禹的气魄与功绩。

四、语言运用(6分)

2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3分)

识字率之低、获取卫生信息之难,①。

②,但是关

于各种所谓秘方的谎言却传播得飞快。

有人倡导信仰疗法,还有人声称热巧克力或者咖啡加生洋葱能够杀灭病毒。

在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当地政府不得不聘用了一个“辟谣主管”来向流传的错误信息宣战。

“③,_”拉

各斯卫生专员吉德伊德里斯对记者说。

如果疫情在拉各斯(非洲最大的城市)扩散开,有人称“局面将立即转化为世界范围的危机”。

解析:

首先要准确理解材料的基本意思:

埃博拉疫情引发谣言四起。

第一个空应从前一句引出话题,第二个空从后一句但是……要能看出是说切实可行

的疗法还没有出现,第三个空是就谣言的危害而言的。

答案:

(示例)①只能让埃博拉相关的谣言更加猖獗②埃博拉没有业已证实的疗法③谣言本身就能造成极大危害

26.从下面这段文字中筛选出四个关键词,并按逻辑顺序排列。

(3分)

笔法是书法中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等内容。

结字是按照均衡、比例、和谐、节奏、虚实等美的造型规律安排字的点划结构的法则,是书法构成的重要因素。

结字的规范尤其讲究分主次,讲向背,明伸缩,辨虚实,论斜正。

章法是谋篇布局的法则。

规范着书法作品的整体形式设计与布置。

不同的字体有不同的章法,也因为不同的章法才体现出书法的整体结构与意境之美。

这既是书写的法度,也是人们对书法艺术审美的自然选择的结果。

解析:

先划分出语段的层次,再保留关键句剔除次要信息,逐步压缩,最终压缩到词而不是句。

本题同时还有逻辑方面的要求,也就是次序要合理。

答案:

书法笔法结字章法

五、作文(60分)

2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冒犯别人的人从不原谅别人。

——赫尔巴特

(2)恕自己一过,则万过由之而生。

——苏格拉底

(3)我可以原谅任何人的过错,但自己的除外。

——卡托

(4)一个不肯原谅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余地。

——弗莱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

所给材料是由四则外国名言组成的,读懂材料是审题立意的关键。

综合分析这四则材料,不难看出,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讲如何对待自己和别人的。

赫尔巴特的“冒犯别人的人从不原谅别人”是从对待别人的角度来讲的,苏格拉底的“恕自己一过,则万过由之而生”是从对待自己的过错的角度来讲的,卡托的“我可以原谅任何人的过错,但自己的除外”和弗莱的“一个不肯原谅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余地”是讲如何对待自己和别人的过错的。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

宽恕自己是万过之源;要宽以待人;原谅别人,就是原谅自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