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礼记》.docx
《读书笔记《礼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书笔记《礼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读书笔记《礼记》
三一文库(XX)
〔读书笔记《礼记》〕
读书笔记是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
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
▲ 读书笔记《礼记》【篇一】
上古时代,人们把乐律和历法联系起来,依照《礼记.月令》,一年十二月正好和十二律相适应。
所谓“律中”,据《礼记.月令》郑玄注就是“律应”,“律应”的证验则凭“吹灰”。
吹灰是古人侯气的方法,据说是用葭莩的灰塞在律管里,某个月份到了,和它相应的律管里的葭灰就会飞动起来。
孟春之月,律中太簇;
仲春之月,律中夹钟;
季春之月,律中姑洗;
孟夏之月,律中中吕;
仲夏之月,律中蕤宾;
季夏之月,律中林钟;
孟秋之月,律中夷则;
仲秋之月,律中南吕;
季秋之月,律中无射;
孟冬之月,律中应钟;
仲冬之月,律中黄钟;
季冬之月,律中大吕;
古人把宫商角徵羽五声和四季、五方、五行相配。
如果以四季为纲排列起来,它们之间的配合关系是:
四季
春
夏
季夏
秋
冬
五声
角
徵
宫
商
羽
五方
东
南
中
西
北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 读书笔记《礼记》【篇二】
第一次认识《礼记》来源于初中老师所教的对“四书五经”的认识,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和《春秋》。
这里的《礼》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
“四书五经”是古人通过科举走向仕途的必考科目,因而那个时候对于《礼记》的认识无非就是古代封建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一套迂腐的社会礼仪制度罢了。
今天,真正读《礼记》方才对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总体来说,《礼记》记载的是春秋战国时期上至国君诸侯,下至庶民百姓的婚丧嫁娶、待人接物的典章制度、仪式和各种繁文缛节。
但是,何为“礼”?
“礼”究竟是什么呢?
“礼”是华夏文化的主要特点之一,几千年来,礼制一直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可以说,中国文化的特质就是“礼”。
在古代中国,从家庭到家族、国家,都是按照“礼”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大到国家典制,小到人们的服饰、建筑、行为方式等等,无不贯穿着礼的精神。
礼制对人们的影响俨然已经内化为了一种习惯。
陈明远和金岷彬在《陶器时代:
“礼”的起源和发展》中认为:
“礼”最初表现为:
(1)尊重死者的随葬品,
(2)祭祀天神和崇拜祖宗,(3)人际关系出现的等级观念。
而在中国的古典文献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古人对于礼的理解:
“礼者,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
——(汉)许慎《说文解字》
“礼者,法度之通名。
大别则官制、刑法、仪式是也。
”
——章太炎《检论·礼隆杀论》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礼记·曲礼上》
根据以上文献,我认为“礼”的原始意义可以解释为
(1)敬神祈福的仪式,这是一种祭祀祖先的需要,诸如《礼记·祭义》中记载的“致齐(祭祀)于内,散齐于外”;
(2)一种森严的等级制度,必须要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诸如《礼记·曲礼下》中记载的“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3)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而形成的规范,诸如《礼记·曲礼上》中记载的“临财毋苟得,临难无苟免”以及“长者问,不辞而对,非礼也”等。
具体而言,我认为古代的“礼”主要指的就是一套完整严密的等级制度,小到见面、穿着、丧葬等日常生活,大到政治、法律等,它包含着古人对于“神权”的敬畏,以及对于皇权的服从。
即便是对人们日常交往中、对人们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的一些言论,其根本目的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最终还是为了维护封建皇权的尊严。
时代发展到今天,“礼”也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的改变和发展,其内涵也发生了改变。
特别是五四运动和文革使得传统的“礼”文化中落后、糟粕的一面大多被剔除。
今天的“礼”指的主要是符合社会道德、审美、有序的行为规范,其基本的原则是真诚、简易、克己和适度。
1.1.2礼的作用与原罪
前面说到,我认为古代的礼体现出的是对于神权的敬畏和对于皇权的服从,其本质就是体现等级划分与秩序,是特权和不平等,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的专制统治。
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
诸侯见天子曰“臣某侯某”,其与民自称曰“寡人”,其在凶服,曰“适子孤”。
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礼记·曲礼下》
我们不难看出,礼制的核心是等级名分制度,用以确定上下、尊卑、亲疏、长幼之间的隶属服从关系。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礼仪不过是“礼”的外化表现,是“礼”的物化载体,它们既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又是用以区别贵贱等级的标志。
我国古代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女性的“三从四德”,君子的自制与自勉,一方面维护了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其中很多习俗都成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财富传承了下来;另一方面,封建礼制的桎梏导致了无数悲剧的产生,“浸猪笼”、“缠足”、“卧冰求鲤”等不一而足,礼制的发展史同样也是一部血泪史。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认为,礼是有原罪的。
虽然它也结出了甜蜜的果实,但这绝对无法掩盖事实——它从本质上就是一种“恶”的制度,是一套束缚人的枷锁。
它将人区分为三六九等,使人们变得愚昧和顺从,从而更好的为封建专制皇权服务。
尽管,不可否认的是《礼记》中强调的很多原则都是宝贵和优秀的文化遗产,但其产生的目的的不纯正性就注定了它背负着历史的原罪。
▲ 读书笔记《礼记》【篇三】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第四十二篇,唐代韩愈、李翱等把《大学》《中庸》看作与《孟子》《易经》等同等重要的“经书”。
但是在宋代以前,《大学》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的朱熹又作了《大学章句》,才成为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最终成为“四书”中的一员。
宋元以后,《大学》成了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为什么要读《大学》?
朱熹认为“四书”中应先读《大学》“以立其规模”,即给自己设定一个治学的目标,《大学》便是一个人治学的“纲目”。
虽然“四书”其他经典中也有关于治学思想的内容,但是《大学》却是最系统的。
我私以为朱熹先生讲的“规模”是学习的境界,是你想要在“为学”这条路上可以达到的高度。
你可以是“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节、礼乐射御书数”等基础知识、技能的“小学”阶段,也可以是“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大学”境界。
现在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加初中)学的基本便是算数、认字等基础知识,应对、进退等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
读到这里我不免产生了疑问,如果“小学”阶段要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礼节,那以我自己为例,在大学学习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所学的《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等课程虽然较《数学》《物理》等更为复杂,但是就所学专业来说也只能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以此类推下去,知识是无穷的,谁都不敢说自己现有的知识不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技能了。
那这样看来,具象的学科皆属于“小学”,岂非不妥?
“大学”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这让我想到了另外一组概念——“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即是人的原始性、动物性,这是与生俱来的,自然不用后天学习。
“小学”中该学到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生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用来约束自己的基本行为,并且受限于时代和社会,更像“自我”的要求。
而“大学”阶段的要求“穷理、正心、修己、治人”是在精神上更道德化的“自我”。
道德化的“自我”自然需要理想的追求和良心的约束,我们在学习中(学校教育和非学校教育)中关于理想和善念的提倡很大程度上便是“超我”精神的提倡。
这样我们便能更好地划分“小学”与“大学”了。
“小学”多半是社会层面的生存要求,而“大学”则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样的精神理想了。
朱先生说“大学”要“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即“大学”阶段我们应该获得的能力是分析事物(追根溯源)、端正本心、修养自身、管理人的原则和方法。
如果说“大学”之前我们还处于人格发育阶段,那么“大学”就应该是人格成型阶段。
这样说来,区分大小学教育并不是年龄上的界限,而是深浅上的区别。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大学”应该学什么,那我们就来思考一下“大学”应该怎么学。
《大学》中提到治学的方法是“穷理、正心、修己、治人”。
其中“穷理”即分析事物(追根溯源)的能力,与我们常提到的逻辑思维能力很接近。
所谓物有本末之分,事有先后之序,当我们对事物的先后充分了解,也就到了“近道”的要求。
这个道理虽然说起来很简单,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却很难做到,不然为何会有诸多对他人的责难与心中难抒的愤懑。
我们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持有一颗同理心,便会了解他人所想,即便不能认同,也会让自己内心无扰。
正如柴静《看见》里的一段话“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
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便是对这个道理更具像的描述了!
“正心”即人不能有愤怒、恐惧、喜好、忧虑之情。
处理事情时,人若有倾向性情绪就会影响到我们的判断,所以我们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及时排除不良情绪。
这个观点对吗?
我认为是非常可取的。
这和情商(EQ)的概念很像。
虽然现实中我们不能完全排除干扰情绪,但是我们时时以“正心”要求自己,让我们更加理性地去看待和判断事物才能避免许多阻碍自己发展的因素。
“正心”主张的是一个人的情绪管理能力,“修己”讲的则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和文化内涵的沉淀,“治人”讲的则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
由此可见《大学》虽是古人之语,历尽迁年却依然指点着今人的作为。
《大学》在一定程度上宣扬了“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封建礼教的思想,获得了历代封建君王的推崇。
但治学却不能因噎废食,让我们对它的光彩之处视而不见。
它所提倡的行为准则、思维方式依然是我们所要学习的,更重要的是,它提倡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细细思索。
杨澜说“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这才是大学所要传递给每一位学子的真正价值。
大学教育的失败在于自己没有获得与之相匹配的胸怀与格局。
所有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你应该知道《大学》和“大学”的意义!